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2355B -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42355B CN109742355B CN201811643781.0A CN201811643781A CN109742355B CN 109742355 B CN109742355 B CN 109742355B CN 201811643781 A CN201811643781 A CN 201811643781A CN 109742355 B CN109742355 B CN 1097423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icon
- carbon
- equal
- carbonization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以金属有机骨架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构成前躯体,加入碳源炭化后获得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通过控制碳源的量和炭化环境得到不同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同时ZIF‑8膜反向复制的碳层具有连续孔道。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案,能够实现碳层对纳米硅的单个连续包裹,避免纳米硅再团聚,有效缓解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膨胀、有效控制硅粉粉化失活,同时碳层具有连续的孔道有利于电解液/锂离子的传输,从而提高硅碳复合材料的循环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仅有372mAh/g,而硅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被人们广泛关注。但其较低电导率,以及在充放电过程中随着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硅体积发生300%的膨胀和收缩,是硅材料粉化,最终导致其与集流体脱离失活,大大降低电池循环性能。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将硅材料进行纳米化,以及制备硅基复合材料,通过包裹硅材料形成缓冲层,降低硅材料体积效应,提高其循环寿命。
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和有机配体通过共价或离子-共价作用自组装而成的一种多孔晶体材料。MOFs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多孔性、孔结构可调等突出优点,但是MOFs材料的热稳定性差,根据其受热易分解的特点,将其高温煅烧碳化制备稳定多孔碳材料。例如专利(申请号201810773309.2)“憎水性双MOF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专利(申请号201810036535.2)“一种MOF衍生多孔碳/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和专利(申请号201710504003.2)“MOF结构多孔碳材料、柔性超级电容器、其制备方法及用途”等均是通过MOFs材料来制备多孔碳材料。
现阶段商业化的硅复合材料所采用的硅材料颗粒尺寸均在微米级别,主要原因:一是硅材料纳米化困难;二是纳米硅材料再团聚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硅碳复合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新的硅碳复合技术。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可形成碳层对纳米硅的单个连续包裹,避免纳米硅再团聚,同时碳层具有连续的孔道的硅碳复合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金属有机骨架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为前躯体,加入碳源碳化后获得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通过控制碳源的量和炭化环境得到不同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同时ZIF-8膜反向复制的碳层具有连续孔道。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纳米硅进行表面修饰;
(2)修饰后的纳米硅分散于ZIF-8合成液,在其表面生长连续均匀的ZIF-8膜层,得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
(3)将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和碳源混合,炭化后获得硅碳复合材料,同时在炭化过程中通入碳源气体进一步化学气相沉积纳米碳。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硅为硅、硅氧化物和金属硅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采用PDDA或/和PSS来对纳米硅表面修饰。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为葡萄糖、蔗糖、酚醛树脂、糠醛树脂和高温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气体为甲烷乙炔、丙烷、丙烯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炭化过程,分四温度段实现,具体如下:
先从室温以x℃/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1℃,然后保温c1小时;
再以x℃/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2℃,然后保温c2小时;
后通入氮气/氩气惰性气体,再以x℃/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3℃,通入碳源气体,保温c3小时;
最后仍在氮气/氩气惰性气体下,再以x℃/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4℃,然后保温c4小时。
其中,3≤x≤10,150≤Y1≤80≤Y2≤300≤Y3≤700≤Y4≤1100,1≤c1,c2,c3,c4≤16。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合成ZIF-8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前躯体,碳源碳化后获得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实现纳米级硅材料孤立,避免硅材料再团聚,有效缓解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膨胀、有效控制硅粉粉化失活,同时碳层具有连续的孔道有利于电解液/锂离子的传输,从而提高硅碳复合材料的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硅碳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硅碳复合材料的在8.8mA/cm电流密度下,放电100个循环的容量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实例方案,以金属有机骨架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为前躯体,加入碳源炭化后获得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通过控制碳源的量和炭化环境得到不同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同时ZIF-8膜反向复制的碳层具有连续孔道。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能够实现碳层对纳米硅的单个连续包裹,避免纳米硅再团聚,有效缓解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膨胀、有效控制硅粉粉化失活,同时碳层具有连续的孔道有利于电解液/锂离子的传输,从而提高硅碳复合材料的循环寿命。
以下依据此原理,来说明一下本实例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过程。
本实例,首先,对纳米硅进行表面修饰。
本实例中采用PDDA和PSS(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聚苯乙烯磺酸钠)来对纳米硅进行表面修饰,这样能够有利于纳米硅分散,抑制纳米硅粉间的团聚效应。
另外,本实例中所采用的纳米硅为硅、硅氧化物和金属硅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该纳米硅的中值粒径优选为1-500nm。因为,纳米级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相对于本身的体膨胀效应不变,但是相对于几十到几百微米级别的电极而言,其体膨胀效应更小,有利于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接着,将修饰后的纳米硅分散于ZIF-8合成液,分别低温、常温搅拌后,在纳米硅表面生长连续均匀的ZIF-8膜层,得到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
最后,将得到的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和碳源混合,进行炭化后获得硅碳复合材料,同时在炭化过程中通入碳源气体进一步化学气相沉积纳米碳。
本实例中将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与碳源混合后进行炭化,分四温度段实现,具体如下:
先从室温以x℃/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1℃,然后保温c1小时;
再以x℃/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2℃,然后保温c2小时;
后通入氮气/氩气惰性气体,再以x℃/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3℃,通入碳源气体,保温c3小时;
最后仍在氮气/氩气惰性气体下,再以x℃/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4℃,然后保温c4小时。
其中,3≤x≤10,150≤Y1≤80≤Y2≤300≤Y3≤700≤Y4≤1100,1≤c1,c2,c3,c4≤16。
这里分四温段实现炭化,主要效果如下:温度段一Y1,实现碳源的预聚合;温度段二Y2,实现初步炭化;温度段三Y3,实现碳源的炭化,同时进行一定时间c3的化学气相沉积;温度段四Y4,高温下实现提高碳层的石墨化程度。
本实例中采用的碳源优选为葡萄糖、蔗糖、酚醛树脂、糠醛树脂和高温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例中的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的碳源气体优选为甲烷乙炔、丙烷、丙烯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上述方案所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其采用ZIF-8连续包裹纳米硅,以其为模板炭化的碳层也连续包裹纳米硅,实现碳层对纳米硅的单个连续包裹,有效缓解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膨胀、有效控制硅粉粉化失活;同时ZIF-8反向复制的碳层具有连续孔道,有利于电解液/锂离子的传输。
针对上述方案,以下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来说明一下本方案。
实施例1
本实例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如下步骤来制备硅碳复合材料:
a)将100nm氧化亚硅粉末超声分散于水溶液中,与PDDA水溶液混合搅拌20min,常温静置30min,用去离子水于8000r/min转速下离心清洗多次;再与PSS水溶液混合搅拌20min后,常温静置30min,分别用去离子水、甲醇于8000r/min转速下离心清洗多次。
b)将步骤a)得到的修饰了PDDA/PSS的纳米硅分散于ZIF-8原液中,冰浴搅拌2h,常温搅拌1h;其中,原液的组成为2-甲基咪唑、硝酸锌和甲醇,原液的摩尔配比约为:2-甲基咪唑:硝酸锌:甲醇=10:1:810;由此实现在硅粉表面生长连续均匀的ZIF-8膜层,得到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将得到的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60℃真空干燥过夜。
c)将步骤b)得到的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加入到含有12mL糠醇、0.24g草酸及100mL1,3,5-三甲基苯的混合溶液mL,在室温下充分搅拌获得初润湿,然后将混合物在60和80℃空气中分别保温16h实现预聚合。
所得粉体氮气气氛下,150℃保温3h,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300℃,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700℃。待温度升到700℃时,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先将氮气通入乙腈溶液中,再将混杂有乙腈成分的氮气气体通入管式炉中,在700℃保温4h,再更换为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900℃并保温1h。
最后氮气保护下冷却获得硅碳复合材料1。
实施例2
本实例在实例1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实施过程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例包括如下步骤:
c)将步骤b)得到的40g 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加入到含有12mL糠醇、0.24g草酸及100mL1,3,5-三甲基苯的混合溶液mL,在室温下充分搅拌获得初润湿,然后将混合物在60和80℃空气中分别保温16h实现预聚合。
所得粉体氮气气氛下,150℃保温3h,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300℃,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700℃。待温度升到700℃时,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先将氮气通入乙腈溶液中,再将混杂有乙腈成分的氮气气体通入管式炉中,在700℃保温2h,再更换为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900℃并保温1h。
最后氮气保护下冷却获得硅碳复合材料2。
实施例3
本实例在实例1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实施过程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例包括如下步骤:
c)将b)得到的40g 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加入到含有12mL糠醇、0.24g草酸及100mL1,3,5-三甲基苯的混合溶液mL,在室温下充分搅拌获得初润湿,然后将混合物在60和80℃空气中分别保温16h实现预聚合。所得粉体氮气气氛下,150℃保温3h,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300℃,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700℃。待温度升到700℃时,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先将氮气通入乙腈溶液中,再将混杂有乙腈成分的氮气气体通入管式炉中,在700℃保温6h,再更换为氮气,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900℃并保温1h。
最后氮气保护下冷却获得硅碳复合材料3。
实施例4,
本实例在实例1的基础上进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例包括如下步骤:
a)将100nm纳米硅粉末超声分散于水溶液中,与PDDA水溶液混合搅拌20min,常温静置30min,用去离子水于8000r/min转速下离心清洗多次;再与PSS水溶液混合搅拌20min后,常温静置30min,分别用去离子水、甲醇于8000r/min转速下离心清洗多次。
本实例中其他的实施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由此获得硅碳复合材料4。
针对实施例1-4所获得硅碳复合材料1-4,进行如下的试验测试。
电池组装:将实施例1-4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材料1-4分别与导电炭黑、羧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以重量比90:5:2:3混合、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分散制成浆料,涂敷在9μm的铜箔上,烘干制成负极电极。
进行测试:以金属锂片作为正电极制作扣式半电池,进行测试,以电流密度8.8mA/cm2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列于表1中。
表1.硅碳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同时,参见图1,其所示为实施例1所得硅碳复合材料1的充放电曲线图;
参见图2,其所示为实施例1所得硅碳复合材料的在8.8mA/cm电流密度下,放电100个循环的容量变化曲线图。
从图1中可看出,硅碳复合材料1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659mAh/g,首次充电容量为1079mAh/g,首效为65.0%。从图2中可看出硅碳复合材料1初期容量衰退明显,20次以后基本达到平衡,可实现常循环寿命。
从表1中可看出,对于100nm氧化亚硅复合材料,随着CVD时间的延长,从2h到4h到6h,其首效不断减少,从65.6%到65.0%到64.8%;CVD时间为2h时,100次循环寿命为85.4%,CVD时间4和6h时,100次循环寿命接近。而对于100nm硅粉复合材料,其首效高于氧化亚硅材料,但是100次循环寿命明显低于氧化亚硅材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金属有机骨架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为前躯体,加入碳源炭化后获得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通过控制碳源的量和炭化环境得到不同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同时ZIF-8膜反向复制的碳层具有连续孔道;所述碳源为葡萄糖、蔗糖、酚醛树脂、糠醛树脂和高温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纳米硅进行表面修饰;
(2)修饰后的纳米硅分散于ZIF-8合成液,在其表面生长连续均匀的ZIF-8膜层,得到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
(3)将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和碳源混合,炭化后获得硅碳复合材料,同时在炭化过程中通入碳源气体化学气相沉积纳米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为硅、硅氧化物和金属硅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PDDA或/和PSS来对纳米硅进行表面修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气体为甲烷、乙炔、丙烷、丙烯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过程分四温度段实现,具体如下:
先从室温以x℃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1℃,然后保温c1小时;
再以x℃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2℃,然后保温c2小时;
后通入惰性气体,再以x℃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3℃,通入碳源气体,保温c3小时;
最后在惰性气体下,再以x℃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4℃,然后保温c4小时;
其中,3≤x≤10,80≤Y1≤150≤Y2≤300≤Y3≤700≤Y4≤1100,1≤c1,c2,c3,c4≤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气相沉积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炭 化温度Y3℃和炭化保温时间c3小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43781.0A CN109742355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43781.0A CN109742355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42355A CN109742355A (zh) | 2019-05-10 |
CN109742355B true CN109742355B (zh) | 2022-02-11 |
Family
ID=6636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4378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42355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423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7572A (zh) * | 2019-11-25 | 2020-03-06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双层碳包覆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1575686A (zh) * | 2020-06-11 | 2020-08-25 | 青田永拓金属表面技术处理有限公司 | 一种不锈钢球阀表面耐磨耐蚀高磷镀液及耐磨耐蚀的制备方法 |
CN112467136A (zh) * | 2020-09-09 | 2021-03-09 | 珠海中科兆盈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3629251A (zh) * | 2021-07-09 | 2021-11-09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自支撑氮掺杂多孔碳包覆硅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3571683B (zh) * | 2021-08-05 | 2023-01-13 | 山东大学 | 一种碳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CN114335533B (zh) * | 2021-12-16 | 2024-07-16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负极材料及包括该负极材料的电池 |
CN114497518A (zh) * | 2022-01-20 | 2022-05-13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 |
CN115020670A (zh) * | 2022-06-30 | 2022-09-06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MOFs修饰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7352685A (zh) * | 2023-10-23 | 2024-01-05 | 陕西埃普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3426A (zh) * | 2011-05-07 | 2012-07-18 | 天津锦美碳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SiOx/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
CN105280890A (zh) * | 2014-08-27 | 2016-01-27 | 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 | 一种核壳结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55564A (zh) * | 2016-03-30 | 2016-06-08 | 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 | SiOx/C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6257714A (zh) * | 2015-12-21 | 2016-12-28 |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新体系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59326A (zh) * | 2017-06-26 | 2017-11-17 | 江苏师范大学 |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Si@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82813A (zh) * | 2018-05-10 | 2018-10-19 | 厦门大学 |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31069B1 (ko) * | 2016-11-30 | 2021-11-25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복합양극활물질, 이를 포함하는 양극 및 리튬전지 |
-
2018
- 2018-12-29 CN CN201811643781.0A patent/CN10974235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3426A (zh) * | 2011-05-07 | 2012-07-18 | 天津锦美碳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SiOx/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
CN105280890A (zh) * | 2014-08-27 | 2016-01-27 | 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 | 一种核壳结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257714A (zh) * | 2015-12-21 | 2016-12-28 |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新体系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55564A (zh) * | 2016-03-30 | 2016-06-08 | 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 | SiOx/C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7359326A (zh) * | 2017-06-26 | 2017-11-17 | 江苏师范大学 |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Si@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82813A (zh) * | 2018-05-10 | 2018-10-19 | 厦门大学 |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ZIF-8-Templated Hollow Cubelike Si/SiO2@C Nanocomposites for Superior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Hao Wang et al;《Applied Energy Materials》;20181226;第2卷(第1期);第531-538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42355A (zh) | 2019-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42355B (zh) |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
JP7553431B2 (ja) | 多孔質構造のシリコン系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2728716B1 (ko) | 복합 음극 재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리튬 이온 전지 | |
CN103384007B (zh) | 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 |
CN105098143B (zh) | 一种锂硫电池柔性高硫负载自修复正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32235B (zh) | 一种基于埃洛石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11731B (zh) | 一种石墨烯-硫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020643B (zh) | 一种基于生物质的硬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
CN110148733B (zh) | 一种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025219A (zh) | 一种球形硅氧碳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7221654B (zh) | 一种三维多孔鸟巢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616630B (zh) | 一种均匀碳膜和垂直石墨烯双重包覆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应用 | |
CN108306009B (zh) | 一种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 |
CN106450196B (zh)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24501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169255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
WO2020164353A1 (zh) | 一种金属原子掺杂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694156A (zh) |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 |
CN108862235A (zh) | 一种可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纤维状中空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32913A (zh) | 一种硅/多孔碳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 |
CN109817920A (zh) | 一种硒包覆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5064686B (zh) | 一种磷化铜/磷/碳纳米管共掺杂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KR20240144271A (ko) | 실리콘-탄소 복합재료의 제조 방법 및 실리콘-탄소 복합재료 | |
CN113493194A (zh) | 一种高导电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6682948A (zh) | 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的负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