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1213B - 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21213B CN109521213B CN201811314571.7A CN201811314571A CN109521213B CN 109521213 B CN109521213 B CN 109521213B CN 201811314571 A CN201811314571 A CN 201811314571A CN 109521213 B CN109521213 B CN 1095212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p
- reaction
- pair
- guide shaft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4—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74—Details of actuating means for conveyors or pipett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74—Details of actuating means for conveyors or pipettes
- G01N2035/0491—Position sensing, encoding; closed-loop contr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所述反应杯传输装置包括:接杯机构、设置在所述接杯机构侧面的送杯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送杯机构下方的导向机构;所述接杯机构用于将接杯处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接送至所述送杯机构的第一端,所述送杯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排列并传送至所述送杯机构的第二端,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对反应杯的传送进行导向。由于送杯机构将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排列并进行传送,若干个反应杯可以连续传送,满足大量反应杯的传送需求,又由于在传送过程中经过了一段缓存过程,可便于反应杯的传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面临医院样本量大,仪器测速高等要求,对反应杯的需求量较大。现有技术中,反应杯输送实现方法一般有机械手直接抓取,该方法无法实现缓存,如果机器测速高,对反应杯需求量大时,则机械手无法满足反应杯传送的要求,造成传送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量反应杯的传送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其中,包括:接杯机构、设置在所述接杯机构侧面的送杯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送杯机构下方的导向机构;所述接杯机构用于将接杯处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接送至所述送杯机构的第一端,所述送杯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排列并传送至所述送杯机构的第二端,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对反应杯的传送进行导向。
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导向机构上设置有对所述反应杯预热的加热装置。
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反应杯包括:杯体以及设置所述杯体侧面的凸缘。
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中,所述接杯机构包括:第一载杯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载杯座上的拨盘以及驱动所述拨盘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载杯座上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反应杯的第一滑槽,所述凸缘用于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的外缘接触以使所述第一载杯座支撑所述反应杯,所述拨盘用于拨动所述反应杯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
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送杯机构包括:第一对拨叉、位于所述第一对拨叉下方的第二对拨叉、用于使所述第一对拨叉和所述第二对拨叉交替夹持所述反应杯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使所述第二对拨叉沿所述反应杯传送方向移动的平移组件。
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拨叉下方的第二载杯座,所述第二载杯座上沿所述反应杯的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另一端设置有落杯通道。
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对拨叉上方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对拨叉第一侧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的第一主动轮、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并位于第一对拨叉第二侧的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的第一同步带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一对固定支座,所述一对固定支座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同步带穿过的缺口;所述一对固定支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和所述第二导向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对拨叉中的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对拨叉中的另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三导向板,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且通过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第二对拨叉中的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轴上套设有第四导向板,所述第四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且通过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第二对拨叉中的另一个拨叉连接。
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导向板上沿所述反应杯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二导向轴孔,第四导向板上沿所述反应杯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一导向轴孔;所述平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的第二主动轮、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的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连接的拖动板、与所述拖动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导向轴平行的第三导向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三导向轴上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对拨叉中的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对拨叉中的另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上设置有第四导向轴,所述第四导向轴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轴孔中,所述第二导向块上设置有第五导向轴,所述第五导向轴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轴孔中。
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板上沿所述反应杯的传送方向设置有第六导向轴,所述拖动板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轴孔,所述第六导向轴穿设在所述第三导向轴孔中。
一种基于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的反应杯传输方法,其中,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杯机构将接杯处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接送至送杯机构的第一端;
送杯机构将处于送杯机构的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排列并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传送至送杯机构的第二端。
有益效果:由于送杯机构将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排列并进行传送,若干个反应杯可以连续传送,满足大量反应杯的传送需求,又由于在传送过程中经过了一段缓存过程,可便于反应杯的传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反应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反应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接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载杯座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接杯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接杯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接杯机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同时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包括:接杯机构20、设置在所述接杯机构20侧面的送杯机构30以及设置在所述送杯机构30下方的导向机构40;所述接杯机构20用于将接杯处的若干个反应杯10依次接送至所述送杯机构30的第一端,所述送杯机构30用于将所述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10依次排列并传送至所述送杯机构30的第二端,所述导向机构40用于对反应杯10的传送进行导向。
值得说明的是,若干个反应杯10可以通过落入或滑入等方式到达接杯处60,这里到达接杯处60的反应杯10并可以是依次连续排列的也可以是不连续排列的,接杯机构20将接杯处60的反应杯10依次接送至送杯机构30的第一端,送杯机构30将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10依次排列并进行传送,若干个反应杯10可以连续传送,满足大量反应杯10的传送,而且在传输过程中反应杯10是依次排列并传送的并不是立即从第一端直接传送至第二端,因此在传送过程中经过了一段缓存过程。此外,在反应杯10的传送过程中,导向机构40对反应杯10进行导向,当然,反应杯10在依次排列时缓存在导向机构40中。
本发明提供的反应杯10传输装置,由于送杯机构30将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10依次排列并进行传送,若干个反应杯10可以连续传送需求,满足大量反应杯10的传送,又由于在传送过程中经过了一段缓存过程,可便于反应杯10的传送。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机构40下表面设置有加热装置50。设置加热装置50可以对反应杯10进行预热,由于反应杯10中的样本或试剂通常是冷藏的,在反应时需要进行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是37℃,使用之前的传输过程中,可以进行缓存,加热装置50对反应杯10进行预热。当然可以设置温度检测装置42检测导向机构40的当前温度,在导向机构40的当前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加热装置50停止加热,反之,启动加热。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杯10包括:杯体11以及设置所述杯体11侧面的凸缘12。具体地,杯体11可以设置为长方体状、圆柱体状。杯体11侧面设置有凸缘12,杯体11可以遍及杯体11侧面设置,也可以设置两个对称的凸缘12。如图1所示,杯体11呈长方体状,反应杯10的顶面设置有开口,反应杯10的下表面与侧面采用圆滑过渡。反应杯10顶面的长度为a,反应杯10的宽度为b,凸缘12的高度为c,杯体11的长度为d。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接杯机构20包括:第一载杯座21、设置在所述第一载杯座21上的拨盘22以及驱动所述拨盘22转动的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载杯座21上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反应杯10的第一滑槽211,所述凸缘12用于与所述第一滑槽211的开口的外缘接触以使所述第一载杯座21支撑所述反应杯10,所述拨盘22用于拨动所述反应杯10沿所述第一滑槽211滑动。
具体地,第一载杯座21的横截面呈圆弧状,则第一滑槽211的横截面也呈圆弧状。拨盘22呈圆形,拨盘22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缺口221,反应杯10的大小小于第一缺口221的的大小,反应杯10可从第一缺口221处落入第一滑槽211中。第一滑槽211的纵截面呈矩形,矩形的长度大于反应杯10的高度,矩形的宽度大于d且小于a,这样,反应杯10落入第一滑槽211中后,反应杯10的下表面并未接触第一滑槽211的底部,凸缘12的下表面与第一滑槽211的开口的外缘接触,更进一步的,在第一滑槽211的开口的外缘设置倒角212,由于倒角212的存在,反应杯10在接送过程中正好位于第一滑槽211的中间位置,便于准确地进入送杯机构30。
更进一步地,拨盘22上设置有定位码盘24,定位码盘24上方设置有第一定位光耦25,定位码盘24呈管状,竖直设置在所述拨盘22上。管状定位码盘24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缺口241,第二缺口241与所述第一缺口221一一对应,当某一个第一缺口221位于接杯处60时,这个第一缺口221对应的第二缺口241刚好位于第一定位光耦25处,当第一定位光耦25检测到第二缺口241时则控制第一电机23停止,此时与第二缺口241对应的第一缺口221位于接杯处60,便于接杯,反应杯10从第一缺口221落入第一滑槽211后,在拨盘22的拨动下,沿着第一滑槽211滑动至第一端。
更进一步地,第一载杯座21上设置有第一探测器26,分别用于检测接杯处60是否有反应杯10,其中,第一滑槽211的一端(对应第一探测器26)为接杯处60,另一端与第一端对应。如果第一探测器26检测到接杯处60有反应杯10,则启动第一电机23转动拨盘22,将反应杯10从第一滑槽211的一端拨至另一端,继续转动第一电机23,使反应杯10进入第一端。
更具体地,拨盘22在拨动过程中,可以是每转动一次前进一个杯位,也就是,第一定位光耦25每检测到一个第二缺口241停止一次。也可以是,将接杯处60的反应杯10直接拨动至第一端,也就是仅转动一次。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所示,所述送杯机构30包括:第一对拨叉31、位于所述第一对拨叉31下方的第二对拨叉32、用于使所述第一对拨叉31和所述第二对拨叉32交替夹持所述反应杯10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使所述第二对拨叉32沿所述反应杯10传送方向(即向前方)移动的平移组件。
具体地,第一对拨叉31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拨叉(具体为第一左拨叉31a和第一右拨叉31b),第一拨叉呈长条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三缺口,第一左拨叉31a的第三缺口与第一右拨叉31b的第三缺口相对设置。第一左拨叉31a和第一右拨叉31b分别从反应杯10相对两侧靠拢并夹持反应杯10,当然,第一左拨叉31a和第一右拨叉31b靠拢时,反应杯10的大小小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缺口的大小。当然第一左拨叉31a和第一右拨叉31b相分离时可松开反应杯10。也就是说,第一左拨叉31a的一个第三缺口与第一右拨叉31b的对应的第三缺口形成一个矩形行腔。第一左拨叉31a和第一右拨叉31b相互靠拢时,矩形行腔变小并与反应杯10的大小适配;第一左拨叉31a和第一右拨叉31b相互分离(距离大于a)时,矩形行腔变大并可供反应杯10沿第一对拨叉31的长度方向滑动。这里的第一对拨叉31夹持反应杯10,可以是矩形行腔的长为a,宽为b,恰好夹住反应杯10;也可以是矩形行腔的长稍大于a,宽稍大与b,只要矩形行腔可限制反应杯10旋转。
第二对拨叉32与第一对拨叉31的结构上类似,第二对拨叉32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二拨叉(具体为第二左拨叉32a和第二右拨叉32b),第二拨叉呈长条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四缺口,第二左拨叉32a的第四缺口与第二右拨叉32b的第四缺口相对设置。第二左拨叉32a和第二右拨叉32b分别从反应杯10相对两侧靠拢并夹持反应杯10,当然,第二左拨叉32a和第二右拨叉32b靠拢靠拢时,反应杯10的大小小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缺口的大小。当然第二左拨叉32a和第二右拨叉32b相分离时可松开反应杯10。第二对拨叉32的长度大于第一对拨叉31的长度,具体地,第二左拨叉32a上的第四缺口的数量比第一左拨叉31a上的第三缺口的数量多一个,则第二对拨叉32比第一对拨叉31多一个杯位。
第二对拨叉32位于第一对拨叉31下方(两者竖直方向的距离小于c),第四缺口位于第三缺口的正下方。第一对拨叉31和第二对拨叉32在夹持组件的作用下,交替夹持反应杯10,此时反应杯10保持不动。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对拨叉31上方的固定板331、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3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对拨叉31第一侧(记为右侧)的第二电机332、与所述第二电机332的转轴连接的第一主动轮332b、与所述固定板331转动连接并位于第一对拨叉31第二侧(记为左侧)的第一从动轮332a、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332b和所述第一从动轮332a的第一同步带332c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31下表面并分别位于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一对固定支座(分别记为右固定支座333b和左固定支座333a)。
第一同步带332c横跨在第一对拨叉31上,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同步带332c穿过的第五缺口,具体地,左固定支座333a和右固定支座333b均设置有第五缺口。左固定支座333a和右固定支座333b之间连接有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相互平行且横跨在第一对拨叉31上。第一导向轴(记为前导向轴3341)和第二导向轴(记为后导向轴334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332c的两侧,也即第一同步带332c位于前导向轴3341和后导向轴3342之间。
所述前导向轴3341上套设有第一导向板(记为内左导向板335a),所述内左导向板335a与所述第一同步带332c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对拨叉31中的一个拨叉连接,所述后导向轴3342上套设有第二导向板(记为内右导向板335b),所述内右导向板335b与所述第一同步带332c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对拨叉31中的另一个拨叉连接。具体地,内左导向板335a套设在前导向轴3341上且与第一左拨叉31a连接,内右导向板335b套设在后导向轴3342上且与第一右拨叉31b连接。第一同步带332c呈长腰形,包括收尾相接的前半段332c1和后半段332c2,前半段332c1与前导向轴3341相对,后半段332c2与后导向轴3342相对,因此,内左导向板335a与前半段332c1连接,内右导向板335b与后半段332c2连接。当然,内左导向板335a可以同时套设在前导向轴3341和后导向轴3342上,内右导向板335b也可以同时套设在前导向轴3341和后导向轴3342上。只是内左导向板335a与前半段332c1连接,内右导向板335b与后半段332c2连接。
所述前导向轴3341上套设有第三导向板(记为外右导向板336b),所述外右导向板336b与所述第一同步带332c连接且通过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第二对拨叉32中的一个拨叉连接,所述后导向轴3342上套设有第四导向板(记为外左导向板336a),所述外左导向板336a与所述第一同步带332c连接且通过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第二对拨叉32中的另一个拨叉连接。具体地,外右导向板336b套设在前导向轴3341上且与第二右拨叉32b连接,外左导向板336a套设在后导向轴3342上且与第二左拨叉32a连接。外右导向板336b与前半段332c1连接,外左导向板336a与后半段332c2连接。当然,外左导向板336a可以同时套设在前导向轴3341和后导向轴3342上,外右导向板336b也可以同时套设在前导向轴3341和后导向轴3342上。只是外左导向板336a与后半段332c2连接,外右导向板336b与前半段332c1连接。
所述外右导向板336b上沿所述反应杯10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二导向轴孔,外左导向板336a上沿所述反应杯10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一导向轴孔。所述平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31上的第三电机341、与所述第三电机341的转轴连接的第二主动轮341b、与所述固定板331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轮341a、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341b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41a的第二同步带341c、与所述第二同步带341c连接的拖动板342、与所述拖动板342连接并与所述前导向轴3341平行的第三导向轴343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三导向轴343上的第一导向块(记为左导向块344a)和第二导向块(记为右导向块344b)。第三导向轴343横跨在第一对拨叉31上且平行于前导向轴3341,第三导向轴343可以设置在前导向轴3341的前方,也可以设置在后导向轴3342的后方,如图6所示,第三导向轴343设置在后导向轴3342的前方。
所述右导向块344b与所述第二对拨叉32中的一个拨叉连接,所述左导向块344a与所述第二对拨叉32中的另一个拨叉连接。具体地,左导向块344a与第二左拨叉32a连接,右导向块344b与第二右拨叉32b连接。左导向块344a上设置有第四导向轴(记为左导向轴345a),右导向块344b上设置有第五导向轴(记为右导向轴345b)。左导向轴345a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轴孔,右导向轴345b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轴孔中。
第二对拨叉32与第一对拨叉31不同的是,第二左拨叉32a与左导向块344a连接,第二右拨叉32b与右导向块344b连接,平移组件使第二对拨叉32沿反应杯10传送方向移动,具体地,可以是移动一个杯位或多个杯位,较佳地是移动一个杯位。当第二对拨叉32夹持反应杯10时,平移组件带动第二对拨叉32向前移动,使反应杯10向前位移一个杯位。
固定板33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光耦3311,左导向块344a上设置第一光耦挡片347,当第二对拨叉32相互靠拢并夹持反应杯10时,第一光耦挡片347刚好位移至第二定位光耦3311中,则停止第二电机332。
固定板331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光耦3312,拖动板342上设置有第二光耦挡片348,当第二对拨叉32向后退一个杯位时,第二光耦挡片348刚好位移至第三定位光耦3312中,则停止第三电机341。
所述固定板331上沿所述反应杯10的传送方向设置有第六导向轴346,所述拖动板342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轴孔,所述第六导向轴346穿设在所述第三导向轴孔中。因此,在第二对拨叉32在前后运动过程中,不会左右摆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导向机构4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拨叉32下方的第二载杯座41,所述第二载杯座41上沿所述反应杯10的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411,所述第二滑槽411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211连通,另一端设置有落杯通道412,落杯通道412穿过第二滑槽411的底部。落杯通道412的大小可以设置为仅供一个反应杯10落下或多个反应杯10落下,当反应杯10向前位移一个杯位时,落杯通道412仅供一个反应杯10;当反应杯10向前位移两个杯位时,落杯通道412供两个反应杯10,以此类推。较佳的是,落杯通道412的大小设置为仅供一个反应杯10落下。
第一滑槽211的横截面呈圆弧状,第二滑槽411的横截面呈直线形,直线的一端与圆弧的一端连接,且直线与圆弧所在的圆相切。
第二滑槽411的开口在竖直方向上低于第一滑槽211的开口,反应杯10从第一滑槽211滑出后,落入第二滑槽411中,当反应杯10落入第二滑槽411中后,反应杯10完全位于拨盘22的下方,拨盘22的转动并不会拨动第二滑槽411中的反应杯10。第二滑槽411的纵截面呈矩形,矩形的长度大于反应杯10的高度,矩形的宽度大于d且小于a,这样,反应杯10落入第二滑槽411中后,反应杯10的下表面并未接触第二滑槽411的底部,凸缘12的下表面与第二滑槽411的开口的外缘接触。落杯通道412为长方体,长方体的上顶面和下顶面具有开口,长方体的侧面与第二滑槽411相通。落杯通道412的纵截面呈矩形,矩形的长度大于反应杯10的高度,矩形的宽度大于a,反应杯10可完全从落杯通道412的上顶面落出下顶面。
以反应杯10向前位移一个杯位为例,当第二对拨叉32夹持最前方的反应杯10向前位移一个杯位后,最前方的反应杯10位于落杯通道412上方,反应杯10受重力作用,从落杯通道412落出。
第二载杯座4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42,用于检测第二滑槽411内反应杯10的温度,当反应杯10的温度超过第一预定值时,停止加热装置50;当反应杯10的温度低于第二预定值时,启动加热装置50。当然在第二载杯座41两端还可以设置第二探测器43b和第三探测器43a,第二探测器43b与第一端(也即第二滑槽411的一端)对应,第三探测器43a与落杯通道412相邻的杯位对应,第二探测器43b和第三探测器43a分别用于检测第二滑槽411内对应位置是否有反应杯10。
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杯10传输装置的反应杯10传输方法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杯10传输装置的反应杯10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接杯机构20将接杯处60的若干个反应杯10依次接送至送杯机构30的第一端。
具体地,在初始状态时,拨盘22在定位码盘24和第一定位光耦25的配合下,启动第一电机23将拨盘22上的第一缺口221对准接杯处60。接杯处60有若干个反应杯10,当反应杯10从拨盘22上的第一缺口221落入第一滑槽211中,反应杯10的凸缘12架在第一滑槽211的开口的外缘上。
当第一探测器26检测到反应杯10落入第一滑槽211中时,启动第一电机23,转动拨盘22,将反应杯10向接杯机构20运送。具体地,由于第一滑槽211与第二滑槽411相通,反应杯10从第一滑槽211中先滑入第二滑槽411(的一端)中。
步骤S200、送杯机构30将处于送杯机构30的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10依次排列并在导向机构40的导向作用下传送至送杯机构30的第二端。
具体地,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对拨叉31处于加紧状态,第二对拨叉32也处于松开状态,并位于靠近第一端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对拨叉32尚未向前位移),这时的第二对拨叉32处于松开状态下,从第一滑槽211中滑入第二滑槽411的反应杯10可以进入第一端,即反应杯10位于两个第二拨叉之间,由于第二对拨叉32比第一对拨叉31多一个杯位,反应杯10没有位于两个第一拨叉之间。
首先,当第二探测器43b检测第二滑槽411的一端有反应杯10,则现将送杯机构30中的反应杯10向前位移一个杯位。当第二探测器43b检测到第一端有反应杯10时,启动加热装置50,对反应杯10进行预热(当然也可以在开机时就启动加热装置50,或者设置加热装置50开关按钮)。同时,启动第二电机332,第一主动轮332b通过第一同步带332c带动第一从动轮332a转动,如图8所示,第一主动轮332b和第一从动轮332a逆时针转动,前半段332c1向左平移,外右导向板336b和内左导向板335a沿着前导向轴3341向左移动;右半段向右平移,外左导向板336a和内右导向板335b沿着后导向轴3342向右移动,也就是第一对拨叉31松开,第二对拨叉32加紧反应杯10。当然,左导向块344a和右导向块344b沿着第三导向轴343相互靠拢。当第二对拨叉32夹持住反应杯10时,也即第一光耦挡片347刚好位移至第二定位光耦3311中时,停止第二电机332。
其次,启动第三电机341,第二主动轮341b通过第二同步带341c带动第二从动轮341a转动,如图6所示,第二主动轮341b和第二从动轮341a逆时针转动,第二同步带341c带动拖动板342向前移动,当然是在第六导向轴346的导向作用下向前平移,同时,左导向轴345a在第一导向轴孔的导向作用下向前平移,右导向轴345b在第二导向轴孔的导向作用下向前平移。当然,第二对拨叉32夹持着反应杯10也向前平移一个杯位,当第二对拨叉32向前平移一个杯位后,也即第二光耦挡片348刚好位移至第三定位光耦3312中时,停止第三电机341。
再次,第二对拨叉32松开反应杯10,且第一对拨叉31夹持反应杯10。具体地,启动第二电机332反向转动(如图8所示,第一主动轮332b和第一从动轮332a顺时针转动),前半段332c1向右平移,外右导向板336b和内左导向板335a沿着前导向轴3341向右移动;右半段向左平移,外左导向板336a和内右导向板335b沿着后导向轴3342向左移动,也就是第一对拨叉31加紧反应杯10,第二对拨叉32松开反应杯10。当然,左导向块344a和右导向块344b沿着第三导向轴343相互分开。当第一对拨叉31夹持住反应杯10时,停止第二电机332。第二电机332反向转动时,可以定位光耦,也可以通过时间来控制,只要确保第二电机33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的时间一致即可。
最后,第二对拨叉32后退一个杯位,启动第三电机341反向转动(如图6所示,第二主动轮341b和第二从动轮341a顺时针转动),第二同步带341c带动拖动板342向后移动,当然是在第六导向轴346的导向作用下向后平移,同时,左导向轴345a在第一导向轴孔的导向作用下向后平移,右导向轴345b在第二导向轴孔的导向作用下向后平移。当然,第二对拨叉32夹持着反应杯10也向后平移一个杯位,当第二对拨叉32向后平移一个杯位后,停止第三电机341。第三电机341反向转动时,可以定位光耦,也可以通过时间来控制,只要确保第三电机341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的时间一致即可。
如此循环,使反应杯10在向前运送的过程中依次排列在二滑槽内缓存并充分预热。如果第三探测器43a检测到有反应杯10,说明第二滑槽411内缓存的反应杯10已满,若要继续缓存反应杯10,则需要将反应杯10从落杯通道412中落出,继而启动第二对拨叉32将反应杯10向前运送,使反应杯10位于落杯通道412上方,并从落杯通道412落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所述反应杯传输装置包括:接杯机构、设置在所述接杯机构侧面的送杯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送杯机构下方的导向机构;所述接杯机构用于将接杯处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接送至所述送杯机构的第一端,所述送杯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排列并传送至所述送杯机构的第二端,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对反应杯的传送进行导向。由于送杯机构将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排列并进行传送,若干个反应杯可以连续传送,满足大量反应杯的传送需求,又由于在传送过程中经过了一段缓存过程,可便于反应杯的传送。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杯机构、设置在所述接杯机构侧面的送杯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送杯机构下方的导向机构;所述接杯机构用于将接杯处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接送至所述送杯机构的第一端,所述送杯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排列并传送至所述送杯机构的第二端,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对反应杯的传送进行导向;所述导向机构上设置有对所述反应杯预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反应杯包括:杯体以及设置所述杯体侧面的凸缘;所述接杯机构包括:第一载杯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载杯座上的拨盘以及驱动所述拨盘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载杯座上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反应杯的第一滑槽,所述凸缘用于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的外缘接触以使所述第一载杯座支撑所述反应杯,所述拨盘用于拨动所述反应杯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所述送杯机构包括:第一对拨叉、位于所述第一对拨叉下方的第二对拨叉、用于使所述第一对拨叉和所述第二对拨叉交替夹持所述反应杯的夹持组件以及用于使所述第二对拨叉沿所述反应杯传送方向移动的平移组件;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拨叉下方的第二载杯座,所述第二载杯座上沿所述反应杯的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另一端设置有落杯通道;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对拨叉上方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对拨叉第一侧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的第一主动轮、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并位于第一对拨叉第二侧的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的第一同步带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一对固定支座,所述一对固定支座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同步带穿过的缺口;所述一对固定支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和所述第二导向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对拨叉中的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对拨叉中的另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上套设有第三导向板,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且通过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第二对拨叉中的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轴上套设有第四导向板,所述第四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且通过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第二对拨叉中的另一个拨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板上沿所述反应杯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二导向轴孔,第四导向板上沿所述反应杯传送方向设置有第一导向轴孔;所述平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的第二主动轮、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的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连接的拖动板、与所述拖动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导向轴平行的第三导向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三导向轴上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对拨叉中的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对拨叉中的另一个拨叉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上设置有第四导向轴,所述第四导向轴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轴孔中,所述第二导向块上设置有第五导向轴,所述第五导向轴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轴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沿所述反应杯的传送方向设置有第六导向轴,所述拖动板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轴孔,所述第六导向轴穿设在所述第三导向轴孔中。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杯传输装置的反应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杯机构将接杯处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接送至送杯机构的第一端;
送杯机构将处于送杯机构的第一端的若干个反应杯依次排列并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传送至送杯机构的第二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14571.7A CN109521213B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14571.7A CN109521213B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21213A CN109521213A (zh) | 2019-03-26 |
CN109521213B true CN109521213B (zh) | 2022-03-11 |
Family
ID=6577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14571.7A Active CN109521213B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212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4945A (zh) * | 2020-06-23 | 2021-12-24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分杯装置、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
CN114354958A (zh) * | 2021-12-17 | 2022-04-15 |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反应杯输送装置及免疫分析仪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41386A2 (en) * | 1999-03-25 | 2000-10-04 | Tosoh Corporation | Analyzer |
CN102393470A (zh) * | 2011-08-16 | 2012-03-28 | 内蒙古科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应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反应杯装载系统 |
CN102745459A (zh) * | 2012-06-18 | 2012-10-24 | 浙江大学 | 板材交替送料装置 |
CN202512126U (zh) * | 2012-02-28 | 2012-10-31 |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应杯自动连续装载装置 |
CN103604935A (zh) * | 2013-10-29 | 2014-02-26 | 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连续装载反应杯的装置 |
CN205038225U (zh) * | 2015-10-20 | 2016-02-17 | 希肯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为分析装置自动传送反应杯的反应杯加载系统 |
CN206638688U (zh) * | 2017-03-01 | 2017-11-14 | 重庆科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转盘排杯装置 |
-
2018
- 2018-11-06 CN CN201811314571.7A patent/CN10952121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41386A2 (en) * | 1999-03-25 | 2000-10-04 | Tosoh Corporation | Analyzer |
CN102393470A (zh) * | 2011-08-16 | 2012-03-28 | 内蒙古科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应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反应杯装载系统 |
CN202512126U (zh) * | 2012-02-28 | 2012-10-31 |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应杯自动连续装载装置 |
CN102745459A (zh) * | 2012-06-18 | 2012-10-24 | 浙江大学 | 板材交替送料装置 |
CN103604935A (zh) * | 2013-10-29 | 2014-02-26 | 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连续装载反应杯的装置 |
CN205038225U (zh) * | 2015-10-20 | 2016-02-17 | 希肯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为分析装置自动传送反应杯的反应杯加载系统 |
CN206638688U (zh) * | 2017-03-01 | 2017-11-14 | 重庆科斯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转盘排杯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21213A (zh) | 2019-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57890B (zh) | 一种体液试管输送方法及系统 | |
JP5000750B2 (ja) | 多機器臨床作業セルのための検体−搬送モジュール | |
CN109521213B (zh) | 一种反应杯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2051406A (zh)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 | |
US8925289B2 (en) | Machine for filling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straws with semen | |
CN210071854U (zh) |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样本架暂存机构 | |
US4022579A (en) | Transport system for analytical equipment | |
JP6148670B2 (ja) | 容器供給装置 | |
CN104698201A (zh) | 管架转移装置和诊断仪器 | |
US7510683B2 (en) | Sample-conveying system having mobile unit | |
WO2024125130A1 (zh) | 医疗检测系统与进卡装置 | |
CN118465291A (zh) | 一种全自动高速免疫发光分析仪 | |
TW200807001A (en) | Handler for testing packaged chips | |
CN113588972A (zh) | 免疫层析分析仪 | |
JPH07140151A (ja) | 試薬モジュールの自動積載及び自動取り出し機構を有する分析器 | |
CN109709347B (zh) | 一种孵育系统及其孵育方法 | |
CN113548272B (zh) | 试管运输装置及试管贴标系统 | |
CN210071850U (zh) |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 |
CN110873804A (zh) |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 |
CN216718473U (zh) | 一种柔性进样推进机构及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 | |
CN214326281U (zh) | 物料传输缓存装置 | |
CN114441788A (zh) | 一种样本管传输系统和样本流水线分析系统 | |
JP2003222632A (ja) | 検体ラック横搬送装置および検体ラック供給装置 | |
CN220773082U (zh) | 一种自动循环进杯装置 | |
CN210109125U (zh) | 全自动流水线化化学发光分析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