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9999A - 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59999A CN109659999A CN201910012497.1A CN201910012497A CN109659999A CN 109659999 A CN109659999 A CN 109659999A CN 201910012497 A CN201910012497 A CN 201910012497A CN 109659999 A CN109659999 A CN 1096599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resistance
- connect
- super capacitor
- feedback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包括:反馈模块,用于检测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目标芯片,与反馈模块相连,用于当电压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流充电,以及当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压充电。可见,通过本申请中的充电电路,不仅可以保证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初期,不会发生因为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流过大,而使得目标超级电容的极板发生弯曲的情况;而且,也可以保证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的后期,不会出现因为充电电压过大,而使得目标超级电容的电解液呈现沸腾状态,从而提前报废目标超级电容的问题。所以,通过本申请中的充电电路,可以避免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Super capacitors,电化学电容)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具有特殊性能的电源。超级电容因其具有功率密度大、充电速度快、容量高、可逆性好、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等优点,而在工业控制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现有的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中,一种是以恒流充电的方式对超级电容进行充电,但是,此种充电电路在对超级电容的充电后期,会使得超级电容的电极电压超过超级电容的额定电压值,这样会导致超级电容中的电解液析出气泡,而呈现沸腾状态,容易使得超级电容提前报废;另一种是以恒压充电的方式对超级电容进行充电,但是,此种充电电路在对超级电容进行充电的前期,存在充电电流会超出超级电容的电极的最大电流,容易造成超级电容的极板弯曲,从而影响超级电容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现有的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均会使得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发生异常,而影响超级电容的使用性能。
所以,如何提供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以避免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以避免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包括:
反馈模块,用于检测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
目标芯片,与所述反馈模块相连,用于当所述电压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流充电,以及当所述电压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压充电。
优选的,所述目标芯片为TPS61087;
其中,所述TPS61087的COMP管脚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TPS61087的SS管脚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TPS61087的FREQ管脚接地,所述TPS61087的第一SW管脚和所述TPS61087的第二SW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TPS61087的IN管脚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变压器的第四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TPS61087的FB管脚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三端接地。
优选的,还包括:MCU;
其中,所述MCU与所述TPS61087的EN管脚连接。
优选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容;
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TPS61087的IN管脚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
其中,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三端。
优选的,所述反馈模块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光耦、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
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光耦的第三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光耦的第四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三端。
优选的,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为TL431。
优选的,所述光耦为EL817。
可见,在本发明中,将反馈模块与目标芯片进行连接,当反馈模块检测到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时,反馈模块会将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反馈到目标芯片当中,当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目标芯片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流充电,这样就保证了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初期,不会发生因为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流过大,而使得目标超级电容的极板发生弯曲的情况;当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目标芯片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压充电,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的后期,由于充电电压过大,而使得目标超级电容的电解液呈现沸腾状态,从而提前报废目标超级电容的问题。显然,通过本发明中的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可以避免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模块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馈模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如图1所示,该充电电路包括:
反馈模块,用于检测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
目标芯片,与反馈模块相连,用于当电压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流充电,以及当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压充电。
随着国家工业4.0的推广,工业控制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程序的使用量变得更加庞大。在现有的市场当中,当程序发生断电时,通常是利用超级电容来对程序进行供电。因为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次数可达50万次以上,所以,超级电容的使用时间较长,由此可以满足程序掉电时的供电需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其充电电压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是将用于检测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的反馈模块与目标芯片连接,其中,目标芯片能够在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流充电,当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压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恒流充电是指在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对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流始终保持不变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充电,可以缩短对于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时间,但是,若在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后期仍然保持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流不变,会使得目标超级电容极板之间的电流超出极板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导致目标超级电容的电解液析出过多气泡,而呈现沸腾状态,这样不仅浪费了目标超级电容的电能,而且,也容易使得目标超级电容的温度过高,而造成目标超级电容的存储容量下降。
恒压充电是指在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充电过程中,对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压始终保持不变的方法,此种方法可以避免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后期由于充电电流过大,脱落目标超级电容中的极板活性物质,对目标超级电容的能量所造成的损失,但是,恒压充电在充电前期存在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流会超出目标超级电容的最大允许电流,容易使得超级电容的极板发生弯曲,从而提前报废目标超级电容。
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两段式的充电方法,在启动目标超级电容进行充电的过程,采用的是恒流充电,这样就保证了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初期不会因为充电电流过大,而对目标超级电容所造成的损伤;当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达到预设阈值时,目标芯片会将对目标超级电容的恒流充电切换成恒压充电,由此就避免了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超过额定电压值时,击穿目标超级电容的危险,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由于充电电压过大而使得目标超级电容的极板活性物质脱落和电能损失的情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能够实现对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进行检测的反馈模块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是通过电阻分压来测量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也可以是通过传感器来获取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还可以是通过可控精密稳压源来测量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所以,本实施例对反馈模块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芯片可以是TPS61087,也可以是在单片机。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将反馈模块与目标芯片进行连接,当反馈模块检测到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时,反馈模块会将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反馈到目标芯片当中,当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目标芯片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流充电,这样就保证了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初期,不会发生因为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流过大,而使得目标超级电容的极板发生弯曲的情况;当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目标芯片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压充电,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的后期,由于充电电压过大,而使得目标超级电容的电解液呈现沸腾状态,从而提前报废目标超级电容的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与优化,如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的,目标芯片为TPS61087;
其中,TPS61087的COMP管脚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TPS61087的SS管脚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TPS61087的FREQ管脚接地,TPS61087的第一SW管脚和TPS61087的第二SW管脚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变压器的第二端连接,TPS61087的IN管脚与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的第三端接地,变压器的第四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反馈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反馈模块的第二端与TPS61087的FB管脚连接,反馈模块的第三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TPS61087来实现对目标超级电容的恒流充电或恒压充电,具体的,当目标芯片为TPS61087时,反馈模块与TPS61087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在该电路当中,当TPS61087和变压器处于导通状态时,反馈模块会将检测到的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通过TPS61087的FB端口反馈至TPS61087当中,这样一来,TPS61087就可以对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值进行控制。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超级电容开始启动的过程中,即使目标超级电容的初始电压为零,变压器中的一次绕组电流会始终受到TPS61087的峰值电流的限制。考虑到TPS61087在软启动时的占空比,变压器的输入电流低于TPS61087器件的峰值电流,当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达到预设阈值时,TPS61087器件在DCM和CCM边界调频工作,此时,TPS61087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压充电,由此就保证了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其中,CN1为充电电路的输入端,CN2为充电电路的输出端,充电电路从CN1接入到TPS61087的IN管脚和PGND管脚,CN2的管脚1与反馈模块的第一端连接,CN2的管脚2接地,相当于与反馈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由此就可以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电路与目标超级电容进行连接。能够想到的是,当将目标超级电容与该充电电路连接之后,就可以利用该充电电路对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状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的作用是为了将反馈模块检测到的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传输至TPS61087,在实际应用当中,还可以利用感性元件来替代变压器。
如图4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其中,TPS61087的COMP管脚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TPS61087的SS管脚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TPS61087的IN管脚分别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电感的第二端与TPS61087的第一SW管脚连接,TPS61087的第二SW管脚与TPS61087的第一SW管脚连接,TPS61087的第一SW管脚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反馈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反馈模块的第二端与TPS61087的FB管脚连接,反馈模块的第三端接地。
显然,通过图4当中的充电电路,也可以实现根据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压充电或恒流充电。而且,相比于图4当中TPS61087与反馈模块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变压器来将反馈模块检测到的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传输至TPS61087,这样可以减少器件的选型难度。此外,利用变压器来代替电感,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电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充电电路还包括:MCU;
其中,MCU与TPS61087的EN管脚连接。
在实际应用当中,TPS61087的EN管脚还可以直接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连接,这样一来,MCU就可以对目标超级电容在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值进行灵活的调整。也即,MCU实时对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进行监测,经过MCU的分析和处理,得到相对应的PWM控制信号来控制充电电路中各个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并以此来对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流进行调整。所以,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在对目标超级电容进行充电过程中的灵活性。
如图5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容C3;
其中,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分别与TPS61087的IN管脚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容C3来吸收变压器所产生的尖峰、能量和反冲电压。能够想到的是,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进一步保证充电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如图5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目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
其中,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电容器具有阻直流通交流的特性,利用电容器的该种特性,可以从混杂的直流电里滤出交流电。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对变压器输出交流电进行过滤,由此就可以使得变压器输出的电流波形更加稳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与优化,如图6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模块的结构图。
具体的,上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其中,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
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为反馈模块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为反馈模块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为反馈模块的第三端。
在本实施例中,反馈模块是由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组成,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个电阻的分压来测量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可以进一步提高反馈模块在对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进行检测时的检测速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与优化,如图7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馈模块的结构图。
具体的,上述反馈模块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光耦、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
其中,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和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光耦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与光耦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与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一端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二端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三端接地;
光耦的第三端为反馈模块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为反馈模块的第一端,光耦的第四端为反馈模块的第三端。
在本实施例中,是提供了反馈模块的另一种结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反馈模块中,可控精密稳压源的接地端与光耦的接地端并不相同,可控精密稳压源的接地端与光耦的接地端是属于不同的网络,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所以,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进一步保证充电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三个电阻来调整电压准位,这样可以对电压准位进行更好的调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所组成的稳压模块,可以用来保证反馈模块中反馈环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与优化,具体的,上述可控精密稳压源为TL431。
可以理解的是,TL431是一种并联稳压集成电路,因其工作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源电路当中。而且,该器件可以用两个电阻,将其输出电压调整至Verf(2.5V)到36V的任意数值。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将可控精密稳压源设置为TL431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电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此外,TL431在工作过程中,发出的噪声较低,这样可以显著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与优化,具体的,上述光耦为EL817。
在本实施例中,是将光耦设置为EL817,因为EL817是一种线性光耦,用在充电电路当中,可以用来稳定充电电路中的工作电压。而且,EL817的工作温度范围为-55℃~110℃,存储温度为-55℃~125℃,这样的工作性能可以使得本申请所提供的充电电路应用于更多的复杂场景当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馈模块,用于检测目标超级电容的电压值;
目标芯片,与所述反馈模块相连,用于当所述电压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流充电,以及当所述电压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对所述目标超级电容进行恒压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芯片为TPS61087;
其中,所述TPS61087的COMP管脚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TPS61087的SS管脚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TPS61087的FREQ管脚接地,所述TPS61087的第一SW管脚和所述TPS61087的第二SW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TPS61087的IN管脚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变压器的第四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TPS61087的FB管脚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三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
其中,所述MCU与所述TPS61087的EN管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容;
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TPS61087的IN管脚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
其中,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三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光耦、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
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光耦的第三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光耦的第四端为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三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为TL43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为EL8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12497.1A CN109659999A (zh) | 2019-01-07 | 2019-01-07 | 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12497.1A CN109659999A (zh) | 2019-01-07 | 2019-01-07 | 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59999A true CN109659999A (zh) | 2019-04-19 |
Family
ID=66119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12497.1A Pending CN109659999A (zh) | 2019-01-07 | 2019-01-07 | 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5999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00876A (zh) * | 2020-07-31 | 2020-11-06 | 西安方元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光纤延迟线的5v升压7v电源电路 |
CN115208032A (zh) * | 2022-09-13 | 2022-10-18 | 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安全检测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321109U (zh) * | 2017-09-28 | 2018-05-04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采集终端电源反馈防护电路 |
-
2019
- 2019-01-07 CN CN201910012497.1A patent/CN10965999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321109U (zh) * | 2017-09-28 | 2018-05-04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采集终端电源反馈防护电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MP15044 Test results", 《TI主页》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00876A (zh) * | 2020-07-31 | 2020-11-06 | 西安方元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光纤延迟线的5v升压7v电源电路 |
CN115208032A (zh) * | 2022-09-13 | 2022-10-18 | 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安全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3320B (zh) | 一种高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0492836C (zh) | 具有保持时间的单转换电源转换器及其方法 | |
CN101882879B (zh) | 恒流源转恒压源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灯具 | |
CN104578800B (zh) | 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以及带该电路的开关电源 | |
CN102969765B (zh) | 一种恒流恒压充电控制电路 | |
CN109189140B (zh) | 一种纹波电流产生电路 | |
CN103018586B (zh) |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子模块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 |
CN104617558B (zh) | 电源短路保护电路 | |
CN102263515A (zh) | 一种ac-dc电源转换芯片及电源转换电路 | |
CN105491728A (zh) | 一种直接滤波式开关电源 | |
CN201011706Y (zh) | 镍氢镍镉电池组充电器控制电路 | |
CN109659999A (zh) | 一种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 |
CN104753445A (zh) | 太阳能供电装置 | |
CN104422833A (zh) | 充放电检测装置 | |
CN102916470B (zh) | 一种用于串联电池之间能量转移的电池能量转移电路 | |
CN201207579Y (zh) | 电池充电器 | |
CN110221645B (zh) | 一种纹波电流产生电路 | |
CN203014666U (zh) | 快速启动栅极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模块 | |
CN202873150U (zh) | 一种储能led驱动器系统 | |
CN205319941U (zh) | 双路电压转换控制芯片、双路电压转换器和电子式电能表 | |
CN104749426A (zh) | 过零检测电路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
CN203858288U (zh) | 过零检测电路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
CN103269059B (zh) | 一种提高过压保护精度的开关电路 | |
CN201063531Y (zh) | 电源变换电路及其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 | |
CN206041811U (zh) | 用于变桨距控制器的双反馈多路输出开关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