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7196A - 车身滚浸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车身滚浸输送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07196A CN109607196A CN201811396743.XA CN201811396743A CN109607196A CN 109607196 A CN109607196 A CN 109607196A CN 201811396743 A CN201811396743 A CN 201811396743A CN 109607196 A CN109607196 A CN 1096071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er
- follower
- support
- vehicle body
- work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2—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veying workpieces through baths of liqui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3/00—Electrophoretic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 C25D13/12—Electrophoretic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94—Vehicle bod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涂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滚浸输送机,输送机车架本体;行走驱动系统,设置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上,驱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在其行走轨道上移动;翻转系统,设置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上;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翻转系统上,用于支撑连接待电泳车体;接电系统包括输送机取电装置、旋转送电装置和工件接电装置,旋转接电装置装配在旋转系统内部,工件接电装置装配在所述支撑架上,输送机接电装置装配在输送系统的行走轨道外。本发明结构合理、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能达到降低成本、保证涂装质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涂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滚浸输送机。
背景技术
输送系统贯穿于现代化汽车涂装生产线的全过程,是涂装生产线的动脉。目前,大批量连续生产时所采用的输送系统主要有:悬挂链输送机、摆杆式输送机、RoDip运输机和多功能穿梭机。
悬挂链输送机,其运输链在槽子中心的上方,运输链的润滑油很容易造成槽液的污染,特别是对于电泳漆,极少量的油污也会造成大量的缩孔;悬挂链输送机采用船形槽,倾斜30°出入槽,不仅槽体积大、设备长、涂装线占地面积大,而且车身顶盖及空腔结构内的空气无法排尽,使这些部位磷化、电泳涂装效果不好;还存在兜液、沥水不尽、车身带液多、药剂和冲洗用水量大、污水处理量大等问题,导致了涂装成本提高;此外,由于链条轨迹的固定模式,无法实现对不同工艺的优化处理。
摆杆输送机,其出入槽角度可达45°,较悬挂链输送机减小了槽体积、缩短了设备长度,虽然车顶和空腔结构内的气泡有所减少,但无法根除车顶气泡;此外,由于其使用链条传输,链条的弹性变量及驱动链轮的机械因素都导致在驱动时,链条张力和链条长度不断变化,造成爬行现象,影响工艺质量;链条在使用和维护中的润滑油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撬体和摆杆件的上下交接处容易出现故障。
RoDip运输机和多功能穿梭机,改变吊挂和输送方式,车身在前行的同时可以进行纵向倾斜,解决了内腔气泡问题,提高了车体前处理和电泳表面处理的质量,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车身滚浸输送机,以达到降低成本、保证涂装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滚浸输送机,包括:
输送机车架本体;
行走驱动系统,设置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上,驱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在其行走轨道上移动;
翻转系统,设置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上;
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翻转系统上,用于支撑连接待电泳车体;
接电系统包括输送机取电装置、旋转送电装置和工件接电装置,旋转接电装置装配在旋转系统内部,工件接电装置装配在所述支撑架上,输送机接电装置装配在输送系统的行走轨道外。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系统,包括有减速电机、被动轮、固定基座,翻转臂,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被动轮转动,所述翻转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被动轮的中心轴孔中,且所述翻转臂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上,所述翻转臂上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架,所述两个支撑架上设置工件滑撬,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工件滑撬,所述工件滑撬用于固定放置在其上的工件。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包括,第一小车支架和第二小车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两端,所述第一小车支架的下底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小车组件和中后小车组件,所述第二小车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中后小车组件,所述前小车组件上行走轮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作为驱动轮,所述中后小车组件的行走轮作为从动轮。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被动轮的外圈设置有轮齿;所述减速电机带动所述被动轮转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的轴孔,所述被动轮外圈轮齿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被动轮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臂包括固定端、翻转轴和连接所述固定端及所述翻转轴的翻折结构,所述翻转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被动轮的中心轴孔中,且所述翻转臂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调整基座上,所述支撑装置为轴承,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被动轮的中心轴孔中,且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调整基座上;所述翻折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翻转轴上的连接板,所述固定端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翻转轴的所述连接板的下部铰接,所述固定端的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翻转轴的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设置连接孔,在两个所述连接孔设置连接件将两者固定,所述翻折结构还包括锁紧支架,所述锁紧支架的一端为主动杆,另一端为用于锁紧两个连接板的被动挡板,所述主动杆转动带动所述被动挡板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接电装置装配在所述翻转系统内部,所述工件接电装置装配在所述翻转臂上,所述输送机接电装置装配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的行走轨道外。所述旋转送电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内部,所述旋转送电装置包括电缆支撑支架、导电电缆、送电装置、绝缘套、限位板、弹簧板、触点防护套和送电触点,所述导电电缆经所述翻转轴内部至所述支撑架上穿出,与所述电缆支撑支架连接,并接入到所述送电装置中,所述导电电缆同所述支撑架一同进行旋转,所述绝缘套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绝缘套上部,所述触点防护套、所述送电触点与所述弹簧板一体固定在所述限位板上。
作为优选,工件接电装置由支架、取电棒构成,所述取电棒插入到所述触点防护套中,并与所述送电触点良好接触,将电流传递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工件上。
作为优选,输送机取电装置分布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设置的的两侧行走轨道上,包括连接盘、十字连接板、护套、接电单体,所述接电单体通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十字连接板连接,所述十字连接板与所述翻转系统输送轨道连接,所述护套罩在所述接电单体外部并与所述连接盘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接电单体包括连接块、导电杆、导电电刷、第二护罩、弹簧、调整套、防护罩、限位板等部件。接电铜排通过开关控制,负责对整个电泳进行供电,供电形式按低压、高低压过渡及高压三部分供电形式进行供电。由接电铜排提供的电流导入到下面四组所述导电电刷中,并通过电缆传递到旋转送电装置处,所述导电电刷安装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和所述调整套通过螺纹相连,所述调整套的端部安装有防护罩,可调整导电杆和接电铜排的间隙,右侧端部通过所述限位板及轴端挡圈进行限位,并通过弹簧对第二护罩产生一个压紧力,使所述导电电刷和接电铜排始终接触,从而保证了输送机接电的稳定性及平稳性。
本发明结构合理、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能达到降低成本、保证涂装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车身滚浸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车身滚浸输送机斜轴侧示意图;
图3为图1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输送机车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翻转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输送系统及旋转系统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7为翻转系统、接电系统的主视图;
图8为接电系统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10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系统斜轴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滚浸输送机,包括:
输送机车架本体1;
行走驱动系统2,设置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驱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在其行走轨道上移动;
翻转系统3,设置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
支撑架4,设置于所述翻转系统3上,用于支撑连接待电泳车体。
在本实施例中,翻转系统3包括减速电机7、被动轮8、固定基座9。
所述翻转系统3还包括翻转臂13,所述翻转臂13包括固定端16和翻转轴17。
所述翻转臂13的固定端16设置于所述被动轮8的中心轴孔中,并可以随着被动轮8的转动进行旋转运动,且所述固定端16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所述固定端16通过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装置19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基座9上,该支撑装置19为轴承座组件,通过轴承座组件将所述被动轮8中心的转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9上。另外,该支撑装置19也可以是支架或者是支撑杆,该支架或者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端16,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基座9上。
所述固定端16沿轴向方向连接翻转轴17,该翻转轴17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固定端16的轴向方向一致,且该翻转轴17可以与所述固定端16连接为一体。
所述翻转臂13的翻转轴17中间位置设置两个支撑架4,该两个支撑架4上设置有工件滑撬,所述支撑架4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工件滑撬,所述工件滑撬用于固定放置在其上的车身。
所述减速电机7带动所述被动轮8转动,所述减速电机7可以设置为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的旋转速度可控,并且转动的位置比较精准,方便控制。
所述被动轮8的中心位置具有轴孔,所述翻转臂的固定端16固定在该中心轴孔中,且该固定端16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调整基座10上。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可以是轴承,通过轴承使所述被动轮8中心的转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9上。
所述伺服电机带动被动轮8转动,具体可以是,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所述被动轮8的中心轴,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所述被动轮8的转动。
但是为了合理设置伺服电机的位置,一般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个主动齿轮,将所述被动轮8的外圈设置有轮齿,所述被动轮8外圈的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被动轮8的直径。
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被动轮8转动的过程如下:所述伺服电机首先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由于主动齿轮与所述被动轮8上的轮齿啮合,则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被动轮8的转动。
所述被动轮8的转动一方面可以带动设置于该被动轮8中心轴孔的翻转臂的转动,另一方面可以带动设置在被动轮8上偏心伸出轴以被动轮8中心为圆心进行转动。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包括,第一小车支架1-1和第二小车支架1-2,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9两端,所述第一小车支架1-1的下底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小车组件14和中后小车组件15,所述第二小车支架1-2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中后小车组件15,所述前小车组件14上行走轮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作为驱动轮,所述中后小车组件15的行走轮作为从动轮。上述的行走轮沿行走轨道运行,所述行走轨道可以有多种结构,一般情况下,所述运行轨道为工字钢结构,每组行走轮为两个走轮,分别设置在工字钢的内外两侧的凹槽中。
该设置相比于单个的输送机车架本体1更稳定,且可以承载更多设置于其上的其他相关系统。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翻转轴17与所述固定端16之间设置有翻折结构18,由于该翻折结构18的设置可以使所述翻转轴17具有两个状态,其中一个状态是该翻转轴17相对于固定端16翻折90度,另一个状态是该翻转轴17与所述固定端16的轴线方向一致。
所述翻折结构18的设置主要是应用于当自行小车系统上不承载工件的时候,为了节省该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占用的空间,可以将该翻折结构18打开,使所述翻转轴17相对于所述固定端16翻折90度。
所述翻折结构18包括两个连接板18-1,两个连接板18-1分别设置于固定端16和翻转轴17的接触面上,两个连接板21的下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两个连接板21的上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大小形状相同的连接孔,通过在连接孔中设置连接件将两个连接板21连接固定,在此状态下,所述翻转轴17与所述固定端16的轴线方向一致。当拆除所述连接孔中的连接件,则所述翻转轴17将会以连接板21下端的铰接处为轴,向下翻转90度。
另外,为了保证固定端16和翻转轴17更安全的连接,所述翻折结构18还包括锁紧支架20,该锁紧支架一端为主动端20-1,另一端为用于锁紧两个连接板21的被动挡板20-2,当转动主动端20-1的时候,所述被动挡板20-2也将转动。当需要锁紧两个连接板21的时候,将被动挡板20-2转动到两个连接板21的位置,并将两个连接板21卡紧,当需要释放所述翻转轴17使其向下转动时,可以转动主动端20-1,所述被动挡板20-2也随之转动,直至该被动挡板20-2转动离开所述连接板21,则两个连接板21将被解锁。
所述锁紧支架20可以与设置的所述连接件21和连接孔同时使用,也可以排除该连接件和连接孔单独使用。
如图6至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旋转送电装置通过弹簧板27、触点防护套28和送电触点29,解决了水下送电及接电密封的问题,工件接电装置通过压紧到弹簧40上,避免了橇体导电接触不良的缺点,输送机接电分为输送机接电及接地两种方式,由于该接电装置具有可调节功能,从而保证接电及接地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旋转送电装置安装在翻转系统的翻转臂13内部;包括电缆支撑支架22、导电电缆23、送电装置24、绝缘套25、限位板26、弹簧板27、触点防护套28、送电触点29;导电电缆23经翻转轴17内部至支撑架4上穿出,与电缆支撑支架22连接,并接入到送电装置24中,导电电缆23同支撑架4一同进行旋转;绝缘套25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4上,限位板26固定在绝缘套25上部;触点防护套28、送电触点29与弹簧板27一体固定在限位板26上,弹簧板27可保证取电棒与送电触点良好接触。
工件接电装置由支架30、取电棒31构成,取电棒31插入到触点防护套28中,并与送电触点29良好接触,将电流传递到安装在支撑架4的车身上。
输送机取电装置分布在输送机车架本体设置的行走轨道上,包括连接盘32、十字连接板33、护套34、接电单体35,接电单体35通过连接盘32与十字连接板33连接,十字连接板33与输送系统输送轨道连接,护套34罩在接电单体35外部并与连接盘32连接。
接电单体包括连接块36、导电杆37、导电电刷38、第二护罩39、弹簧40、调整套41、防护罩42、限位板43等部件。接电铜排44通过开关控制,负责对整个电泳进行供电,供电形式按低压、高低压过渡及高压三部分供电形式进行供电。由接电铜排44提供的电流导入到下面四组导电电刷38中,并通过电缆45传递到旋转送电装置处,导电电刷38安装有导电杆37,导电杆37和调整套41通过螺纹相连,调整套41的端部安装有防护罩42,可调整导电杆37和接电铜排44的间隙,右侧端部通过限位板43及轴端挡圈进行限位,并通过弹簧40对第二护罩39产生一个压紧力,使导电电刷38和接电铜排44始终接触,从而保证了输送机接电的稳定性及平稳性。
十字连接板33由导电性能良好的QCr0.5材质加工而成,为了保证接电装置良好的绝缘性,连接盘32采用绝缘性好、强度高的聚四氟乙烯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加装护套34对接电装置进行防护,护套34和连接盘3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护套34和防护罩42也采用绝缘性好、强每个输送机接电装置包括6个矩阵分布的接电单体,输送机接电装置分为输送机接电及接地两种方式,输送机接电通过下面四个接电单体完成,输送机接地通过上面两组接电单体完成。接电铜排44负责对输送机进行接电,接地铜排46负责输送机接地保护。
如图9至图10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系统3,还包括:调整系统6,所述调整系统6包括调整基座10和摆杆11,所述固定基座9的其中一侧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调整基座10以可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9上,且与所述导向结构为相同侧,所述摆杆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结构相配合的结构,该端称为第一端,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基座10铰接,且所述摆杆1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被动轮8上设置有偏心的伸出轴,所述摆杆11的第一端沿所述导向结构移动,所述偏心的伸出轴沿所述摆杆11的所述滑动槽中移动,所述导向结构为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槽,与该导向结构相配合的所述摆杆11的第一端为第一导向走轮,所述第一导向走轮在所述导向槽内移动。所述被动轮8上设置的所述偏心的伸出轴为第二导向走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所述固定端16通过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装置19固定连接在所述调整基座10上,该支撑装置19为轴承座组件,通过轴承座组件将所述被动轮8中心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调整基座10上。另外,该支撑装置19也可以是支架或者是支撑杆,该支架或者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端16,一端固定连接调整基座10上,所以所述固定端16与所述调整基座1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所述固定端16沿轴向方向连接翻转轴17,该翻转轴17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固定端16的轴向方向一致,且该翻转轴17可以与所述固定端16连接为一体。
所述翻转臂13的翻转轴17中间位置设置两个支撑架4,该两个支撑架4上设置有工件滑撬,所述支撑架4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工件滑撬,所述工件滑撬用于固定放置在其上的车身。
所述固定基座9的其中一侧设置有导向结构,该固定基座9设置在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或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调整基座10设置以可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9上,且与所述导向结构为相同侧;所述摆杆1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结构相配合的结构,该端称为第一端,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基座10铰接,且该摆杆1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被动轮8上设置有偏心的伸出轴;所述摆杆11的第一端沿所述导向结构移动,所述偏心的伸出轴沿所述摆杆11的滑动槽中移动;所述减速电机7带动所述被动轮8转动。
所述导向结构可以是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杆,也可以是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或者是结合导向杆和导向槽设置的具有导向功能的结构。
具体的,所述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时,该导向槽的凹槽的开设方向为竖直方向,即可使走轮或者滑块沿着该凹槽竖直方向移动。对应该导向槽,与该导向结构相配合的所述摆杆11第一端的结构为第一导向走轮。
另外,所述导向结构也可以是竖直方向的工字钢结构或者导向杆的结构,对应该导向杆或者工字钢结构,相应的,与该导向结构相配合的所述摆杆11第一端为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可以设置于所述工字钢的槽中或者卡紧在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并沿工字钢两侧的槽或者导向杆的外侧进行移动。
总之,该导向结构并不是唯一的,只要该导向结构与所述摆杆11的第一端相互配合完成所述摆杆11的第一端的导向移动即可,所以,所述导向结构不限于上述描述的结构。
所述被动轮8上设置的偏心伸出轴可以是滑块,也可以是导向走轮,即所述偏心伸出轴与所述摆杆11上设置的滑动槽可以是滑动摩擦,也可以是滚动摩擦。
另外,所述摆杆11上设置的滑动槽是用于所述被动轮8上的偏心伸出轴相配合的,所述摆杆11的中部除了可以是滑动槽结构,也可是中空结构。具体是,在摆杆11中间位置开设一个长方形通孔,该长方形的宽度稍微大于所述偏心伸出轴外径尺寸,该中空结构的尺寸可以使所述偏心伸出轴可以设置于其中,并在其中沿开设的长孔移动,同时又不脱离该中空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实现在电泳的流程中,调整装置相对于输送机车架本体1可以先进入电泳槽,并且滞后出电泳槽,在输送机车架本体1未进入电泳槽的状态时,保证所述被动轮8上的偏心伸出轴位于被动轮8的上半部分,在该状态时,所述偏心伸出轴位于所述被动轮8圆心的正上方位置,这样,当被动轮8顺时针(该顺时针方向是指,被动轮8转动带动翻转臂转动,进而带动位于翻转臂上的车身6沿行走方向且向下转动,进入电泳槽中。)转动时,所述偏心伸出轴以被动轮8圆心为中心向下转动,所述偏心伸出轴位于所述摆杆11的滑动槽中,带动摆杆11上端的第一端沿着固定基座9上的导向结构向下移动,则所述摆杆11与所述调整基座10铰接的一端将推动所述调整基座10向前移动,该移动是相对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的。
同样的,当所述被动轮8转动180度后,所述偏心伸出轴将向上移动,所述摆杆11上端的第一端也将沿着固定基座9的导向结构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摆杆11下端拉动所述调整基座10相对于输送机车架本体1向后移动。
综上,通过所述被动轮8转动,摆杆11的摆动,所述被动轮8上的偏心伸出轴在沿摆杆11的滑动槽移动,以及所述摆杆11上的第一端沿所述导向结构移动,最终可以使所述调整基座10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移动,则所述调整基座10上固定的被动轮8、翻转臂等也将随着调整基座10相对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进行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调整系统3相对于输送机车架本体1做相对运动,完成在车身电泳过程中,设置于翻转臂13上的车身可以相对于输送机车架本体1提前入槽和滞后出槽。
所述调整基座10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移动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以通过设置滑块和直轨的方式实现,具体是,所述调整基座10下方设置基座滑块,在设置有基座滑块的相应位置的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设置直轨,通过所述基座滑块在所述直轨上移动完成所述调整基座10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的移动。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设置轨道和走轮的方式实现,具体是,所述调整基座10下方设置基座导向轮和基座行走轮,相应的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设置有基座行走轨道和基座导向轨道,所述基座导向轮和基座行走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导向轨道和基座行走轨道中,完成所述调整基座10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移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所述自行小车上设置调整系统,且该调整系统可以在小车运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相对移动,该调整系统可以使固定在其上的车身提前进入液体槽,并滞后出液体槽,相当于延长了液体槽槽体的长度,并为车身的电泳工艺提供足够的电泳时间,提高电泳及车身涂装质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车身滚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车架本体(1);
行走驱动系统(2),设置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驱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在其行走轨道上移动;
翻转系统(3),设置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上;
支撑架(4),设置于所述翻转系统(3)上,用于支撑连接待电泳车体;
接电系统包括输送机取电装置、旋转送电装置和工件接电装置,旋转接电装置装配在旋转系统内部,工件接电装置装配在所述支撑架(4)上,输送机接电装置装配在输送系统的行走轨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滚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系统(3),包括有减速电机(7)、被动轮(8)、固定基座(9),翻转臂(13),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被动轮(8)转动,所述翻转臂(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被动轮(8)的中心轴孔中,且所述翻转臂(13)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上,所述翻转臂(13)上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架(4),所述两个支撑架(4)上设置工件滑撬,所述支撑架(4)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工件滑撬(12),所述工件滑撬(12)用于固定放置在其上的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滚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包括,第一小车支架(1-1)和第二小车支架(1-2),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9)两端,所述第一小车支架(1-1)的下底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小车组件(14)和中后小车组件(15),所述第二小车支架(1-2)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中后小车组件(15),所述前小车组件(14)上行走轮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作为驱动轮,所述中后小车组件(15)的行走轮作为从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滚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7)为伺服电机,所述被动轮(8)的外圈设置有轮齿;所述减速电机(7)带动所述被动轮(8)转动,所述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的轴孔,所述被动轮(8)外圈轮齿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被动轮(8)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滚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13)包括固定端(16)、翻转轴(17)和连接所述固定端(16)及所述翻转轴的翻折结构(18),所述翻转臂(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被动轮(8)的中心轴孔中,且所述翻转臂(13)通过支撑装置(19)固定在所述调整基座(10)上,所述支撑装置(19)为轴承,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被动轮(8)的中心轴孔中,且通过支撑装置(19)固定在所述调整基座(10)上;所述翻折结构(18)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端(16)和所述翻转轴(17)上的连接板(21),所述固定端(16)的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翻转轴(17)的所述连接板(21)的下部铰接,所述固定端(16)的所述连接板(21)的上部与所述翻转轴(17)的所述连接板(21)的上部设置连接孔,在两个所述连接孔设置连接件将两者固定,所述翻折结构(18)还包括锁紧支架(20),所述锁紧支架(20)的一端为主动杆(20-1),另一端为用于锁紧两个连接板的被动挡板(20-2),所述主动杆(20-1)转动带动所述被动挡板(20-2)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滚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电装置装配在所述翻转系统内部,所述工件接电装置装配在所述翻转臂上,所述输送机接电装置装配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的行走轨道外,所述旋转送电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内部,所述旋转送电装置包括电缆支撑支架(22)、导电电缆(23)、送电装置(24)、绝缘套(25)、限位板(26)、弹簧板(27)、触点防护套(28)和送电触点(29),所述导电电缆(23)经所述翻转轴(17)内部至所述支撑架(4)上穿出,与所述电缆支撑支架(22)连接,并接入到所述送电装置(24)中,所述导电电缆(23)同所述支撑架(4)一同进行旋转,所述绝缘套(25)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架(4)上,所述限位板(26)固定在所述绝缘套(2)上部,所述触点防护套(28)、所述送电触点(29)与所述弹簧板(27)一体固定在所述限位板(2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滚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工件接电装置由支架(30)、取电棒(31)构成,所述取电棒(31)插入到所述触点防护套(28)中,并与所述送电触点(29)良好接触,将电流传递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的工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滚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输送机取电装置分布在所述输送机车架本体(1)设置的的两侧行走轨道上,包括连接盘(32)、十字连接板(33)、护套(34)、接电单体(35),所述接电单体(35)通过所述连接盘(32)与所述十字连接板(33)连接,所述十字连接板(33)与所述翻转系统(5)输送轨道连接,所述护套(34)罩在所述接电单体(35)外部并与所述连接盘(3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滚浸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单体包括连接块(36)、导电杆(37)、导电电刷(38)、第二护罩(39)、弹簧(40)、调整套(41)、防护罩(42)、限位板(43)等部件。接电铜排通过开关控制,负责对整个电泳进行供电,供电形式按低压、高低压过渡及高压三部分供电形式进行供电。由接电铜排提供的电流导入到下面四组所述导电电刷(38)中,并通过电缆传递到旋转送电装置处,所述导电电刷(38)安装有导电杆(37),所述导电杆(37)和所述调整套(41)通过螺纹相连,所述调整套(41)的端部安装有防护罩(42),可调整导电杆(37)和接电铜排的间隙,右侧端部通过所述限位板(43)及轴端挡圈进行限位,并通过弹簧(40)对第二护罩(39)产生一个压紧力,使所述导电电刷(38)和接电铜排始终接触,从而保证了输送机接电的稳定性及平稳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6743.XA CN109607196A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车身滚浸输送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6743.XA CN109607196A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车身滚浸输送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07196A true CN109607196A (zh) | 2019-04-12 |
Family
ID=66003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96743.XA Pending CN109607196A (zh) | 2018-11-22 | 2018-11-22 | 车身滚浸输送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07196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5628A (zh) * | 2019-07-02 | 2020-02-11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或车辆部件表面处理装置 |
CN110791799A (zh) * | 2019-11-19 | 2020-02-14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 |
CN110817313A (zh) * | 2019-11-19 | 2020-02-21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滑橇锁紧装置 |
CN110861880A (zh) * | 2019-11-19 | 2020-03-06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向轨道可调结构 |
CN111792305A (zh) * | 2020-07-16 | 2020-10-20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滚浸输送系统 |
CN112048756A (zh) * | 2020-08-31 | 2020-12-08 | 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运输结构及工件的处理系统 |
CN116461949A (zh) * | 2023-04-24 | 2023-07-21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坐标可调式翻转轨道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489865U (zh) * | 2015-01-22 | 2015-07-22 |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小车输送系统 |
CN107973093A (zh) * | 2017-12-08 | 2018-05-01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翻转输送机 |
-
2018
- 2018-11-22 CN CN201811396743.XA patent/CN1096071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489865U (zh) * | 2015-01-22 | 2015-07-22 | 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小车输送系统 |
CN107973093A (zh) * | 2017-12-08 | 2018-05-01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翻转输送机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5628A (zh) * | 2019-07-02 | 2020-02-11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或车辆部件表面处理装置 |
CN110775628B (zh) * | 2019-07-02 | 2020-11-17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或车辆部件表面处理装置 |
CN110791799A (zh) * | 2019-11-19 | 2020-02-14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 |
CN110817313A (zh) * | 2019-11-19 | 2020-02-21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滑橇锁紧装置 |
CN110861880A (zh) * | 2019-11-19 | 2020-03-06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向轨道可调结构 |
CN111792305A (zh) * | 2020-07-16 | 2020-10-20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滚浸输送系统 |
CN111792305B (zh) * | 2020-07-16 | 2021-12-14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滚浸输送系统 |
CN112048756A (zh) * | 2020-08-31 | 2020-12-08 | 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运输结构及工件的处理系统 |
CN116461949A (zh) * | 2023-04-24 | 2023-07-21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坐标可调式翻转轨道 |
CN116461949B (zh) * | 2023-04-24 | 2024-04-19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坐标可调式翻转轨道 |
WO2024221147A1 (zh) * | 2023-04-24 | 2024-10-31 |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坐标可调式翻转轨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07196A (zh) | 车身滚浸输送机 | |
CN212312019U (zh) | 一种用于巡检的挂轨机器人 | |
CN204489865U (zh) | 一种自行小车输送系统 | |
CN102322158B (zh) | 一种刚性链升降舞台 | |
CN111673711B (zh) | 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 |
CN205868905U (zh) | 光伏电站清洗车及其调节臂 | |
CN108940967A (zh) | 一种适用于光伏板的自动化清洁系统 | |
CN104594681B (zh) | 一种停车设备的主从支承下台板框及铰链系统 | |
US5809896A (en) | Running gear for chain hoists | |
CN204624994U (zh) | 一种轮胎式门式起重机及其门架 | |
CN201382346Y (zh) | 车辆安全转弯灯及配套装置 | |
CN206644735U (zh) | 一种可伸缩的汽车内后视镜 | |
CN212406281U (zh) | 自锁式的车辆搬运系统 | |
CN202279172U (zh) | 一种铰接式无障碍履带装置 | |
CN207747057U (zh) | 一种蚂蚁机器人 | |
CN201428255Y (zh) | 一种液压式简易立体停车装置 | |
CN210312202U (zh) | 一种前处理电泳车身随行翻转机构 | |
CN106811789A (zh) | 一种基于串并混联机构的汽车涂装输送机 | |
CN205421120U (zh) | 道路隔离栏杆自动清洗设备 | |
CN213358444U (zh) | 一种城市护栏清洗车 | |
CN208944674U (zh) | 一种适用于光伏板的自动化清洁系统 | |
CN218482589U (zh) | Gil安装车 | |
CN204489863U (zh) |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 |
CN203257152U (zh) | 一种推板夹持连接装置 | |
CN208757917U (zh) | 一种五金用铁管高效上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