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2439B - 料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料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92439B CN109592439B CN201811410207.0A CN201811410207A CN109592439B CN 109592439 B CN109592439 B CN 109592439B CN 201811410207 A CN201811410207 A CN 201811410207A CN 109592439 B CN109592439 B CN 1095924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 storage chamber
- preset
- material clamping
- clamp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4—Emptying devices
- B65G65/40—Devices for emptying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to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料仓结构,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包括第一存储腔和第二存储腔;第一顶料组件,第一顶料组件包括第一顶料部,第一顶料部沿第一存储腔的腔底到第一存储腔的腔口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第一存储腔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并进入第二存储腔。本发明的料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从料仓中取料较为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料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管料的存储,多是将大量的管料放置在一个料仓内,在具体使用管料时,将管料从料仓的存储腔内取出,然后送到预定工位。
然而,现有的料仓仅具有单纯的存储功能,在管料的取料过程中,现阶段多为人工取料或利用机械手进行抓取,不管采用何种取料方式,都需要外部参与以将管料从料仓中取出。由于料仓内存在大量的管件,人工取料或利用机械手取料都极其不方便,不仅会对管件造成损伤也会影响到取料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从料仓中取料较为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料仓结构,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包括第一存储腔和第二存储腔;第一顶料组件,第一顶料组件包括第一顶料部,第一顶料部沿第一存储腔的腔底到第一存储腔的腔口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第一存储腔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并进入第二存储腔。
进一步地,第二存储腔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均沿第二存储腔内的预设管件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之间具有V形腔;其中,第一腔壁与第一存储腔的侧壁相连接,第一顶料部驱动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后,预设管件沿第一腔壁移动直至与第二腔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腔壁具有用于与第一存储腔的侧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与第二腔壁相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其中,第一连接端的高度高于第二连接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料仓结构还包括:夹料板,夹料板设置在本体部上,夹料板与本体部之间具有夹料间隙,夹料间隙位于第二存储腔背离第一存储腔的一侧;第二顶料组件,第二顶料组件包括第二顶料部,第二顶料部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第二存储腔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二存储腔并进入夹料间隙。
进一步地,料仓结构还包括:夹料板驱动部,夹料板驱动部与夹料板驱动连接,以在夹料板驱动部驱动夹料板绕预设轴线转动时,使夹料板夹持或释放预设管件。
进一步地,料仓结构还包括:驱动杆,夹料板设置在驱动杆上,夹料板驱动部与驱动杆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杆驱动夹料板绕预设轴线转动;其中,夹料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驱动杆上,以根据预设管件的管径调节夹料间隙的大小,使夹料间隙内容纳一个预设管件。
进一步地,本体部还包括卸料槽,卸料槽设置在夹料间隙远离第二存储腔的一侧,以在夹料板释放预设管件后,预设管件进入卸料槽。
进一步地,料仓结构还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一检测部设置在本体部上,第一检测部用于检测第二存储腔内的预设部位是否具有预设管件;其中,当第一检测部检测到第二存储腔内的预设部位具有预设管件时,第一检测部控制第一顶料部停止运行;当第一检测部未检测到第二存储腔内的预设部位具有预设管件时,第一检测部控制第一顶料部开始运行。
进一步地,第一顶料组件还包括:顶料驱动部,顶料驱动部设置在第一存储腔的下方,顶料驱动部与第一顶料部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顶料部伸入到第一存储腔内,使第一顶料部驱动第一存储腔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并进入第二存储腔。
进一步地,本体部上设置有第一穿设孔,第一穿设孔与第一存储腔相连通,第一顶料部包括:顶料杆,顶料驱动部与顶料杆驱动连接,以驱动顶料杆穿过第一穿设孔后伸入到第一存储腔内,使顶料杆驱动第一存储腔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
进一步地,第一穿设孔为多个,多个第一穿设孔沿第一存储腔内的预设管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顶料杆为多个,多个顶料杆与多个第一穿设孔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穿设孔设置在本体部靠近第二存储腔的一侧,顶料杆与预设管件相接触的一端具有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的延伸方向倾斜于顶料杆的延伸方向,以在顶料杆驱动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后,预设管件沿第一接触面脱离顶料杆并进入第二存储腔。
本发明的料仓结构通过第一顶料组件的第一顶料部可以将第一存储腔内的预设管件推出第一存储腔,从而使得预设管件进入到第二存储腔以此方便后续的取料或处理。其中,本体部包括第一存储腔和第二存储腔,在具体出料过程中,第一顶料部沿第一存储腔的腔底到第一存储腔的腔口的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一存储腔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并进入第二存储腔,此时,由于预设管件脱离的第一存储腔,也就避免了外部取料机构直接从第一存储腔内取料,且第一存储腔出料过程为内部驱动出料,不用外部取料机构,可以不考虑料仓结构带来的空间问题以及与外部取料机构的配合问题,从而使得整个出料过程更加简单高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从料仓中取料较为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料仓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料仓结构的第一顶料组件和第二顶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料仓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料仓结构的第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料仓结构的第二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本体部;11、第一存储腔;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底壁;12、第一穿设孔;13、第二穿设孔;14、第二存储腔;141、第一腔壁;142、第二腔壁;15、卸料槽;20、第一顶料组件;21、第一顶料部;211、顶料杆;2111、第一接触面;212、支撑块;22、顶料驱动部;23、第一连接部;30、调节部;
40、夹料板;41、夹料板驱动部;43、驱动杆;44、第一检测部;50、第二顶料组件;51、第二顶料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料仓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5,料仓结构包括:本体部10,本体部10包括第一存储腔11和第二存储腔14;第一顶料组件20,第一顶料组件20包括第一顶料部21,第一顶料部21沿第一存储腔11的腔底到第一存储腔11的腔口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11并进入第二存储腔14。
本发明的料仓结构通过第一顶料组件20的第一顶料部21可以将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推出第一存储腔11,从而使得预设管件进入到第二存储腔14以此方便后续的取料或处理。其中,本体部10包括第一存储腔11和第二存储腔14,在具体出料过程中,第一顶料部21沿第一存储腔11的腔底到第一存储腔11的腔口的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11并进入第二存储腔14,此时,由于预设管件脱离的第一存储腔11,也就避免了外部取料机构直接从第一存储腔11内取料,且第一存储腔11出料过程为内部驱动出料,不用外部取料机构,可以不考虑料仓结构带来的空间问题以及与外部取料机构的配合问题,从而使得整个出料过程更加简单高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从料仓中取料较为困难的问题。
针对第二存储腔14的具体结构,第二存储腔14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腔壁141和第二腔壁142,第一腔壁141和第二腔壁142均沿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管件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腔壁141和第二腔壁142之间具有V形腔;其中,第一腔壁141与第一存储腔11的侧壁相连接,第一顶料部21驱动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11后,预设管件沿第一腔壁141移动直至与第二腔壁142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存储腔14的纵向截面为一个V字型。
为了能够使得预设管件方便地滑入到第二存储腔14内,第一腔壁141具有用于与第一存储腔11的侧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与第二腔壁14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其中,第一连接端的高度高于第二连接端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存储腔14为一个向上倾斜的V型腔,从而能够使得预设管件沿第一腔壁141滑道V型腔的最低端。
为了保证预设管件可以按照生产要求出料,如图1所示,料仓结构还包括:夹料板40,夹料板40设置在本体部10上,夹料板40与本体部10之间具有夹料间隙,夹料间隙位于第二存储腔14背离第一存储腔11的一侧;第二顶料组件50,第二顶料组件50包括第二顶料部51,第二顶料部51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二存储腔14并进入夹料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夹料板40与本体部10之间具有夹料间隙,从而可以使得第二顶料组件50的第二顶料部51顶出的预设管件进入到夹料间隙内进行缓存,以此根据后续的生产需要在出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顶料组件50的具体结构与第一顶料组件20的具体结构可以完全一致。
为了能够保证夹料间隙对预设管件进行缓存,料仓结构还包括:夹料板驱动部41,夹料板驱动部41与夹料板40驱动连接,以在夹料板驱动部41驱动夹料板40绕预设轴线转动时,使夹料板40夹持或释放预设管件。
在本实施例中,夹料板驱动部41为气缸或油缸。
优选地,料仓结构还包括:驱动杆43,夹料板40设置在驱动杆43上,夹料板驱动部41与驱动杆43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杆43驱动夹料板40绕预设轴线转动;其中,夹料板4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驱动杆43上,以根据预设管件的管径调节夹料间隙的大小,使夹料间隙内容纳一个预设管件。
在本实施例中,夹料板40为V形板,夹料板40的部分板段设置在第二存储腔14的上方。
为了能够使得预设管件方便最终的生产需要,本体部10还包括卸料槽15,卸料槽15设置在夹料间隙远离第二存储腔14的一侧,以在夹料板40释放预设管件后,预设管件进入卸料槽15。
考虑到第二存储腔14需要有足够的供料,如图4所示,料仓结构还包括:第一检测部44,第一检测部44设置在本体部10上,第一检测部44用于检测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部位是否具有预设管件;其中,当第一检测部44检测到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部位具有预设管件时,第一检测部44控制第一顶料部21停止运行;当第一检测部44未检测到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部位具有预设管件时,第一检测部44控制第一顶料部21开始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管件需要满足一定的数量,故,通过第一检测部44来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44可以为光电传感器,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
相应地,料仓结构还包括:第二检测部,第二检测部设置在本体部10上,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夹料间隙内是否具有预设管件;其中,当第二检测部检测夹料间隙内具有预设部位时,第二检测部控制第二顶料部51停止运行,夹料板40释放预设管件;当第二检测部未检测到夹料间隙内具有预设部位时,第二检测部控制第二顶料部51开始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部可以为光电传感器,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
为了能够使得第一顶料部21沿第一存储腔11的腔底到第一存储腔11的腔口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如图2所示,第一顶料组件20还包括:顶料驱动部22,顶料驱动部22设置在第一存储腔11的下方,顶料驱动部22与第一顶料部21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顶料部21伸入到第一存储腔11内,使第一顶料部21驱动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11并进入第二存储腔14。
在本实施例中,顶料驱动部22驱动第一顶料部21伸入到第一存储腔11内,以此将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推出第一存储腔11。
在本实施例中,顶料驱动部22为气缸或油缸。
针对第一顶料部21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本体部10上设置有第一穿设孔12,第一穿设孔12与第一存储腔11相连通,第一顶料部21包括:顶料杆211,顶料驱动部22与顶料杆211驱动连接,以驱动顶料杆211穿过第一穿设孔12后伸入到第一存储腔11内,使顶料杆211驱动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料部21包括顶料杆211,即顶料驱动部22驱动顶料杆211穿过第一穿设孔12后伸入到第一存储腔11内,以此通过顶料杆211的端部将预设管件顶出第一存储腔11。
为了能够保证第一顶料部21可靠地顶出预设管件,本体部10上设置有第二穿设孔13,第二穿设孔13与第一存储腔11相连通,第二穿设孔13与第一穿设孔12沿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顶料部21还包括:支撑块212,顶料驱动部22与支撑块212驱动连接,以驱动支撑块212穿过第二穿设孔13后伸入到第一存储腔11内;其中,顶料驱动部22驱动顶料杆211和支撑块212同步移动,以使顶料杆211和支撑块212驱动位于顶料杆211和支撑块212上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料部21由支撑块212和顶料杆211组成,其中,支撑块212和顶料杆211的端部用于与预设管件相接触,二者实现了对预设管件的支撑以及驱动,即能够保证预设管件在移动过程中不脱离顶料杆211和支撑块212,也可以保证顶料杆211和支撑块212给预设管件提供足够的动力。
优选地,第一顶料组件2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23,顶料杆211和支撑块212间隔地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3上,顶料驱动部22与第一连接部23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连接部23驱动顶料杆211和支撑块212移动;其中,第一连接部23设置在第一存储腔11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连接部23沿预设方向移动,第一连接部23与预设导向组件相连接,即具有导向柱与导向套筒来保证移动方向。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23为板体。
优选地,顶料杆211为圆管,支撑块212为矩形块。
优选地,第一穿设孔12为多个,多个第一穿设孔12沿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顶料杆211为多个,多个顶料杆211与多个第一穿设孔12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块212位于第一连接部23的一个端部,而多个顶料杆211沿第一连接部2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为了能够保证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11后可以脱离顶料杆211,多个第一穿设孔12设置在本体部10靠近第二存储腔14的一侧,顶料杆211与预设管件相接触的一端具有第一接触面2111,第一接触面211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顶料杆211的延伸方向,以在顶料杆211驱动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11后,预设管件沿第一接触面2111脱离顶料杆211并进入第二存储腔14。
在本实施例中,顶料杆211与预设管件相接触的一端具有第一接触面2111,第一接触面2111为一个倾斜面,即在顶料杆211将预设管件顶出第一存储腔11后,预设管件沿第一接触面2111脱离顶料杆211并沿远离第一存储腔11的腔口的方向移动至预设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块212的顶端包括一个平面以及一个倾斜面,即可以保证对预设管件的支撑作用,也可以保证预设管件脱离支撑块212和顶料杆211。
为了能够使得第一存储腔11适应不同长度的预设管件,如图1所示,料仓结构还包括:调节部30,调节部30设置在第一存储腔11内,预设管件位于调节部30的一侧,调节部30用于将第一存储腔11分隔为两个存储腔段;其中,调节部30沿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根据预设管件的长度调节预设管件所在的存储腔段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部30为一个板体,调节部30通过导向杆设置在第一存储腔11内,通过手动或者驱动机构驱动调节部30沿导向杆移动,以此对预设管件所在的存储腔段的大小进行调节。
优选地,第一存储腔11具有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以及底壁113,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相对设置,底壁113用于连接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均沿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的延伸方向延伸;其中,底壁113与第一侧壁111相连接的一端高于底壁113与第二侧壁112相连接的另一端,第一顶料部21设置在底壁113靠近第二侧壁112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存储腔11具有倾斜的底面,以此保证预设管件可以滑道第一顶料部21的上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料仓结构通过第一顶料组件20的第一顶料部21可以将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推出第一存储腔11,从而使得预设管件进入到第二存储腔14以此方便后续的取料或处理。其中,本体部10包括第一存储腔11和第二存储腔14,在具体出料过程中,第一顶料部21沿第一存储腔11的腔底到第一存储腔11的腔口的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脱离第一存储腔11并进入第二存储腔14,此时,由于预设管件脱离的第一存储腔11,也就避免了外部取料机构直接从第一存储腔11内取料,且第一存储腔11出料过程为内部驱动出料,不用外部取料机构,可以不考虑料仓结构带来的空间问题以及与外部取料机构的配合问题,从而使得整个出料过程更加简单高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从料仓中取料较为困难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包括第一存储腔(11)和第二存储腔(14);
第一顶料组件(20),所述第一顶料组件(20)包括第一顶料部(21),所述第一顶料部(21)沿所述第一存储腔(11)的腔底到所述第一存储腔(11)的腔口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所述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脱离所述第一存储腔(11)并进入所述第二存储腔(14);
夹料板(40),所述夹料板(4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上,所述夹料板(40)与所述本体部(10)之间具有夹料间隙,所述夹料间隙位于所述第二存储腔(14)背离所述第一存储腔(11)的一侧;
第二顶料组件(50),所述第二顶料组件(50)包括第二顶料部(51),所述第二顶料部(51)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所述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管件脱离所述第二存储腔(14)并进入所述夹料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腔(14)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腔壁(141)和第二腔壁(142),所述第一腔壁(141)和所述第二腔壁(142)均沿所述第二存储腔(14)内的所述预设管件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腔壁(141)和所述第二腔壁(142)之间具有V形腔;其中,所述第一腔壁(141)与所述第一存储腔(11)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顶料部(21)驱动预设管件脱离所述第一存储腔(11)后,所述预设管件沿所述第一腔壁(141)移动直至与所述第二腔壁(142)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壁(141)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存储腔(11)的侧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与所述第二腔壁(14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结构还包括:
夹料板驱动部(41),所述夹料板驱动部(41)与所述夹料板(40)驱动连接,以在所述夹料板驱动部(41)驱动所述夹料板(40)绕预设轴线转动时,使所述夹料板(40)夹持或释放所述预设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结构还包括:
驱动杆(43),所述夹料板(40)设置在所述驱动杆(43)上,所述夹料板驱动部(41)与所述驱动杆(43)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杆(43)驱动所述夹料板(40)绕所述预设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夹料板(4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驱动杆(43)上,以根据所述预设管件的管径调节所述夹料间隙的大小,使所述夹料间隙内容纳一个所述预设管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还包括卸料槽(15),所述卸料槽(15)设置在所述夹料间隙远离所述第二存储腔(14)的一侧,以在所述夹料板(40)释放所述预设管件后,所述预设管件进入所述卸料槽(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结构还包括:
第一检测部(44),所述第一检测部(44)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上,所述第一检测部(44)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部位是否具有预设管件;
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部(44)检测到所述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部位具有预设管件时,所述第一检测部(44)控制所述第一顶料部(21)停止运行;当所述第一检测部(44)未检测到所述第二存储腔(14)内的预设部位具有预设管件时,所述第一检测部(44)控制所述第一顶料部(21)开始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料组件(20)还包括:
顶料驱动部(22),所述顶料驱动部(22)设置在所述第一存储腔(11)的下方,所述顶料驱动部(22)与所述第一顶料部(2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顶料部(21)伸入到所述第一存储腔(11)内,使所述第一顶料部(21)驱动所述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脱离所述第一存储腔(11)并进入所述第二存储腔(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上设置有第一穿设孔(12),所述第一穿设孔(12)与所述第一存储腔(11)相连通,所述第一顶料部(21)包括:
顶料杆(211),所述顶料驱动部(22)与所述顶料杆(21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顶料杆(211)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12)后伸入到所述第一存储腔(11)内,使所述顶料杆(211)驱动所述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脱离所述第一存储腔(11)。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设孔(1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穿设孔(12)沿所述第一存储腔(11)内的预设管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顶料杆(211)为多个,多个所述顶料杆(211)与多个所述第一穿设孔(12)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穿设孔(12)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靠近所述第二存储腔(14)的一侧,所述顶料杆(211)与所述预设管件相接触的一端具有第一接触面(2111),所述第一接触面(211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顶料杆(211)的延伸方向,以在所述顶料杆(211)驱动所述预设管件脱离所述第一存储腔(11)后,所述预设管件沿所述第一接触面(2111)脱离所述顶料杆(211)并进入所述第二存储腔(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10207.0A CN109592439B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料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10207.0A CN109592439B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料仓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92439A CN109592439A (zh) | 2019-04-09 |
CN109592439B true CN109592439B (zh) | 2020-10-30 |
Family
ID=65959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10207.0A Active CN109592439B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料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924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25925A (zh) * | 2019-08-27 | 2019-12-03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送料装置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725104A1 (de) * | 1996-07-19 | 1998-01-22 | Nylok Fastener Corp | Verbesserter Teileausrichter und Verfahren zum Ausrichten von Teilen |
CN201722280U (zh) * | 2010-05-03 | 2011-01-26 | 宋云峰 | 一种玻璃管自动送料装置 |
CN201997991U (zh) * | 2011-02-26 | 2011-10-05 | 李德昌 | 一种全自动送料切料收料设备 |
CN103350884A (zh) * | 2013-07-17 | 2013-10-16 | 江苏宏宝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 加热炉用金属棒自动上料装置 |
CN203833223U (zh) * | 2014-05-22 | 2014-09-17 | 温岭市圣方工具有限公司 | 棒料送料装置 |
CN204150645U (zh) * | 2014-09-24 | 2015-02-11 | 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侧板上推式钻头送料机 |
CN105645079A (zh) * | 2016-03-29 | 2016-06-08 | 苏州倍特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物料堆叠的上料机构 |
CN205381682U (zh) * | 2016-03-11 | 2016-07-13 | 天津市优尼迪科技有限公司 | 管件上料装置 |
CN105858184A (zh) * | 2016-06-01 | 2016-08-17 | 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 |
CN107840116A (zh) * | 2017-12-08 | 2018-03-27 | 威海科莱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管杆类供料装置 |
-
2018
- 2018-11-23 CN CN201811410207.0A patent/CN1095924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725104A1 (de) * | 1996-07-19 | 1998-01-22 | Nylok Fastener Corp | Verbesserter Teileausrichter und Verfahren zum Ausrichten von Teilen |
CN201722280U (zh) * | 2010-05-03 | 2011-01-26 | 宋云峰 | 一种玻璃管自动送料装置 |
CN201997991U (zh) * | 2011-02-26 | 2011-10-05 | 李德昌 | 一种全自动送料切料收料设备 |
CN103350884A (zh) * | 2013-07-17 | 2013-10-16 | 江苏宏宝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 加热炉用金属棒自动上料装置 |
CN203833223U (zh) * | 2014-05-22 | 2014-09-17 | 温岭市圣方工具有限公司 | 棒料送料装置 |
CN204150645U (zh) * | 2014-09-24 | 2015-02-11 | 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侧板上推式钻头送料机 |
CN205381682U (zh) * | 2016-03-11 | 2016-07-13 | 天津市优尼迪科技有限公司 | 管件上料装置 |
CN105645079A (zh) * | 2016-03-29 | 2016-06-08 | 苏州倍特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物料堆叠的上料机构 |
CN105858184A (zh) * | 2016-06-01 | 2016-08-17 | 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淬火用自动上料装置 |
CN107840116A (zh) * | 2017-12-08 | 2018-03-27 | 威海科莱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管杆类供料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92439A (zh) | 2019-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92442B (zh) | 送料设备 | |
JP2528297B2 (ja) | ピペツトとピペツト装置 | |
CN104240995B (zh) | 一种按钮开关的弹簧与底盖自动装配机 | |
CN109516181B (zh) | 送料设备 | |
CN113441930B (zh) |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机电产品组装系统 | |
CN112621148B (zh) |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化装配工艺 | |
CN109592439B (zh) | 料仓结构 | |
US4835855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imping | |
CN109048254A (zh) | 零件立倒自动跌落的o形圈手动上料零件自动上料系统 | |
CN109772975B (zh) | 一种管体翻边设备及翻边方法 | |
CN106960809B (zh) | 一种三极管的自动成型机 | |
CN109592438B (zh) | 料仓结构及具有其的送料设备 | |
CN109888592A (zh) | 一种换向器排片机 | |
CN210260198U (zh) | 一种储料机构 | |
CN113695880A (zh) | 一种伞中棒自动装配设备 | |
CN109014838B (zh) | 扎带与料头用装配机 | |
CN217755760U (zh) | 异形笔管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111689186A (zh) | 尾管自动装配方法 | |
CN217493295U (zh) | 一种电磁阀组装的弹簧上料机构 | |
CN216729577U (zh) | 一种圆棒料自动车削加工设备 | |
US5687613A (en) | Crimp connector applicator | |
CN209970055U (zh) | 一种锁螺丝装置 | |
CN114220684B (zh) | 面板开关压头分选装置 | |
CN212858416U (zh) | 自动阵列机 | |
CN209754444U (zh) | 一种螺丝输送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