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068A - 电能存储装置的制造 - Google Patents
电能存储装置的制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65068A CN109565068A CN201780044887.6A CN201780044887A CN109565068A CN 109565068 A CN109565068 A CN 109565068A CN 201780044887 A CN201780044887 A CN 201780044887A CN 109565068 A CN109565068 A CN 1095650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diaphragm
- stacked
- group
- fee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5 an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6 cath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18 electrochemist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59—Cells or batteries with folded separator between plate-like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3—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with folded construction elements except wound ones, i.e. folded positive or negative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e.g. with "Z"-shaped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和设备,其中,两个隔膜(2;3)被彼此并排地供给,两个阳极供给器以交替的方式在两个隔膜之间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阳极(A1;A2),两个阴极供应器以交替的方式在两个隔膜的外侧上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阴极(C1;C2)使得每个阳极上仅叠置一个阴极,之后切割装置分离出各种分立元件,每个分立元件在两个隔膜的部分的插入下仅由一个阳极和仅一个阴极组成。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具体地但非排他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制造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特别地,参考通过形成多个单电池来制造电能存储装置,其中每个单电池由两个(阴极或阳极)电极和两个隔膜(separator)交替组成。然后将这些单电池连接在一起(串联)。
现有技术包括许多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的示例。
专利公开US2008/0280208A1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电化学装置的方法,该电化学装置包括单个连续分隔元件,该单个连续分隔元件在其自身上折叠若干次以分隔阳极和阴极。
专利公开WO 02/095858公开了一种通过层压单元折叠成“Z”的分隔带。
专利公开US 2002/0007552A1公开了一种由至少一个阳极材料带、一个阴极材料带和两个分隔带制造蓄电池单元的方法。
专利公开US2014/0134472A1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池单元,其包括由第一电极/隔膜/第二电极/隔膜/第一电极依次形成的和堆叠在每个第一电极上的外隔膜形成的堆叠物。
专利公开US 2016/006072A1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具有四组电极的两个分隔带供给到堆叠区域。
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现有技术的各个方面是可改进的。首先,希望提高生产率。还希望提高制造精度以获得高质量的电能存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和/或设备,其能够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限制和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个优点是能够以高生产率制造电能存储装置。
一个优点是能够制造高质量的电能存储装置。
一个优点是制造由多个单电池形成的电能存储装置,其中端电极总是阳极而不需要在制造过程中翻转这些单电池。
一个优点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结构便宜且简单的设备。
这些目的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和优点通过根据下面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和/或方法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供给两个彼此相邻的隔膜,在两个隔膜之间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阳极,通过在每个阳极上叠置阴极以交替的方式在两个隔膜的两个外侧上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阴极。该方法可包括分离各种单元件的步骤,每个单元件包括(单个)阳极和(单个)阴极,以及插入的两个隔膜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设备包括彼此相邻的两个隔膜的两个供给器;两个阳极供给器,其配置用于在两个隔膜之间一个接一个地交替布置一系列阳极;两个阴极供给器,其配置用于通过在每个阳极上叠置阴极,交替地在两个隔膜的两个外侧上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阴极。该装置可包括用于分离各种单元件的装置,每个单元件包括(单个)阳极和(单个)阴极,并插入有两个隔膜的部分。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附图是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俯视简化图。
图2和3示出了图1的两个放大细节;
图4根据俯视图示出了电极在图1的装置的前进期间可以采用的配置的某些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总体上用1指出了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设备。
特别地,制造设备1可以包括用于供给沿着(预设)前进路径彼此相邻的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的装置。第一隔膜2可以包括连续带形式的分隔材料。第二隔膜3可以包括连续带形式的分隔材料。
特别地,用于供给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供给器4,该第一供给器4布置用于供给第一带状隔膜2。特别地,用于供给第一和第二隔膜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供给器5,该第二供给器5布置用于供给第二带状隔膜3。第一供给器4可包括例如用于从至少一个卷轴展开至少一个带的(已知)装置。第二供给器5可包括例如用于从至少一个卷轴展开至少一个带的(已知)装置。特别地,第一供给器4可以在连续和/或间歇地推进情况下运行。特别地,第二供给器5可以在连续和/或间歇地推进情况下运行。
特别地,制造设备1可以包括用于在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之间沿上述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一电极A1、A2的装置。
特别地,上述用于布置一系列第一电极A1、A2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供给器6和至少一个第四供给器7,其中,第三供给器6布置成在两个隔膜2和3之间的入口区域中供给一系列第一电极A1,第四供给器7布置成在上述入口区域中供给一系列第一电极A2。特别地,第三供给器6和第四供给器7可以配置成连续地一个接一个交替地供给第一电极A1、A2。
第三供给器6可包括例如用于从至少一个卷轴展开至少一个带的(已知)装置。第四供给器7可包括例如用于从至少一个卷轴展开至少一个带的(已知)装置。特别地,第三供给器6可以在连续和/或间歇地推进情况下运行。特别地,第四供给器7可以在连续和/或间歇地推进情况下运行。第三供给器6可包括例如用于将电极A1与带分离并用于将电极A1施加到隔膜的(已知)装置。第四供给器7可包括例如用于将电极A2与带分离并用于将电极A2施加到隔膜的(已知)装置。
特别地,制造设备1可以包括用于在第一隔膜2的与第二隔膜3方向相反的一侧,沿上述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二电极C1的装置。
特别地,用于布置一系列第二电极C1的上述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供给器8,该第五供给器8布置成在第一隔膜2的一侧供给第二电极C1。第五供给器8可包括例如用于从至少一个卷轴展开至少一个带的(已知)装置。特别地,第五供给器8可以在连续和/或间歇地推进情况下运行。第五供给器8可包括例如用于将电极C1与带分离并用于将电极C1施加到隔膜的(已知)装置。
特别地,制造设备1可以包括用于在第二隔膜3的与第一隔膜2所在相反的一侧,沿上述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三电极C2的装置。
特别地,用于布置一系列第三电极C2的上述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六供给器9,该第六供给器9布置用于在第二隔膜3的一侧供给第三电极C2。第六供给器9可包括例如用于从至少一个卷轴展开至少一个带的(已知)装置。特别地,第六供给器9可以在连续和/或间歇地推进情况下运行。第六供给器9可包括例如用于将电极C2与带分离并用于将电极C2施加到隔膜的(已知)装置。
特别地,制造设备1可以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配置为用于控制用于供给隔膜和电极的上述供给装置,使得第二电极C1插入有第一隔膜2的情况下重叠(superimposed)在对应的第一电极A1上。
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可编程电子控制装置,例如电子处理器,该可编程电子控制装置设置有可在该控制装置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特别地,该控制装置可以配置为用于控制用于供给隔膜和电极的上述供给装置,使得第一隔膜2的一部分上(以规律的方式)未布置有第二电极C1。第一隔膜2的上述未布置有第二电极C1的该部分可以被重叠在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A2上。
特别地,该控制装置可以配置为用于控制用于供给隔膜和电极的上述供给装置,使得第三电极C2在插入有第二隔膜3的情况下重叠在对应的第一电极A2上。特别地,该控制装置可以配置为用于控制用于供给隔膜和电极的上述供给装置,使得第二隔膜3的一部分上未布置有第三电极C2。第二隔膜3的上述未布置第三电极C2的部分可以被叠置在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A1上。
特别地,该控制装置可以配置为用于控制用于供给隔膜和电极的上述供给装置,使得第二电极C1叠置在第一电极A1上,这些第一电极A1又可以叠置在第二隔膜3的未布置电极C2的部分上。特别地,该控制装置尤其可以配置为用于控制用于供给隔膜和电极的上述供给装置,使得第三电极C2叠置在第一电极A2上,第一电极A2又可以叠置在第一隔膜2的未布置第二电极C1的部分上。
特别地,制造设备1可以包括沿着上述前进路径布置的至少一个层压装置10(例如辊型),该层压装置10用于通过层压将隔膜2和3至少与第一电极A1、A2和/或第二电极C1和/或第三电极C2结合。特别地,该层压装置10可以布置在各个供给器6-9将电极A1、A2、C1、C2引入到隔膜2和3上的区域的下游。
特别地,制造设备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切割装置11,该切割装置11布置用于从连续产品中分离(例如通过激光切割、双刀片机械切割或其他类型的切割)分立元件。特别地,该切割装置11可以布置在各个供给器6-9将电极A1、A2、C1和C2引入到隔膜2和3上的区域的下游和/或层压装置10的下游。
该控制装置可以配置成使得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启动。特别地,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沿着前进路径供给彼此相邻的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的步骤。
特别地,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沿前进路径在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之间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一电极A1、A2的步骤。第一电极A1,A2可以布置成使来自第三供给器6的第一电极A1与来自第四供给器7的第一电极A2轮流出现。
特别地,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在第一隔膜2的与第二隔膜3方向相反的一侧(外侧),沿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二电极C1的步骤。每个第二电极C1可以在插入有第一隔膜2的情况下叠置在相应的第一电极A1上。在第一隔膜2的一些部分上可以(按一定间隔)不布置第二电极C1。第一隔膜2的这些部分可以叠置在至少一个第一电极A1上。
特别地,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在第二隔膜3的与第一隔膜2相反的一侧(外侧),沿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三电极C2的步骤。每个第三电极C2可以通过插入第二隔膜3叠置在相应的第一电极A2上。在第二隔膜3的一些部分上可以(按一定间隔)不布置第三电极C2。第二隔膜3的这些部分可以叠置在至少一个第一电极A2上。
第二电极C1和第三电极C2可以布置成使得来自第五供给器8的第二电极C1(在第一隔膜2的外侧)与来自第六供给器9的第三电极C2(在第二隔膜3的外侧)交替出现。第二电极C1和第三电极C2可以布置成使得:第二电极C1(来自第五供给器8)叠置在第一电极A1(来自第三供给器6)上,第三电极C2(来自第六供给器9)叠置在第一电极A2(来自第四供给器7)上。
特别地,第一电极A1和A2尤其可以包括阳极。特别地,第二电极C1可以包括阴极。特别地,第三电极C2可以包括阴极。
特别地,该制造方法可以规定:将每个第二电极C1叠置在相应的第一电极A1(通过第三供给器6供给)上,该第一电极A1又可以叠置在第二隔膜3的未布置第三电极C2的部分上。特别地,制造方法可以规定:将每个第三电极C2叠置在相应的第一电极A2(通过第四供给器7供给)上,该第一电极A2又叠置在第一隔膜2的未布置第二电极C1的部分上。
第一隔膜2可包括连续(带)元件。第二隔膜3可包括连续(带)元件。特别地,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步骤:从包括布置在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上的第一电极A1、A2,第二电极C1和第三电极C2的产品中分离出分立元件K、J。可以通过切割装置(例如通过切割装置11)进行分离。
如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出的每个分立元件K、J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电极A1或A2,并且仅包括可以由第二电极C1或第三电极C2组成的另一个电极。
特别地,该方法可以包括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组12的步骤,该第一组12包括彼此耦接(例如,串联连接)的多个分立元件K,其中第一组12的分立元件K的另一个电极是第二电极C1。第一组12可以包括例如彼此叠置的分立元件K的(垂直)堆叠。
特别地,该方法可以包括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组13的步骤,该第二组13包括彼此耦接(例如,串联连接)的多个分立元件J,其中第二组13的分立元件J的另一个电极是第三电极C2。第二组13可以包括例如彼此叠置的分立元件J的(垂直)堆叠。
特别地,该方法可以包括将分立辅助元件H从包括布置在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之间的第一电极A1、A2(而而没有第二和第三电极C1和C2)的产品中分离的步骤。如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分立辅助元件H可以仅包括包含在隔膜2和3之间的一个第一电极A1或A2,而不包括其它任何电极。
一个分立辅助元件H可以位于第一组12的顶部(垂直堆叠)和第二组13的底部(垂直堆叠),使得位于第一组12的底部和顶部的端电极由第一电极A1组成,位于第二组13的底部和顶部的端电极由第一电极A2组成。以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端电极总是相同类型(阳极),而不需要翻转分立元件K或J。
特别地,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形成分立辅助元件H的至少一个第一存放盒14的步骤。形成第一存放盒14的步骤可以包括步骤:沿着上述前进路径供给隔膜2和3以及第一电极A1和A2,而在一段时间内不供给第二电极C1和第三电极C2。形成第一存放盒14的步骤可包括:(通过层压装置10)将隔膜2和3与第一电极A1和A2耦接(coupling)的步骤,(通过切割装置11)分离出分立辅助元件H的步骤,和将分立辅助元件H输送到第一存放盒14的步骤。根据需要,可以从第一存放盒14中取出分立辅助元件H。
特别地,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形成分立元件K的至少一个第二存放盒15的步骤,其中这些分立元件K的另一个电极由第二电极C1组成。特别地,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形成分立元件J的至少一个第三存放盒16的步骤,其中这些分立元件J的另一个电极由一个第三电极C2组成。分立元件K和J可以根据需要从第二存放盒15或第三存放盒16中取出,特别是以替换在正常处理过程中例如由于元件的缺陷引起的不良品或因为其他违规过程导致的具有可能缺陷的分立元件K或J。
特别地,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通过层压(例如通过层压装置10)将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极A1,A2,C1,C2与第一和第二隔膜2和3结合的步骤。
分立元件(单电池的堆叠)的组12和13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工艺(已知类型)以获得最终产品,即,电能存储装置,特别是锂离子电池。
特别地,各个供给器4-9可以包括用于在已知的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设备中供给已经使用的类型的隔膜和/或电极的装置。
制造设备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操纵器(未示出,例如已知类型),该操纵器配置成将分立元件K和J以及分立辅助元件H从切割装置11的出口传送到所需位置,特别是分组区域(即,形成组12和13的区域),或者传送到存放盒14、15和16,或者从存放盒14、15和16传送到组12和13的形成区域。
分立辅助元件H可以定位在组12的端部(在堆叠的顶部)不同于组12的形成位置的位置,例如定位在组12被转移以使下一组12能够形成的工作段中。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供给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
-在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之间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一电极(A1,A2);
-在所述第一隔膜(2)的与所述第二隔膜(3)相反的一侧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二电极(C1),所述第二电极(C1)在插入所述第一隔膜(2)的情况下叠置在相应的第一电极(A1)的上方,第二电极(C1)未布置在所述第一隔膜(2)的与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A2)重叠的部分上;
-在所述第二隔膜(3)的与所述第一隔膜(2)相反的一侧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三电极(C2),所述第三电极(C2)在插入所述第二隔膜(3)的情况下叠置在相应的第一电极(A2)的上方,第三电极(C2)未布置在所述第二隔膜(3)的与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A1)重叠的部分上;
所述第二电极(C1)叠置在第一电极(A1)上方,所述第一电极(A1)又叠置在所述第二隔膜(3)上的未布置第三电极(C2)的部分上方,所述第三电极(C2)叠置在第一电极(A2)上方,所述第一电极(A2)又叠置在所述第一隔膜(2)上的未布置第二电极(C1)的部分上方;
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包括两个连续元件,所述方法包括从包含所述第一电极(A1、A2)、所述第二电极(C1)和所述第三电极(C2)以及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的产品中分离出多个分立元件(K,J)的步骤,每个分立元件(K;J)仅包括一个在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之间的第一电极(A1,A2)并仅包括一个由第二电极(C1)或第三电极(C2)组成的另一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组(12)的步骤和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组(13)的步骤,所述第一组(12)包括彼此耦接的多个分立元件(K),所述第二组(13)包括彼此耦接的多个分立元件(J);所述第一组(12)的分立元件(K)的另一电极是第二电极(C1)和/或所述第二组(13)的分立元件(J)的另一电极是第三电极(C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从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上的所述第一电极(A1,A2)而不包括所述第二电极(C1)和所述第三电极(C2)的产品中分离出辅助分立元件(H)的步骤,其中,每个辅助分立元件仅包括一个在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之间的第一电极(A1,A2),而不包括任何其它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分立元件(H)位于所述第一组(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组(13)的一端,使得位于每一组的两个相对端的电极,即,对于所述第一组(12)的两个相对端和所述第二组(13)的两个相对端的电极,都由第一电极(A1,A2)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包括形成所述辅助分立元件(H)的至少一个第一存放盒(14)的步骤。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形成所述分立元件(K)的至少一个第二存放盒(15)和所述分立元件(J)的至少一个第三存放盒(16)的步骤,所述分立元件(K)中的另一电极是第二电极(C1),所述分立元件(J)中的另一电极是第三电极(C2)。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电极(A1,A2)包括阳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C1)包括阴极,和/或所述第三电极(C2)包括阴极。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层压将所述第一电极(A1、A2)、所述第二电极(C1)和所述第三电极(C2)与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耦接的步骤。
9.一种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特别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沿前进路径供给并排布置的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
-在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之间,沿所述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一电极(A1,A2);
-在所述第一隔膜(2)的与所述第二隔膜(3)相反的一侧上,沿所述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二电极(C1),所述第二电极(C1)在插入所述第一隔膜(2)的情况下叠置在相应的第一电极(A1)的上方,第二电极(C1)未布置在所述第一隔膜(2)的与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A2)重叠的部分上;
-在所述第二隔膜(3)的与所述第一隔膜(2)相反的一侧上,沿所述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三电极(C2),所述第三电极(C2)在插入所述第二隔膜(3)的情况下叠置在相应的第一电极(A2)的上方,第三电极(C2)未布置在所述第二隔膜(3)的与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A1)重叠的部分上;
所述第二电极(C1)叠置在第一电极(A1)上方,所述第一电极(A1)又叠置在所述第二隔膜(3)上未布置第三电极(C2)的部分上方,所述第三电极(C2)叠置在第一电极上(A2)上方,所述第一电极(A2)又叠置在所述第一隔膜(2)上未布置第二电极(C1)的部分上方。
10.一种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设备,特别是用于实施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用于制造电能存储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沿前进路径供给并排布置的第一隔膜(2)和第二隔膜(3)的装置(4;5);
-用于布置一系列第一电极(A1,A2)的装置(6;7),所述第一电极(A1,A2)沿所述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被插入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之间;
-用于在所述第一隔膜(2)的与所述第二隔膜(3)相反的一侧沿所述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二电极(C1)的装置(8);
-用于在所述第二隔膜(3)的与所述第一隔膜(2)相反的一侧沿所述前进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一系列第三电极(C2)的装置(9);
-配置为控制所述设备的控制装置,使得:
*所述第二电极(C1)在插入所述第一隔膜(2)的情况下叠置到相应的第一电极(A1);
*所述第二电极(C1)未布置在第一隔膜(2)的一些部分上,所述第一隔膜(2)的该部分叠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A2);
*所述第三电极(C2)在插入所述第二隔膜(3)的情况下叠置在各个第一电极(A2)上;
*第三电极(C2)未布置在所述第二隔膜(3)的一些部分上,所述第二隔膜(3)的这些部分叠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A1);
*所述第二电极(C1)叠置到第一电极(A1),所述第一电极(A1)又叠置在第二隔膜(3)上的未布置所述第三电极(C2)的部分上;
*所述第三电极(C2)叠置到第一电极(A2),所述第一电极(A2)又叠置在所述第一隔膜(2)上的未布置所述第二电极(C1)的部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从包含所述第一电极(A1、A2)、第二电极(C1)和第三电极(C2)以及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的产品中分离出分立元件(K,J),其中,每个分立元件(K;J)仅包括一个在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之间的第一电极(A1,A2)并仅包括一个由第二电极(C1)或第三电极(C2)组成的另一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形成包括多个分立元件(K)的至少一个第一组(12)和包括多个分立元件(J)的至少一个第二组(13),其中,所述第一组(12)的分立元件(K)的另一电极是第二电极(C1)和/或所述第二组(13)的分立元件(J)的另一电极是第三电极(C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从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上的所述第一电极(A1,A2)而不包括所述第二电极(C1)和所述第三电极(C2)的产品中分离出辅助分立元件(H),其中,每个辅助分立元件仅包括一个在所述第一隔膜(2)和所述第二隔膜(3)之间的第一电极(A1,A2),而不包括任何其它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3和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将辅助分立元件(H)置于所述第一组(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组(13)的一端,使得位于各组的两个相对端的电极,即,对于所述第一组(12)的两个相对端和所述第二组(13)的两个相对端的电极,都由第一电极(A1,A2)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供给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装置包括用于以带的形式供给所述第一隔膜(2)的至少一个第一供给器(4),和用于以带的形式供给所述第二隔膜(3)的至少一个第二供给器(5)。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布置一系列第一电极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供给器(6)和至少一个第四供给器(7),所述第三供给器(6)用于将一部分第一电极(A1)供给到入口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四供给器(7)用于将另一部分第一电极(A2)供给到所述入口区域中,所述第三供给器(6)和所述第四供给器(7)配置为以彼此交替的方式供给所述第一电极(A1,A2)。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布置一系列第二电极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供给器(8),所述第五供给器(8)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极(C1)供给到所述第一隔膜(2)的一侧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布置一系列第三电极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六供给器(9),所述第六供给器(9)用于将所述第三电极(C2)供给到所述第二隔膜(3)的一侧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IT102016000119013A IT201600119013A1 (it) | 2016-11-24 | 2016-11-24 | Produzione di Dispositivi di Accumulo di Energia Elettrica |
IT102016000119013 | 2016-11-24 | ||
PCT/IB2017/057244 WO2018096435A1 (en) | 2016-11-24 | 2017-11-20 |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65068A true CN109565068A (zh) | 2019-04-02 |
CN109565068B CN109565068B (zh) | 2022-02-22 |
Family
ID=58401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488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65068B (zh) | 2016-11-24 | 2017-11-20 | 电能存储装置的制造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81719B2 (zh) |
EP (1) | EP3520164B1 (zh) |
JP (1) | JP6972130B2 (zh) |
KR (1) | KR102226664B1 (zh) |
CN (1) | CN109565068B (zh) |
HU (1) | HUE051291T2 (zh) |
IT (1) | IT201600119013A1 (zh) |
PL (1) | PL3520164T3 (zh) |
WO (1) | WO201809643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17351A1 (zh) * | 2019-07-31 | 2021-02-04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叠片机 |
WO2021031287A1 (zh) * | 2019-08-16 | 2021-02-2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叠片电芯、叠片装置及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201900003489A1 (it) | 2019-03-11 | 2020-09-11 | Manz Italy Srl | Metodo e apparato di assemblaggio celle |
WO2022016194A1 (en) * | 2020-07-16 | 2022-01-20 | Battelle Energy Alliance, Llc | Methods for operat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s with sulfur‑based cathod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DE102020124040A1 (de) * | 2020-09-15 | 2022-03-17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Zellstapels für Batteriezellen |
WO2023100210A1 (en) * | 2021-11-30 | 2023-06-08 | P.I.T. S.R.L. |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electrode strip fo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IT202100030254A1 (it) * | 2021-11-30 | 2023-05-30 | P I T S R L | Apparecchiatura per la formazione di un nastro di elettrodi per dispositivi di accumulo di energia elettrica |
IT202100030281A1 (it) * | 2021-11-30 | 2023-05-30 | P I T S R L | Apparecchiatura per la formazione di un nastro di elettrodi per dispositivi di accumulo di energia elettrica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95967A (ko) * | 2007-04-26 | 2008-10-3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스택형 전극조립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CN101901930A (zh) * | 2009-05-28 | 2010-12-01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959541A (zh) * | 2012-05-23 | 2014-07-30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电化学电池 |
CN104604015A (zh) * | 2013-06-28 | 2015-05-06 | 株式会社Lg化学 | 包括隔膜切割工序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
CN104600228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07552A1 (en) | 1999-05-25 | 2002-01-24 | Singleton Robert W.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attery cell |
KR100388648B1 (ko) | 2001-05-23 | 2003-06-25 | 주식회사 코캄엔지니어링 | 자동화된 리튬 2차전지 제조 시스템 |
JP5157244B2 (ja) | 2007-05-11 | 2013-03-06 | Tdk株式会社 |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1181395A (ja) * | 2010-03-02 | 2011-09-15 | Nippon Jido Seiki Kk | 積層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
EP2557626B1 (en) | 2010-04-06 | 2015-02-25 | LG Chem, Ltd. | Stack-type cell, enhanced bi-cell, electrode assembly for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DE102010055402A1 (de) * | 2010-12-21 | 2012-06-21 | Li-Tec Battery Gmbh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Herstellung elektrischer Zellen für elektrochemische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en |
JP2012185976A (ja) * | 2011-03-04 | 2012-09-27 | Ihi Corp | 積層型電池 |
JP5291811B2 (ja) * | 2012-01-11 | 2013-09-18 | 東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2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WO2013128930A1 (ja) | 2012-02-28 | 2013-09-06 | 長野オート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電極体を製造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
ITPD20120167A1 (it) * | 2012-05-24 | 2013-11-25 | Sovema Spa | Macchina e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celle per accumulatori elettrici e cella per accumulatore elettrico |
KR101609425B1 (ko) * | 2013-09-26 | 2016-04-05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매거진을 이용한 전극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
KR102273780B1 (ko) * | 2014-07-04 | 2021-07-06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이차 전지의 제조 장치 및 이차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
-
2016
- 2016-11-24 IT IT102016000119013A patent/IT201600119013A1/it unknown
-
2017
- 2017-11-20 WO PCT/IB2017/057244 patent/WO2018096435A1/en unknown
- 2017-11-20 EP EP17808178.2A patent/EP3520164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1-20 KR KR1020197001008A patent/KR102226664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11-20 HU HUE17808178A patent/HUE051291T2/hu unknown
- 2017-11-20 CN CN201780044887.6A patent/CN1095650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11-20 US US16/349,878 patent/US110817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20 PL PL17808178T patent/PL3520164T3/pl unknown
- 2017-11-20 JP JP2019527854A patent/JP6972130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95967A (ko) * | 2007-04-26 | 2008-10-3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스택형 전극조립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CN101901930A (zh) * | 2009-05-28 | 2010-12-01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00304198A1 (en) * | 2009-05-28 | 2010-12-02 | Samsung Sdi Co., Ltd. | Electrode assembly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3959541A (zh) * | 2012-05-23 | 2014-07-30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电化学电池 |
CN104604015A (zh) * | 2013-06-28 | 2015-05-06 | 株式会社Lg化学 | 包括隔膜切割工序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
CN104600228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17351A1 (zh) * | 2019-07-31 | 2021-02-04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叠片机 |
WO2021031287A1 (zh) * | 2019-08-16 | 2021-02-2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叠片电芯的制备方法、叠片电芯、叠片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273279A1 (en) | 2019-09-05 |
JP6972130B2 (ja) | 2021-11-24 |
PL3520164T3 (pl) | 2021-01-25 |
JP2020500407A (ja) | 2020-01-09 |
KR102226664B1 (ko) | 2021-03-12 |
EP3520164B1 (en) | 2020-07-15 |
CN109565068B (zh) | 2022-02-22 |
WO2018096435A1 (en) | 2018-05-31 |
HUE051291T2 (hu) | 2021-03-01 |
EP3520164A1 (en) | 2019-08-07 |
KR20190031232A (ko) | 2019-03-25 |
US11081719B2 (en) | 2021-08-03 |
IT201600119013A1 (it) | 2018-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65068A (zh) | 电能存储装置的制造 | |
KR101349205B1 (ko) | 이차 전지 다중 삽입 적층 장치 및 방법 | |
KR101255351B1 (ko) | 2차 전지 내부 셀 스택 적층 장치 및 방법 | |
KR102169008B1 (ko) | 전극의 조립 | |
CN102055004B (zh) | 可再充电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JP4823393B1 (ja) | 正負極板の積層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US20130111739A1 (en) | Continuous prismatic cell st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 |
KR20100061317A (ko) |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및 이차전지 | |
JP2011086506A (ja) | 積層型電池製造装置 | |
KR20150087208A (ko) | 전극 스택을 제작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KR102067252B1 (ko) | 연료전지용 분리판의 제조 설비 및 제조 방법 | |
JP2011181395A (ja) | 積層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 |
US20150340729A1 (en) |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20120118759A (ko) | 2차 전지 내부 셀 스택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KR20170110364A (ko) | 이차전지 셀 조립 공정 | |
CN113036229A (zh) | 一种复合叠片工艺 | |
JP2017063002A (ja) | 積層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 |
JP2016219269A (ja) | 電極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16143509A (ja) | 電極セパレータアッ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 |
JP2018014222A (ja) | 電極の製造方法 | |
CN112930613A (zh) | 用于制造堆构造的方法 | |
KR20180041529A (ko) | 전극 조립체 및 그러한 전극 조립체의 제조 방법 | |
JP6592495B2 (ja) | 電気化学セルおよび電気化学セルの製造方法 | |
CN112271321A (zh) | 电芯结构、电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锂电池 | |
KR101806585B1 (ko) | 노칭 방법, 전극조립체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전극조립체 및 이차전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