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1496B - 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61496B CN109561496B CN201811498558.1A CN201811498558A CN109561496B CN 109561496 B CN109561496 B CN 109561496B CN 201811498558 A CN201811498558 A CN 201811498558A CN 109561496 B CN109561496 B CN 1095614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frame
- data transmission
- cell
- ofdm symbols
- control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6—Blind, i.e. without using known symbols
- H04L27/2678—Blind, i.e. without using known symbols using cyclostationarities, e.g. cyclic prefix or postfi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接入网设备。该数据接收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第一子帧,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以便根据该数据传输特性接收包含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因此,本发明通过规范基站或终端的数据传输特性,从而保证了对参考信号例如DRS的正确识别,能够应用于LTE系统中。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580002276.6、发明名称为“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的申请的分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工作在免许可频段的LTE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各个设备需要利用频率资源进行信息传输,频率资源也被称为频谱或频段。频段可以分为授权频段和免授权频段,免授权频段也叫免许可频段。授权频段是一些运营商专属的频率资源,免许可频段是无线通信网络中公用的频率资源。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网络中传输的信息量日益增加,利用免许可频段传输信息,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吞吐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以LAA-LTE(Licensed-Assisted Access Using LTE,许可辅助接入LTE系统)为例,LAA-LTE技术主要是想利用现有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的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配置和结构,以配置运营商许可频段上的载波(本文中简称许可载波)进行通信为基础,配置多个免许可频段上的载波(本文中简称免许可载波),并以许可载波为辅助利用免许可载波进行通信。也就是说,LTE设备可以通过CA方式,将许可载波作为PCC(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主成员载波)或PCell(Primary Cell,主小区),将免许可载波作为SCC(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辅成员载波)或SCell(Secondary Cell,辅小区),这样LTE设备既可以通过许可载波继承LTE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的传统优势,例如在移动性、安全性、服务质量以及同时处理多用户调度方面的优势,又可以通过利用免许可载波达到网络容量分流的目的,从而减小许可载波的负载。当LAA系统使用免许可频段资源时,需要遵从各地对免许可频段使用制定的规范。
免许可频段介绍:
免许可频段上的资源共享是指对特定频谱的使用只规定发射功率、带外泄露等指标上的限制,以保证共同使用该频段的多个设备之间满足基本的共存要求,而不限定无线电技术、运营企业和使用年限,但也不保证其上的业务质量。运营商利用免许可频段资源可以达到网络容量分流的目的,但是需要遵从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频谱对免许可频段资源的法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是为保护雷达等公共系统,以及保证多系统尽可能互相之间不造成有害影响、公平共存而制定的,包括发射功率限制、带外泄露指标、室内外使用限制,以及有的地域还有一些附加的共存策略等。
免许可频段共存规范分析:
LAA-LTE考虑使用的免许可目标频段,在某些地域、国家需要遵循LBT(Listenbefore talk,先听后说)共存规范,例如欧洲,日本等。先听后说LBT是系统间的共存策略,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对于LTE或LAA-LTE系统而言,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在占用免许可频段通信时需使用先检测后发送(即LBT)规则。LBT的基本思想为,每个通信设备在某个信道上发送信号之前,需要先检测当前信道是否空闲,即是否可以检测到附近节点正在占用其检测的信道(即上面所述的当前信道)发送信号,这一检测过程可以称为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空闲信道评测);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检测到信道空闲,那么该通信设备就可以发送信号;如果检测到信道被占用,那么该通信设备当前就无法发送信号。上述过程中,检测信道是否空闲可以通过信号检测、能量检测等方式来实现,相应地,如果没有检测到特定的信号,例如针对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系统,该特定的信号可以是前导信号Preamble,则可以认为信道空闲;如果是采用能量检测,则如果接收到或检测到的能量低于某个门限值,则也可以认为信道空闲。参见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LAA-LTE在免许可频段机会性数据传输示意图。图1中,基于LBT的特点,LTE设备在免许可频段的数据传输是机会性的,也就是不连续的。
为了能够有效利用免许可频段资源进行数据传输,提升频谱使用效率,在免许可频段上,允许LTE系统可以利用小于1个子帧(部分子帧)的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图2是现有技术中LAA-LTE在免许可频段机会性部分子帧数据传输示意图。图2中,LAA-LTE中的部分子帧(即小于1个子帧)在免许可频段上的数据传输是机会性的,且部分子帧的时间长度一般小于1ms,完整子帧的时间长度一般是1ms。例如当部分子帧包括的时频资源全部用于下行数据传输时,该部分子帧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小于1ms。
由于部分子帧的长度小于1ms,因此会对LTE系统参考信号的发送产生影响,这里的参考信号包括DRS(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发现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等。所述参考信号可以用于RRM(Radio Resource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也可以用于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测量。以DRS为例,针对免许可频段上数据的机会性发送,为了解决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测量问题,在免许可频段上利用DRS(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发现参考信号)来支持免许可频段的RRM测量。这里的RRM测量包括UE针对服务小区和/或相邻小区的测量,例如RSRP(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测量、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测量。考虑到异频测量的问题,DRS一般是在配置的DMTC(Discovery Signals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发现信号测量定时配置)内发送,DMTC的duration(持续时间)为6毫秒。DRS包括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CRS以及可配置的CSI-RS。包含DRS发送的时间范围一般称之为DRS Occasion或DRS occasion duration,可以用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表示,也可以用整数个子帧(Subframe)表示。例如,假设DRS occasion的持续时间为1个子帧,则发送DRS的时频资源的一种表示形式为如图3所示,图3是现有技术中DRS示意图,从DRS包括的参考信号看,如果不包括可配置的CSI-RS,DRS在时间上可以小于1ms,即可以只包括12个OFDM符号。这里,DRS在时间上包括12个OFDM符号,是针对DRS的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所占用的OFDM个数来说的.图3中,在1个子帧内(1ms),DRS的起始位置是第1个符号(承载了CRS),DRS的结束位置是第12个符号(承载了CRS),因此DRS在时间上包括了12个OFDM符号。需要说明的是,图3是针对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考虑的,并且图3仅给出由12个子载波(subcarrier)和14个OFDM符号(对应正常循环前缀配置下一个子帧的长度)组成的时频资源内DRS所占用的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元素),其中DRS包括PSS、SSS和CRS。
通常,UE在执行RRM测量特别是对相邻小区(非UE服务小区)的RRM测量时,会在目标频段上先根据是否检测到PSS和SSS,判断在该目标频段上是否存在目标小区,这里的目标小区所在频点为目标频段,进而UE可以判断在DMTC内是否有DRS,如果UE在DMTC内检测到PSS和SSS,则判定在DMTC内有DRS(原因是DRS包含PSS、SSS)。然后再利用DRS occasion(DRS发送的时间范围)内包含的参考信号,例如CRS,或CRS和CSI-RS,执行RRM测量。这样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在LAA-LTE系统机会性数据传输并且支持部分子帧数据传输情况下,由于部分子帧的传输,无法保证DRS数据的全部发送和接收,从而造成UE对DRS的误解读,直接导致UE在相邻小区RRM测量时,产生错误的RRM测量。
类似地,部分子帧也会对CSI-RS的发送产生影响。目前LTE系统中本身也存在部分子帧的传输,即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中,特殊子帧包括的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ms,并且对于LTE系统下版本12(Release 12)的用户设备,在DwPTS中不支持CSI-RS的传输。一般而言CSI-RS资源是周期配置的,对于免许可频段的机会性传输而言,如果部分子帧也不支持CSI-RS的数据传输,那么可能会错过周期CSI-RS的发送,进而影响用户设备对免许可频段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
综上,对于工作在免许可频段的LTE系统,在机会性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为了提升频谱使用效率,可以采用部分子帧传输。当采用部分子帧传输时,如何设置部分子帧的数据传输特征,以保证用户设备对部分子帧参考信号的正确理解,保证准确的RRM和/或CSI测量,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接入网设备,解决了误解读DRS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首先用户设备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信息。然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第一子帧,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最后该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首先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小区传输的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其中,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然后该接入网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小区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征。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第一子帧。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且该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小区传输的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且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且该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征。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接入网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TE系统机会性数据传输并支持部分子帧数据传输情况下,由于部分子帧的传输,无法保证DRS数据的全部发送和接收,从而造成UE对DRS的误解读问题。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正确解读DRS,从而实现正确的RRM和/或CSI测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信息是控制信息和/或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和/或预配置信息,该控制信息和/或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传输数据的最长时间。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该预设条件为,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第一子帧位于所述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数据传输特性为,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预设条件为,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第一子帧位于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该数据传输特性为,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其中,在该第二时间集合和该第三时间集合中有不相同元素。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当该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在子帧边界,且该第一子帧为一个传输冲突的最后1个子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属于免许可频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包括:当该用户设备的CSI-RS和/或CSI-IM的时间资源与该第一子帧重合时,该第一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CSI-RS和/或CSI-IM。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接入网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包括:当该第一子帧中包含有CSI-RS和/或CSI-IM时,发送包含该CSI-RS和/或CSI-IM的该第一子帧。
对于LTE系统下版本12的用户设备,在DwPTS中不支持CSI-RS的传输,而本实施例可支持CSI-RS的传输,从而可实现对免许可频段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序列为恒包络零自相关序列、二进制序列、m序列、伪随机序列、ZC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更进一步地,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更进一步地,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且大于4个OFDM符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为中继或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为LTE基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LAA-LTE在免许可频段机会性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LAA-LTE在免许可频段机会性部分子帧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DRS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数据传输burst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对应的时间范围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子帧示意图;
图9是TDD LTE系统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个DMTC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4是接入网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示意图。该图4是一个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单示意图,并未对本发明的应用场景做出限定;如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一个独立工作在免许可频段的LTE系统,也可以是许可辅助接入LTE系统,即LAA-LTE系统。
图4中,接入网设备与用户设备相互通信,一个例子中,该接入网设备是基站。该基站可以是小区(cell)对应的基站,如宏基站,也可以是小小区对应的基站。图4仅以宏基站为例示出接入网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实际上,本发明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类型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一个例子中,该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是终端设备,如手机终端,也可以是中继(Relay)。只要是能够与接入网设备(如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都可以是用户设备。
图4中,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为相邻小区,相邻小区可以有多个,图4仅以两个小区为例进行阐述。图4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如LTE基站)下有两个小区,即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该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是通过CA联合使用的小区.针对LAA-LTE系统而言,第一小区可以是免许可频段上的小区,即可以认为是辅小区,第二小区可以是许可频段上的小区,即可以认为是主小区。该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以CA的方式同时为第一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类似地,图4中,第二接入网设备(如LTE基站)下有2个小区,即第三小区和第四小区,该第三小区和第四小区可以是通过CA联合使用的小区。针对LAA-LTE系统而言,第三小区可以是免许可频段上的小区,即可以认为是辅小区,第四小区可以是许可频段上的小区,即可以认为是主小区。该第三小区和第四小区可以以CA的方式同时为第二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下还可以包括多个小区,对第二小区、第四小区所在频点不做限制。图4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属于共站部署,同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三小区和第四小区属于共站部署,同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CA方式聚合在一起的多个小区也可以不共站部署。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通过CA方式使得多个小区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之外,还可以通过非CA的方式,例如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的方式使得多个小区为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许可频段还是免许可频段,在本实施例中,都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许可频段和非许可频段进行载波聚合或双连接。
此外,一个载波上可以同时有多个小区同频工作,在某些特殊场景下,也可以认为LTE系统中的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例如在CA场景下,当为UE配置辅载波时,会同时携带辅载波的载波索引和工作在该辅载波的辅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ndentify,Cell ID)。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比如UE接入一个载波和接入一个小区是等同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以小区的概念来介绍。
在LTE系统中,为了能够让用户设备有效地接入系统,LTE基站(或者LTE基站下的小区,例如图4中的第一/二/三/四小区)一般在固定的时间位置和固定频率位置发送同步信号以及公共广播信息。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而言,通常是在每个无线帧的子帧0(即第一个子帧)和子帧5(即第六个子帧)发送PSS和SSS。其中,子帧0表示子帧索引号为0的子帧,子帧5表示子帧索引号为5的子帧。
一个典型场景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图4中的LTE基站,也可以是LTE基站下的小区,例如第一小区)在无线帧的子帧0或者子帧5发送PSS和SSS,并且包含PSS和SSS的子帧为部分子帧,以及该包含PSS和SSS的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由于该子帧0或子帧5中包含PSS和SSS的信号与DRS中的PSS和SSS属于相同的信号;因此,此时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二用户设备)在获取该第一小区中的DRS时,由于其接收的子帧包含PSS和SSS,因此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二用户设备)会错误判定该子帧包含完整DRS;而实际上,该子帧为部分子帧,部分子帧所包含的DRS信息不完整,因此造成该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二用户设备)对DRS的误解读。如果该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或第二用户设备)用该误解读的DRS进行RRM测量或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或状态信息干扰测量,就会得到错误的测量结果。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流程图。
S501,用户设备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信息。
一个例子中,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一小区检测该第一信息。进一步地,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波上或载频上检测该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波属于免许可频段。也就是说,该用户设备在目标频点检测该第一信息,该目标频段为第一小区所在的频段。该目标频段为第一小区所在的频段,是指第一小区可以通过该目标频段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频为F1,则该用户设备在该工作载频F1对应的频率资源上检测该第一信息;其中,该频率资源可以通过频率资源的中心频率和频率资源大小来表示,且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波(也可称为第一小区所在频点)可以由该第一小区中的接入网设备(如基站)配置给用户终端,并在该用户终端获取到所配置的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波后,该用户设备在该载波上检测该第一信息。
优选地,该第一信息承载该第一小区的身份信息,例如该第一信息承载了该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dentify,Cell ID),以便该用户设备能够确定其检测到的第一信息是否属于第一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小区可以包括该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也可以包括该用户设备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例如图4中的第三小区)。服务小区与相邻小区所在频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是控制信息,且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一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和/或业务数据信道中检测该控制信息,或者该用户设备在第二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和/或业务数据信道中检测该控制信息;其中,该第一小区为该用户设备服务小区,如辅小区,该第二小区也为该用户设备服务小区,如主小区。该第二小区所在频点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不同。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通过CA或DC的方式联合为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相应地,如果该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和/或业务数据信道检测控制信息,确定第一子帧,该第一子帧为该第一小区下的子帧,则可以认为该第二小区通过跨载波指示的方式,指示第一子帧;如果该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和/或业务数据信道检测控制信息,确定该第一子帧,则可以认为该第一小区通过本载波指示的方式,指示该第一子帧。
该第一小区(或第二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PHICH)、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PBCH)等LTE系统所支持的控制数据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第一小区(或第二小区)的业务数据信道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等LTE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数据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个例子中,承载该控制信息的是该第一小区包括的一个burst(突发)数据传输中的任何一个子帧,参见图6;也可以是第二小区的任何一个子帧。更为具体的,该一个burst数据传输可以是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子帧。该第二小区为与第一小区通过CA或DC联合使用的小区。优选地,该第二小区所在频点以及工作频率范围属于许可频段包括的频率资源,且该第二小区工作频率范围与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对应的时间范围,参见图7。也就是说,该控制信息可以通过第一小区发送,也可以通过第二小区发送。即该控制信息可以利用第一小区业务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或者控制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承载,也可以利用第二小区业务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或者控制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承载。该控制信息可以是UE(用户设备)特定的控制信息,也可以是小区特定的控制信息,特别地,当控制信息是UE特定的控制信息时,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调度该UE的下行数据调度信令中。
图6是一个burst数据传输示意图。在LAA-LTE中,数据传输是机会性的,一次连续的传输数据一个burst数据传输,该一个burst数据传输包括多个子帧,该多个子帧有完整子帧也有部分子帧。该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该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任意一个子帧中。这里的burst数据传输是指,该第一小区抢占到免许可频段资源之后,不需要再通过竞争机制例如LBT机制而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息承载在子帧中,是指该控制信息利用该子帧包括的时频资源进行发送。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对应的时间范围示意图。更为一般地,该第一信息还可以承载在第二小区的其他子帧上,且该其他子帧可以指示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一个或多个子帧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小于第一阈值。当第一阈值为1ms时,该控制信息直接指示目标子帧为第一子帧(如部分子帧)。该控制信息也可以直接指示目标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此种情况下,UE根据目标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与第一阈值的关系,判断目标子帧是否为第一子帧(或部分子帧),这里的目标子帧可以是第一小区在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任何一个子帧,如图6中的第1/2/3/4/5个子帧中的任何一个子帧。该目标子帧也可以是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的任何一个子帧。当第一阈值大于1ms时,可以包括控制信息指示该目标子帧是否为第一小区在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子帧,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解释同前,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为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
具体地,该用户设备在对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包括的每个子帧均检测是否有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其中,该第一小区可以包括该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此外,该用户设备还可以对第二小区包括的每个子帧检测是否有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来确定该子帧对应的第一小区的子帧是否为第一子帧。这里,该子帧对应的第一小区的子帧,可以包括与该子帧具有相同子帧索引号的子帧,或者具有固定子帧偏移的子帧。
优选地,该用户设备对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中每个子帧中的第3个OFDM符号进行检测,以检测该第3个OFDM符号中是否有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更进一步地,该用户终端在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包括的每个子帧的第3个OFDM符号检测是否有主同步信号(Primary Secondary Signal,PSS)。也就是说,如果该用户设备在目标子帧的第3个OFDM符号检测到PSS,则可以判断目标子帧为第一子帧(或部分子帧),否则,可以判断目标子帧为完整子帧。这里的目标子帧为一个burst数据传输中的任何一个子帧。此外,由于CRS中携带第一小区的身份信息,因此用户设备也可以通过检测CRS的方式,来确定目标子帧是否为第一子帧,即用户设备在检测到CRS后可确定该包含CRS的子帧为第一子帧,换句话说,如果检测到CRS,说明第一小区抢占到包括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免许可频段资源,此时第一阈值可以大于1m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用户设备如何识别第一小区在其所在频点上的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检测的方法,可以通过参考信号检测的方法,在此不做限定。用户设备确定一个burst数据传输之后,就可以确定目标子帧。
该参考序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序列: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恒包络零自相关)序列、二进制序列、m序列、伪随机序列、ZC(Zadoff-Chu)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该参考序列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该目标子帧的解释同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目标子帧可以包括第一小区在其所在频点上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1个子帧,也可以是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的任何一个子帧。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为预配置信息,且该预配置信息指示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传输数据的最长时间;该最长数据传输时间是指该第一小区在其所在频点上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大时间范围。例如,在日本,针对免许可频段的使用,法规明确定义最大数据传输时间为4ms;另外,在欧洲,针对免许可频段的使用,法规明确定义最大数据传输时间为10ms或者13ms或者8ms,,这些数值都可以理解为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大时间范围。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子帧示意图。图8中,用户设备可以先确定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起始位置,可以通过检测控制信息、检测参考序列等方式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图8中,用户设备检测CRS确定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起始位置,然后根据预配置信息,计算得到第一子帧的位置。例如如果第一阈值是大于1ms的数值,那么第一子帧可以是该burst数据传输内包括的正常子帧,如果第一阈值等于1ms,那么第一子帧可以是该burst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即图8中标注的第5个子帧。
此外,该预配置信息可以是标准协议规范,也可以是该第一小区中的接入网设备(如LTE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用户终端;例如,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指示给用户终端。
S502,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第一子帧,且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一个例子中,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阈值为14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或者1ms(毫秒);且此种情况下,一个完整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或者一个完整子帧占用的时间资源为1毫秒(1ms)。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阈值为12个OFDM符号,或者1ms;且此种情况下,一个完整子帧包括12个OFDM符号,或者一个完整子帧所占用的时间资源为1毫秒(1ms)。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阈值也可以大于1ms,此种情况下,该第一子帧可以包括完整子帧,也可以包括部分子帧(即用于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ms的子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根据控制信息确定第一子帧,且该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换句话说,该用户设备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部分子帧,包括确定该部分子帧所在的时间位置。
此外,该控制信息也可以指示特定子帧为第一子帧(或部分子帧),该特定子帧可以是承载控制信息的子帧,也可以是该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子帧。该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子帧即特定子帧可以用子帧索引号表示,也可以用包括控制信息的子帧之后与包括控制信息的子帧存在一定时间间隔的子帧来表示,且该时间间隔可以用整数个OFDM符号或整数个时隙(Slot)或整数个Ts来表示;其中,Ts对应LTE系统中数据传输所采用采样率的倒数。例如,在LTE系统中,307200个Ts对应的长度是1个无线帧,即10ms;15360个Ts对应的长度是半个子帧(1个slot),即0.5ms。
图6中,该第一子帧为第一小区在其工作频点(即第一小区所在频点)进行数据传输时,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图6中的第5个子帧)。该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该最后1个子帧中,用于指示当前子帧为该第一子帧;或者该控制信息也可以承载在1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任何一个子帧中,例如该burst数据传输包括的第2个子帧、第3个子帧、第4个子帧,用于指示最后1个子帧为该第一子帧。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该burst数据传输包括的第1个子帧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ms,虽然该第1个子帧是部分子帧,但不是根据第一信息确认的第一子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子帧是图6中burst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即图6中的第5个子帧。由此可见,该第一子帧包括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在子帧边界,而第1个子帧包括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并没有在子帧边界,因此图6中的该第1个子帧并不是第一子帧。
此外,该承载控制信息的子帧可以是第一小区1个burst数据传输中的任何一个子帧,也可以是第二小区的任何一个子帧。该第二小区同前所述,是可以通过CA或DC或其他方式和第一小区联合为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的小区。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该用户设备根据该预配置信息确定该第一子帧,且该预配置信息指示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传输数据的最长时间,且该第一子帧为该传输数据的最后1个子帧,且该用户设备根据该预配置信息确定该第一子帧。
优选地,用户终端根据该预配置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burst数据传输起始位置的确定,得到该第一子帧位置。具体地,该用户设备通过对该第一小区包括的每个子帧进行CRS的盲检测,确定该第一小区是否在当前检测的子帧上抢占到免许可频段资源。该用户终端一旦检测到CRS,则判定该第一小区在当前检测的子帧上抢占到免许可频段资源,此时该用户终端将此次检测到的CRS位置作为1个数据传输burst的起始位置,再根据预配置信息(即配置的传输数据最长时间),确定该burst数据传输包括的最后1个子帧的位置,进而确定该第一子帧。
S503,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子帧在所述第一小区的数据传输特性,以便该用户设备根据该数据传输特性接收包含该第一子帧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即子帧0)或第6个子帧(即子帧5),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发现信号测量定时配置)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也就是说,预设规则(或者说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为: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预设规则,可以解释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同样适用于用户设备侧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即子帧0)或第6个子帧(即子帧5);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也就是说,预设规则为: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通过该实施方式,如果第一子帧内不包括PSS和/或SSS,用户设备在执行RRM测量时,就不会检测到PSS和/或SSS,因此就不会误认为第一子帧中包括DRS的发送,这种情况下,第一子帧即使是部分子帧,也不会对用户设备的RRM测量造成误解读,从而保证了RRM测量的准确性。
下面详述无线帧、子帧、时隙与OFDM符号之间的关系。对于LTE系统,一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如果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则每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如果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则每个子帧包括12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包括6个OFDM符号。在LTE系统中,无线帧可以通过无线帧索引号来表示,无线帧索引号是0-1023中的任何一个整数值。子帧可以通过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位置表示,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位置可以通过子帧索引来表示;其中,该子帧索引为0-9中的任何一个整数值。子帧索引号为M的子帧对应一个无线帧内的第M+1个子帧。时隙也可以通过在一个无线帧的位置表示,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位置可以通过时隙索引来表示。该时隙索引为0-19中的任何一个整数值,时隙索引号为N的时隙对应一个无线帧内的第N+1个时隙。OFDM符号可以通过在一个子帧内的位置表示,也可以通过在一个时隙内的位置表示,在一个子帧内的位置可以通过OFDM符号索引表示,OFDM符号索引是0-13或0-11的任何一个整数值,OFDM符号索引为K的OFDM符号对应一个子帧内第K+1个OFDM符号。在一个时隙内的位置也可以通过OFDM符号索引表示,OFDM符号索引是0-6或0-5的任何一个整数值,OFDM符号索引为L的OFDM符号对应一个时隙内第L+1个OFDM符号。
由此可见,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那么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7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7个OFDM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6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6个OFDM符号。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那么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6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6个OFDM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5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5个OFDM符号。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分析过程同上,在此不做赘述。
此外,当第一子帧为部分子帧时,为了减少复杂度,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可以参考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所支持的数据资源映射方式。DwPTS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也是LTE系统中的一种结构,且该DwPTS包含在特殊子帧内。现有TDD LTE系统帧结构中包括下行子帧,特殊子帧和上行子帧。下面一个无线帧(Radio Frame)内包括两个特殊子帧为例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
图9是TDD LTE系统帧结构示意图。特殊子帧的长度为1ms,即1个子帧,且该特殊子帧由DwPTS、保护间隔(Guard Period,GP)、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组成。TDD LTE系统目前针对下行正常循环前缀和下行扩展循环前缀两种情况,分别定义了不同的特殊子帧配置。其中不同的特殊子帧配置中包括的DwPTS、GP、UpPTS中至少有一项长度是不同的,如下表1所示。表1中,DwPTS、UpPTS的长度用符号个数来表示,GP所占用的时间可以通过一个子帧的长度(即1ms)减去DwPTS和UpPT所占用的时间计算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对于UpPTS包括的OFDM符号个数,不仅适用于上行为正常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NCP)的情况,也也适用于上行为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Cyclic Prefix,ECP)的情况。举例来说,假设特殊子帧配置为0,在下行为NCP的情况下,DwPTS包括3个OFDM符号,UpPTS无论是对于上行NCP还是上行ECP,都包括1个OFDM符号。
表1
结合DwPTS支持的OFDM符号个数,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进一步地,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或者,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且大于4个OFDM符号。
此外,考虑到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DRS在时间上包括12个OFDM符号,因此如果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那么因为不足以支持DRS的发送。所以预设规则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并且考虑到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因为受数据传输长度的限制,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无法发送PSS和SSS,因此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也不会对基于DRS的RRM测量造成影响,因此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以及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或者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以及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或者小于10个OFDM符号且大于4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此外,预设规则可以是,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并且考虑到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因为受数据传输长度的限制,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无法发送PSS和SSS,因此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也不会对基于DRS的RRM测量造成影响,因此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以及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或者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以及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或者小于10个OFDM符号且大于4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个DMTC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包括在该频点上配置的DMTC。可以理解为第一小区配置的DMTC,也可以理解为非第一小区配置的DMTC。对于用户设备而言,在该频点上配置的DMTC可以对应该用户设备服务小区的DMTC,也可以对应该用户设备相邻小区的DMTC,这里的相邻小区是指除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且该相邻小区与服务小区所在频点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对应的是该用户设备服务小区的DMTC,那么对于该用户设备而言,该用户设备可以直接根据服务小区的DMTC配置确定DMTC的时间位置,并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征。另一方面,如果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对应的是该用户设备相邻小区的DMTC,那么对于该用户设备而言,该用户设备需要确定该相邻小区的DMTC,然后再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征。用户设备确定该相邻小区的DMTC的具体方式包括: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或服务小区从属的接入网设备指示该用户设备相邻小区的DMTC,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相应地,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或该服务小区从属的接入网设备需要先获取该用户设备相邻小区的DMTC配置,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之间可以通过交互的方式获取彼此DMTC的配置,或者获取一方的DMTC配置,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回程链路例如X2、S1信令实现,也可以通过无线信令方式实现,也可以包括其他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具体的,
通常情况下,每个频点配置一个DMTC,因此,一般而言,对于用户设备而言,无论是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还是该用户设备的相邻小区,只要该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所在频点相同,那么用户设备在该频点上对应的DMTC只有1个。以图4中的第二用户设备为例,对于第二用户设备而言,第一小区为该第二用户设备的相邻小区,第三小区为该第二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如果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与第三小区所在频点相同,那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即可以理解为第一小区的DMTC也可以理解为第三小区的DMTC,对于第二用户设备而言,会在第三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检测DRS是否存在,如果DRS存在,则可以利用检测到的DRS对包括该DRS的小区进行测量。举例说明,如果第二用户设备在第三小区的DMTC(也是第一小区的DMTC,也是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检测到第一小区的DRS,那么该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利用检测到的DRS对第一小区执行RRM测量(即邻区测量)。此时对于第一小区而言,如果一个突发数据burst的最后1个子帧(可以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子帧)为子帧0或子帧5,且该子帧位于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也就是第三小区的DMTC内),那么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无论是不发送PSS和/或SSS,还是限制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都可以保证第二用户设备对第一小区执行准确的RRM测量。而对于第一小区服务的用户设备而言,由于可以获知第一小区的DMTC,因此可以按照预设规则对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征做正确的假设。
另外一种情况是,第一小区的DMTC与第三小区的DMTC不同,此时,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可以理解为第三小区的DMTC,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第三小区服务的用户设备对第一小区可以实现正确的RRM测量,可以限定第一小区在子帧0和/或子帧5的数据传输特征,即如果子帧0和/或子帧5为部分子帧,那么无论该子帧是否位于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第一小区在所述部分子帧内都不发送PSS和/或SSS。进一步的,如果下行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当部分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或者是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时,第一小区在所述部分子帧不发送PSS和/或SSS。这里的部分子帧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子帧。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一小区服务的用户设备而言,无需获知第三小区的DMTC配置。但如果只有当部分子帧(即第一子帧)位于第三小区的DMTC内时,才限定第一小区在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征,那么对于第一小区服务的用户设备而言,需要获知第三小区的DMTC,以及需要第一小区和第三小区之间通过交互获知彼此的DMTC配置。
上述说明同样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
图10中,一个burst数据传输(图10中的Data burst)的最后一个子帧为该第一子帧,其子帧索引号为0。由于该第一子帧时间长度小于DRS数据传输长度(一个DRS数据传输长度为12个OFDM符号),则若在图中的斜线阴影部分发送PSS和SSS,则会造成DRS的误解读。因此,本实施例限定在第一子帧上不发送PSS和/或SSS,此时用户终端就检测不到PSS和/或SSS,从而该该用户终端就不会误认为该子帧0内包括DRS。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也就是说,预设规则为,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也就是说,预设规则为,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
一个例子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时间集合不包括除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的其他元素。例如,如果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和6个OFDM符号,那么第一时间集合只包括这两个元素,不包括其他的元素。当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时间集合不包括除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的其他元素。例如,如果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和5个OFDM符号,那么第一时间集合只包括这两个元素,不包括其他的元素。
由此可见,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使第一小区无法在第一子帧内发送PSS和/或SSS,或者使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支持DRS的发送,因此当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时,也不会对基于DRS的RRM测量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所述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其中,该第二时间集合和该第三时间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不同元素。
一个例子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那么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不受限,即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任意数量OFDM符号所占用的时间资源。也就是说,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1-14个OFDM符号中的任意一个;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1-12个OFDM符号中的任意一个。但在DWPTS中,在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情况下,DwPTS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或者为3个OFDM符号或者为6个OFDM符号或者为9个OFDM符号或者为10个OFDM符号或或者为11个OFDM符号或者12个OFDM符号;在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DwPTS下行数据传输长度或者为3个OFDM符号或者5个OFDM符号或者8个OFDM符号或者为9个OFDM符号或者为10个OFDM符号。因此,当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由此可见,当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不对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加以限制,这样保证了数据传输效率,增强了频谱使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规则(或者说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还可以包括:如果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子帧0)或第6个子帧(子帧5),那么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可以包括: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则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则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只有当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12或14个OFDM符号时,用户设备才认为所述第一子帧中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至少4个OFDM符号上承载CRS,且最后1个承载CRS的符号为第一子帧中的第12个OFDM符号,PSS承载在第一子帧的第7个OFDM符号上;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只有当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10或12个OFDM符号时,用户设备才认为所述子帧中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至少4个OFDM符号上承载CRS,且最后1个承载CRS的符号为第一子帧中的第10个OFDM符号,其中PSS承载在第一子帧的第6个OFDM符号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规则(或者说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还可以包括:如果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子帧0)或第6个子帧(子帧5),那么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不受限。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可以包括: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则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则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当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9或10或11个OFDM符号时,所述第一子帧不包括PSS和/或SSS,其中PSS如果有,则承载在第一子帧的第7个OFDM符号上;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当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8或9个OFDM符号时,所述第一子帧不包括PSS和/或SSS,其中PSS如果有,则承载在第一子帧的第6个OFDM符号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预设规则(或者说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还可以包括:如果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第一子帧的子帧索引号可以是0-9中任意一个整数值),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只有当所述第一子帧的长度为12个OFDM符号或14个OFDM符号时,所述用户设备才假定所述第一子帧包括DRS,当所述第一子帧的长度为除12个OFDM和14个OFDM符号的其他值时,所述用户设备不假定所述第一子帧包括DRS;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只有当所述第一子帧的长度为10个OFDM符号或12个OFDM符号时,所述用户设备才假定所述第一子帧包括DRS,当所述第一子帧的长度为除10个OFDM和12个OFDM符号的其他值时,所述用户设备不假定所述第一子帧包括DRS.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用户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包括:当该用户设备的CSI-RS和/或CSI-IM的时间资源与该第一子帧重合时,该第一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CSI-RS和/或CSI-IM。其中,该用户设备的CSI-RS和/或CSI-IM是周期配置的。而对于LTE系统下版本12的用户设备,在DwPTS则不支持CSI-RS及CSI-IM的传输。本实施例支持CSI-RS及CSI-IM的传输,进而实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以及信道状态干扰信息的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还可以包括14个OFDM符号,如果第一阈值对应的是大于1ms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为子帧索引号为0的子帧,第6个子帧为子帧索引号为5的子帧,当第一子帧为子帧索引号为0的子帧,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为时隙索引号为0的时隙,当第一子帧为子帧索引号为5的子帧,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为时隙索引号为10的时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阈值、预设条件、数据传输特性、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标准协议规范,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出厂时设定,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不对这些具体实现方式做限定。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即子帧0)或第6个子帧(即子帧5),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图。
S111,接入网设备检测当前信道是否空闲,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检测到信道空闲,则继续执行步骤112。该步骤111是一个可选步骤。
具体地,无线通信系统在占用免许可频段通信时需要使用先检测后发送规则(LBT),可通过空闲信道评测(CCA)检测信道是否被占用。
S112,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小区传输的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其中,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较佳地,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在子帧边界,且该第一子帧为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参见6所示。图6中,该第一子帧为第一小区在其工作频点进行数据传输时,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第5个子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112还包括,该接入网设备发送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接入网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发送控制信息。这里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例如图4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该控制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一小区、第二小区发送该控制信息。
一个例子中,承载该控制信息的是该第一小区包括的一个传输burst(冲突)中的任何一个子帧,参见图6;也可以是第二小区的任何一个子帧。更为具体地,承载该控制信息的可以是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一个数据burst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子帧,且该第二小区为与该第一小区通过CA或DC联合使用的小区。优选地,该第二小区所在频点以及工作频率范围属于许可频段包括的频率资源。该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一个数据burst对应的时间范围,参见图7。也就是说,该控制信息可以通过第一小区发送,也可以通过第二小区发送。即该控制信息可以利用第一小区业务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或者控制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承载,也可以利用第二小区业务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或者控制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承载。该控制信息可以是UE特定的控制信息,也可以是小区特定的控制信息,特别地,当控制信息是UE特定的控制信息时,该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调度该UE的下行数据调度信令中。
该控制数据信道为PDCCH、PCFICH、PHICH)、EPDCCH、PBCH等LTE系统所支持的控制数据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业务数据信道为PDSCH、PMCH等LTE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数据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小于第一阈值,当第一阈值为1ms时,可以包括控制信息直接指示所述目标子帧为第一子帧(或部分子帧),也可以直接指示目标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这里的目标子帧可以是第一小区在一个数据传输burst内的任何一个子帧,如图6中的第1/2/3/4/5个子帧中的任何一个子帧。目标子帧也可以是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的任何一个子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小区在目标子帧可能抢占到免许可频段资源,也可能没有抢占到免许可频段资源;当第一阈值大于1ms时,可以包括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目标子帧是否为第一小区在一个数据传输burst内的子帧,一个数据传输burst的解释同前,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112还包括,该接入网设备通过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具体地,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在包含该第一子帧的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任意一个子帧上包含该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以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优选地,该接入网设备在包含该第一子帧的一个burst数据传输中的第3个OFDM符号上承载由该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以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更进一步地,该接入网设备在包含该第一子帧的一个burst数据传输中的第3个OFDM符号上承载主同步信号(Primary Secondary Signal,PSS),以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也就是说,该接入网设备在目标子帧的第3个OFDM符号上承载PSS,以指示该目标子帧为第一子帧。
该参考序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序列: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恒包络零自相关)序列、二进制序列、m序列、伪随机序列、ZC(Zadoff-Chu)序列。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该接入网设备发送预配置信息,该预配置信息指示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传输数据的最长时间;该最长数据传输时间是指该第一小区在其所在频点上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大时间范围。例如,在日本,针对免许可频段的使用,法规明确定义最大数据传输时间为4ms;另外,在欧洲,针对免许可频段的使用,法规明确定义最大数据传输时间为10ms或者13ms或者8ms。参见图7,图7是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子帧示意图。
具体地,该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将指示传输数据最长时间的预配置信息配置给用户设备;例如,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将该预配置信息指示给用户设备。
一个例子中,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阈值为14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或者1ms(毫秒);且此种情况下,一个完整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或者一个完整子帧占用的时间资源为1毫秒(1ms)。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阈值为12个OFDM符号,或者1ms;且此种情况下,一个完整子帧包括12个OFDM符号,或者一个完整子帧所占用的时间资源为1毫秒(1ms)。因此,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第一阈值为14个OFDM符号或者1ms时;以及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第一阈值为12个OFDM符号或者1ms时,由于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因此该第一子帧为不完整子帧,即部分子帧。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阈值也可以是大于1ms的数值,此时该第一子帧可以为完整子帧,也可以是部分子帧。
S113,该接入网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子帧在该第一小区的数据传输特性,以便该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数据传输特性发送包含该第一子帧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即子帧0)或第6个子帧(即子帧5),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也就是说,该接入网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子帧在该第一小区的数据传输特性,包括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即子帧0)或第6个子帧(即子帧5);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也就是说,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由此可见,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那么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7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7个OFDM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6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6个OFDM符号。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那么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6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6个OFDM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5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5个OFDM符号。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分析过程同上,在此不做赘述。
此外,当第一子帧为部分子帧时,为了减少复杂度,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可以参考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所支持的数据资源映射方式。DwPTS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也是LTE系统中的一种结构,且该DwPTS包含在特殊子帧内。现有TDD LTE系统帧结构中包括下行子帧,特殊子帧和上行子帧,如图9所示
结合DwPTS支持的OFDM符号个数,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进一步地,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或者,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且大于4个OFDM符号。
此外,考虑到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DRS在时间上包括12个OFDM符号,因此如果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那么因为不足以支持DRS的发送。所以预设规则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并且考虑到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因为受数据传输长度的限制,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无法发送PSS和SSS,因此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也不会对基于DRS的RRM测量造成影响,因此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或者小于10个OFDM符号且大于4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或者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或者小于10个OFDM符号且大于4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也就是说,预设规则为,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也就是说,预设规则为,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
一个例子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时间集合不包括除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的其他元素。例如,如果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和6个OFDM符号,那么第一时间集合只包括这两个元素,不包括其他的元素。当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时间集合不包括除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的其他元素。例如,如果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和5个OFDM符号,那么第一时间集合只包括这两个元素,不包括其他的元素。
由此可见,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使第一小区无法在第一子帧内发送PSS和/或SSS,因此当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时,也不会对基于DRS的RRM测量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所述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其中,该第二时间集合和该第三时间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不同元素。
一个例子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那么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不受限,即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任意数量OFDM符号所占用的时间资源,也就是说,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1-14个OFDM符号中的任意一个,在此不做限定。;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1-12个OFDM符号中的任意一个。但在DWPTS中,在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情况下,DwPTS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或者为3个OFDM符号或者为6个OFDM符号或者为9个OFDM符号或者为10个OFDM符号或或者为11个OFDM符号或者我12个OFDM符号;在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DwPTS下行数据传输长度或者为3个OFDM符号或者5个OFDM符号或者8个OFDM符号或者为9个OFDM符号或者为10个OFDM符号。因此,当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14个OFDM符号、13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由此可见,当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不对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加以限制,这样保证了数据传输效率,增强了频谱使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小区传输的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也可以理解为,该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小区在第一子帧传输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其中,该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业务负载、在免许可频段上抢占到资源的时间位置,以及在免许可频段上一次突发数据传输的最大时间来确定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接入网设备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包括:当该第一子帧中包含有CSI-RS和/或CSI-IM时,发送包含该CSI-RS和/或CSI-IM的该第一子帧。其中,该CSI-RS和/或CSI-IM是周期配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还可以包括14个OFDM符号,如果第一阈值对应的是大于1ms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阈值、预设条件、数据传输特性、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标准协议规范,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出厂时设定,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不对这些具体实现方式做限定。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示意图,该用户设备可以是通信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UMPC(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上网本、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中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用户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用户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12中,该用户设备120包括处理器121、存储器122、接收单元123和系统总线124。其中,处理器121、存储器122和接收单元123通过系统总线904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21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
处理器121用于确定第一小区的第一信息,并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第一子帧;其中,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处理器121还用于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
存储器12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2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用于实现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任一可选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22中,并由处理器121来执行。
接收单元123从无线信道(如业务数据信道或控制数据信道)中获取包含该第一子帧的数据。
系统总线124可包括一通路,在设备120各个部件(例如处理器121、存储器122、接收单元123)之间传送信息。
下面详述该处理器121的作用功能。
一个例子中,该处理器121在该第一小区检测该第一信息。进一步地,该处理器121在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波上或载频上检测该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波属于免许可频段。也就是说,该处理器121在目标频点检测该第一信息,该目标频段为第一小区所在的频段。该目标频段为第一小区所在的频段,是指第一小区可以通过该目标频段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频为F1,则该处理器121在该工作载频F1对应的频率资源上检测该第一信息;其中,该频率资源可以通过频率资源的中心频率和频率资源大小来表示,且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波(也可称为第一小区所在频点)可以由该第一小区中的接入网设备(如基站)配置给用户终端,并在该处理器121获取到所配置的该第一小区的工作载波后,该处理器121在该载波上检测该第一信息。
优选地,该第一信息承载该第一小区的身份信息,例如该第一信息承载了该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dentify,Cell ID),以便该用户设备能够确定其检测到的第一信息是否属于第一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小区可以包括该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也可以包括该用户设备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例如图4中的第三小区)。服务小区与相邻小区所在频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是控制信息,且该处理器121在该第一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和/或业务数据信道中检测该控制信息,或者该处理器121在第二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和/或业务数据信道中检测该控制信息;其中,该第一小区为该用户设备服务小区,如辅小区,该第二小区也为该用户设备服务小区,如主小区。且该第二小区所在频点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不同。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通过CA或DC的方式联合为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相应地,如果该处理器121通过第二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和/或业务数据信道检测控制信息,确定第一子帧,该第一子帧为该第一小区下的子帧,则可以认为该第二小区通过跨载波指示的方式,指示第一子帧;如果该处理器121通过该第一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和/或业务数据信道检测控制信息,确定该第一子帧,则可以认为该第一小区通过本载波指示的方式,指示该第一子帧。
该第一小区(或第二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PHICH)、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PBCH)等LTE系统所支持的控制数据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第一小区(或第二小区)的业务数据信道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等LTE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数据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个例子中,承载该控制信息的是该第一小区包括的一个burst(突发)数据传输中的任何一个子帧,参见图6;也可以是第二小区的任何一个子帧。更为具体的,该一个burst数据传输可以是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子帧。该第二小区为与第一小区通过CA或DC联合使用的小区。优选地,该第二小区所在频点以及工作频率范围属于许可频段包括的频率资源,且该第二小区工作频率范围与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对应的时间范围,参见图7。也就是说,该控制信息可以通过第一小区发送,也可以通过第二小区发送。即该控制信息可以利用第一小区业务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或者控制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承载,也可以利用第二小区业务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或者控制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承载。该控制信息可以是UE(用户设备)特定的控制信息,也可以是小区特定的控制信息,特别地,当控制信息是UE特定的控制信息时,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调度该UE的下行数据调度信令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小于第一阈值。当第一阈值为1ms时,该控制信息直接指示目标子帧为第一子帧(如部分子帧)。该控制信息也可以直接指示目标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此种情况下,处理器121根据目标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与第一阈值的关系,判断目标子帧是否为第一子帧(或部分子帧),这里的目标子帧可以是第一小区在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任何一个子帧,如图6中的第1/2/3/4/5个子帧中的任何一个子帧。该目标子帧也可以是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的任何一个子帧。当第一阈值大于1ms时,可以包括控制信息指示该目标子帧是否为第一小区在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子帧,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解释同前,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为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
具体地,该处理器121在对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包括的每个子帧均检测是否有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其中,该第一小区可以包括该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此外,该处理器121还可以对第二小区包括的每个子帧检测是否有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来确定该子帧对应的第一小区的子帧是否为第一子帧。这里,该子帧对应的第一小区的子帧,可以包括与该子帧具有相同子帧索引号的子帧,或者具有固定子帧偏移的子帧。
优选地,该处理器121对第一小区一个burst数据传输中每个子帧中的第3个OFDM符号进行检测,以检测该第3个OFDM符号中是否有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更进一步地,该处理器121在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包括的每个子帧的第3个OFDM符号检测是否有主同步信号(Primary Secondary Signal,PSS)。也就是说,如果该处理器121在目标子帧的第3个OFDM符号检测到PSS,则可以判断目标子帧为第一子帧(或部分子帧),否则,可以判断目标子帧为完整子帧。这里的目标子帧为一个burst数据传输中的任何一个子帧。此外,由于CRS中携带第一小区的身份信息,因此处理器121也可以通过检测CRS的方式,来确定目标子帧是否为第一子帧,即处理器121在检测到CRS后可确定该包含CRS的子帧为第一子帧,换句话说,如果检测到CRS,说明第一小区抢占到包括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免许可频段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处理器121如何识别第一小区在其所在频点上的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检测的方法,可以通过参考信号检测的方法,在此不做限定。用户设备确定一个burst数据传输之后,就可以确定目标子帧。
该参考序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序列: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恒包络零自相关)序列、二进制序列、m序列、伪随机序列、ZC(Zadoff-Chu)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该参考序列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该目标子帧的解释同前。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目标子帧可以包括第一小区在其所在频点上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1个子帧,也可以是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的任何一个子帧。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为预配置信息,且该预配置信息指示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传输数据的最长时间;该最长数据传输时间是指该第一小区在其所在频点上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大时间范围。例如,在日本,针对免许可频段的使用,法规明确定义最大数据传输时间为4ms;另外,在欧洲,针对免许可频段的使用,法规明确定义最大数据传输时间为10ms或者13ms或者8ms,参见图8。图8中,用户设备可以先确定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起始位置,可以通过检测控制信息、检测参考序列等方式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图8中,处理器121检测CRS确定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起始位置,然后根据预配置信息,计算得到部分子帧的位置,即图8中标注的第5个子帧,进而确定第一子帧。
此外,该预配置信息可以是标准协议规范,也可以是该第一小区中的接入网设备(如LTE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用户终端;例如,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指示给用户终端。
一个例子中,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阈值为14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或者1ms(毫秒);且此种情况下,一个完整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或者一个完整子帧占用的时间资源为1毫秒(1ms)。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阈值为12个OFDM符号,或者1ms;且此种情况下,一个完整子帧包括12个OFDM符号,或者一个完整子帧所占用的时间资源为1毫秒(1ms)。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阈值也可以大于1ms,此种情况下,该第一子帧可以包括完整子帧,也可以包括部分子帧(即用于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ms的子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21根据控制信息确定第一子帧,且该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换句话说,处理器121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部分子帧,包括确定部分子帧所在的时间位置。
此外,该控制信息也可以指示特定子帧为第一子帧(或部分子帧),该特定子帧可以是承载控制信息的子帧,也可以是该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子帧。该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子帧可以用子帧索引号表示,也可以用包括控制信息的子帧之后与包括控制信息的子帧存在一定时间间隔的子帧来表示,且该时间间隔可以用整数个OFDM符号或整数个时隙(Slot)或整数个Ts来表示;其中,Ts对应LTE系统中数据传输所采用采样率的倒数。例如,在LTE系统中,307200个Ts对应的长度是1个无线帧,即10ms;15360个Ts对应的长度是半个子帧(1个slot),即0.5ms,如图6所示。
图6中,该第一子帧为第一小区在其工作频点(即第一小区所在频点)进行数据传输时,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图6中的第5个子帧)。该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该最后1个子帧中,用于指示当前子帧为该第一子帧;或者该控制信息也可以承载在1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任何一个子帧中,例如该burst数据传输包括的第2个子帧、第3个子帧、第4个子帧,用于指示最后1个子帧为该第一子帧。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该burst数据传输包括的第1个子帧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ms,虽然该第1个子帧是部分子帧,但不是根据第一信息确认的第一子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子帧是图6中burst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即图6中的第5个子帧。由此可见,该第一子帧包括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在子帧边界,而第1个子帧包括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并没有在子帧边界,因此图6中的该第1个子帧并不是第一子帧。
此外,该承载控制信息的子帧可以是第一小区1个burst数据传输中的任何一个子帧,也可以是第二小区的任何一个子帧。该第二小区同前所述,是可以通过CA或DC或其他方式和第一小区联合为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的小区。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21根据该预配置信息确定该第一子帧,且该预配置信息指示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传输数据的最长时间,且该第一子帧为该传输数据的最后1个子帧,且该处理器121根据该预配置信息确定该第一子帧。
优选地,用户终端根据该预配置信息,并通过burst数据传输起始位置的确定,得到该第一子帧位置。具体地,该处理器121通过对该第一小区包括的每个子帧进行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盲检测,确定该第一小区是否在当前检测的子帧上抢占到免许可频段资源。该处理器一旦检测到CRS,则判定该第一小区在当前检测的子帧上抢占到免许可频段资源,此时该处理器121将此次检测到的CRS位置作为1个burst数据传输的起始位置,再根据预配置信息(即配置的传输数据最长时间),确定该burst数据传输包括的最后1个子帧的位置,进而确定该第一子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即子帧0)或第6个子帧(即子帧5),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发现信号测量定时配置)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也就是说,预设规则为: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通过该实施方式,如果第一子帧内不包括PSS和/或SSS,处理器121在执行RRM测量时,就不会检测到PSS和/或SSS,因此就不会误认为第一子帧中包括DRS的发送,这种情况下,第一子帧即使是部分子帧,也不会对用户设备的RRM测量造成误解读,从而保证了RRM测量的准确性。
下面详述无线帧、子帧、时隙与OFDM符号之间的关系。对于LTE系统,一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如果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则每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如果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则每个子帧包括12个OFDM符号,每个时隙包括6个OFDM符号。在LTE系统中,无线帧可以通过无线帧索引号来表示,无线帧索引号是0-1023中的任何一个整数值。子帧可以通过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位置表示,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位置可以通过子帧索引来表示;其中,该子帧索引为0-9中的任何一个整数值。子帧索引号为M的子帧对应一个无线帧内的第M+1个子帧。时隙也可以通过在一个无线帧的位置表示,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位置可以通过时隙索引来表示。该时隙索引为0-19中的任何一个整数值,时隙索引号为N的时隙对应一个无线帧内的第N+1个时隙。OFDM符号可以通过在一个子帧内的位置表示,也可以通过在一个时隙内的位置表示,在一个子帧内的位置可以通过OFDM符号索引表示,OFDM符号索引是0-13或0-11的任何一个整数值,OFDM符号索引为K的OFDM符号对应一个子帧内第K+1个OFDM符号。在一个时隙内的位置也可以通过OFDM符号索引表示,OFDM符号索引是0-6或0-5的任何一个整数值,OFDM符号索引为L的OFDM符号对应一个时隙内第L+1个OFDM符号。
由此可见,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那么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7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7个OFDM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6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6个OFDM符号。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那么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6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6个OFDM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5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5个OFDM符号。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分析过程同上,在此不做赘述。
此外,当第一子帧为部分子帧时,为了减少复杂度,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可以参考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所支持的数据资源映射方式。DwPTS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也是LTE系统中的一种结构,且该DwPTS包含在特殊子帧内。现有TDD LTE系统帧结构中包括下行子帧,特殊子帧和上行子帧,如图9所示。
结合DwPTS支持的OFDM符号个数,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进一步地,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或者,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且大于4个OFDM符号。
此外,考虑到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DRS在时间上包括12个OFDM符号,因此如果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那么因为不足以支持DRS的发送。所以预设规则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并且考虑到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因为受数据传输长度的限制,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无法发送PSS和SSS,因此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也不会对基于DRS的RRM测量造成影响,因此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分析过程同上,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也就是说,预设规则为,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
一个例子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时间集合不包括除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的其他元素。例如,如果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和6个OFDM符号,那么第一时间集合只包括这两个元素,不包括其他的元素。当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时间集合不包括除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的其他元素。例如,如果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和5个OFDM符号,那么第一时间集合只包括这两个元素,不包括其他的元素。
由此可见,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使第一小区无法在第一子帧内发送PSS和/或SSS,因此当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时,也不会对基于DRS的RRM测量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所述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其中,该第二时间集合和该第三时间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不同元素。
一个例子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那么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不受限,即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任意数量OFDM符号所占用的时间资源。也就是说,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1-14个OFDM符号中的任意一个;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1-12个OFDM符号中的任意一个。但在DWPTS中,在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情况下,DwPTS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或者为3个OFDM符号或者为6个OFDM符号或者为9个OFDM符号或者为10个OFDM符号或或者为11个OFDM符号或者我12个OFDM符号;在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DwPTS下行数据传输长度或者为3个OFDM符号或者5个OFDM符号或者8个OFDM符号或者为9个OFDM符号或者为10个OFDM符号。因此,当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而不包括其他数量的OFDM符号;当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而不包括其他数量的OFDM符号。
由此可见,当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不对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加以限制,这样保证了数据传输效率,增强了频谱使用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包括:当该用户设备的CSI-RS和/或CSI-IM的时间资源与该第一子帧重合时,该第一子帧包括该用户设备的CSI-RS和/或CSI-IM。其中,该用户设备的CSI-RS和/或CSI-IM是周期配置的。而对于LTE系统下版本12的用户设备,在DwPTS则不支持CSI-RS及CSI-IM的传输。本实施例支持CSI-RS及CSI-IM的传输,进而实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以及信道状态干扰信息的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还可以包括14个OFDM符号,如果第一阈值对应的是大于1ms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阈值、预设条件、数据传输特性、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标准协议规范,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出厂时设定,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不对这些具体实现方式做限定。
前文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意识到,所述方法实施例以及各步骤过程,能够以硬件方式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能够构建相应模块及变形,这些模块以及变形应归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如LTE基站。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示出的接入网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接入网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13中,该接入网设备130包括确定单元131、发送单元132和系统总线133。其中,确定单元131和发送单元132通过系统总线133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确定单元131用于确定第一小区传输的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且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以及用于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征。发送单元132以公共广播的方式向第一小区发送包含该第一子帧的下行传输数据。
系统总线133可包括一通路,在设备130各个部件(例如确定单元131、发送单元132)之间传送信息。
下面详述该确定单元131作用功能。
一个例子中,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在子帧边界,且该第一子帧为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参见6所示。图6中,该第一子帧为第一小区在其工作频点进行数据传输时,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第5个子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32发送控制信息,且该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送单元132发送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下的小区发送控制信息。这里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例如图4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发送单元发送该控制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一小区、第二小区发送该控制信息。
一个例子中,承载该控制信息的是该第一小区包括的一个传输burst(冲突)中的任何一个子帧,参见图6;也可以是第二小区的任何一个子帧。更为具体地,承载该控制信息的可以是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一个数据burst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子帧,且该第二小区为与该第一小区通过CA或DC联合使用的小区。优选地,该第二小区所在频点以及工作频率范围属于许可频段包括的频率资源。该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一个数据burst对应的时间范围,参见图7。也就是说,该控制信息可以通过第一小区发送,也可以通过第二小区发送。即该控制信息可以利用第一小区业务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或者控制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承载,也可以利用第二小区业务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或者控制数据信道包括的时频资源承载。该控制信息可以是用户设备特定的控制信息,也可以是小区特定的控制信息,特别地,当控制信息是用户设备特定的控制信息时,该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调度该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调度信令中。
该控制数据信道为PDCCH、PCFICH、PHICH)、EPDCCH、PBCH等LTE系统所支持的控制数据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业务数据信道为PDSCH、PMCH等LTE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数据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小于第一阈值,当第一阈值为1ms时,可以包括控制信息直接指示所述目标子帧为第一子帧(或部分子帧),也可以直接指示目标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这里的目标子帧可以是第一小区在一个数据传输burst内的任何一个子帧,如图6中的第1/2/3/4/5个子帧中的任何一个子帧。目标子帧也可以是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的任何一个子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小区在目标子帧可能抢占到免许可频段资源,也可能没有抢占到免许可频段资源;当第一阈值大于1ms时,可以包括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目标子帧是否为第一小区在一个数据传输burst内的子帧,一个数据传输burst的解释同前,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发送单元132发送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该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具体地,该发送单元132可以发送包含该第一子帧的一个burst数据传输内的任意一个子帧上包含该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以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优选地,该确定单元131在包含该第一子帧的一个burst数据传输中的第3个OFDM符号上承载由该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以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更进一步地,该确定单元131在包含该第一子帧的一个burst数据传输中的第3个OFDM符号上承载主同步信号(Primary Secondary Signal,PSS),以指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也就是说,该确定单元131在目标子帧的第3个OFDM符号上承载PSS,以指示该目标子帧为第一子帧。
该参考序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序列: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恒包络零自相关)序列、二进制序列、m序列、伪随机序列、ZC(Zadoff-Chu)序列。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该发送单元132还用于发送预配置信息,该预配置信息指示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传输数据的最长时间;该最长数据传输时间是指该第一小区在其所在频点上一个burst数据传输的最大时间范围。例如,在日本,针对免许可频段的使用,法规明确定义最大数据传输时间为4ms;另外,在欧洲,针对免许可频段的使用,法规明确定义最大数据传输时间为10ms或者13ms或者8ms。参见图7,图7是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子帧示意图。
具体地,该确定单元131通过高层信令将指示传输数据最长时间的预配置信息配置给用户设备;例如,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将该预配置信息指示给用户设备。
一个例子中,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阈值为14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或者1ms(毫秒);且此种情况下,一个完整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或者一个完整子帧占用的时间资源为1毫秒(1ms)。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阈值为12个OFDM符号,或者1ms;且此种情况下,一个完整子帧包括12个OFDM符号,或者一个完整子帧所占用的时间资源为1毫秒(1ms)。因此,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第一阈值为14个OFDM符号或者1ms时;以及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第一阈值为12个OFDM符号或者1ms时,由于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因此该第一子帧为不完整子帧,即部分子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即子帧0)或第6个子帧(即子帧5),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也就是说,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由此可见,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那么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7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7个OFDM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6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6个OFDM符号。如果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那么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6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6个OFDM符号,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是指第一个时隙的第5个OFDM符号,也是第一子帧内包括的第5个OFDM符号。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分析过程同上,在此不做赘述。
此外,当第一子帧为部分子帧时,为了减少复杂度,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可以参考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所支持的数据资源映射方式。DwPTS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也是LTE系统中的一种结构,且该DwPTS包含在特殊子帧内。现有TDD LTE系统帧结构中包括下行子帧,特殊子帧和上行子帧,如图9所示
结合DwPTS支持的OFDM符号个数,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进一步地,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或者,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长度小于10个OFDM符号且大于4个OFDM符号。
此外,考虑到当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DRS在时间上包括12个OFDM符号,因此如果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那么因为不足以支持DRS的发送。所以预设规则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并且考虑到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因为受数据传输长度的限制,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无法发送PSS和SSS,因此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不大于5个OFDM符号时,也不会对基于DRS的RRM测量造成影响,因此预设规则还可以是,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当且仅当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且大于5个OFDM符号时,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该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分析过程同上,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也就是说,预设规则为,当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
一个例子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时间集合不包括除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的其他元素。例如,如果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和6个OFDM符号,那么第一时间集合只包括这两个元素,不包括其他的元素。当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且第一时间集合不包括除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的其他元素。例如,如果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为:3个OFDM符号和5个OFDM符号,那么第一时间集合只包括这两个元素,不包括其他的元素。
由此可见,该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使第一小区无法在第一子帧内发送PSS和/或SSS,因此当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时,也不会对基于DRS的RRM测量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位于所述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如果所述预设条件为,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则该数据传输特性为,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为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其中,该第二时间集合和该第三时间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不同元素。
一个例子中,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当该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且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那么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不受限,即该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任意数量OFDM符号所占用的时间资源。也就是说,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1-14个OFDM符号中的任意一个;对于下行数据传输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可以是1-12个OFDM符号中的任意一个。但在DWPTS中,在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情况下,DwPTS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或者为3个OFDM符号或者为6个OFDM符号或者为9个OFDM符号或者为10个OFDM符号或或者为11个OFDM符号或者我12个OFDM符号;在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DwPTS下行数据传输长度或者为3个OFDM符号或者5个OFDM符号或者8个OFDM符号或者为9个OFDM符号或者为10个OFDM符号。因此,当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时,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11个OFDM符号、12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而不包括其他数量的OFDM符号;当第一小区的下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扩展循环前缀时,该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仅为:3个OFDM符号,5个OFDM符号,8个OFDM符号,9个OFDM符号,10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而不包括其他数量的OFDM符号。
由此可见,当该第一子帧不位于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的DMTC内时,不对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加以限制,这样保证了数据传输效率,增强了频谱使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确定单元131确定第一小区传输的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也可以理解为,该确定单元131确定第一小区在第一子帧传输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其中,该确定单元131可以根据业务负载、在免许可频段上抢占到资源的时间位置,以及在免许可频段上一次突发数据传输的最大时间来确定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确定单元131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特性,包括:当该第一子帧中包含有CSI-RS和/或CSI-IM时,发送包含该CSI-RS和/或CSI-IM的该第一子帧。其中,该CSI-RS和/或CSI-IM是周期配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长度还可以包括14个OFDM符号,如果第一阈值对应的是大于1ms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阈值、预设条件、数据传输特性、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第二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第三时间集合包括的元素,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标准协议规范,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出厂时设定,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不对这些具体实现方式做限定。
前文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意识到,所述方法实施例以及各步骤过程,能够以硬件方式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能够构建相应模块及变形,这些模块以及变形应归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检测第一小区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子帧,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当所述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以及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时,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检测第一小区的控制信息包括:
该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小区的控制数据信道和/或业务数据信道中检测到所述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是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且该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用户设备检测第一小区的控制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检测其接收到的子帧包括所述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其接收到的子帧包括所述参考信号为,该用户设备检测到其接收到的子帧的第3个OFDM符号中包括所述参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为小区公共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一小区的控制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检测其接收到的子帧包括该小区公共参考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为预配置信息,且该预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小区在该第一小区所在频点上传输数据的最长时间;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一小区的控制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子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不小于1ms的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在子帧边界,且该第一子帧为一个突发数据传输的最后1个子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10.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小区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子帧,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当所述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以及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时,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接入网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不小于1ms的数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
帧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在子帧边界,且该第一子帧为一个传输冲突的最后1个子帧。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15.一种控制信息检测装置,该控制信息检测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检测第一小区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子帧,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当所述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以及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时,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是由参考序列组成的参考信号,且该参考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至1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不小于1ms的数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在子帧边界,且该第一子帧为一个传输冲突的最后1个子帧。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20.一种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小区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子帧,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当所述第一子帧为一个无线帧内的第1个子帧或第6个子帧,以及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的配置为正常循环前缀,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12个OFDM符号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1个OFDM符号不包括主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子帧包括的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2个OFDM符号不包括辅同步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
该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0至21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不小于1ms的数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的数据传输起始位置在子帧边界,且该第一子帧为一个传输冲突的最后1个子帧。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子帧的下行数据传输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0-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094066 | 2015-11-06 | ||
CNPCT/CN2015/094066 | 2015-11-06 | ||
CN201580002276.6A CN107852391B (zh) | 2015-11-06 | 2015-11-20 | 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02276.6A Division CN107852391B (zh) | 2015-11-06 | 2015-11-20 | 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61496A CN109561496A (zh) | 2019-04-02 |
CN109561496B true CN109561496B (zh) | 2020-01-03 |
Family
ID=586614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98558.1A Active CN109561496B (zh) | 2015-11-06 | 2015-11-20 | 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201580002276.6A Active CN107852391B (zh) | 2015-11-06 | 2015-11-20 | 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02276.6A Active CN107852391B (zh) | 2015-11-06 | 2015-11-20 | 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1277834B2 (zh) |
EP (2) | EP3355541B1 (zh) |
KR (1) | KR102062159B1 (zh) |
CN (2) | CN109561496B (zh) |
AU (1) | AU2015413652B2 (zh) |
ES (1) | ES2843548T3 (zh) |
RU (1) | RU2694238C1 (zh) |
WO (1) | WO201707584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76869B (zh) * | 2014-08-22 | 2020-04-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非授权载波上发送发现信号的方法、系统及接入点 |
US10862605B2 (en) * | 2015-10-26 | 2020-12-08 | Apple Inc. |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dynamically-timed transmissions |
CN108141296B (zh) * | 2015-11-05 | 2020-12-18 | 苹果公司 | 用于授权辅助接入的同步信号 |
US11277235B2 (en) * | 2015-11-23 | 2022-03-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multiplexing or casca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within a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
US10581548B2 (en) * | 2015-12-24 | 2020-03-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US10819388B2 (en) * | 2016-05-12 | 2020-10-2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7425948B (zh) * | 2016-05-24 | 2020-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
CN109417541B (zh) | 2016-07-01 | 2021-01-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457566B1 (ko) * | 2018-02-22 | 2022-10-2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데이터 패킷의 버스트의 길이에 기초하여 변복조를 수행하는 변복조기 및 상기 복조기가 수행하는 방법 |
EP4088396B1 (en) * | 2020-01-14 | 2025-04-02 | Aura Intelligent Systems, Inc. | Time-frequency spread waveform for high-resolution digital radar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61023A (zh) * | 2009-06-08 | 2012-05-16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基于同步信号的信号测量 |
CN104283821A (zh) * | 2013-07-05 | 2015-01-14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非连续传送检测和接收信号处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0325A (zh) | 2006-06-23 | 2007-12-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第三方计费方法和系统 |
CN101179778A (zh) * | 2006-11-07 | 2008-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共存性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8185120B2 (en) * | 2010-03-26 | 2012-05-2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ellular service with improved service availability |
US9136997B2 (en) * | 2010-05-04 | 2015-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
CN101951639B (zh) * | 2010-08-31 | 2013-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
US9320047B2 (en) * | 2010-11-25 | 2016-04-1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Network assisted sensing on a shared band for local communications |
US8582527B2 (en) * | 2011-07-01 | 2013-11-12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WO2013129837A1 (ko) * | 2012-02-29 | 2013-09-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3391265B (zh) * | 2012-05-11 | 2018-01-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及新载波中主辅同步信号的传输方法 |
CN103931246B (zh) * | 2012-10-30 | 2018-10-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JP6300836B2 (ja) | 2013-07-26 | 2018-03-28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ユーザ機器間で信号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9356808B2 (en) * | 2013-09-25 | 2016-05-31 | App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data activity |
JP6370921B2 (ja) * | 2014-04-24 | 2018-08-0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測定実行方法及び端末 |
CN105357162B (zh) | 2014-08-22 | 2020-1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和终端 |
US10959197B2 (en) * | 2014-09-08 | 2021-03-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ell detection, synchron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n unlicensed spectrum |
CN106658584B (zh) * | 2015-10-30 | 2022-02-15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信号发送与接收和干扰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
EP3588805A1 (en) * | 2018-06-29 | 2020-01-0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herent receive beamforming |
-
2015
- 2015-11-20 CN CN201811498558.1A patent/CN109561496B/zh active Active
- 2015-11-20 WO PCT/CN2015/095214 patent/WO201707584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11-20 KR KR1020187013984A patent/KR102062159B1/ko active Active
- 2015-11-20 AU AU2015413652A patent/AU2015413652B2/en active Active
- 2015-11-20 RU RU2018120313A patent/RU2694238C1/ru active
- 2015-11-20 EP EP15907691.8A patent/EP3355541B1/en active Active
- 2015-11-20 EP EP18214324.8A patent/EP3554032B1/en active Active
- 2015-11-20 CN CN201580002276.6A patent/CN107852391B/zh active Active
- 2015-11-20 ES ES15907691T patent/ES2843548T3/es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02 US US15/968,964 patent/US11277834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2-27 US US16/233,558 patent/US10506589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10 US US16/507,188 patent/US1087394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61023A (zh) * | 2009-06-08 | 2012-05-16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基于同步信号的信号测量 |
CN104283821A (zh) * | 2013-07-05 | 2015-01-14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非连续传送检测和接收信号处理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Discussions on the design of initial signal for LAA;CATR;《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 R1-154643》;20150828;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52391A (zh) | 2018-03-27 |
US11277834B2 (en) | 2022-03-15 |
EP3554032A1 (en) | 2019-10-16 |
KR102062159B1 (ko) | 2020-01-03 |
US10506589B2 (en) | 2019-12-10 |
WO2017075849A1 (zh) | 2017-05-11 |
EP3355541A4 (en) | 2018-10-10 |
ES2843548T3 (es) | 2021-07-19 |
US20180249467A1 (en) | 2018-08-30 |
US20190132841A1 (en) | 2019-05-02 |
US10873940B2 (en) | 2020-12-22 |
US20190335459A1 (en) | 2019-10-31 |
CN107852391B (zh) | 2020-07-21 |
RU2694238C1 (ru) | 2019-07-10 |
EP3355541A1 (en) | 2018-08-01 |
CN109561496A (zh) | 2019-04-02 |
AU2015413652B2 (en) | 2019-05-30 |
EP3554032B1 (en) | 2021-08-18 |
AU2015413652A1 (en) | 2018-05-24 |
EP3355541B1 (en) | 2020-09-30 |
KR20180069892A (ko) | 2018-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61496B (zh) | 一种laa-lte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
EP3417567B1 (en) | Positioning signal techniques for narrowband devices | |
CN110249543B (zh)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装备以及可读介质 | |
KR101886749B1 (ko) | 협력형 통신 시스템들에 대한 채널 사용 비콘 신호 설계 | |
CN111096059B (zh) | 在未授权频带中管理无线电链路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3286377B (zh) | 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频率跳变模式和检测方案 | |
EP3096481B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3222094B1 (en) |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 |
CN109891814B (zh) | 同步栅和信道栅的解耦 | |
EP3200515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 |
EP3429299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uplink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uplink information | |
CN108173633B (zh) | 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900175B (zh) | 一种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 |
CN106031073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传输设备及系统 | |
US20170142235A1 (en) | Clear to send-to-self transmissions in an lte-controlled wi-fi system | |
WO2017075822A1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用户设备 | |
US20200413440A1 (en) | Automatic detection of a pattern of dynamic transmission boundari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