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8022A - 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18022A CN109718022A CN201910110502.2A CN201910110502A CN109718022A CN 109718022 A CN109718022 A CN 109718022A CN 201910110502 A CN201910110502 A CN 201910110502A CN 109718022 A CN109718022 A CN 1097180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ursing bed
- back lifting
- pedal
- backboard
- bed ontolo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旨在解决病人起坐时会滑动与卧下时难以复位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护理床本体;起背板,铰接设置于护理床本体上;起背机构,设置于护理床本体内部,与起背板固定连接,用于推动起背板转动实现起背;踏板,设置于护理床本体远离起背板一侧的底部,踏板在起背过程中与人脚相抵接;驱动机构,设置于护理床本体靠近踏板一侧,与踏板固定连接,用于推动踏板沿着护理床本体的长度方向位移;其中,起背机构和驱动机构均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本发明由于踏板的受力抵紧效果,使得人体背部与床体之间不能发生相对滑动,克服病人起坐时会滑动且卧下时难以复位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在医院及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地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多使用护理床作为辅助来帮助病人更好地适应康复护理过程。康复护理中所采用的护理床种类较多,其实现的功能均是为了病人的体位变换,以方便病人的饮食起居或改变躺卧姿势来消除身体的疲劳和不适感。
目前的护理床一般都带有活动托背,活动托背与床体通过两个转轴相连,在活动托背翻转时让病人起坐,显然这一起坐过程有两个转动轴:活动托背与床面之间的转轴、人体的髋关节,相对于转动的方向,髋关节的位置比活动托背的转轴的位置在前且高起:相对于人体背部和床的接触点,起坐过程中人体的转动半径较长。由于转动半径不相等,转动轴不重合,当活动托背转动带动人体起坐过程时,活动托背与背部接触面必定产生位移,向髋关节方向压迫人体,如果人体背部与床体不能相对滑动,人体则向床尾滑动,而当活动托背回转放平时,人体主要是臀部着力于床体,背部与床体摩擦力较小,所以不会跟着活动托背复位到起坐前的位置。同时,卧床者在起背过程中胸部会有压迫感的现象,从而需要人为将人体上提,以使卧床者感觉舒适。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能够解决病人起坐时会滑动与卧下时难以复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病人起坐时会滑动与卧下时难以复位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包括:
护理床本体;
起背板,铰接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上;
起背机构,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内部,与所述起背板固定连接,用于推动所述起背板转动实现起背;
踏板,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远离所述起背板一侧的底部,所述踏板在起背过程中与人脚相抵接;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靠近踏板一侧,与所述踏板固定连接,用于推动所述踏板沿着所述护理床本体的长度方向位移;
其中,所述起背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
更优选地,所述起背机构包括:
固定架,垂直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靠近起背板一侧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铰接有端环;
凹槽,开设于所述起背板的背面正中央,且沿所述护理床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限位杆,穿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端环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且可沿着所述凹槽方向滑移。
更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丝杆,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长度方向的任意一侧,其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护理床本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固定于所述护理床本体上的电机;
滑轨,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相对所述丝杆的另一侧,所述踏板水平两端延伸有端头,靠近滑轨一侧的所述端头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靠近丝杆一侧的所述端头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丝杆周侧盖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供靠近丝杆一侧的所述端头在丝杆上位移的滑槽。
更优选地,所述护理床本体上设有活动床垫,所述活动床垫位于所述起背板相邻的床面,并且所述活动床垫水平两侧设有位于人体髋关节处的拉带,所述拉带与所述护理床本体固定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拉带与所述护理床本体可拆卸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活动床垫与所述护理床本体的接触面设有助滑层。
更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台个人计算机及至少一台采用堆栈算法进行数据存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所述起背机构、驱动机构动作,同时,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以存储记忆所述起背机构、驱动机构的行程数据;
所述个人计算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以实现数据同步。
更优选地,所述个人计算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心跳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
更优选地,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内存储有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参数和/或工作寿命信息,并根据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参数和/或工作寿命信息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若是,则进行本地和/或远程警示。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护理床,通过起背机构推动起背板以铰接轴为中心轴转动来实现自动起座,在这一过程中,控制驱动机构使踏板沿着护理床本体的长度方向位移,使人脚与踏板相抵接,从而将病人整体上移,一方面使得髋关节的位置更加接近起背板的铰接轴位置,可减小因起背板与床面、人体髋关节转动轴不重合的腰部悬空感,使卧床者感觉更加舒适;另一方面由于踏板的受力抵紧效果,使得人体背部与床体之间不能发生相对滑动,可防止人体向床尾滑动,解决病人起坐时会滑动且卧下时难以复位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护理床,起背机构的设置,通过操作控制装置使气缸动作,从而使端环沿着限位杆长度方向滑移,可凭借起背板与护理床本体床面之间的铰接关系,让起背板以两者铰接轴为中心轴周向转动,即病人平躺时,起背板处于水平状态,端环位于限位杆靠近铰接轴一侧,当病人需要起坐,使气缸的活塞杆向外延伸,驱动端环向着限位杆远离铰接轴的方向滑移,带动起背板转动以实现自动起坐。
3.本发明的护理床,驱动机构的设置,通过操作控制装置使电机动作,从而使丝杆自转,由于丝杆与端头存在螺纹连接,所以可带动踏板沿着丝杆长度方向位移,同时,滑轨的设置,将踏板的端头置于滑轨内活动,不仅可以起到限制踏板周向转动的效果,还能够辅助踏板通过螺纹转动时沿着护理床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4.本发明的护理床,活动床垫、拉带的设置,可大幅度减少人体背部与护理床本体床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保证护理床本体在实现起背板功能时人体随活动床垫滑动,恢复卧势时又回到原位,进一步减少起坐后帮病人复位的劳动强度,更减少复位牵拉引起病人的痛苦。
5.本发明的护理床,控制装置的设置,护理人员或病人通过逻辑控制单元对起背机构和驱动机构进行操作的同时,数据库单元会存储记忆下起背机构、驱动机构的行程数据,从而不需要病人在多次起坐过程中,一次次调节起背板的转动角度、踏板的推进距离,操作简单、便捷;另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用堆栈算法临时存储数据,而个人计算机采用硬盘存储,其存储数据量较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收新的预设信息后即同步至个人计算机进行存储,以防止数据丢失,同时其自身实现了数据的重复覆盖,即最近的数据若有新的数据到来将覆盖替换旧数据,以实现数据的迭代。
6.本发明的护理床,在个人计算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心跳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有效防止信息丢失,同时,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内存储数字化瓦斯提纯系统中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参数和/或工作寿命信息,实现了系统的预判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护理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护理床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护理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护理床的内部模块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护理床本体;11、起背板;12、踏板;2、起背机构;21、固定架;22、气缸;23、凹槽;24、限位杆;25、端环;3、驱动机构;31、丝杆;32、电机;33、滑轨;34、端头;35、保护罩;36、滑槽;4、控制装置;41、个人计算机;4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1、数据库单元;422、逻辑控制单元;423、警报单元;5、活动床垫;51、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如图1所示,包括护理床本体1,护理床本体1上铰接设置有起背板11,从而起背板11以铰接轴为中心轴转动能够实现自动起坐,使人体从平躺姿态变换为起座姿态。另外,在护理床本体1内部设置与起背板11固定连接的起背机构2,用以推动起背板11转动实现起背,既能大大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给卧床者较舒适的坐卧姿态。但是起背板11翻转时让病人起坐,这一起坐过程有两个转动轴:起背板11与床面之间的转轴、人体的髋关节,相对于转动的方向,髋关节的位置比起背板11的铰接轴位置在前且高起:相对于人体背部和床的接触点,起坐过程中人体的转动半径较长。由于转动半径不相等,转动轴不重合,当活动托背转动带动人体起坐过程时,起背板11与背部接触面必定产生位移,向髋关节方向压迫人体,如果人体背部与床体不能相对滑动,人体则向床尾滑动。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护理床还包括设置在护理床本体1远离起背板11一侧底部的踏板12,该踏板12用于在起背过程中与人脚相抵,同时,护理床本体1靠近踏板12一侧设置有与踏板12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3,用以推动踏板12沿着护理床本体1的长度方向位移。通过起背机构2推动起背板11以铰接轴为中心轴转动来实现自动起座,在这一过程中,控制驱动机构3使踏板12沿着护理床本体1的长度方向位移,使人脚与踏板12相抵接,从而将病人整体上移,一方面使得髋关节的位置更加接近起背板11的铰接轴位置,可减小因起背板11与床面、人体髋关节转动轴不重合的腰部悬空感,使卧床者感觉更加舒适;另一方面由于踏板12的受力抵紧效果,使得人体背部与床体之间不能发生相对滑动,可防止人体向床尾滑动,解决病人起坐时会滑动且卧下时难以复位的问题。其中,如图4所示,上述起背机构2和驱动机构3均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4,方便医护人员或者病人自己调节控制,操作简单,提高护理质量和被护理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此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起背机构2包括垂直设置在护理床本体1靠近起背板11一侧正下方的固定架21,固定架21上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气缸22,该气缸22的活塞杆末端铰接有端环25;相对应的,起背板11的背面正中央开设有沿护理床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23,凹槽23内穿设有限位杆24,上述端环25套设在限位杆24上,并且将控制装置4与气缸22电性连接。因此,操作控制装置4使气缸22动作,从而使端环25沿着限位杆24长度方向滑移,可凭借起背板11与护理床本体1床面之间的铰接关系,让起背板11以两者铰接轴为中心轴周向转动。即病人平躺时,起背板11处于水平状态,端环25位于限位杆24靠近铰接轴一侧,当病人需要起坐,使气缸22的活塞杆向外延伸,驱动端环25向着限位杆24远离铰接轴的方向滑移,带动起背板11转动以实现自动起坐。
在本发明此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护理床本体1长度方向任意一侧的丝杆31,其一端通过轴承(图中未标示)与护理床本体1转动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在护理床本体1上的电机32;相对应的,护理床本体1相对丝杆31的另一侧设置有滑轨33,上述踏板12水平两端延伸有端头34,其中靠近滑轨33一侧的端头34与滑轨33滑动连接,靠近丝杆31一侧的端头34与丝杆31螺纹连接,并且将控制装置4与电机32电性连接。因此,操作控制装置4使电机32动作,从而使丝杆31自转,由于丝杆31与端头34存在螺纹连接,所以可带动踏板12沿着丝杆31长度方向位移,同时,滑轨33的设置,将踏板12的端头34置于滑轨33内活动,不仅可以起到限制踏板12周向转动的效果,还能够辅助踏板12通过螺纹转动时沿着护理床本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即病人平躺时,踏板12位于护理床本体1远离起背板11一侧的底部,当病人需要起坐,使丝杆31自转,带动踏板12朝着人脚方向移动直至抵接。
因为电机32在驱动丝杆31旋转时容易搅进床单,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如图1和图3所示,丝杆31周侧盖设有保护罩35,用以盖住丝杆31实现保护效果;另外,保护罩35上开设有滑槽36,该滑槽36可供靠近丝杆31一侧的端头34在丝杆31上位移,不影响驱动机构3的基本功能。
如图1所示,护理床本体1上设置有活动床垫5,活动床垫5位于起背板11相邻的床面,并且活动床垫5水平两侧设置有位于人体髋关节处的拉带51,此拉带51与护理床本体1固定连接。通过控制驱动机构3使踏板12沿着护理床本体1的长度方向位移,使得人脚与踏板12相抵接,从而将病人整体上移,在这一过程中,人体背部与护理床本体1的接触面难免会产生摩擦力,因此一方面可能会带着床单移动、发生褶皱引起病人不适,另一方面若遇到腿部不便的伤患,例如其膝盖处无力、不易弯折等情况,其人体背部与护理床本体1床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会阻碍病人在踏板12的作用下整体上移。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将病人的臀部置于活动床垫5上,随之在活动床垫5两侧设置位于人体髋关节处的拉带51,在本发明此实施例中,拉带51为弹性拉带,以此大幅度减少人体背部与护理床本体1床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保证护理床本体1在实现起背板11功能时人体随活动床垫5滑动,恢复卧势时又回到原位,进一步减少起坐后帮病人复位的劳动强度,更减少复位牵拉引起病人的痛苦。
如图1所示,拉带51与护理床本体1可拆卸连接,在本发明此实施例中,拉带51靠近护理床本体1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图中未标示),利用魔术贴可将拉带51粘贴于护理床本体1的任意位置,从而根据病患身高的不同,调节拉带51位置,确保拉带51位于人体髋关节两侧,其固定连接的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拆卸、重复使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在拉带51上使用搭扣、插销等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1所示,活动床垫5与护理床本体1的接触面设置有助滑层,该助滑层为真丝织物,从而保证护理床本体1在实现起背板11功能时人体随活动床垫5滑动,恢复卧势时又回到原位,减少活动床垫5与护理床本体1床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防止床单移动、发生褶皱引起病人不适,辅助病人在踏板12的作用下整体上移。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4与对应的起背机构2和驱动机构3连接,控制装置4包括:至少一台个人计算机41及与个人计算机41对应的至少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各起背机构2、驱动机构3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连接。使得护理人员可通过个人计算机41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进行控制操作,同时,实现了个人计算机41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之间进行数据同步;而且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采用堆栈算法临时存储数据,而个人计算机41采用硬盘存储,其存储数据量较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接收新的预设信息后即同步至个人计算机41进行存储,以防止数据丢失,同时其自身实现了数据的重复覆盖,即最近的数据若有新的数据到来将覆盖替换旧数据,以实现数据的迭代。
如图1和图4所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包括数据库单元421、逻辑控制单元422及警报单元423,其中数据库单元421、警报单元423均连接于逻辑控制单元422。因此,护理人员或病人通过逻辑控制单元422对起背机构2和驱动机构3进行操作的同时,数据库单元421会存储记忆下起背机构2、驱动机构3的行程数据,从而不需要病人在多次起坐过程中,一次次调节起背板11的转动角度、踏板12的推进距离,操作简单、便捷。另外,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中的数据库单元421内存储有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参数和/或工作寿命信息,可根据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参数和/或工作寿命信息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若是,则控制警报单元423进行本地警示,实现了对各部件工作状态的预警功能,提前提醒工作人员更换或维修,防止故障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防止信息丢失,如图4所示,个人计算机41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通过心跳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即设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及个人计算机41在预设时间内相互收不到对方信号时,则判断个人计算机4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宕机,在个人计算机4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其中一方宕机的情况下,系统停止运行,等待处于宕机状态的个人计算机4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重启,或系统继续运行,但数据直接存入正常工作的个人计算机4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待宕机方重启后,再将数据传输至宕机方。其中,判断个人计算机4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是否正常的预设时间不大于1分钟。
本护理床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病人的臀部置于活动床垫5上,随之在活动床垫5两侧设置位于人体髋关节处的拉带51,并通过魔术贴固定在护理床本体1的两侧,此时,由控制装置4控制起背机构2推动起背板11以铰接轴为中心轴转动来实现自动起座,从而使气缸22的活塞杆向外延伸,驱动端环25向着限位杆24远离铰接轴的方向滑移,以此带动起背板11转动,同时控制驱动机构3动作,由电机32驱动丝杆31自转,带动踏板12朝着人脚方向移动直至抵接,使人脚与踏板12相抵,从而将病人整体上移,一方面使得髋关节的位置更加接近起背板11的铰接轴位置,可减小因起背板11与床面、人体髋关节转动轴不重合的腰部悬空感,使卧床者感觉更加舒适,另一方面由于踏板12的受力抵紧效果,使得人体背部与床体之间不能发生相对滑动,可防止人体向床尾滑动,解决病人起坐时会滑动且卧下时难以复位的问题;同理进行复位,此时,活动床垫5恢复卧势时又回到原位,进一步减少起坐后帮病人复位的劳动强度,更减少复位牵拉引起病人的痛苦;当下一次病人起坐,一键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由数据库单元421传输数据给逻辑控制单元422,整体调节起背板11的转动角度、踏板12的推进距离即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理床本体(1);
起背板(11),铰接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上;
起背机构(2),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内部,与所述起背板(11)固定连接,用于推动所述起背板(11)转动实现起背;
踏板(12),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远离所述起背板(11)一侧的底部,所述踏板(12)在起背过程中与人脚相抵接;
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靠近踏板(12)一侧,与所述踏板(12)固定连接,用于推动所述踏板(12)沿着所述护理床本体(1)的长度方向位移;
其中,所述起背机构(2)和所述驱动机构(3)均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背机构(2)包括:
固定架(21),垂直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靠近起背板(11)一侧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架(21)上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活塞杆末端铰接有端环(25);
凹槽(23),开设于所述起背板(11)的背面正中央,且沿所述护理床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
限位杆(24),穿设于所述凹槽(23)内,所述端环(25)套设于所述限位杆(24)上且可沿着所述凹槽(23)方向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
丝杆(31),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长度方向的任意一侧,其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护理床本体(1)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固定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上的电机(32);
滑轨(33),设置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相对所述丝杆(31)的另一侧,所述踏板(12)水平两端延伸有端头(34),靠近滑轨(33)一侧的所述端头(34)与所述滑轨(33)滑动连接,靠近丝杆(31)一侧的所述端头(34)与所述丝杆(3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1)周侧盖设有保护罩(35),所述保护罩(35)上设有供靠近丝杆(31)一侧的所述端头(34)在丝杆(31)上位移的滑槽(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上设有活动床垫(5),所述活动床垫(5)位于所述起背板(11)相邻的床面,并且所述活动床垫(5)水平两侧设有位于人体髋关节处的拉带(51),所述拉带(51)与所述护理床本体(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51)与所述护理床本体(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垫(5)与所述护理床本体(1)的接触面设有助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至少一台个人计算机(41)及至少一台采用堆栈算法进行数据存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控制所述起背机构(2)、驱动机构(3)动作,同时,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用以存储记忆所述起背机构(2)、驱动机构(3)的行程数据;
所述个人计算机(41)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通信连接,用以实现数据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计算机(41)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通过心跳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内存储有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参数和/或工作寿命信息,并根据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参数和/或工作寿命信息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若是,则进行本地和/或远程警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0502.2A CN109718022B (zh) | 2019-02-11 | 2019-02-11 | 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0502.2A CN109718022B (zh) | 2019-02-11 | 2019-02-11 | 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18022A true CN109718022A (zh) | 2019-05-07 |
CN109718022B CN109718022B (zh) | 2021-07-27 |
Family
ID=6630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1050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18022B (zh) | 2019-02-11 | 2019-02-11 | 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18022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16939A (en) * | 1994-01-21 | 1995-05-23 | Maalouli; Raja G. | Tilting bed apparatus |
CN101543453A (zh) * | 2008-03-25 | 2009-09-30 | 唐·瑞·帕克 | 一种脊柱推拿器械 |
CN201572271U (zh) * | 2009-12-25 | 2010-09-08 | 张尊磊 | 一种心内科用翻身病床 |
CN103040576A (zh) * | 2012-12-10 | 2013-04-17 | 张玺 | 角度控制床 |
CN103519949A (zh) * | 2013-10-31 | 2014-01-22 | 山东省立医院 | 护理床 |
CN204394837U (zh) * | 2014-12-26 | 2015-06-17 | 徐丽 | 一种护理用病床 |
CN106974784A (zh) * | 2017-03-27 | 2017-07-25 | 广州市亦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护理床 |
CN107397640A (zh) * | 2017-09-22 | 2017-11-28 | 辽宁祥泽康养老产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护理床的起背及曲腿机构 |
-
2019
- 2019-02-11 CN CN201910110502.2A patent/CN1097180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16939A (en) * | 1994-01-21 | 1995-05-23 | Maalouli; Raja G. | Tilting bed apparatus |
CN101543453A (zh) * | 2008-03-25 | 2009-09-30 | 唐·瑞·帕克 | 一种脊柱推拿器械 |
CN201572271U (zh) * | 2009-12-25 | 2010-09-08 | 张尊磊 | 一种心内科用翻身病床 |
CN103040576A (zh) * | 2012-12-10 | 2013-04-17 | 张玺 | 角度控制床 |
CN103519949A (zh) * | 2013-10-31 | 2014-01-22 | 山东省立医院 | 护理床 |
CN204394837U (zh) * | 2014-12-26 | 2015-06-17 | 徐丽 | 一种护理用病床 |
CN106974784A (zh) * | 2017-03-27 | 2017-07-25 | 广州市亦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护理床 |
CN107397640A (zh) * | 2017-09-22 | 2017-11-28 | 辽宁祥泽康养老产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护理床的起背及曲腿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18022B (zh) | 2021-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072463A (en) | EZ access bed | |
CN103126834B (zh) | 具有旋转座椅和大小便处理装置的床椅一体化护理系统 | |
CN205795942U (zh) | 一种床椅一体化护理床 | |
JP2004506484A (ja) | 身体障害者のためのベッドの構成、およびこの構成を有するベッド | |
CN102824255A (zh) | 一种双核医用电动床控制器 | |
CN108095932A (zh) | 一种智能床椅 | |
CN103417343A (zh) | 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 | |
CN109938945A (zh) | 一种多功能轮椅床 | |
JP2005304626A (ja) | 車椅子機能を有する介護用ベッドの構成方法及び介護用ベッド | |
CN108814826A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轮椅 | |
CN111759604A (zh) | 助行康复装置 | |
CN201642649U (zh) | 智能护理床 | |
CN109718022A (zh) | 一种具有自助起背功能的护理床 | |
KR101448887B1 (ko) | 회전 이송 및 기립/착석 보조 장치 | |
JP2000279454A (ja) | 自助介護用ベッド装置 | |
CN208447993U (zh) | 一种重症患者护理床 | |
WO2020213006A1 (en) | Smart locomotory assistive device (slad) | |
KR102747814B1 (ko) | 휠체어를 사용하는 환자의 이동보조장치 | |
JP6343215B2 (ja) | ベッド用サイドレ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起立補助装置付きベッド | |
CN209392271U (zh)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
KR101378141B1 (ko) | 헌혈용 의자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2248553Y (zh) | 卧坐多用床 | |
CN211409818U (zh) | 一种具有排泄装置的病床 | |
CN206792602U (zh) | 一种新型病床 | |
CN214858516U (zh) | 一种用于辅助病人起身与上下床的病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