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6402B - 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96402B CN109496402B CN201880001632.6A CN201880001632A CN109496402B CN 109496402 B CN109496402 B CN 109496402B CN 201880001632 A CN201880001632 A CN 201880001632A CN 109496402 B CN109496402 B CN 1094964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dentifier
- terminal
- mac
- layer
- phy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38—Address allocation for local use, e.g. in LAN or USB networks, or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本公开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4G(4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引入了sidelink(副链路)技术,以实现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其中,终端利用sidelink技术通信时,从上往下涉及的协议栈依次包括:应用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RLC(Radio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和PHY(物理)层,则应用层产生的数据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和MAC层封装后,经PHY层发送出去。
MAC层封装上层数据时,会在上层数据之前添加MAC子头,该MAC子头中的源标识用来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端的终端,目标标识用来标识作为数据接收端的终端,以实现寻址。其中,MAC子头中的源标识和目标标识都是应用层生成的标识,是一串固定长度的字符串,比如24bit(比特)的字符串,而不是终端真实的物理地址。当标识是24bit的字符串时,该字符串并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地标识一个终端,所以,应用层需要随时间更新标识,以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标识与其他终端的标识相碰撞。
相关技术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的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一标识;当应用层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的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二标识。即,在标识更新之前,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一标识;在标识更新之后,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二标识。
由于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会认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标识了不同的终端,从而无法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导致数据丢失,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标识更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生成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控制单元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生成MAC 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生成MAC 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AC层标识,另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PHY层标识,且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MAC层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和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广播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生效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广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中预存有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标识更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控制单元CE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所述第一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标识和MAC PDU;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和MAC PDU;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MAC层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另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PHY层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所述第一MAC层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广播的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生效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广播的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预存的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标识更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生成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控制单元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对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生成MAC 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对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生成MAC 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AC层标识,另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PHY层标识,且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MAC层标识;
对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和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广播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生效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广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中预存有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标识更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控制单元CE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所述第一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标识和MAC PDU;
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和MAC PDU;
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MAC层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另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PHY层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所述第一MAC层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广播的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生效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广播的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获取预存的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标识更新装置和上述第四方面任一所述的标识更新装置,或者,包括上述第五方面任一所述的第一终端和上述第六方面任一所述的第二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标识更新方法,或者,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标识更新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若需要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则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再向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这两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公开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涉及的终端中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涉及的MAC子头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是5G系统,又称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其中,第一终端101可以作为数据发送端,第二终端102可以作为数据接收端;或者,第二终端102可以作为数据发送端,第一终端101可以作为数据接收端,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第一终端101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第一终端101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102进行通信,第一终端101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例如,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
第二终端102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详见上一段中的描述。
当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都设置有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的协议栈,请参考图2。
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可选地,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中的PC5接口,该PC5接口是终端之间的接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中终端之间的接口。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通过PC5接口建立无线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若第一终端101作为数据发送端,第二终端102作为数据接收端,则第一终端101中应用层产生的数据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和MAC层封装后,再经过PHY层进行调制和编码,得到最终要发送的编码后的数据。PHY层再通过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之间的PC5接口将该编码后的数据发送出去。第二终端102中的PHY层通过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之间的PC5接口接收该编码后的数据,对该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并将该解码后的数据依次经过MAC层、RLC层、PDCP层解封后提供给应用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终端101和/或多个第二终端102,图1中以示出一个第一终端101和一个第二终端102来举例说明,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数据传输过程中,还需要指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终端和作为数据接收端的终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MAC子头中添加源标识和目标标识,该源标识用于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端的终端,目标标识用来标识作为数据接收端的终端。请参考图3,其中的SRC表示源标识,DST为表示目标标识,V表示通信协议的版本号,R表示预留位,oct1-7表示第1-7个字节。
这样,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终端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判断该数据中MAC子头的目标标识所指示的终端是否是自身,如果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终端是自身,则保存该数据;如果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终端不是自身,则丢弃该数据,以实现过滤。另外,在作为数据接收端的终端想要向作为数据发送端的终端发送数据时,可以根据该数据中MAC子头中的源标识确定该终端,再向该终端发送数据,以实现寻址。
这里所说的源标识和目标标识都是应用层生成的标识,是一串固定长度的字符串,比如24bit(比特)的字符串,而不是终端真实的物理地址。由于该标识的长度较短,使得该字符串不足以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地标识一个终端,所以,应用层需要随时间更新标识,以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标识与其他终端的标识相碰撞。
相关技术中,若第一终端正在向第二终端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将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并不会通知第二终端其标识发生了变化,则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会认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标识了不同的终端,从而无法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导致数据丢失,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本公开中,第一终端会在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时,向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该标识更新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图4所示,该标识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用于更新第一标识,且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在步骤402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
在步骤403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
在步骤404中,第二终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
其中,步骤401-402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终端侧的实施例,步骤403-404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二终端侧的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方法,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若需要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则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再向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这两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该标识更新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如图5所示,该标识更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用于更新第一标识,且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其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该MAC层标识是MAC层用来指示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一终端中的应用层可以直接生成MAC层标识。此时,MAC层标识和第一终端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第一终端的应用层生成第一标识,将第一标识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应用层将每次生成的待发送的数据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对于每次生成的待发送数据,MAC层根据第一标识和该待发送的数据生成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此时,该MAC PDU的MAC SDU(Service Data Unit,服务数据单元)中包括该待发送的数据,MAC子头中的源标识为第一标识,目标标识为第二终端的标识。MAC层再将MAC PDU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对该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再根据目标标识确定第二终端,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
若需要更新第一标识,则第一终端的应用层生成第二标识,将第二标识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
在步骤502中,第一终端生成MAC PDU,该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且该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第一标识。
在第一终端中的MAC层获取到第二标识后,获取此时待发送的数据,再根据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该待发送的数据生成MAC PDU。此时,该MAC PDU的MAC SDU中包括该待发送的数据,该MAC PDU的一个MAC CE(Control Element)中包括该第二标识,MAC子头中的源标识为第一标识,目标标识为第二终端的标识。其中,当该MAC PDU中包括至少两个MAC CE时,可以在其中任意一个MAC CE中携带第二标识,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步骤503中,第一终端对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MAC层再将MAC PDU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对该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504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PHY层根据目标标识确定第二终端,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505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506中,第二终端对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MAC PDU。
在步骤507中,第二终端从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第二标识,从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第一标识。
第二终端在得到MAC PDU时,先判断该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中MAC子头的目标标识所指示的终端是否是自身,如果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终端是自身,则执行步骤507;如果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终端不是自身,则丢弃该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508中,第二终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
后续,第一终端中的应用层将每次生成的待发送的数据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对于每次生成的待发送数据,MAC层根据第二标识和该待发送的数据生成MACPDU。此时,该MAC PDU的MAC SDU中包括该待发送的数据,MAC子头中的源标识为第二标识,目标标识为第二终端的标识。MAC层再将MAC PDU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对该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再根据目标标识确定第二终端,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第二终端接收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对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MAC PDU,先判断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中MAC子头的目标标识所指示的终端是否是自身,如果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终端是自身,则对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如果该目标标识指示的终端不是自身,则丢弃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
假设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了6次数据,且在发送第4次数据时生成了第二标识,则前3次数据中MAC PDU的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一标识,第4次数据中MAC PDU的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一标识,一个MAC CE中包括第二标识,后2次数据中MAC PDU的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二标识。
其中,步骤501-504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终端侧的实施例,步骤505-508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二终端侧的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方法,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若需要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则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再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这两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该标识更新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如图6所示,该标识更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601中,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用于更新第一标识,且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其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该PHY层标识是PHY层用来指示第一终端的标识。下面对PHY层标识的生成方式进行介绍。
在第一种生成方式中,第一终端中的应用层可以直接生成PHY层标识。此时,不存在MAC层标识,且PHY层标识和第一终端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
在第二种生成方式中,第一终端中的应用层可以先生成MAC层标识,再根据MAC层标识生成PHY层标识,此时,PHY层标识、MAC层标识和第一终端这三者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即PHY层标识可以直接指示一个MAC层标识,且该MAC层标识可以直接指示一个第一终端。
在根据MAC层标识生成PHY层标识时,可以选取MAC层标识中的部分字符串作为PHY层标识,比如选取MAC层的高8位字符串作为PHY层标识;或者,也可以对MAC层标识进行运算得到PHY层标识,比如对MAC层标识进行取反得到PHY层标识。当然,也可以根据其他算法,由MAC层标识生成PHY层标识,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根据不同MAC层标识生成的PHY层标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本实施例适用于根据不同MAC层标识生成的PHY层标识不同的情况,至于根据不同MAC层标识生成的PHY层标识可能相同的情况详见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第一终端的应用层生成第一标识,将第一标识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MAC层下发到PHY层,应用层将每次生成的待发送的数据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对于每次生成的待发送数据,MAC层根据该待发送的数据生成MAC PDU。此时,该MAC PDU的MAC SDU中包括该待发送的数据。MAC层再将MAC PDU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对第一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MAC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再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二终端,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这里所说的对第一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可以是在MAC PDU之前添加用于标识第一标识的码流以及用于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的码流,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若需要更新第一标识,则第一终端的应用层生成第二标识,将第二标识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MAC层下发到PHY层。
在步骤602中,第一终端生成MAC PDU,该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第二标识。
在第一终端中的MAC层获取到第二标识后,获取此时待发送的数据,再根据第二标识和该待发送的数据生成MAC PDU。此时,该MAC PDU的MAC SDU中包括该待发送的数据,该MAC PDU的一个MAC CE中包括该第二标识。
在步骤603中,第一终端对第一标识和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MAC层再将MAC PDU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对第一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该MAC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604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PHY层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二终端,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605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606中,第二终端对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第一标识和MAC PDU。
第二终端在对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时,还会得到第二终端的标识,先判断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所指示的终端是否是自身,如果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指示的终端是自身,则执行步骤607;如果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指示的终端不是自身,则丢弃该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607中,第二终端从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第二标识。
在步骤608中,第二终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
后续,第一终端中的应用层将每次生成的待发送的数据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对于每次生成的待发送数据,MAC层根据该待发送的数据生成MAC PDU。此时,该MAC PDU的MAC SDU中包括该待发送的数据。MAC层再将MAC PDU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对该第二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该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再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二终端,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第二终端接收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对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二标识和MAC PDU,先判断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所指示的终端是否是自身,如果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指示的终端是自身,则对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如果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指示的终端不是自身,则丢弃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
假设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了6次数据,且在发送第4次数据时生成了第二标识,则前3次数据中包括用于标识第一标识的码流和MAC PDU,第4次数据中包括用于标识第一标识的码流和MAC PDU,该MAC PDU的一个MAC CE中包括第二标识,后2次数据中包括用于标识第二标识的码流和MAC PDU。
其中,步骤601-604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终端侧的实施例,步骤605-608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二终端侧的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方法,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若需要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则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再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这两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MAC层标识来标识第一终端,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PHY层标识来标识第一终端,从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标识第一终端,丰富了第一终端的标识方式。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该标识更新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MAC层标识,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PHY层标识。如图7所示,该标识更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701中,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用于更新第一标识,且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第一终端,该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该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
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其中,MAC层标识是MAC层用来指示第一终端的标识,且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MAC层标识。PHY层标识是PHY层用来指示第一终端的标识,且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PHY层标识。下面对MAC层标识PHY层标识的生成方式进行介绍。
在第一种生成方式中,第一终端中的应用层可以直接生成MAC层标识和PHY层标识。此时,MAC层标识和第一终端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且PHY层标识和第一终端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或者,MAC层标识、PHY层标识和第一终端这三者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
在第二种生成方式中,第一终端中的应用层可以先生成MAC层标识,再根据MAC层标识生成PHY层标识,此时,PHY层标识、MAC层标识和第一终端这三者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
在根据MAC层标识生成PHY层标识时,可以选取MAC层标识中的部分字符串作为PHY层标识,比如选取MAC层的高8位字符串作为PHY层标识;或者,也可以对MAC层标识进行运算得到PHY层标识,比如对MAC层标识进行取反得到PHY层标识。当然,也可以根据其他算法,由MAC层标识生成PHY层标识,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根据不同MAC层标识生成的PHY层标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本实施例适用于根据不同MAC层标识生成的PHY层标识可能相同的情况,所以,需要在数据中同时携带MAC层标识和PHY层标识。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第一终端的应用层生成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将第一MAC层标识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将第一PHY层标识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MAC层下发到PHY层。应用层将每次生成的待发送的数据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对于每次生成的待发送数据,MAC层根据第一MAC层标识和该待发送的数据生成MAC PDU。此时,该MAC PDU的MAC SDU中包括该待发送的数据,该MAC PDU的MAC子头中包括第一MAC层标识。MAC层再将MAC PDU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对第一PHY层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再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二终端,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这里所说的对第一PHY层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可以是在MAC PDU之前添加用于标识第一PHY层标识的码流以及用于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的码流,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若需要更新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则第一终端的应用层生成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将第二MAC层标识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将第二PHY层标识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和PHY层。
在步骤702中,第一终端生成MAC PDU,该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第二MAC层标识,另一个MAC CE中携带有第二PHY层标识,且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第一MAC层标识。
在第一终端中的MAC层获取到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后,获取此时待发送的数据,再根据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和该待发送的数据生成MAC PDU。此时,该MAC PDU的MAC SDU中包括该待发送的数据,该MAC PDU的一个MAC CE中包括该第二MAC层标识,该MAC PDU的另一个MAC CE中包括该第二PHY层标识。
在步骤703中,第一终端对第一PHY层标识和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MAC层再将MAC PDU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对第一PHY层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该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704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PHY层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二终端,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705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706中,第二终端对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第一PHY层标识和MAC PDU。
第二终端在对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时,还会得到第二终端的标识,先判断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所指示的终端是否是自身,如果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指示的终端是自身,则执行步骤707;如果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指示的终端不是自身,则丢弃该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步骤707中,第二终端从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第二MAC层标识,从MACPDU中的另一个MAC CE中获取第二PHY层标识,从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第一MAC层标识。
在步骤708中,第二终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
后续,第一终端中的应用层将每次生成的待发送的数据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下发到MAC层。对于每次生成的待发送数据,MAC层根据该第二MAC层标识和该待发送的数据生成MAC PDU。此时,该MAC PDU的MAC SDU中包括该待发送的数据,该MAC PDU的MAC子头中包括该第二MAC层标识。MAC层再将MAC PDU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对该第二PHY层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和该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再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二终端,通过PC5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第二终端接收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对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二PHY层标识和MAC PDU,先判断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所指示的终端是否是自身,如果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指示的终端是自身,则对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如果该第二终端的标识指示的终端不是自身,则丢弃该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
假设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了6次数据,且在发送第4次数据时生成了第二标识,则前3次数据中包括用于标识第一PHY层标识的码流和MAC PDU,该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包括第一MAC层标识;第4次数据中包括用于标识第一PHY层标识的码流和MAC PDU,该MACPDU的一个MAC CE中包括第二MAC层标识,该MAC PDU的另一个MAC CE中包括第二PHY层标识,该MAC PDU的MAC子头中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后2次数据中包括用于标识第二PHY层标识的码流和MAC PDU,该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包括第二MAC层标识。
其中,步骤701-704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终端侧的实施例,步骤705-708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二终端侧的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方法,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若需要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则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再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这两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当根据不同MAC层标识生成的PHY层标识可能相同时,仅仅利用PHY层标识已经无法唯一地标识一个第一终端,所以,本实施例中利用PHY层标识和MAC层标识同时标识第一终端,从而提高了标识第一终端的准确性。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该标识更新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图8所示,该标识更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801中,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用于更新第一标识,且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当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时,步骤801的实现流程详见步骤501中的描述;当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时,步骤801的实现流程详见步骤601中的描述;当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MAC层标识,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PHY层标识时,步骤801的实现流程详见步骤701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在步骤802中,第一终端广播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该生效时间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这里所说的生效时间可以是任意一个时间,比如,生效时间可以是下一个系统帧、下一个子帧、下一个符号等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其中,生效时间可以是第一终端中的应用层生成的,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应用层将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MAC层下发到PHY层,由PHY层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广播消息中广播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
在步骤803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广播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
在步骤804中,第二终端确定从生效时间开始,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
当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时,从生效时间开始,步骤804的实现流程详见步骤508中的描述;当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时,从生效时间开始,步骤804的实现流程详见步骤608中的描述;当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MAC层标识,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PHY层标识时,从生效时间开始,步骤804的实现流程详见步骤708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其中,步骤801-802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终端侧的实施例,步骤803-804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二终端侧的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方法,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若需要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则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再向第二终端广播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这两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图,该标识更新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图9所示,该标识更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901中,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用于更新第一标识,且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其中,步骤901的实现流程详见步骤801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在步骤902中,第一终端广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与步骤80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生效时间由通信协议规定,即第二终端中预存有生效时间,所以,第一终端可以只广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不广播生效时间。
其中,生效时间详见步骤802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在步骤903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广播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
在步骤904中,第二终端获取预存的生效时间,该生效时间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在步骤905中,第二终端确定从生效时间开始,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
其中,步骤905的实现流程详见步骤804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其中,步骤901-902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终端侧的实施例,步骤903-905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二终端侧的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方法,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若需要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则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再向第二终端广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这两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由于第二终端中预存有生效时间,所以,第一终端可以只广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与第一终端广播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相比,可以节省传输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MAC CE指示第二标识,图8至9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广播指示第二标识,下面对这两种指示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
当通过MAC CE指示第二标识时,第二终端可以确定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后接收到的数据中即携带有第二标识,即第二标识的生效时间较为准确,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所有携带有第一标识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通过广播指示第二标识时,虽然第二终端可以获取到第二标识的生效时间,但是由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时延、以及解析RRC广播消息时会存在耗时,所以,第二终端可能会先接收到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再接收到广播的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那么,先接收到的这部分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无法和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合并处理,也会导致数据丢失,从而影响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当通过MAC CE指示第二标识时,若第一终端同时与至少两个第二终端通信,则需要在发送给每个第二终端的数据中指示第二标识,会浪费传输资源。而通过广播指示第二标识时,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广播同时向至少两个第二终端指示第二标识,可以节省传输资源。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装置的框图,该标识更新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101中,如图10所示,该标识更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10和发送模块1020;
该获取模块1010,被配置为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获取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用于更新第一标识,且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该发送模块1020,被配置为向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且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该发送模块1020,还被配置为:生成MAC PDU,该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且该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第一标识;对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且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该发送模块1020,还被配置为:生成MAC PDU,该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第二标识;对第一标识和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MAC层标识,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PHY层标识,则该发送模块1020,还被配置为:生成MAC PDU,该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第二MAC层标识,另一个MAC CE中携带有第二PHY层标识,且该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第一MAC层标识;对第一PHY层标识和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生效时间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该发送模块1020,还被配置为:广播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则该发送模块1020,还被配置为:广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第二终端中预存有生效时间,生效时间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MAC层标识,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PHY层标识。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装置,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若需要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则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再向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这两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标识更新装置的框图,该标识更新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第二终端102中,如图11所示,该标识更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10和确定模块1120;
该接收模块1110,被配置为在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该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该确定模块1120,被配置为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该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且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该接收模块1110,还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对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MACPDU;从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第二标识,从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第一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且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该接收模块1110,还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对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第一标识和MAC PDU;从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第二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MAC层标识,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PHY层标识,则该接收模块1110,还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对该携带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第一PHY层标识和MAC PDU;从该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第二MAC层标识,从该MAC PDU中的另一个MAC CE中获取第二PHY层标识,从该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第一MAC层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该生效时间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该接收模块1110,还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广播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则该接收模块1110,还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广播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获取预存的生效时间,该生效时间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MAC层标识,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第一PHY层标识。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装置,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若需要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则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再向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这样,第二终端可以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这两部分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能够实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方法,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信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获取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用于更新第一标识,且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向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终端,能够实现本公开提供的标识更新方法,该终端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信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该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后续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该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终端。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例如,终端1200可以是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如图12所示,终端1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201、接收器1202、发射器1203和存储器1204。接收器1202、发射器1203和存储器1204分别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201连接。
其中,处理器12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2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标识更新方法中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所执行的方法。存储器12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具体的,存储器1204可存储操作系统12041、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模块12042。接收器1202用于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发射器1203用于向其他设备发送通信数据。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标识更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2)
1.一种标识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生成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控制单元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生成MAC 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生成MAC 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AC层标识,另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PHY层标识,且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MAC层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和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广播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生效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广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中预存有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
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
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
8.一种标识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控制单元CE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所述第一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标识和MAC PDU;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和MAC PDU;
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MAC层标识,从所述MACPDU中的另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PHY层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所述第一MAC层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广播的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生效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则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广播的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预存的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
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
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
15.一种标识更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生成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控制单元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对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生成MAC 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对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生成MAC 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MAC层标识,另一个MAC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PHY层标识,且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MAC层标识;
对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和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广播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生效时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则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广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中预存有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
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
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
22.一种标识更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控制单元CE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所述第一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标识和MAC PDU;
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标识。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对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和MAC PDU;
从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MAC层标识,从所述MAC PDU中的另一个MAC CE中获取所述第二PHY层标识,从所述MACPDU中的MAC子头中获取所述第一MAC层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广播的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生效时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则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广播的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
获取预存的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开始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的时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或,
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PHY层标识;或,
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MAC层标识和第一PHY层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二MAC层标识和第二PHY层标识,所述第二MAC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MAC层标识,所述第二PHY层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PHY层标识。
29.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
30.一种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3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标识更新装置和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标识更新装置,或者,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终端和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第二终端。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标识更新方法,或者,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8至14任一所述的标识更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8/110136 WO2020073333A1 (zh) | 2018-10-12 | 2018-10-12 | 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96402A CN109496402A (zh) | 2019-03-19 |
CN109496402B true CN109496402B (zh) | 2021-07-02 |
Family
ID=65713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1632.6A Active CN109496402B (zh) | 2018-10-12 | 2018-10-12 | 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63245B2 (zh) |
EP (1) | EP3860205B1 (zh) |
CN (1) | CN109496402B (zh) |
ES (1) | ES2981440T3 (zh) |
WO (1) | WO202007333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723442B8 (en) | 2019-04-12 | 2022-02-23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sidelink identifier chan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86691A1 (zh) * | 2008-01-04 | 2009-07-16 |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 Ltd. | 用于识别连接的方法、移动台及基站 |
CN101895922A (zh) * | 2009-05-20 | 2010-11-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2208938A (zh) * | 2010-03-30 | 2011-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子帧配置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843223A (zh) * | 2011-06-22 | 2012-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348748A (zh) * | 2011-02-09 | 2013-10-09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对机器对机器装置的下行链路数据执行寻呼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90655B2 (ja) * | 2000-03-06 | 2006-06-2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ラベルスイッチ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US8270413B2 (en) * | 2005-11-28 | 2012-09-1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learning of VPNS from combination of unidirectional tunnels in MPLS/VPN networks |
KR100831983B1 (ko) | 2006-12-08 | 2008-05-2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프레이밍 장치 및 방법 |
JP4347335B2 (ja) | 2006-12-18 | 2009-10-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プログラム、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中継方法 |
US8923285B2 (en) | 2008-04-30 | 2014-12-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data over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
CN103259876B (zh) | 2012-02-17 | 2017-02-0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处理地址冲突的方法和装置 |
US9621970B2 (en) * | 2012-09-28 | 2017-04-11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OLT MAC module for efficiently processing OAM frames |
JP6392880B2 (ja) | 2014-01-31 | 2018-09-19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D2d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イディーの衝突を解決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KR102124889B1 (ko) * | 2014-03-07 | 2020-06-19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단말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매체접근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EP3255950A1 (en) * | 2016-06-06 | 2017-12-13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n d2d relay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8058684A1 (zh) * | 2016-09-30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设备及系统 |
US10659936B2 (en) * | 2017-06-23 | 2020-05-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vehicle-to-everyth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igration |
CN113498044B (zh) * | 2020-03-18 | 2022-05-17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侧链路标识符改变的方法和设备 |
-
2018
- 2018-10-12 EP EP18936600.8A patent/EP3860205B1/en active Active
- 2018-10-12 ES ES18936600T patent/ES2981440T3/es active Active
- 2018-10-12 CN CN201880001632.6A patent/CN109496402B/zh active Active
- 2018-10-12 US US17/279,573 patent/US11963245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0-12 WO PCT/CN2018/110136 patent/WO2020073333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86691A1 (zh) * | 2008-01-04 | 2009-07-16 |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 Ltd. | 用于识别连接的方法、移动台及基站 |
CN101895922A (zh) * | 2009-05-20 | 2010-11-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2208938A (zh) * | 2010-03-30 | 2011-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子帧配置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348748A (zh) * | 2011-02-09 | 2013-10-09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对机器对机器装置的下行链路数据执行寻呼的方法 |
CN102843223A (zh) * | 2011-06-22 | 2012-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400743A1 (en) | 2021-12-23 |
EP3860205A1 (en) | 2021-08-04 |
EP3860205A4 (en) | 2022-05-11 |
WO2020073333A1 (zh) | 2020-04-16 |
EP3860205B1 (en) | 2024-03-13 |
ES2981440T3 (es) | 2024-10-08 |
CN109496402A (zh) | 2019-03-19 |
US11963245B2 (en) | 2024-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84073B (zh) | 一种注册及会话建立的方法、终端和amf实体 | |
EP2797290B1 (en) | Data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RU2010130186A (ru) |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по каналу управлени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общего поля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формата и версии избыточности | |
WO2008004846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405830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A2602813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856995A (zh) | 用于移动性管理的伪线 | |
AU2018279551B2 (en) |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8029151B (zh) | 一种接收端的确定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 |
JPWO2021070310A5 (zh) | ||
KR101273696B1 (ko) | 다운링크 버스트에서 연결 식별자 예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5557045A (zh) | 一种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节点和寻呼方法 | |
CN109496402B (zh) | 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US8837356B2 (en) |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onnection,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 |
CN116325839A (zh)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10291839B (zh) | 单播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617000B (zh)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KR20080113101A (ko) | Mmp 를 통한 호스트 디바이스 구성 | |
CN103188613B (zh) | 一种广播数据通信系统和方法 | |
CN101286798A (zh) | 可灵活配置的移动通信方法 | |
KR100462323B1 (ko) | Ofdm/fdma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패킷 데이터송수신방법 | |
CN110839231B (zh) | 一种获取终端标识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4208227B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ES2335571T3 (es) | Procedimiento para la transmision de paquetes de datos. | |
CN119054409A (zh)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芯片、产品及程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