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2661B - 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32661B CN109632661B CN201811299573.3A CN201811299573A CN109632661B CN 109632661 B CN109632661 B CN 109632661B CN 201811299573 A CN201811299573 A CN 201811299573A CN 109632661 B CN109632661 B CN 1096326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aunps
- solution
- gold nanoparticle
- tg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29—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using visual detec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3—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ultraviole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探针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探针的金纳米颗粒上修饰有可以特异性识别阿莫西林的哌嗪基团,当该金纳米颗粒上的哌嗪基团与阿莫西林通过氢键相互作用时,金纳米颗粒会发生聚集,溶液的颜色从酒红色变为蓝色,可以在不借助于任何仪器的情况下,直接通过裸眼观察金纳米颗粒溶液颜色的变化来达到检测的目的。该方法比有机探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整个检测过程方便快速,为阿莫西林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直观高效的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探针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自从1928年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传染性疾病,但是抗生素的滥用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动物源性食品和饮用水中常常会出现抗生素残留的情况,长期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食品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致力于研发能够高效检测食品和饮用水中微量抗生素残留的方法。
阿莫西林是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它是一种氨基青霉素的衍生物,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均表现出杀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几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沙门氏菌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脑膜炎等。它不仅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也发现对植物生长有效。然而,在可食用性动物中过多使用会导致食物和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物的存在,这会导致一些副作用,例如人类的过敏反应。根据欧盟的规定,阿莫西林在动物组织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50μg/kg,在牛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为4.0μg/kg。因此,研发能够高效检测食品中微量阿莫西林残留的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应用。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分析技术用于检测阿莫西林,如微生物学方法,免疫化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和光谱分析,同时,有几种方法已经用于在环境和医院污水样品中追踪阿莫西林。然而大多数方法检测过程复杂,灵敏度差,并且需要昂贵的的仪器。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先进检测技术的发展,这些检测技术对其目标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比其他传统的检测技术更高效。金纳米颗粒因为具有高吸光系数近年来已广泛用作可视化检测中的纳米传感器,当金纳米颗粒与分析物相互作用时会发生聚集,金纳米颗粒溶液的颜色从酒红色变为蓝色。可以在不借助于任何仪器的情况下,直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达到检测的目的,比有机探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金纳米颗粒的这些特点符合目前探针研究的需要。鉴于金纳米颗粒易被修饰的特点,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改进成为目前探针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
阿莫西林分子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阿莫西林检测方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和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选择性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对阿莫西林进行快速简便的定量检测,并且提供该探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在不借助于任何仪器的情况下,直接通过裸眼观察金纳米颗粒溶液颜色的变化来达到检测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在所述探针的所述金纳米颗粒上修饰有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能够特异性识别阿莫西林的哌嗪基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探针为以下结构:
其中,R1为
中的一种;
R2为氢基、羟基、卤素、酰基、醚基、磺酰基、烷基、取代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芳氧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芳杂环基、PEG基团中的一种;
R3为氢基、烷基、取代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烷氧基、醚基、芳基、酰胺基、氨基、取代芳基、芳氧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芳杂环基、PEG基团中的一种;R4为氢基、烷基、取代烷基、烯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烷氧基、醚基、芳基、取代芳基、芳氧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芳杂环基、PEG基团中的一种;X为F、Cl、Br、I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探针以金纳米颗粒为基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上巯基羧酸类化合物,所述巯基羧酸类化合物的一端为巯基,一端为羧基,中间为连接基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巯基羧酸类化合物为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和2,3-二巯基丁二酸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探针中含所述哌嗪基团的化合物为1-甲基哌嗪、1-乙基哌嗪、1-丙基哌嗪和1-异丙基哌嗪中的一种。
一种上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所述探针以金纳米颗粒为基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有所述巯基羧酸类化合物,然后基于羧基和氨基的缩合反应连接上哌嗪基团。
作为上述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巯基乙酸和1-乙基哌嗪;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AuNPs的制备: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5mL 1mM的HAuCl4溶液,搅拌并升高油浴温度至100-150℃下回流10~60min;将12.5mL 38mM的柠檬酸钠溶液迅速加入到圆底烧瓶中,混合液在维持油浴温度为100-150℃下再次回流10~60min;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最终酒红色,停止加热,将获得的AuNPs溶液冷却至室温;
步骤2,TGA-AuNPs的制备:室温下,将50ml制备好的AuNPs溶液加入圆底烧瓶中,搅拌下滴加100μL 20mM的巯基乙酸溶液,将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8~12h;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50ml超纯水,10000~12000rpm、25℃下离心20~30min;弃去上清液,以除去过量的柠檬酸钠和巯基乙酸;将TGA-AuNPs重新分散在50ml超纯水中,制备好的TGA-AuNPs溶液在4℃下储存备用;
步骤3,Pz-TGA-AuNP的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制备好的TGA-AuNPs溶液,100μL 20mM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100μL 20mM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30~40min;然后加入PBS缓冲液(PH=7~8)和120μL 20mM的1-乙基哌嗪,混合液再次搅拌18~24h;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50ml超纯水,10000~12000rpm、25℃下离心20~30min;弃去上清液,将Pz-TGA-AuNPs分散在50mL超纯水中备用,制得金纳米颗粒探针
一种上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通过巯基羧酸类化合物的羧基和哌嗪基团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得到含哌嗪基团的巯基类化合物,再将该含哌嗪基团的巯基类化合物修饰到金纳米颗粒的表面。
作为上述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巯基乙酸和1-乙基哌嗪;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AuNPs的制备: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5mL 1mM的HAuCl4溶液,搅拌并升高油浴温度至100-150℃下回流10~60min;将12.5mL 38mM的柠檬酸钠溶液迅速加入到圆底烧瓶中,混合液在维持油浴温度为100-150℃下再次回流10~60min;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最终酒红色,停止加热,将获得的AuNPs溶液冷却至室温,在4℃下储存备用;
步骤2,TGA-Pz的制备:取347.5μL 5mM的巯基乙酸,1.1502g 6mM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0.6905g 6mM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于25mL CH2Cl2中,室温下搅拌20~60min;用三乙胺调pH至碱性,使pH为7~8,然后加入635μL 5mM的1-乙基哌嗪,室温下反应4~12h;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CH2Cl2,并将混合液加入到冷的乙醚中沉淀产物;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产物;
步骤3,Pz-TGA-AuNP的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制备好的AuNPs溶液和100μL20mM的TGA-Pz溶液,室温下搅拌5-12h;然后在10000~12000rpm、25℃的环境下离心20~30min;弃去上清液,将Pz-TGA-AuNPs分散在50ml超纯水中备用,制得金纳米颗粒探针。
上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在检测阿莫西林中的应用。
其中,TGA-Pz和Pz-TGA-AuNP中的哌嗪基团为1-乙基哌嗪形成的哌嗪基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对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选择性,当修饰有哌嗪基团的金纳米颗粒与阿莫西林通过氢键相互作用时,能够特异性识别阿莫西林,金纳米颗粒会发生聚集,溶液的颜色从酒红色变为蓝色,可以在不借助于任何仪器的情况下,直接通过裸眼观察金纳米颗粒溶液颜色的变化来达到检测的目的,比有机探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2)本发明中所述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整个检测过程方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所述金纳米颗粒的TEM图像。
图2为本发明的Pz-TGA-AuNPs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Pz-TGA-AuNPs与阿莫西林相互作用机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Pz-TGA-AuNPs的合成路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Pz-TGA-AuNPs的合成路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制备所得AuNPs、TGA-AuNPs、Pz-TGA-AuNPs以及Pz-TGA-AuNPs中加入阿莫西林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制备所得金纳米颗粒探针—Pz-TGA-AuNPs对阿莫西林的吸收滴定光谱。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制备所得金纳米颗粒探针—Pz-TGA-AuNPs对阿莫西林的选择性。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制备所得金纳米颗粒探针—Pz-TGA-AuNPs检测阿莫西林时,PH对吸收强度的影响。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制备所得金纳米颗粒探针—Pz-TGA-AuNPs测阿莫西林时,不同反应时间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制备所得金纳米颗粒探针—Pz-TGA-AuNPs对阿莫西林的可视化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结合图1,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在所述探针的所述金纳米颗粒上修饰有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能够特异性识别阿莫西林的哌嗪基团;所述哌嗪基团有2个-NH基团,留出一个-NH基团与羧基反应,另一个-NH基团与其他基团连接。所述探针以金纳米颗粒为基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上巯基羧酸类化合物,所述巯基羧酸类化合物的一端为巯基,一端为羧基,中间为连接基团。
其中,所述巯基羧酸类化合物为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和2,3-二巯基丁二酸中的一种。所述探针中含所述哌嗪基团的化合物为1-甲基哌嗪、1-乙基哌嗪、1-丙基哌嗪和1-异丙基哌嗪中的一种。
该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所述探针以金纳米颗粒为基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上所述巯基羧酸类化合物,然后基于羧基和氨基的缩合反应连接上哌嗪基团。
实施例2
结合图2,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在所述探针的所述金纳米颗粒上修饰巯基乙酸(TGA)和1-乙基哌嗪(Pz)。
结合图4,上述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AuNPs的制备: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5mL 1mM HAuCl4溶液,搅拌并升高油浴温度至100-150℃下回流10~60min;将12.5mL 38mM柠檬酸钠溶液迅速加入到圆底烧瓶中,混合液在维持油浴温度为100-150℃下再次回流10~60min;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最终酒红色,停止加热,将获得的AuNPs溶液冷却至室温。
步骤2,TGA-AuNPs的制备:室温下,将50ml制备好的AuNPs溶液加入圆底烧瓶中,搅拌下滴加100μL 20mM巯基乙酸溶液,将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8~12h;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50ml超纯水,10000~12000rpm、25℃下离心20~30min;弃去上清液,以除去过量的柠檬酸钠和巯基乙酸;将TGA-AuNPs重新分散在50ml超纯水中,制备好的TGA-AuNPs溶液在4℃下储存备用。
步骤3,Pz-TGA-AuNP的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制备好的TGA-AuNPs溶液,100μL 20mM N-羟基琥珀酰亚胺,100μL 20mM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30~40min;然后加入PBS缓冲液(PH=7~8)和120μL 20mM 1-乙基哌嗪,混合液再次搅拌18~24h;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50ml超纯水,10000~12000rpm、25℃下离心20~30min;弃去上清液,将Pz-TGA-AuNPs分散在50ml超纯水中备用,制得金纳米颗粒探针。
结合图2、图3,Pz-TGA-AuNPs与阿莫西林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利用Pz-TGA-AuNPs对阿莫西林进行可视化检测:金纳米颗粒探针上修饰有可以通过氢键相互作用特异性识别阿莫西林的哌嗪基团,该金纳米颗粒探针分子对阿莫西林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选择性,当修饰有哌嗪基团的金纳米颗粒与阿莫西林通过氢键相互作用时,金纳米颗粒会发生聚集,溶液的颜色从酒红色变为蓝色。
实施例3
结合图2,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在所述探针的所述金纳米颗粒上修饰巯基乙酸(TGA)和1-乙基哌嗪(Pz)。
结合图5,上述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AuNPs的制备: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5mL 1mM的HAuCl4溶液,搅拌并升高油浴温度至100-150℃下回流10~60min;将12.5mL 38mM的柠檬酸钠溶液迅速加入到圆底烧瓶中,混合液在维持油浴温度为100-150℃下再次回流10~60min;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最终酒红色,停止加热,将获得的AuNPs溶液冷却至室温,在4℃下储存备用。
步骤2,TGA-Pz的制备:取347.5μL 5mM的巯基乙酸,1.1502g 6mM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0.6905g 6mM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于25mL CH2Cl2中,室温下搅拌20~60min;用三乙胺调pH至碱性,使pH为7~8,然后加入635μL 5mM的1-乙基哌嗪,室温下反应4~12h;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CH2Cl2,并将混合液加入到冷的乙醚中沉淀产物;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产物。
步骤3,Pz-TGA-AuNP的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制备好的AuNPs溶液和100μL20mM的TGA-Pz溶液,室温下搅拌5-12h;然后在10000~12000rpm、25℃的环境下离心20~30min;弃去上清液,将Pz-TGA-AuNPs分散在50ml超纯水中备用,制得金纳米颗粒探针。
具体对Pz-TGA-AuNPs的性能进行检测:
结合图6,Pz-TGA-AuNPs对阿莫西林的响应。
使用Pz-TGA-AuNPs评价对阿莫西林的响应。在4ml干净的石英比色皿中加入2mlPz-TGA-AuNPs。首先检测Pz-TGA-AuNPs本身的紫外吸收光谱,然后加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阿莫西林,混合均匀,检测不同阿莫西林浓度下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结果如图7所示,Pz-TGA-AuNPs在520nm处有很强的金纳米颗粒特征吸收峰,加入阿莫西林后,520nm处的吸收峰下降,在700nm处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在检测范围内,随着阿莫西林浓度的增加,520nm处的吸收峰逐渐下降,700nm处的吸收峰逐渐增强。
结合图8,Pz-TGA-AuNPs对阿莫西林的选择性。
使用Pz-TGA-AuNPs评价对阿莫西林的选择性。在2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2ml Pz-TGA-AuNPs,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40μl 1mM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混合均匀。检测加入不同抗生素后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加入其他抗生素时Pz-TGA-AuNPs本身的紫外吸收光谱没有明显变化。加入阿莫西林后,520nm处的吸收强度下降,700nm处的吸收强度增强。
结合图9,Pz-TGA-AuNPs用于不同PH环境下的检测阿莫西林。
将Pz-TGA-AuNPs在12000rpm 25℃下离心20min。弃去上清液,将Pz-TGA-AuNPs分散在不同PH(PH=3,4,5,6,7,8,9,10,11,12)的水溶液中,然后再向其中分别加入40μl 1mM阿莫西林,混合均匀,检测不同PH条件下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结果如图9所示。
结合图10,Pz-TGA-AuNPs对阿莫西林的响应时间。
在4ml干净的石英比色皿中加入2ml Pz-TGA-AuNPs,然后再向其中加入40μl 1mM阿莫西林,混合均匀,每隔1min测一次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结果如图10所示。
结合图11,Pz-TGA-AuNPs对阿莫西林的可视化检测。
使用Pz-TGA-AuNPs评价对阿莫西林的可视化检测。分别取2ml Pz-TGA-AuNPs,然后加入不同浓度(0μM,2μM,4μM,6μM,8μM,10μM,12μM,14μM,16μM,18μM,20μM)的阿莫西林,摇匀。实验结果如图11所示。随着阿莫西林浓度的增加,溶液颜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针的所述金纳米颗粒上修饰有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能够特异性识别阿莫西林的哌嗪基团;
所述探针为以下结构:
其中,R1为
-S-R3-X -S-R3-SO3H
-S-R3-CO-X -S-R3-CO-R4
-S-S-R3-X -S-S-R3-SO3H
中的一种;
R2为氢基、羟基、卤素、酰基、醚基、磺酰基、烷基、取代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芳氧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芳杂环基、PEG基团中的一种;
R3为氢基、烷基、取代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烷氧基、醚基、芳基、酰胺基、氨基、取代芳基、芳氧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芳杂环基、PEG基团中的一种;R4为氢基、烷基、取代烷基、烯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烷氧基、醚基、芳基、取代芳基、芳氧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芳杂环基、PEG基团中的一种;X为F、Cl、Br、I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以金纳米颗粒为基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上巯基羧酸类化合物,所述巯基羧酸类化合物的一端为巯基,一端为羧基,中间为连接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羧酸类化合物为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和2,3-二巯基丁二酸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中含所述哌嗪基团的化合物为1-甲基哌嗪、1-乙基哌嗪、1-丙基哌嗪和1-异丙基哌嗪中的一种。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以金纳米颗粒为基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有巯基羧酸类化合物,然后基于羧基和氨基的缩合反应连接上哌嗪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巯基乙酸和1-乙基哌嗪;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AuNPs的制备: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5mL 1mM的HAuCl4溶液,搅拌并升高油浴温度至100-150℃下回流10~60min;将12.5mL 38mM的柠檬酸钠溶液迅速加入到圆底烧瓶中,混合液在维持油浴温度为100-150℃下再次回流10~60min;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最终酒红色,停止加热,将获得的AuNPs溶液冷却至室温;
步骤2,TGA-AuNPs的制备:室温下,将50ml制备好的AuNPs溶液加入圆底烧瓶中,搅拌下滴加100μL 20mM的巯基乙酸溶液,将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8~12h;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50ml超纯水,10000~12000rpm、25℃下离心20~30min;弃去上清液,以除去过量的柠檬酸钠和巯基乙酸;将TGA-AuNPs重新分散在50ml超纯水中,制备好的TGA-AuNPs溶液在4℃下储存备用;
步骤3,Pz-TGA-AuNP的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制备好的TGA-AuNPs溶液,100μL20mM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100μL 20mM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30~40min;然后加入PH=7~8的PBS缓冲液和120μL 20mM的1-乙基哌嗪,混合液再次搅拌18~24h;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50ml超纯水,10000~12000rpm、25℃下离心20~30min;弃去上清液,将Pz-TGA-AuNPs分散在50mL超纯水中备用,制得金纳米颗粒探针。
7.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巯基羧酸类化合物的羧基和哌嗪基团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得到含哌嗪基团的巯基类化合物,再将该含哌嗪基团的巯基类化合物修饰到金纳米颗粒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巯基乙酸和1-乙基哌嗪;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AuNPs的制备: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5mL 1mM的HAuCl4溶液,搅拌并升高油浴温度至100-150℃下回流10~60min;将12.5mL 38mM的柠檬酸钠溶液迅速加入到圆底烧瓶中,混合液在维持油浴温度为100-150℃下再次回流10~60min;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最终酒红色,停止加热,将获得的AuNPs溶液冷却至室温,在4℃下储存备用;
步骤2,TGA-Pz的制备:取347.5μL 5mM的巯基乙酸,1.1502g 6mM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0.6905g 6mM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于25mL CH2Cl2中,室温下搅拌20~60min;用三乙胺调pH至碱性,使pH为7~8,然后加入635μL 5mM的1-乙基哌嗪,室温下反应4~12h;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CH2Cl2,并将混合液加入到冷的乙醚中沉淀产物;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产物;
步骤3,Pz-TGA-AuNP的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制备好的AuNPs溶液和100μL 20mM的TGA-Pz溶液,室温下搅拌5-12h;然后在10000~12000rpm、25℃的环境下离心20~30min;弃去上清液,将Pz-TGA-AuNPs分散在50ml超纯水中备用,制得金纳米颗粒探针。
9.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在检测阿莫西林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99573.3A CN109632661B (zh) | 2018-11-02 | 2018-11-02 | 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99573.3A CN109632661B (zh) | 2018-11-02 | 2018-11-02 | 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32661A CN109632661A (zh) | 2019-04-16 |
CN109632661B true CN109632661B (zh) | 2021-09-17 |
Family
ID=66067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99573.3A Active CN109632661B (zh) | 2018-11-02 | 2018-11-02 | 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326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80755B (zh) * | 2019-07-12 | 2020-02-18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一种用于检测过氧化苯甲酰的金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0113A (zh) * | 2006-03-02 | 2006-10-25 | 同济大学 | 含有纳米银的阿莫西林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CN102706991A (zh) * | 2012-07-06 | 2012-10-03 | 扬州大学 | 一种同时检测鸡蛋中阿莫西林、阿莫西林酸、二酮哌嗪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残留的方法 |
CN104266988A (zh) * | 2014-09-21 | 2015-01-07 | 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 一种测定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阿莫西林含量的方法 |
CN107474130A (zh) * | 2017-08-11 | 2017-12-15 | 樊之雄 | 一种阿莫西林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 |
CN107782688A (zh) * | 2016-08-26 | 2018-03-09 | 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定阿莫西林含量的方法 |
-
2018
- 2018-11-02 CN CN201811299573.3A patent/CN1096326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0113A (zh) * | 2006-03-02 | 2006-10-25 | 同济大学 | 含有纳米银的阿莫西林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CN102706991A (zh) * | 2012-07-06 | 2012-10-03 | 扬州大学 | 一种同时检测鸡蛋中阿莫西林、阿莫西林酸、二酮哌嗪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残留的方法 |
CN104266988A (zh) * | 2014-09-21 | 2015-01-07 | 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 一种测定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阿莫西林含量的方法 |
CN107782688A (zh) * | 2016-08-26 | 2018-03-09 | 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定阿莫西林含量的方法 |
CN107474130A (zh) * | 2017-08-11 | 2017-12-15 | 樊之雄 | 一种阿莫西林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Novel fluorene-based supramolecular sensor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amoxicillin in water and blood;Kiramat Shah 等;《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171231(第141期);第25–2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32661A (zh) | 2019-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59833B (zh) | 一种黄色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117488B (zh) | 近红外抗生素荧光探针检测试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WO2023185543A1 (zh) | 一种双通道可视化多色荧光探针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 |
CN106496197A (zh) | 一种荧光增强型快速检测亚硫酸氢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和应用 | |
CN113390846A (zh) | 硫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在四环素检测中的应用 | |
CN114805826B (zh) | 一种Eu3+功能化MOF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四环素类药物的应用 | |
CN111073636B (zh) | 一种用于甲醛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1675632A (zh) | 一种可视化成像检测基因毒素Colibactin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632661B (zh) | 一种可视化检测阿莫西林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Li et al. | Aggregation enhanced emissive orange carbon dots for information encryption and detection of Fe3+ and tetracycline | |
CN107722968B (zh) | 一种基于纳米复合物的环丙沙星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 |
CN104914083B (zh) | 一种荧光银纳米簇同时检测I‑和Br‑的方法及运用 | |
CN110132917B (zh) | 一种钴氮双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404074B (zh) | 一种荧光检测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0702898B (zh) | 一种纳米酶标记仿生免疫分析检测磺胺嘧啶的方法 | |
CN111208130B (zh) | 一种快速检测血清中酪氨酸酶的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1647407B (zh) | 一种用于检测头孢氨苄残留的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荧光探针和应用 | |
CN102590162B (zh) | 一种检测过硼酸根离子的方法 | |
CN111732574B (zh) | 一种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3831912B (zh) | 一种基于自身荧光增强的土霉素比率荧光探针及制备与应用 | |
CN106008971A (zh) | 荧光探针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 | |
CN108299396B (zh) | 一种用于水环境中金属离子检测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7880880A (zh) | 一种壳聚糖希夫碱改性的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6970387B (zh) | 一种检测水解奶粉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6908156B (zh) | 一种检测食药中杀虫单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6 Address after: 410006 No. 205, Building 7, R&D Headquarter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Yingzuo Road, Yuelu Street, Yuelusha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Bole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Yuelu District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Changsha Lushan Road No. 932 Patentee befor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