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479671A -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9671A
CN109479671A CN201811525599.5A CN201811525599A CN109479671A CN 109479671 A CN109479671 A CN 109479671A CN 201811525599 A CN201811525599 A CN 201811525599A CN 109479671 A CN109479671 A CN 109479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esticating
tuber
matrix
pinellia
cultiv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55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5255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796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79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96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01G24/2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plant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01G24/1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soil minerals
    • A01G24/15Calcined rock, e.g. perlite, vermiculite or clay aggreg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3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synthetic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00Superphosphates, i.e. fertilisers produced by reacting rock or bone phosphates with sulfuric or phosphoric acid in such amounts and concentrations as to yield solid products directly
    • C05B1/02Super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50Treatments comb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s, e.g. anaerobic and aerobic treatment or vermicomposting and aerob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用栽培基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基质由80~90份秸秆腐熟堆肥、5~18份无机矿物材料和1~5份复合调理剂复配而成。本发明的基质配方选材容易,生产工艺简单,配比合理,使用方便而高效,可充分发挥半夏组培苗驯化栽培所需的保水、透气、生根、抗病和营养作用,且所用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采用本发明的驯化栽培基质进行繁育的半夏组培苗生长势好,苗壮、苗齐,根茎发达,植株健壮。采用本发明驯化栽培基质进行半夏驯化栽培所需的炼苗时间较短,仅需1~2个月即可移入大田栽培,且成活率达到95%以上,使用成本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栽培基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是中药处方中使用频率较高、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重要中药材,在558种中药材处方中,半夏列为使用频率最高的30味中药中的第22位,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早孕等重要药理作用。随着对半夏药用功效研究的逐步深入,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破坏性采挖半夏野生资源,不仅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还导致野生资源已近枯竭、市场价格连年攀升。为解决半夏的供需矛盾,开展人工栽培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人工栽培一般采用小块茎和珠芽作为无性繁殖,但由于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低、成本过高,限制了半夏的大田栽培生产。
用组培方法繁育半夏种苗已成为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同时有报道表明组培半夏与野生半夏质量上没有本质差别,甚至组培苗的生物碱含量高于野生半夏,符合商品半夏要求,故用组培苗为种,进行规模化栽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相关的愈伤组织诱导技术、脱毒处理技术等日益成熟。但是,组培苗在炼苗、驯化栽培环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驯化栽培基质。由于栽培基质选择不当或者配方不科学,半夏组培苗在驯化炼苗过程中,生长状态不好,成活率较低,这大大限制了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规模化生产应用。因此,对于半夏组培苗驯化阶段生长基质的研究迫在眉睫。
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河沙或者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组培苗驯化基质。现有技术中的驯化基质的组分大多数由腐殖土、草木灰、细沙、珍珠岩、多菌灵等混合而成。由于腐殖土存在采挖难、采挖费人工、采挖破坏生态环境和受季节天气影响,加上基质养分不稳定、容易带病菌等问题,不适合栽培基质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其次,采用这些驯化基质进行炼苗栽培,须移栽2-3个月方可进行大田栽培,驯化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驯化栽培基质选材容易、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单,采用本发明的驯化栽培基质进行繁育的半夏组培苗生长势好,苗壮、苗齐,根茎发达,植株健壮;采用本发明的驯化栽培基质进行半夏驯化栽培所需的炼苗时间短、成活率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90份秸秆腐熟堆肥、5~18份无机矿物材料和1~5份复合调理剂。
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无机矿物材料包括2~10份蛭石和3~8份珍珠岩。
进一步地,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调理剂包括20%~30%的硫磺、67%~79%过磷酸钙和1%~3%的DA-7。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上述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高温好氧发酵,按体积百分比计,将50%~70%的粉碎植物秸秆和30%~50%酒糟泥混合,使混合物料的初始水分控制在45~55%;在所得混合物物料中添加秸秆腐熟剂和固氮剂,经20-22天高温好氧发酵后,转入陈化车间进行二次发酵腐熟;
步骤2:二次好氧发酵,向高温好氧发酵料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在陈化车间采用间歇供氧方式,好氧发酵10~15天,待水分降至25~35%,温度稳定与常温一致,得到腐熟料;
步骤3:按质量份数计,取80~90份步骤2中的腐熟料、5~18份无机矿物材料和1~5份复合调理剂混合降容重,将混合物料堆放5~7天;
步骤4:检测和包装,将步骤3的物料取样检测,符合理化指标后进行称重包装,即为制备获得基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秸秆腐熟剂为由豆粕粉填充载体、解纤维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酿酒酵母配成的发酵剂,所述解纤维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黑曲霉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酿酒酵母有效活菌数为1亿/克;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秸秆腐熟剂的添加量为秸秆酒糟泥混合物料的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固氮剂为由过磷酸钙、氢氧化镁和黄腐酸钾配制而成的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为:过磷酸钙37.5%、氢氧化镁20%、黄腐酸钾42.5%;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固氮剂的添加量为秸秆酒糟泥混合物料的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高温好氧发酵的条件为:升温阶段控制2~3天、温度45~50℃,高温阶段维持10~15天、温度55~70℃,降温阶段维持2~3天、温度40~45℃,冷却阶段控制1~2天,期间翻堆4~5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纤维素分解菌为绿色木霉,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绿色木霉的添加量为高温好氧发酵料的1%。
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步骤3中无机矿物材料包括2~10份蛭石和3~8份珍珠岩。
进一步地,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调理剂包括20%~30%的硫磺、67%~79%过磷酸钙和1%~3%的DA-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基质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秸秆类为农作物茎秆、蔬菜尾菜、食用菌菌渣和果壳等废弃物,酒糟为酒精厂或白酒厂酿酒后的糟泥,这些原料都属于植物源类,不含有害物质,作为半夏驯化栽培的基料,同源性好,养分均衡、效果稳定。
(2)本发明的驯化栽培基质,以有机原料和无机材料复配而成,保水保肥性好,营养全面,能满足组培苗生长60天的营养需求。同时基质容重小,比传统营养土或以河沙、腐殖土为原料的基质的容重轻30%以上,减少运输和人工成本10%以上。
(3)利用植物秸秆和酒糟泥制备半夏驯化栽培基质,不仅解决了腐殖土取土难、浪费生态资源以及农业废弃生物质丢弃或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同时,开展栽培基质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有利于促进高效农业的可持续生产,推动中药材生产全程标准化,减少劳动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4)利用高温好氧发酵工艺进行标准化生产,发酵腐熟后基质原料理化性状稳定、腐熟度基本一致,所形成的腐殖质(DOM)含量高于自然环境中的腐殖土并且不含病菌和其他杂质,安全性高。
(5)利用硫磺和过磷酸钙对基质进行调理,不仅提供半夏苗期生长所需要的磷、钙、硫和镁等营养元素,还具有综合调酸功效,确保了半夏栽培基质的pH值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杀灭病菌的作用,促进半夏苗期的健康生长。
(6)基质复合调理剂中的DA-7(胺新脂)属于植物生长刺激素类的物质,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新根生长的作用,在基质中的其它营养物质共同作用下,能提高半夏组培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促进组培苗新根快发,显著提高半夏组培苗的秧苗素质,成苗率达到95%以上,苗齐苗壮。同时缩短炼苗期,比传统的基质(河沙)缩短10-15天。
具体实施方式
展示一下实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且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同时从材料、方法和反应条件进行改进,所有这些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一、半夏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制备
本发明的驯化栽培基质包括80~90份秸秆腐熟堆肥、5~18份无机矿物材料和1~5份复合调理剂,具体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半夏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的有机原料发酵和添加无机矿物材料及调理剂。
1、半夏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的有机原料发酵
实验基质为本发明的以植物秸秆和酒糟泥为有机原料进行堆肥发酵生产的半夏驯化栽培基质,有机物料的养分、水分和碳氮比对堆肥发酵腐熟的影响至关重要,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料适宜的碳氮比为25左右,正常发酵时间为30天左右。试验中所选取的原料,经多次检测其理化性状指标后求平均值结果表明,作物秸秆的碳氮比较高,大约在40-60之间(见表1);酒糟泥是指乙醇发酵后沉淀下来的活性糟泥,主要成分是经过数代发酵后不能再利用的废弃酵母泥和糟渣,含粗蛋白29.97%,其重金属低于国家标准(见表2),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填埋或地表堆积,污染环境,利用其有效养分高、碳氮比低的特点,将两者进行混合调整,以适应堆肥发酵所需的碳源和氮源。
表1原料理化性状指标
表2酒精糟泥无害化指标检测结果
数据来源:湖北省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检测报告
(1)高温好氧发酵
将植物秸秆粉碎成1-5cm的段状,按体积百分比计,将50%-70%的植物秸秆和30%-50%酒(精)糟泥混合,使混合物料的初始水分控制在45~55%;在所得混合物物料中按质量比通过电脑计量皮带秤添加秸秆腐熟剂和的固氮剂,然后在太阳能堆肥快速升温装置中进行高温好氧发酵,翻堆4-5次,经20-22天后,转入陈化车间进行二次发酵腐熟。该步骤中太阳能堆肥快速升温装置为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专利号为ZL 201220164303.3),高温好氧发酵的条件为:升温阶段控制2-3天、温度45-50℃,高温阶段维持10-15天、温度55-70℃,降温阶段维持2-3天、温度40-45℃,冷却阶段控制1-2天,期间需要利用翻堆机翻堆4-5次。
其中秸秆主要是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以生物质为主,C/N比约40,酒糟主要是白酒厂或者酒精(乙醇)厂酿造白酒或者酒精(乙醇)发酵分离后的废弃酵母、糟泥,以蛋白质为主,少量的有机质,水分60%左右,C/N比约15,通过混合后,物料C/N比为25左右,符合堆肥发酵的C/N比。
本发明的秸秆腐熟剂为由豆粕粉、解纤维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酿酒酵母配成的发酵剂,解纤维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黑曲霉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酿酒酵母有效活菌数为1亿/克;秸秆腐熟剂的添加量为秸秆酒糟泥混合物料的1%;其中以豆粕粉为营养载体,作为菌群的初始氮源和碳源,促进发酵菌群快速繁殖产酶,利用太阳能升温发酵装置达到快速升温,缩短发酵时间,通过20-22天的好氧发酵,完成秸秆有机料的糖分解和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
大多数堆肥企业为了减少发酵翻堆过程中堆体的氨氮损失,一般都以磷酸和氢氧化镁为固氮剂添加到发酵物料中,通过发酵反应在堆体中形成类似于磷酸镁铵(鸟粪石)结晶的方式来固氮,但在反应过程中常常因为物料中的水分和组分影响,容易引起絮凝现象,所形成的磷酸镁铵的量和成分及品质都不能稳定,因此,固氮效果也不稳定。本发明的固氮剂为由过磷酸钙、氢氧化镁和黄腐酸钾配制而成的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为:过磷酸钙37.5%、氢氧化镁20%、黄腐酸钾42.5%;固氮剂的添加量为秸秆酒糟泥混合物料的2%;利用黄腐酸具有抗絮凝和生物络合的特点,在发酵过程中能促进磷酸镁铵(鸟粪石)结晶反应的形成,不仅固氮效果稳定、总氮损失控制量显著,同时所形成的鸟粪石结晶中还富含钙、钾、硅,品质显著高于传统的固氮剂所形成的结晶。
(2)二次好氧发酵
将高温好氧发酵的有机料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在陈化车间采用间歇供氧方式,好氧发酵10-15天,期间翻堆2-3次,待水分降至25~35%,温度稳定与常温一致,得到腐熟料。其中纤维素分解菌为绿色木霉,按质量百分比计,绿色木霉的添加量为高温好氧发酵料的1%,其作用是在二次发酵过程中,通过供氧和翻堆,分解物料中的半纤维素和半木质素,发酵完成后,物料腐熟度达到95%以上。
2、添加无机矿物材料和调理剂
按质量份数计,取80~90份步骤2中的腐熟料、5~18份无机矿物材料和1~5份复合调理剂混合降容重,将混合物料堆放5~7天。
其中调理剂为由10%-30%的硫磺、67%-79%的过磷酸钙和1%-3%的DA-7组成的复合调理剂。由于半夏怕干旱、忌高温、畏强光,适合在湿润肥沃和pH 6-7的微酸性的沙质土壤中生长,组培苗在驯化栽培阶段,主要是防病害、促生根。有机料通过堆肥发酵后,腐熟基料呈碱性,pH都在7.0以上,必须要对基料进行调理,使栽培基质pH控制在6.5左右。复合调理剂中的硫磺和过磷酸钙,不仅可以降低基质的pH,使其稳定在6.5左右,稳定时长达50天左右。同时,过磷酸钙可以补充半夏苗期生长所需要的速效磷、硫磺可以杀灭土壤病菌,起到防病效果;复合调理剂中的DA-7(胺新脂)属于植物生长刺激素类的物质,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新根生长的作用,在基质中的其它营养物质共同作用下,能提高半夏组培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促进组培苗新根快发,显著提高半夏组培苗的秧苗素质,成苗率达到95%以上,苗齐苗壮。同时缩短炼苗期,比传统的基质(河沙)缩短10-15天。
无机材料为包括2~10份蛭石和3~8份珍珠岩的混合无机材料,主要起降低基质容重和保水透气的作用。蛭石为2mm左右的粒径,珍珠岩为3-5mm左右的粒径,要求无粉尘,无杂质,粒径不得过大,否则容易漂浮,混合后的基质容重为400g/L-600g/L。
3、检测和包装
将上述添加了无机矿物材料和调理剂的发酵物料取样检测,符合理化指标后进行称重包装,即为制备获得基质。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的质量标准为:总养分(N+P2O5+KO2)3.5-4.5%,酸碱度pH5.5-7.0,电导率EC<1.0mS/cm,容重400-600g/L,有机质≥40%。
二、驯化栽培基质的使用方法
将上述的方法制备的驯化栽培基质用于半夏组培苗炼苗驯化栽培,使用技术如下:
将分切的半夏珠芽或块茎置于瓶中在培养基上进行人工培养,当半夏组培苗长至高度为5-8cm,且有发达的根系时(根长约1.0cm左右),打开瓶盖,喷洒无菌水,喷洒量为每瓶6-8ml;喷洒无菌水后,继续在培养室放置2-3天;从培养瓶中取出半夏组培苗,应特别注意不要损伤根系,用自来水将根部冲洗干净,用柔软的小刷子轻轻刷掉根上的琼脂,越彻底越好,要尽量不伤根;将冲洗干净的半夏组培苗放在比较干净的报纸或草纸上,待根、叶上没有多余的水分再移栽入驯化苗床上,驯化苗床是采用本发明的驯化栽培基质进行平铺,厚度约为5cm左右,用树枝或者竹片将基质划成一行深度大约2cm的条沟,然后将半夏组培苗条栽于上,再划行条栽,如此反复,移栽完成后对床面用清水喷洒浇透,最后将苗床用透光率为40-60%的遮阳网或黑白膜进行小拱棚覆盖,建成炼苗圃,也可以采用钢构塑料大棚进行炼苗栽培。半夏组培苗炼苗控制温度为20-25℃,湿度为40-50%,经20-30d,新根就可形成,此时即可移栽到种植田中,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当年移栽的试管苗当年则可收获块茎,千粒重约2kg。
三、以下通过实施例1-3来进行堆肥混合发酵试验的结果分析
实施例1
1.基质原料:50Kg植物秸秆+50Kg酒精糟泥+1Kg发酵剂+2Kg固氮剂。
2.高温好氧发酵时间:20天。
3.二次腐熟发酵时间:15天。
4.秸秆腐熟剂:豆粕粉填充载体、解纤维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黑曲霉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酿酒酵母有效活菌数为1亿/克。
5.固氮剂:过磷酸钙37.5%、氢氧化镁20%、黄腐酸钾42.5%。
实施例2
1.基质原料:60Kg植物秸秆+40Kg酒精糟泥+1Kg发酵剂+2Kg固氮剂
2.高温好氧发酵时间:20天
3.二次腐熟发酵时间:12天
4.秸秆腐熟剂:豆粕粉填充载体、解纤维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黑曲霉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酿酒酵母有效活菌数为1亿/克。
5.固氮剂:过磷酸钙37.5%、氢氧化镁20%、黄腐酸钾42.5%。
实施例3
1.基质原料:70Kg植物秸秆+30Kg酒精糟泥+1Kg发酵剂+2Kg固氮剂
2.高温好氧发酵时间:22天
3.二次腐熟发酵时间:10天
4.秸秆腐熟剂:豆粕粉填充载体、解纤维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黑曲霉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酿酒酵母有效活菌数为1亿/克。
5.固氮剂:过磷酸钙37.5%、氢氧化镁20%、黄腐酸钾42.5%。
将实施例1-3中的配料按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混合堆肥发酵,对发酵后的物料腐熟度和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堆肥发酵最佳的物料配比,为半夏组培苗驯化栽培确定最佳的有机基质。
结果分析
实验发现,3个实施例的物料均在堆放前7天温度不断升高,快速进入高温发酵阶段,堆体的pH和EC均明显升高。堆肥发酵过程中,pH值呈现“高-低-高”的变化。前期微生物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氨,导致堆体前期pH值升高、但随后由于微生物代谢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使物料pH值呈现下降趋势,发酵后期pH再升高,与大多数中温微生物死亡、腐熟物料中的铵盐积累和有机质腐殖质化反应有关。在发酵过程中,Mg、Fe、Mn、Zn、K、Cu等金属离子活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发酵过程中堆体的EC值会不断升高。(表3)
表3有机物料发酵前后的养分变化
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3个实施例中的物料配方堆肥发酵后N、P、K养分增加,有机质含量降低。堆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需消耗物料中的含碳有机物为其提供能量,使得物料有机质降低,而其中的无机养分不断积累,使养分含量相对增加。
结论:秸秆和酒精糟泥在秸秆腐熟剂和太阳能堆肥快速升温装置的综合作用下,能快速进入高温发酵阶段,可以加快好氧发酵进程。其中,以实施例2的发酵效果最佳,其高温发酵时长为20天左右,比传统堆肥发酵时间缩短5天左右。
四、以下通过实施例4-6来对驯化栽培基质理化性状的稳定性、栽培苗的农艺性状结果分析
实施例4:
1.90Kg堆肥基料+2Kg蛭石+3Kg珍珠岩+5Kg调理剂
2.复合调理剂:1Kg硫磺、3.9Kg过磷酸钙和0.1Kg的DA-7
实施例5:
1. 85Kg堆肥基料+7Kg蛭石+5Kg珍珠岩+3Kg调理剂
2.复合调理剂:0.6Kg硫磺、2.34Kg过磷酸钙和0.06Kg的DA-7
实施例6:
1. 80Kg堆肥基料+10Kg蛭石+8Kg珍珠岩+2Kg调理剂
2.复合调理剂:0.4Kg硫磺、1.56Kg过磷酸钙和0.04Kg的DA-7
其中空白组基质条件:腐殖土80Kg+5Kg草木灰+5Kg河沙+5Kg珍珠岩+4.8Kg过磷酸钙+0.2Kg多菌灵(50%粉剂)
结果分析
1、基质的理化性状的稳定性
对各实施例处理育苗前后基质的理化性状进行检测,其结果如表4所示:移栽14天后,基质养分被半夏组培苗吸收,单个养分中氮素营养吸收最多,与空白组相比较,实验组的pH、EC变化相对稳定,各实施例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且通过观察,试验组的出苗情况比空白组好;同时,由于添加了无机矿物质,基质容重得到了很大的下降,比空白组降低30%以上,在实际生产栽培中,能减少运输和人工搬运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表4不同基质理化性状的变化(移栽14d)
2、不同实施例基质栽培组培苗的农艺性状理化性状
移栽28天后,对各实施例处理的组培苗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统计,其结果如表5所示: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出苗快,叶龄显著大于空白组;株高显著高于空白组;百株地上部鲜重显著高于空白组,而百株地下部鲜重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的最长根长显著空白组;实验组炼苗成活率均大于95%,比空白组高出4-6个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5不同基质栽培苗的农艺性状(播种28d)
小结:使用本发明生产的半夏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效果稳定,能显著提高半夏组培苗驯化栽培苗的秧苗素质,缩短炼苗期,平均炼苗成活率达95以上。同时,基质容重小,比传统营养土或以河沙、腐殖土为原料的基质的容重轻30%以上,减少运输和人工成本10%以上;同时,本发明的栽培基质不仅用于组培苗的驯化栽培,而且还可应用于半夏的种子繁殖育苗和块茎切块繁殖育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80~90份秸秆腐熟堆肥、5~18份无机矿物材料和1~5份复合调理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无机矿物材料包括2~10份蛭石和3~8份珍珠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调理剂包括20%~30%的硫磺、67%~79%过磷酸钙和1%~3%的DA-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高温好氧发酵,按体积百分比计,将50%~70%的粉碎植物秸秆和30%~50%酒糟泥混合,使混合物料的初始水分控制在45~55%;在所得混合物物料中添加秸秆腐熟剂和固氮剂,经20-22天高温好氧发酵后,转入陈化车间进行二次发酵腐熟;
步骤2:二次好氧发酵,向高温好氧发酵料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在陈化车间采用间歇供氧方式,好氧发酵10~15天,待水分降至25~35%,温度稳定与常温一致,得到腐熟料;
步骤3:按质量份数计,取80~90份步骤2中的腐熟料、5~18份无机矿物材料和1~5份复合调理剂混合降容重,将混合物料堆放5~7天;
步骤4:检测和包装,将步骤3的物料取样检测,符合理化指标后进行称重包装,即为制备获得基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秸秆腐熟剂为由豆粕粉填充载体、解纤维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酿酒酵母配成的发酵剂,所述解纤维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黑曲霉有效活菌数为2亿/克、酿酒酵母有效活菌数为1亿/克;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秸秆腐熟剂的添加量为秸秆酒糟泥混合物料的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固氮剂为由过磷酸钙、氢氧化镁和黄腐酸钾配制而成的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为:过磷酸钙37.5%、氢氧化镁20%、黄腐酸钾42.5%;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固氮剂的添加量为秸秆酒糟泥混合物料的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温好氧发酵的条件为:升温阶段控制2~3天、温度45~50℃,高温阶段维持10~15天、温度55~70℃,降温阶段维持2~3天、温度40~45℃,冷却阶段控制1~2天,期间翻堆4~5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纤维素分解菌为绿色木霉,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绿色木霉的添加量为高温好氧发酵料的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步骤3中无机矿物材料包括2~10份蛭石和3~8份珍珠岩。
10.根据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复合调理剂包括20%~30%的硫磺、67%~79%过磷酸钙和1%~3%的DA-7。
CN201811525599.5A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479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5599.5A CN109479671A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5599.5A CN109479671A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9671A true CN109479671A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10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5599.5A Pending CN109479671A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7967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0664A (zh) * 2019-04-30 2019-07-26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山药的育苗专用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53015A (zh) * 2019-12-30 2020-04-24 江苏兴农基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栽培半夏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25505A (zh) * 2019-03-27 2020-10-27 吉富农绿金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活化有机干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16541A (zh) * 2021-03-25 2021-06-25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大棚半夏一年两种两收的栽培方法
CN114467683A (zh) * 2022-01-19 2022-05-13 忻州师范学院 一种防治根茎类药材病害的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46600A (zh) * 2022-07-14 2022-0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蔬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74526A (zh) * 2022-10-28 2022-12-16 太仓绿丰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活污泥制备育苗基质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9931A (zh) * 2015-06-18 2015-09-1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黄瓜育苗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5123328A (zh) * 2015-07-31 2015-12-0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半夏组培苗炼苗、驯化基质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5272404A (zh) * 2015-10-16 2016-01-27 刘文霞 有机物料腐熟剂、腐殖酸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41023A (zh) * 2017-10-26 2018-01-30 武汉日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植物秸秆和啤酒活性污泥生产的水稻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1205A (zh) * 2017-11-10 2018-02-16 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基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9931A (zh) * 2015-06-18 2015-09-1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黄瓜育苗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5123328A (zh) * 2015-07-31 2015-12-0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半夏组培苗炼苗、驯化基质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5272404A (zh) * 2015-10-16 2016-01-27 刘文霞 有机物料腐熟剂、腐殖酸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41023A (zh) * 2017-10-26 2018-01-30 武汉日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植物秸秆和啤酒活性污泥生产的水稻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1205A (zh) * 2017-11-10 2018-02-16 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炼苗成活率的基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5505A (zh) * 2019-03-27 2020-10-27 吉富农绿金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活化有机干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50664A (zh) * 2019-04-30 2019-07-26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山药的育苗专用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53015A (zh) * 2019-12-30 2020-04-24 江苏兴农基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栽培半夏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16541A (zh) * 2021-03-25 2021-06-25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大棚半夏一年两种两收的栽培方法
CN114467683A (zh) * 2022-01-19 2022-05-13 忻州师范学院 一种防治根茎类药材病害的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46600A (zh) * 2022-07-14 2022-0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蔬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74526A (zh) * 2022-10-28 2022-12-16 太仓绿丰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活污泥制备育苗基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9671A (zh)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1317B (zh) 用茶籽粕生产杀螺型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4507B (zh) 一种微生物活性烟草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4909909A (zh) 一种用于水稻工厂化育苗的有机生态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6163A (zh) 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的方法
CN102617238A (zh) 一种烟草活性生物有机无机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8668A (zh) 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瓜果类蔬菜育苗基质
CN104446708A (zh) 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372425A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652A (zh) 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复合土的制作方法
CN106047764A (zh) 一种运用于秸秆还田的低温有益微生物制剂产品
CN105036984B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烟草栽培中的应用
CN102503643A (zh) 金银花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2503654A (zh) 一种机插水稻育秧基质
CN103102217A (zh) 一种无土穴盘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8537A (zh) 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
CN102381890B (zh) 一种废烟末腐熟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CN103254022A (zh) 人参连作土壤生物活化剂
CN104788237B (zh) 一种小麦富硒锌铁微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507769A (zh) 蔬菜育苗基质
CN106045677A (zh) 一种果树专用的有机复合生物肥的制备方法
CN102417424A (zh) 中药材板蓝根专用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1188B (zh) 以纯秸秆为原料的农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5315080B (zh) 一种利用生活排泄物和秸秆发酵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7382496A (zh) 一种增强作物抗逆性的人工土壤及增强作物抗逆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