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30A - “塑钢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塑钢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730A CN1096730A CN 93107129 CN93107129A CN1096730A CN 1096730 A CN1096730 A CN 1096730A CN 93107129 CN93107129 CN 93107129 CN 93107129 A CN93107129 A CN 93107129A CN 1096730 A CN1096730 A CN 10967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ber
- manufacture method
- plastic
- resin
- w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塑木复合材料——塑钢木及其制造方法,可
将除树皮、根、梢以外的木材轧制成片状,注入树脂,
可加入尼龙纤维等材料作为加强筋,多层叠加,模压
成型,加压固化,制成不同形状、规格的塑钢木型材。
比一般木材和塑木复合材料机械强度高,成本低。可
广泛用作建材、装饰材料、家具材料、船舶及体育器械
用材料。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塑钢木”-一种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现有的塑木复合材料,一般是采用天然优质木材,加工成一定型材(如板材),注入树脂、固化制成的。其关键工序是树脂注入,以保证树脂均匀注入到木材内部,过去采用过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常压下敞开式容器中的自然浸泡法,由于木材结构完整,树脂注入效果不理想,已基本放弃不用;另一种是在密闭容器中的加压法或减压加压法,即将预成型木材放于密闭容器中,在高于一般正常大气压力下进行树脂注入,或者先进行抽真空,使木材间隙内的气泡逸出后,再加压,在高压下进行树脂注入(参见中文杂志《世界发明》1988年第3期,P13)。现有这些塑木复合材料制造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必须选用优质木材作为原料,二是树脂注入的时间很长,效果不理想,直接影响复合效果,三是所加工成的塑木复合材料机械强度提高有限,且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塑木复合材料制造方法,从而可提供一种新的、机械强度更高、便于预制成所需形状型材、成本低的塑木复合材料-塑钢木。
本发明提供的塑钢木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a、木材预加工成型;
b、木材预处理;
c、树脂注入;
d、初压成型;
e、树脂固化。
上述工艺过程与一般塑木复合材料制造方法所不同之处在于:
1、在步骤a中,是用轧机将木材沿纤维纵向轧制成片状;为了防止在轧制过程中木材纤维断裂,可以预先将木材的树皮剥去,截成适当尺寸(一般长度在一米以上,厚度适当),经水浸泡好,再用轧机轧制。轧机可用一般双辊轧钢机,通过调整轧辊的辊距,连续多次轧制,最后轧制成松软的片状木材,厚度可控制在1-2cm最好,然后加热脱水。被压扁的片状木材纤维横向连结被破坏,纵向连结基本无损。对轧制的木材原料无特殊要求,只需要有一定长度(一米左右),弯曲多节木、树枝树杈、圆木下脚料、小径木、木质松软的速生材等皆可利用。
2、在步骤c中,是用喷淋或浸泡的方式将树脂注入片状木材内部。由于木材被轧制成松软的片状,纤维束基本散开,液态树脂浸入变得很容易,不必在密封容器中抽真空,加压,就可以很快均匀注入。
3、在步骤c和e之间增加步骤d初压成型,这是过去制造方法中所没有的。初压成型主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使树脂充分注入,浸透片状木材内部结构;二是使树脂和片状木材密度分布更为均匀;三是按照最后所需要的型材形状初步模压成型。可以采用多向振动初压机初压成型。多向振动初压机由加压装置、振动装置、移动装置、模具固定装置、控制装置组成。可以根据所需型材的形状、大小、厚度等要求,先将注入树脂尚未固化的片状木材多层迭加,为了加强其强度,还可以在片状木材之间加入作为加强筋的纤维(如尼龙纤维、尼龙网片、碳纤维等),再进行初压成型。先将根据所需型材所制的模具分别固定于模具固定装置上,调整好相对位置,再将迭放好的浸入树脂尚未固化的片状木材作为毛坯料放入模具中,然后加压,在加压过程中保持一定频率的振动,起到振捣的作用,最后初步模压成型。
4、在步骤e中,将初步模压成型的坯料放入固定于加压固化机的模具中,加压加热固化(对于采用冷固型树脂的坯料可不加热)。加压固化机可以采用一般制作刨花板的加压成型机,适当改装。一般制作塑木复合材料树脂固化工序不需要加压。
在步骤b中,和一般加工塑木复合材料方法相同,是根据所需复合材料的特殊要求,对木材进行特殊处理,如阻燃、防水、耐腐蚀等。
本发明提供的塑钢木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对加工原材料要求低、利用率高,除了树皮、根、梢外都可以利用。
2、生产效率高,可以用多台机器组成生产线,机械化连续生产,树脂注入方式简单,时间短,效果好,分布均匀。
3、采用这种方法所制成的塑钢木,树脂和木材密度分布均匀,可以是由多层片状木材注入树脂后压制而成,还可以在片状木材之间加有作为加强筋的纤维材料,因此机械强度不仅比一般木材,而且比一般塑复合材料大大提高。
4、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制作塑木复合材料的过程中,直接模压成型,加压固化成各种不同形状、规格的型材,直接提供使用,不必再进行后期加工。
5、采用这种方法,由于木材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所制成塑钢木成本低。
6、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加入特殊化工材料、染料等,制成具有阻燃、耐腐蚀等特殊性能的塑钢木。
7、所制成的塑钢木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制成建材、装饰材料、家俱材料、船舶及体育器械用材料。
Claims (10)
1、一种塑钢木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a、木材预加工成型;
b、木材预处理;
c、树脂注入;
e、树脂固化。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是用轧机将木材沿纤维的纵向轧制成片状;在步骤c和e之间,增加步骤d初压成型;在步骤e中,是采用加压成型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预先将木材的树皮剥去,截成适当尺寸,经水浸泡好,再用轧机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是用喷淋或浸泡的方式将树脂注入片状木材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是采用多向振动初压机初压成型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可先将注入树脂尚未固化的片状木材多层迭加,还可以在片状木材之间加入作为加强筋的纤维材料,再进行初压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是将初步模压成型的坯料放入固定于加压机的模具中,加压固化。
7、一种塑钢木,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制成。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钢木,其特征在于,是由多层片状木材注入树脂后压制而成的,还可以在片状木材之间加有作为加强筋的纤维材料。
9、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钢木,其特征在于,是在制作塑木复合材料的过程中,直接模压成型,加热固化制成的型材。
10、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步骤d中的多向振动初压机,其特征在于,由加压装置、振动装置、移动装置、模具固定装置、控制装置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107129 CN1096730A (zh) | 1993-06-22 | 1993-06-22 | “塑钢木”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107129 CN1096730A (zh) | 1993-06-22 | 1993-06-22 | “塑钢木”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730A true CN1096730A (zh) | 1994-12-28 |
Family
ID=4986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3107129 Pending CN1096730A (zh) | 1993-06-22 | 1993-06-22 | “塑钢木”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73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91495C (zh) * | 2007-05-10 | 2010-02-24 | 李胜霸 | 棕榈科树木的木材及其加工方法 |
CN101065236B (zh) * | 2004-11-24 | 2010-10-27 | 特里斯帕国际公司 | 塑料板成型的方法 |
CN102173025A (zh) * | 2011-02-01 | 2011-09-07 | 上海澳金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 发泡淋浴盆制造工艺 |
-
1993
- 1993-06-22 CN CN 93107129 patent/CN109673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5236B (zh) * | 2004-11-24 | 2010-10-27 | 特里斯帕国际公司 | 塑料板成型的方法 |
CN100591495C (zh) * | 2007-05-10 | 2010-02-24 | 李胜霸 | 棕榈科树木的木材及其加工方法 |
CN102173025A (zh) * | 2011-02-01 | 2011-09-07 | 上海澳金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 发泡淋浴盆制造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2923B (zh) | 一种竹长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 |
CN102275200A (zh) | 一种竹材纤维复合型材的制造方法 | |
DE2716748A1 (de) | Wiederverfestigtes holzmaterial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 |
CN101759898A (zh) | 玻璃纤维合成轨枕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104286A (zh) | 木束重组材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1693382A (zh) | 一种木塑硬质材料的制造方法 | |
KR20170002758A (ko) | 복합재 보강멤버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 |
CN106363763B (zh) | 原木纹理的重组木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924407A (zh) | 零公害无胶竹质和/或木质重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
DE102013210934A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verbundbauteils sowie Faserverbundbauteil | |
CN1944017A (zh) | 炭化色差花式人造板坯及其生产方法 | |
JP3940678B2 (ja) | 木材から成る成形体、およびこの成形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 |
CN1096730A (zh) | “塑钢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0345668C (zh) | 竹木复合型材的制造方法 | |
CN103331800A (zh) | 内设竖筋的植物纤维挤出制品及挤出机和生产方法 | |
CN204844379U (zh) | 一种带有尾锯的拼板机 | |
CN1227155A (zh) | 人造木 | |
CN201148018Y (zh) | 玻璃纤维塑料与金属材料的复合结构 | |
CN116175721A (zh) | 竹质公路防护栏的生产方法 | |
CN203401555U (zh) | 内设竖筋的植物纤维挤出制品及挤出机 | |
CN100389015C (zh) | 天然色差花式人造板坯及其生产方法 | |
CN2502872Y (zh) | 强化竹材专用成型模具 | |
CN109483916A (zh) | 一种聚氨酯型复合材料筋材的制备 | |
Lou et al. | Bamboo Flattening Technique | |
CN1584257A (zh) |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及其生产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