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4372A - 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54372A CN109654372A CN201811479996.3A CN201811479996A CN109654372A CN 109654372 A CN109654372 A CN 109654372A CN 201811479996 A CN201811479996 A CN 201811479996A CN 109654372 A CN109654372 A CN 1096543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gen storage
- storage equipment
- value
- filling
-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8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8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5429 fi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984 hydro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95 flow curv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2—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equip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2—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equipment
- F17C13/025—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equipment having the pressure as the paramet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2—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equipment
- F17C13/026—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equipment having the temperature as the paramet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1/00—Handled fluid, in particular type of fluid
- F17C2221/01—Pure fluids
- F17C2221/012—Hydroge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50/00—Accessories; Control means;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of parameters
- F17C2250/03—Control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50/00—Accessories; Control means;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of parameters
- F17C2250/04—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f parameters as input values
- F17C2250/0404—Parameters indicated or measured
- F17C2250/043—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50/00—Accessories; Control means;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of parameters
- F17C2250/04—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f parameters as input values
- F17C2250/0404—Parameters indicated or measured
- F17C2250/0439—Temper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45—Hydrogen technologies in production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则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然后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从而实现基于加注条件对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精准控制,降低每次加注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并提高了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效率,同样的也可以基于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从而实现基于放气条件对储氢设备放气过程的精准控制,进而降低每次放气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充放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储氢设备可通过加氢设备对其加注氢气,在加注过程中可通过最大加注压力和最大加注速度这两个参数进行限制,但是通过最大加注压力和最大加注速度会存在过充或亏充情况,影响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和加注速度,其中循环寿命是指按规定使储氢设备的氢气满容量或使储氢设备的部分量程偏移而不改变其性能的最多循环次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在降低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消耗的情况下,对加注和放气进行精准控制。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
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基于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
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基于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
优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
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取值,则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
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大于所述预设取值,则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
优选的,所述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包括: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从预先得到的加注曲线图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所述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包括: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从预先得到的放气曲线图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优选的,所述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包括:将所述第一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所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所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所述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包括:将所述第二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所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所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优选的,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包括:所述储氢设备的压力、温度和形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
第二获取模块,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
优选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取值,则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大于所述预设取值,则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从预先得到的加注曲线图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或者用于将所述第一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所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所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从预先得到的放气曲线图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或者用于将所述第二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所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所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优选的,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包括:所述储氢设备的压力、温度和形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采集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通过所述采集器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通过所述采集器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以及还用于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并基于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则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然后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从而实现基于加注条件对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精准控制,减小了过充给储氢设备带来的冲击,以降低每次加注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并且通过适配的加注条件实现加注过程的精准控制,解决了亏充带给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时间延长问题,提高了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效率,同样的若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也可以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并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从而实现基于放气条件对储氢设备放气过程的精准控制,进而降低每次放气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注曲线图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用于对储氢设备的加注和放气进行精准控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中对于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可分为加注状态和放气状态两种状态,加注状态表明当前储氢设备处于加注过程中,加注过程是外部加氢设备向储氢设备注入氢气的一个过程,放气状态表明当前储氢设备处于放气过程中,放气过程是储氢设备向外部放出氢气的过程,如储氢设备向汽车燃料电池供氢,这两种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加注标识/放气标识确定。
当加注标识有效而放气标识无效时,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当加注标识无效而放气标识有效时,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如加注标识/放气标识有效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加注标识/放气标识的取值为第一预设值,如1,具体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例如在储氢设备中设置一控制工作状态的开关,当开关处于开启和关闭中的一种状态时,加注标识/放气标识中的一个有效,当开关处于开启和关闭中的另一种状态时,加注标识/放气标识中的另一个有效。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在加注和放气两个状态下,加注口的压力和放气口的压力会不同,为此可根据加注口的压力或放气口的压力来确定工作状态,在此本实施例以加注口的压力进行说明,过程如下:
获取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判断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取值,若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取值,则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否则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
例如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用户根据加注和放气的多次观察发现,加注口的压力在放气状态下为常压,因此可以将该常压设置为预设取值,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设置,本实施例仅以常压为例进行说明,若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常压,则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若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大于常压,则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此外因为加注过程储氢设备的内部压强增大而放气过程储氢设备的内部压强减小,所以也可通过获取储氢设备自身压强变化来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对此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S102: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获取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其中适配的加注条件是保障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和储氢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得出的最佳加注参数,在最佳加注参数下对储氢设备进行充气可以降低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且提高加注过程的效率。如最佳加注参数有但不限于有: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以通过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对加注过程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温度和形变,相对应的这些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的获取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形变传感器获取,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对此本实施例不一一阐述。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压力和温度指的是储氢设备的内部压力和内部温度。
而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是通过N次测试得到的用于得到加注条件的方式,如第一运算条件是对具有相同设计和相同加工工艺的至少一个储氢设备的多次加注过程进行多次分析和试验得到的,如控制储氢设备在加注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以及形变分别在某个值下,通过采用不同加注压力和加注流量进行多次加注得到一个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并记录,以此方式得到不同温度、压力以及形变过程中的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由温度、压力、形变、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得到可表示第一运算条件的加注曲线图,如图2所示。
当获取到当前储氢设备的压力、温度和形变各自的第一取值,从表示加注压力的加注曲线图中查找与当前的压力、温度和形变各自的第一取值匹配的最佳加注压力,从表示加注流量的加注曲线图中查找匹配的最佳加注流量,查找到的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则是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如获取到储氢设备的温度为24摄氏度,将24摄氏度的值输入到表示加注压力和加注流量各自的加注曲线图(第一运算条件的一种方式)中,然后得出与24摄氏度对应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加注条件的一种方式)。此处以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温度、压力和形变这三个参数来得到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
除此之外,第一运算条件还采用其他形式,如第一运算条件可以是基于物理参数的历史第一取值、历史加注压力、历史加注流量、在历史加注压力和历史加注流量下加注得到的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以及储氢设备的加注效率作为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得到的加注运算算法,如通过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得到的加注运算模型,或者通过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得到的加注运算公式。
在得到上述可作为加注运算算法的加注运算模型或加注运算公式之后,在对某个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进行控制时,可将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作为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是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也就是说,加注运算算法是以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为输入,加注条件为输出的一种算法。
S103: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会随着加注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第一取值是不同的,基于不同的第一取值得到的加注条件也不一样,由此需要实时采集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然后通过与当前获取到的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对储氢设备加注过程进行控制。在控制过程中若储氢设备当前的内部情况,如当前储氢设备的内部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值则停止对储氢设备的加注。
以第一运算条件为各自表示加注压力和加注流量的加注曲线图为例,通过温度、压力、形变传感器获取得到储氢设备的温度1、压力1、形变1,结合各自表示加注压力和加注流量的加注曲线图得到温度1、压力1、形变1对应的最佳加注压力1、最佳加注流量1对储氢设备进行加注,若温度1、压力1、形变1在加注过程变化为温度2、压力2、形变2,则需要基于温度2、压力2和形变2再次确定出最佳加注压力2和最佳加注流量2,然后基于最佳加注压力2和最佳加注流量2对储氢设备进行加注,当储氢设备内部的压力为第一预设值则不再对储氢设备进行加注。需要说明的是,在温度、压力和形变中至少一个物理参数变化,对应的控制储氢设备加注过程中最佳加注压力以及最佳加注流量也会不同,对于第一预设值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对此本实施例不在阐述。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得到最佳加注流量之后,需要将最佳加注流量和储氢设备的容量相结合,得到最佳加注速度,通过最佳加注速度和最佳加注压力来控制加注过程。
S104: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获取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其中适配的放气条件是保障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和储氢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得出的最佳放气参数,在最佳放气参数下对储氢设备进行放气可以降低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且提高放气过程的效率。如最佳放气参数有但不限于有:最佳放气压力和最佳放气流量,以通过最佳放气压力和最佳放气流量对放气过程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温度和形变,而对于第二运算条件与第一运算条件相同,第二运算条件可以是各自表示最佳放气压力和最佳放气流量的放气曲线图,又或者第二运算条件可以是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这两种形式的第二运算条件的生成过程请参阅第一运算条件的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在阐述。
在第二运算条件为放气曲线图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从预先得到的放气曲线图中查找到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若第二运算条件为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则将第二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也就是说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入为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输出为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S105:基于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会随着放气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储氢设备放气过程第二取值是不同的,基于不同的第二取值得到的放气条件也不一样,然后通过与当前获取到的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对储氢设备放气过程进行控制。在控制过程中若储氢设备当前的内部情况,如当前储氢设备的内部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停止对储氢设备的放气,对于第二预设值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对此本实施例不在阐述。对于基于不同的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的放气过程可参阅上述加注过程的举例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在阐述。
同样的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得到最佳放气流量之后,需要将最佳放气流量和储氢设备的容量相结合,得到最佳放气速度,通过最佳放气速度和最佳放气压力来控制放气过程。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则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然后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从而实现基于加注条件对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精准控制,减小了过充给储氢设备带来的冲击,以降低每次加注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并且通过适配的加注条件实现加注过程的精准控制,解决了亏充带给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时间延长问题,提高了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效率,同样的若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也可以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并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从而实现基于放气条件对储氢设备放气过程的精准控制,进而降低每次放气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结构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确定模块11、第一获取模块12、第一控制模块13、第二获取模块14以及第二控制模块15。
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对于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可分为加注状态和放气状态两种状态,加注状态表明当前储氢设备处于加注过程中,加注过程是外部加氢设备向储氢设备注入氢气的一个过程,放气状态表明当前储氢设备处于放气过程中,放气过程是储氢设备向外部放出氢气的过程,如储氢设备向汽车燃料电池供氢,这两种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获取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判断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取值,若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取值,则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否则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
例如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用户根据加注和放气的多次观察发现,加注口的压力在放气状态下为常压,因此可以将该常压设置为预设取值,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设置,本实施例仅以常压为例进行说明,若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常压,则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若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大于常压,则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对于其他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方式请参阅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在阐述。
第一获取模块12,用于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获取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其中适配的加注条件是保障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和储氢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得出的最佳加注参数,在最佳加注参数下对储氢设备进行充气可以降低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且提高加注过程的效率。如最佳加注参数有但不限于有: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以通过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对加注过程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温度和形变,相对应的这些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的获取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形变传感器获取,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对此本实施例不一一阐述。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压力和温度指的是储氢设备的内部压力和内部温度。
而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是通过N次测试得到的用于得到加注条件的方式,如第一运算条件可以是各自表示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的加注曲线图和加注运算算法,对于这些形式的第一运算条件的获取请参阅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
在第一运算条件是各自表示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的加注曲线图,第一获取模块12获取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的方式是: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从预先得到的加注曲线图中查找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如从表示最佳加注压力的加注曲线图中查找到与第一取值匹配的最佳加注压力,从表示最佳加注流量的加注曲线图中查找到与第一取值匹配的最佳加注流量。
在第一运算条件是加注运算算法,第一获取模块12获取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的方式是:将第一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也就是说,加注运算算法是以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为输入,加注条件为输出的一种算法。
第一控制模块13,用于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会随着加注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第一取值是不同的,基于不同的第一取值得到的加注条件也不一样,由此需要实时采集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然后通过与当前获取到的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对储氢设备加注过程进行控制。在控制过程中若储氢设备当前的内部情况,如当前储氢设备的内部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值则停止对储氢设备的加注。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得到最佳加注流量之后,需要将最佳加注流量和储氢设备的容量相结合,得到最佳加注速度,通过最佳加注速度和最佳加注压力来控制加注过程。
第二获取模块14,用于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获取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其中适配的放气条件是保障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和储氢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得出的最佳放气参数,在最佳放气参数下对储氢设备进行放气可以降低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且提高加注过程的效率。如最佳放气参数有但不限于有:最佳放气压力和最佳放气流量,以通过最佳放气压力和最佳放气流量对放气过程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温度和形变,而对于第二运算条件与第一运算条件相同,第二运算条件可以是各自表示最佳放气压力和最佳放气流量的放气曲线图,又或者第二运算条件可以是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这两种形式的第二运算条件的生成过程请参阅第一运算条件的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在阐述。
在第二运算条件为放气曲线图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从预先得到的放气曲线图中查找到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若第二运算条件为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则将第二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也就是说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入为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输出为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15,用于基于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会随着放气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储氢设备放气过程第二取值是不同的,基于不同的第二取值得到的放气条件也不一样,然后通过与当前获取到的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对储氢设备放气过程进行控制。在控制过程中若储氢设备当前的内部情况,如当前储氢设备的内部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停止对储氢设备的放气,对于第二预设值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对此本实施例不在阐述。对于基于不同的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的放气过程可参阅上述加注过程的举例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在阐述。
同样的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得到最佳放气流量之后,需要将最佳放气流量和储氢设备的容量相结合,得到最佳放气速度,通过最佳放气速度和最佳放气压力来控制放气过程。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则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然后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从而实现基于加注条件对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精准控制,减小了过充给储氢设备带来的冲击,以降低每次加注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并且通过适配的加注条件实现加注过程的精准控制,解决了亏充带给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时间延长问题,提高了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效率,同样的若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也可以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并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从而实现基于放气条件对储氢设备放气过程的精准控制,进而降低每次放气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采集器。其中控制器,用于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通过采集器获取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若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通过采集器获取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
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并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以及还用于基于当前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并基于与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器可以包括多个传感器,以图4所示控制设备在加注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多个传感器采集储氢设备的温度、压力和形变各自的第一取值,并将这些第一取值发送到控制器中,控制器结合预先多次试验得到的加注曲线图得到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基于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向加氢站控制器发送指令,以指示加氢站控制器控制加氢设备和加氢枪采用最佳加注压力和最佳加注流量向储氢设备充气。对于放气过程与加注过程类似,对此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适配的加注条件实现加注过程的精准控制,解决了亏充带给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时间延长问题,提高了储氢设备加注过程的效率,同样的若确定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也可以得到与第一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并基于与第一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从而实现基于放气条件对储氢设备放气过程的精准控制,进而降低每次放气对储氢设备的循环寿命的消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执行时实现上述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
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基于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
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基于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
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取值,则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
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大于所述预设取值,则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包括: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从预先得到的加注曲线图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所述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包括: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从预先得到的放气曲线图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包括:将所述第一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所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所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所述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包括:将所述第二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所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所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包括:所述储氢设备的压力、温度和形变。
6.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
第二获取模块,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并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取值,则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口的压力的取值大于所述预设取值,则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从预先得到的加注曲线图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或者用于将所述第一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所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所述加注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从预先得到的放气曲线图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或者用于将所述第二取值作为预先得到的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入,得到所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并将所述放气运算算法的输出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包括:所述储氢设备的压力、温度和形变。
10.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采集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加注状态,通过所述采集器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若所述储氢设备的工作状态为放气状态,通过所述采集器获取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一取值,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一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并基于与所述第一取值适配的加注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加注过程,以及还用于基于当前所述储氢设备的物理参数的第二取值,结合预先得到的第二运算条件,得到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并基于与所述第二取值适配的放气条件,控制所述储氢设备的放气过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9996.3A CN109654372A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9996.3A CN109654372A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54372A true CN109654372A (zh) | 2019-04-19 |
Family
ID=66112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79996.3A Pending CN109654372A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54372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2467A (zh) * | 2010-06-03 | 2010-09-15 | 浙江大学 | 基于温升与能耗控制的加氢站氢气优化加注方法及其系统 |
CN102282410A (zh) * | 2009-07-29 | 2011-12-1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气体填充系统 |
CN102667302A (zh) * | 2009-11-18 | 2012-09-1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气体充填系统、气体充填方法和车辆 |
CN102667303A (zh) * | 2009-11-16 | 2012-09-1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气体填充装置及气体填充方法 |
CN103998851A (zh) * | 2011-12-20 | 2014-08-20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气体供给方法及气体供给装置 |
CN104110578A (zh) * | 2013-04-22 | 2014-10-22 |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 用于以温度受控制的方式进行气体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
CN105318184A (zh) * | 2014-06-26 | 2016-02-1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控制气体供应单元的系统 |
CN105782710A (zh) * | 2016-03-04 | 2016-07-20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基于压力和温度双重反馈的卫星大容积自动充放气控制方法 |
US20180112828A1 (en) * | 2015-05-12 | 2018-04-26 |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I'etude Et I'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ling or withdrawing from a pressurized gas tank |
-
2018
- 2018-12-05 CN CN201811479996.3A patent/CN10965437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82410A (zh) * | 2009-07-29 | 2011-12-1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气体填充系统 |
CN102667303A (zh) * | 2009-11-16 | 2012-09-1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气体填充装置及气体填充方法 |
CN102667302A (zh) * | 2009-11-18 | 2012-09-1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气体充填系统、气体充填方法和车辆 |
CN101832467A (zh) * | 2010-06-03 | 2010-09-15 | 浙江大学 | 基于温升与能耗控制的加氢站氢气优化加注方法及其系统 |
CN103998851A (zh) * | 2011-12-20 | 2014-08-20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气体供给方法及气体供给装置 |
CN104110578A (zh) * | 2013-04-22 | 2014-10-22 |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 用于以温度受控制的方式进行气体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
CN105318184A (zh) * | 2014-06-26 | 2016-02-1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控制气体供应单元的系统 |
US20180112828A1 (en) * | 2015-05-12 | 2018-04-26 |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I'etude Et I'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ling or withdrawing from a pressurized gas tank |
CN105782710A (zh) * | 2016-03-04 | 2016-07-20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基于压力和温度双重反馈的卫星大容积自动充放气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322C (zh) | 用来监测制冷剂装料的方法 | |
CN110513930B (zh) | 空气源热泵机组变频压缩机加减载控制方法 | |
CN104747909B (zh) | 用于控制氢存储系统中的净化的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8168030B (zh) | 一种基于制冷性能曲线的智能控制方法 | |
CN104596171B (zh) | 空调器及空调器中压缩机电机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
CN105324270B (zh) | 用于以可调冷却阈值来对电池的冷却进行管理的方法 | |
CN105318646B (zh) | 变频冰箱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和变频冰箱 | |
CN107101322A (zh) | 统一最大削减负荷持续时间的变频空调群组潜力评估方法 | |
CN105353611A (zh) | 面向冷藏集装箱船的制冷功率平衡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
BRPI0918192B1 (pt) | Metodo para o controle ou regulagem de uma estação de ar comprimindo e dispositivo de controle de uma estação de ar comprimido | |
CN101832618A (zh) | 空调器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
CN110595009A (zh) |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 |
CN106196784B (zh) | 变频空调主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1156769A (zh) | 一种变频冰箱的智能控制方法 | |
CN103062988A (zh) | 一种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及冰箱 | |
CN106218846B (zh) | 一种船舶气囊隔振装置高度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8253603B (zh) | 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空调 | |
CN103233787B (zh) | 节流调节型汽轮机转子热应力预估方法 | |
CN107917563A (zh) | 热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9378881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组双向自适应均衡控制方法 | |
CN108731195A (zh) | 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654372A (zh) | 一种储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3277835B (zh) | 一种多房间供暖系统的模糊控温方法 | |
CN109143053A (zh) | 温度补偿校验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4812028B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