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3980B - 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93980B CN109693980B CN201910131162.1A CN201910131162A CN109693980B CN 109693980 B CN109693980 B CN 109693980B CN 201910131162 A CN201910131162 A CN 201910131162A CN 109693980 B CN109693980 B CN 1096939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waiting
- dispatching
- floor
- floo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42—Parking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并对该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如侯梯人数、侯梯用户都是什么身份的用户(如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等预定用户)等分析结果后,能够基于该分析结果及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灵活调度。可见,本实施例能够基于不同图像分析结果、不同停靠层数,能够得到相应的电梯调度方案,更好地满足当前侯梯用户的需求,相对于强制分配电梯的传统调度方案,极大提高了电梯调度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建筑物中都会设置电梯,在一些楼层较高的建筑物中还会设置多部电梯,供用户乘坐上下楼。其中,对于设置有多部电梯建筑物,经常会出现等待时间过长、多人拥挤在一部电梯,而另一部电梯地负荷或空载运行等情况,为乘坐电梯的用户带来很多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是采用强制分配的方式,设置不同电梯能够停留的楼层,灵活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强制分配电梯靠停楼层,导致电梯调度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基于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
利用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
响应所述调度指令,控制至少一部电梯运行。
可选的,所述分析结果包括侯梯人数,所述利用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包括:
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获取与所述侯梯人数和所述停靠层数相匹配的调度内容,生成包含所述调度内容的调度指令。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获取侯梯用户的身份信息;
利用所述身份信息,确定侯梯用户存在预定用户;
所述利用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预定用户所在的侯梯楼层及目标停靠层数;
按照所述电梯调度规则,生成控制电梯前往所述预定用户所在侯梯楼层,并乘载所述预定用户朝向所述目标停靠层数运行的调度指令。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
将所述到达剩余时间在相应侯梯楼层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侯梯楼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在电梯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引导所述侯梯楼层中的侯梯用户前往不同电梯乘梯;和/或;
利用所述到达剩余时间,在相应侯梯楼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侯梯用户继续侯梯或停止侯梯。
可选的,所述获取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包括:
接收侯梯用户针对任一部电梯输入的乘梯请求;
解析所述乘梯请求,得到所述侯梯用户前往的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梯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调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梯调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对侯梯楼层进行图像采集,得到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
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用于加载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获取所述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基于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各楼层的显示设备;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还用于:
获取当前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
将所述到达剩余时间发送至相应侯梯楼层的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并对该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如侯梯人数、侯梯用户都是什么身份的用户(如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等预定用户)等分析结果后,能够基于该分析结果及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灵活调度。可见,本实施例能够基于不同图像分析结果、不同停靠层数,能够得到相应的电梯调度方案,更好地满足当前侯梯用户的需求,相对于强制分配电梯的传统调度方案,极大提高了电梯调度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调度方式的运行路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梯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梯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梯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梯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设备,如电梯管理后台的控制设备,具体可以是服务器或电子设备,本申请该计算机设备的产品类型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电梯的每一楼层都设置图像采集设备,如摄像头,用来采集所在楼层的图像信息,因此,候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可以是候梯用户所在楼层中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并发送至计算机设备,本申请对各楼层的图像采集设备的安装方式,及其进行图像信息采集的触发方式、采集方式等均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
其中,候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可以指示候梯人员的数量、身份等信息,以便据此实现对电梯的合理调度,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但并不局限于下文列举的几种实施例。
对于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可以通过对该电梯的乘梯请求进行分析得到,在实际乘梯应用中,当某用户需要乘坐电梯时,通常到达电梯后,通过手机、房卡、或按键等方式,选择其需要到达的楼层即电梯停靠楼层,将产生相应的乘梯请求,并发送至计算机设备,以使得计算机设备能够根据该乘梯请求,得知用户需要乘坐电梯到达哪个楼层,进而据此实现对电梯运行的控制。
由此可见,本申请涉及到的侯梯楼层可以是侯梯用户所在的楼层,而停靠楼层可以是侯梯用户希望到达的楼层。
需要说明,关于乘梯请求的生成方式并不局限于上位列举的几种方式,通常情况下,该乘梯请求包含了电梯的停靠楼层,也就是说,计算机设备接收到候梯用户针对任一部电梯输入的乘梯请求后,可以通过解析该乘梯请求,得到候梯用户到达的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本申请对乘梯请求包含的数据内容及其数据传输形式不做限定。
步骤S12,对该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预先制定的电梯调度规则,确定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希望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候梯人数、候梯用户的身份(如小孩、老人、孕妇、残疾人等预定用户的身份)等等,所以说,步骤S12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具体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电梯调度规则确定,也可以根据实际调度要求的变更,进行灵活调整,本申请对该分析结果包含的内容不做限定,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信息。
另外,本申请可以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实现对所得图像信息的分析,具体分析过程不做详述。如对于上位列举的预定用户,可以预先生成各预定用户的特征,之后,在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过程中,可以将从图像信息中提取的特征与预先生成的特征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可以认为候梯用户中存在相应的预定用户;反之,可以认为候梯用户中不存在预定用户等,因此,对于这种分析,本实施例可以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该图像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的特征,但并不局限于这种分析方式。
可选的,本申请也可以针对区别于大众用户的各预定用户,生成相应的用户画像,这样,本实施例在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时,可以确定该图像信息是否包含用户图像,如果包含,可以进一步对用户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任一预定用户的用户画像等,本申请对该图像分析的具体过程不做详述。
可见,本实施例步骤S12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灵活选择图像分析方式,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几种方式。
步骤S13,基于该分析结果和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
继上文分析,进行图像信息的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可以包括候梯人数、还在等待的候梯人数、候梯用户是否满足预定用户等信息,而停靠层数表明候梯人员需要电梯停靠的楼层。
在电梯的传统调度中,通常是直接按照停靠层数的排序依次停靠,不会考虑各停靠楼层的候梯人数,也不会考虑候梯用户的身份,也就无法动态调整电梯的运行方式,往往会造成多人拥挤在同一部电梯等情况的发生,也无法优先满足预定用户的乘梯要求等。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在获得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的同时,也通过对采集到的楼层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进而结合该分析结果和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
比如,经过图像的分析结果得知,某停靠楼层的候梯用户中有预定用户,可以优先控制电梯到达该停靠楼层,从而优先满足预定用户的乘梯要求;若分析结果表明某停靠楼层的候梯人员已离开,可以控制电梯不再在该停靠楼层进行停靠;若分析结果表明某停靠楼层的候梯人数较多,可以控制多部电梯到达该停靠楼层,避免拥挤等等,本申请对步骤S13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并不局限于本文列举的几种方式。
综上,为了实现对电梯的动态调度,提高电梯调度的灵活性,本实施例在获取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的同时,还能够获取候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并对该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结合分析结果及停靠层数多方面因素,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仅依据停靠层数的排序结果,控制相应电梯运行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在满足候梯用户的乘梯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基于当前各候梯楼层的乘梯流量、特殊情况等,动态调整电梯的运行方式,提高电梯调度的灵活性。
参照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电梯调度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描述的这种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21,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步骤S22,对该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关于步骤S21和步骤S22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步骤S11和步骤S12部分的描述。
步骤S23,获取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
本实施例中,电梯调度规则可以是控制电梯如何运行的规则,本申请对其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比如控制电梯优先到达预定用户所在的候梯楼层;若某候梯楼层的候梯人数较多,控制多部电梯到达该候梯候梯,供候梯用户乘坐,避免电梯内拥挤等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电梯调度规则内容,还能够根据新增要求、变更要求等,对应调整电梯调度规则,具体调整方式不做详述。
可选的,本申请可以将用户可能乘梯出现的乘梯情况进行分类,每一类乘梯情况作为一个事件,来配置对应的电梯调度规则。具体可以针对任一侯梯楼层得到侯梯用户数量、身份等信息,生成多个事件,不同事件对应的乘梯需求可能不同,所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也就会有所差异。基于此,本申请可以针对每一事件的实际乘梯需求,配置对应得到电梯调度规则,并建立各事件与电梯调度规则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通过对图像信息、停靠层数分析,确定当前事件后,可以直接调用与其对应的电梯调度规则。且如上述分析,各事件对应的电梯调度规则是可以根据乘梯需求的变化而调整的。
作为本申请另一可选实施例,可以将上述可选实施例针对不同事件,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作为一条子规则,而由所有事件的电梯调度规则构成电梯的电梯调度规则,这种情况下,在确定当前发生的事件后,需要对该电梯调度规则进行查询,才能够得知对该事件,按照什么规则实现对电梯的调度。
由此可见,步骤S23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可以包括实现对电梯调度的总规则,也可以包括对应不同事件的多条子规则,本申请对该电梯调度规则的内容及其表示形式不做限定。
步骤S24,利用得到的分析结果和停靠层数,查询该电梯调度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
对于实现电梯调度的控制设备,其预先存储的已配置好的电梯调度规则,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获取的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知侯梯用户的数量、身份等分析结果后,可以结合各停靠层数,查询存储的该电梯调度规则,获取与分析结果和停靠层数相匹配的调度内容,并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可见,该调度指令包含了所查询到的调度内容,本申请对该调度指令的输出形式不做限定。
步骤S25,响应该调度指令,控制至少一部电梯运行;
继上文分析,调度指令包含的调度内容不同,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方法不同,具体调度方法可以参照上文对电梯调度规则部分的描述,但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几种调度方法。
步骤S26,获取当前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
本实施例中,在任意时刻,确定有侯梯用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电梯运行速度,以及按照上述电梯调度规则,电梯从当前停靠楼层到达侯梯用户所在的各侯梯楼层之间的运行距离,计算得到当前电梯到达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随着电梯运行,该到达剩余时间是不断更新的。
需要说明,本申请在控制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不会按照侯梯楼层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控制电梯运行,可能会根据侯梯人数、侯梯用户的身份等信息,确定电梯的停靠顺序(即电梯停靠在侯梯楼层的顺序),使得电梯到达各侯梯楼层的运行距离,可能不是电梯当前停靠楼层与侯梯楼层之间的物理距离,也可能不是电梯从当前停靠楼层运行到最大侯梯楼层,再运行到当前侯梯楼层所经过的移动距离,这需要基于电梯调度规则确定。
例如,参照图3所示的电梯运行场景示意图,当前电梯位于1楼,侯梯用户所在的侯梯楼层有5楼、8楼、15楼及25楼,各侯梯用户都需要去1楼,即停靠楼层都是1楼,若在8楼的侯梯用户中有孕妇,且其他侯梯用户均不是预定用户,那么,按照本申请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可能会直接控制电梯从1楼运行到8楼,待8楼的侯梯用户乘坐电梯后,再运行到1楼,之后,再从1楼依次到达25楼、15楼、5楼、1楼,满足其他侯梯用户的乘梯要求。
由此可见,对于8楼的侯梯用户来说,可以直接利用1楼与8楼之间的楼层距离即S1,及电梯的运行速度v,计算得到开始时刻电梯到达8楼的到达剩余时间,即S1/v;随着电梯从1楼向8楼运行,电梯位置与8楼侯梯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计算得到的到达剩余时间也会不断减小。
而对于其他侯梯楼层的侯梯用户来说,如上文对本实施例电梯调度规则的描述,电梯可能不会直接从1楼运行到其所在侯梯楼层,也不会从1楼运行到最高侯梯楼层再依次达到较低的侯梯楼层,需要基于该电梯调度规则,确定电梯的运行路径,进而计算电梯到达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以15楼这一侯梯楼层为例,如图3中右侧示出的电梯运行路线,该图3中仅标示了各侯梯楼层之间的直接距离S,并不未标示电梯运行到其他位置与各侯梯楼层之间的直接距离。待8楼的侯梯用户乘坐电梯到达1楼后,电梯将重新从1楼出发,按照电梯调度规则,可以直接运动到最高的侯梯楼层25楼,侯梯用户进入电梯后,再到达15楼,所以,对于15楼这一侯梯楼层,电梯实际运行的路径可以为(2*S1+S2+S3),计算该路径与运行速度的商,即可得到从电梯开始运行到达15楼这一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随着电梯的运行,电梯到达15楼的运行路径会从(2*S1+S2+S3)开始不断减小,如从1楼再次出发,其需要运行的路径变为(S2+S3),相应得到的到达剩余时间也会减小。
上述举例中,对于其他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的计算过程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赘述。需要说明,若在如图3所示的侯梯场景下,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内容发生了改变,那么,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实际要运行的路径也会发生改变,由于电梯的运行速度通常是确定的,这样,计算得到的当前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可以基于当前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内容确定,计算原理类似,本申请不再一一详述。
步骤S27,将该到达剩余时间在相应侯梯楼层进行显示。
如上文分析,在电梯运行期间,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是动态的,本实施例可以在相应侯梯楼层显示该到达剩余时间,以使得位于该侯梯楼层的侯梯用户能够得知等待时间,避免无谓等待,如对于侯梯楼层较低的侯梯用户来说,若由此得知等待时间较长,可以选择爬楼梯等。
需要说明,本申请对到达剩余时间在相应侯梯楼层的显示方式不做限定,如通过显示屏输出、语音播放方式输出等。
可选的,本申请可以周期或实时更新步骤S21,并利用更新后的图像信息和停靠楼层,调整对至少一部电梯的控制。如侯梯楼层较低的侯梯用户,得知其需要等待电梯的时间较长,选择走楼梯后,可以更新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停靠楼层,以便由此取消电梯在该侯梯楼层的停靠,以及在相应停靠楼层的停靠。如上文举例中,5楼用户选择走楼梯后,电梯可以不用再在5楼停靠,减少了电梯的无意义停靠,提高了电梯调度准确性。
可见,本申请利用对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的分析结果,以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查询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能够快速且准确得到当前所需要的调度指令,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控制,满足当前至少一楼层侯梯的侯梯用户的乘梯需求,相对于现有电梯调度方案中,无论侯梯用户多少、是什么身份、都是哪些楼层侯梯等,都是控制电梯按照固定的规则运行,本申请这种电梯调度方法,极大提高了调度灵活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侯梯用户的乘梯需求,提高了电梯运营方的竞争力度。
且,相对于现有电梯只能显示电梯当前所在楼层,本实施例还能够显示当前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使得侯梯用户随时了解乘梯的等待时间,帮助用户合理选择下楼/上楼方式,避免了无谓等待。
参照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是对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电梯调度方法的一种可选细化方案,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31,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步骤S32,对该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侯梯人数;
本实施例中,获取的是各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之后,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每一个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各侯梯楼层的侯梯人数,也就是说,步骤S32得到的侯梯人数是各侯梯楼层对应的侯梯人数。本申请对如何从图像信息中,分析其是否有人,以及该人是什么身份,如孕妇、小孩、老人等的实现方法不做限定。
步骤S33,获取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
关于步骤S33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步骤S23的描述过程。
步骤S34,查询该电梯调度规则,获取与侯梯人数及停靠层数相匹配的调度内容,生成包含该调度内容的调度指令;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的各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和侯梯人数,能够得知所有侯梯用户要去的楼层分布,还能够进一步得知各停靠楼层对应的侯梯人数,还有各侯梯楼层的侯梯人数,之后,本申请能够从这几方面综合分析,确定电梯的调度指令。
其中,结合上述分析,本申请可以预先列举各种乘梯情况,作为相应的事件,配置相应的调度内容,构成了电梯调度规则,所以,本实施例通过对当前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当前乘梯情况后,可以直接从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中,获取对应的调度内容,生成调度指令,不需要在线分析得到调度内容,提高了电梯调度效率。当然,本申请对电梯的调度,并不排除采用在线分析生成电梯调度规则的方式。
可选的,若建筑物安装了多部电梯,为了避免多人挤同一部电梯,本实施例可以控制多部电梯同时运行,而不是仅控制一部电梯运行;或者,也可以控制至少一部电梯到达侯梯人数较多的侯梯楼层停靠,至少一部电梯到达其他侯梯楼层停靠。
步骤S35,响应该调度指令,控制不同电梯在不同侯梯楼层停靠;
继上文分析,不同侯梯楼层的侯梯人数可能不同,侯梯用户前往的停靠楼层也可能不同,为了避免多人挤同一部电梯,本申请可以对侯梯用户进行分流,第一部分侯梯用户乘坐第一电梯,第二部分电梯乘坐第二电梯等等,据此控制多部电梯分别按照各自的运行路径,前往不同的侯梯楼层停靠。
其中,不同电梯所停靠的侯梯楼层可以完全不同,也可以有部分重叠,尤其是在某一侯梯楼层的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可以由多部电梯都在该侯梯楼层停靠,其他情况下,可以控制不同电梯所停靠的侯梯楼层完全不同,本申请对步骤S35对不同电梯的具体控制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S36,在侯梯楼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主要对建筑物中有多部电梯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确定对不同电梯的控制方式,即确定各部电梯的运行路径后,可以在各侯梯楼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由该第一提示信息引导侯梯用户前往不同的电梯乘梯,如前往7楼、15楼的乘客,请搭乘2号电梯等。
本实施例对该第一提示信息的输出方式及其内容不作限定,可以在各侯梯楼层实时输出,也可以在电梯到达侯梯楼层时,由该侯梯楼层输出该第一提示信息,来提醒侯梯用户前往不同电梯乘梯,这可以基于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确定,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还可以获取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并利用该到达剩余时间,在相应侯梯楼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用来提示侯梯用户继续侯梯或停止侯梯,选择其他方式下/上楼等,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施例在对电梯进行调度过程中,不仅会利用侯梯用户的停靠楼层,还会结合各侯梯楼层的侯梯人数,来确定对电梯的调度指令,尤其是在具有多部电梯的情况下,响应该调度指令,能够控制不同电梯前往不同的侯梯楼层,并在侯梯楼层输出乘梯引导信息,实现对侯梯用户的分流乘梯,避免了多人挤在一部电梯,提高了负载效率。
作为本申请又一可选实施例,参照图5所示的电梯调度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41,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侯梯用户针对任一部电梯输入的乘梯请求;
本实施例中,该乘梯请求可以由侯梯用户使用门禁卡、按键或手机等方式生成,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且关于对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的获取,也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S42,解析该乘梯请求,得到侯梯用户前往的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步骤S43,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获取侯梯用户的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用户划分成不同类型,如健康成年人、小孩、孕妇、老年人、残疾人等,出于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群,生成相应的电梯调度内容。所以,本实施例的身份信息可以用来表示侯梯用户属于哪一类用户群,对该身份信息内容不做限定。
步骤S44,利用该身份信息,确定侯梯用户存在预定用户;
本实施例中,该预定用户可以是弱势群体,如小孩、孕妇、老年人、残疾人等,出于人文关怀考虑,对于这些侯梯用户发起的乘梯请求,可以优先响应。所以,计算机设备获取到多个乘梯请求后,可以先判断发起这些乘梯请求的侯梯用户中,是否存在预定用户,如果不存在,可以按照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方式,实现对电梯的调度控制;如果存在,可以优先满足预定用户的乘梯需求。
具体的,本申请可以将获取的各侯梯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定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来验证侯梯用户中是否存在预定用户,但并不局限于这种验证方式。
步骤S45,响应该预定用户的乘梯请求,获取预定用户所在的侯梯楼层及目标停靠层数;
在执行步骤S42后,可以得到各侯梯用户与侯梯楼层、停靠楼层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在确定侯梯用户中存在预定用户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该对应关系,获取预定用户所在的侯梯楼层,及其前往的停靠楼层的目标停靠层数,但并不局限于这种获取方式。
步骤S46,按照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生成第一调度指令;
如上述分析,在确定侯梯用户中存在预定用户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可以优先满足预定用户的乘梯需求,因此,可以预先配置相应调度内容,来满足该目的。
基于此,本实施例可以查询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得到与获取的预先用户对应的调度内容,再据此生成第一调度指令,具体实现过程本申请不作详述。
其中,对于同一类预先用户来说,其对应的调度内容也可以不同,本申请还可以进一步采用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方式,如依据各侯梯楼层的预先用户的人数等信息,配置不同的调度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预定用户,还可以设置响应优先级,并按照该响应优先级,配置相应的电梯调度内容,进而生成电梯调度规则等等。
所以,在确定侯梯用户中存在预定用户的情况下,除了获取预定用户所在的侯梯楼层、停靠楼层外,还可以获取各侯梯楼层的预定用户的人数等,之后,从电梯调度规则中,筛选与这几方面数据相匹配的调度内容,生成第一调度指令等,本申请对第一调度指令的方法及其内容不做限定。
步骤S47,响应第一调度指令,控制电梯前往预定用户所在侯梯楼层,并乘载该预定用户朝向目标停靠层数运行。
需要说明,本申请对优先响应预定用户的乘梯请求的实现方法不做限定,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描述这种直接控制电梯前往预定用户所在的侯梯楼层的控制方式。
可选的,对于当前侯梯的其他侯梯用户所在的侯梯楼层,可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用来引导其他侯梯用户是否继续等待电梯,前往那部电梯等待或乘坐电梯等等,关于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的输出及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掌握侯梯人数的变动,以便据此动态调整电梯的调度内容,调整电梯的停靠路径,具体实现过程本实施例不做详述。
综上,本实施例对电梯进行调度控制过程中,能够通过图像识别弱势群体(即预定用户),人文关怀,优先响应预定用户的乘梯请求,缩短预定用户的等待时间、减少预定用户乘梯期间的拥挤程度。可见,本实施例能够根据特殊情况,动态调整电梯的停靠楼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控制电梯在固定楼层停靠,本实施例极大提高了电梯调度的灵活性,满足了不同类型侯梯用户的实际需求。
可选的,本申请还可以将该实施例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结合,还能够避免在多部电梯的情况下,采用现有电梯调度方法,容易发生的等待时间过长、多人拥挤一部电梯、电梯低负荷或空载时间长等问题,提高了负载效率,较少了不必要功耗。
需要说明,本申请利用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动态调度方法,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几种应用场景,及相应的电梯调度规则内容,本申请还可以依据不同阶段的乘梯要求的变化,来调整该电梯调度规则,对于不同场所的电梯,可以配置不同的电梯调度规则等,本申请对电梯调度规则的配置过程不做限定。
参照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计算机设备,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图像分析模块12,用于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调度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
可选的,如图7所示,该调度模块13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31,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
第一生成单元132,用于利用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
第一控制单元133,用于响应所述调度指令,控制至少一部电梯运行。
其中,在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包括相应侯梯楼层的侯梯人数的情况下,第一生成单元132具体可以用于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获取与所述侯梯人数和所述停靠层数相匹配的调度内容,生成包含所述调度内容的调度指令。
可选的,如图8所示,该图像分析模块12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121,用于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获取侯梯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122,用于利用所述身份信息,确定侯梯用户存在预定用户;
相应地,上述第一生成单元132具体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1321,用于获取所述预定用户所在的侯梯楼层及目标停靠层数;
第二生成单元1322,用于按照所述电梯调度规则,生成控制电梯前往所述预定用户所在侯梯楼层,并乘载所述预定用户朝向所述目标停靠层数运行的调度指令。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时间获取模块14,用于获取当前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
时间显示模块15,用于将所述到达剩余时间在相应侯梯楼层进行显示;
第一提示模块16,用于在侯梯楼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在电梯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引导所述侯梯楼层中的侯梯用户前往不同电梯乘梯;和/或;
第二提示模块17,用于利用所述到达剩余时间,在相应侯梯楼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侯梯用户继续侯梯或停止侯梯。
需要说明,关于上述各功能模块实现相应功能的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能够通过识别各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结合各侯梯用户前往的停靠楼层,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动态调度,而不再强行分配电梯的固定停靠楼层,极大提高了电梯调度灵活性,满足了各特殊情况的电梯调度需求。
其中,本申请具体可以基于各侯梯楼层的侯梯人数、侯梯用户身份、前往的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等多方面数据,确定对至少一部分电梯的调度内容,避免等待时间过长、多人拥挤一部电梯、电梯低负荷或空载时间长等问题,还能够实现人文关怀,缩短弱势群体的侯梯时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可以实现上述电梯调度方法的各步骤。
参照图1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模块21、存储器22和处理器23,其中:
通信模块21、存储器22和处理器23的数量均可以为至少一个,且通信模块21、存储器22和处理器23相互之间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通信模块21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或有线通信模块,用来实现与图像采集设备、显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还可以用来实现计算机设备内容各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本申请对该通信模块21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不做限定,可以基于实际通信需求确定。
存储器22用于存储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的程序;
可选的,该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在实际应用中,其还可以用于存储获取的图像信息、侯梯人数、停靠层数等数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处理器23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该处理器23可以用于加载并执行存储器22存储的程序,该程序主要可以用于:
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基于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调度。
需要说明,关于处理器23执行程序实现电梯调度方法的其他步骤,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或其他控制设备,本申请对该计算机设备的产品类型不做限定。
参照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设备31和计算机设备32,其中:
图像采集设备31可以用于对侯梯楼层进行图像采集,得到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
结合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图像采集设备31可以摄像头,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各楼层,并要求所在楼层的电梯口附近位于该图像采集设备31的图像采集视野内,以保证该图像采集设备31能够获取所在楼层的各侯梯用户的图像信息,本申请对该图像采集设备的结构、安装方式,及其进行图像信息采集的触发方式、采集方式等均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
计算机设备31的组成结构可以参照上述计算机设备31实施例描述的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该计算机设备31可以与图像采集设备32进行无线通信连接,如图像采集设备31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实时或周期性地上传到计算机设备,以使计算机设备能够据此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动态调度。
需要说明,该计算机设备31还可以与产生乘梯请求的设备通信连接,以便其能够及时接收到侯梯用户发起的乘梯请求,该设备可以是手机等通讯设备、电梯中的按键和/或传感器等,可以基于乘梯请求的具体产生方式,来确定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并不局限于本文列举的示例。
可选的,参照图1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电梯调度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各楼层的显示设备33。
这种情况下,上述计算机设备32的处理器执行程序还可以用于:
获取当前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
将所述到达剩余时间发送至相应侯梯楼层的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结合上述方法实施例描述的电梯调度方法,显示设备33还可以用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在电梯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引导所述侯梯楼层中的侯梯用户前往不同电梯乘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侯梯用户继续侯梯或停止侯梯等,
其中,显示设备33可以是显示屏、语音播放器等,本申请对显示设备33的产品类型不做限定,可以基于所要输出信息的方式确定,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几种方式。
可选的,若建筑物中设置了多部电梯,如图12所示,可以为每一部电梯配置至少一个显示设备33和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设备31,也可以由同一楼层的多部电梯共用显示设备33和/或图像采集设备31,本申请对该图像采集设备31和显示设备33的安装位置和方式、以及与计算机设备32的通信方式不限定,并不局限于图11和图12所示的方式,图11和图12仅作为电梯调度系统的场景示意性说明。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电梯调度系统中,侯梯楼层的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图像信息,以使得计算机设备通过对其分析,得知该侯梯楼层的侯梯人数,侯梯用户的身份等信息,并结合各侯梯用户前往的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实现对至少一部电梯的动态调度,避免等待时间过长、多人拥挤一部电梯、电梯低负荷或空载时间长等问题,还能够实现人文关怀,缩短弱势群体的侯梯时间,极大提高了电梯调度的灵活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实施例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与另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单元、操作或模块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计算机设备、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获取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所述电梯调度规则通过将用户可能乘梯出现的乘梯情况进行分类,每一类乘梯情况作为一个事件,对该事件配置对应的子规则得到;
利用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以确定与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对应的子规则,调用所述子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
响应所述调度指令,控制至少一部电梯运行;
在侯梯楼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在电梯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引导所述侯梯楼层中的侯梯用户前往不同电梯乘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结果包括侯梯人数,所述利用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包括:
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获取与所述侯梯人数和所述停靠层数相匹配的调度内容,生成包含所述调度内容的调度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获取侯梯用户的身份信息;
利用所述身份信息,确定侯梯用户存在预定用户;
所述利用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预定用户所在的侯梯楼层及目标停靠层数;
按照所述电梯调度规则,生成控制电梯前往所述预定用户所在侯梯楼层,并乘载所述预定用户朝向所述目标停靠层数运行的调度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
将所述到达剩余时间在相应侯梯楼层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到达剩余时间,在相应侯梯楼层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侯梯用户继续侯梯或停止侯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包括:
接收侯梯用户针对任一部电梯输入的乘梯请求;
解析所述乘梯请求,得到所述侯梯用户前往的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7.一种电梯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调度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利用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以确定与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对应的子规则,调用所述子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响应所述调度指令,控制至少一部电梯运行;在侯梯楼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在电梯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引导所述侯梯楼层中的侯梯用户前往不同电梯乘梯;所述电梯调度规则通过将用户可能乘梯出现的乘梯情况进行分类,每一类乘梯情况作为一个事件,对该事件配置对应的子规则得到。
8.一种电梯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对侯梯楼层进行图像采集,得到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
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用于加载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获取所述侯梯楼层的图像信息及电梯停靠楼层的停靠层数;
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获取预先配置的电梯调度规则;所述电梯调度规则通过将用户可能乘梯出现的乘梯情况进行分类,每一类乘梯情况作为一个事件,对该事件配置对应的子规则得到;
利用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查询所述电梯调度规则,以确定与所述分析结果和所述停靠层数对应的子规则,调用所述子规则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
响应所述调度指令,控制至少一部电梯运行;
在侯梯楼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在电梯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引导所述侯梯楼层中的侯梯用户前往不同电梯乘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各楼层的显示设备;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还用于:
获取当前电梯停靠至各侯梯楼层的到达剩余时间;
将所述到达剩余时间发送至相应侯梯楼层的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1162.1A CN109693980B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1162.1A CN109693980B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93980A CN109693980A (zh) | 2019-04-30 |
CN109693980B true CN109693980B (zh) | 2021-03-19 |
Family
ID=66233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31162.1A Active CN109693980B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939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5827B (zh) * | 2019-05-13 | 2020-08-04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群组电梯的智能控制系统 |
CN110713082B (zh) * | 2019-10-22 | 2021-11-02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2758777B (zh) | 2019-11-01 | 2023-08-18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电梯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11634769B (zh) * | 2020-05-13 | 2023-04-18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运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299211B (zh) * | 2020-10-29 | 2023-01-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859624B (zh) * | 2021-01-06 | 2023-06-20 |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锁具的特殊成员防护方法及装置 |
CN115783912B (zh) * | 2021-09-10 | 2024-08-27 |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3697620A (zh) * | 2021-09-27 | 2021-11-26 | 湖南桅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电梯群控方法及装置 |
CN114604704A (zh) * | 2021-11-29 | 2022-06-10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厅外检测的电梯派梯系统 |
CN114955753B (zh) * | 2022-06-17 | 2024-04-26 | 河南云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电梯运行状态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CN115072508B (zh) * | 2022-07-18 | 2022-11-11 | 凯尔菱电(山东)电梯有限公司 | 智能楼宇中电梯的高效调度方法 |
CN115818379A (zh) * | 2022-10-21 | 2023-03-21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智慧园区电梯控制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74250B2 (ja) * | 1994-12-19 | 1998-07-09 | 関西電力株式会社 | 昇降機 |
EP0980842A1 (de) * | 1998-08-14 | 2000-02-23 | Inventio Ag | Einrichtung zur Stillsetzung einer Aufzugsanlage |
CN101837910A (zh) * | 2009-03-19 | 2010-09-22 | 株式会社东芝 |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CN102674093A (zh) * | 2011-03-15 | 2012-09-19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 |
CN105084140A (zh) * | 2015-07-10 | 2015-11-25 | 郭今戈 | 一种循环间隔分配的电梯召梯等候时间的优化方法与装置 |
CN108053111A (zh) * | 2017-12-11 | 2018-05-18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电梯分流方法及系统 |
CN208378111U (zh) * | 2018-05-04 | 2019-01-15 | 思普瑞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大数据系统的电梯自动调度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92961A (ja) * | 1995-01-18 | 1996-07-30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
CN106315316A (zh) * | 2015-06-16 | 2017-01-11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一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976766B (zh) * | 2016-08-23 | 2020-05-26 |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电梯派送方法及装置 |
CN106276438B (zh) * | 2016-08-28 | 2019-01-04 | 杨凯杰 |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 |
CN208103616U (zh) * | 2018-04-12 | 2018-11-16 | 苏州富士精工电梯有限公司 |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电梯 |
-
2019
- 2019-02-21 CN CN201910131162.1A patent/CN1096939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74250B2 (ja) * | 1994-12-19 | 1998-07-09 | 関西電力株式会社 | 昇降機 |
EP0980842A1 (de) * | 1998-08-14 | 2000-02-23 | Inventio Ag | Einrichtung zur Stillsetzung einer Aufzugsanlage |
CN101837910A (zh) * | 2009-03-19 | 2010-09-22 | 株式会社东芝 |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CN102674093A (zh) * | 2011-03-15 | 2012-09-19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 |
CN105084140A (zh) * | 2015-07-10 | 2015-11-25 | 郭今戈 | 一种循环间隔分配的电梯召梯等候时间的优化方法与装置 |
CN108053111A (zh) * | 2017-12-11 | 2018-05-18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电梯分流方法及系统 |
CN208378111U (zh) * | 2018-05-04 | 2019-01-15 | 思普瑞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大数据系统的电梯自动调度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93980A (zh) | 2019-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93980B (zh) | 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7126354B2 (ja)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
JP6742962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画像認識方法及び運行制御方法 | |
US10035679B2 (en) |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using meeting information to control car destinations | |
CN104477714A (zh) | 基于智能设备控制电梯运行的方法、服务器及智能设备 | |
CN104973468B (zh) |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预测配梯控制方法 | |
CN109720947B (zh) | 外部系统协同分配系统以及方法 | |
EP2604562A2 (en) | Elevator system | |
US10273118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providing traffic forecasts for elevator systems | |
EP3798169A1 (en) | Elevator control device, elevator system and elevator control method | |
JP2018158793A (ja) | エレベータ利用者案内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11225866B (zh) | 自动呼叫登记系统以及自动呼叫登记方法 | |
CN111847152B (zh) | 一种机器人乘梯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
CN108861908A (zh) | 一种智能电梯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JP2020066513A (ja)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 |
CN111201191B (zh) | 拥堵避免运转系统和方法 | |
CN113247719B (zh) | 一种电梯群管控系统、方法及电梯业务网关设备 | |
CN113942900A (zh) |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配控制方法以及电梯 | |
WO2021191981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 |
CN111931128A (zh) | 基于伯努利模型的电梯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728396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 |
WO2019077646A1 (ja)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 |
JP7268715B1 (ja) |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端末装置および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 | |
CN113511566A (zh) | 群管理控制装置、调度控制方法和电梯 | |
EP3643664A1 (en) | Elevator service request using user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