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656261A - 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6261A
CN109656261A CN201811477777.1A CN201811477777A CN109656261A CN 109656261 A CN109656261 A CN 109656261A CN 201811477777 A CN201811477777 A CN 201811477777A CN 109656261 A CN109656261 A CN 109656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fferent
test macro
gesture stability
stability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77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宗南
邓亚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 Ling Fe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 Ling Fe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 Ling Fe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 Ling Fe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777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6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6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6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8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 G05D1/0808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05D1/101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通过上位机的模板样式,将数据包对应的各个部分加入到相应的模板即可;能够自动识别数据包,并将相应的数据内容转换为需要的数据。上位处理的PC机运行该软件系统,通过软件来定义数据模板N和解析数据;下位飞行控制器作为数据的发送端,在运行过程中会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N不断的向外发送状态信息上位机按照N协议解析接收到的数据,那么就能够解析出来下位飞行控制器不断发送的状态信息,如果按照M协议进行解析就得不到正确的数据状态。本发明能够适配各种类型的飞控数据链、上位机适配、适配不同飞控系统的通信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目前方案采用的是专用通信协议,上位机只能针对专用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收发,无法适配不同类型的飞控,自定义通信数据内容。本方案采用在上位机上可以自定义通信协议格式,达到适配不同类型的飞控系统数据采集的需求。现有的姿态测试系统,对应配置的上位机测试软件只能回传测试系统的数据,无法将飞控上的数据实时的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姿态测试系统,飞控系统采用的通信协议和上位机的协议不匹配,现有的不能自定义通信协议,导致无法匹配传输对应配置的上位机测试软件只能回传测试系统的数据,无法将飞控上的数据实时的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分析,只能分析测试系统传输过来的数据然后再根据系统反馈调整飞控系统的参数,不能够再仿真测试的同时在线调整飞控系统的参数。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解决上述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适配不同的传输协议,这需要极大的增加上位机通信协议模块的灵活性,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完全的自定义结构,这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其意义在于能够适配不同的通信协议,增加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方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传输不同的数据内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通过上位机的模板样式,将数据包对应的各个部分加入到相应的模板即可;能够自动识别数据包,并将相应的数据内容转换为需要的数据。
A和B两个用户在软件中定义数据包的构成,例如帧头,命令ID,数据长度,校验方式等内容。
A、B用户通过软件生成该指定数据包的协议模板,A用户定义为模板M,B用户定义模板为N
A、B用户用的飞控是AK和BK,那么不同的飞控采用的数据传输协议都是自定义状态,及A和B分别生成的模板M和N。
在使用的过程中AK可以采用模板M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解析,如果采用BK飞控,可以采用N模板进行解析,通过选择不同的模板就可以解析不同的飞控数据,而不需要对软件重新修改或者编译。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软件系统,解析过程中固定模板的弊端,采用了可自定义模板形式,能够适应更多种类通信方式的需求
进一步,所述数据包的构成格式为:帧头+命令字+数据长度+数据内容+校验,共5部分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包括:
系统硬件包括:上位处理的PC机和下位传输数据的飞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
上位处理的PC机运行该软件系统,通过软件来定义数据模板N和解析数据
下位飞行控制器作为数据的发送端,它在运行过程中会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N不断的向外发送状态信息
上位机按照N协议解析接收到的数据,那么就能够解析出来下位飞行控制器不断发送的状态信息,如果按照M协议进行解析就得不到正确的数据状态。
在整个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的硬件组成为PC机、飞行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起到的作用是将飞行控制器和PC机连接起来,如果能用有限的方式进行连接,则可以省去无线传输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针对测试的无人机飞控系统来说,飞控的数据链都是不同的,为了能够适配各种类型的飞控数据链的需要。本发明实现技术为定义可变的数据包,开放数据包自动以功能,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来实现数据包内容的自定义,达到适配不同飞控系统的需要。本发明不同飞控系统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为了能够使上位机适配,在上位机中开发通信协议适配模块,通过用户自定义数据通信内容,达到适配不同飞控系统的通信需求。
现有的上位机和下位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的,例如飞控A和软件M是一套系统,那么B飞控是不能与软甲M进行通信的,因为采用的通信协议不同(现在市面上每家自研的飞控都是自己定义的数据格式,不会兼容第三方公司的硬件),所以采用该软甲模块,只需要在使用B飞控之前,在软件M中添加相对应的协议模板,那么B飞控就可以与M软件进行通信了。这样能够增加测试软件的通用性,为飞控系统的配套软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应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的姿态测试系统,对应配置的上位机测试软件只能回传测试系统的数据,无法将飞控上的数据实时的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分析的问题。本发明实现技术为定义可变的数据包,开放数据包自动以功能,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来实现数据包内容的自定义,达到适配不同飞控系统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包括:上位处理的PC机和下位传输数据的飞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
上位处理的PC机运行该软件系统,通过软件来定义数据模板N和解析数据;
下位飞行控制器作为数据的发送端,它在运行过程中会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N不断的向外发送状态信息;
上位机按照N协议解析接收到的数据,那么就能够解析出来下位飞行控制器不断发送的状态信息,如果按照M协议进行解析就得不到正确的数据状态。
在整个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的硬件组成为PC机、飞行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起到的作用是将飞行控制器和PC机连接起来,如果能用有限的方式进行连接,则可以省去无线传输模块。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用户在上位机中定义数据模板;
S202:上位机程序加载数据模板;
S203:连接飞控系统;
S204:用户选择本次试验飞控系统使用的数据模板。
完成通信过程,解析飞控发送的数据包内容
通过上位机的模板样式,将数据包对应的各个部分加入到相应的模板即可。系统即能够自动识别数据包,并将相应的数据内容转换为需要的数据。
数据包的构成格式为:帧头+命令字+数据长度+数据内容+校验,共5部分组成。只要自定义的数据包按照这样的包格式就能够通过上位机识别,从而达到适配不同类型的飞控系统的数据传送需求。
A和B两个用户在软件中定义数据包的构成,例如帧头,命令ID,数据长度,校验方式等内容。
A、B用户通过软件生成该指定数据包的协议模板,A用户定义为模板M,B用户定义模板为N
A、B用户用的飞控是AK和BK,那么不同的飞控采用的数据传输协议都是自定义状态,及A和B分别生成的模板M和N。
在使用的过程中AK可以采用模板M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解析,如果采用BK飞控,可以采用N模板进行解析,通过选择不同的模板就可以解析不同的飞控数据,而不需要对软件重新修改或者编译。
该软件方法就是解决了传统软件系统,解析过程中固定模板的弊端,采用了可自定义模板形式,能够适应更多种类通信方式的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通过上位机的模板样式,将数据包对应的各个部分加入到相应的模板即可;能够自动识别数据包,并将相应的数据内容转换为需要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的构成格式为:帧头+命令字+数据长度+数据内容+校验,共5部分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包括:
A和B两个用户在软件中定义数据包的构成;
A、B用户通过软件生成该指定数据包的协议模板,A用户定义为模板M,B用户定义模板为N;
A、B用户用的飞控是AK和BK,不同的飞控采用的数据传输协议都是自定义状态,及A和B分别生成的模板M和N;
在使用的过程中AK采用模板M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解析,采用BK飞控,采用N模板进行解析,通过选择不同的模板就可以解析不同的飞控数据。
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包括:
上位处理的PC机,通过软件定义数据模板N和解析数据;
下位飞行控制器,作为数据的发送端,在运行过程中会按照通信协议N不断的向外发送状态信息;
上位机按照N协议解析接收到的数据,解析出来下位飞行控制器不断发送的状态信息,按照M协议进行解析就得不到正确的数据状态;
无线传输模块,将飞行控制器和PC机连接。
5.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6.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方法。
CN201811477777.1A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9656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7777.1A CN109656261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7777.1A CN109656261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6261A true CN109656261A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1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7777.1A Pending CN109656261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626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1518A1 (en) * 2003-01-22 2004-07-22 Alison Milligan Flexible multimode chip design for storage and networking
CN101789171A (zh) * 2010-02-10 2010-07-28 凯迈(洛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送总线变换方法及系统
CN101803328A (zh) * 2007-09-13 2010-08-11 空中客车运作股份公司 用于远程航空电子应用程序的acars路由器
CN102478797A (zh) * 2010-11-22 2012-05-30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种可配置通讯协议的监控系统
CN103235852A (zh) * 2013-04-21 2013-08-07 南昌航空大学 基于FPGA的FlightGear通用三维视景数据显示方法
CN105329429A (zh) * 2015-11-23 2016-02-17 浙江大学 摆线推进器的监测控制系统以及包括该系统的无人船
CN108183770A (zh) * 2017-12-29 2018-06-19 南京奇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自动飞行许可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1518A1 (en) * 2003-01-22 2004-07-22 Alison Milligan Flexible multimode chip design for storage and networking
CN101803328A (zh) * 2007-09-13 2010-08-11 空中客车运作股份公司 用于远程航空电子应用程序的acars路由器
CN101789171A (zh) * 2010-02-10 2010-07-28 凯迈(洛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送总线变换方法及系统
CN102478797A (zh) * 2010-11-22 2012-05-30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种可配置通讯协议的监控系统
CN103235852A (zh) * 2013-04-21 2013-08-07 南昌航空大学 基于FPGA的FlightGear通用三维视景数据显示方法
CN105329429A (zh) * 2015-11-23 2016-02-17 浙江大学 摆线推进器的监测控制系统以及包括该系统的无人船
CN108183770A (zh) * 2017-12-29 2018-06-19 南京奇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自动飞行许可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5758B2 (en) Application managing application
US102847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mart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10972362B2 (en) Network servi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
CN109151860B (zh) 一种无线芯片的测试配置方法及其系统
CN108173874A (zh) 一种智能设备管理方法、平台、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02724079B (zh) 一种以太网设备辅助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68854B (zh) 一种使用相同规则实现对不同产品的控制的方法
CN104601695A (zh) 智能设备管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351715A (zh) At指令处理方法、终端适配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38454B (zh) 一种针对b/s架构安全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EP274696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file type
CN107395468A (zh) 家用电器控制系统、方法及其设备
CN105302564B (zh) 网络办公软件服务控件及实现方法
CN105468486A (zh) 一种测试服务器串口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88372A (zh) 一种自适应触摸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439235A1 (en) Configuring and operating a system with building automation devices
CN109656261A (zh) 一种姿态控制测试系统与不同飞控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9445384A (zh) 一种多设备控制系统
CN108989157B (zh) 用于智能设备控制的方法、装置
CN112039850A (zh) 一种智能显示控制终端测试设备的通信协议配置方法
CN109683901A (zh) 一种Dockerfile检查优化系统及方法
KR20190094737A (ko) 데이터 연동 방법 및 장치
CN111176622B (zh) 对解决方案的语音技能进行统一管理的实现方法、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JP6605286B2 (ja) 生産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操作フィールドを操作する方法並びに生産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制御装置
Singh et al. Io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