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520784A - 一种分样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样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0784A
CN109520784A CN201910092021.3A CN201910092021A CN109520784A CN 109520784 A CN109520784 A CN 109520784A CN 201910092021 A CN201910092021 A CN 201910092021A CN 109520784 A CN109520784 A CN 109520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bottle
bottle body
door
inter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20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建文
肖幸
刘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20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0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0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0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8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with provision for splitting samples into por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8Diluting, dispersing or mixing samp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样瓶,包括用于盛放样品的瓶体以及与瓶体的内腔连通且用于分样的夹层,瓶体顶部设有可开闭的密封盖,还包括能够开闭且用于将夹层与瓶体内腔隔离的隔离仓门,以及用于夹层内样品倒出的取样仓门;本发明提供的分样瓶,将样品容器和分样容器整合为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时可以先将来样在密闭状态的瓶体内混合均匀,然后使混匀的样品落入到夹层里,再关闭隔离仓门,实现自动分样,最后再打开取样仓门,将夹层内的样品收集至指定容器,即可开始测试,分样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分样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分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样瓶。
背景技术
粉末样品在化验室进行检测分析时,需要先从来样中取出有代表性的少量样品,放入测试专用容器(或坩埚)称重,称重定量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这个分样过程是一个特定的重复性、规范性操作,在批量样品操作时,尤其是钢铁、矿石加工等样品处理量大的行业,工作量相当大。
分样操作是重复性和规范性的,自动分样方式一直没有取代人工分样,其关键在于自动分样的实现难度较大:来样源头多,来样方式复杂,有用自封袋装样的,有用塑料瓶装样的,有用纸包样的,对不同包装的样品很难去做规范性操作;另外分样时需要先把来样混匀,再机会均等的从来样中取出少量的有代表性的分析样,规范性操作复杂;再者,取样后还需清洗取样器具(如勺子、取样器等),避免前后样品的相互污染,影响测试结果,实际操作复杂。现有的一些自动分样方案,实施成本较高,取样效率低。
基于上述原因,人工分样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分样操作方式,其受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大,效率低,工作量大,操作人员负荷较重,不利于化验室的自动、智能化发展。
因此如何解决分样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样瓶,其结构简单,利用其可实现分样,且分样操作简单,分样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样瓶,包括用于盛放样品的瓶体以及与所述瓶体的内腔连通且用于分样的夹层,所述瓶体顶部设有可开闭的密封盖,还包括能够开闭且用于将所述夹层与所述瓶体内腔隔离的隔离仓门,以及用于所述夹层内样品倒出的取样仓门。
优选地,所述夹层设在所述瓶体的侧面且向外凸出于所述瓶体,所述夹层沿所述瓶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隔离仓门竖向设置且与所述瓶体滑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隔离仓门与所述瓶体竖向滑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取样仓门设在所述夹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瓶体侧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夹层。
优选地,所述隔离仓门横向设在所述瓶体内腔的顶部,所述密封盖和所述隔离仓门之间形成所述夹层。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为所述取样仓门。
优选地,所述隔离仓门横向设在所述瓶体内腔的底部,所述隔离仓门与所述瓶体的瓶底之间形成所述夹层。
优选地,所述瓶底为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的底盖,所述底盖为所述取样仓门。
优选地,所述瓶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隔离仓门为与所述瓶体横截面相匹配的矩形,且所述隔离仓门与所述瓶体横向滑动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分样瓶,包括用于盛放样品的瓶体以及与瓶体的内腔连通且用于分样的夹层,瓶体顶部设有可开闭的密封盖,还包括能够开闭且用于将夹层与瓶体内腔隔离的隔离仓门,以及用于夹层内样品倒出的取样仓门。
本发明提供的分样瓶,将样品容器和分样容器整合为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时可以先将来样在密闭状态的瓶体内混合均匀,然后使混匀的样品落入到夹层里,再关闭隔离仓门,实现自动分样,最后再打开取样仓门,将夹层内的样品收集至指定容器,即可开始测试,分样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样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样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样瓶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密封盖1、瓶体2、夹层3、隔离仓门4、取样仓门5、底盖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分样瓶,其结构简单,利用其可实现分样,且分样操作简单,分样效率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样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分样瓶,包括瓶体2、与瓶体2的内腔连通的夹层3、用于将夹层3与瓶体2内腔隔离的隔离仓门4,以及用于夹层3内样品倒出的取样仓门5,其中,瓶体2主要用于盛放样品,瓶体2顶部设有可开闭的密封盖1,密封盖1打开时,能够将样品装入瓶体2内,夹层3主要用于分样,隔离仓门4能够打开和半闭,隔离仓门4打开时,夹层3与瓶体2内腔连通,瓶体2内的样品能够落入夹层3内,隔离仓门4关闭时,夹层3与瓶体2内腔隔离,取样仓门5打开时,夹层3内样品能够经取样仓门5倒出,取样仓门5关闭时,夹层3密闭。
本发明提供的分样瓶使用时,可以先将来样在密闭状态的瓶体2内混合均匀,然后使混匀的样品落入到夹层3里,再关闭隔离仓门4,实现自动分样,最后再打开取样仓门5,将夹层3内的样品收集至指定容器,即可开始测试,分样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分样瓶,将样品容器和分样容器整合为一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具有存储来样和分样的功能,便于后续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密闭的分样瓶配合外部的机械装置,可实现样品在瓶体2内的充分混匀;设置夹层3结构,使得样品在混匀时,可机会均等的落入到夹层3里,实现粉末样品有代表性地自动分样;另外,对每个样品可有一个独立的分样瓶,在分样取样过程中,不需要清洗,可实现样品间的零污染。
本发明提供的分样瓶,夹层3的设置位置有多种,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夹层3设在瓶体2的侧面,且夹层3向外凸出于瓶体2,为便于夹层3和隔离仓门4的设置,夹层3优选沿瓶体2的高度方向延伸,隔离仓门4优选竖向设置。
进一步地,为便于隔离仓门4的开闭,隔离仓门4可以与瓶体2滑动相连;具体地,隔离仓门4与瓶体2优选竖向滑动相连,向上拉动隔离仓门4时,夹层3与瓶体2内腔连通,向下推动隔离仓门4至隔离仓门4底部紧贴瓶体2底部时,夹层3与瓶体2内腔隔离。
其中,在隔离仓门4的顶部可以设置有拉手,拉手始终位于瓶体2外,隔离仓门4的开闭更方便,而为保证隔离仓门4打开时瓶体2的密封性,隔离仓门4的底部优选能够始终卡在瓶体2内。
当然,隔离仓门4的开闭方式并不限于此,当瓶体2的横截面为方形时,隔离仓门4可以与瓶体2横向滑动相连,通过横向抽动隔离仓门4实现开闭,当瓶体2的横截面为圆形时,隔离仓门4为与瓶体2内壁匹配的弧形板,且隔离仓门4可紧贴瓶体2内壁转动,通过转动隔离仓门4实现开闭,以上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本发明提供的分样瓶,瓶体2的形状有多种,瓶体2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为方便夹仓内样品的收集,取样仓门5优选设在夹仓的底部,当然,也可以将取样仓门5设在夹仓的顶部或一侧,只要能够使夹层3内样品能够全部经取样仓门5倒出,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利用好述分样瓶进行分样时,具体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由瓶体2顶部开盖处装入粉末样品,关闭密封盖1,达到密封分样瓶的状态;
2)在取样仓门5关闭状态下,把分样瓶横向放置,并打开隔离仓门4,翻滚或左右上下方向的摇动分样瓶,使瓶体2内的粉末样品充分混匀;
3)将分样瓶横向转动到夹层3在最底部的位置,让混匀的粉末样品掉入夹层3,然后关闭隔离仓门4;
4)把分样瓶正向垂直放置,打开夹层3底部的取样仓门5,使夹层3内样品掉入至接样容器,完成分样过程。
其中,在瓶体2侧面上可以设有一个夹层3或多个夹层3,设置多个夹层3时,可以分出多个样品,夹层3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样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夹层3设在瓶体2的顶部,具体地,将隔离仓门4横向设在瓶体2内腔的顶部,密封盖1和隔离仓门4之间形成夹层3。
优选地,可以将密封盖1作为取样仓门5,夹层3内样品倒出更方便。当然,也可以将取样仓门5设在瓶体2顶部的一侧,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使用时,打开密封盖1和隔离仓门4,向瓶体2内装入粉末样品,然后关闭密封盖1,摇动分样瓶使样品充分混匀,再倒置分样瓶,使样品落至瓶体2顶部,将夹层3填充,然后关闭隔离仓门4,实现自动分样,最后再打开密封盖1,倒出夹层3内样品即可。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样瓶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分样瓶,还可以将夹层3设在瓶体2的底部,具体地,将隔离仓门4横向设在瓶体2内腔的底部,隔离仓门4与瓶体2的瓶底之间形成夹层3。
为方便夹层3内样品倒出,瓶底优选为与瓶体2可拆卸连接的底盖6,并将底盖6作为取样仓门5。当然,也可以将取样仓门5设在瓶体2底部的一侧,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使用取样瓶进行分样时,打开密封盖1和隔离仓门4,向瓶体2内装入粉末样品,然后关闭密封盖1,摇动分样瓶使样品充分混匀,再正向放置分样瓶,使样品落至瓶体2底部,将夹层3填充,然后关闭隔离仓门4,实现自动分样,最后再打开底盖6,倒出夹层3内样品即可。
其中,夹层3设在瓶体2的顶部或底部时,隔离仓门4的开闭方式有多种,优选地,隔离仓门4与瓶体2横向滑动相连,通过推拉开闭隔离仓门4,则瓶体2上需要设有推拉开口,为保证隔离仓门4打开时瓶体2的密封性,瓶体2的横截面优选为矩形,隔离仓门4为与瓶体2横截面相匹配的矩形板,且隔离仓门4的底部能够始终卡在瓶体2内;进一步地,为方便隔离仓门4与瓶体2的滑动相连,在瓶体2的内壁上可以设有横向滑槽,隔离仓门4的两边可卡在横向滑槽内。
当然,也可以选用圆形截面的瓶体2,此时隔离仓门4可以由两个扇形板组成,两个扇形板能够形成与瓶体2横截面相匹配的圆形,且一个扇形板与瓶体固定,另一个扇形板可紧贴瓶体2内壁并绕圆心转动,通过转动扇形板实现隔离仓门4的开闭,当可转动扇形板转动至与另一扇形板重合时,隔离仓门4打开,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满足使用需求,可以设置多个夹层3,夹层3设在瓶体2的顶部或底部时,可以通过设置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隔离仓门4来实现。以夹层3设在瓶体2的顶部、设置两个隔离仓门4为例,上方的隔离仓门4与密封盖1之间形成第一夹层3,上方的隔离仓门4与其下方的隔离仓门4形成第二夹层3,使用上述取样瓶进行分样时,打开密封盖1和两个隔离仓门4,向瓶体2内装入粉末样品后,关闭密封盖1,摇动分样瓶使样品充分混匀,然后倒置分样瓶,使样品落至瓶体2顶部,将两个夹层3填充,再关闭两个隔离仓门4,然后先打开密封盖1,倒出第一夹层3内样品,再打开上方的隔离仓门4,倒出第二夹层3内样品,完成分样过程,分出两个样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分样瓶,结构简单,利用其可实现分样,且分样操作简单,分样效率高。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夹层3的容量可以根据取样的多少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发明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竖向”、“横向”、“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外,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较为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样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样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样品的瓶体(2)以及与所述瓶体(2)的内腔连通且用于分样的夹层(3),所述瓶体(2)顶部设有可开闭的密封盖(1),还包括能够开闭且用于将所述夹层(3)与所述瓶体(2)内腔隔离的隔离仓门(4),以及用于所述夹层(3)内样品倒出的取样仓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3)设在所述瓶体(2)的侧面且向外凸出于所述瓶体(2),所述夹层(3)沿所述瓶体(2)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隔离仓门(4)竖向设置且与所述瓶体(2)滑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仓门(4)与所述瓶体(2)竖向滑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仓门(5)设在所述夹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2)侧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夹层(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仓门(4)横向设在所述瓶体(2)内腔的顶部,所述密封盖(1)和所述隔离仓门(4)之间形成所述夹层(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为所述取样仓门(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仓门(4)横向设在所述瓶体(2)内腔的底部,所述隔离仓门(4)与所述瓶体(2)的瓶底之间形成所述夹层(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底为与所述瓶体(2)可拆卸连接的底盖(6),所述底盖(6)为所述取样仓门(5)。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样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2)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隔离仓门(4)为与所述瓶体(2)横截面相匹配的矩形,且所述隔离仓门(4)与所述瓶体(2)横向滑动相连。
CN201910092021.3A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分样瓶 Pending CN109520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2021.3A CN109520784A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分样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2021.3A CN109520784A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分样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0784A true CN109520784A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9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2021.3A Pending CN109520784A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分样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0784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7605A (en) * 1987-04-22 1990-05-22 Wadley Technologies, Inc.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sampling container
US20090010750A1 (en) * 2007-07-06 2009-01-08 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handling clamshell containers containing a particulate aliquot
CN201233335Y (zh) * 2008-08-01 2009-05-06 耿立昌 自动分样器
CN201983953U (zh) * 2011-01-12 2011-09-2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流动沙丘土壤种子库取样装置
CN104374620A (zh) * 2014-10-30 2015-02-25 厦门卓越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原料油分样器
CN105372098A (zh) * 2015-10-28 2016-03-02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隔离式浮游生物等分取样设备
CN205665086U (zh) * 2016-06-14 2016-10-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植物油的分样装置
CN107941557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柱状沉积物分层采样装置
CN108382831A (zh) * 2018-02-26 2018-08-10 重庆嘎娃娃科技有限公司 分料装置
CN209894551U (zh) * 2019-01-30 2020-01-03 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分样瓶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7605A (en) * 1987-04-22 1990-05-22 Wadley Technologies, Inc.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sampling container
US20090010750A1 (en) * 2007-07-06 2009-01-08 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handling clamshell containers containing a particulate aliquot
CN201233335Y (zh) * 2008-08-01 2009-05-06 耿立昌 自动分样器
CN201983953U (zh) * 2011-01-12 2011-09-2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流动沙丘土壤种子库取样装置
CN104374620A (zh) * 2014-10-30 2015-02-25 厦门卓越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原料油分样器
CN105372098A (zh) * 2015-10-28 2016-03-02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隔离式浮游生物等分取样设备
CN205665086U (zh) * 2016-06-14 2016-10-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植物油的分样装置
CN107941557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柱状沉积物分层采样装置
CN108382831A (zh) * 2018-02-26 2018-08-10 重庆嘎娃娃科技有限公司 分料装置
CN209894551U (zh) * 2019-01-30 2020-01-03 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分样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7904B2 (en)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an automatic analyz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2801828A1 (en) Cap supply for vessels containing biological samples
JPH0618531A (ja) 試薬キットと自動分析装置
EP2821128A1 (en) System for preparing recipes with components coming from closed containers
WO2009150632A2 (en)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controlled amounts of liquid for cytometry
KR101283198B1 (ko) 시료 채취 장치 및 상기 시료 채취 장치의 제작 방법
JP2018096916A5 (zh)
CN109520882A (zh) 煤炭水分分析系统
DE102006027680A1 (de) Apparat zum Prozessieren von biologischem Material
CN109520784A (zh) 一种分样瓶
KR20220160507A (ko) 미소입자 분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미소입자 분리방법
CN209894551U (zh) 一种分样瓶
CN108722517A (zh) 一种便携式移液枪枪头快速装盒器
CN220616879U (zh)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样品存放箱
CN206430944U (zh) 唾液采集装置
KR102103141B1 (ko) 탈락세포 보관 및 도말작업을 위한 바이알 장치
CN217674621U (zh) 一种可对不同高度取样的粮食存放装置
CN117104674A (zh) 冷冻胚胎储存器及其管理控制系统
CN110759090A (zh) 真空管后处理装置和真空管处理系统
CN210206933U (zh) 陶瓷材料教学实验桌台
CN213893277U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样品保存箱
CN221686010U (zh) 一种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混液装置
CN210943890U (zh) 真空管后处理装置和真空管处理系统
CN210674849U (zh) 一种定量投料的染色助剂配料装置
EP1935493A2 (en) Container for samples of organic tiss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