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8713B - 防脱型输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脱型输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68713B CN109568713B CN201811460023.5A CN201811460023A CN109568713B CN 109568713 B CN109568713 B CN 109568713B CN 201811460023 A CN201811460023 A CN 201811460023A CN 109568713 B CN109568713 B CN 1095687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medicine
- hanging rod
- medicine container
- pressure spring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防脱型输液装置,包括L形的挂杆和L形的顶杆,挂杆用于悬挂药液容器,挂杆位于顶杆下方,顶杆的竖直段上开设有L形的容纳腔,容纳腔的水平段靠近顶杆水平段一侧,挂杆的竖直段滑动配合在容纳腔中,容纳腔中设有第一压簧,第一压簧顶端固定连接在挂杆竖直段端部,第一压簧在挂杆上的药液容器为空时处于自由状态,挂杆的水平段在药液容器为空时抵着顶杆的水平段;顶杆的竖直段上设有在挂杆及药液容器满载时的重力下夹紧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位于第一压簧下方,夹持机构供输液软管贯穿过。本发明中输液软管被夹持机构夹持住,输液软管与药液容器间的针头不会脱离开药液容器,保持了针头插入药液容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防脱型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诊所和医院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输液与注射相比,输液的用药量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输液装置包括悬挂药液容器的支架、瓶塞穿刺器护套、瓶塞穿刺器、滴管、滴斗、流量调节器、软管和输液针。在给患者输液时,取下瓶塞穿刺器护套,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袋或输液瓶盖上,输液袋和输液瓶统称为药液容器,输液针穿刺入患者的身体部位上,输液袋或输液瓶中的药液从滴管滴入滴斗中,调节流量调节器软管中药液的流动速度。
目前,各大医院中一个医护人员需要兼顾多个患者,而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很难一直保持注意力或者一直保持在原位不动作,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在翻身或下床时,由于扯动到输液针与患者皮肤一端会让患者疼痛,所以输液针与患者皮肤间不容易脱落,而穿刺器一侧的针头与输液药液容器间扯动到时不会被患者感知到,患者容易把输液装置穿刺器一侧的针头与药液容器分离,从而导致针头与药液容器接头处掉落,增加了患者感染风险,也加大了护士要去更换输液装置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防脱型输液装置,以解决输液装置针头容易脱落于输液袋或输液瓶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防脱型输液装置,包括L形的挂杆和L形的顶杆,所述挂杆用于悬挂药液容器,所述挂杆位于顶杆下方,所述顶杆的竖直段内开设有容纳挂杆竖直段的容纳腔,所述顶杆竖直段上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容纳腔的顶部,所述连接孔供挂杆的水平段伸出,所述挂杆的竖直段滑动配合在容纳腔中,所述容纳腔中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顶端固定连接在挂杆竖直段端部,所述第一压簧在挂杆上的药液容器为空时处于自由状态,所述挂杆的水平段在药液容器为空时抵着顶杆的水平段;
所述顶杆的竖直段上设有在挂杆及药液容器满载时的重力下夹紧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第一压簧下方,所述夹持机构供输液软管贯穿过。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在给患者输液时,先将输液软管穿过夹持机构,再将装满药液的药液容器悬挂到挂杆上,挂杆在药液及药液容器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压挂杆,挂杆离开顶杆,挂杆的竖直段压住第一压簧,第一压簧通过夹持机构压住输液软管,即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扯动到输液软管,输液软管被夹持机构夹持住,只会扯动到部分输液软管,输液软管与药液容器间的针头不会脱离开药液容器,保持了针头插入药液容器的稳定性。
2、将挂杆、药液和药液容器的重量来向下压挂杆,并由压住挂杆的重力及挂杆的重力来夹持住输液软管,顶杆、顶杆上的容纳腔及顶杆上的连接孔能对挂杆进行限位,避免挂杆在第一压簧恢复弹性形变时被弹出,无需对输液器自身进行改进,适用范围广泛,无需医护人员单独对输液软管进行夹持,适用更方便。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开设在容纳腔下方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容纳腔,所述通孔的底壁上固设有橡胶块,所述第一压簧底端上固设有压入通孔的海绵块。
在夹持机构对输液软管进行夹持时,将输液软管穿过橡胶块和海绵块之间,挂杆、药液和药液容器的重量通过第一压簧施加到海绵块上,由于海绵块受到压力时容易产生形变,橡胶块也是软质容易产生形变的,海绵块缓冲了部分压力,避免挂杆上的重力直接压扁输液软管而无法让药液流动。
进一步,所述橡胶块和海绵块相接触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开口相对的拱形槽,所述拱形槽形成一个圆形的通道。
在输液软管窗橡胶块与海绵块之间时,输液软管穿过拱形槽形成的通道,拱形槽缓冲了部分挂杆的重量,避免挂杆将输液软管压扁。
进一步,所述顶杆水平段朝向挂杆水平段一侧上设有常开的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在挂杆上的药液容器为空时被挂杆触发,所述触发开关串联有电源和警报器。
当输液完成后,药液容器中的药液输送完毕,挂杆受到药液容器的压力减小,第一压簧受到挂杆的压力也减小,第一压簧恢复弹性形变将挂杆向上抵到顶杆处,挂杆触发顶杆上触发开关,让警报器连通电源进行预警,提示医护人员或病患药液输送完成,以便于及时更换药液容器。
进一步,所述触发开关为翘板式按压开关,所述挂杆水平段朝向顶杆水平段一侧上固设有抵块,所述抵块与按压开关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当药液输送完成药液容器为空时,挂杆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抵块向上移动,由抵块来触发按压开关,抵块凸出挂杆一部分,保证挂杆在药液容器中的药液未输送完之前就触发按压开关,提前提示医护人员,保证更换药液容器的及时性。
进一步,所述挂杆上开设有供抵块完全没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抵块的高度,所述凹槽中设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端部连接在抵块上,所述抵块顶部开设有悬挂药液容器的通槽,所述第二压簧在抵块悬挂满载的药液容器时被完全压入凹槽中。
在输液过程中,药液容器及其中药液的重量将抵块压入凹槽中,当无意将挂杆向上抵动到顶杆时,抵块位于凹槽中不会触发到按压开关,避免警报器被误触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脱型输液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触发开关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防脱型输液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脱型输液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顶杆1、挂杆2、容纳腔3、第一压簧4、海绵块5、橡胶块6、触发开关7、抵块8、第二压簧9、凹槽10、通孔11、电源12、警报器13、第一旋拧开关14、第二旋拧开关15、光敏电阻16、警示灯17、第一卡块18、第二卡块19、穿刺器20、第二通槽21、第一通槽22、连接孔2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架、瓶塞穿刺器护套、瓶塞穿刺器、滴管、滴斗、药液容器、流量调节器、输液软管和输液针,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使用现有输液时各部件的组装方式,支架包括顶杆1和挂杆2,顶杆焊接到病床、墙上或座椅上的L形的顶杆1,顶杆1的竖直段端部进行焊接,顶杆1的竖直段内开设有容纳腔3,顶杆1竖直段上开设有连通容纳腔3的连接孔23,连接孔23开口平行于顶杆1水平段,连接孔23位于容纳腔3的顶部,连接孔23供挂杆2的水平段伸出,挂杆2的竖直段滑动配合在容纳腔3中,挂杆2用于悬挂药液容器,挂杆2水平段平行于顶杆1水平段,挂杆2位于顶杆1下方,容纳腔3中卡接有第一压簧4,第一压簧4顶端焊接在挂杆2竖直段端部上,第一压簧4在挂杆2上的药液容器为空时处于自由状态,挂杆2的水平段在药液容器为空时抵着顶杆1的水平段。
顶杆1的竖直段上安装有在挂杆2及药液容器满载时的重力下夹紧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位于第一压簧4下方,夹持机构包括开设在容纳腔3下方的通孔11,通孔11连通容纳腔3,通孔11的底壁上粘接有橡胶块6,第一压簧4底端上卡接有压入通孔11的海绵块5,橡胶块6和海绵块5相接触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开口相对的拱形槽,拱形槽形成一个圆形的通道,夹持机构通过通道供输液软管贯穿过。
在顶杆1水平段朝向挂杆2水平段一侧上安装有常开的触发开关7,触发开关7为翘板式按压开关,触发开关7在挂杆2上的药液容器为空时被挂杆2触发,触发开关7串联有电源12和警报器13,电源12可用现有的干电池,警报器13可用现有的蜂鸣器,挂杆2水平段朝向顶杆1水平段一侧上安装有抵块8,抵块8与按压开关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挂杆2上开设有供抵块8完全没入的凹槽10,凹槽10的深度大于抵块8的高度,凹槽10中卡接有第二压簧9,第二压簧9的端部焊接在抵块8上,抵块8顶部开设有悬挂药液容器的通槽,通槽能够保证悬挂药液容器的稳定性,第二压簧9在抵块8悬挂满载的药液容器时被完全压入凹槽10中。
按压开关被按下的力小于压缩第一压簧4的力,按压开关被按下的力小于压缩第二压簧9的力,保证按压开关能够在挂杆2向上移动时被触发,药液和药液容器的重力大于压缩第二压簧9的力,挂杆2、药液和药液容器的重力大于压缩第一压簧4的力。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给患者输液前,将输液软管穿过橡胶块6和海绵块5间的通道,再将装满药液的药液容器悬挂到挂杆2的抵块8上,抵块8上的通槽对药液容器进行限位,避免悬挂药液容器时滑落,药液和药液容器的重量向下压抵块8,并将抵块8压入凹槽10中,防止无意将挂杆2向上抵动让抵块8顶到顶杆1时警报器13被误触发,抵块8压住第二压簧9产生弹性形变,同时,挂杆2、药液及药液容器的重力向下压挂杆2,挂杆2离开顶杆1,挂杆2的竖直段压住第一压簧4产生弹性形变,挂杆2、药液和药液容器的重力通过第一压簧4向下压海绵块5,由于海绵块5受到压力时容易产生形变,橡胶块6也是软质容易产生形变的,海绵块5以及拱型槽缓冲了部分压力,减小了挂杆2重力对输液软管的压制作用,由海绵块5和橡胶块6压住输液软管,避免挂杆2上的重力直接压扁输液软管而无法让药液流动,海绵块5和橡胶块6压住输液软管后,即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扯动到输液软管,只会扯动到夹持机构至患者间的部分输液软管,输液软管与药液容器间的针头不会脱离开药液容器,保持了针头插入药液容器的稳定性。
在挂杆2通过海绵块5向下压输液软管时,如果挂杆2的重力压着输液软管降低了药液流动速度,可以调节输液软管上的流速调节器,保证输液软管中具有合适的药液流速,所以挂杆2的重力作用下进行输液软管的限位不会影响输液的进行。
在挂杆2受压力上下移动时,挂杆2的竖直段在容纳腔3中滑动,挂杆2的水平段伸出连接孔23并在连接孔23中上下滑动,连接孔23保证挂杆2上下移动的空间。
当输液完成后,药液容器中的药液输送完毕,药液容器的重量大量减轻,抵块8和挂杆2受到药液容器的压力减小,第一压簧4和第二压簧9受到的压力也减小,第一压簧4恢复弹性形变将挂杆2向顶杆1处抵动,同时第二压簧9恢复弹性形变将抵块8向顶杆1处抵动,挂杆2上的抵块8触发顶杆1上触发开关7,让警报器13连通电源12进行预警,提示医护人员或病患药液输送完成,以便于及时更换药液容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如图3所示,在抵块8粘接有橡胶绳,拉绳端部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卡块18,第一卡块18上铰接有第二卡块19,第一卡块18与第二卡块19的自由端上安装有成对的卡扣,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的径向截面成C形,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开口相对,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扣合时包裹住穿刺器20的凸缘和药液容器的凸缘,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的顶端面上开设有能卡在药液容器上的第一通槽22,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的底端面上开设有能卡在穿刺器20凸缘连接的输液软管上的第二通槽21,第一通槽22的直径大于第二通槽21的直径,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警示灯17。
如图4所示,警示灯17串联第二旋拧开关15和光敏电阻16形成灯光预警支路,光敏电阻16位于药液容器为空时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同一水平线处的顶杆1的竖直段上,警报器13串联第一旋拧开关14形成声音预警支路,第一旋拧开关14和第二旋拧开关15为常开,灯光预警支路同声音预警支路并联后再串联电源12和触发开关7形成闭合回路。
在使用前,将穿刺器20插入药液容器中后,用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扣合在药液容器凸缘和穿刺器20的凸缘上,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顶端面和底端面卡着两端的凸缘,即使扯到输液软管也不会将针头从药液容器中拔出,保持了针头与药液容器连接的稳定性。
输液过程中,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拧动第一旋拧开关14来选择声音预警,或者拧动第二旋拧开关15来选择灯光预警,或者同时拧动第一旋拧开关14和第二旋拧开关15进行双重预警,当挂杆2上的药液容器为空时,抵块8按下触发开关7,让警报器13和警示灯17连通电源12,警示灯17发射出的光线照射到光敏电阻16上,光面电阻的阻值减小,警示灯17的光线亮度逐渐提高,从而提示医务人员给患者换药,保证输液过程中换药的及时性。
由于穿刺器20具有一定的长度且穿刺器20与输液软管件一体成型有凸缘,凸缘能防止将穿刺器20完全插入药液容器,所以第一卡块18和第二卡块19能够包裹住两端的凸缘进行限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防脱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的挂杆和L形的顶杆,所述挂杆用于悬挂药液容器,所述挂杆位于顶杆下方,所述顶杆的竖直段内开设有容纳挂杆竖直段的容纳腔,所述顶杆竖直段上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容纳腔的顶部,所述连接孔供挂杆的水平段伸出,所述挂杆的竖直段滑动配合在容纳腔中,所述容纳腔中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顶端固定连接在挂杆竖直段端部,所述第一压簧在挂杆上的药液容器为空时处于自由状态,所述挂杆的水平段在药液容器为空时抵着顶杆的水平段;
所述顶杆的竖直段上设有在挂杆及药液容器满载时的重力下夹紧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第一压簧下方,所述夹持机构供输液软管贯穿过,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开设在容纳腔下方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容纳腔,所述通孔的底壁上固设有橡胶块,所述第一压簧底端上固设有压入通孔的海绵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和海绵块相接触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开口相对的拱形槽,所述拱形槽形成一个圆形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水平段朝向挂杆水平段一侧上设有常开的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在挂杆上的药液容器为空时被挂杆触发,所述触发开关串联有电源和警报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为翘板式按压开关,所述挂杆水平段朝向顶杆水平段一侧上固设有抵块,所述抵块与按压开关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脱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上开设有供抵块完全没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抵块的高度,所述凹槽中设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端部连接在抵块上,所述抵块顶部开设有悬挂药液容器的通槽,所述第二压簧在抵块悬挂满载的药液容器时被完全压入凹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60023.5A CN109568713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防脱型输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60023.5A CN109568713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防脱型输液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68713A CN109568713A (zh) | 2019-04-05 |
CN109568713B true CN109568713B (zh) | 2020-12-29 |
Family
ID=65925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60023.5A Active CN109568713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防脱型输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687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1676B (zh) * | 2020-03-18 | 2022-12-06 | 江苏康康同学科技有限公司 | 医用液位越限报警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521786U (zh) * | 2015-03-09 | 2015-08-05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一种输液器用防脱落装置 |
CN205339718U (zh) * | 2016-01-08 | 2016-06-29 | 孙秀艳 | 一种新型带有报警装置的输液架 |
CN205460149U (zh) * | 2016-01-12 | 2016-08-17 | 庄立 | 一种智能医用输液装置 |
CN107185074A (zh) * | 2017-07-10 | 2017-09-22 | 苏州宝迪海斯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弹性卡扣升降式输液架 |
CN107754045A (zh) * | 2017-11-27 | 2018-03-06 | 常盛杰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点滴架 |
CN207837954U (zh) * | 2017-04-12 | 2018-09-11 | 张芊 | 一种儿科输液器 |
CN108514665A (zh) * | 2018-04-18 | 2018-09-11 | 冯念海 | 一种麻醉科用输液管支架 |
CN208114866U (zh) * | 2017-11-17 | 2018-11-20 | 陵星辰 | 一种护理科用的输液移动支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37597A1 (en) * | 2005-02-17 | 2006-10-26 | D Andria Maureen | Removably mountable intravenous tubing holder |
-
2018
- 2018-11-30 CN CN201811460023.5A patent/CN10956871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521786U (zh) * | 2015-03-09 | 2015-08-05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一种输液器用防脱落装置 |
CN205339718U (zh) * | 2016-01-08 | 2016-06-29 | 孙秀艳 | 一种新型带有报警装置的输液架 |
CN205460149U (zh) * | 2016-01-12 | 2016-08-17 | 庄立 | 一种智能医用输液装置 |
CN207837954U (zh) * | 2017-04-12 | 2018-09-11 | 张芊 | 一种儿科输液器 |
CN107185074A (zh) * | 2017-07-10 | 2017-09-22 | 苏州宝迪海斯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弹性卡扣升降式输液架 |
CN208114866U (zh) * | 2017-11-17 | 2018-11-20 | 陵星辰 | 一种护理科用的输液移动支架 |
CN107754045A (zh) * | 2017-11-27 | 2018-03-06 | 常盛杰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点滴架 |
CN108514665A (zh) * | 2018-04-18 | 2018-09-11 | 冯念海 | 一种麻醉科用输液管支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68713A (zh) | 2019-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98024B (zh) | 一种输液置换移动穿刺装置 | |
CN109568713B (zh) | 防脱型输液装置 | |
CN104288857B (zh) | 一种医用输液装置 | |
CN102151343B (zh) | 便携式输液器 | |
CN108525054A (zh) | 一种头戴式输液袋固定装置 | |
CN116531606A (zh) | 一种便携式输液辅助器 | |
CN203694231U (zh) | 一种无针连接件式输液器 | |
CN211486038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手术室输液护理器 | |
CN208049128U (zh) | 一种手术用直型留置针 | |
CN204684352U (zh) | 一种医疗用辅助一次性输液器用全自动止液报警装置 | |
CN205964612U (zh) | 医疗输液装置 | |
CN209809173U (zh) | 一种防止意外脱落的输液器 | |
CN208049111U (zh) | 一次性便捷输液器 | |
CN217286725U (zh) | 一种临床护理静脉输液器 | |
CN216091688U (zh) | 一种静脉输液器防脱落装置 | |
CN103007377A (zh)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小汽车吊瓶架 | |
CN215194457U (zh) | 一种新型防拉脱输液器结构 | |
CN204428541U (zh) | 一种输液加压袋的报警装置 | |
CN215460860U (zh) | 一次性无静脉输液针的输液器 | |
CN202052139U (zh) | 便携式输液器 | |
CN212489894U (zh) | 一种医疗用采血装置 | |
CN215690984U (zh) | 一种内科护理消毒棉取用夹 | |
CN207768834U (zh) | 一种输液管的针头暂存装置 | |
CN202526695U (zh) | 便携气压带包裹式输液系统 | |
CN111330111A (zh) | 一种瓶塞穿刺器固定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