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726775A - 运输控制方法、系统、运输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输控制方法、系统、运输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6775A
CN109726775A CN201711031671.4A CN201711031671A CN109726775A CN 109726775 A CN109726775 A CN 109726775A CN 201711031671 A CN201711031671 A CN 201711031671A CN 109726775 A CN109726775 A CN 109726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load bearing
bearing unit
goods
ki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16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祥
李宝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bangda Trade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316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6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6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6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运输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以及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运输控制系统、一种运输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Description

运输控制方法、系统、运输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仓储物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运输控制方法、系统及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运输业正在为人类提供着极大的便利。
目前的运输过程中,其收货过程通常是,卸货人员将运输车辆中的散货卸货到库房,经过开箱验收后,重新按照入库的要求将散货货品堆码到托盘上并包装上缠绕膜进行固定,再由叉车等设备将货品及托盘共同存储到库房指定位置上。传统收货过程,商品在无序的堆放、取拿时经常需要在车内多次搬运,到库房后仍需要人工码放到托盘上,不仅人工费时费力,大幅度增加商品入库的作业时间,还提高商品的破损概率。
带板运输模式作为一种改进的模式,供货方在发货时即将货品堆码到托盘上,货品及托盘一起通过运输车运输,在收货时,由叉车等设备将堆码好货品的托盘卸货。因此带板运输的模式,省去开箱验收的形式,不必处理单件货品,可以省去人工重复的搬运散货的过程,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带板运输模式仍需要收货人员现场针对货品的品类、数量进行清点,较为繁琐且浪费人力,另一方面,长时间占用月台,导致收货效率低,进而影响整体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提高收货效率的运输控制方法、系统及运输设备。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以及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通过识别设置于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上的标签,获取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货品信息包括关于货品的第一重量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包括发送所述货品信息,接收关于所述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以及基于所述运输目标位置控制运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识别多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识别每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之后,记录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确定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识别设置于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上的标签,获取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货品信息包括关于货品的第一重量信息,所述系统还包括称重模块以及判断模块。称重模块,用于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发送子模块、接收子模块以及控制子模块。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货品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关于所述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控制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运输目标位置控制运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计数模块,用于在识别每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之后,记录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设备,包括载物装置、移动装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载物装置,用于承载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能够承载货物,其中,所述载物装置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载物装置的位置。存储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以及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通过所述识别单元识别设置于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上的标签,获取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货品信息包括关于货品的第一重量信息。所述载物装置还包括称重装置,用于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包括,控制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货品信息,接收关于所述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以及基于所述运输目标位置控制运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计数装置,用于在识别每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之后,记录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减轻现有的带板运输模式仍需要收货人员现场针对货品的品类、数量进行清点,较为繁琐且浪费人力,以及由于长时间占用月台,导致收货效率低,进而影响整体运输效率的问题,并因此可以实现提高收货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运输设备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框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输设备的方框图;以及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运输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实质上任意表示两个或更多可选项目的转折连词和/或短语,无论是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还是附图中,都应被理解为给出了包括这些项目之一、这些项目任一方、或两个项目的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应当被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以及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并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运输设备的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包括运输设备110、货品121和承载单元122。运输设备110可以通过承载单元122取走货品121,并根据需要将货品121和承载单元122移动到指定位置,例如运输设备110(例如图中所示的叉车)将运输车上的货品121和承载单元122(例如图中所示的托盘)运送到仓库中的指定货架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为收货方,需要确认每个货箱中装载的货品信息,才能确认收货,以及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货品。因此,目前需要人工核对货箱信息,浪费人力和时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简化上述过程。一方面,运输设备110可以识别承载单元122的标识信息,另一方面,接收由发货方发出的承载单元122与货品121的关联信息。运输设备110在获取以上两种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运输的承载单元122的标识信息,结合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运输的货品信息,无需人工辨认,提高运输效率。
可选地,运输设备110还可以与至少一个数据系统130可通信地连接。数据系统130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上。数据系统130可以是各种数据系统,例如仓库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托盘管理系统等。根据本公开部分实施例,所述接收由发货方发出的承载单元122与货品121的关联信息可以是通过发货方的数据系统发出,通过收货方的托盘管理系统,最终到达运输设备110。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些方法,也可以是运输设备110将承载单元122的标识信息发送到数据系统130,由数据系统130完成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输控制方法一般可以由运输设备110执行。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输控制系统一般可以设置于运输设备110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输控制方法也可以部分地由数据系统130执行。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输控制系统也可以部分地设置于数据系统130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运输设备、货品、网络和数据系统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运输设备、货品、网络和数据系统。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的场景不限于此,承载单元可以实现为其他形式,例如集装箱等,运输设备也可以是各种不同的运输设备,例如起重机、传送装置等。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210~S240。
在操作S210,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
在操作S220,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
在操作S230,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
在操作S240,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
该方法通过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自动地确定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用于控制货品的运输,极大地减少了人工确认货品的操作,实现了运输的智能化。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通过识别设置于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上的标签,获取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运输设备上设置有与标签对应的识别装置,例如,在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时,所述运输设备上可以设置有用于读取射频识别标签的阅读器,在所述标签包括条码或二维码时,所述运输设备上可以设置有用于识别条码或二维码的扫码器。可选地,标签可以是集成两种功能的标签,例如条形码和射频识别,以适应其中一种功能无法工作的情况。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该标签可以粘贴于承载装置上,运输设备通过识别该标签,获取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用于确定货品信息。可选地,一个承载单元上可以设置一个标签,也可以设置多个,例如,设置在承载单元上运输时运输设备方向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以保证至少一个标签靠近运输设备,而另一个标签容易观察。标签上还可以注明文字,以便于人工辅助处理。
该方法通过识别承载单元上的标签,能够便捷地获取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
现有的带板运输模式采用免检验收,例如双方可以签订诚信交接协议,若后期发现商品破损或缺少,由供应商补偿商品破损的损失。然而由于采取免检验收的模式,无法立即验证其箱内是否存在商品数量缺少的情况,后期若产生数量缺少也会带来一定的纠纷麻烦。
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控制方法,能够缓解上述问题,下面结合图3,对该方法进行描述。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在图2所示意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操作S310~S320。
在操作S310,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运输设备上可以设置有称重装置,在运输货品时,可以用于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
在操作S320,基于所述货品信息中包括的关于货品的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关于货品的第一重量信息可以是货品的重量、货箱的重量以及承载单元的重量的总和,可以是货品的重量和货箱重量的和,也可以仅包括货品的重量,在后两种情况下,货箱重量和承载单元的重量为相对不变量,可以存储在任何可能的位置,以在需要的时候调用参与计算。在第一重量信息为货品的重量、货箱的重量以及承载单元的重量的总和的情况下,或者将第一重量信息换算为上述总和的情况下,将该总和与第二重量信息比较,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例如,可以设定阈值,当上述两个数值之差或者两个数值之商小于该阈值时,认为货品是正确的,否则认为货品有误。
该方法通过对货品的称重,能够方便地判断货品的正确性,降低货品出现错误的风险。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识别货品信息后,需要将货品运输到指定的位置,此处称为运输目标位置,例如A仓库B区域C排货架的位置。现有技术中通常由控制运输设备的人员决定,控制运输设备将货品运输到运输目标位置,造成了较高的学习成本和一定的差错率,同时影响收货效率。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以缓解上述问题,下面结合图4,对该方法进行描述。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410~S430。
在操作S410,发送所述货品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获取货品信息后,可以将该货品信息发送到数据系统,例如仓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在接收到货品信息后,可以基于预定的规则,确定关于该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并返回该信息。
在操作S420,接收关于所述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
在操作S430,基于所述运输目标位置控制运输。
该方法能够与其他数据系统结合,获取运输目标位置,避免了人工处理的过程,使运输过程更加智能,提高运输效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例如,运输设备上设置有定位装置以及通信装置,或者是独立的导航装置,可以在确定运输目标位置后,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甚至导航信息。可选地,结合自动控制技术,运输设备可以自动地将货品运输到运输目标位置,而无需人工操作。该方法使运输过程更加智能。
除此以外,带板运输还存在承载单元的物权转移问题。现有的带板运输通常是由发货方提供承载单元,在货品交接的同时,承载单元的物权也一并转移到收货方。另一种方式,是由第三方提供承载单元的租赁服务,发货方从第三方租赁一定数量的承载单元,收货方收到后,需要将承载单元交还第三方。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收货方在收货时还需要清点承载单元的数量,而这个清点过程通常人工完成,浪费人力,并且容易出错。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识别多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识别每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之后,记录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例如,使用一辆叉车卸货时,叉车在每一次搬运托盘及货物时,可以使用计数器记录已搬运的托盘的数量,在卸货完毕后可以直接获得交接的托盘的数量。如使用多个叉车,也可依照以上方法分别计数,最后统计总和即可。该方法自动记录承载单元的数量,实现自动统计运输数据,节省了人工处理成本。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系统500的框图。
如图5所示,运输控制系统5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10、第二获取模块520、确定模块530以及控制模块540。
第一获取模块51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操作S210,用于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52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操作S220,用于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
确定模块53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操作S230,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
控制模块54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2描述的操作S240,用于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10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识别设置于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上的标签,获取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系统600的框图。
如图6所示,运输控制系统600在图5所示意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称重模块610以及判断模块620。
称重模块61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10,用于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
判断模块620,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20,用于基于所述货品信息中包括的关于货品的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模块540的框图。
如图7所示,控制模块540包括发送子模块541、接收子模块542以及控制子模块543。
发送子模块541,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4描述的操作S410,用于发送所述货品信息。
接收子模块542,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4描述的操作S420,用于接收关于所述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
控制子模块543,例如执行上文参考图4描述的操作S430,用于基于所述运输目标位置控制运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运输控制系统800的框图。
如图8所示,运输控制系统800在图5所示意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计数模块810。
计数模块810,用于在识别每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之后,记录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各个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以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模块的功能。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运输设备900的方框图。
如图9所示,运输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载物装置930、以及移动装置940。其中,载物装置,用于承载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能够承载货物。所述载物装置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载物装置的位置。该运输设备900可以执行上面参考图2描述的方法及其变形,以实现智能化运输。
具体地,处理器910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910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910可以是用于执行参考图2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存储器920,例如可以是能够包含、存储、传送、传播或传输指令的任意介质。例如,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器件或传播介质。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示例包括:磁存储装置,如磁带或硬盘(HDD);光存储装置,如光盘(CD-ROM);半导体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闪存;和/或有线/无线通信链路。
存储器920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921,该计算机程序921可以包括代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在由处理器91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910执行例如上面结合图2所描述的方法流程及其任何变形。
计算机程序921可被配置为具有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模块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921中的代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例如包括921A、模块921B、……。应当注意,模块的划分方式和个数并不是固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程序模块或程序模块组合,当这些程序模块组合被处理器91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910可以执行例如上面结合图2所描述的方法流程及其任何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器910可以与载物装置930和移动装置940进行交互,来执行上面结合图2所描述的方法流程及其任何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各个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实现为参考图9描述的计算机程序模块,其在被处理器910执行时,可以实现上面描述的相应操作。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运输设备1000的方框图。
如图10所示,该运输设备1000在图9所示意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装置,以实现图2~图4所描述的方法流程及其任何变形。
称重装置950,用于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以使处理器能够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
通信装置960,用于发送所述货品信息以及接收关于所述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以使处理器能够基于所述运输目标位置控制运输。
定位装置970,用于获取当前位置信息,以使处理器能够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
计数装置980,用于在识别每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之后,记录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运输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显示器,用于向用户展示上述各种信息。例如,可以展示货品信息、托盘信息、货品重量、货品正确性判断结果、运输目标位置、当前位置、路径信息等。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运输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报警器,用于在上述各种信息满足一定条件下,提示用户。例如,可以在所判断的货品正确性存在问题时报警,以提示货品可能有问题,需要开箱检验。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运输控制方法。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运输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
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
通过识别设置于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上的标签,获取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货品信息包括关于货品的第一重量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包括:
发送所述货品信息;
接收关于所述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以及
基于所述运输目标位置控制运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识别多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识别每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之后,记录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
7.一种运输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以及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识别设置于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上的标签,获取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货品信息包括关于货品的第一重量信息,所述系统还包括:
称重模块,用于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以及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货品信息;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关于所述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以及
控制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运输目标位置控制运输。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计数模块,用于在识别每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之后,记录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
13.一种运输设备,包括:
载物装置,用于承载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能够承载货物,其中,所述载物装置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
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载物装置的位置;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
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
获取货品信息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承载单元上承载的货品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所述获取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识别单元识别设置于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上的标签,获取所述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货品信息包括关于货品的第一重量信息;
所述载物装置还包括称重装置,用于对所述承载单元以及所述承载单元上的货品称重,获得第二重量信息;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重量信息以及第二重量信息,判断所述货品的正确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基于所述货品信息控制运输包括:
控制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货品信息;
接收关于所述货品信息的运输目标位置;以及
基于所述运输目标位置控制运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从当前位置到所述运输目标位置的路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计数装置,用于在识别每个用于承载货品的承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之后,记录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
1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031671.4A 2017-10-27 2017-10-27 运输控制方法、系统、运输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09726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1671.4A CN109726775A (zh) 2017-10-27 2017-10-27 运输控制方法、系统、运输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1671.4A CN109726775A (zh) 2017-10-27 2017-10-27 运输控制方法、系统、运输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6775A true CN109726775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291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1671.4A Pending CN109726775A (zh) 2017-10-27 2017-10-27 运输控制方法、系统、运输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677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7994A (zh) * 2019-11-08 2020-02-25 四川省马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运输方法及系统
CN111126523A (zh) * 2019-11-30 2020-05-08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物件信息追溯的方法及设备
CN113650887A (zh) * 2021-09-02 2021-11-16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家纺产品自动装箱方法及系统
CN113837658A (zh) * 2021-10-20 2021-12-24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上架方法和装置
CN115890649A (zh) * 2022-08-17 2023-04-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方法、上料装置、处理器以及上料机器人
CN116923944A (zh) * 2023-09-11 2023-10-24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前置仓配货机器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6262A (zh) * 2010-10-09 2012-05-09 谭学鹏 Rfid自动关联系统和方法及具有该系统的便携式设备
CN103093262A (zh) * 2013-01-16 2013-05-08 东莞市宏山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条码信息自动转换为epc编码的读写设备
US20150091707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Checkpoint System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bulk encoding tags
CN104899718A (zh) * 2015-06-12 2015-09-09 合肥市徽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供应链管理的物联网系统
WO2016201613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黄浩 用于电子货架标签系统的标签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6934330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物流信息采集方法、平台、系统及图像采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6262A (zh) * 2010-10-09 2012-05-09 谭学鹏 Rfid自动关联系统和方法及具有该系统的便携式设备
CN103093262A (zh) * 2013-01-16 2013-05-08 东莞市宏山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条码信息自动转换为epc编码的读写设备
US20150091707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Checkpoint System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bulk encoding tags
CN104517139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关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成批编码标签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99718A (zh) * 2015-06-12 2015-09-09 合肥市徽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供应链管理的物联网系统
WO2016201613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黄浩 用于电子货架标签系统的标签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6934330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物流信息采集方法、平台、系统及图像采集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钱建平;吴晓明;范蓓蕾;杨信廷;孙连新;陈明;: "基于条码-RFID关联的蔬菜流通过程追溯精确度提高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 no. 18, pages 3858 - 3861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7994A (zh) * 2019-11-08 2020-02-25 四川省马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运输方法及系统
CN111126523A (zh) * 2019-11-30 2020-05-08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物件信息追溯的方法及设备
CN113650887A (zh) * 2021-09-02 2021-11-16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家纺产品自动装箱方法及系统
CN113837658A (zh) * 2021-10-20 2021-12-24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上架方法和装置
CN115890649A (zh) * 2022-08-17 2023-04-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方法、上料装置、处理器以及上料机器人
CN116923944A (zh) * 2023-09-11 2023-10-24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前置仓配货机器人
CN116923944B (zh) * 2023-09-11 2024-01-05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前置仓配货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6775A (zh) 运输控制方法、系统、运输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1617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go management
US11797923B2 (en) Item detection and transitions
CA3046663C (en) Automatic truck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US10176456B2 (en) Transitioning items from a materials handling facility
CA2971191C (en) Cross-dock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7005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lling an order
CN108492475B (zh) 一种取货地点和相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949804B2 (en) Tote based item tracking
US9415935B1 (en) Automated inventory quality control
CN113498524A (zh) 递送系统
US11922253B2 (en) Camera enabled portal
US10332058B1 (en)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for carrier operations
CN107636708A (zh) 对物流容器以及物品中的至少任意一种进行管理的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
US10089593B1 (en) Visually distinctive indicators to detect grouping errors
US10860976B2 (en) Inventory tracking
KR20220089257A (ko) 물류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412360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item handling data during logistics operations
US20220351128A1 (en) Electroni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management of package deliveries
CN109051320B (zh) 物流运输系统以及物流系统
CN112950115A (zh) 物品存储信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JP7259681B2 (ja) 収容器管理装置及び収容器管理システム
US20230376884A1 (en) Package location services and routing
CN118095978A (zh) 货物运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862337A (zh) 一种无接触多式联运应急配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2

Address after: 100086 6th Floor,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First Floor 101, No. 2 Building, No. 20 Courtyard,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2

Address after: 100080 First Floor 101, No. 2 Building, No. 20 Courtyard,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5 West Section 1-4 Floor 1-4 Floor West Section of 11C Building, West Section, West Section, West Section, West Section, West Section, West Section, West Section, West Section, Xiongshiko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