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9246B - 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新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79246B CN109579246B CN201811516659.7A CN201811516659A CN109579246B CN 109579246 B CN109579246 B CN 109579246B CN 201811516659 A CN201811516659 A CN 201811516659A CN 109579246 B CN109579246 B CN 1095792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ventilation
- air
- running
- concent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09 air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1100001243 air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5 indoor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440 industrial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值;(2)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利用延迟算法生成执行档位,并自动运行;(3)判断在同一运行档位下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最大运行时间,如果结果为否,继续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如果结果为是,则切换至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运行。上述控制方法,根据单一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值对新风机的运行档位进行自动控制,并通过对新风机在同一档位的运行时长进行检测,适时将现在运行的档位切换至换气档位进行越级运行,使得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及新风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同时涉及用于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及新风机,属于通风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被排入大气之中,严重地加剧了空气污染现象,雾霾逐年严重。另外,室内由于各种装修和新购家具材料等产生的杂质、病毒及有害气体对人们的室内居家生活也造成了污染,由此产生了健康的隐患,严重的将导致人们身患疾病。
现在对于室内空气的净化,一般家庭选择采用空气净化器进行处理;但是空气净化器只能对室内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由于没有引入室外空气,无法对室内空气中的含氧量进行及时补充。如果需要在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对室内含氧量进行补充,最好的选择则是通过新风机从室外侧向室内引入经过净化的室外空气。
新风机是一种新型室内通风排气设备,属于开放式的循环系统,让人们在室内也可以呼吸到新鲜、干净、高品质的空气。现有新风机中一般设置有多种运行模式及多个运行档位,根据不同的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外空气质量,可以选择不同的档位进行运行。在新风机自动控制方法中,为了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满足室内含氧量的补充,一般需要在新风机室内侧设置多个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例如PM2.5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CO2传感器,而根据上述多个传感器进行设置的自动控制方法均较为复杂,并且成本较高。为此,在能够保证室内空气净化效果和保持室内含氧量的同时,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新风控制方法及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控制系统的新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值;
(2)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利用延迟算法生成执行档位,并自动运行;
(3)判断新风机在同一运行档位下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设定的最大运行时间,如果结果为否,继续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如果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4);
(4)切换至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运行,换气档位是比现在运行的档位高的档位,换气档位的空气净化能力大于现在运行的档位。
其中较优地,所述步骤(2)还包括如下子步骤:
(21)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并获取所属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作为新的档位;
(22)获取现在运行的档位,判断新的档位是否与现在运行的档位相同;如果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23);如果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24);
(23)将新的档位存储为未变更档位,计时,并判断所计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置的延时时间,如果结果为是,则执行换挡操作,控制所述新风机以新的档位开始运行,然后返回步骤(1);如果结果为否,则不执行换挡操作,依然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进行运行,并进入步骤(3);
(24)判断是否已存储有未变更的档位,如果结果为否,则继续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然后进入步骤(3);如果结果为是,则停止计时,删除未变更档位,并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然后进入步骤(3)。
其中较优地,预先根据空气质量状态,将污染物浓度值划分为由低至高变化的多个浓度区间,每个浓度区间具有唯一与之对应的档位,每个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具有与所述浓度区间的污染度相匹配的空气净化能力;
在步骤(21)中,将测量所得的污染物浓度值与各浓度区间的临界端点值进行比较,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然后获取与该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作为新的档位。
其中较优地,在每个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中,送风电压始终大于排风电压,使室内空气始终保持微正压的运行模式。
其中较优地,在新风机的控制装置中设置有送风电压和排风电压分别逐步增大的多个档位,并且还设置有净化能力更强的超净档位,在所述超净档位中,送风风机保持满负荷运转,而排风风机选择中低档排风电压进行运行。
其中较优地,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污染物浓度值是否大于重度污染浓度阈值,如果结果为否,则室内空气未达到重度污染的水平,进入步骤(401);
(401)获取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并获取换气档位的最大换气时间;
(402)判断换气档位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最大换气时间,如果结果为是,返回步骤(1);如果结果为否,进入步骤(403);
(403)获取新的污染物浓度值,判断新的污染物浓度值是否大于换气档位对应的浓度阈值;如果结果为是,返回步骤(2);如果结果为否,进入步骤(404);
(404)继续以换气档位运行,并返回步骤(402)。
其中较优地,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污染物浓度值是否大于重度污染浓度阈值,如果结果为是,则室内空气已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进入步骤(411);
(411)根据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档位达到最大运行时间的次数,获取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并获取换气档位的最大换气时间;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档位达到最大运行时间的次数越多,所获取的换气档位的空气净化能力越强;
(412)判断换气档位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最大换气时间,如果结果为是,返回步骤(1);如果结果为否,进入步骤(413);
(413)继续以换气档位运行,并返回步骤(412)。
其中较优地,在步骤(3)中,针对不同的档位,设置了不同的最大运行时间;
在所述步骤(4)中,针对不同的档位,设置了与之对应的单个或多个换气档位;不同档位所对应的换气档位可以相同,并且每个换气档位预先设置有最大换气时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新风机的控制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包括:污染物浓度值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值;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根据上述控制方法对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的运行档位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新风机,包括上述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通过测量单一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值对新风机的运行档位进行自动控制,并通过对新风机在同一档位的运行时长进行检测,适时将现在运行的档位切换至净化能力更强的换气档位进行越级运行,快速对室内空气补充经过净化的空气,使得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保证了室内空气的舒适度,适用于住宅、商场等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利用延迟算法生成执行档位的算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越级运行步骤中,判断空气质量状态的算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越级运行步骤中,适用于空气质量状态未达到重度污染时使用的算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越级运行步骤中,适用于空气质量状态超过重度污染时使用的算法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仅通过测量室内空气质量对新风机进行自动控制,成本较低,控制逻辑简单,并且可以同时保证空气净化效果和室内含氧量。具体地,根据实时采集的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值这一单一指标,对新风机中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的运行档位进行控制。上述污染物浓度值包括但不限于PM2.5、PM10等类似表征空气污染程度的参数中的任意一种。下面以PM2.5浓度值为例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测量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值;
步骤S20,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并利用延迟算法生成执行档位后进行运行;
步骤S30,判断新风机在同一运行档位下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最大运行时间,如果结果为否,执行步骤S50,继续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如果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40;
步骤S40,切换至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运行,换气档位是比现在运行的档位高的档位,换气档位的空气净化能力大于现在运行的档位。
具体来说,在步骤S10中,可以使用PM2.5测量装置来测量室内空气中的PM2.5浓度值,该PM2.5测量装置可选地可以是PM2.5传感器或PM2.5检测仪等。PM2.5测量装置可以设置于新风机位于室内的一端中,优选地,将PM2.5测量装置设置在回风进风口,PM2.5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从室内抽出的空气中的PM2.5浓度值。在新风机的自动控制模式下,PM2.5测量装置被控制首先开始工作。
在步骤S20中,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和利用延迟算法生成执行档位的过程如图2所示。
步骤S20包括如下子步骤:
S21,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并获取所属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作为新的档位;
S22,获取现在运行的档位,判断新的档位是否与现在运行的档位相同;如果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S23;如果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S24;
S23,将新的档位存储为未变更档位,计时,并判断所计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置的延时时间,如果结果为是,则执行换挡操作,控制所述新风机以新的档位开始运行,然后返回步骤S10;如果结果为否,则不执行换挡操作,依然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进行运行,并进入步骤S30;
S24,判断是否已存储有未变更的档位,如果结果为否,则继续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然后进入步骤S30;如果结果为是,则停止计时,删除未变更档位,并以现在运行的档位继续运行,然后进入步骤S30。
从上述子步骤可以看出,在步骤S20中,只有在延时时间内所采集的污染物浓度值持续处于新的浓度区间时,利用延迟算法生成的执行档位才是新的档位;而当只有少量零星的污染物浓度值处于新的浓度区间时,利用延迟算法生成的执行档位仍然是正在运行的档位,即原先运行的档位,不会引起换挡,从而避免了偶尔的数据波动对新风机的稳定运行造成干扰。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步骤S20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示例性介绍。
在新风机的控制装置中,预先根据空气质量状态,将污染物浓度值划分为由低至高变化的多个浓度区间,每个浓度区间具有唯一与之对应的档位,每个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具有与该浓度区间的污染度相匹配的空气净化能力。在步骤S21中,通过将测量所得的污染物浓度值与各浓度区间的临界端点值进行比较,获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然后获取与该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作为新的档位。
例如,根据不同的室内空气质量状态,将PM2.5浓度值划分为如下6个浓度区间,每个浓度区间所对应的运行档位如表1所示。在每个档位所对应的送风电压和排风电压如表2所示。
PM2.5数值(μg/m<sup>3</sup>) | 空气质量状态 | 运行档位 |
0≤PM2.5≤35 | 优 | 1 |
35<PM2.5≤75 | 良 | 2 |
75<PM2.5≤115 | 轻度污染 | 4 |
115<PM2.5≤150 | 中度污染 | 5 |
150<PM2.5≤250 | 重度污染 | 7 |
PM2.5>250 | 严重污染 | 8 |
表1室内PM2.5浓度区间及运行档位的对应关系表
表2新风机运行档位所对应的送风电压及排风电压一览表
由表1可知,6个浓度区间的临界端点值分别是35μg/m3、75μg/m3、115μg/m3、150μg/m3和250μg/m3,6个浓度区间分别与空气质量状态“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相对应。
如表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新风机的控制装置中,根据空气净化能力的不同,设置有由低至高变化的8个档位,8个档位中的送风电压和排风电压逐步增大。其中,在每个运行档位,送风电压始终大于排风电压,使室内空气始终保持微正压的运行模式,从而能够防止室外空气通过门、窗等其他路径进入室内,室外空气仅能通过新风机进入室内,保证了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
除此之外,在新风机的控制装置中还设置有空气净化能力更强的三个超净档位(净1、净2、净3)。在三个超净档位中,送风风机保持满负荷运转,而排风风机选择中低档排风电压进行运行。相对于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同时满负荷运转的8档,三个超净档位具有更强的空气净化能力。其中,当送风风机保持满负荷运转时,排风风机的排风电压越低,相应档位的空气净化能力越强。
当获取室内PM2.5浓度值之后,根据室内PM2.5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新风机的控制装置选择与该浓度区间对应的档位作为新的档位,并根据延迟算法生成执行档位,控制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以执行档位进行运行,每个档位所对应的送风电压和排风电压参见表2。例如,当0≤PM2.5≤35,空气质量状态为“优”,新风机以1档进行运行时,送风电压为2.1V,排风电压为1.1V。当36<PM2.5≤75,空气质量状态为“良”,新风机以2档进行运行时,送风电压为2.3V,排风电压为1.3V。其余各档的具体运行状态参见表2,在此不再赘述。
理想状态下,送风风机的送风电压与送风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送风电压越大,送风风机的送风量越大;同理,排风风机的排风电压与排风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排风电压越大,排风风机的排风量越大。因此,送风电压和排风电压的大小代表了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的空气净化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表1所示,为了简化新风机自动运行的控制过程,在保证新风机具有相应空气净化能力的前提下,针对6种空气质量状态,仅从表2的8个档位中选择了6个档位作为与各浓度区间对应的运行档位,没有使用3档和6档。这是因为3档和4档的空气净化能力接近,5档和6档的空气净化能力接近。因此,针对空气质量状态为“轻度污染”的情况,仅从3档和4档中选择一档作为对应运行档位即可,而不必再针对3档和4档分别划分出不同的浓度区间进行对应。换句话说,在设置运行程序时,针对空气质量状态为“轻度污染”的情况不必拘泥于表1所示的设置方式,可以如表1所示选择4档作为对应档位,或者也可以选择3档作为对应档位。同理,针对空气质量状态为“中度污染”的情况,可以从5档和6档中选择任一档位作为对应档位,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例中,为了保证档位运行的合理性,避免偶尔的数据波动引起不必要的换挡操作,针对需要换挡运行的情况设置了延时时间(例如,20s),只有在延时时间内获得的所有结果均显示需要换挡运行时,控制装置才控制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以新的档位进行运行,否则不执行换挡操作,新风机仅以现在运行的档位持续运行。
例如,当新风机以1档进行运行时,如果PM2.5测量装置检测到室内PM2.5浓度值由35μg/m3变为36μg/m3,则新风机获得的新的档位为2档,存储2档为未变更档位并计时;此时,将档位变化延时20秒,如果在20秒内获得的PM2.5浓度值始终大于35,新风机的运行档位在20秒后由1档变为2档;若在20秒内PM2.5浓度值由36变为35或更低,则新风机运行档位保持1档不变,无需进行换挡。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步骤S20中,通过给档位变更设置20秒的延时时间,避免偶尔的数据波动引起不必要的换挡操作,保证了新风机的运行稳定性。
步骤S30,判断新风机在同一运行档位下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最大运行时间,如果结果为否,执行步骤S50,继续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如果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40,切换至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运行。
在步骤S40中所使用的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的空气净化能力大于现在运行的档位。较优地,将换气档位设置为比现在运行的档位高至少两级的一个或多个档位,使换气档位的空气净化能力远大于现在运行的档位。
在步骤S40中,通过对运行时长超过最大运行时间的档位进行越级换挡操作,对室内空气进行快速换气,提高了室内空气的含氧量,使室内含氧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保证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室内空气的舒适度。
在该步骤中,针对不同的档位,设置了不同的最大运行时间,并相应设置了不同的换气档位。针对同一档位,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与之对应的换气档位;不同档位所对应的换气档位可以相同,并且每个换气档位预先设置有最大换气时间,用于保证换气效果。
在步骤S40中,考虑到新风机运行的经济性,针对不同的空气质量状态,设置了不同的越级运行算法。如图3所示,步骤S40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污染物浓度值是否大于重度污染浓度阈值,如果结果为否,则室内空气未达到重度污染的水平,进入步骤S401,然后执行图4所示的算法;如果结果为是,则室内空气已达到重度污染或更严重,进入步骤S411,然后执行图5所示的算法。
如图4所示,针对“污染物浓度≤重度污染浓度阈值”(例如,PM2.5≤150μg/m3)的情况,执行如下算法:
S401,获取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并获取换气档位的最大换气时间;
S402,判断换气档位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最大换气时间,如果结果为是,返回步骤S10;如果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401;
S403,获取新的污染物浓度值,判断新的污染物浓度值是否大于换气档位对应的浓度阈值;如果结果为是,返回步骤S20;如果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404;
S404,继续以换气档位运行,并返回步骤S402。
在上述步骤S403中,换气档位对应的浓度阈值是指在该换气档位运行时允许的污染物浓度的上限值。在越级运行的过程中,当污染物浓度值大于该换气档位对应的浓度阈值时,提前结束越级运行程序后进入自动运行程序;而当污染物浓度值没有超出该换气档位对应的浓度阈值时,则将越级运行过程持续至最大换气时间结束,从而在越级运行快速换气的同时保证了空气净化效果。
这是因为,在越级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污染物浓度值大于该换气档位对应的浓度阈值时,说明在空气净化能力更强的换气档位运行时空气质量不仅没有好转,还变得更差了,因此,需要提前结束越级运行程序,直接回到步骤S20,利用延迟算法计算执行档位后进行自动运行;此时获得的执行档位应高于原来运行的档位,甚至高于先前运行的换气档位。在越级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污染物浓度值没有超出该换气档位对应的浓度阈值时,则说明空气质量将会得到改善,此时按照最大换气时间将越级运行过程进行完后再回到步骤S10,开始新一轮的自动运行,可以起到快速换气效果,使新风机在较低的档位长期运行时,仍然可以使室内含氧量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此时再执行步骤S10和S20后获得的执行档位应等于或低于原来运行的档位。
如图5所示,针对“污染物浓度>重度污染浓度阈值”(例如,PM2.5>150μg/m3)的情况,执行如下算法:
S411,根据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档位达到最大运行时间的次数,获取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并获取换气档位的最大换气时间;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档位达到最大运行时间的次数越多,所获得的换气档位的空气净化能力越强;
S412,判断换气档位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最大换气时间,如果结果为是,返回步骤S10;如果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413;
S413,继续以换气档位运行,并返回步骤S412。
在上述步骤中,当室内空气质量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此时室内空气质量已经很差了,通过越级运行,将换气档位运行满最大换气时间,可以更好地改善屋内的空气质量,然后进行自动运行。经过越级运行后再次获得的执行档位应该会低于换气档位,甚至低于原先运行的档位。而在步骤S411中,当新风机在同一时间段内在“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状态下连续运行的时间达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最大运行时间时,说明屋内的空气质量急需改善,此时应调用更高的档位进行越级运行,从而更快地对室内补充经过净化的空气,更大程度上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改善室内含氧量。
下面对不同空气质量的情况,举例说明如下,
a.针对室内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的情况,当在0≤PM2.5≤75区间连续运行20分钟时,自动切换到5档运行10分钟,结束后恢复到正常的自动运行状态;5档所对应的浓度阈值设置为75μg/m3,如果在运行10分钟区间内PM2.5浓度值变化为>75,则提前进入相应的自动运行状态。
b.针对室内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情况,当在75<PM2.5≤150区间连续运行40分钟时,自动切换到8档运行5分钟,结束后恢复到正常的自动运行状态;8档所对应的浓度阈值设置为150μg/m3,如果在运行5分钟区间内PM2.5浓度值变化为≤75,则继续越级运行直至5分钟结束;如果在运行5分钟区间内PM2.5浓度值变化为>150,则提前进入相应的自动运行状态。
c.针对室内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情况,当在150<PM2.5区间连续运行40分钟时,自动切换到“净1”档位运行10分钟,结束后恢复到正常的自动运行状态;
d.针对室内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情况,当在150<PM2.5区间连续运行80分钟时,自动切换到“净2”档位运行10分钟,结束后恢复到正常的自动运行状态。
从上述举例可知,针对空气质量状态为“优”、“良”、“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这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因为室内污染不算严重,因此,可以在中低档运行较长时间,此时,新鲜空气得不到及时补充,室内含氧量较低;通过越级运行,可以及时向室内补充经过净化的新鲜空气,从而使室内含氧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越级换挡运行的过程中,当室内空气质量状态变得更糟时,直接跳过正在运行的换气档位,以实时PM2.5浓度所对应的档位进行自动运行;当室内空气质量状态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仍以换气档位运行满最大换气时间后,再以实时PM2.5浓度值所对应的档位进行运行,可以保证快速换气效果,从而在保证空气净化效果的同时及时补充含氧量。针对空气质量状态为“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这种比较少见的情况,因为室内污染已经比较严重,在进行越级换挡运行的过程中,则无论室内空气质量状态如何变化,均以正在运行的换气档位运行满最大换气时间,然后以实时PM2.5浓度所对应的档位进行运行,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空气质量。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用于新风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污染物浓度测量装置(例如PM2.5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值;以及控制装置52,用于根据上述控制方法对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的运行档位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值并利用延迟算法对排风风机和送风风机的运行档位进行自动控制。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新风机在同一档位的运行时长,对新风机的运行档位进行控制,当判断新风机在同一运行档位下的运行时长超过该运行档位所对应的最大运行时间时,切换至净化能力更强的换气档位运行越级运行,快速换气,从而对室内空气及时补充经过净化的室外空气,使室内含氧量保持在稳定的水平。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控制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工作原理相似,这里将不再赘述。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风机,该新风机包括上述的用于新风机的控制系统。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单片机(可以是芯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新风机,其中,控制装置可根据室内污染物浓度值这一单一指标对新风机的运行档位进行自动控制,并通过对新风机在同一档位运行时长进行检测,适时将现在运行的档位切换至换气档位进行越级运行,向室内快速补充经过净化的空气,使得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保证了室内空气舒适度,适用于住宅、商场等场所使用。相对于通过测量室内空气污染的多个指标对新风机进行控制来说,控制逻辑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新风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laims (9)
1.一种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值;
(2)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利用延迟算法生成执行档位,并自动运行;
其中,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子步骤:
(21)计算所述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并获取所属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作为新的档位;
(22)获取现在运行的档位,判断新的档位是否与现在运行的档位相同;如果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23);如果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24);
(23)将新的档位存储为未变更档位,计时,并判断所计时长是否达到预先设置的延时时间;如果结果为是,则执行换挡操作,控制所述新风机以新的档位开始运行,然后返回步骤(1);如果结果为否,则不执行换挡操作,依然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进行运行,并进入步骤(3);
(24)判断是否已存储有未变更的档位,如果结果为否,则继续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然后进入步骤(3);如果结果为是,则停止计时,删除未变更档位,并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然后进入步骤(3);
(3)判断新风机在同一运行档位下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设定的最大运行时间,如果结果为否,继续以现在运行的档位运行;如果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4);
(4)切换至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运行,换气档位是比现在运行的档位高的档位,换气档位的空气净化能力大于现在运行的档位;
其中,所述步骤(4)中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污染物浓度值是否大于重度污染浓度阈值,如果结果为是,则室内空气已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进入步骤(411);
(411)根据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档位达到最大运行时间的次数,获取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并获取换气档位的最大换气时间;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档位达到最大运行时间的次数越多,所获取的换气档位的空气净化能力越强;
(412)判断换气档位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最大换气时间,如果结果为是,返回步骤(1);如果结果为否,进入步骤(413);
(413)继续以换气档位运行,并返回步骤(4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先根据空气质量状态,将污染物浓度值划分为由低至高变化的多个浓度区间,每个浓度区间具有唯一与之对应的档位,每个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具有与所述浓度区间的污染度相匹配的空气净化能力;
在步骤(21)中,将测量所得的污染物浓度值与各浓度区间的临界端点值进行比较,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所属的浓度区间,然后获取与该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作为新的档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浓度区间所对应的档位中,送风电压始终大于排风电压,使室内空气始终保持微正压的运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新风机的控制装置中设置有送风电压和排风电压分别逐步增大的多个档位,并且还设置有净化能力更强的超净档位,在所述超净档位中,送风风机保持满负荷运转,而排风风机选择中低档排风电压进行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污染物浓度值是否大于重度污染浓度阈值,如果结果为否,则室内空气未达到重度污染的水平,进入步骤(401);
(401)获取与现在运行的档位对应的换气档位,并获取换气档位的最大换气时间;
(402)判断换气档位的运行时长是否大于最大换气时间,如果结果为是,返回步骤(1);如果结果为否,进入步骤(403);
(403)获取新的污染物浓度值,判断新的污染物浓度值是否大于换气档位对应的浓度阈值;如果结果为是,返回步骤(2);如果结果为否,进入步骤(404);
(404)继续以换气档位运行,并返回步骤(4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针对不同的档位,设置了不同的最大运行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针对不同的档位,设置了与之对应的单个或多个换气档位;不同档位所对应的换气档位可以相同,并且每个换气档位预先设置有最大换气时间。
8.一种用于新风机的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染物浓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值;
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根据上述控制方法对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的运行档位进行控制。
9.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16659.7A CN109579246B (zh) | 2018-12-12 | 2018-12-12 | 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新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16659.7A CN109579246B (zh) | 2018-12-12 | 2018-12-12 | 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新风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79246A CN109579246A (zh) | 2019-04-05 |
CN109579246B true CN109579246B (zh) | 2020-12-29 |
Family
ID=6592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16659.7A Active CN109579246B (zh) | 2018-12-12 | 2018-12-12 | 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新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792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98569A (zh) * | 2019-07-08 | 2019-11-01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新风机的空气质量检测方法、系统及新风机 |
CN110597323B (zh) * | 2019-09-10 | 2021-04-09 | 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 智能玻璃控制器和控制装置 |
CN110470802A (zh) * | 2019-09-10 | 2019-11-19 | 常州市科能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大坝有毒有害气体监控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
CN111256285A (zh) * | 2020-01-19 | 2020-06-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气体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1457570A (zh) * | 2020-04-07 | 2020-07-28 | 深圳星普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750502B (zh) * | 2020-05-18 | 2022-02-08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
CN113739372B (zh) * | 2021-09-12 | 2022-11-25 | 重庆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厨房新风控制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15978740A (zh) * | 2022-12-19 | 2023-04-18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09700A (ja) * | 1991-04-04 | 1992-11-02 | Toshiba Corp | トンネルの換気制御装置 |
JPH05172378A (ja) * | 1991-12-25 | 1993-07-09 |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 クリーンルーム |
CN1291524A (zh) * | 1999-08-31 | 2001-04-18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空气净化器 |
CN1719137A (zh) * | 2004-07-08 | 2006-01-1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换气系统风量的控制方法 |
CN101226409A (zh) * | 2008-01-14 | 2008-07-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121661A (zh) * | 2014-06-30 | 2014-10-29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净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2018
- 2018-12-12 CN CN201811516659.7A patent/CN1095792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09700A (ja) * | 1991-04-04 | 1992-11-02 | Toshiba Corp | トンネルの換気制御装置 |
JPH05172378A (ja) * | 1991-12-25 | 1993-07-09 |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 クリーンルーム |
CN1291524A (zh) * | 1999-08-31 | 2001-04-18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空气净化器 |
CN1719137A (zh) * | 2004-07-08 | 2006-01-1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换气系统风量的控制方法 |
CN101226409A (zh) * | 2008-01-14 | 2008-07-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121661A (zh) * | 2014-06-30 | 2014-10-29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净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79246A (zh) | 2019-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79246B (zh) | 用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新风机 | |
EP3237808B1 (en) |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ir management of a room | |
CN109268943A (zh) | 空气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050144963A1 (en) | Adaptive intelligent circulation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 |
KR20170096730A (ko) | 공기질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및 분석서버 | |
CN109282444A (zh) | 空气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123207A (zh) |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
CN110701746A (zh) | 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 |
CN105423499A (zh) | 净化器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 |
CN106288190A (zh) | 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空气净化设备 | |
CN109855241B (zh) | 空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0873446B (zh) | 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 |
CN105066259B (zh) | 一种兼顾室内气温的智能空气净化设备 | |
CN106918113B (zh) | 一种智能家居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 |
CN112413803B (zh) | 空气净化方法、空气净化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855242B (zh) | 空气净化系统中净化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5066290A (zh) | 一种具有热交换系统的智能空气净化设备 | |
CN112460769A (zh) | 一种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
KR20190119820A (ko) |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 |
CN115978740A (zh)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928832A (zh) |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空调 | |
KR102081168B1 (ko) | 실내공기의 질을 위한 에너지 절감형 빌딩 자동화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9731402B (zh) | 空气净化装置可判断过滤模块失效的控制方法及空气净化装置 | |
CN117906256A (zh) | 基于运行功率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128929A (zh) | 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