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5503B - 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05503B CN109705503B CN201711009020.5A CN201711009020A CN109705503B CN 109705503 B CN109705503 B CN 109705503B CN 201711009020 A CN201711009020 A CN 201711009020A CN 109705503 B CN109705503 B CN 1097055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orine
- resistant material
- ptfe
- pob
- w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ubricant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氟耐磨材料由PTFE、POB和PFA复合而成;各组分的重量比为:PTFE 25~85份,POB 10~50份,PFA 5~25份。本发明所提供的含氟耐磨材料具有极小的平均磨耗系数,同时具有较佳的拉伸强度,可解决普通的填充四氟乙烯所存在的磨耗较大、损伤对偶件以及力学性能不佳等问题。可作为极其苛刻条件下,如高温、高压、无油润滑、腐蚀等使用的零部件,广泛用于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工业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树脂(以下简称PTFE)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低温性、耐老化性、低摩擦性、不粘性、生理惰性,使它在化工、机械、电气、建筑、医疗等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特种材料,它在-250~25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但其耐磨性、硬度等机械性能却不够好,在用于泵、轴承和活塞环等机械领域时存在磨损严重、损伤对磨偶件等缺点,通常要添加填料以改善这些缺点。这些填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二硫化钼、青铜粉等,但这些材料对PTFE进行改性在作为轴承和密封材料时最大的缺陷是容易损伤对偶材料。此外,传统的方法多采用添加玻璃纤维、石墨、二硫化钼等无机填料对PTFE进行改性,但这种材料的磨耗较大,使用寿命短,容易对对偶件造成磨损。通过添加高聚物聚苯酯(以下简称POB),可以有效的降低磨损,且不损伤对磨偶件,但是拉伸强度会逐渐减小,制品脆性增加。
聚苯酯与PTFE按一定重量比进行混合,通过冷压或热压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随着POB含量的增加,磨损率呈下降的趋势,从而改善了PTFE对磨损耗严重的缺陷。但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却随聚苯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聚苯酯是一种不熔高聚物,而PTFE具有不粘性,POB颗粒的添加阻断了PTFE的粘结融合,这样的后果会导致材料孔隙率增加,进而脆性增加,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制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氟耐磨材料,由PTFE(聚四氟乙烯树脂)、POB(高聚物聚苯酯)和PFA(可熔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而成。
将上述三种不同的聚合物联用,具有优良的性能,如更好的热塑性,能够进行熔融加工,使得到的制品具有高化学稳定性、耐老化性、机械强度高、优异的耐磨性,还能减少材料的孔隙率。
作为优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PTFE 25~85份,POB 10~50份,PFA 5~25份;优选总重量份为100份。
进一步优选地,各组分的重量比为:PTFE 35~75%,POB 15%~45%,PFA 10%~20%。
在组分的重量比达到理想状态时,能够将体系形成一个致密连续的整体,从而改善制品的耐磨性与力学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PTFE、所述POB和所述PFA中至少一种的粒径为10~50μ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粒径为15~35μ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PTFE、所述POB和所述PFA的粒径皆为15~35μm;以15~25μm为最佳。
通过试验证明,三种原料的粒径越接近,也就是粒径越统一,可达到制品的最佳性能。特别是当三种原料的粒径都在15~35μm时,制品的各项性能均达到极佳水平。能够保证所制备的耐磨材料结构致密,拉伸强度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较为优选的含氟耐磨材料,配方如下:按重量比计算,PTFE:POB:PFA=8~15:1~5:1~3,再优选地,所述比例为11~12:2~5:2~3;进一步优选为12:5:3。
本发明所提供的含氟耐磨材料具有极小的平均磨耗系数,同时具有较佳的拉伸强度。可解决普通的填充四氟乙烯所存在的磨耗较大、损伤对偶件以及力学性能不佳等问题。可作为极其苛刻条件下,如高温、高压、无油润滑、腐蚀等使用的零部件,广泛用于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工业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发明一并提供上述含氟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将PTFE、POB和PFA混合后通过冷压烧结或热压烧结,即得。
所述冷压烧结可采取常规操作,在此提供一种较为优选的方式:常温下施加50~100MPa的压力使之成为密实的预成型品,然后将预成型品加热至360~380℃,并在此温度保持2~10h(保温时间根据制品的厚度或高度来决定),然后冷却。
所述热压烧结可采取常规操作,在此提供一种较为优选的方式:把预成型品连模具一起放入烧结炉中升温烧结至365℃,保温2~10h(保温时间根据制品的厚度或高度来决定),从炉中取出后立即加压冷却。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上述含氟耐磨材料在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工业领域的应用。
所述应用是指以上述含氟耐磨材料制备成产品的形式进行应用。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耐磨材料存在磨耗较大,损伤对偶件以及力学性能不佳等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所制备出的制品,孔隙率减少,致密度较高,耐磨性能及力学性能优异,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PTFE购自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品牌号为CGM021-16F。
POB购自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品牌号为CGZ352-8。
PFA购自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品牌号为PFA-W3,熔融指数为20~30g/10min。
平均磨耗系数的测试方法为:采用SST-ST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按照ГOCT11629-75标准进行测量
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为:按照GB/T1040-1992标准进行测量
冷压烧结操作为将预成型品加热至370-380℃,并在此温度保持2~10h(保温时间根据制品的厚度或高度来决定),冷却。
热压烧结操作为把预成型品连模具一起放入烧结炉中升温烧结至365℃,保温2~10h(保温时间根据制品的厚度或高度来决定),从炉中取出后立即加压冷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POB和PFA以及PTFE按5:3:12的重量比充分混合均匀后通过冷压烧结即得。
POB、PFA和PTFE的粒径为17μm、20μm以及22μm。
经检测,所得材料的平均磨耗系数为1.6×10-5g/h,拉伸强度为19.5MP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POB和PFA以及PTFE按4:1:15的重量比充分混合均匀后通过热压烧结制成树脂。
POB、PFA和PTFE的粒径为15μm、22μm以及25μm。
经检测,所得材料的平均磨耗系数为1.9×10-5g/h,拉伸强度为20.2MP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POB和PFA以及PTFE按1:1:8的重量比充分混合均匀后通过冷压烧结制成树脂。
POB、PFA和PTFE的粒径为20μm、22μm以及24μm。
经检测,所得材料的平均磨耗系数为3.0×10-5g/h,拉伸强度为25.2MPa。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POB和PTFE按1:3的重量比充分混合均匀后通过冷压烧结制成树脂。
POB和PTFE的粒径为18μm和22μm。
经检测,所得材料的平均磨耗系数为2.1×10-5g/h,拉伸强度为12.6MPa。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POB和PTFE按1:4的重量比充分混合均匀后通过热压烧结制成树脂。
POB和PTFE的粒径为16μm和25μm。
经检测,所得材料的平均磨耗系数为2.3×10-5g/h,拉伸强度为15.4MPa。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POB和PTFE按1:9的重量比充分混合均匀后通过冷压烧结制成树脂。
POB和PTFE的粒径为20μm和22μm。
经检测,所得材料的平均磨耗系数为3.6×10-5g/h,拉伸强度为19.7MPa。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PTFE、所述POB和所述PFA的粒径为7μm。
经检测,所得材料的平均磨耗系数为2.3×10-5g/h,拉伸强度为15.7MPa。
对比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PTFE、所述POB和所述PFA的粒径为70μm。
经检测,所得材料的平均磨耗系数为2.1×10-5g/h,拉伸强度为13.7MPa。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耐磨材料由PTFE、POB和PFA复合而成;按重量比计算,PTFE:POB:PFA=8~15:1~5:1~3;所述PTFE、所述POB和所述PFA的粒径均为15~3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耐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径为15~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氟耐磨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计算,PTFE:POB:PFA=11~12:2~5: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氟耐磨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计算,PTFE:POB:PFA=12:5:3。
5.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含氟耐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TFE、POB和PFA混合后通过冷压烧结或热压烧结,即得。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含氟耐磨材料在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工业领域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09020.5A CN109705503B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09020.5A CN109705503B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05503A CN109705503A (zh) | 2019-05-03 |
CN109705503B true CN109705503B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625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09020.5A Active CN109705503B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055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2096B (zh) * | 2019-10-16 | 2022-07-08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耐腐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44799A (zh) * | 2020-12-17 | 2022-06-21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承压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155C (zh) * | 2002-12-31 | 2004-11-17 | 四川大学 | 自润滑耐磨聚芳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JP4530972B2 (ja) * | 2005-11-08 | 2010-08-25 | 三井・デュポンフロロ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用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共重合体組成物 |
CN101921442A (zh) * | 2010-09-17 | 2010-12-22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 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的耐磨材料 |
DE102013227188A1 (de) * | 2013-12-27 | 2015-07-02 | Federal-Mogul Wiesbaden Gmbh | Selbstschmierende thermoplastische Schichten mit Zusatz von PTFE mit polymodalem Molekulargewicht |
-
2017
- 2017-10-25 CN CN201711009020.5A patent/CN10970550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05503A (zh) | 2019-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55945A (en) | Bearing se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
CN109983073B (zh) | 聚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聚合物和填料的组合物制备的密封元件和/或导向环 | |
US20070021547A1 (en) | Resin compositions with a low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and articles therefrom | |
US20100290726A1 (en) | Plain bearing | |
KR102418834B1 (ko) | 수윤활식 베어링 재료 | |
KR20130072246A (ko) | 개질 폴리테트라 플루오로에틸렌수지의 내마모재료 | |
US9745535B2 (en) | Articles having low coefficients of friction,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use | |
CN109705503B (zh) | 一种含氟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2719042A (zh) | 一种改性ptfe自润滑耐磨密封材料 | |
JP5913976B2 (ja) | フッ素樹脂組成物及び摺動部材 | |
JPS62146944A (ja) | 摺動材料 | |
JP2018109149A (ja) | 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組成物 | |
CN116082773B (zh) | 一种高回弹、自润滑耐磨聚四氟乙烯油封唇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1137528A (ja) | 複層軸受 | |
JP2010534805A (ja) | フルオロポリマー軸受筒 | |
JPH115965A (ja) | ガラス繊維充填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シールリング | |
JP3466255B2 (ja) | 四フッ化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 | |
CN108003521A (zh) | Ptfe复合材料及由其制成的活塞环 | |
CN112266560A (zh) | 一种纳米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644799A (zh) | 一种承压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3703219B2 (ja) | フッ素樹脂組成物 | |
JP2001247736A (ja) | フッ素樹脂組成物 | |
JPH0472345A (ja) | 四フッ化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 | |
WO1990004618A1 (en) | Abrasion-resistant fluorocarbon polymer composites | |
JP2011241308A (ja) | 変性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組成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