CN109755422A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55422A CN109755422A CN201711070860.2A CN201711070860A CN109755422A CN 109755422 A CN109755422 A CN 109755422A CN 201711070860 A CN201711070860 A CN 201711070860A CN 109755422 A CN109755422 A CN 1097554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power battery
- pressing plate
- section
- insulated enclo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4—Lid or cover comprising an axial bore for receiving a central current collect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the sealing members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lid and termin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贯通孔;端子组件,包括绝缘密封圈、压板以及电极连接板;其中,绝缘密封圈密封贯通孔,压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顶盖片的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压板与顶盖片固定并压紧绝缘密封圈;电极连接板包括集流段以及与集流段相交设置的连接段,集流段和连接段为一体式结构,集流段穿过绝缘密封圈并且与绝缘密封圈密封配合,连接段的背向第一表面的表面露出于压板。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装配难度低,电极连接板与顶盖片之间的密封状态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也称二次电池,为可再充电电池。动力电池被广泛地使用,例如,低容量的动力电池可用于小型电动车辆,高容量的动力电池可用于大型电动车辆。动力电池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以及盖合壳体开口的顶盖组件。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以及设置于顶盖片上的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穿过顶盖片,同时为了起固定作用防止正极柱(或负极柱)脱出顶盖片,正极柱(或负极柱)在顶盖片的靠近容纳腔的一侧具有基体部,基体部通过集流构件与电极组件电连接。现有技术中,正极柱(或负极柱)和集流构件为分体结构,通过组装的方式组装成一个整体结构,但这种结构组装困难、并且基体部会占用壳体内部空间从而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
为了解决上述组装困难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将极柱和集流构件作为一体式结构同时取消了基体部,并且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用塑胶密封极柱和顶盖片。然而,用这种密封方式存在密封不良而导致壳体内漏气、漏液的问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装配难度低,电极连接板与顶盖片之间的密封状态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包括:顶盖片,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贯通孔;以及端子组件,包括绝缘密封圈、压板以及电极连接板;其中,绝缘密封圈密封贯通孔,压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顶盖片的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压板与顶盖片固定并压紧绝缘密封圈;电极连接板包括集流段以及与集流段相交设置的连接段,集流段和连接段为一体式结构,集流段穿过绝缘密封圈并且与绝缘密封圈密封配合,连接段的背向第一表面的表面露出于压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片为绝缘材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段与压板固定连接,集流段穿过压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绝缘密封圈插接于贯通孔,贯通孔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渐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凹部,压板容纳于凹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段的背向第一表面的表面凸出于压板的背向第一表面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压板设有凹陷部和限位孔,凹陷部设置于压板的背向第一表面的表面上,限位孔贯通凹陷部且朝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集流段依次穿过限位孔、绝缘密封圈以及贯通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集流段与连接段均为板状结构、且相互垂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段包括凸出于压板的凸出部,凸出部背向第一表面延伸,凸出部的靠近第一表面的一侧设有容纳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段还包括第一折边,凸出部通过第一折边与集流段相连接,第一折边与压板的朝向顶盖片的表面相接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段还包括设置于凸出部相对两侧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凸出部通过第一折边与集流段相连接,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分别与压板朝向顶盖片的表面相接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折边与绝缘密封圈接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包括顶盖片和电极连接板。顶盖片和电极连接板均可以单独加工制造,然后再相互组装。由于电极连接板穿过顶盖片,因此需要保证顶盖片和电极连接板之间保持密封状态。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连接板和顶盖片之间通过绝缘密封圈来实现两者密封连接。同时设置压板来对绝缘密封圈施加压应力,以压紧绝缘密封圈,保证绝缘密封圈的位置稳定,提升密封性能的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装配难度低,电极连接板与顶盖片之间的密封状态稳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其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极耳;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壳体具有开口;以及如上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中,顶盖片封闭开口,顶盖片的第二表面朝向壳体,集流段与极耳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
汇流排以及如上述的动力电池;汇流排与连接段焊接,且汇流排与所述连接段具有相同的金属材质。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顶盖片;11、第一表面;11a、凹部;12、第二表面;13、贯通孔;
2、端子组件;21、绝缘密封圈;22、压板;22a、凹陷部;22b、限位孔;23、电极连接板;231、集流段;232、连接段;232a、凸出部;232b、第一折边;232c、第二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用于动力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1以及设置于顶盖片1上的端子组件2。顶盖片1提供支承基础,端子组件2与顶盖片1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顶盖片1包括第一表面11、与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以及贯穿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的贯通孔13。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指的是不与第二表面12相接触、且从背离第二表面12一侧可以观察到的所有表面。第一表面11可以是整个平面,也可以是凹凸不平的表面。顶盖片1的第二表面12指的是不与第一表面11相接触、且从背离第一表面11一侧可以观察到的所有表面。第二表面12可以是整个平面,也可以是凹凸不平的表面。贯通孔1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多边形或腰形,但也不限于上述列出的形状。优选地,贯通孔13从第一表面11至第二表面12的方向渐缩,以使贯通孔13位于第一表面11的孔口的径向尺寸大于贯通孔13位于第二表面12的孔口的尺寸。当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用于动力电池时,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暴露于外部环境,第二表面12朝向动力电池的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盖片1具有预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沿厚度方向相对地设置。顶盖片1整体可以通过模压工艺加工制造,也可以通过机加工方式加工制造,此时,贯通孔13也可以是采用机加工方式加工,例如钻削。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子组件2包括绝缘密封圈21、压板22以及电极连接板23。电极连接板23的一端与绝缘密封圈21相连接,另一端与压板22相连接。电极连接板23包括集流段231以及与集流段231相交设置的连接段232。优选地,集流段231与连接段232垂直设置,以使电极连接板23呈L形。这里的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垂直,而是集流段231与连接段232大致呈90°。电极连接板23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冲压、轧制或模具成型加工制造,自身机械刚度高,不易发生变形或断裂。电极连接板23的集流段231用于与电极组件电连接,连接段232用于与其它导电结构件电连接,例如连接段232与汇流排电连接。电极连接板23可以是正电极,也可以是负电极。电极连接板23采用金属导电材料加工制造,例如铜或铝。
绝缘密封圈21包括中心孔,电极连接段232的集流段231插入并穿过中心孔而与绝缘密封圈21连接。电极连接段232的集流段231与中心孔过盈配合以保证集流段231的外周表面与中心孔的孔壁之间处于密封状态。
绝缘密封圈21密封贯通孔13,同时电极连接板23上穿出中心孔的集流段231穿过贯通孔13、且集流段231的自由端越过第二表面12,以便于集流段231与其它导电件电连接,这里的导电件可以是电极组件。当顶盖片1为导电材料时,绝缘密封圈21在密封贯通孔13的同时也将顶盖片1和集流段231物理绝缘隔离,避免两者电连接。电极连接板23的连接段232与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相对设置。
压板22设置于远离第二表面12的一侧并与顶盖片1相连接,即设置于第一表面11一侧并与顶盖片1相连接。压板22与顶盖片1固定连接并压紧绝缘密封圈21,以对绝缘密封圈21施加压力限制绝缘密封圈21的位置,从而保证绝缘密封圈21的密封可靠性,避免绝缘密封圈21与顶盖片1上形成贯通孔13的部分脱离接触而导致密封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密封圈21为具有预定厚度的扁平结构,自身径向尺寸大于贯通孔13处于顶盖片1第一表面11的孔口的径向尺寸,从而绝缘密封圈21整体覆盖贯通孔13处于顶盖片1第一表面11的孔口,绝缘密封圈21外周边缘密封压接于顶盖片1围绕贯通孔13的孔口的环形区域。这样,贯通孔13处于顶盖片1第一表面11的孔口被绝缘密封圈21封堵。由于压板22对绝缘密封圈21施加压应力,因此能够阻止绝缘密封圈21受到外力作用而朝远离贯通孔13的方向发生翘曲变形,从而提升绝缘密封圈21的抗变形能力,避免出现绝缘密封圈21发生弯曲变形而导致自身与顶盖片1脱离接触状态,进而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
进一步地,扁平结构的绝缘密封圈21上靠近外周边缘、且朝向顶盖片1的表面涂覆密封胶,从而当绝缘密封圈21覆盖贯通孔13处于顶盖片1第一表面11的孔口后,绝缘密封圈21与顶盖片1共同挤压密封胶,以使密封胶形成环绕贯通孔13处于顶盖片1第一表面11的孔口的环体,进一步保证绝缘密封圈21与顶盖片1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可选地,绝缘密封圈21具有弹性,例如绝缘密封圈21使用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加工制造。这样,在压板22的抵压作用下,绝缘密封圈21能够发生变形,从而绝缘密封圈21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能够补偿压板22远离顶盖片1发生移动时的位移量,或者,能够补偿压板22或顶盖片1的表面粗糙度,保证压板22、绝缘密封圈21和顶盖片1三者之间的接触面贴合紧密,进而保证绝缘密封圈21对贯通孔13的密封效果更好更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密封圈21为柱状结构。绝缘密封圈21的中心孔沿自身轴向延伸。柱状结构的绝缘密封圈21形状与贯通孔13的形状相配合,从而绝缘密封圈21的一部分能够插入贯通孔13并在压板22的抵压作用下与贯通孔13密封配合。由于压板22对绝缘密封圈21施加压应力,因此能够阻止绝缘密封圈21受到外力作用而朝远离贯通孔13的方向发生窜动,从而提升绝缘密封圈21的抗外力冲击能力,避免绝缘密封圈21发生窜动而导致自身与贯通孔13的孔壁脱离接触状态,进而导致密封失效。本实施例的绝缘密封圈21的一部分凸出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以便于压板22与绝缘密封圈21紧密贴合以对绝缘密封圈21施加有效压应力。
进一步地,贯通孔13从第一表面11至第二表面12的方向渐缩,柱状结构的绝缘密封圈21与贯通孔13的形状相配合,从而绝缘密封圈21的一部分能够插入到贯通孔13预定深度而不会从贯通孔13的另一孔口穿出,同时在压板22的抵压作用下,压板22和贯通孔13的孔壁能够共同挤压绝缘密封圈21,进而使得绝缘密封圈21与贯通孔13的孔壁贴合的更紧密,进一步提升绝缘密封圈21与贯通孔13的孔壁密封可靠性。
可选地,绝缘密封圈21具有弹性,例如绝缘密封圈21使用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加工制造。这样,在压板22的抵压作用下,插入贯通孔13的绝缘密封圈21能够在贯通孔13内发生体积膨胀,从而一方面保证绝缘密封圈21的外周表面与贯通孔13的孔壁贴合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如果压板22朝远离贯通孔13的方向产生位移时,绝缘密封圈21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自身补偿压板22移动的距离,同时仍然保证绝缘密封圈21的外周表面与贯通孔13的孔壁处于接触状态,进而保证绝缘密封圈21与贯通孔13的密封状态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片1设置的贯通孔13为让位孔,以便于集流段231从贯通孔13穿过顶盖片1,同时使用绝缘密封圈21封堵贯通孔13完成密封,以避免气流或物体从贯通孔13通过而泄漏到外部环境。进一步地,使用压板22抵压绝缘密封圈21以对绝缘密封圈21施加压应力来限制绝缘密封圈21,以避免绝缘密封圈21的位置发生错移,提高绝缘密封圈21与贯通孔13之间的密封状态稳定性。另外,顶盖片1、绝缘密封圈21和压板22可以分别单独加工制造,加工制造简单,降低加工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压板22与顶盖片1连接固定,以能够对绝缘密封圈21施加压力而压紧绝缘密封圈21。本实施例的压板22与电极连接板23连接固定,以保证电极连接板23的位置稳定,避免电极连接板23发生位置错移而导致集流段231与绝缘密封圈21脱离密封连接状态。电极连接板23的连接段232背向第一表面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压板22背向第一表面11的表面,从而方便连接段232与外部导电件电连接,例如连接段232与汇流排电连接。优选地,电极连接板23的连接段232露出于压板22的表面凸出于压板22背向第一表面11的表面,避免压板22对连接段232与外部导电件连接过程造成位置干涉,便于连接段232与外部导电件连接且保证连接段232与外部导电件的连接可靠。
当顶盖片1使用导电材料被加工制造时,压板22使用绝缘材料被加工制造,从而压板22物理绝缘隔离电极连接板23和顶盖片1,避免电极连接板23和顶盖片1电连接。当顶盖片1使用绝缘材料被加工制造时,压板22可以使用绝缘材料或导电材料被加工制造,从而电极连接板23和顶盖片1相互绝缘,避免电极连接板23和顶盖片1电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压板22可以是预制构件,即预先加工制造成型,然后再与电极连接板23和顶盖片1组装。本实施例的压板22也可以是注塑成型构件。在将电极连接板23和顶盖片1的相对位置固定后,采用注塑工艺加工制造出压板22。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凹部11a。压板22容纳于凹部11a。顶盖片1上设置的贯通孔13与凹部11a相连通。当本实施例的压板22是预制构件时,压板22可以与凹部11a过盈配合。当本实施例的压板22是注塑成型构件时,凹部11a可以作为模具而便于注塑定型形成压板22,降低加工难度。同时注塑成型的压板22与凹部11a的表面连接力更强,连接状态更可靠更稳定。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形成压板22时,凹部11a的表面可以设置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凸筋,从而在注塑时,注塑材料可以填充于相邻两个凸筋之间形成的间隙。完成注塑后,凸筋会埋入压板22内,从而提高压板22和顶盖片1的连接强度。
当本实施例的压板22与顶盖片1的材料均为同一种绝缘材料时,压板22和凹部11a的接缝处可以使用焊接方式将两者连接,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在一个示例中,压板22与顶盖片1均为塑料,压板22和凹部11a的接缝处可以使用超声波焊接方式将两者连接。上述实施例的压板22与顶盖片1连接后,压板22能够抵抗外力冲击而不易与顶盖片1脱离连接。可选地,顶盖片1具有凸出的环体。该环体围合形成上述的凹部11a。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4所示,电极连接板23的连接段232设置于压板22背向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的表面上,集流段231穿过压板22而与绝缘密封圈21相连接。绝缘密封圈21朝向压板22的表面完全与压板22朝向顶盖片1的表面接触。压板22完全将连接段232与顶盖片1隔离开。这样,当顶盖片1为导电材料时,压板22能够保持连接段232与顶盖片1处于绝缘状态。
可选地,压板22上背向第一表面11的表面上设置有凹陷部22a以及贯通凹陷部22a、且朝第一表面11延伸的限位孔22b。限位孔22b与贯通孔13相对设置,从而集流段231能够依次穿过限位孔22b、绝缘密封圈21以及贯通孔13并越过顶盖片1的第二表面12。连接段232的一部分埋入凹陷部22a内,从而连接段232与压板22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连接强度,避免连接段232朝远离压板22的方向翘起。同时,连接段232同时受到压板22的凹陷部22a和限位孔22b的限位,避免连接段232发生位置错移。在一个示例中,电极连接板23的集流段231和连接段232均为平直板状结构、且相互垂直,以使电极连接板23呈L形。这里的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垂直,而是集流段231与连接段232大致呈90°。电极连接板23可以采用冲压方式加工制造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电极连接板23的连接段232包括凸出于压板22上背向顶盖片1的表面的凸出部232a。凸出部232a背向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延伸。凸出部232a上靠近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腔。本实施例的电极连接板23可以采用冲压方式加工。坯料经过冲压加工后,形成集流段231、连接段232以及连接段232上的凸出部232a。本实施例的凸出部232a从压板22朝向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的表面穿入,从压板22背向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的表面穿出。压板22能够限制连接段232沿与顶盖片1相平行的方向移动,提高电极连接板23的连接稳定性。这里的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平行,而是连接段232的移动方向与顶盖片1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
可选地,压板22可以是预制构件。压板22为预制构件时,压板22包括插接孔。凸出部232a插接于插接孔、且两者形状相匹配。凸出部232a的径向尺寸沿背离第一表面11的方向变小,从而压板22能够限制连接段232沿远离顶盖片1的方向窜动,进一步提高电极连接板23的连接稳定性。压板22也可以是注塑成型构件。
可选地,电极连接板23的连接段232还包括第一折边232b。凸出部232a通过第一折边232b与集流段231相连接。连接段232的第一折边232b与压板22朝向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的表面相连接。第一折边232b和凸出部232a构造成台阶状结构,从而压板22的一部分压接于第一折边232b,以通过第一折边232b进一步对连接段232形成限位,阻止连接段232朝远离顶盖片1的方向翘曲变形或窜动,避免连接段232发生位置错移而影响集流段231与电极组件的连接状态。
绝缘密封圈21套设于集流段231上时,第一折边232b会对绝缘密封圈21形成限位。绝缘密封圈21的一部分与压板22朝向顶盖片1的表面相接触,另一部分与第一折边232b朝向顶盖片1的表面相接触。这样,绝缘密封圈21同时受到压板22和第一折边232b的抵压。绝缘密封圈21凸出于顶盖片1的第一表面11的部分能够对连接段232形成定位,以使连接段232与顶盖片1之间形成间隙,避免连接段232与顶盖片1接触,一方面避免连接段232与顶盖片1发生接触而导致绝缘密封圈21受到的总压力变小,进而导致绝缘密封圈21与贯通孔13之间压紧力变小,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变差。
可选地,电极连接板23的连接段232还包括第二折边232c。第一折边232b和第二折边232c分别设置于凸出部232a相对的两侧。凸出部232a通过第一折边232b与集流段231相连接,第二折边232c处于自由端。第一折边232b和第二折边232c分别与压板22朝向顶盖片1的表面相接触。第一折边232b、凸出部232a和第二折边232c构造成台阶状结构,从而压板22上围绕凸出部232a的部分压接于第一折边232b和第二折边232c,以通过第一折边232b和第二折边232c进一步对连接段232形成限位,阻止连接段232朝远离顶盖片1的方向翘曲变形或窜动,避免连接段232发生位置错移而影响集流段231与电极组件的连接状态。压板22为预制构件时,压板22包括阶梯孔。阶梯孔的台阶面朝向顶盖片1。凸出部232a插接于阶梯孔中径向尺寸较小的孔内、且两者形状相匹配。第一折边232b和第二折边232c分别插接于阶梯孔中径向尺寸较大的孔内、且第一折边232b和第二折边232c压接于台阶面上。压板22也可以是注塑成型构件,直接与连接段232形成一整体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片1可以使用绝缘材料加工制造。本实施例的顶盖片1上可以同时设置两个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子组件2。一个端子组件2作为正电极,另一个端子组件2作为负电极。本实施例中,由于顶盖片1自身绝缘,因此各个端子组件2中包括的电极连接板23与顶盖片1发生接触时,作为正电极的电极连接板23和作为负电极的电极连接板23不会发生短路,提升顶盖组件的安全性。绝缘材料的顶盖片1自身质量轻。可选地,顶盖片1使用工程塑料加工制造。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包括顶盖片1和电极连接板23。顶盖片1和电极连接板23均可以单独加工制造,然后再相互组装。由于电极连接板23穿过顶盖片1,因此需要保证顶盖片1和电极连接板23之间保持密封状态。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连接板23和顶盖片1之间通过绝缘密封圈21来实现两者密封连接。同时设置压板22来对绝缘密封圈21施加压应力,以压紧绝缘密封圈21,保证绝缘密封圈21的位置稳定,提升绝缘密封圈21和顶盖片1之间以及绝缘密封圈21和集流段231之间密封状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装配难度低,电极连接板23与顶盖片1之间密封可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其包括壳体、电极组件以及上述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纳部。电极组件设置于容纳部内。电极组件包括暴露于外部的极耳。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封闭开口,并与壳体的容纳部形成密闭空间。顶盖片1的第二表面12朝向壳体的容纳部。电极连接板23的集流段231延伸至容纳部并与极耳电连接。由于本实施例的顶盖片1和电极连接板23之间保持良好密封状态,因此保证动力电池顶盖组件通过顶盖片1与壳体密封连接后,有效保证两者围合形成的密闭空间的气密性,阻止壳体容纳部内的物质或气体泄漏,例如阻止电解液通过电极连接板23和顶盖片1的连接处或者顶盖片1与壳体的连接处发生泄漏。这样,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自身安全系数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两个以上的上述的动力电池以及汇流排。相邻两个动力电池通过汇流排电连接。汇流排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动力电池中的一者的连接段232焊接,另一端与相邻两个动力电池中的另一者的连接段232焊接。汇流排与连接段232具有相同的金属材质,从而有利于提高汇流排与连接段232的连接刚度,保证汇流排与连接段232不易发生分离。汇流排和连接段232可以均为铜材或铝材。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片(1),包括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以及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的贯通孔(13);以及
端子组件(2),包括绝缘密封圈(21)、压板(22)以及电极连接板(23);
其中,所述绝缘密封圈(21)密封所述贯通孔(13),所述压板(2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顶盖片(1)的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2)的一侧,所述压板(22)与所述顶盖片(1)固定并压紧所述绝缘密封圈(21);所述电极连接板(23)包括集流段(231)以及与所述集流段(231)相交设置的连接段(232),所述集流段(231)和所述连接段(23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集流段(231)穿过所述绝缘密封圈(21)并且与所述绝缘密封圈(21)密封配合,所述连接段(232)的背向所述第一表面(11)的表面露出于所述压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1)为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32)与所述压板(22)固定连接,所述集流段(231)穿过所述压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圈(21)插接于所述贯通孔(13),所述贯通孔(13)从所述第一表面(11)至所述第二表面(12)的方向渐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凹部(11a),所述压板(22)容纳于所述凹部(11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32)的背向所述第一表面(11)的表面凸出于所述压板(22)的背向所述第一表面(11)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2)设有凹陷部(22a)和限位孔(22b),所述凹陷部(22a)设置于所述压板(22)的背向所述第一表面(11)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孔(22b)贯通所述凹陷部(22a)且朝靠近所述第一表面(11)的方向延伸;所述集流段(231)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孔(22b)、所述绝缘密封圈(21)以及所述贯通孔(1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段(231)与所述连接段(232)均为板状结构、且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32)包括凸出于所述压板(22)的凸出部(232a),所述凸出部(232a)背向所述第一表面(11)延伸,所述凸出部(232a)的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设有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32)还包括第一折边(232b),所述凸出部(232a)通过所述第一折边(232b)与所述集流段(231)相连接,所述第一折边(232b)与所述压板的朝向所述顶盖片的表面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3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凸出部(232a)相对两侧的第一折边(232b)和第二折边(232c),所述凸出部(232a)通过所述第一折边(232b)与所述集流段(231)相连接,所述第一折边(232b)和第二折边(232c)分别与所述压板(22)朝向所述顶盖片(1)的表面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232b)与所述绝缘密封圈(21)接触。
13.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极耳;
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其中,所述顶盖片(1)封闭所述开口,所述顶盖片(1)的所述第二表面(12)朝向所述壳体,所述集流段(231)与所述极耳电连接。
14.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汇流排以及两个以上的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电池;
其中,所述汇流排与所述连接段(232)焊接,且所述汇流排与所述连接段(232)具有相同的金属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38434.6A CN113725530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CN201711070860.2A CN109755422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CN202110939653.6A CN113725531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70860.2A CN109755422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39653.6A Division CN113725531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CN202110938434.6A Division CN113725530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55422A true CN109755422A (zh) | 2019-05-14 |
CN109755422B CN109755422B (zh) | 2021-09-14 |
Family
ID=6639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39653.6A Active CN113725531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CN202110938434.6A Active CN113725530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CN201711070860.2A Active CN109755422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39653.6A Active CN113725531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CN202110938434.6A Active CN113725530B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13725531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76559A (zh) * | 2019-05-24 | 2019-08-27 | 东莞百思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顶盖 |
CN112490548A (zh) * | 2020-11-13 | 2021-03-12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一种动力电池电极密封装置 |
CN113013526A (zh) * | 2021-04-02 | 2021-06-22 |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电池盖板、电池以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
CN116487788A (zh) * | 2023-06-14 | 2023-07-2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壳体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3734A (zh) * | 2011-03-18 | 2012-09-19 |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包 |
US20140302380A1 (en) * | 2013-04-08 | 2014-10-09 | Samsung Sdi Co., Ltd. | Battery unit and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
CN205211802U (zh) * | 2015-12-01 | 2016-05-0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30221GA3 (en) * | 1977-08-10 | 1982-06-15 |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it, and use of same | |
CN202616327U (zh) * | 2012-04-20 | 2012-12-1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端子、盖板组件及含有该盖板组件的电池 |
CN103682185A (zh) * | 2012-08-31 | 2014-03-26 | 丁振荣 | 电池电芯、电池及电池的电极盖帽密封固定方法 |
CN104377320B (zh) * | 2013-12-31 | 2016-05-1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容纳组件和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模组 |
CN104752639B (zh) * | 2013-12-31 | 2017-07-0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模组 |
WO2017143752A1 (zh) * | 2016-02-25 | 2017-08-3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
CN205657098U (zh) * | 2016-05-18 | 2016-10-19 | 深圳市亚陆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陶瓷密封电池 |
CN105977411B (zh) * | 2016-06-27 | 2019-07-09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
KR20160093580A (ko) * | 2016-07-19 | 2016-08-08 | 이우성 | 해양의 어도 터널 교통장치를 구비한 공유수면매립지의 수산개발장치 |
CN206098474U (zh) * | 2016-09-30 | 2017-04-12 | 浙江中泽电气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的盖板结构及动力电池 |
-
2017
- 2017-11-03 CN CN202110939653.6A patent/CN113725531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03 CN CN202110938434.6A patent/CN113725530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03 CN CN201711070860.2A patent/CN1097554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3734A (zh) * | 2011-03-18 | 2012-09-19 |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包 |
US20140302380A1 (en) * | 2013-04-08 | 2014-10-09 | Samsung Sdi Co., Ltd. | Battery unit and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
CN205211802U (zh) * | 2015-12-01 | 2016-05-0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76559A (zh) * | 2019-05-24 | 2019-08-27 | 东莞百思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顶盖 |
CN112490548A (zh) * | 2020-11-13 | 2021-03-12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一种动力电池电极密封装置 |
CN113013526A (zh) * | 2021-04-02 | 2021-06-22 |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电池盖板、电池以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
CN116487788A (zh) * | 2023-06-14 | 2023-07-2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壳体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
CN116487788B (zh) * | 2023-06-14 | 2023-10-3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壳体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25531B (zh) | 2023-11-03 |
CN109755422B (zh) | 2021-09-14 |
CN113725531A (zh) | 2021-11-30 |
CN113725530A (zh) | 2021-11-30 |
CN113725530B (zh) | 2024-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214011B1 (ko) | 전극 단자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 전지 | |
US8440334B2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US8512895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an electrode terminal penetrating through and electrically insulated from a cap plate | |
CN111106300B (zh) |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 |
CN108428921A (zh) | 二次电池 | |
US20110200849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CN111834557B (zh) | 电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755422A (zh) |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
KR101544703B1 (ko) | 밀봉성이 향상된 캡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 |
CN217158371U (zh) |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 |
US20220359937A1 (en) | Top Cover for Power Battery, and Power Battery | |
US20240274940A1 (en) | End cover assembly,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electricity-consumption device | |
US20120015242A1 (en) | Battery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 |
JP4526996B2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JP4128694B2 (ja) | 二次電池のキャップ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6845445B (zh) | 电池及电池包 | |
CN217691388U (zh) | 盖板、电池及电池组 | |
CN212625796U (zh) | 电子器件 | |
CN211455874U (zh) | 一种电池 | |
JP2011187171A (ja) | 密閉型電池 | |
CN218005087U (zh) |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7387314U (zh) |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 |
KR101243556B1 (ko) |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19832831U (zh) | 盖板组件及包含其的单体电池 | |
CN218769805U (zh) | 一种一体化极柱组件、电池顶盖及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