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3642B - 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93642B CN109493642B CN201811242973.0A CN201811242973A CN109493642B CN 109493642 B CN109493642 B CN 109493642B CN 201811242973 A CN201811242973 A CN 201811242973A CN 109493642 B CN109493642 B CN 1094936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heat dissipation
- shell
- main board
- shoo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41000237983 Troch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7 re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6—Anti-collision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1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record carriers apparatus, e.g. video recorders, tape players or CD play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包括壳体、摄像模组及报警器件,壳体内设有主板,摄像模组设于壳体,摄像模组与主板电连接,摄像模组用于实时拍摄车辆前向道路的路况并生成图像传输至主板,报警器件设于壳体并与主板电连接,主板用于接收、处理摄像模组传输的图像,并根据对图像的处理结果判断出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时,控制报警器件发出警报。采用上述车载拍摄装置,可实现及时有效地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从而有效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可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防止追尾前方车辆或突然制动导致后方车辆追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交通事故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由此,保障行车安全的装置成为了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交通事故是由于汽车驾驶员未能及时获知前方的路面和行车情况而导致无法及时刹车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市场上众多保障汽车行驶安全的装置中,防碰撞系统成为了大部分汽车驾驶员的最优选择。
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防碰撞系统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改装难度及成本较高,且大部分防撞系统采取汽车自主制动的方式容易导致后方车辆追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该车载拍摄装置安装方式简单,可实现及时有效地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从而有效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可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防止追尾前方车辆或突然制动导致后方车辆追尾。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包括壳体、摄像模组以及报警器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报警器件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摄像模组用于实时拍摄车辆前向道路的路况并生成图像传输至所述主板,所述主板用于接收、处理所述摄像模组传输的所述图像,并根据对所述图像处理的结果判断出所述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时,控制所述报警器件发出警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转动部件及固设于所述转动部件的摄像头,所述转动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以使所述摄像头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并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上壳形成第一内部空间,所述摄像头固设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包括第一部分和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并与所述上壳形成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所述第二部分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一内部空间的镜头通道,所述摄像头固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且通过所述镜头通道取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部分罩设于所述转动部件,且所述固定罩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部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用于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连接的限位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对应所述转动部件的所述一端设有调整孔,所述调整孔用于从所述壳体外部转动所述转动部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罩的另一端,所述转动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拍摄窗口,所述转动部件穿设于所述拍摄窗口,所述摄像头伸出所述拍摄窗口外且可相对所述拍摄窗口转动,所述固定罩包括连接部分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的遮盖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罩设于所述转动部件,所述遮盖部分遮盖所述拍摄窗口,且所述遮盖部分上设有对应所述摄像头设置的避空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成型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设有与所述拍摄窗口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内形成承载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位于所述承载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支架,所述主板支架设于所述承载架上方,且与所述承载架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散热间隙,所述主板固设于所述主板支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
所述转动部件上设有第一散热窗口,所述固定罩对应所述第一散热窗口设有第二散热窗口;
所述第一散热窗口、所述第二散热窗口、所述散热间隙以及所述第一散热孔依次连通形成用于将所述摄像头产生的热量发散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一散热通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并形成用于设置所述主板的第二内部空间的顶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板的一端设有USB接口及用于插拔SIM卡或存储卡的卡槽,所述顶壳对应所述卡槽和USB接口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插拔槽和USB槽,所述插拔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USB槽与所述USB接口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顶壳对应所述摄像模组的位置设有第一散热板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上的防烫板,所述防烫板上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部空间内设有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包括吸热部和与所述吸热部固定连接的导热部,所述吸热部固设于所述主板,所述导热部贴设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用于吸收所述主板发出的热量,并通过所述导热部将所述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散热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内,所述底壳对应所述报警器件的位置设有出声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上对应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位置设有第一散热窗口,所述第一热窗口与所述防烫板的所述第二散热孔形成用于将所述摄像模组产生的热量散发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散热通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壳靠近所述出声孔的位置设有按键及运行灯,所述按键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灯用于显示所述拍摄装置的运行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拍摄装置固定于所述车辆的挡风玻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异常行驶状态包括所述车辆与前车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安全距离、所述车辆追尾前车的时间小于预设制动时间以及所述车辆与车道线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小于预设的偏离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实现实时拍摄车辆前向道路的路况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提醒驾驶员。本发明的车载拍摄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主板,并设置摄像模组及报警器件均与主板电连接,利用摄像模组拍摄车辆前向道路的路况并生成图像传输至主板,从而使得主板接收、处理该图像后判断该车辆是否处于异常行驶状态,若是,则该主板可控制报警器件发出警报以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从而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2)拍摄角度可调且调节方便。本发明的车载拍摄装置通过在摄像模组上设转动部件与壳体内的固定罩和连接件转动连接,从而转动部件可带动摄像模组相对壳体转动,同时还在壳体开设调节孔,通过该调节孔,可实现从壳体外部调节该转动部件相对壳体转动。既实现拍摄角度的调整且实现拍摄角度快速便捷调整。
(3)摄像头产生的热量可自不同散热通道发散,散热效果好。本发明的车载拍摄装置通过在转动部件开设第一散热窗口,固定罩开设第二散热窗口,设置主板支架与承载架之间形成散热间隙,从而在第一散热窗口依次向第二散热窗口、散热间隙以及壳体的第一散热孔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然后在顶壳设置第一散热板及防烫板,从而在第一散热窗口依次向第二散热窗口、第一散热板、防烫板的第二散热孔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由此,转动部件内的摄像头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可从第一散热通道发散到壳体外部,转动部件内的摄像头产生的另一部分热量可从第二散热通道发散到壳体外部。热量可自不同散热通道发散,散热效果好以及散热效率高。
(4)体积小。本发明的车载拍摄装置通过在壳体设置摄像模组并在壳体底部开设拍摄窗口,使得摄像模组部分位于壳体内部,另一部分穿过该拍摄窗口位于壳体外部,从而可减小摄像模组占壳体内部的空间,进而减小壳体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底壳与转动部件和报警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摄像模组(省略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摄像模组设于底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转动部件与固定罩连接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转动部件与固定罩连接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转动部件与固定罩未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顶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转动部件与固定罩连接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底壳与主板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主板支架与摄像模组设置在底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主板支架与主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主板支架与主板未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摄像模组设于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顶壳与第一散热板和防烫板未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第一散热板设于顶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第一散热板、防烫板设于顶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的主板与第二散热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拍摄装置(省略顶壳和防烫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属于“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列出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该车载拍摄装置安装方式简单,可实现及时有效地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从而有效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可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防止追尾前方车辆或突然制动导致后方车辆追尾。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的示意图。该车载拍摄装置包括壳体10、摄像模组20以及报警器件30,该壳体10内设有主板40,该摄像模组20设于该壳体10,该摄像模组20与该主板40电连接,该报警器件30设于该壳体10并与该主板40电连接。
其中,该摄像模组20用于实时拍摄车辆前向道路的路况并生成图像传输至主板40,该主板40用于接收、处理该摄像模组20传输的图像,并根据对该图像的处理结构判断出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时,控制该报警器件30发出警报。
具体地,主板40可接收、处理摄像模组20传输的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主板40可从接收的图像中识别出前车(即在该车辆前方行驶的另一车辆),并根据前车在图像中的位置以及拍摄该图像时车辆(设有该车载拍摄装置的车辆)的定位位置确定该车辆距离前车的第一相对距离,并判断该第一相对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如果是,主板40可以判断出车辆此时处于异常行驶状态(即车辆与前车的距离小于安全的跟车距离),此时,主板40可控制报警器件30发出警报。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主板40可接收摄像模组20传输的多帧连续图像,根据前车在该多帧连续图像中的位置以及该车辆的运动数据(由惯性传感单元等传感器测量得出),确定出前车的位置和速度,结合该车辆当前时刻的运动速度,计算该车辆与前车追尾的时间(即前车和该车辆按照当前的运动速度行驶,经过追尾时间之后,可能发生碰撞),如果上述的追尾时间小于预设的制动时间,则主板40可以判断出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即车辆与前车发生追尾碰撞的风险较高),此时,主板40控制报警器件30发出警报。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主板40还可从接收的图像中识别出车道线。其中,主板40可从图像中识别出一条或多条车道线,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该主板40可根据上述的车道线在图像中的位置,以及拍摄到该图像时车辆的定位位置确定车辆相对于车道线的第二相对距离,并判断该第二相对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偏离距离,如果是,主板40可以判断出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即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较近,可能存在压线或偏离车道等异常情况),此时,主板40控制报警器件30发出警报。
也就是说,该异常行驶状态至少包括车辆与前车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车辆追尾前车的时间小于预设制动时间以及车辆与车道线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偏离距离。
由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拍摄装置通过主板40接收、处理摄像模组20拍摄的图像,并当判断出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时控制报警器件30发出警报。不仅能防止车辆追尾前车以及后方来车追尾该车辆,还能防止偏离道路行驶导致发生碰撞,这是本发明的发明点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车载拍摄装置可实现实时拍摄前向道路的路况并可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启动报警,因此,该车载拍摄装置可应用于汽车上,例如公共汽车、私家车等,以实现及时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或调整行车方向以防止车辆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将车载拍摄装置固定在汽车内部,该车载拍摄装置的壳体10的底部设有固定结构50,固定结构50用于将拍摄装置固定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具体地,该固定结构50可为3M胶,从而可实现直接将拍摄装置粘贴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安装方式简单且安装时不用对车辆进行改装,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同时,该固定结构50简单,可减小拍摄装置的体积,占用车内空间小。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固定结构也可为设于壳体底部的螺孔、胶水、吸盘等。
结合图4至图6、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摄像模组20的拍摄角度可调,以便于更好的拍摄前向道路的路况,摄像模组20包括转动部件21及固设于转动部件21的摄像头22,转动部件21转动连接于壳体10内,以使摄像头22可相对壳体10转动并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
可以得知的是,当将该摄像模组20安装于不同型号的车辆时,可根据不同车辆的不同需要,通过转动该转动部件21相对壳体10转动,从而使得摄像头22可相对壳体10转动至合适的角度,进而可使得摄像头22获得该拍摄装置拍摄该车辆前方道路的最佳拍摄角度。也就是说,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该摄像模组20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车辆以及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合,通用性高。
由此可知,该拍摄装置通过在壳体10底部设置3M胶,安装方式简单,从而该拍摄装置可安装于不同型号车辆的前挡风玻璃,还设置了转动部件21以使摄像模组20可相对壳体10转动,从而使摄像头22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此时,拍摄装置安装于不同车辆时,均可通过转动摄像模组20相对壳体10转动,使摄像头22获得该拍摄装置拍摄车辆前方道路的最佳拍摄角度,该拍摄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车辆,这也是本发明的发明点之一。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快速调整摄像头22的拍摄角度,在该底壳11对应转动部件21一端的位置可开设有调整孔10a,用于从壳体10外部转动该转动部件21相对壳体10转动,以便于调整该摄像头22的拍摄角度。该转动部件21一端为转动部件21设有限位键213的一端,用户可通过该调整孔10a施加使转动部件转动的外力于转动部件21设有限位键213的一端,当限位键213的条形凸起抵接于限位槽61a的限位端面时,此时用于转动该转动部件21的外力会通过限位件213作用于限位槽61a,用户可知转动部件21转动到极限位置进而立刻停止施加外力,从而停止转动该转动部件21。可以理解的是,若底壳11对应转动部件21的另一端的位置开设该调整孔10a,则外力作用于转动部件21上远离限位键213的位置,当限位键213的条形凸起抵接于限位槽61a的限位端面时,用户无法得知转动部件21转动到极限位置进而继续施加外力,将导致该转动部件21发生塑性形变甚至发生扭转破坏,从而可能导致车载拍摄装置的使用寿命缩短。
由此可知,该拍摄装置通过在壳体10上开设调整孔10a,且该调整孔10a位于壳体10对应转动部件21一端的位置,从而当用户使用该拍摄装置时,可通过该调整孔10a从拍摄装置外部使转动部件21相对壳体10转动,以调整摄像头22的拍摄角度,使得摄像头获得摄像模组20拍摄车辆前方道路的最佳拍摄角度,这也是本发明的发明点之一。
结合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动部件21包括上壳211和下壳212,下壳212与上壳211固定连接并与上壳211形成第一内部空间(未标示),摄像头22固设于第一内部空间。具体地,该摄像头22上设有连接器221,该连接器221与主板40电连接并将摄像头22拍摄的图像传输至主板40,上壳211对应连接器221开设有第一出线窗口21a,该第一出线窗口21a用于穿出摄像头22上的连接器221与主板40电连接的线缆(未图示)。
进一步地,该下壳212包括第一部分21b和设于第一部分21b的第二部分21c,第一部分21b固定连接于上壳211并与上壳211形成第一内部空间,第二部分21c设有贯通至第一内部空间的镜头通道(未标示),摄像头22固设于第一部分21b且通过镜头通道取景。具体地,转动部件21的截面形状为近似T字形,第二部分21c一体成型于第一部分21b。其中,上壳211和下壳212的第一部分21b均近似半圆柱状壳体,该上壳211与该下壳212的第一部分21b对接形成近似圆柱状结构,第二部分21c为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部分21b并与第一部分以及上壳形成近似T字形的壳体结构。
进一步地,该第二部分21c为中空的圆柱状壳体结构,且该第二部分21c的中空内部形成该镜头通道。镜头通道具有开口,该摄像头22固设于第一内部空间且该摄像头22的镜头沿该镜头通道朝向该外部空间。即,摄像头22可通过镜头通道的开口实现取景拍摄。
由此可知,该转动部件21不仅可实现带动摄像头22相对壳体10转动,还可形成保护该摄像头22的外壳并实现摄像头的取景拍摄。
结合图4、图8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设有拍摄窗口10b,转动部件21穿设于拍摄窗口10b,摄像头22伸出拍摄窗口10b外且可相对拍摄窗口10b转动,壳体10内固设有固定罩60,固定罩60部分罩设于转动部件21上且遮盖该拍摄窗口10b。
采用在壳体10上设置拍摄窗口10b以实现摄像头22可伸出拍摄窗口10b外实现拍摄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的车载拍摄装置的摄像头仅装设于壳体内部且仅能从壳体内部实现取景的方式,不仅可减少摄像头对壳体内部空间的占用,同时也可避免壳体对摄像头的拍摄视角造成遮挡的情况,确保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此外,采用固定罩60遮盖该拍摄窗口10b,可有效避免外部杂物、灰尘等通过拍摄窗口10b进入壳体10内而导致不便清理的情况,同时也可避免外部杂物、灰尘对壳体10内部的电子器件造成的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该拍摄装置通过拍摄窗口10b提供摄像头22伸出壳体10外部拍摄的空间,实现摄像头22在壳体10外部取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拍摄装置与传统有防撞功能的监测器不同。同时设置了固定罩60与摄像模组20连接并遮盖拍摄窗口10b,可防止外部杂物通过拍摄窗口10b进入壳体10内部损坏内部的电子器件的情况,这也是本发明的发明点之一。
进一步地,结合图9至图12所示,固定罩60包括连接部分61及固定连接于连接部分61的遮盖部分62,连接部分61罩设于转动部件21,遮盖部分62遮盖拍摄窗口10b。具体地,转动部件21的下壳212部分穿过该拍摄窗口10b,摄像头22可沿下壳212的第二部分21c穿过该拍摄窗口10b实现取景,该连接部分61为与上壳211的结构相匹配的圆柱状罩体,从而可实现罩设在该上壳211的外部。该遮盖部分62为近似平板状且可与连接部分61一体成型,从而使得遮盖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为连续过渡,从而实现完全遮盖该拍摄窗口10b。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遮盖部分62对拍摄窗口10b的全遮盖,该遮盖部分62设有过渡结构621,过渡结构621与拍摄窗口10b的边缘贴合。
应该得知的是,由于固定罩60的连接部分61罩设于转动部分的上壳211外部,因此,为了不影响摄像头22连接器221与主板40的走线连接,该固定罩60罩设于转动部件21的连接部分61开设有与转动部件21的第一出线窗口21a对应的第二出线窗口611,该连接器221的线缆可通过第一出线窗口21a向第二出线窗口611穿出并连接于主板40。
结合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动部件21可相对该固定罩60转动,以使摄像模组20相对该固定罩60转动,进而使摄像头22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转动部件21相对与固定罩60的转动连接,固定罩60的连接部分61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部612,该连接部分6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件(未图示),转动部件21的上壳211和下壳212的第一部分21b还形成两相对端,该转动部件21的一相对端与该转动连接部612转动连接,该转动部件21的另一相对端转动连接于该连接件。具体地,该连接件与该固定罩60均在两者的连接位置设有防呆结构613,该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壳体10内部且该连接件通过防呆结构613连接于该固定罩60的连接部分61,该防呆结构613便于装配时确定连接件的安装方向。
进一步地,该转动连接部612设有限位槽61a,该转动部件21的一端设有位于限位槽61a内且用于与限位槽61a配合连接的限位键213。具体地,该限位槽61a为近似一字形槽,包括两限位端面,该限位键213位于该限位槽61a内,且该限位键213为近似十字状,限位键213上设有条形凸起。当该转动部件21转动时,该限位键213随着转动部件21的转动在限位槽61a内转动直至限位键213的条形凸起抵接于限位槽61a的限位端面时,此时,由于限位槽61a的限位作用,限位键213不再继续转动,从而限定转动部件21继续转动,此时摄像头22的调整不再可调。当需再次调整摄像头22的位置时,可沿反向转动该转动部件21,使得限位键213的条形凸起相对限位槽61a的限位端面分离即可。
更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转动部件21在转动过程中与固定罩60的遮盖部分62抵接而导致对遮盖部分62造成损坏的情况,固定罩60的遮盖部分62设有对应摄像头22设置的避空位622,该避空位622为与第二部分21c配合的凹弧槽,该避空位622不仅可增大该转动部件21的转动角度,且转动到极限位置时该避空位621可与转动部件21下壳212的第二部分21c完全贴合,从而防止转动时转动部件21对固定罩60造成损坏。
结合图4、图13所示,为了实现转动部件21在壳体10内部的转动和对转动部件21的支撑,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内成型有承载架70,承载架70设有与拍摄窗口10b连通的通槽71,通槽71内形成承载部72,转动部件21转动位于承载部72。具体地,该承载架70自拍摄窗口10b的边缘向壳体10内部成型且位于该拍摄窗口10b上方,同时从该承载架70的顶部向拍摄窗口10b开设与该拍摄窗口10b连通的通槽71,该承载架70使壳体10形成凹字状的凹腔,该承载架70的两相对侧板设有两近似弧形的承载部72,从而使得转动部件21可在该承载部72上实现转动。
结合图4、图14至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为近似鼠标形状,壳体10包括底壳11和与底壳11固定连接并形成用于设置主板40的第二内部空间(未标示)的顶壳12。具体地,底壳11和顶壳12均在两者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相配合的扣槽111和卡扣121,以使两者固定连接。且为了将摄像头22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该底壳11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112和该顶壳12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122。
进一步地,该底壳11包括近似凹字形的凹腔113及与该凹腔113连接形成该拍摄窗口10b的底板114,凹腔113形成第二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凹腔113包括两相对间隔于拍摄窗口10b两侧的第一凹腔11a和第二凹腔11b以及连通该第一凹腔11a和该第二凹腔11b的第三凹腔11c,该底板114连接于第一凹腔11a和第二凹腔11b之间的间隔,且该底板114与第一凹腔11a和第二凹腔的11b内表面形成近似台阶面的第一连续面和第二连续面,转动部件21位于底壳11的凹腔113,能有效减小拍摄装置的体积。
由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拍摄装置通过凹腔113及底板114连接形成底壳11,设置摄像模组20位于凹腔113,凹腔113内表面与底板114表面形成台阶面。若底板114连接于凹腔113并与凹腔113未形成台阶面,则该底板114与设于底壳11的主板支架80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底板114与主板支架80之间的间隙未设置部件,为壳体10内未利用的空间,拍摄装置的体积较大。反之,底板144连接于凹腔113并与凹腔113形成台阶面,可使得设于底壳11的主板支架80与底板114之间形成较小间隙,从而使拍摄装置内部结构紧凑,减小拍摄装置的体积,这也是本发明的发明点之一。
结合图4、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部空间内设有报警器件30,底壳11对应报警器件30的位置设有出声孔115。具体地,该报警器件30固定连接于底壳11且位于第三凹腔11c,该报警器件30可为喇叭,该报警器件30可受到主板40控制,当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时,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采取制动或及时调整车辆的行驶方向以防止发生碰撞,该出声孔115用于出声的同时还可用于散热。
进一步地,底壳11靠近出声孔115的位置设有按键116及运行灯117,按键116用于控制拍摄装置的运行状态,运行灯117用于显示拍摄装置的运行状态。按键116可包括用于报警器件30音量调节的音量键11d和用于启动或关闭拍摄装置的电源键11e等,驾驶员可通过运行灯117是否正常亮起而判断该拍摄装置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结合图16、图20、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车载拍摄装置的图像存储功能以及实现与驾驶员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者电脑)实现通讯的功能,主板40的一端设有USB接口41及用于插拔SIM卡或存储卡的卡槽42,顶壳12对应USB接口41和卡槽4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USB槽123和插拔槽124,USB槽123与USB接口41连通,插拔槽124与卡槽42连通,该卡槽42可包括TF卡槽421和SIM卡槽422。该主板40上还设有用于接收GPS信号的GPS天线43、防止信号干扰的若干屏蔽罩44以及若干电连接报警器件30、按键113或运行灯114等的预留连接器45。
再次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载拍摄装置的工作过程:
当该拍摄装置应用于汽车时,例如公共汽车、私家车等,可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内,然后通过调整孔转动该转动部件,使摄像头相对壳体转动,当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时,可停止转动使该摄像头处于该角度,此时摄像头可获得拍摄车辆前方道路的最佳角度。
当设置有该拍摄装置的汽车在路上行驶时,摄像模组可获取车辆前方道路的路况并生成图像传输至主板,该图像经过主板处理后主板判断出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时,例如距离前方车辆太近、偏离道路行驶、车辆远大于前方车辆,主板可控制报警器件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此时,驾驶员收到报警器件的警报后采取制动或调整车辆的行驶方向,避免了追尾前方车辆以及后方车辆追尾该车辆。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车辆以及不同的拍摄场合,通用性高。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车载拍摄装置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可为3M胶,在不同型号的车辆上使用时均可直接通过3M胶直接将该拍摄装置固定于前挡风玻璃内;此外,摄像模组摄像模组设置转动部件使摄像头可相壳体转动,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在不同拍摄场合均可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以取得最佳拍摄角度。
(2)体积小。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车载拍摄装置,通过在壳体内的主板支架设置了空槽,使主板设于主板支架上时,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位于空槽内,此时,主板支架与主板紧贴,减小两者结合的厚度,进而减小拍摄装置的体积。
实施例二
结合图6、图12、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与实施例一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的区别之处在于:
该转动部件21的上壳211设有第一散热窗口21d。具体地,该第一散热窗口21d形成为固设于转动部件21内的摄像头22产生的热量提供发散到转动部件21外的散热通道,从而防止热量集中在转动部件内,为摄像头营造正常的运行环境。
进一步地,固定罩60设有第二散热窗口614。具体地,设于转动部件21上的固定罩60的连接部分61设有与该第一散热窗口21d对应的第二散热窗口614,摄像头22产生的热量途经第一散热窗口21d从第二散热窗口614继续向上散发至固定罩60上方。
结合图18至19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实现主板40在壳体内的固定,壳体10内设有主板支架80,主板支架80设于承载架70上方,且与承载架70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散热间隙,主板40固设于主板支架80上。具体地,该主板支架80可包括第一连接部81、第二连接部82以及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81和该第二连接部82的固定部83,第一连接部81和第二连接部82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0的两相对内壁,且该固定部83与固定罩60的遮挡部分62和底壳11的底板114之间均形成散热间隙,从而使得散发到固定罩60上方的热量的一部分可沿该散热间隙通向底板114,并通过底板114的若干第一散热孔112发散到壳体10外部,从而有效降低拍摄装置运行时的温度。
由此可知,该拍摄装置通过转动部件21开设第一散热窗口21d和固定罩60开设连通第一散热窗口21d的第二散热窗口614、主板支架80与固定罩60和底板114形成散热间隙、底板114设置若干第一散热孔112的方式,形成了第一散热通道,该第一散热通道可使摄像头22的一部分热量发散到壳体10外部。
结合图20至图22所示,进一步地,该主板支架80上设有若干空槽84,主板40设于主板支架80上时,主板40上的电子元器件位于空槽84内,既能使主板40与主板支架80完全贴合,减少两者叠置的厚度,又可使主板40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向下发散并经过主板支架80与底板114之间的散热间隙从底板114的若干第一散热孔112发散到壳体10外部。可以理解的是,主板40的另一部分热量可直接向上通过顶壳12的若干第三散热孔125发散到壳体10外部。
结合图23至图26所示,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0对应摄像模组20的位置设有第一散热板12a及固设于第一散热板12a上的防烫板12b,防烫板12b上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122。具体地,该第一散热板12a设于顶壳12正对摄像模组20的位置,固定罩60上方的另一部分热量可继续向上发散,经由该第一散热板12a从防烫板12b上的第二散热孔122散发出壳体10外部。
由此可知,该拍摄装置通过转动部件21开设第一散热窗口21d和固定罩开设连通第一散热窗口21d的第二散热窗口614、顶壳12设置第一散热板12a及防烫板12b的方式,形成了第二散热通道,该第二散热通道可使摄像头22的另一部分热量散发到壳体10外部。
由此可知,该拍摄装置内部形成了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用于将拍摄装置工作时摄像头22和主板40产生的热量通过不同散热通道同时发散到拍摄装置外部,提高拍摄装置的散热效率,降低拍摄装置的工作温度,防止出现温度过高损伤拍摄装置内部的部件的情况,可延长拍摄装置的使用寿命,这也是本发明的发明点之一。
结合图27至图28所示,进一步地,第二内部空间内设有第二散热板90,第二散热板90包括吸热部91和与所述吸热部91固定连接的导热部92,吸热部91固设于主板40,导热部92贴设于第一散热板12a,吸热部91用于吸收主板40发出的大部分热量,并通过导热部92将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板12a。具体地,该吸热部91包括第一吸热部911和第二吸热部912,导热部92固定连接于第一吸热部911和第二吸热部912之间,第一吸热部911和第二吸热部912贴设于主板40,导热部92贴设于第一散热板12a。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散热板90用于吸收主板40上的电子元器件运行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通过热传导自吸热部91经过导热部92传导至第一散热板12a,并通过第一散热板12a和防烫板12b的第二散热孔122散出壳体10外部。
应该得知的是,该第一散热板12a为该拍摄装置产生的大部分热量散发出壳体10的集中部位,该部位温度较高,该防烫板12b的设置可防止该部位散出的大量热量烫伤用户。
本实发明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摄像头产生的热量可同过不同散热通道发散到壳体外部,通过在转动部件开设第一散热窗口、固定罩开设与第一散热窗口连通的第二散热窗口、主板支架与固定罩之间形成散热间隙、底壳设置若干第一散热孔,由此形成连通第一散热窗口、第二散热窗口、散热间隙、第一散热孔的第一散热通道;在顶壳设置第一散热板和设有第二散热孔的防烫板,形成连通第一散热窗口、第二散热窗口、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孔的第二散热通道。
主板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直接发散或热传递的方式发散到壳体外部,通过在顶壳和底壳设置散热孔,主板产生的热量可直接通过散热孔直接发散到壳体外部;在主板上设置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的吸热部贴设于主板,第二散热板的导热部贴设于第一散热板,主板产生的热量也第二散热板传导至第一散热板并通过第二散热孔发散到壳体外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应用了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与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一句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
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摄像模组用于实时拍摄车辆前向道路的路况并生成图像传输至所述主板;以及
报警器件,所述报警器件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所述主板用于接收、处理所述摄像模组传输的所述图像,并根据对所述图像的处理结果判断出所述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时,控制所述报警器件发出警报;
所述摄像模组包括转动部件及固设于所述转动部件的摄像头,所述转动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以使所述摄像头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并获得不同的拍摄角度;
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部分罩设于所述转动部件,且所述固定罩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
所述壳体设有拍摄窗口,所述转动部件穿设于所述拍摄窗口,所述摄像头伸出所述拍摄窗口外且可相对所述拍摄窗口转动,所述固定罩包括连接部分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的遮盖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罩设于所述转动部件,所述遮盖部分遮盖所述拍摄窗口,且所述遮盖部分上设有对应所述摄像头设置的避空位;
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并形成用于设置所述主板的第二内部空间的顶壳,所述底壳包括凹腔及与所述凹腔连接形成所述拍摄窗口的底板,所述凹腔形成所述第二内部空间的一部分,所述凹腔包括两相对间隔于所述拍摄窗口两侧的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的第三凹腔,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之间的间隔,所述凹腔内表面与所述底板表面形成台阶面,所述转动部件位于所述底壳的所述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上壳形成第一内部空间,所述摄像头固设于所述下壳且位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包括第一部分和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并与所述上壳形成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所述第二部分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一内部空间的镜头通道,所述摄像头固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且通过所述镜头通道实现取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部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部件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用于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连接的限位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转动部件的所述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转动部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的调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罩的另一端,所述转动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成型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设有与所述拍摄窗口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内形成承载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位于所述承载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支架,所述主板支架设于所述承载架上方且与所述承载架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散热间隙,所述主板固设于所述主板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
所述转动部件上设有第一散热窗口,所述固定罩对应所述第一散热窗口设有第二散热窗口;
所述第一散热窗口、所述第二散热窗口、所述散热间隙以及所述第一散热孔依次连通形成用于将所述摄像头产生的热量散发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一散热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一端设有USB接口及用于插拔SIM卡或存储卡的卡槽,所述顶壳对应所述卡槽和USB接口的位置分别设有插拔槽和USB槽,所述插拔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USB槽与所述USB接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对应所述摄像模组的位置设有第一散热板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上的防烫板,所述防烫板上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内设有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包括吸热部和与所述吸热部固定连接的导热部,所述吸热部固设于所述主板,所述导热部贴设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吸热部用于吸收所述主板发出的热量,并通过所述导热部将所述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散热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上对应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位置设有第一散热窗口,所述第一散热窗口与所述防烫板的所述第二散热孔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窗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孔形成用于将所述摄像模组产生的热量散发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散热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件设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内,所述底壳对应所述报警器件的位置设有出声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靠近所述出声孔的位置还设有按键及运行灯,所述按键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灯用于显示所述拍摄装置的运行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拍摄装置固定于所述车辆的挡风玻璃。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行驶状态包括所述车辆与前车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安全距离、所述车辆追尾前车的时间小于预设制动时间以及所述车辆与车道线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偏离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42973.0A CN109493642B (zh) | 2018-10-24 | 2018-10-24 | 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42973.0A CN109493642B (zh) | 2018-10-24 | 2018-10-24 | 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93642A CN109493642A (zh) | 2019-03-19 |
CN109493642B true CN109493642B (zh) | 2024-04-02 |
Family
ID=65692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42973.0A Active CN109493642B (zh) | 2018-10-24 | 2018-10-24 | 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936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4033A (zh) * | 2019-04-23 | 2020-10-27 | 东莞潜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前视视觉系统 |
CN113920706A (zh) * | 2021-08-28 | 2022-01-11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异常事件防控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85534A (ja) * | 1995-04-12 | 1996-11-01 | Suzuki Motor Corp | 車載用画像処理装置 |
CN204537252U (zh) * | 2015-04-01 | 2015-08-05 | 深圳市白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 |
CN204681510U (zh) * | 2015-06-02 | 2015-09-30 | 北京信路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违章驾驶视频取证装置 |
WO2015149547A1 (zh) * | 2014-04-01 | 2015-10-08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外车载摄像机 |
CN105227821A (zh) * | 2015-10-23 | 2016-01-06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KR101783864B1 (ko) * | 2016-10-27 | 2017-10-23 |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 차량용 카메라 |
CN207594845U (zh) * | 2017-12-15 | 2018-07-10 | 青岛安德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方位汽车防撞预警器 |
JP2018116171A (ja) * | 2017-01-19 | 2018-07-26 | 株式会社ザクティ |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装置 |
CN207665076U (zh) * | 2018-01-16 | 2018-07-27 | 深圳市尚为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摄像头外部散热壳体 |
CN208954350U (zh) * | 2018-10-24 | 2019-06-07 | 初速度(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03974B2 (ja) * | 2014-10-22 | 2018-04-0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載カメラ装置及び車載システム |
-
2018
- 2018-10-24 CN CN201811242973.0A patent/CN1094936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85534A (ja) * | 1995-04-12 | 1996-11-01 | Suzuki Motor Corp | 車載用画像処理装置 |
WO2015149547A1 (zh) * | 2014-04-01 | 2015-10-08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外车载摄像机 |
CN204537252U (zh) * | 2015-04-01 | 2015-08-05 | 深圳市白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 |
CN204681510U (zh) * | 2015-06-02 | 2015-09-30 | 北京信路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违章驾驶视频取证装置 |
CN105227821A (zh) * | 2015-10-23 | 2016-01-06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KR101783864B1 (ko) * | 2016-10-27 | 2017-10-23 |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 차량용 카메라 |
JP2018116171A (ja) * | 2017-01-19 | 2018-07-26 | 株式会社ザクティ |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装置 |
CN207594845U (zh) * | 2017-12-15 | 2018-07-10 | 青岛安德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方位汽车防撞预警器 |
CN207665076U (zh) * | 2018-01-16 | 2018-07-27 | 深圳市尚为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摄像头外部散热壳体 |
CN208954350U (zh) * | 2018-10-24 | 2019-06-07 | 初速度(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93642A (zh) | 2019-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054348B1 (en) | Stereo camera for a vehicle | |
KR101819003B1 (ko) | 차량 운전 보조 장치 및 차량 | |
US20150042798A1 (en) | In-vehicle camera | |
US20150042874A1 (en) | In-vehicle camera | |
JP5316991B2 (ja) |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及び機器 | |
CN111225831B (zh) | 应用于车辆的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模块和车辆 | |
CN109493642B (zh) | 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 |
US11738696B2 (en) | Device for sensing the vehicle surroundings of a vehicle | |
JP6415649B1 (ja) | 車載カメラ | |
US10518717B2 (en) | Video-camera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assembly method | |
JP6308505B2 (ja) |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本体及び機器 | |
CN113366385B (zh) | 具有集成式冷却风扇的车载前向相机模块 | |
CN112793539A (zh) | 用于车辆的驾驶员辅助系统 | |
JP2018116722A (ja) |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本体及び機器 | |
US10523868B2 (en) |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system | |
KR100894484B1 (ko) | 차량용 후방 감시카메라 | |
CN219487330U (zh) | 一种具有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车载智能摄像头 | |
JP5818181B2 (ja) |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本体及び機器 | |
CN208954350U (zh) | 一种具有防撞预警功能的车载拍摄装置 | |
CN215067291U (zh) | 一种毫米波倒车雷达 | |
JP2016026351A (ja) |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本体及び機器 | |
WO2017125477A1 (en) | Antenna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as well as motor vehicle | |
CN213028246U (zh) | 一种汽车全景监控设备 | |
JP2020155146A (ja) | 車載機器およびドライブレコーダ | |
CN214396606U (zh) | 车载摄像装置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3 Address after: 215100 floor 23, Tiancheng Times Business Plaza, No. 58, qinglonggang Road, high speed rail new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MOMENTA (SU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1-a32, Tiancheng information building, No. 88, South Tiancheng Road, high speed railway new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215100 Applicant before: MOMENTA (SUZHOU) TECHNOLOGY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