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3277A - 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33277A CN109733277A CN201910059730.1A CN201910059730A CN109733277A CN 109733277 A CN109733277 A CN 109733277A CN 201910059730 A CN201910059730 A CN 201910059730A CN 109733277 A CN109733277 A CN 1097332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control unit
- car door
- outside
- projec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公交车在停靠车站时,乘客下车侧一般会有其他车辆行驶,容易发生刮碰意外,使双方人身安全受到损失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警示系统,其包括控制单元和投影设备,控制单元与车辆的车载电脑电连接,用于接收车载电脑对车辆的车门的开关控制信号;投影设备设置在车门的外侧,投影设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在车门开启的情况下控制投影设备向车辆的外侧投射影像;防止乘客与外部行驶车辆发生刮碰,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
背景技术
公交车,是现今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城市交通普遍存在拥堵的现象,这使得行驶车辆之间的距离非常小;公交车在停靠车站时,在乘客下车的同侧一般会有自行车、电动车等其他车辆行驶,由于公交车的乘客下车之前一直处于外部车辆驾驶员的视野之外,若外部车辆驾驶员没有注意安全行车距离,则很容易与公交车的下车乘客发生碰撞,导致双方人身安全受到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公交车在停靠车站时,乘客下车的同侧一般会有其他车辆行驶,容易发生刮碰意外,使双方人身安全受到损失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警示系统,其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车辆的车载电脑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车载电脑对所述车辆的车门的开关控制信号;
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外侧,所述投影设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车门开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投影设备向所述车辆的外侧投射警示影像。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警示系统,所述投影设备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下车门靠近车顶的一端,并与所述车辆的下车摄像头电连接,用于向所述下车门的外侧地面投射所述下车摄像头实时采集的乘客影像或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警示系统,还包括警示设备,所述警示设备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外侧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警示设备包括扬声器和/或有色信号灯;
其中,所述车门开启的情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扬声器和/或所述有色信号灯发出警示音和/或有色灯光。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警示系统,还包括第二摄像头和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车辆外侧,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显示设备设置在所述车辆内部,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电连接,用于向所述车辆内的乘客显示车外车辆行驶情况。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警示系统,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车门一侧的后视镜处,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车门外侧至车尾的车辆行驶情况。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警示系统,所述显示设备设置在所述车门靠近车顶的一端,用于向乘客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到的影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警示系统的警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车辆的车门开启,控制单元控制投影设备在所述车门外侧地面投射影像,提醒所述公交车外的车辆注意;
所述车门关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投影设备停止工作。
可选的,前述的车辆的车门开启,控制单元控制投影设备在所述车门外侧地面投射影像,提醒所述车辆外的车辆注意的方法;
其中,所述投影设备向地面投射所述车辆的下车摄像头所采集的乘客影像或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
可选的,车辆的车门开启,控制单元控制投影设备在所述车门外侧地面投射影像,提醒所述车辆外的车辆注意的方法;
还包括,所述车门开启的同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警示设备发出警示音和/或有色灯光。
可选的,前述的警示方法还包括:所述车门开启的情况,显示设备在车内对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车门外侧的车辆行驶情况进行显示,提醒下车的乘客注意。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控制单元接收车载电脑对开启和关闭车门的控制信号,车门开启时所述控制单元对投影设备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投影设备在车门外的地面上投射影像,同时配合警示设备发出的警示信息,提醒外部驾驶员注意车辆下车的乘客动态,防止乘客与外部行驶车辆发生刮碰,从而有效的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解决了车辆乘客下车前处于外部驾驶员行驶盲区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中警示系统的一种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系统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和附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系统,控制单元和投影设备2,所述控制单元与车辆的车载电脑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车载电脑对所述车辆的车门4的开关控制信号;所述投影设备2设置在所述车门4的外侧,所述投影设备2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车门4开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向所述车辆的外侧投射影像。
具体的,为了解决公交车在停靠车站时,乘客下车的同侧一般会有其他车辆行驶,容易发生刮碰意外,使双方人身安全受到损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警示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投影设备2;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为微型计算机用于与车辆的车载电脑(ECU)相电连接,接收所述车载电脑(ECU)的电信号,该电信号是所述车载电脑(ECU)对所述车辆的车门4进行开启和关闭的控制信号;投影设备2为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与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或图片信号;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车载电脑(ECU)的信号,所述车门4开启的情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向所述车门4外侧的地面投射影像,该影像包括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进而提示公交车外的行驶车辆注意下车的乘客,防止发生刮碰;其中所述车门4可以是上车门也可以是下车门,以公交车为例,上车门的下车行为是针对司机的,下车门的下车行为是针对乘客的,因而利用本发明的警示系统既能够起到对乘客的保护又能够起到对司机的保护。
根据上述所列,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控制单元接收车载电脑对开启和关闭车门4的控制信号,车门4开启时所述控制单元对投影设备2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在车门4外的地面上投射影像,提醒外部驾驶员注意公交车下车的乘客动态,防止乘客与外部行驶车辆发生刮碰,从而有效的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解决了公交车乘客下车前处于外部驾驶员行驶盲区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中情况。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和附图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警示系统,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投影设备2设置在所述下车辆车门4(41)靠近车顶的一端,并与所述车辆的下车摄像头电连接,用于向所述下车门4(41)的外侧地面投射所述下车摄像头1实时采集的乘客影像或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
具体的,为了提高警示信息的醒目性,增强警示效果,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投影设备2设置在所述下车门4(41)靠近车顶的一端,并且与所述车辆的下车摄像头1电连接,使得所述投影设备2能够将警示信息准确的投射到所述下车门4(41)外的地面上,也就是乘客下车后第一时间到达地面的位置;而所述投影设备2同时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下车摄像头1电连接,因而所述投影设备2可以进行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和所述下车摄像头1采集到的车内乘客的影像的投射,该投射方式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进行设定,例如:当所述控制单元第一次接收到所述车载电脑(ECU)的开启所述下车门4(41)信号,则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投射所述下车摄像头1采集的乘客影像,当所述控制单元第二次接收到所述车载电脑(ECU)的开启所述下车门4(41)信号,则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投射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的影像;当所述控制单元第三次接收到所述车载电脑(ECU)的开启所述下车门4(41)信号,则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同时投射乘客和警示标志的影像,按照该顺序循环投射;再例如: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车载电脑(ECU)的开启所述下车门4(41)信号,则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随机投射乘客或警示标志的影像。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警示系统,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警示设备5,所述警示设备5设置在所述车门4的外侧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警示设备5包括扬声器和/或有色信号灯;
其中,所述车门4开启的情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扬声器和/或所述有色信号灯发出警示音和/或有色灯光。
具体的,为了适应冬季驾驶员视野受限,提高警示效果,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增设警示设备5,将所述警示设备5设置在所述车门4的外侧,可以是一侧可以是双侧又可以是四周;所述警示设备5为能够在视觉、听觉上向外发出信息,起到提示或警示作用的设备;所述警示设备5设置为扬声器和/或有色信号灯,所述扬声器和所述有色信号灯可以单独设也可以同时设置;其中所述扬声器可以单纯的发出蜂鸣声也可以播报语音提示,所述有色信号灯则是通过单色或变色或闪烁来提到提示作用;例如:当所述扬声器和所述有色信号灯单独设置在所述车门4外侧时,所述车门4开启,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扬声器发出蜂鸣声或进行语音播报,或者是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有色信号灯进行亮起、闪烁或是变色;再例如:当所述扬声器和所述有色信号灯同时设置,所述车门4开启,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扬声器发出蜂鸣声或进行语音播报的同时所述有色信号灯进行亮起、闪烁或是变色,由此来对车辆外的行驶车辆起到提示作用。
实施例2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和附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系统,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第二摄像头6和显示设备3;
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头6设置在所述车辆外侧,所述第二摄像头6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显示设备3设置在所述车辆内部,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摄像头6电连接,用于向所述车辆内的乘客显示车外车辆行驶情况。
具体的,为了提高所述警示系统的全面性,同时防止突发状况,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车辆的外部加设所述第二摄像头6以及在车辆内加设显示设备3,二者与所述控制单元配合向车辆内的乘客显示车外行驶车辆情况,使得下车的乘客自身做出预判,避免与车辆外部的行驶车辆发生刮碰;其中,所述车门4开启,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设备3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6采集到的车辆外部车辆的行驶情况;同时,一旦上述实施例1中的投影设备2出现突发状况或出现故障,无法对车辆外部车辆进行提示时,所述第二摄像头6和所述显示设备3进行配合提示车辆内即将下车的乘客,同样能够起到警示作用,防止刮碰事件甚至是交通事故。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系统,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摄像头6设置在所述车门4一侧的后视镜处,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车门4外侧至车尾的车辆行驶情况。
具体的,为了提高警示系统的提示精准性,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第二摄像头6设置在所述车门4一侧的后视镜处,通常情况下后视镜是驾驶员准确判断车身外部两侧行驶车辆的情况,因而本发明将所述第二摄像头6设置在后视镜处则进行车外信息的采集是较为精准的,同时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示下车的乘客,因而将所述第二摄像头6设置在所述车门4同侧的后视镜处,即能够精准的观察所述车门4附近的外部车辆行驶情况,进而做好下车时的预判;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摄像头6可以设置在所述车门4与车头之间的任一位置上,而本实施例中提出的是较佳实施例。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和附图2,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警示系统,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显示设备3设置在所述车门4靠近车顶的一端,用于向乘客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6采集到的影像。
具体的,为了提高显示方位的准确性,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显示设备3设置在所述车门4靠近车顶的一端,也就是车门4上方的位置,下车的乘客抬头即可看得到所述显示设备3,进而减少观察时间,提高预判效率,以免发生在车内人多拥挤无法准确找到所述显示设备3的位置,而无法得知车外车辆行驶情况,导致发生刮碰或交通事故。
实施例3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前述警示系统的警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车辆的车门4开启,控制单元控制投影设备2在所述车门4外侧地面投射影像,提醒所述公交车外的车辆注意;
所述车门4关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停止工作。
具体的,为了解决公交车在停靠车站时,乘客下车侧一般会有其他车辆行驶,容易发生刮碰意外,使双方人身安全受到损失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与车辆的车载电脑(ECU)相电连接,接收所述车载电脑(ECU)控制所述车门4开启或关闭的电信号,所述车门4开启的情况,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公交车的车载电脑(ECU)控制所述车门4关闭的电信号,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向所述车门4外侧的地面投射影像,该影像包括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进而提示车辆外的行驶车辆注意下车的乘客,防止发生刮碰;当乘客下车结束,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公交车的车载电脑(ECU)控制所述车门4关闭的电信号,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停止工作,直至下一次所述车门4开启。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警示方法,车辆的车门开启,控制单元控制投影设备在所述车门外侧地面投射影像,提醒所述车辆外的车辆注意的方法中;
其中,所述投影设备2向地面投射所述车辆的下车摄像头1所采集的乘客影像或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
具体的,为了提高警示信息的醒目性,增强警示效果,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投影设备2可以进行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和所述下车摄像头1采集到的车内乘客的影像的投射,该投射方式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进行设定,例如:当所述控制单元第一次接收到所述车载电脑(ECU)的开启所述下车门4(41)信号,则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投射所述下车摄像头1采集的乘客影像,当所述控制单元第二次接收到所述车载电脑(ECU)的开启所述下车门4(41)信号,则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投射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的影像;当所述控制单元第三次接收到所述车载电脑(ECU)的开启所述下车门4(41)信号,则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同时投射乘客和警示标志的影像,按照该顺序循环投射;再例如: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车载电脑(ECU)的开启所述下车门4(41)信号,则控制所述投影设备2随机投射乘客或警示标志的影像。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警示方法,车辆的车门开启,控制单元控制投影设备在所述车门外侧地面投射影像,提醒所述车辆外的车辆注意的方法;
还包括,所述车门4开启的同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警示设备5发出警示音和/或有色灯光。
具体的,为了适应冬季驾驶员视野受限,提高警示效果,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门4开启,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警示设备5发出蜂鸣声或进行语音播报,或者是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警示设备5进行灯光亮起、闪烁或是变色;或者:所述车门4开启,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警示设备5发出蜂鸣声或进行语音播报的同时所述警示设备5进行灯光亮起、闪烁或是变色,由此来对车辆外的行驶车辆起到提示作用。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警示方法,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车门4开启的情况,显示设备3在车内对第二摄像头6采集的所述车门4外侧的车辆行驶情况进行显示,提醒下车的乘客注意。
具体的,为了提高所述警示系统的全面性,同时防止突发状况,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门4开启,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设备3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6采集到的车辆外部车辆的行驶情况,使得下车乘客自身对车外情况做出预判;同时,一旦上述实施例1中的投影设备2出现突发状况或出现故障,无法对车辆外部车辆进行提示时,所述第二摄像头6和所述显示设备3进行配合提示车辆内即将下车的乘客,同样能够起到警示作用,防止刮碰事件甚至是交通事故。
Claims (10)
1.一种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车辆的车载电脑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车载电脑对所述车辆的车门的开关控制信号;
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外侧,所述投影设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车门开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投影设备向所述车辆的外侧投射警示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设备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下车门靠近车顶的一端,并与所述车辆的下车摄像头电连接,用于向所述下车门的外侧地面投射所述下车摄像头实时采集的乘客影像或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警示设备,所述警示设备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外侧,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警示设备包括扬声器和/或有色信号灯;
其中,所述车门开启的情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扬声器和/或所述有色信号灯发出警示音和/或有色灯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摄像头和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车辆外侧,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显示设备设置在所述车辆内部,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电连接,用于向所述车辆内的乘客显示车外车辆行驶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车门一侧的后视镜处,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车门外侧至车尾的车辆行驶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设备设置在所述车门靠近车顶的一端,用于向乘客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到的影像。
7.采用权利要求1-6中警示系统的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车辆的车门开启,控制单元控制投影设备在所述车门外侧地面投射影像,提醒所述公交车外的车辆注意;
所述车门关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投影设备停止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控制单元控制投影设备在所述车门外侧地面投射影像,提醒所述车辆外的车辆注意的方法;
其中,所述投影设备向地面投射所述车辆的下车摄像头所采集的乘客影像或所述控制单元内存储的警示标志影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控制单元控制投影设备在所述车门外侧地面投射影像,提醒所述车辆外的车辆注意的方法;
还包括,所述车门开启的同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警示设备发出警示音和/或有色灯光。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车门开启的情况,显示设备在车内对第二摄像头采集的所述车门外侧的车辆行驶情况进行显示,提醒下车的乘客注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59730.1A CN109733277A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59730.1A CN109733277A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33277A true CN109733277A (zh) | 2019-05-10 |
Family
ID=66365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59730.1A Pending CN109733277A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3327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91258A (zh) * | 2021-04-29 | 2021-07-30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驾驶行为监控方法及系统、装置、存储介质 |
CN113815548A (zh) * | 2021-06-30 | 2021-12-21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乘员下车开门意外碰撞预防系统及方法 |
CN114572108A (zh) * | 2020-11-30 | 2022-06-0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注意提醒系统 |
CN115158153A (zh) * | 2022-07-21 | 2022-10-1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自主泊车车外交互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4050600A1 (de) * | 2004-10-15 | 2006-04-20 | Daimlerchrysler Ag |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
CN103101476A (zh) * | 2011-11-14 | 2013-05-15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使用图形光投影的乘客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
CN202966134U (zh) * | 2012-12-06 | 2013-06-05 |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开门防撞装置 |
CN103568943A (zh) * | 2012-07-20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预警系统和进行预警的方法 |
CN104044502A (zh) * | 2014-06-17 | 2014-09-17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车辆开门提示装置 |
CN204383319U (zh) * | 2015-01-13 | 2015-06-10 | 宋事延 | 一种车外后视镜 |
CN104943642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影像式辅助驾驶者下车警示安全系统 |
CN205573744U (zh) * | 2016-03-31 | 2016-09-14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激光投影车门开启提示装置 |
CN106394395A (zh) * | 2015-07-30 | 2017-02-15 | 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 汽车用开门防撞预警方法及系统 |
CN107415820A (zh) * | 2017-06-30 | 2017-12-01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开门安全系统 |
CN108263276A (zh) * | 2017-12-01 | 2018-07-10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低能见度条件下车用安全警示系统 |
CN207984686U (zh) * | 2017-12-07 | 2018-10-19 |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 汽车警示装置 |
-
2019
- 2019-01-22 CN CN201910059730.1A patent/CN10973327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4050600A1 (de) * | 2004-10-15 | 2006-04-20 | Daimlerchrysler Ag |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
CN103101476A (zh) * | 2011-11-14 | 2013-05-15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使用图形光投影的乘客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
CN103568943A (zh) * | 2012-07-20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预警系统和进行预警的方法 |
CN202966134U (zh) * | 2012-12-06 | 2013-06-05 |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开门防撞装置 |
CN104943642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影像式辅助驾驶者下车警示安全系统 |
CN104044502A (zh) * | 2014-06-17 | 2014-09-17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车辆开门提示装置 |
CN204383319U (zh) * | 2015-01-13 | 2015-06-10 | 宋事延 | 一种车外后视镜 |
CN106394395A (zh) * | 2015-07-30 | 2017-02-15 | 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 汽车用开门防撞预警方法及系统 |
CN205573744U (zh) * | 2016-03-31 | 2016-09-14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激光投影车门开启提示装置 |
CN107415820A (zh) * | 2017-06-30 | 2017-12-01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开门安全系统 |
CN108263276A (zh) * | 2017-12-01 | 2018-07-10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低能见度条件下车用安全警示系统 |
CN207984686U (zh) * | 2017-12-07 | 2018-10-19 |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 汽车警示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田景熙: "《物联网概论(第2版)》", 31 July 2017,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管锡珺: "《建筑工程安装技术》", 31 July 2006,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
陈慧珍: "《工程制图与CAD基础》", 30 September 2018, 东北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72108A (zh) * | 2020-11-30 | 2022-06-0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注意提醒系统 |
CN114572108B (zh) * | 2020-11-30 | 2023-12-2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注意提醒系统 |
CN113191258A (zh) * | 2021-04-29 | 2021-07-30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驾驶行为监控方法及系统、装置、存储介质 |
CN113815548A (zh) * | 2021-06-30 | 2021-12-21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乘员下车开门意外碰撞预防系统及方法 |
CN115158153A (zh) * | 2022-07-21 | 2022-10-1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自主泊车车外交互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33277A (zh) | 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 | |
US20200043344A1 (en) | Moving object control apparatus, moving object control method, and moving object | |
CN102343871B (zh) | 智能后视镜系统 | |
DE112015004903T5 (de) | Fahrzeugsteuervorrichtung | |
CN207225213U (zh) | 智能可视汽车开门安全防撞装置 | |
CN107972610B (zh) | 基于单摄像头的车内监测装置及方法 | |
CN113997864A (zh) | 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及方法 | |
CN112440873A (zh) | 一种挪车提醒系统 | |
CN114572141A (zh) | 乘员监测系统、乘员遗留提醒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210258216U (zh) | 搭载360°全景驾驶辅助系统的重型卡车 | |
CN103552506B (zh) | 汽车太阳能环景监视安全预警系统 | |
CN110406468A (zh) | 一种智能车门开启预警方法及系统 | |
CN211166672U (zh) | 车门开启预警系统及汽车 | |
CN102390330B (zh) | 一种辅助下车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 |
CN214084149U (zh) | 乘员监测系统及车辆 | |
CN109823267A (zh) | 一种汽车紧急救生系统 | |
CN109484296A (zh) | 一种协助于大货车转弯盲区的提示装置及方法 | |
CN201201552Y (zh) | 汽车车门开启警示装置以及应用该警示装置的汽车 | |
CN109808628A (zh) | 一种单层客车 | |
CN214752196U (zh) | 一种车用生命体遗留监测系统 | |
CN110329151B (zh) | 一种基于汽车安全的智能碰撞识别警示方法及其系统 | |
JPS582511B2 (ja) | テレビションカメラの切換装置 | |
CN115805871A (zh) | 一种增加下车安全性的实时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 |
WO2005039926A2 (en) | Rear view device for vehicles | |
WO2004047417A1 (de) | Rettungsvorrichtung mit erstehilfekasten und kommunikationseinhei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