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2552B -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02552B CN109702552B CN201910135689.1A CN201910135689A CN109702552B CN 109702552 B CN109702552 B CN 109702552B CN 201910135689 A CN201910135689 A CN 201910135689A CN 109702552 B CN109702552 B CN 1097025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gas
- liquid
- tube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本发明可有效对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降温,而且,采用对加工部位更低温度的降温介质进行降温,而对其周围部位进行稍高温度降温,提高工件在加工时各个部位温度均匀性,防止加工后或者加工过程中由于局部温度相差较大而产生的裂缝以及尺寸精度不佳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混合采用保护气体的方式进行冷却降温,保证工件表面的性能,防止过氧化的问题,本发明的保护气体不仅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还可以调节加工部位与其周围部位冷却温度的作用,简单方便,此外,本发明的气液混合组件结构可靠,气流经过气液混合组件时,进液管处的负压可以提高冷却液吸入性能,保证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机械零部件加工来说,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一般采用切削液进行冷却处理,这种传统的冷却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零部件加工的降温处理,但是,随着目前对加工零部件的精度不断提高,高精度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多,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的方式,由于工件在加工时加工部位以及其周围部位温度不均匀,冷却液的冷却无法实现各个部位的均匀冷却,造成工件表面温差较大,尤其是对于不旋转工件来说,这种问题尤其严重。因此,如何提高工件的冷却效率以及均匀可靠性,对于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包括工作台、上料夹紧机构、水平支撑架和降温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沿着其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输送工位、加工工位和冷却工位,其中,各个所述上料夹紧机构均可锁紧/松开设置在上料输送工位、加工工位或冷却工位上,所述冷却工位上设置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能够对加工后工件的冷却温度进行控制;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沿着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的水平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撑架上可滑动调节位置的设置有调节滑块,所述降温机构包括降温冷却介质驱动喷射组件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冷却喷射头和第二冷却喷射头,其中,所述降温机构的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和第二冷却喷射头均位于加工工位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对准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部位进行喷射冷却介质降温;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的一侧,用于对加工部位的周围部位进行喷射冷却介质降温;
且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降温冷却介质驱动喷射组件包括冷却液供给泵送器、保护气体供给器和气液混合组件,其中,所述冷却液供给泵送器的输出端采用连接管一与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连接,所述冷却液供给泵送器的输出端还通过连接管二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端与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连通,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气液出口端通过喷射管与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连接,所述气液混合组件能够对保护气体和冷却液进行混合,且混合前所述保护气体的温度低于所述冷却液的温度,以便使得第一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包括进气端,进气端连接至氮气制备器或者氮气瓶,且保护气体供给器内部设置有制冷器,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端与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之间连接的连通管上设置有出气速率控制阀和单向阀,所述连接管二上也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一以及喷射管上均设置有喷射速率控制阀。
进一步,作为优选,气液混合组件包括锥形收缩管、混合管、锥形扩散管、收缩出料管和进液管,其中,所述锥形收缩管的圆锥形大端连接至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所述锥形收缩管的圆锥形小端与所述混合管的一端连接,且锥形收缩管的圆锥形小端内径与所述混合管的内径相同,所述混合管的轴向中间位置连接有与之垂直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至冷却液供给泵送器,所述混合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锥形扩散管的圆锥形小端,且锥形扩散管的圆锥形大端连接至收缩出料管的圆锥形大端,所述收缩出料管的圆锥形小端连接至喷射管,所述锥形扩散管的长度至少为所述锥形收缩管长度的1.5倍。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锥形收缩管的锥形大端、收缩出料管的圆锥形小端和进液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回收液孔槽、定位孔和支撑与锁紧件,其中,工作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回收液孔槽,所述工作台本体还设置有多个对上料夹紧机构的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孔,所述工作台本体上位于各个工位位置还设置有支撑与锁紧件,所述支撑与锁紧件能够对定位后的上料夹紧机构进行锁紧。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本体的宽度方向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上料夹紧机构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滑槽滑动或者滚动移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上料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支撑板、定位座和锁紧支撑座,其中,所述夹紧支撑板的底部可沿着所述导向滑槽滑动,所述夹紧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座和锁紧支撑座,所述定位座的底部能够与所述定位孔进行定位,所述锁紧支撑座能够与所述支撑与锁紧件进行配合。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夹紧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沿着导向滑槽滚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可以有效的对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降温,而且,采用对加工部位更低温度的降温介质进行降温,而对其周围部位进行稍高温度降温,提高工件在加工时各个部位的温度均匀性,防止加工后或者加工过程中由于局部温度相差较大而产生的裂缝以及尺寸精度不佳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混合采用保护气体的方式进行冷却降温,保证工件表面的性能,防止过氧化的问题,本发明的保护气体不仅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还可以调节加工部位与其周围部位冷却温度的作用,简单方便,此外,本发明的气液混合组件结构可靠,气流经过气液混合组件时,进液管处的负压可以提高冷却液吸入性能,保证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中的降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中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中上料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的气液混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包括工作台10、上料夹紧机构6、水平支撑架1和降温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10沿着其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输送工位11、加工工位7和冷却工位9,其中,各个所述上料夹紧机构均可锁紧/松开设置在上料输送工位、加工工位或冷却工位上,所述冷却工位9上设置有冷却室8,所述冷却室8能够对加工后工件的冷却温度进行控制;所述工作台10的上方设置有沿着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的水平支撑架1,所述水平支撑架1上可滑动调节位置的设置有调节滑块2,所述降温机构包括降温冷却介质驱动喷射组件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冷却喷射头3和第二冷却喷射头4,其中,所述降温机构的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3和第二冷却喷射头4均位于加工工位7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3对准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部位进行喷射冷却介质降温;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4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3的一侧,用于对加工部位的周围部位进行喷射冷却介质降温;
且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3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4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降温冷却介质驱动喷射组件包括冷却液供给泵送器18、保护气体供给器45和气液混合组件15,其中,所述冷却液供给泵送器18的输出端采用连接管一与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4连接,所述冷却液供给泵送器18的输出端还通过连接管二与所述气液混合组15件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气液混合组件15的进气端与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12连通,所述气液混合组件15的气液出口端通过喷射管与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3连接,所述气液混合组件15能够对保护气体和冷却液进行混合,且混合前所述保护气体的温度低于所述冷却液的温度,以便使得第一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作为更佳的实施例,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12包括进气端13,进气端13连接至氮气制备器或者氮气瓶,且保护气体供给器内部设置有制冷器,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端与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之间连接的连通管上设置有出气速率控制阀14和单向阀,所述连接管二上也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连接管一以及喷射管上均设置有喷射速率控制阀。
作为更佳的实施例,如图5,气液混合组件15包括锥形收缩管152、混合管153、锥形扩散管155、收缩出料管156和进液管154,其中,所述锥形收缩管152的圆锥形大端151连接至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所述锥形收缩管152的圆锥形小端与所述混合管153的一端连接,且锥形收缩管152的圆锥形小端内径与所述混合管153的内径相同,所述混合管153的轴向中间位置连接有与之垂直的进液管154,所述进液管154连接至冷却液供给泵送器,所述混合管15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锥形扩散管155的圆锥形小端,且锥形扩散管155的圆锥形大端连接至收缩出料管的圆锥形大端,所述收缩出料管156的圆锥形小端连接至喷射管,所述锥形扩散管的长度至少为所述锥形收缩管长度的1.5倍,这样,混合管153内会形成一定的负压,这种负压会促使进液管154内的液体流向锥形扩散管155,保证混合效果,并实现对冷却液的微幅降温。
作为更佳的实施例,所述锥形收缩管的锥形大端、收缩出料管的圆锥形小端和进液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更佳的实施例,所述工作台10包括工作台本体20、回收液孔槽21、定位孔23和支撑与锁紧件24,其中,工作台本体20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回收液孔槽21,所述工作台本体20还设置有多个对上料夹紧机构的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孔23,所述工作台本体20上位于各个工位位置还设置有支撑与锁紧件24,所述支撑与锁紧件能够对定位后的上料夹紧机构进行锁紧。
其中,所述工作台本体的宽度方向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滑槽22,所述上料夹紧机构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滑槽滑动或者滚动移动。所述上料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支撑板25、定位座26和锁紧支撑座27,其中,所述夹紧支撑板25的底部可沿着所述导向滑槽滑动,所述夹紧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座26和锁紧支撑座27,所述定位座26的底部能够与所述定位孔进行定位,所述锁紧支撑座能够与所述支撑与锁紧件进行配合。
此外,为了实现较重工件的滑动移动,所述夹紧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沿着导向滑槽滚动。
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降温,而且,采用对加工部位更低温度的降温介质进行降温,而对其周围部位进行稍高温度降温,提高工件在加工时各个部位的温度均匀性,防止加工后或者加工过程中由于局部温度相差较大而产生的裂缝以及尺寸精度不佳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混合采用保护气体的方式进行冷却降温,保证工件表面的性能,防止过氧化的问题,本发明的保护气体不仅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还可以调节加工部位与其周围部位冷却温度的作用,简单方便,此外,本发明的气液混合组件结构可靠,气流经过气液混合组件时,进液管处的负压可以提高冷却液吸入性能,保证混合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包括其包括工作台、上料夹紧机构、水平支撑架和降温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沿着其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输送工位、加工工位和冷却工位,其中,各个所述上料夹紧机构均可锁紧/松开设置在上料输送工位、加工工位或冷却工位上,所述冷却工位上设置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能够对加工后工件的冷却温度进行控制;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沿着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的水平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撑架上可滑动调节位置的设置有调节滑块,所述降温机构包括降温冷却介质驱动喷射组件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冷却喷射头和第二冷却喷射头,其中,所述降温机构的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和第二冷却喷射头均位于加工工位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对准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部位进行喷射冷却介质降温;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的一侧,用于对加工部位的周围部位进行喷射冷却介质降温;
且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冷却介质驱动喷射组件包括冷却液供给泵送器、保护气体供给器和气液混合组件,其中,所述冷却液供给泵送器的输出端采用连接管一与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连接,所述冷却液供给泵送器的输出端还通过连接管二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端与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连通,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气液出口端通过喷射管与所述第一冷却喷射头连接,所述气液混合组件能够对保护气体和冷却液进行混合,且混合前所述保护气体的温度低于所述冷却液的温度,以便使得第一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冷却喷射头喷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包括进气端,进气端连接至氮气制备器或者氮气瓶,且保护气体供给器内部设置有制冷器,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端与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之间连接的连通管上设置有出气速率控制阀和单向阀,所述连接管二上也设置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一以及喷射管上均设置有喷射速率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液混合组件包括锥形收缩管、混合管、锥形扩散管、收缩出料管和进液管,其中,所述锥形收缩管的圆锥形大端连接至所述保护气体供给器,所述锥形收缩管的圆锥形小端与所述混合管的一端连接,且锥形收缩管的圆锥形小端内径与所述混合管的内径相同,所述混合管的轴向中间位置连接有与之垂直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至冷却液供给泵送器,所述混合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锥形扩散管的圆锥形小端,且锥形扩散管的圆锥形大端连接至收缩出料管的圆锥形大端,所述收缩出料管的圆锥形小端连接至喷射管,所述锥形扩散管的长度至少为所述锥形收缩管长度的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收缩管的锥形大端、收缩出料管的圆锥形小端和进液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回收液孔槽、定位孔和支撑与锁紧件,其中,工作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回收液孔槽,所述工作台本体还设置有多个对上料夹紧机构的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孔,所述工作台本体上位于各个工位位置还设置有支撑与锁紧件,所述支撑与锁紧件能够对定位后的上料夹紧机构进行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本体的宽度方向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上料夹紧机构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滑槽滑动或者滚动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支撑板、定位座和锁紧支撑座,其中,所述夹紧支撑板的底部可沿着所述导向滑槽滑动,所述夹紧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座和锁紧支撑座,所述定位座的底部能够与所述定位孔进行定位,所述锁紧支撑座能够与所述支撑与锁紧件进行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沿着导向滑槽滚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5689.1A CN109702552B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5689.1A CN109702552B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02552A CN109702552A (zh) | 2019-05-03 |
CN109702552B true CN109702552B (zh) | 2020-06-30 |
Family
ID=66264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3568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02552B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02552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27852A (ja) * | 1986-11-18 | 1988-05-31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研削盤の油温コントロ−ル装置 |
EP0340939B1 (en) * | 1988-05-06 | 1993-02-24 |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 Cooling workpieces being manufactured by shape melting |
RU2135343C1 (ru) * | 1993-03-22 | 1999-08-27 | Валь Вильфрид | Способ смазки и охлаждения режущих лезв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а и/или заготовок в процессе обработки металла резанием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CN101376960A (zh) * | 2007-08-31 | 2009-03-04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合金化炉冷却段带钢冷却装置及冷却控制方法 |
CN101555432A (zh) * | 2001-04-06 | 2009-10-14 |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极微量油剂供给式切削·磨削加工用油剂组合物 |
CN102029548A (zh) * | 2009-10-01 | 2011-04-27 | Kapp有限公司 | 用于对工件进行硬质面精加工的硬质面精加工机床 |
CN202780699U (zh) * | 2012-09-22 | 2013-03-13 | 安徽东昕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一种机床气体降温装置 |
CN204160261U (zh) * | 2014-10-15 | 2015-02-18 | 池州市邦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冷却装置 |
WO2016031301A1 (ja) * | 2014-08-25 | 2016-03-03 |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 クーラント供給装置 |
CN105498566A (zh) * | 2014-09-23 | 2016-04-20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 气液两相流混合式低温氮气射流发生装置 |
CN106702122A (zh) * | 2016-12-22 | 2017-05-24 | 上海电机学院 | 一种大型封头的淬火冷却装置 |
CN106944634A (zh) * | 2017-04-25 | 2017-07-14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一种数控车床冷却喷头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470669A (zh) * | 2017-09-30 | 2017-12-15 | 武汉亿维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定位式钻孔机 |
CN108435930A (zh) * | 2018-03-12 | 2018-08-24 | 浙江彪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红冲设备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
-
2019
- 2019-02-22 CN CN201910135689.1A patent/CN10970255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27852A (ja) * | 1986-11-18 | 1988-05-31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研削盤の油温コントロ−ル装置 |
EP0340939B1 (en) * | 1988-05-06 | 1993-02-24 |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 Cooling workpieces being manufactured by shape melting |
RU2135343C1 (ru) * | 1993-03-22 | 1999-08-27 | Валь Вильфрид | Способ смазки и охлаждения режущих лезв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а и/или заготовок в процессе обработки металла резанием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CN101555432A (zh) * | 2001-04-06 | 2009-10-14 |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极微量油剂供给式切削·磨削加工用油剂组合物 |
CN101376960A (zh) * | 2007-08-31 | 2009-03-04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合金化炉冷却段带钢冷却装置及冷却控制方法 |
CN102029548A (zh) * | 2009-10-01 | 2011-04-27 | Kapp有限公司 | 用于对工件进行硬质面精加工的硬质面精加工机床 |
CN202780699U (zh) * | 2012-09-22 | 2013-03-13 | 安徽东昕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一种机床气体降温装置 |
WO2016031301A1 (ja) * | 2014-08-25 | 2016-03-03 |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 クーラント供給装置 |
CN105498566A (zh) * | 2014-09-23 | 2016-04-20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 气液两相流混合式低温氮气射流发生装置 |
CN204160261U (zh) * | 2014-10-15 | 2015-02-18 | 池州市邦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冷却装置 |
CN106702122A (zh) * | 2016-12-22 | 2017-05-24 | 上海电机学院 | 一种大型封头的淬火冷却装置 |
CN106944634A (zh) * | 2017-04-25 | 2017-07-14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一种数控车床冷却喷头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470669A (zh) * | 2017-09-30 | 2017-12-15 | 武汉亿维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定位式钻孔机 |
CN108435930A (zh) * | 2018-03-12 | 2018-08-24 | 浙江彪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红冲设备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02552A (zh) | 2019-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90087B (zh) | 磨料噴射系統之通氣切割頭本體 | |
CN107835731B (zh) | 用纯水射流切割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工件的方法 | |
KR102283979B1 (ko) | 고압 워터제트 절단 헤드 시스템, 구성요소 및 관련 방법 | |
CA2696017C (en) |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formation of laterally directed fluid jets | |
CN101653971B (zh) | 切削装置 | |
CN112166008B (zh) | 用于切割敏感材料的磨料流体射流切割系统、部件和相关方法 | |
CN104308648B (zh) | 一种用于切削加工过程冷却的超音速低温气流发生装置 | |
CN112059333A (zh) | 叶片全轮廓供液的整体叶盘电解加工装置及方法 | |
US9358668B2 (en) | Fluid jet receiving receptacles and related fluid jet cutting systems | |
CN109702552B (zh) |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用自动降温装置 | |
CN107255087A (zh) | 一种工作喷嘴可移动的引射器装置 | |
CN108393741A (zh) | 一种氮气流射硬态切削加工装置及切削方法 | |
CN106944686A (zh) | 叶片分区独立供液且有气闭层的电解加工夹具及方法 | |
TWI441716B (zh) | Spray nozzles for jetting | |
JP5817043B2 (ja) | ノンコンタクト搬送パッド | |
WO1999051394A1 (fr) | Dispositif d'usinage et procede d'usinage pour element magnetique | |
WO2022198998A1 (zh) | 一种金属表层低温切削加工方法及装置 | |
CN112589525B (zh) | 一种车铣复合机床刀具冷却装置 | |
JP6814009B2 (ja) | 搬送パッド及びウエーハの搬送方法 | |
CN105448775A (zh) | 双面气相刻蚀装置 | |
JPH07304028A (ja) | スライシングマシン | |
CN215092968U (zh) | 一种磨削冷却结构 | |
CN217193382U (zh) | 一种随焊水冷激光拼焊装置 | |
CN208879950U (zh) | 一种能调节平面角度的激光加工载台 | |
CN108972345A (zh) | 一种磨床冷却喷嘴升降装置及其运行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