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629374B - 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9374B
CN109629374B CN201811508400.8A CN201811508400A CN109629374B CN 109629374 B CN109629374 B CN 109629374B CN 201811508400 A CN201811508400 A CN 201811508400A CN 109629374 B CN109629374 B CN 109629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oisture absorption
cooling
asphalt pavemen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84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29374A (zh
Inventor
任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ezhu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5084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9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9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9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29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9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slipperiness or protecting against influences of the wea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所述降温方法包括沥青路面降温装置,所述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包括吸湿件、连接件和降温件,所述吸湿件包括固定筒、吸湿筒、第一内管、外管、吸湿管、过滤网、保水颗粒,所述固定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吸湿筒,吸湿筒的内部设有保水颗粒,所述降温件包括U型管、Z型管、弹性筒、弹性网、第二内管、防护罩、排气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所述连接件包括内连接管、外连接管,本发明通过气体循环与水汽循环对沥青路面进行降温,当沥青路面油汽车行驶时,采用水汽循环和气体循环相结合对沥青路面进行降温,当沥青路面油汽车行驶时采用气体循环对沥青路面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得到迅速发展,90%以上的高等级路面采用沥青路面,然而,我国许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建成运营后,早期损害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车辙、裂缝、松散、泛油、沉陷等,这些早期病害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年限,致使许多高速公路提前进入大修或改造期,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车辙是沥青路面存在的重要病害,已有研究发现,高温是车辙产生的最直接的诱因,高温使沥青的流变性能从粘弹性向塑性转化,劲度模量大幅下降,其抗变形能力急剧降低,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便出现严重的车辙。
为了防止上述病害的产生,现有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对路面进行洒水降温,但是洒水降温仅能降低路面表面的温度,道路内部的温度还是很高,如果洒水后的路面在短时间内就被车辆碾压的话,路面温度的骤变会使基层温度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致使路面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方法包括沥青路面降温装置,所述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包括吸湿件、连接件和降温件;该降温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垫层施工:首先在垫层内部等间距预埋多个所述吸湿件,然后压路机将垫层压实;
S2.基层施工:首先通过螺栓将多个所述吸湿件与多个所述连接件一端对应密封连接,然后在垫层上面铺设基层,最后通过压路机将基层压实;
S3.面层施工:首先通过螺栓将多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多个降温件一端对应密封连接,然后在基层上铺设面层,最后通过压路机将面层压实;且所述沥青路面降温装置与路面呈0~90度倾斜布置;
所述吸湿件包括固定筒、吸湿筒、第一内管、外管、吸湿管、过滤网、保水颗粒,所述固定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吸湿筒,吸湿筒的内部设有保水颗粒,吸湿筒一侧的两端设有第一内管,且第一内管远离吸湿筒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筒顶部,所述第一内管外侧的固定筒顶部设有外管,所述吸湿筒的两侧等间距设有4个吸湿管,吸湿管远离吸湿筒的一端延伸至吸湿筒的两侧,且吸湿管的内部设有过滤网;
所述降温件包括U型管、Z型管、弹性筒、弹性网、第二内管、防护罩、排气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开启装置所述弹性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U型管,U型管的两端皆延伸至弹性筒的底部并焊接有Z型管,且U型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U型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U型管外侧的弹性筒内部等间距设有多个弹性网,所述U型管两侧的弹性筒底部皆设有第二内管,第二内管远离弹性筒的一端延伸至Z型管内部,且其中一个第二内管上设有第三单向阀,另一个第二内管上设有开启装置,所述开启装置内部一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挡板,且铰接轴的两端皆设有扭簧,挡板下方的开启装置内侧设有限位框,所述弹性筒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第四单向阀,且排气管外侧的弹性筒底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外侧等间距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连接件包括内连接管、外连接管、所述外连接管的一端与外管一端密封连接,外连接管的另一端与Z型管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外连接管内侧设有内连接管,内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内管一端密封连接,内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内管一端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连接包括法兰盘、密封圈、螺栓孔和螺栓,所述法兰盘的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法兰盘四个角位置设有螺栓孔,且螺栓孔内部设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管、第二内管的一端和内连接管的两端皆设有法兰盘,然后在所述第一内管、第二内管的法兰盘与内连接管法兰盘之间均设置密封圈,两个所述法兰盘上的螺栓孔内螺接有螺栓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Z型管、外管的一端和外连接管的两端皆设有法兰盘,然后在所述Z型管、外管的法兰盘与外连接管法兰盘之间均设置密封圈,两个所述法兰盘上的螺栓孔内螺接有螺栓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保水颗粒是由质量份数为40~55份的高炉矿渣粉、3~5份的粉煤灰、6~10份的消石灰和37~45份的水混合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U型管、Z型管、外管、外连接管与内连接管之间、以及固定筒与吸湿筒之间皆设有吸热颗粒。
优选的,所述吸热颗粒是由石墨烯和石子混合制成,且所述石墨烯和石子的比例为1/4~3/7,石子的粒径为5~8mm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的流向为从固定筒流至弹性筒。
优选的,所述第二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的流向为从弹性筒流至固定筒。
优选的,所述弹性筒和弹性网皆为橡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1、通过在第一内管、第二内管的一端和内连接管两端皆设置法兰盘,然后在第一内管、第二内管的法兰盘与内连接管法兰盘之间放置密封圈,最后使用螺栓穿过螺栓孔对两个法兰盘之间进行固定,在Z型管、外管的一端皆设有法兰盘,然后在所述Z型管、外管的法兰盘与外连接管法兰盘之间放置密封圈,最后使用螺栓穿过螺栓孔对两个法兰盘之间进行固定,从而将吸湿、连接将、降温件进行拼接,便于施工和安装。
2、通过在固定筒顶部的两端设置外管,在弹性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 U型管,U型管的两端皆延伸至弹性筒的底部并焊接Z型管,且U型管的一端设置第一单向阀,U型管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单向阀,并且在外管Z型管之间安装外连接管,在U型管、Z型管、外管、外连接管与内连接管之间、以及固定筒与吸湿筒之间皆设置吸热颗粒,吸热颗粒是由石墨烯、石子混合制成,石墨烯、石子比例为2~3:7~8,且石子的粒度为5mm,吸热颗粒相互挤压,提高固定筒、外管、外连接管、Z型管、U型管整体强度,并且对吸湿筒、第一内管、内连接管、第一内管进行了保护,同时当路面温度升高时,吸热颗粒将弹性筒内部温度进行吸收,从而加快路面降温速度,而弹性筒内部温度升高,造成使U型管内部的气体膨胀,打开第二单向阀,使U型管内部的高温气体排出,随着高温气体的排出,造成固定筒、Z型管、外连接管、外管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从而打开第一单向阀,使地底固定筒内部低温气体进入U型管内部,形成一个气体回路,将U型管内部高温气体引入地底的固定筒内部进行冷却,并使地底的固定筒内部低温气体进入U型管中对路面进行降温。
3、通过在固定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吸湿筒,吸湿筒一侧的两端设置第一内管,且第一内管远离吸湿筒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筒顶部,弹性筒底部皆设置第二内管,第二内管远离弹性筒的一端延伸至Z型管内部,且第二内管上设置第三单向阀,并在第一内管与第二内管之间安装内连接管形成一个水汽循环,当路面有汽车行驶,且汽车位于弹性筒正上方时,由于沥青路面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会挤压弹性筒和弹性网造成弹性筒和弹性网发生形变,使弹性筒内部气体压强增大,从而打开排气管上的第四单向阀,使弹性筒内部的水汽排出,对路面进行降温,当汽车离开弹性筒正上方,弹性筒和弹性网恢复形变,由于弹性筒的压强差,会使吸湿筒内部的水汽冲开挡板,进入弹性筒内部,当弹性筒内部恢复形变后,挡板受到扭簧的作用,恢复原位,从而形成一个水汽循环,利用汽车的行驶的压力对沥青路面的压力,使弹性筒发生形变将地底吸湿筒内部的水汽导入弹性筒内部并从排气管排出对路面进行降温,而水汽循环同时伴随着气体循环对路面进行降温。
通过在吸湿筒内部设置保水颗粒,在吸湿管内部设置过滤网,便于将地底从吸湿管处经过过滤网过滤出渗透进的水进行储存,提高降温效果,同时吸热筒与地底的冷气对内外结合对固定筒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加快的气体循环的冷却速度,从而加快气体循环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路面降温速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气体循环与水汽循环对沥青路面进行降温,当沥青路面油汽车行驶时,采用水汽循环和气体循环相结合对沥青路面进行降温,当沥青路面油汽车行驶时采用气体循环对沥青路面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弹性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开启装置内部的俯视图。
图中:1、固定筒;2、第一内管;3、外连接管;4、第二内管;5、Z型管;6、第二单向阀;7、通孔;8、U型管;9、弹性网;10、排气管;11、第四单向阀;12、防护罩;13、弹性筒;14、吸热颗粒;15、第一单向阀;16、开启装置;1601、扭簧;1602、限位框;1603、挡板;17、内连接管;18、外管;19、吸湿筒;20、法兰盘;21、过滤网;22、吸湿管;23、保水颗粒; 24、降温件;25、连接件;26、吸湿件;27、沥青路面降温装置;28、第三单向阀;29、垫层;30、基层;31、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温方法包括沥青路面降温装置27,沥青路面降温装置27包括吸湿件26、连接件25和降温件24;该降温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垫层施工:首先在垫层内部等间距预埋多个吸湿件26,然后压路机将垫层压实;
所述吸湿件26包括固定筒1、吸湿筒19、第一内管2、外管18、吸湿管 22、过滤网21、保水颗粒23,固定筒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吸湿筒19,吸湿筒19的内部设有保水颗粒23,保水颗粒23是由质量份数为40~55份的高炉矿渣粉、3~5份的粉煤灰、6~10份的消石灰和37~45份的水混合制备而成,吸湿筒19一侧的两端设有第一内管2,且第一内管2远离吸湿筒19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筒1顶部,第一内管2外侧的固定筒1顶部设有外管18,吸湿筒19的两侧等间距设有4个吸湿管22,吸湿管22远离吸湿筒19的一端延伸至吸湿筒19的两侧,且吸湿管22的内部设有过滤网21;
S2.基层施工:首先通过螺栓将多个吸湿件26与多个连接件25一端对应密封连接,然后在垫层上面铺设基层,最后通过压路机将基层压实;
所述连接件25包括内连接管17、外连接管3、外连接管3的一端与外管 18一端密封连接,外连接管3的另一端与Z型管5一端密封连接,外连接管 3内侧设有内连接管17,内连接管17的一端与第一内管2一端密封连接,内连接管17的另一端与第二内管4一端密封连接,密封连接包括法兰盘20、密封圈、螺栓孔和螺栓,法兰盘20的内侧设有密封圈,法兰盘20四个角位置设有螺栓孔,且螺栓孔内部设有螺栓,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4的一端和内连接管17的两端皆设有法兰盘20,然后在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4的法兰盘20 与内连接管17法兰盘20之间均设置密封圈,两个法兰盘20上的螺栓孔内螺接有螺栓进行固定,Z型管5、外管18的一端和外连接管3的两端皆设有法兰盘20,然后在Z型管5、外管18的法兰盘20与外连接管3法兰盘20之间均设置密封圈,两个法兰盘20上的螺栓孔内螺接有螺栓进行固定,U型管8、 Z型管5、外管18、外连接管3与内连接管17之间、以及固定筒1与吸湿筒 19之间皆设有吸热颗粒14,吸热颗粒14是由石墨烯和石子混合制成,且所述石墨烯和石子的比例为1/4~3/7,石子的粒径为5~8mm;
S3.面层施工:首先通过螺栓将多个连接件25的另一端与多个降温件24 一端对应密封连接,然后在基层上铺设面层,最后通过压路机将面层压实;且沥青路面降温装置27与路面呈0~90度倾斜布置;
所述降温件24包括U型管8、Z型管5、弹性筒13、弹性网9、第二内管 4、防护罩12、排气管10、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6、第三单向阀28、第四单向阀11、开启装置16弹性筒1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U型管8,U型管8的两端皆延伸至弹性筒13的底部并焊接有Z型管5,且U型管8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15,U型管8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单向阀6,U型管8外侧的弹性筒13内部等间距设有多个弹性网9,弹性筒13和弹性网9皆为橡胶材质, U型管8两侧的弹性筒13底部皆设有第二内管4,第二内管4远离弹性筒13 的一端延伸至Z型管5内部,且其中一个第二内管4上设有第三单向阀28,第一单向阀15和第三单向阀28的流向为从固定筒1流至弹性筒13,另一个第二内管4上设有开启装置16,开启装置16内部一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挡板 1603,且铰接轴的两端皆设有扭簧1601,挡板1603下方的开启装置16内侧设有限位框1602,弹性筒13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排气管10,排气管10上设有第四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6和第四单向阀11的流向为从弹性筒13流至固定筒1,且排气管10外侧的弹性筒13底部设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外侧等间距设有多个通孔7。
工作原理:第一步首先在垫层内部等间距预埋多个吸湿件26,然后压路机将垫层压实,第二步通过螺栓将多个吸湿件26与多个连接件25一端密封连接,然后在垫层上面铺设基层,最后通过压路机将基层压实,第三步通过螺栓将多个连接件25的另一端与多个降温件24密封连接,然后在基层上铺设面层,最后通过压路机将面层压实,并且沥青路面降温装置27与路面呈0-90 度倾斜布置,从而完成安装,当路面有汽车行驶,且汽车位于弹性筒13正上方时,由于沥青路面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会挤压弹性筒13和弹性网9造成弹性筒13和弹性网9发生形变,使弹性筒13内部气体压强增大,从而打开排气管10上的第四单向阀11,使弹性筒13内部的水汽排出,对路面进行降温,当汽车离开弹性筒13正上方,弹性筒13和弹性网9恢复形变,会使吸湿筒19内部的水汽冲开挡板1603,进入弹性筒13内部,当弹性筒13内部恢复形变后,挡板1603受到扭簧1601的作用,恢复原位,从而形成一个水汽循环,当路面无汽车行驶时,当路面温度升高时,使弹性筒13内部温度升高,从而吸热颗粒14将弹性筒13内部温度进行吸收,从而加快路面降温速度,而弹性筒13内部温度升高,造成使U型管8内部的气体膨胀,打开第二单向阀6,使U型管8内部的高温气体排出,随着高温气体的排出,造成固定筒1、 Z型管5、外连接管3、外管18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从而打开第一单向阀15,使地底固定筒1内部低温气体进入U型管8内部,形成一个气体回路对路面进行降温,由于U型管8、Z型管、外管5、外连接管3与内连接管17 之间、以及固定筒1与吸湿筒19之间皆设置吸热颗粒14,吸热颗粒14是由石墨烯、石子混合制成,石墨烯、石子比例为2~3:7~8,且石子的粒度为 5mm,可以吸热颗粒14之间相互挤压,提高固定筒1、外管18、外连接管3、 Z型管5、U型管8整体强度,并且对吸湿筒19、第一内管2、内连接管17、第一内管4进行保护,而吸湿筒19内部的保水颗粒23可以将地底从吸湿管 22处经过过滤网21过滤出渗透进的水进行储存,提高降温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方法包括沥青路面降温装置(27),所述沥青路面降温装置(27)包括吸湿件(26)、连接件(25)和降温件(24);该降温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垫层施工:首先在垫层内部等间距预埋多个所述吸湿件(26),然后压路机将垫层压实;
S2.基层施工:首先通过螺栓将多个所述吸湿件(26)与多个所述连接件(25)一端对应密封连接,然后在垫层上面铺设基层,最后通过压路机将基层压实;
S3.面层施工:首先通过螺栓将多个所述连接件(25)的另一端与多个降温件(24)一端对应密封连接,然后在基层上铺设面层,最后通过压路机将面层压实;且所述沥青路面降温装置(27)与路面呈0~90度倾斜布置;
所述吸湿件(26)包括固定筒(1)、吸湿筒(19)、第一内管(2)、外管(18)、吸湿管(22)、过滤网(21)、保水颗粒(23),所述固定筒(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吸湿筒(19),吸湿筒(19)的内部设有保水颗粒(23),吸湿筒(19)一侧的两端设有第一内管(2),且第一内管(2)远离吸湿筒(19)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筒(1)顶部,所述第一内管(2)外侧的固定筒(1)顶部设有外管(18),所述吸湿筒(19)的两侧等间距设有4个吸湿管(22),吸湿管(22)远离吸湿筒(19)的一端延伸至吸湿筒(19)的两侧,且吸湿管(22)的内部设有过滤网(21);
所述降温件(24)包括U型管(8)、Z型管(5)、弹性筒(13)、弹性网(9)、第二内管(4)、防护罩(12)、排气管(10)、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6)、第三单向阀(28)、第四单向阀(11)、开启装置(16)所述弹性筒(1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U型管(8),U型管(8)的两端皆延伸至弹性筒(13)的底部并焊接有Z型管(5),且U型管(8)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15),U型管(8)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单向阀(6),所述U型管(8)外侧的弹性筒(13)内部等间距设有多个弹性网(9),所述U型管(8)两侧的弹性筒(13)底部皆设有第二内管(4),第二内管(4)远离弹性筒(13)的一端延伸至Z型管(5)内部,且其中一个第二内管(4)上设有第三单向阀(28),另一个第二内管(4)上设有开启装置(16),所述开启装置(16)内部一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挡板(1603),且铰接轴的两端皆设有扭簧(1601),挡板(1603)下方的开启装置(16)内侧设有限位框(1602),所述弹性筒(13)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排气管(10),排气管(10)上设有第四单向阀(11),且排气管(10)外侧的弹性筒(13)底部设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外侧等间距设有多个通孔(7);
所述连接件(25)包括内连接管(17)、外连接管(3)、所述外连接管(3)的一端与外管(18)一端密封连接,外连接管(3)的另一端与Z型管(5)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外连接管(3)内侧设有内连接管(17),内连接管(17)的一端与第一内管(2)一端密封连接,内连接管(17)的另一端与第二内管(4)一端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包括法兰盘(20)、密封圈、螺栓孔和螺栓,所述法兰盘(20)的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法兰盘(20)四个角位置设有螺栓孔,且螺栓孔内部设有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4)的一端和内连接管(17)的两端皆设有法兰盘(20),然后在所述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4)的法兰盘(20)与内连接管(17)法兰盘(20)之间均设置密封圈,两个所述法兰盘(20)上的螺栓孔内螺接有螺栓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管(5)、外管(18)的一端和外连接管(3)的两端皆设有法兰盘(20),然后在所述Z型管(5)、外管(18)的法兰盘(20)与外连接管(3)法兰盘(20)之间均设置密封圈,两个所述法兰盘(20)上的螺栓孔内螺接有螺栓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颗粒(23)是由质量份数为40~55份的高炉矿渣粉、3~5份的粉煤灰、6~10份的消石灰和37~45份的水混合制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8)、Z型管(5)、外管(18)、外连接管(3)与内连接管(17)之间、以及固定筒(1)与吸湿筒(19)之间皆设有吸热颗粒(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颗粒(14)是由石墨烯和石子混合制成,且所述石墨烯和石子的比例为1/4~3/7,石子的粒径为5~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5)和第三单向阀(28)的流向为从固定筒(1)流至弹性筒(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6)和第四单向阀(11)的流向为从弹性筒(13)流至固定筒(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筒(13)和弹性网(9)皆为橡胶材质。
CN201811508400.8A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Active CN109629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8400.8A CN109629374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8400.8A CN109629374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9374A CN109629374A (zh) 2019-04-16
CN109629374B true CN109629374B (zh) 2021-04-16

Family

ID=66072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8400.8A Active CN109629374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93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283B (zh) * 2021-06-30 2023-06-30 徐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市政改造用保护浅埋管线的道路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1540A (ja) * 2006-02-13 2007-08-23 Tekken Constr Co Ltd 重量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コンクリート舗装冷却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クリート床版の構造
JP2008240484A (ja) * 2007-03-29 2008-10-09 Hazama Corp 地表部又は地上部への給水装置
CN103952959A (zh) * 2014-05-20 2014-07-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面层半保水式透水沥青路面
CN104358204A (zh) * 2014-11-25 2015-02-18 井浩 一种无能耗无冰雪路面温度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05603851A (zh) * 2015-09-30 2016-05-25 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1540A (ja) * 2006-02-13 2007-08-23 Tekken Constr Co Ltd 重量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コンクリート舗装冷却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クリート床版の構造
JP2008240484A (ja) * 2007-03-29 2008-10-09 Hazama Corp 地表部又は地上部への給水装置
CN103952959A (zh) * 2014-05-20 2014-07-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面层半保水式透水沥青路面
CN104358204A (zh) * 2014-11-25 2015-02-18 井浩 一种无能耗无冰雪路面温度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05603851A (zh) * 2015-09-30 2016-05-25 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9374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9374B (zh) 一种沥青路面的降温方法
CN103243628B (zh) 主动防御道路、桥梁、场道冰雪灾害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CN102084064A (zh) 一种冻土区公路路基保护方法及路面结构
CN101387097A (zh) 一种多孔导热沥青混凝土路面换热系统及其应用
CN107489080A (zh) 一种防结冰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83110B (zh) 一种消能挑流式固液分离的泥石流拦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87127A (zh) 一种新型公路桥梁伸缩缝
CN110043296B (zh) 一种适用于寒区隧道的耐冻型防排水板及其施工方法
WO2023024687A1 (zh) 一种低噪声桥梁聚合物伸缩装置
CN219862347U (zh) 一种横桥向防落梁桥梁抗震挡块
CN210829391U (zh) 适用于寒区隧道的耐冻型防排水板
CN109797626A (zh) 快速排水市政道路
CN110043720B (zh) 用于管道的中空复合降噪结构
CN110172891B (zh) 一种体育跑道专用橡胶板
CN114381982B (zh) 一种适用于大温差环境路面反射裂缝防控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118542U (zh) 用于管道的中空复合降噪结构
CN107630400A (zh) 一种公路桥梁排水设施
CN219568641U (zh) 一种市政降噪隔离带
CN213114176U (zh) 一种多孔散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7781622U (zh) 一种公路伸接器
CN221504308U (zh) 一种寒冷地区路桥排水防冻装置
CN111306569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用超高能组合式耐火预制块
CN113585056B (zh) 恒温式桥梁防漏止水条
CN222008642U (zh) 一种钢桥面彩色复合铺装结构
CN218713707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管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6

Address after: Room 608, No. 40, Zonglin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Li Yuming

Address before: 241000 Jiangcheng International Ruihua Garden,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35-1-302

Patentee before: Ren Ch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9

Address after: No. 188, Ma Yi Community, Gaotian Village, Taiping Town, Conghu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Yuezhu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8, No. 40, Zonglin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before: Li Yu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