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600843B -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0843B
CN109600843B CN201710940462.5A CN201710940462A CN109600843B CN 109600843 B CN109600843 B CN 109600843B CN 201710940462 A CN201710940462 A CN 201710940462A CN 109600843 B CN109600843 B CN 109600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downlink control
terminal
contro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04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0843A (zh
Inventor
耿婷婷
范强
刘亚林
李赛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04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0843B/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12256A priority patent/KR102391105B1/ko
Priority to EP18863544.5A priority patent/EP3687245B1/en
Priority to JP2020518407A priority patent/JP7046169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8/109128 priority patent/WO20190630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600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843A/zh
Priority to US16/834,675 priority patent/US1224525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00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38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using 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 [CFR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可以解决终端从省电状态转换至连接状态的过程消耗的时间较长,导致控制面时延高的问题。本申请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冲突解决消息,然后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本申请适用于随机接入的流程中。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无线通信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定义了控制面时延为终端从省电状态(例如终端的空闲状态,或去激活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例如连续数据传输状态)所用的时间。
终端从省电状态转换至连接状态的过程包括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目前的随机接入过程包括消息1至消息4,随机接入过程的最小时长也大于12ms,为了降低控制面时延需要考虑更好的随机接入机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终端从省电状态转换至连接状态的过程消耗的时间较长,导致控制面时延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然后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其中,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冲突解决消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使得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时刻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时刻相同,进而在基站处理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终端也可以及时准确地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可以减少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降低了控制面时延。
可选地,上述下行控制信息是指在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PDCCH,PDCCH上承载了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指示,也可以理解为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承载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PDSCH。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即第一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一套资源组合,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分别指示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和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第二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实现为: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系统指示信息,系统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系统指示信息的传输资源通过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是否相同,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系统指示信息中是否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若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相同,终端通过第二资源配置信息就可以确定系统指示信息的传输资源和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无需额外接收一次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减少网络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相同,或者系统指示信息中未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时,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实现为: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第二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还可以实现为:从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索引,然后确定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索引对应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终端信息确定与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终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物理随机接入控制信道PRACH时频资源,前导码,前导格式,空口接入技术numerology参数和业务类型;
其中,numerology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循环前缀CP长度,传输带宽和每个时隙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OFDM符号序号,每次检测下行控制信道的持续检测时长,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周期,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的资源组大小和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方法为:
若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所述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与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重合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或者,
若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所述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或者,
若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位于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和/或,
若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所述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与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重合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二消息;或者,
若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所述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二消息;或者,
若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位于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方法为:
若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所述第三持续检测时间段与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重合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或者,
若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所述第三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或者,
若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位于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和/或,
若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四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则在所述第四持续检测时间段与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重合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二消息;或者,
若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四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在所述第四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二消息;或者,
若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处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四持续检测时间段中,在位于所述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传输资源中接收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二消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冲突解决消息;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使得终端能够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时刻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时刻相同,进而在基站处理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终端也可以及时准确的接收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可以减少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相当于减少了终端从省电状态转换至连接状态的时间,降低了控制面时延。
可选地,上述下行控制信息是指在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PDCCH,PDCCH上承载了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指示,也可以理解为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承载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PDSCH。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即第一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一套资源组合,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分别指示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和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第二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方法为:向终端发送系统指示信息,系统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系统指示信息的传输资源通过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是否相同,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系统指示信息中是否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若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相同,向终端发送的第二资源配置信息就可以指示系统指示信息的传输资源和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无需额外发送一次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减少网络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相同时,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实现为: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实现为: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承载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OFDM符号序号,每次检测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持续检测时长,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周期,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的资源组大小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类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该装置可以为终端,或者可以为终端中的芯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为终端,终端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终端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进一步地,终端还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用于支持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进一步的,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终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该装置可以为基站,或者可以为基站中的芯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为基站,基站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基站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进一步地,基站还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用于支持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进一步的,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基站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应用于终端中,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应用于网络侧设备中,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使得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时刻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时刻相同,进而在基站处理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终端也可以及时准确地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可以减少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降低了控制面时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AR window和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到达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指示信息的结构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CORESET作为计数粒度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检测持续时长和检测周期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第一消息的方法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第一消息的方法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DCI的方法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监听DCI的方法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监听DCI的方法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描述的系统架构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的(英文:of)”,相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信息传输的方法可能涉及到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侧设备或可用于网络侧设备的芯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或可用于终端的芯片。
为方便说明,本申请以第一通信装置为网络侧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为例,对信息传输的方法进行说明,不再重复介绍。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NR或者后续演进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侧设备10(图中仅示出1个)以及能够与网络侧设备10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20。
其中,本申请所称的网络侧设备,在无线通信标准中也可以称为基站,在大部分场景中,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本申请所称的网络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下一代网络节点(g Node B,gNB)、连接下一代核心网的演进型节点B(ng evolved Node B,ng-eNB)、等,还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WLAN)接入设备等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系统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相类似无线通信功能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仅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可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侧设备。
本申请所称的终端,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该终端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无线数据卡、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的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终端设备、智能家居(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家居设备,如冰箱、电视、洗衣机或者家具等),以及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等等。本申请所称的终端,还可以被设置成固定位置,具有和前述终端设备相类似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相类似无线通信功能的终端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仅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具有无线收发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终端。
NR系统中,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从去激活态或空闲态转换至连接态,如图2所示,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包括:
S201、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此处,可以将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称为消息1。
S202、基站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此处,可以将基站向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称为消息2。
S203、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此处,可以将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称为消息3。
S204、基站向终端发送冲突解决消息,此处,可以将基站向终端发送的冲突解决消息称为消息4。
其中,消息3和消息4都可以理解为冲突解决过程中的消息。
基于图2所示的随机接入过程,以长期演进(Long Trem Evolution,LTE)系统中每个步骤的最小时延来计算,S201占用的时间为1ms,间隔3ms后在随机接入响应时间窗(Random access response window,RAR window)的起始时刻,终端接收到消息2,间隔6ms后终端向基站发送消息3,然后终端在2ms后收到消息4。所以,在LTE中随机接入过程的最小时延也大于12ms。
在NR系统中,为了减小随机接入过程所用的时间,基站的处理速度加快,例如可以缩短S201和S202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缩短S203和S204之间的时间间隔。然而在基站的处理速度加快之后,如果终端仍然在RAR window中接收消息2,在消息4的接收时间窗(下文中均将消息4的接收时间窗口称为冲突解决时间窗口)中接收消息4,会出现终端的接收速度不能适应基站的处理速度的问题,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假如RAR window为终端发送消息1之后的第5ms至第10ms,而基站加快了对消息1的处理速度,例如,基站可能在接收到消息1后的第3ms就可以向终端发送用于调度承载消息2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而根据现有RAR的接收机制,终端从第5ms才开始监听该PDCCH,无法提前监听到该PDCCH,因此需要进一步考虑修改终端接收RAR的机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的解决方案为,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然后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通过这种方法,基站可以将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通知给终端,使得在基站的处理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及时准确地接收到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减小了随机接入过程的消耗的时间,进而降低了控制面时延。
以下对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网络侧设备为基站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S401、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相应地,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基站可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执行S401,例如可以在上述S201之前执行S401。
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第二消息包括冲突解决消息。
可选的,上述下行控制信息是指在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PDCCH,PDCCH上承载了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指示,也可以理解为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承载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PDSCH。
此处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可以包括承载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OFDM符号序号,每次检测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持续检测时长,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周期,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组大小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类型中的至少一项。此处各种资源组合成的传输资源信息可以称为一套或者一种传输资源。
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即第一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一套资源组合,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在这种可能的方式中,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只包括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进一步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或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示例性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消息对应的PDCCH的时频资源,该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承载第一消息的PDSCH。可选地,第一消息对应的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消息对应的PDCCH的时频资源的信息,或者第一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二消息对应的PDCCH的时频资源的信息,第二消息对应的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承载第二消息的PDSCH)。
第二种情形,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只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进一步地,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或者由协议预定义,配置方法可参考现有技术。
第三种情形,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此时,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和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相同。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分别指示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和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第二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均以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流程进行解释说明。
可选地,在基站只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不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的情况下,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只用于指示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承载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OFDM符号序号,每次检测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持续检测时长,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周期,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组大小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类型。
示例性地,以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PDCCH的传输资源为例,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PDCCH的频域位置可以为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编号。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PDCCH的时域位置为PDCCH所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序号,另外,根据一个起始OFDM符号序号和持续检测时长也可以确定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PDCCH的时域位置。检测周期为两次检测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PDCCH之间的间隔时间。传输类型可以为交织传输或非交织传输。
S402、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S402中的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不是同时发送,具体可参考图2中的随机接入过程,基站在接收到来自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后发送第一消息,在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第三消息后发送第二消息。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发送时机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
可选地,基站使用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在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基站在指示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其中,基站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与基站在接收随机接入前导前向终端发送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相同。
可选地,若下行控制信息只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则基站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后,在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CCH上承载第一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并在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对应的PDSCH上承载第一消息。进一步地,在第一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或第一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然后,基站在接收到第三消息后,在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指示的PDCCH上承载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若下行控制信息只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则基站发送第一消息的方法与图2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方法相同,具体地,使用预配置或协议预定义的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CCH调度PDSCH,PDSCH上承载第一消息。然后,基站在接收到第三消息后,在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CCH上承载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并在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对应的PDSCH上承载第二消息。
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则基站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后,在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CCH上承载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并在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对应的PDSCH上承载第一消息。然后,基站在接收到第三消息后,在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CCH上承载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并在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对应的PDSCH上承载第二消息。
对应于S402,以下对终端根据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方法进行说明。
可选地,对应于S402,参考图2中的随机接入过程,若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只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则终端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后,在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CCH中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进而终端在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SCH中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或第一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终端在发送第三消息后,在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的PDCCH中接收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从中获取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进而在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SCH中接收第二消息。
若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只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则终端接收第一消息的方法与图2中终端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方法相同。终端在发送第三消息后,在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CCH中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在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SCH中接收第二消息。
若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则终端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后,在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CCH中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在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SCH中接收第一消息。终端在发送第三消息后,在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资源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CCH中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在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对应的PDSCH中接收第二消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进而基站根据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使得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时刻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时刻相同,进而在基站处理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终端也可以及时准确的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可以减少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降低了控制面时延。
可以理解的,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S401可以是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执行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系统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系统指示信息可以是主系统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块1(Systeminformation Block1,SIB1)或剩余基本系统信息(Remaining systeminformation,RMSI)中的一种,具体地,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方法,分别为图5和图6对应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图5和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以完整的随机接入过程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包括:
S501、基站向终端发送系统指示信息。
相应地,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系统指示信息。
其中,系统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解释可以参考S40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502、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相应地,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
S503、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S504、终端根据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
可选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用于传输第一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或者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未指示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则终端按照现有的随机接入流程中终端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方法接收第一消息。
S505、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三消息。
相应地,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三消息。
S506、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
S507、终端根据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二消息。
其中,S503、S504、S506和S507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如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作为又一种可实现的方案,该方法包括:
S601、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资源配置信息。
相应地,终端接收第二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系统指示信息的传输资源。可选地,基站可以在向终端发送的MIB或EMSI中携带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系统指示信息可以为SIB1或RMSI,即MIB或EMSI中第二资源配置信息可以指示SIB1或RMSI的传输资源。
基站可根据第二资源配置信息向终端发送系统指示信息,系统指示信息可以是SIB1、RMSI或其它系统消息。进而终端可根据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系统指示信息。
可选地,系统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基站还可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是否相同,或用于指示系统指示信息中是否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或者可以预定义基站未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且系统指示消息中未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时,默认第二资源配置信息与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相同。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MIB或EMSI,或其它系统消息中。可以理解的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相同时,即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既用于指示系统指示信息的传输资源,又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基站仅需要通过MIB或EMSI发送第二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终端根据接收的第二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二资源配置信息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此时,可以将终端接收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理解为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或者,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SIB1或RMSI,或其他系统消息中。终端先接收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然后根据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接收SIB1或RMSI,进而从SIB1或RMSI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相同,或者指示系统指示信息中未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则终端确定第二资源配置信息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此时,可以将终端接收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理解为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而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不同,或指示系统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则与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情况相同,终端根据系统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指示信息不是必选的。
可选地,基站未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且系统指示消息中未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时,基站仅需要通过MIB或EMSI发送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终端默认根据接收的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确定出第二资源配置信息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此时,可以将终端接收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理解为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以下S602至S607中,均以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资源配置信息为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MIB或SIB1,或其它系统消息中的指示信息。示例性地,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则代表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相同,或者代表系统指示信息中未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若第一指示信息为“1”,则代表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不同,或者代表系统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如图7所示,以第一指示信息为系统指示信息中1bit的指示信息为例,图7中的系统指示信息分为指示部分和数据部分,指示部分的“1”代表系统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数据部分中携带了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其中“1bit”仅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指示信息占用的资源大小。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不同时,基站可以不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即图7中的系统指示信息仅携带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系统指示信息的传输资源,可以理解为,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系统指示信息的PDCCH的传输资源,系统指示信息的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承载系统指示信息的PDSCH。
S602、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相应地,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
S603、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S604、终端根据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
由于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相同,可以将终端根据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理解为终端根据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
S605、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三消息。
相应地,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三消息。
S606、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
S607、终端根据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二消息。
由于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第二资源配置信息相同,可以将终端根据第二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二消息理解为终端根据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二消息。
S603、S604、S606、S607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协议预定义第一资源配置信息与接收系统指示信息(SIB1或RMSI)的资源相同,即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基站向终端发送EMSI或MIB,基站发送的EMSI或MIB中携带控制信号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配置信息,终端根据CORESET配置信息接收系统指示信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默认使用该CORESET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可选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为CORESET,CORESET配置信息是指用于表示该传输资源的信息。
可以理解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下面举例说明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发送方式。
(1)可选的,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索引,相应地,终端接收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索引,确定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索引对应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终端中存储了各索引与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示例性地,可参考表1。
表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表1中示出的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PDCCH频域位置,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PDCCH时域位置,起始OFDM符号序号,持续检测时长,检测周期和传输类型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
参考表1,若终端接收到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索引为1,则可根据表2查找到索引1对应的资源,索引1对应的资源即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若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该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则表1中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既为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又为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
若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分别指示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和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在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和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不同的情况下,可通过两个具有不同参数的表格分别表示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和/或第二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
(2)可选地,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基站可通知终端可用的随机接入前导资源,基站可通过MIB,SIB1,EMSI或RMSI携带终端可用的随机接入前导资源,可选地,也可以在第一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随机接入前导资源。随机接入前导资源包括物理随机接入控制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时域和/或频域资源,前导码(preamble id),前导格式中的至少一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将随机接入前导资源分为两组,示例性地,可以将前导码分为两组,前导码1至10为第一组,前导码11至64为第二组。对应于随机接入前导资源的两个分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1:若基站通知给终端的可用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属于第一组,则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根据RAR window接收第一消息,根据冲突解决消息时间窗接收第二消息。
可选地,若基站通知给终端的可用的前导码属于第一组,基站也可以不向终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若终端未接收到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则默认根据RAR window接收第一消息,根据冲突解决消息时间窗接收第二消息。
情况2:若基站通知给终端的可用的前导码属于第二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与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相同。
情况3:若基站通知给终端的可用的前导码属于第二组,基站向终端发送终端信息和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示例性地,终端信息和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表2中的一行代表一个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基站向终端发送多个对应关系,每个对应关系中包括一种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终端在接收到终端信息和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后,可查找自身的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进而根据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
可选地,基站可以不向终端发送终端信息和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终端中预先存储了终端信息和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例如终端中预先存储了表2,在终端接收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之前,可在预先存储的终端信息和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中查找自身的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进而根据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不向终端发送第一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终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PRACH时频资源,前导码,前导格式,空口接入技术(numerology)参数和业务类型。
Numerology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子载波间隔,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长度,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传输带宽和每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数。
表2
需要说明的是,表2仅为一个例子,其中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表2示出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终端信息可以包括表2示出的任意一项或多项。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存储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索引、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和终端信息这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如表3所示。
表3
上述实施例中的随机接入过程均为竞争接入的过程,当随机接入过程为非竞争接入时,基站可以为终端指定PRACH资源,PRACH资源包括PRACH时域资源和preamble资源。
在LTE系统中,基站可通过向终端发送PRACH掩码(PRACH MASK Index)指定PRACH时域资源,通过向终端发送Preamble Id指定终端在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Preamble
在NR系统中,基站可以在不同的PRACH资源中为终端分配不同的Preamble Id。具体地,基站可以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终端PRACH时频资源的个数,或者Preamble Id的个数,或者通知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
该通知消息的内容可以为:n(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以及每次发送Preamble对应的{PRACH MACK Index,Preamble Id},其中PRACH MASK Index为用于指定PRACH时频资源的参数(例如可以为PRACH时频资源索引号),Preamble Id为用于指定非竞争随机接入的Preamble的参数(例如可以为Preamble的索引号)。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案,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基站根据随机接入前导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后,随机接入过程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和步骤2。
步骤1、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三消息。相应地,基站接收第三消息。
终端可以是空闲态终端、第三态终端、去激活态终端或发送无线链路失败的终端。可以理解的,第三消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恢复请求、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无线资源控制重激活请求中的任一种。
步骤2、基站通过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或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向终端发送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
相应地,终端同时监听CCCH和DCCH。
可选地,终端可通过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接收第三响应消息的响应消息,接收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的方法可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接收第二消息的方法。
若终端收到来自CCCH的数据或信令,终端对该数据或信令不执行解密动作,即终端认为该数据或信令没有加密;若终端接收到来自DCCH的数据或信令,终端对该数据或信令进行解密,即终端认为该数据或信令是加密的。比如,终端收到CCCH上的响应信令,终端不需要对该信令执行解密,即终端认为该信令没加密;比如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Radio Bearer,SRB)0上承载的RRC响应信令,SRB0承载在CCCH;终端收到DCCH上的响应信令,终端对该信令执行解密,即终端认为该信令已加密。比如SRB1上承载的RRC响应信令,SRB1承载在DCCH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可以适用于上述实施例场景的消息接收方法,但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场景的消息接收方法,对于基于窗口接收消息的场景都可以适用。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可以称为RAR window,第二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可以称为冲突解决时间窗,RAR window和冲突解决时间窗的计数粒度可以为符号(symbol),时隙(slot)或时域维度的CORESET。若以符号为计数粒度,一个计数粒度即为一个符号的时间;若以时隙为计数粒度,一个计数粒度为时隙中包括的第一个符号至最后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间;若以时域维度的CORESET为计数粒度,如图8所示,图8中一个竖格代表一个符号,带阴影的竖格为CORESET,一个计数粒度包括从一个CORESET的第一个符号到下一个CORESET之前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间。
可选地,单小区点到多点(Single Cell point-to-multipoint,SC-PTM)消息的监听窗口的计数粒度也可以为符号(symbol),时隙(slot)或时域维度的CORESET,该CORESET为用于调度SC-PTM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传输资源,例如,该CORESET为包括PDCCH的时频资源,该PDCCH可以指示用于承载SC-PTM消息的PDSCH。
可选地,按需发送的系统信息(On demand SI,OSI)的监听窗口的计数粒度可以为符号(symbol),时隙(slot)或时域维度的CORESET,该CORESET为用于调度OSI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传输资源,例如,该CORESET为包括PDCCH的时频资源,该PDCCH可以指示用于承载OSI的PDSCH。
在终端接收某一消息(可以称该消息为消息A)时,可能会存在该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或结束时刻处于与该消息A对应的一个时间维度的CORESET中间的场景,也就是说,该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和该消息A对应的一个时间维度的CORESET的交集不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维度的CORESET。本申请以下实施例针对该场景,提出如何接收消息A的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消息A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第二消息中的一种,也可以为SC-PTM消息或者OSI。
与消息A对应的CORESET是指与用于调度消息A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传输资源,例如CORESET可以包括PDCCH的时频资源,该PDCCH可以指示用于承载消息A的PDSCH。
对于消息A为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场景,与第一消息或者第二消息对应的CORESET可以是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通过第一资源配置信息指示,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指示与第一消息或者第二消息对应的CORESET,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的CORESET,在时域上,第一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CORESET的起始OFDM符号,持续检测时长,检测周期,其中,将时域维度的CORESET作为计数粒度时,如图9所示,一个时域维度的CORESET对应的时间段为一次持续检测时间段,根据起始OFDM符号和持续检测时长可以确定一个CORESET的起始符号位置和结束符号位置,然后再根据检测周期,可确定后续其他的CORESET的起始符号位置和结束符号位置。
对于消息A为SC-PTM消息或者OSI的场景,与SC-PTM消息或者OSI对应的CORESET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指示,与SC-PTM消息或者OSI对应的与上述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CORESET可能不同,也有可能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处于与该消息A对应的一个CORESET的中间是指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和该消息A对应的一个时间维度的CORESET的交集不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维度的CORESET,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或结束时刻处于一个时间维度的CORESET中不包括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与该时间维度的CORESET的起始时刻或结束时刻重合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CORESET位于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中是指CORESET在时域维度位于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内。
以下将对各种场景下接收消息A的方法进行说明。
场景一: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处于时间维度的一个CORESET的持续时间段的中间(RAR window的起始时刻处于一个时间维度的CORESET中)。
可以将上述时间维度的一个CORESET的持续时间段称为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
具体地例如,若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处于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的中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接收消息A:
在与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和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重合时间段对应的CORESET部分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此外,还可以在位于消息A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CORESET内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在与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CORESET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此外,还可以在位于消息A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CORESET内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在位于消息A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CORESET内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也就是说不在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内对应的CORESET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示例性地,以第一消息,即RAR消息为例,如图10所示,RAR window的起始时刻处于一个CORESET(CORESET1)中,则终端可以在RAR window和CORESET1的重合区域(图10中的阴影部分)以及RAR window中包含的CORESET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
终端在整个CORESET1以及RAR window中包含的CORESET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
终端不在CORESET1中接收第一消息,只在RAR window中包含的CORESET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即不在CORESET1中接收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场景二: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处于时间维度的一个CORESET的持续时间段的中间(RAR window的起始时刻处于一个时间维度的CORESET中)。
可以将上述时间维度的一个CORESET的持续时间段称为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
具体地例如,若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处于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的中间,可以通过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接收消息A。
则在与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和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重合时间段对应的CORESET部分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此外,还可以在位于消息A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CORESET内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在与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对应的CORESET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此外,还可以在位于消息A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CORESET内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在位于消息A接收时间窗口内的其他完整的CORESET内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也就是说不在第二持续检测时间段内对应的CORESET接收与消息A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示例性地,以第一消息,即RAR消息为例,如图11所示,RAR window的结束时刻处于一个CORESET(CORESET2)中,则终端可以在RAR window和CORESET2的重合区域(图11中的阴影部分)以及RAR window中包含的CORESET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
终端在整个CORESET2以及RAR window中包含的CORESET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
终端不在CORESET2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只在RAR window中包含的CORESET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即不在CORESET2中接收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地,基站也可以通过向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例如,MIB,SIB1,EMSI或RMSI)来通知终端若出现消息A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和/或结束时刻处于时间维度的一个CORESET的持续时间段的中间的情况,选择上述哪一种方式接收第一消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对终端监听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进行了说明,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下,终端采用一个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实体处理在所有服务小区上接收或发送的数据,所以,终端在同一时刻在各个服务小区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状态需要保持一致。在LTE系统中,终端的所有服务小区都使用相同长度的TTI,而在NR系统中,不同服务小区可能使用不同TTI。例如,如图12所示,一个竖格代表一个TTI,一个长TTI为1ms,一个长TTI与四个短TTI的时间长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长TTI或者短TTI的时间长度还可能是其他取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简便说明,以下将使用短TTI的服务小区称为短TTI小区,将使用长TTI的服务小区称为长TTI小区。
在持续时间定时器(On Duration Timer)运行时间内,终端在短TTI小区上侦听到指示新传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会启动DRX不活跃定时器(DRX Inactivity timer),而DRXInactivity time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可能处于一个长TTI小区的TTI内,如果沿用LTE系统中的处理方法,在DRX Inactivity timer时间窗口结束时刻之后,终端在短TTI小区中的后续的TTI中(例如图12中最后三个TTI)将处于休眠状态,而终端在长TTI小区的TTI中仍将处于激活状态,会出现终端在不同服务小区上DRX状态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保证终端在不同服务小区上DRX状态一致,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a)当终端在任意一个服务小区上侦听到指示新传数据的DCI时(或者是出现其他可以启动/重启DRX Inactivity timer的事件时),如果DRX Inactivity time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处于另一个服务小区的TTI内,则终端的DRX激活时间将持续到该另一服务小区的TTI结束,也可以理解为持续到包含DRX Inactivity time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的另一服务小区的TTI结束。示例性地,参考图12,终端的DRX激活状态将持续到长TTI小区的最后一个TTI结束,即图12中的短TTI小区中的最后3个TTI也将处于DRX激活状态。
(b)当终端在任意一个服务小区侦听到指示新传数据的DCI时(或者是出现其他可以启动/重启DRX Inactivity timer的事件时),可以在具有最长TTI小区的下一个TTI开始启动DRX Inactivity timer,此处最长TTI小区的下一个TTI是指侦听到该新的下行控制信息位于的TTI的下一个TTI。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若终端在短TTI小区的第一个TTI侦听到指示新传数据的DCI,则终端在长TTI小区的第二个TTI开始启动DRX Inactivity timer,另外还需保证,在图13的T1时间段内,终端也处于DRX激活状态,即在T1时间段内On DurationTimer处于运行状态。
(c)当终端在任一小区侦听到指示新传数据的DCI(或其它启动/重启DRXInactivity timer的事件)时,则启动DRX Inactivity timer。但是将DRX Inactivitytimer初始计数值设置为服务于终端的最长TTI小区的当前TTI的开始时刻到启动DRXInactivity timer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示例性地,如图14所示,若启动DRX Inactivitytimer的实际时刻为第0.01ms,若DRX Inactivity timer的持续时长应该为2ms,则DRXInactivity timer的结束时刻应该为第2.01ms,显然第2.01ms处于长TTI的一个TTI中,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启动DRX Inactivity timer初始计数值设置为长TTI小区的当前TTI的开始时刻到启动DRX Inactivity timer的时刻的之间的时间间隔,即0.01ms,这样DRXInactivity timer的结束时刻就是第2ms,与长TTI小区的第二个TTI的结束时刻相同,这样就不会出现DRX Inactivity timer的结束时刻落在长TTI小区的某一个TTI中间的情况,保证了终端在各个服务小区的DRX的状态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图8至图14对应的实施例所描述的信息接收方法可以在图2至图7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也可以独立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上述主要从不同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侧设备和终端等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传输的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框图。该装置1500可以以软件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为终端,还可以为可用于终端的芯片。装置1500包括:处理单元1502和通信单元1503。处理单元1502用于对装置15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1502用于支持装置1500执行图4中的接收第一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第一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消息,以及接收第二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第二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消息,图5中的S504和S507,图6中的过程S604和S607,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1503用于支持装置1500和其他网元(例如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501,用于存储装置15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15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50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单元15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15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503为收发器,存储单元15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可以为图16所示的终端。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所述终端1600包括发射器1601,接收器1602和处理器1603。其中,处理器1603也可以为控制器,图16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1603”。可选的,所述终端1600还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1605,其中,调制解调处理器1605可以包括编码器1606、调制器1607、解码器1608和解调器1609。
在一个示例中,发射器16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器1602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1605中,编码器1606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1607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1609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1608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终端1600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1606、调制器1607、解调器1609和解码器1608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605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1600不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1605时,调制解调处理器1605的上述功能也可以由处理器1603完成。
处理器1603对终端16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终端1600进行的处理过程。例如,处理器1603还用于执行图2、图4至图6所示方法中涉及终端的处理过程和/或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
进一步的,终端1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604,存储器1604用于存储用于终端16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另一种信息传输的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性框图,该装置1700可以以软件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为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还可以为可以用于网络侧设备的芯片。装置1700包括:处理单元1702和通信单元1703。处理单元1702用于对装置17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1702用于支持装置1700执行图2中的S202、S204,图4中的S401、S402,图5中的S501、S503、S506,图6中的S601、S603、S606,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1703用于支持装置1700与其他网络实体(例如终端)的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701,用于存储装置17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17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7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其中,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多个接口,例如可以包括: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接口和/或其他接口。存储单元17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17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7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17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1700可以为图18所示的基站。
参阅图18所示,该基站1800包括:处理器1802、通信接口1803、存储器1801。可选的,基站1800还可以包括总线1804。其中,通信接口1803、处理器1802以及存储器1801可以通过总线1804相互连接;总线18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18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功能单元独立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与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若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或者结束时刻处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中,不在所述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内对应的CORESET接收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通过PDCCH承载,所述CORESET包括PDCCH的时频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在位于与所述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相对应的CORESET以外的其他完整的接收时间窗口的CORESET上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冲突解决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接收与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若所述第一消息的接收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或者结束时刻处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中,不在所述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内对应的CORESET接收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通过PDCCH承载,所述CORESET包括PDCCH的时频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位于与所述第一持续检测时间段相对应的CORESET以外的其他完整的接收时间窗口的CORESET上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冲突解决消息的传输资源的信息。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用于与所述终端通信,所述终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710940462.5A 2017-09-30 2017-09-30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600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462.5A CN109600843B (zh) 2017-09-30 2017-09-30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KR1020207012256A KR102391105B1 (ko) 2017-09-30 2018-09-30 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EP18863544.5A EP3687245B1 (en) 2017-09-30 2018-09-30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0518407A JP7046169B2 (ja) 2017-09-30 2018-09-30 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PCT/CN2018/109128 WO2019063017A1 (zh) 2017-09-30 2018-09-30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16/834,675 US12245257B2 (en) 2017-09-30 2020-03-30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462.5A CN109600843B (zh) 2017-09-30 2017-09-30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843A CN109600843A (zh) 2019-04-09
CN109600843B true CN109600843B (zh) 2024-07-09

Family

ID=6590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0462.5A Active CN109600843B (zh) 2017-09-30 2017-09-30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2245257B2 (zh)
EP (1) EP3687245B1 (zh)
JP (1) JP7046169B2 (zh)
KR (1) KR102391105B1 (zh)
CN (1) CN109600843B (zh)
WO (1) WO20190630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62222A1 (en) * 2019-04-26 2022-03-02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US11653350B2 (en) * 2019-05-03 2023-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uplink response and/or scheduling delays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CN118612876A (zh) * 2019-08-13 2024-09-06 苹果公司 2步随机接入中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传输
EP4518561A3 (en) 2019-08-13 2025-05-07 Apple Inc. Downlink 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2-step random access
JP7366145B2 (ja) * 2019-10-01 2023-10-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基地局、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4631390B (zh) * 2019-11-07 2024-06-28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争用随机接入中的动态活动时间触发
CN114503711B (zh) * 2019-12-17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活时段确认方法及装置
US20230145687A1 (en) * 2020-02-12 2023-05-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time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groups
KR20220166545A (ko) * 2021-06-10 2022-1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실패 복구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9036A (zh) * 2013-11-01 2015-05-13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改进无线网络中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797A (zh) 2011-03-31 2012-10-24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EP2975901A1 (en) * 2014-07-14 2016-01-20 Alcatel Lucent Random access for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adapting a Distributed Queuing Random Access Protocol
CN105338589A (zh) * 2014-08-11 2016-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102182B (zh) * 2016-06-07 2019-02-19 北京交通大学 非正交随机接入方法
MX2019007068A (es) * 2016-12-16 2019-08-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o y aparato de acceso aleatorio.
GB2560770A (en) * 2017-03-24 2018-09-26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68213A4 (en) * 2017-08-10 2021-01-2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9036A (zh) * 2013-11-01 2015-05-13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改进无线网络中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n 4-step RACH procedure";MediaTek In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 R1-1713701》;第2、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87245A1 (en) 2020-07-29
EP3687245A4 (en) 2020-10-14
KR102391105B1 (ko) 2022-04-26
KR20200053615A (ko) 2020-05-18
US20200229197A1 (en) 2020-07-16
JP2020536422A (ja) 2020-12-10
CN109600843A (zh) 2019-04-09
WO2019063017A1 (zh) 2019-04-04
JP7046169B2 (ja) 2022-04-01
EP3687245B1 (en) 2021-11-24
US12245257B2 (en) 202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0843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67159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2399591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9165943A1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
TWI731205B (zh) 通信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CN114424482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830195B (zh)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082313A1 (zh) Dci的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67226B (zh) 信息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70562A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24767B (zh) 一种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
CN112567865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以及装置
WO2013166715A1 (zh) 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小带宽用户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CN110035528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091348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865484A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US10873430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223169B (zh) 用于灵活的控制信道监听的装置和方法
CN104380790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556571A (zh) 传输调度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21273B (zh) 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6552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27524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5190621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479216B (zh)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