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3766B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43766B CN109743766B CN201910130762.6A CN201910130762A CN109743766B CN 109743766 B CN109743766 B CN 109743766B CN 201910130762 A CN201910130762 A CN 201910130762A CN 109743766 B CN109743766 B CN 1097437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ting
- parameter
- terminal
- routing parameter
- appl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6—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arried appl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04L41/5054—Automatic deployment of services triggered by the service manager, e.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b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2—Release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解决发起数据传输请求较晚的应用程序的传输时延过长的问题。该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包括:终端检测到应用的信息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终端为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其中,第一PDU会话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本申请适用于一种终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终端使用的普及,为了满足用户对于多样化功能的需求,各种应用程序应运而生。目前,针对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而言,终端可以通过建立PDU会话的方式来实现与网络侧之间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应用程序的各种功能。考虑到在该数据交互过程中,网络侧与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资源有限,因此,为了满足各个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需求,网络侧可以按照应用程序请求数据传输的先后顺序,调用空闲资源,以实现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过程。这样一来,对于发起数据传输请求较晚的应用程序而言,则需要等待网络侧分配到空闲资源后,才能够实现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即对于发起数据传输请求较晚的应用程序而言,增加了数据传输时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发起数据传输请求较晚的应用程序的传输时延过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检测到应用的信息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后,可以为该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以实现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第一PDU会话中。其中,第一PDU会话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这样一来,该应用的数据就可以在预留的资源中进行传输,以减少现有技术中因网络侧未给各个应用预留相应的资源,而导致的应用的数据需要等待存在空闲资源后,才能通过调用空闲资源来完成数据传输。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应用的信息包括应用的网际协议IP三元组或者应用的标识ID。这样终端就可以根据应用的信息中携带的应用的IP三元组或应用的标识,来确定这条应用的信息是否与该应用对应的URSP rule中的数据流描述信息相匹配。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为满足第一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中,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其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信息中的单一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S-NSSAI属于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Allowed NSSIAI;和/或,当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的数据网络名字DNN为本地接入数据网络LADN的DNN,终端位于LADN的服务区域内。由此可见,终端确定出现以下情况的路由选择参数为无效或是不可用的路由选择参数,即被终端设置为本次选择过程中不予使用的路由选择参数。其一,如果路由选择参数中包含至少一个S-NSSAI,且所有的S-NSSAI不属于Allowed NSSAI中。其中,AllowedNSSAI为终端可以用于请求数据业务的S-NSSAI,由网络实体(如AMF)提供给终端。其二,当路由选择参数中包含DNN存在,且DNN是LADN,且终端不在LADN的服务区域内。经过针对其一、其二两种情况的过滤,可以从URSP rule中筛选出有效或是可用的路由选择参数。之后终端从经过滤得到的有效或是可用的路由选择参数中,选取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作为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当不存在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时,终端根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第一PDU会话。由此可见,已经建立的PDU会话中不存在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会话,那么为了使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中,终端可以为该应用建立对应的PDU会话,即终端可以根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第一PDU会话。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在终端根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PDU会话之后,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用于表示终端建立第一PDU会话被接受。那么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中,可以实现为:当第一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时,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中。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终端根据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第二PDU会话,当终端建立第二PDU会话被拒绝时,终端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考虑到终端申请建立第二PDU会话的请求会存在被网络侧拒绝的情况,对于使用第二路由选择参数无法成功建立第二PDU会话的情况而言,终端可以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后,使用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实现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中。同样的,当已经建立的PDU会话不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进行第一PDU会话建立。也就意味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路由选择参数的过程是循环执行的,直至终端确定出能够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的PDU会话为止。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终端根据第三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第三PDU会话,之后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用于表示终端建立第三PDU会话被接受。当第二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不符合第三路由选择参数时,终端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考虑到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的申请建立第三PDU会话的请求中携带的第三路由选择参数,是终端对于建立PDU会话的需求,而网络侧在建立PDU会话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完全按照终端发送的需求完成配置,因此,会存在网络侧建立的PDU会话的PDU会话参数不满足第三路由选择参数的情况。那么在终端使用第三路由选择参数成功建立第三PDU会话后,而该第三PDU会话不满足第三路由选择参数时,终端可以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第二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不符合第三路由选择参数,可以实现为:第三路由选择参数中的连续性选择为连续性模式1(SSC Mode1),且第二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中的连续模式为除连续性模式1以外的连续性模式,比如,连续性模式2(SSC Mode2)、连续性模式3(SSC Mode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SSC Mode1,表示终端在移动过程中,IP的连续性好于SSC Mode2和SSC Mode3,即相比较于SSC Mode2和SSCMode3而言,SSC Mode1的IP中断的几率最低。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当第一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不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终端可以释放已建立的PDU会话,以减少未使用的PDU会话占用过多资源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含至少一个参数。第一PDU会话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可以实现为:当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每个参数对应一个值,PDU会话参数与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相同;或者,当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存在至少一个参数对应至少两个值,PDU会话参数属于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当满足第二条件时,终端为应用的信息对应的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其中,第二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应用开启,指的是终端开始运行应用的信息对应的应用。对于开始运行的应用而言,终端可以为该应用确定匹配的PDU会话,之后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该PDU会话中。
应用开启,指的是终端开始运行应用的信息对应的应用。对于开始运行的应用而言,终端可以为该应用确定匹配的PDU会话,之后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该PDU会话中。
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的PDU会话被释放,指的是终端的现有PDU会话被释放。由于现有的PDU会话被释放后,当前正在使用该会话的应用需要重新选择PDU会话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终端可以重新为应用的数据确定可用于路由的PDU会话。
终端进入或离开LADN服务区域。PDU会话(如LADN,本地接入网络)仅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才可以使用,因此,当终端离开LADN服务区,这部分PDU会话就无法再继续使用了。因此,终端可以重新为应用的数据确定可用于路由的PDU会话。同理,当终端进入LADN服务区域,终端在当前位置使用DNN为LADN的PDU会话。因此,终端可以重新为应用的数据确定可用于路由的PDU会话。
终端进入或离开非3GPP覆盖的区域,包括终端从3GPP覆盖的区域进入非3GPP覆盖的区域,以及终端从非3GPP覆盖的区域进入3GPP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的非3GPP覆盖的区域,是指终端通过Wi-Fi接入到5G核心网。
终端的网络制式包括但不限于3G、4G及5G等通信网络,终端的网络制式发生改变,指的是服务终端的核心网从演进分组核心网EPC改变为第五代核心网5GC,比如,终端在4G通信网络和5G通信网络的小区之间进行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从MME改变为AMF,也就是终端从EPC获得数据服务,改变为从5GC获得数据服务。
另外,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条件还可以包括终端的注册区域发生改变。其中,终端的注册区域发生改变,指的是终端从原来的注册区域进入新的注册区域。上述注册区域,指的是5G核心网网元,即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给终端分配的服务区域,当终端离开注册区域后,需要向网络侧重新发起注册过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PDU会话路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终端检测到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的应用信息;所述终端为所述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所述终端将所述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中。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所述应用信息包括所述应用的网际协议IP三元组或者所述应用的标识ID。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为满足预设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中,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路由选择参数信息中的单一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S-NSSAI属于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NSSIAI;和/或,当路由选择参数信息中的数据网络名字DNN为本地接入数据网络LADN时,所述终端属于所述LADN的服务范围。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PDU会话。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终端建立PDU会话被拒绝时,所述终端确定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选择参数为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中,除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外,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PDU会话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终端建立PDU会话被接受;所述终端将所述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中,包括:当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满足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时,所述终端将所述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中。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当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确定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其中,所述第二路由选择参数为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中,除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外,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当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释放已建立的PDU会话。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所述终端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时机,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开启所述应用;所述终端的注册区域发生改变;所述终端进入或离开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non-3GPP覆盖的区域;所述终端的网络制式发生改变。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例中,所述满足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包括: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每个参数对应一个值,所述PDU会话参数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相同;或者,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存在至少一个参数对应至少两个值,所述PDU会话参数属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实现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的结构中包括显示屏,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时,使得该终端实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示例性的实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示例性的实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软件代码,该软件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示例性的实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比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比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比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描述的系统架构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比如,本申请可以应用于第二代(2th Generation,2G)通信网络、第三代(3th Generation,3G)通信网络、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网络、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网络以及后续演进网络中。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于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车载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设备。该终端可以至少设置有显示屏、输入设备和处理器,以终端100为例,如图1所示,该终端100中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摄像头103、RF电路104、音频电路105、扬声器106、话筒107、输入设备108、其他输入设备109、显示屏110、触控面板111、显示面板112、输出设备113、以及电源114等部件。其中,显示屏110至少由作为输入设备的触控面板111和作为输出设备的显示面板112组成。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做限定。
下面结合图1对终端1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04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比如,若该终端100为手机,那么该终端100可以通过RF电路104,将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传送给处理器101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4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该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1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他输入设备109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9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他输入设备109还可以包括终端100内置的传感器,比如,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终端100还可以将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参数作为输入数据。
显示屏11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00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此外,显示面板11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12;触控面板111,也称为触摸屏、触敏屏等,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接触或者非接触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11上或在触控面板111附近的操作,也可以包括体感操作;该操作包括单点控制操作、多点控制操作等操作类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触控面板111还可以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姿势,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处理器101能够处理的信息,再传送给处理器101,并且,还能接收处理器101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11,也可以采用未来发展的任何技术实现触控面板111。一般情况下,触控面板111可覆盖显示面板112,用户可以根据显示面板112显示的内容(该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键盘、虚拟鼠标、虚拟按键、图标等),在显示面板112上覆盖的触控面板111上或者附近进行操作,触控面板11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1以确定用户输入,随后处理器101根据用户输入,在显示面板112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11与显示面板112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11与显示面板112集成,以实现终端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RF电路104、扬声器106,话筒107可提供用户与终端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5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06,由扬声器106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话筒107可以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信号,由音频电路105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04以发送给诸如另一终端的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2,以便处理器101结合存储器102中存储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另外,摄像头103可以实时采集图像帧,并传送给处理器101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结果存储至存储器102和/或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显示面板112呈现给用户。
处理器101是终端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100进行整体监控。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01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1中。
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4(比如,电池),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114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此外,图1中还存在未示出的部件,比如,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予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一条终端路由选择策略信息(UE RouteSelection Policy information rule,URSP rule)中定义的不同的规则,将一个应用的数据(Traffic)路由到一个已有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PDUSession),或是路由到一个新建立的PDU会话。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应用而言,当这个应用符合终端的某一条URSP rule的数据流描述信息(Traffic descriptor)时,终端就可以根据该URSP rule中的路由选择描述单元(Route Selection descriptor)中记载的路由选择参数(Route selection components),将该应用的数据路由到对应的PDU会话中。
也就意味着,在当前终端的已经建立的PDU会话中,存在与选中的路由选择参数匹配的PDU会话时,终端可以将该应用关联到该PDU会话。在当前终端的已建立的PDU会话中,不存在与选中的路由选择参数匹配的PDU会话时,终端可以根据选中的路由选择参数,建立一个新的PDU会话。在终端建立新的PDU会话的过程中,终端会在建立PDU会话的请求中携带选中的路由选择参数中对应的相关参数,比如,单一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Single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会话和服务连续性的模式(Session and Service Continuity Mode,SSC Mode),下文简称连续性模式,数据网络名字(Data Network Name,DNN),以及PDU类型(PDU type),以向网络侧申请建立PDU会话,从而实现数据业务。
下面结合实例,对数据路由选择的过程进行阐述。其中,该数据路由选择的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终端为应用的数据选择PDU会话,并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对应的PDU会话中的过程。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流程包括S201至S203。
S201、终端检测到应用的信息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
数据流描述信息可以为终端存储在本地的URSP rule中的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预先将每个应用对应的URSP rule存储在本地。也就意味着,一个应用可以对应一条如表一所示的URSP rule,其中,表一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RSP rule的一种示例性数据结构。
表一
表一中URSP rule的优先级(Rule Precedence),用于确定这一条URSP rule在终端上的执行顺序。
如表二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描述信息的一种示例性数据结构。
表二
对于应用而言,在终端开启应用后,应用向终端广播/发送表二中所示的应用的标识(Application identifiers,APP ID);在应用运行过程中,应用通过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的数据中可以携带表二中所示的IP描述信息(IP descriptors)或非IP描述信息(non-IPdescriptors)。其中,IP描述信息与非IP描述信息的描述类似,下面以IP描述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P描述信息可以为IP三元组。该IP三元组包括应用试图向网络侧传输的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或目的IPv6网络前缀、目的端口号,以及IP层以上的协议标识,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 Protocol,UDP)。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201中终端检测到应用的信息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所谓的检测到,是指应用的标识与数据流描述信息中的应用标识相同,或者应用的数据中的IP地址,与数据流描述信息中的IP地址相同。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应用的信息可以包括应用的IP三元组或者应用的标识。这样终端就可以根据应用的信息中携带的应用的IP三元组或应用的标识,来确定应用的信息是否与本地存储的该应用对应的URSP rule中的数据流描述信息相匹配。之后在应用的信息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执行S202。
表一中路由选择描述单元,在一条URSP rule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即一条URSPrule中包括至少一个路由选择描述单元。以一个路由选择描述单元为例,如表三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选择描述单元的一种示例性数据结构。
表三
信息名称 | 类型 | PCF是否允许终端上下文修改 | 范围 |
路由选择参数 | 强制的 | ||
连续性选择 | 非强制的 | 是 | 终端上下文 |
网络切片选择 | 非强制的 | 是 | 终端上下文 |
数据网络名字选择 | 非强制的 | 是 | 终端上下文 |
非无缝分流标识 | 非强制的 | 是 | 终端上下文 |
接入类型偏好 | 非强制的 | 是 | 终端上下文 |
PDU类型 | 非强制的 | 是 | 终端上下文 |
表三中的路由选择参数包括连续性选择(SSC Mode Selection)、网络切片选择(Network Slice Selection)、数据网络名字选择(Data Network Name Selection,DNNSelection)、非无缝分流标识(Non-seamless Offload indication)、接入类型偏好(Access Type preference),以及PDU类型等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续性选择包括一个或是一组SSC Mode的数值,其中,SSCMode指的是连续性模式。比如,在5G通信网络中定义了SSC Mode 1、SSC Mode2,以及SSCMode3。其中,SSC Mode1可以保证PDU会话在5G的网络覆盖中不会出现IP地址改变。SSCMode2可以保证在5G的网络覆盖中PDU会话在断开后重新获得新的IP地址。SSC Mode3可以保证在5G的网络覆盖中PDU会话在断开连接前已经获得新的IP地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SSC Mode1,表示终端在移动过程中,IP的连续性好于SSC Mode2和SSC Mode3,即相比较于SSC Mode2和SSC Mode3而言,SSC Mode1的IP中断的几率最低。网络切片选择包括一个或是一组S-NSSAI的值。数据网络名字选择包含一个或是一组DNN的值。非无缝分流标识,用于表示数据需要在非3GPP的接入技术(例如,公共Wi-Fi连接到公用数据网络)获得数据通信。接入类型偏好,包括一个或是两个接入类型的值。其中,接入类型包括3GPP接入和非3GPP接入。在5G通信网络中,3GPP接入指的是终端通过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空口技术,或者5G的空口技术(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进行接入;非3GPP接入指的是终端通过Wi-Fi接入到5G核心网(non-3GPP AN connecting to a 5GCore Network)等进行接入。PDU类型信息,包括一个或是多个PDU类型。其中,PDU类型包括IP、IPv4、IPv6、以太网类型(Ethernet type),以及未定义类型或者私有类型(unstructured)等。
S202、终端为应用的信息对应的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当满足第二条件时,终端为应用的信息对应的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其中,第二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应用开启,指的是终端开始运行应用的信息对应的应用。对于开始运行的应用而言,终端可以为该应用确定匹配的PDU会话,之后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该PDU会话中。
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的PDU会话被释放,指的是终端的现有PDU会话被释放。由于现有的PDU会话被释放后,当前正在使用该会话的应用需要重新选择PDU会话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终端可以重新为应用的数据确定可用于路由的PDU会话。
终端进入或离开LADN服务区域。PDU会话(如LADN,本地接入网络)仅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才可以使用,因此,当终端离开LADN服务区,这部分PDU会话就无法再继续使用了。因此,终端可以重新为应用的数据确定可用于路由的PDU会话。同理,当终端进入LADN服务区域,终端在当前位置使用DNN为LADN的PDU会话。因此,终端可以重新为应用的数据确定可用于路由的PDU会话。
终端进入或离开非3GPP覆盖的区域,包括终端从3GPP覆盖的区域进入非3GPP覆盖的区域,以及终端从非3GPP覆盖的区域进入3GPP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的非3GPP覆盖的区域,是指终端通过Wi-Fi接入到5G核心网。
终端的网络制式包括但不限于3G、4G及5G等通信网络,终端的网络制式发生改变,指的是服务终端的核心网从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EPC)改变为第五代核心网(The 5th Generatiion Core Network,5GC),比如,终端在4G通信网络和5G通信网络的小区之间进行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从MME(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改变为AMF,也就是终端从EPC获得数据服务,改变为从5GC获得数据服务。
另外,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条件还可以包括终端的注册区域发生改变。其中,终端的注册区域(registration area)发生改变,指的是终端从原来的注册区域进入新的注册区域。上述注册区域,指的是5G核心网网元,即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给终端分配的服务区域,当终端离开注册区域后,需要向网络侧重新发起注册过程。
其中,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满足第一条件。第一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信息中的S-NSSAI属于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Allowed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Allowed NSSIAI);当路由选择参数信息中的DNN为LADN的DNN时,终端位于LADN的服务区域内。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可以为满足第一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中,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确定应用的信息对应的应用后,从终端本地确定与该应用对应的URSP rule。之后在该URSP rule中,确定满足上述第一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并将该路由选择参数确定为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以使终端实现S202。
考虑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条件及优先级这两者对路由选择参数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用于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采用先过滤、后选择的方式,从路由选择参数中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在终端确定存在与URSP rule匹配的应用的信息后,终端对该URSP rule中所有路由选择参数进行过滤。其中,终端确定出现以下情况的路由选择参数为无效或是不可用的路由选择参数,即被终端设置为本次选择过程中不予使用的路由选择参数。其一,如果路由选择参数中包含至少一个S-NSSAI,且所有的S-NSSAI不属于AllowedNSSAI中。其中,Allowed NSSAI为终端可以用于请求数据业务的S-NSSAI,由网络实体(如AMF)提供给终端。其二,当路由选择参数中包含DNN存在,且DNN是LADN,且终端不在LADN的服务区域内。经过针对其一、其二两种情况的过滤,可以从URSP rule中筛选出有效或是可用的路由选择参数。之后终端从经过滤得到的有效或是可用的路由选择参数中,选取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作为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在另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采用先选择、后过滤的方式,从路由选择参数中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在终端确定存在与URSP rule匹配的应用的信息后,终端从该URSP rule中确定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之后对选出的最高优先级的路由选择参数进行过滤。其中,对路由选择参数进行过滤的方式与上述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采用的过滤方式类似,即终端确定出现上述其一、其二情况的路由选择参数为无效或是不可用的路由选择参数,可以参考前文描述,在此不予赘述。当该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经过滤后,被终端确定为有效或是可用的路由选择参数,那么终端确定该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为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当该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经过滤后,被终端确定为无效或是不可用的路由选择参数,那么终端可以从URSP rule中剩余的路由选择参数中,重新确定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即在当前URSP rule中,除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之外的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也就是在当前URSP rule中,优先级次高的路由选择参数。之后终端对重新确定的路由选择参数进行过滤。以此类推,直至终端从URSP rule中找到不满足上述其一、其二情况的路由选择参数,并将这个路由选择参数确定为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对路由选择参数先过滤后选择,以及先选择后过滤的实现方式,均为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也就意味着,终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S203、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第一PDU会话。
其中,第一PDU会话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含至少一个参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各个参数可以对应一个值或是多个值。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第一PDU会话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可以实现为:
当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每个参数对应一个值,PDU会话参数与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相同;或者,当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存在至少一个参数对应至少两个值,PDU会话参数属于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参数对应一个值,指的是在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每个参数仅有一个值,比如,连续性选择为SSC Mode1。同理,上述至少一个参数对应至少两个值,指的是在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至少存在一个参数有两个甚至更多值,比如,网络切片选择为S-NSSAI1和S-NSSAI2。
其中,对于对应一个值的参数而言,该参数与PDU会话参数中同类型参数的取值相同;而对于对应至少两个值的参数而言,PDU会话参数属于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以信息名称为网络切片选择为例,当信息名称为网络切片选择对应两个值时,PDU会话参数中信息名称为网络切片的值与上述两个值中的任一个相同,即PDU会话参数中信息名称为网络切片的参数属于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信息名称为网络切片选择的参数。
由此可见,终端在检测到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的应用的信息后,可以为该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以实现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该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中。这样一来,该应用的数据就可以在定制或者的网络资源中进行传输,以减少现有技术中因网络侧未给特定应用预留相应的资源,而导致特定应用的数据需要等待存在空闲资源后,才能通过调用空闲资源来完成数据传输。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已经建立的PDU会话中不存在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会话,那么为了使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中,终端可以为该应用建立对应的PDU会话,即终端可以根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第一PDU会话。
也就是终端在向网络侧发送申请建立PDU会话的请求时,可以在该请求中携带第一路由选择参数。这样在网络侧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请求后,可以依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选择对应的网络资源,完成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连接建立。之后,网络侧可以将对应的PDU会话参数发送给终端。
考虑到终端申请建立PDU会话的请求会存在被网络侧拒绝的情况,为了保证终端能够选择合适的PDU会话路由特定应用的数据,当终端根据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第二PDU会话被拒绝时,终端可以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其中,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可以为满足第一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中,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二路由选择参数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例举的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实现方式,即终端可以采用先过滤、后选择的方式,或是采用先选择、后过滤的方式来确定第二路由选择参数。
由此可见,对于使用第二路由选择参数无法成功建立第二PDU会话的情况而言,终端可以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后,使用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实现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中。
同样的,当终端根据第三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的第三PDU会话被接受,但第三PDU会话不满足第三路由选择参数时,终端可以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并根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进行第一PDU会话建立。上述第一PDU会话、第三PDU会话的建立过程,可以参照上文提到的根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进行第一PDU会话建立的过程,在此不予赘述。
也就意味着,无论终端是根据第二路由选择参数还是第三路由选择参数确定或是建立PDU会话,由于终端使用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和第三路由选择参数最终都无法得到合适的PDU会话,因此,通过对路由选择参数根据优先级的遍历,直至终端确定出能够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的第一PDU会话为止。
上述网络侧将建立的PDU会话参数发送给终端,可以实现为:
网络侧将第二消息向终端发送,之后终端接收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用于表示终端建立第三PDU会话被接受。也就意味着,在终端接收到第二消息时,表示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第三PDU会话已建立。
同样的,网络侧将第一消息向终端发送,之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用于表示终端建立第一PDU会话被接受。也就意味着,在终端接收到第一消息时,表示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PDU会话已建立。
由于上述第一PDU会话是能够被使用的PDU会话,且第一PDU会话是根据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的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的,因此,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中,可以实现为当第一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时,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PDU会话是不能够被使用的PDU会话的原因可以为,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的申请建立第三PDU会话的请求中携带的第三路由选择参数,与网络侧在建立第三PDU会话的过程中使用的路由选择参数不完全相同,也就意味着,网络侧不一定会完全按照终端发送的需求完成第三PDU会话的建立,因此,可能存在建立的第三PDU会话参数不满足第三路由选择参数的情况。
比如,第三路由选择参数中的连续性选择为SSC Mode1,而网络侧在建立第三PDU会话时使用的连续模式为除SSC Mode1以外的连续性模式,比如,SSC Mode2、SSC Mode3,那么终端还需要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当第二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不满足第三路由选择参数时,终端可以选择性地释放已建立的第三PDU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包括:
终端检测到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的应用信息;
终端为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中。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应用信息包括应用的IP三元组或者应用的标识。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为满足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中,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
条件包括:
路由选择参数信息中的S-NSSAI属于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NSSIAI;和/或,
当路由选择参数信息中的DNN为LADN时,终端属于LADN的服务范围。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当不存在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时,终端根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PDU会话。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当终端建立PDU会话被拒绝时,终端确定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其中,第二路由选择参数为满足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中,除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外,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根据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PDU会话之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表示终端建立PDU会话被接受;终端检查已建立的PDU会话。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中,包括:
当第一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时,终端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中。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不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终端确定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其中,第二路由选择参数为满足条件的路由选择参数中,除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外,优先级最高的路由选择参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消息中携带的PDU会话参数不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终端释放已建立的PDU会话。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终端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时机,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终端开启应用;
终端的注册区域发生改变;
终端进入或离开非3GPP覆盖的区域。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中,满足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PDU会话,包括:
当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每个参数对应一个值,PDU会话参数与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相同;
或者,当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存在至少一个参数对应至少两个值,PDU会话参数属于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数据路由选择的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3所示,为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路由选择的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数据路由选择的装置30包括:检测模块31、确定模块32、处理模块33、建立模块34、接收模块35,以及释放模块36。其中,检测模块31用于支持装置30检测终端中的应用的信息是否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等;确定模块32用于支持装置30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第二路由选择参数、第三路由选择参数等;处理模块33用于支持装置30将应用的数据路由到对应的PDU会话,即与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对应的第一PDU会话中,以及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等;建立模块34用于支持装置30建立第一PDU会话、第二PDU会话及第三PDU会话等;接收模块35用于支持装置30接收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等;释放模块36用于支持装置30释放已第三PDU会话。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3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37,以及存储模块38。其中,通信模块37用于支持装置30与终端中各个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和/或支持终端与诸如网络侧的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存储模块38用于支持装置30存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33可以实现为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接收模块72可以实现为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75可以实现为存储器。
若检测模块31、确定模块32、处理模块33、建立模块34及释放模块36可以实现为处理器,接收模块35及通信模块37可以实现为收发器、存储模块38可以实现为存储器,则如图4所示,终端40包括:处理器41、收发器42、存储器43,以及总线44。其中,处理器41、收发器42、存储器43通过总线44相互连接;总线4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部署在同一设备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部署在于不同的设备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软件代码,该软件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应用的信息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终端为所述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数据流描述信息被携带在一条终端路由选择策略信息URSP rule中,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被携带在所述URSP rule中;
所述终端将所述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所述第一PDU会话匹配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包含数据网络名字DNN,且所述DNN为本地接入数据网络LADN的DNN的情况下,所述终端位于所述LADN的服务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包含至少一个单一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S-NSSAI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S-NSSAI属于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Allowed NSSA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已经建立的PDU会话中不存在匹配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RSP rule还包括至少一个路由选择描述单元;
所述终端为所述应用确定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从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其中,所述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为所述至少一个路由选择描述单元中记载的路由选择参数中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至少一个路由选择参数,每个所述路由选择参数包含至少一个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所述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所述终端从所述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中,至少根据各路由选择参数的优先级,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包括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和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且所述第二路由选择参数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优先级;
所述终端从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第二PDU会话;
当所述终端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被拒绝时,所述终端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3或5-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所述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
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终端为所述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终端的网络制式发生改变;
所述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的PDU会话被释放;
所述终端进入或离开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Non-3GPP覆盖区域;
所述终端进入或离开LADN服务区域;
所述终端检测到所述应用启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含至少一个参数;
所述第一PDU会话匹配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
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每个参数对应一个值,所述第一PDU会话的参数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相同;
或者,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存在至少一个参数对应至少两个值,所述第一PDU会话的参数属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1-3或5-6或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信息包括所述应用的网际协议IP三元组或者所述应用的标识ID。
10.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在应用的信息与数据流描述信息匹配的情况下,为所述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所述数据流描述信息被携带在一条URSP rule中,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被携带在所述URSP rule中;
第二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所述第一PDU会话匹配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包含数据网络名字DNN,且所述DNN为本地接入数据网络LADN的DNN的情况下,所述装置位于所述LADN的服务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包含至少一个单一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S-NSSAI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S-NSSAI属于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参数Allowed NSSAI。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模块,用于当已经建立的PDU会话中不存在匹配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第一PDU会话时,根据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建立所述第一PDU会话。
13.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RSP rule还包括至少一个路由选择描述单元;
所述第一模块用于为所述应用确定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模块用于从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其中,所述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为所述至少一个路由选择描述单元中记载的路由选择参数中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至少一个路由选择参数,每个所述路由选择参数包含至少一个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用于从所述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模块用于从所述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中,至少根据各路由选择参数的优先级,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包括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和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且所述第二路由选择参数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模块用于从有效的路由选择参数中,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路由选择参数建立第二PDU会话;
当所述第一模块建立所述第二PDU会话被拒绝时,所述第一模块确定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0-12或14-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用于为所述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为所述应用确定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装置的网络制式发生改变;
所述应用的数据路由到的PDU会话被释放;
所述装置进入或离开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Non-3GPP覆盖区域;
所述装置进入或离开LADN服务区域;
所述装置检测到所述应用启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含至少一个参数;
所述第一PDU会话匹配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包括:
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每个参数对应一个值,所述第一PDU会话的参数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相同;
或者,当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中存在至少一个参数对应至少两个值,所述第一PDU会话的参数属于所述第一路由选择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0-12或14-15或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信息包括所述应用的网际协议IP三元组或者所述应用的标识ID。
19.一种通信终端,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时,使得所述通信终端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为片外存储器或片内集成存储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0762.6A CN109743766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0762.6A CN109743766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810150966.1A CN110149670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50966.1A Division CN110149670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43766A CN109743766A (zh) | 2019-05-10 |
CN109743766B true CN109743766B (zh) | 2020-06-16 |
Family
ID=6637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30762.6A Active CN109743766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810150966.1A Active CN110149670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980000182.3A Active CN110301153B (zh) | 2018-02-13 | 2019-02-13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50966.1A Active CN110149670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980000182.3A Active CN110301153B (zh) | 2018-02-13 | 2019-02-13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025729B2 (zh) |
EP (1) | EP3751906B1 (zh) |
JP (1) | JP2021513824A (zh) |
KR (1) | KR102364901B1 (zh) |
CN (3) | CN109743766B (zh) |
AU (2) | AU2019221233B2 (zh) |
CA (1) | CA3091045A1 (zh) |
MX (1) | MX2020008515A (zh) |
RU (1) | RU2749550C1 (zh) |
WO (1) | WO20191580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709496B1 (ko) * | 2018-04-05 | 2024-09-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장치의 정책 관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CN112087815B (zh) * | 2019-06-13 | 2023-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2244491B2 (en) | 2019-07-30 | 2025-03-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UE route selection policies for multi-port devices |
CN113330780A (zh) * | 2019-09-12 | 2021-08-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US11638312B2 (en) | 2020-02-13 | 2023-04-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lice allocation |
WO2021163901A1 (zh) * | 2020-02-18 | 2021-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CN111314475B (zh) * | 2020-02-21 | 2021-05-04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会话创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3316199B (zh) * | 2020-02-26 | 2023-06-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TWI800819B (zh) * | 2020-04-22 | 2023-05-01 |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網際網路協定3元組組件之處理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
US20210337456A1 (en) * | 2020-04-22 | 2021-10-28 | Mediatek Inc. | Handling of IP 3 Tuple Component |
CN111601353B (zh) * | 2020-05-08 | 2022-02-22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的路由选择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4338406A (zh) * | 2020-05-13 | 2022-04-12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路由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708947B (zh) * | 2020-05-21 | 2023-0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片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21237508A1 (en) * | 2020-05-27 | 2021-12-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ual sim route selection descriptor selection |
CN113747511B (zh) * | 2020-05-28 | 2022-09-1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1641989B (zh) * | 2020-06-01 | 2021-04-09 | 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 | 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1698755B (zh) * | 2020-06-01 | 2021-11-26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ursp规则的应用数据路由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13868635B (zh) * | 2020-06-30 | 2024-09-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数据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
WO2022000327A1 (en) * | 2020-06-30 | 2022-01-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twork slicing enhancement |
CN114080054B (zh) * | 2020-08-13 | 2024-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pdu会话建立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系统 |
CN114449543B (zh) * | 2020-10-30 | 2025-0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辅助信息获取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CN114666232A (zh) * | 2020-12-04 | 2022-06-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630316B (zh) * | 2020-12-10 | 2024-12-20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外发业务数据的路由选择方法、系统和终端 |
CN112804679B (zh) * | 2020-12-29 | 2023-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片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EP4292258A1 (en) * | 2021-02-12 | 2023-12-2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Enhancements for edge network access for a ue |
GB2608663B (en) * | 2021-02-16 | 2023-11-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use of UE Route Selection Policy (URSP) for network slicing |
US20220272576A1 (en) * | 2021-02-23 | 2022-08-25 | Mediatek Inc. | Handling of URSP Regarding S-NSSAI and PDU Type |
KR20220125503A (ko) * | 2021-03-05 | 2022-09-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와 데이터 세션을 수립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
CN115190562B (zh) * | 2021-04-01 | 2025-03-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中继pdu会话建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 |
US11895571B2 (en) | 2021-04-06 | 2024-02-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packet through network sl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
EP4102787A1 (en) | 2021-06-09 | 2022-12-14 | Deutsche Telekom AG | Method for traffic matching in terminals with ue route selection policy (ursp) |
CN115842781B (zh) * | 2021-08-11 | 2024-09-1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规则匹配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CN115842780B (zh) * | 2021-08-11 | 2024-09-0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规则匹配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US20230052670A1 (en) * | 2021-08-12 | 2023-02-16 | Chien-Chun Huang-Fu | Enhancement of ursp association |
JP2024538935A (ja) * | 2021-11-04 | 2024-10-28 |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 | アクセスタイプごとのネットワークスライス受付制御のための方法 |
KR20230128989A (ko) * | 2022-02-28 | 2023-09-05 | 주식회사 넷큐브 |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 지원 장치 및 그 지원 방법 |
CN114828010B (zh) * | 2022-04-24 | 2023-10-0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应用属性安全接入网络切片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EP4520088A1 (en) * | 2022-05-04 | 2025-03-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scp mapping to ursp initiated pdu session |
EP4274181A1 (en) * | 2022-05-06 | 2023-11-0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Data flow path switching |
US20240073744A1 (en) * | 2022-08-23 | 2024-02-2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Supporting movement of 5g 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s to higher priority network routes |
KR20240150265A (ko) * | 2023-04-07 | 2024-10-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 교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WO2025014181A1 (en) * | 2023-07-07 | 2025-01-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 ladn service are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0900A (zh) * | 2016-05-13 | 2016-10-2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化小区和sdn控制器 |
CN106412905A (zh) * | 2016-12-12 | 2017-02-1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选择方法、ue、mme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8100A (en) | 1991-08-14 | 1995-08-01 |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Olefin polymer composition |
US5948108A (en) | 1997-06-12 | 1999-09-07 | Tandem Computers,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fault tolerant access between clients and a server |
US6438100B1 (en) * | 1998-08-07 | 2002-08-20 | Alcatel Canad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server redundancy in a network having carrier scale internetworking |
EP1014641A1 (de) * | 1998-12-22 | 2000-06-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duzierung der Aufarbeitungszeit von Daten in Kommunikationsnetzen |
KR20020053669A (ko) * | 2000-12-27 | 2002-07-05 | 오길록 | 패킷 포워딩 확장성 지원 장치 및 그 방법 |
US7843938B1 (en) * | 2005-02-25 | 2010-11-30 | Citrix Systems, Inc. | QoS optimization with compression |
KR100976500B1 (ko) | 2005-09-22 | 2010-08-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액세스 프로브 랜덤화 |
US8270290B2 (en) | 2008-12-19 | 2012-09-18 | Rockstar Bidco, LP | Resilient attachment to provider link state bridging (PLSB) networks |
CN103813415B (zh) * | 2012-11-15 | 2017-03-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网络接入及策略发送方法和设备 |
CN103974383B (zh) * | 2013-02-04 | 2018-03-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andsf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101139B (zh) | 2014-05-09 | 2019-12-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策略控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142994B2 (en) * | 2016-04-18 | 2018-11-2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network slicing |
US10362511B2 (en) * | 2016-05-17 | 2019-07-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602472B2 (en) * | 2016-08-22 | 2020-03-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onal data network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8174383A1 (ko) * | 2017-03-21 | 2018-09-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세션 관리 방법 및 smf 노드 |
US10820185B2 (en) * | 2017-05-08 | 2020-10-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bility between areas with heterogeneous network slices |
WO2018230778A1 (ko) * | 2017-06-14 | 2018-12-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세션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smf 노드 |
US20190007500A1 (en) * | 2017-07-03 | 2019-01-03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ession anchor relocation and 5g network registration |
IL298699B2 (en) * | 2017-08-11 | 2024-01-01 | Idac Holdings Inc | Traffic routing and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s |
US10652942B2 (en) * | 2017-08-14 | 2020-05-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twork initiated packet data unit,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2018
- 2018-02-13 CN CN201910130762.6A patent/CN109743766B/zh active Active
- 2018-02-13 CN CN201810150966.1A patent/CN110149670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13 JP JP2020565013A patent/JP2021513824A/ja active Pending
- 2019-02-13 MX MX2020008515A patent/MX2020008515A/es unknown
- 2019-02-13 AU AU2019221233A patent/AU2019221233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2-13 CN CN201980000182.3A patent/CN11030115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2-13 EP EP19755243.3A patent/EP3751906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2-13 RU RU2020129851A patent/RU2749550C1/ru active
- 2019-02-13 WO PCT/CN2019/074913 patent/WO2019158063A1/zh unknown
- 2019-02-13 KR KR1020207026346A patent/KR102364901B1/ko active Active
- 2019-02-13 CA CA3091045A patent/CA309104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0
- 2020-08-12 US US16/991,205 patent/US11025729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5-18 US US17/323,201 patent/US2021034475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1-08-19 AU AU2021218157A patent/AU20212181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0900A (zh) * | 2016-05-13 | 2016-10-2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化小区和sdn控制器 |
CN106412905A (zh) * | 2016-12-12 | 2017-02-1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选择方法、ue、mme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HANGE REQUEST,Clarification on editor’s note related with LADN;Huawei,et al.;《3GPP TSG-SA2 Meeting #125,S2-180669》;20180126;正文第1-4页 * |
UE Route Selection Policy;OPPO;《SA WG2 Meeting #124,S2-178438》;20171227;正文第1-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49670A (zh) | 2019-08-20 |
AU2019221233A1 (en) | 2020-09-10 |
AU2021218157A1 (en) | 2021-09-09 |
CN110301153B (zh) | 2023-12-08 |
EP3751906C0 (en) | 2023-12-13 |
KR20200118204A (ko) | 2020-10-14 |
EP3751906A4 (en) | 2021-11-17 |
US20200382605A1 (en) | 2020-12-03 |
CN110149670B (zh) | 2024-05-14 |
EP3751906B1 (en) | 2023-12-13 |
US20210344759A1 (en) | 2021-11-04 |
AU2019221233B2 (en) | 2021-05-20 |
US11025729B2 (en) | 2021-06-01 |
JP2021513824A (ja) | 2021-05-27 |
CN110301153A (zh) | 2019-10-01 |
RU2749550C1 (ru) | 2021-06-15 |
KR102364901B1 (ko) | 2022-02-17 |
MX2020008515A (es) | 2020-11-11 |
EP3751906A1 (en) | 2020-12-16 |
CA3091045A1 (en) | 2019-08-22 |
CN109743766A (zh) | 2019-05-10 |
WO2019158063A1 (zh) | 2019-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43766B (zh) | 一种数据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
US11457497B2 (en) |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049519B (zh) | 会话建立方法、会话转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170521B (zh) | 用于管理承载的电子装置以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9982383B (zh)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19029618A1 (zh) | Ims语音通话网络的切换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108307393A (zh) | 网络流量资源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114258005B (zh) | 从4g注册到5g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096375B (zh) | 一种应用程序共享数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682038B (zh) |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516705B2 (en) | Network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8541046B (zh) | 一种网络选择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2839326A (zh)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关设备 | |
CN112788703B (zh) | 一种小区驻留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8810870A (zh) |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863821B (zh) |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7438242B (zh) |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单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7031722A1 (zh) | 网络连接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5361749A (zh) |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9156853A (zh) | 辅节点计数器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266361A (zh) | 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