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8970A - 具有可变结构的参考信号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变结构的参考信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78970A CN109478970A CN201780043187.5A CN201780043187A CN109478970A CN 109478970 A CN109478970 A CN 109478970A CN 201780043187 A CN201780043187 A CN 201780043187A CN 109478970 A CN109478970 A CN 1094789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mrs
- ofdm symbol
- transmission
- subframe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所述方法的装置。为此目的,经由预确定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中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并且根据由传输环境确定的水平在预确定子帧中传输附加DMRS,其中基本DMRS的特征在于是经由预确定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中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的,不论传输链路、子帧的结构、和传输环境怎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和接收具有根据系统状态可变的结构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在通过诸如LTE和LTE-A等4G移动通信技术之后进入对5G移动通信的研究。在3GPP中,5G移动通信被称作NR(新无线电)。
根据当前NR系统设计要求,能够看出存在很多不同的要求。例如,NR使用的频段范围为700MHz到70GHz,系统带宽范围为5MHz到1GHz,移动速度具有从0km/h到500km/h的范围,并且NR的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大型小区等。特别地,NR需要在各种情况下提供支持。
在各种要求现有情况中,最常见设计方向是考虑到各种情况中最糟糕的情况来设计系统。这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与用于对数据和/或控制信息进行解码的参考信号相对应的DMRS(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如果在极端情况的假设下以单一模式传输信号,则在资源效率方面效率非常低。相反,如果设计出包括各种模式的NR DMRS,则可能会具有增加实施方式复杂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下面解释了一种通过对DMRS进行分类来配置基本DMRS和附加DMRS的方法以及一种使用基本DMRS和附加DMRS传输和接收可变RS的方法。
而且,还解释了一种在特定情况下使用RS来对控制信息进行解码从而对数据进行解码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优点和其它优点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具体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调制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包括:经由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以及根据依据传输环境确定的水平在规定的子帧中传输附加DMR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经由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不论传输链路、子帧结构和传输环境怎样。
可以经由以下两种情况所共用的公共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一种情况是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以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区域开始,且另一种情况是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以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区域开始。
规定的子帧经由第一OFDM符号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经由最后OFDM符号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可以具有在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与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之间传输数据的结构。
附加DMRS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的DMRS,其使用单个OFDM符号的整个RE(资源元素);以及第二类型的DMRS,其在特定时间区域中使用部分RE。
根据依据传输环境确定的水平在规定的子帧中确定第一类型的DMRS的传输计数,并且相同数量的OFDM符号可以存在于与确定的传输计数一样多的第一类型的DMRS与基本DMRS之间。
可以经由在传输基本DMRS的OFDM符号之后出现的OFDM符号传输第一类型的DMRS。
可以以相等频率间隔在规定的OFDM符号中传输第二类型的DMRS。
根据传输环境确定的水平可由RS密度信息发信号通知。
随着多普勒效应越来越加剧,延迟扩散越来越糟糕,且MCS水平越来越高,RS密度可能会增加。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重复地传输RS以便估计规定的子帧中的信道改变。
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些优点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调制参考信号(DMRS)传输装置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经由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并且根据依据传输环境确定的水平在规定的子帧中传输附加DMRS;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控制收发器来传输基本DMRS和附加DMRS。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控制收发器经由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不论传输链路、子帧结构和传输环境怎样。
处理器可以控制基本DMRS经由两种情况所共用的公共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被传输,一种情况是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以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区域开始,且另一种情况是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以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区域开始。
规定的子帧经由第一OFDM符号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经由最后一个OFDM符号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可以具有在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与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之间传输数据的结构。
附加DMRS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的DMRS,其使用单个OFDM符号的RE(资源元素);以及第二类型的DMRS,其使用特定时间区域中的部分RE。
处理器可以根据依据传输环境确定的水平在规定的子帧中确定第一类型的DMRS的传输计数,并且控制相同数量的OFDM符号存在于与确定的传输计数一样多的第一类型的DMRS与基本DMRS之间。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存在各种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在不损失效率的情况下传输DMRS。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本公开可以实现的效果不限于已经在本文上面特别描述的内容,并且根据以下具体描述,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可以实现的上述效果和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TDD无线电帧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NR系统的子帧结构的图;
图3和图4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输基本DMRS和附加DMRS的方法的图;
图5和图6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DMRS传输密度的方法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发测量RS的概念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对信息和数据进行控制以共享RS的方法的图;
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CDM机制将DMRS传播到N数量的RE的方法和使用8个正交码传输DMRS的方法的图;
图10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经由FDM和CDM的组合使用FDM和CDM的方法的图;
图1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经由FDM和OCC的组合使用FDM和OCC的方法的图;
图12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经由FDM和CDM的组合使用FDM和CDM的方法的图;
图13和图14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经由FDM和OCC的组合使用FDM和OCC的方法的图;
图15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使用FDM的方法和配置每AP8个RE的间隔的方法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用FDM和CDM的方法的图;
图17是用于解释用于执行上面提及的操作的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模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将在下面参考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意图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仅示出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的实施例。
以下详细描述包括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具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在一些情况下,已知的结构和装置被省略或者以框图形式示出,重点在于结构和装置的重要特征,以便不模糊本发明的概念。
如前面的描述中所提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调制参考信号(data 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的方法。为此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经由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并且根据依据传输环境确定的水平在规定的子帧中传输附加DMRS。
在这种情况下,经由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不论传输链路、子帧结构和传输环境怎样。经由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原因是有助于数据及早解码和测量/抵消单元间干扰。
如前面的描述中所提及,基本DMRS对应于始终传输的参考信号,不论链路(即,DL/UL/SL)、参数集(numerology)(子载波间隔、OFDM符号持续时间)、传输层(秩1到N)、部署场景(室内、室外)、速度(0km/h到500km/h)、TBS大小等怎样。在NR中,假设基本DMRS定位在子帧的数据区域的前部。在NR中,在设计NR系统的过程中,数据及早解码是重要要求。如果在数据信号之前传输了DMRS,则能够及时获得信道估计信息,该信息是执行数据解码所必需的。
当考虑基本DMRS的位置时,还有必要考虑NR中所使用的子帧结构。在NR系统中,由于引入大规模MIMO致使的导频污染问题,预期将主要使用TDD方案。
图1是示出TDD无线电帧结构的图解。
图1中所示出的TDD无线电帧对应于4G LTE系统的无线电帧结构。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存在特殊标准,否则可以使用无线电帧结构。
LTE系统的TDD无线电帧具有10ms的长度,并且包括10个子帧。特别地,一个子帧具有1ms的长度。在图1中,诸如子帧1和子帧6的特殊子帧对应于用于DL/UL切换的子帧。DL导频时隙(DwPTS)具有3个OFDM符号到12个OFDM符号的长度,保护时段(GP)具有1个OFDM符号到10个OFDM符号的长度,并且UL导频时隙(UpPTS)具有1个OFDM符号到2个OFDM符号的长度。
在图1中所示出的4G LTE无线电帧结构中,1TTI具有1ms的长度,并且对应于一个子帧。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NR系统的子帧结构的图解。
当使用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TDD机制执行通信时,如图2中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使用顺序地包括DL专用区段、UL/DL可变区段和UL专用区段的子帧结构。通过这样做,能够防止通过链路在一个方向上传输信号的响应被过度延迟。如果根据系统状态配置了可变区段,则能够执行灵活的通信。
图2中所示出的子帧结构可以被称为自包含(self-contained)帧结构。在自包含帧结构中,专用DL区段被用于传输DL控制信道信息,可变区段被用于传输数据信道,并且UL专用区段可以用于传输UL控制信道。
当考虑基本DMRS的位置时,还有必要考虑以下内容。在NR中,帧结构应被设计成由DL/UL/SL共用。为了估计从相邻单元或相邻链路接收的干扰信号的信道,DL/UL/SL的DLRS位置在子帧内匹配。
图3和图4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输基本DMRS和附加DMRS的方法的图解。
如图3和图4中所示,在NR中考虑的子帧结构中,DL数据区域的起始点和UL数据区域的起始点可能会根据DL控制区域的长度和保护时段的存在而改变。
例如,如果在传输了控制信道的第一OFDM符号之后立即传输DL数据,则数据区域可以从第二OFDM符号开始。如果在传输了控制信道的第一OFDM符号之后立即传输UL数据,则第二OFDM符号被用作保护时段,并且数据区域可以从第三个OFDM符号开始。
因为DL数据区域的起始点和UL数据区域的起始点改变,所以更优选的是将基本DMRS指配给被共同用于DL数据区域和UL数据区域中传输数据的OFDM符号当中的第一符号。图3示出根据上面提及的原理在第三个OFDM符号中传输基本DMRS的情况。
同时,控制区域的OFDM符号长度和数据区域的OFDM符号长度可能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上面提及的情况,可以在OFDM符号被DL控制和保护时间占用之后,将基本DMRS指配给被共同用于DL数据区域和UL数据区域中传输数据的OFDM符号中的第一OFDM符号。例如,图4示出DL控制和保护时段二者是在第一OFDM中配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第二OFDM符号中传输基本DMRS。
附加DMRS可以定位在数据区域的特定位置处。附加DMRS可以被分类成下面所描述的两种类型。
(1)第1种类型的附加DMRS:使用RE(资源元素)的一部分的DMRS。
(2)第2种类型的附加DMRS:使用完整的OFDM符号的DMRS。
当在OFDM符号的单元中使用附加DMRS时(在使用第2种类型的附加DMRS的情况下),附加DMRS可以定位在下述位置:在用作基本DMRS的OFDM符号之后出现的OFDM符号的数量与在用作附加DMRS的OFDM符号之后出现的OFDM符号的数量相同或类似。例如,如图3中所示,在数据区域中存在12个OFDM符号并且基本DMRS定位在第二OFDM符号处时,可以将附加DMRS指配给第七个OFDM符号。举不同的示例来说,当数据区域中存在12个OFDM符号并且存在一个基本DMRS和两个附加DMRS时,如果基本DMRS和附加DMRS被分别指配给第一OFDM符号、第五个OFDM符号和第九个OFDM符号,则在每个DMRS之后出现的OFDM的数量可以变得类似。通过这样做,可能具有的优点在于,DMRS能够很好地反映信道估计改变。
同时,与前面提及的实施例不同,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如果在OFDM符号的单元中使用了附加DMRS(在使用第2种类型的附加DMRS的情况下),附加DMRS可以定位在与用作基本DMRS的OFDM符号相连的OFDM符号处。例如,如果基本DMRS定位在第二OFDM符号处,则附加DMRS可以被指配给第三个OFDM符号。通过这样做,可能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增加DMRS的资源的数量,以增加多天线传输中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或者增加同时传输的UE的数量。
附加DMRS通过根据添加的DMRS的RE的数量的水平彼此区分,并且可以根据传输环境来控制所添加的DMRS的RE的数量(即,附加DMRS水平)。在多个附加DMRS水平当中,优选的是使得多个附加DMRS水平中的一个对应于仅传输基本RS的情况。特别地,附加DMRS水平0可以对应于仅传输基本RS的情况。
如图3和图4中所示,RE单元中的附加DMRS(第1种类型的DMRS)可以布置有相等的间隔。一般来说,RE单元中的附加DMRS限定与基本DMRS中限定的AP的数量相同的AP数量。然而,当在RE单元中测量出使用附加DMRS的OFDM符号之间的相位改变量,并且改变的量在所有AP中都类似时,附加DMRS可以限定AP数量小于基本DMRS中所限定的AP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DMRS可以被称为基础DMRS、主要DMRS等,并且附加DMRS也可以被称为高品质RS、高性能RS、补充DM-RS、辅助DM-RS、添加的DMRS等。并且,可用于对解码数据/控制信息的RS可以被称为不同的术语,而不是DMRS。
改变DMRS密度的方法
为了改变DMRS的密度,能够维持传统RS,并且根据需求添加附加RS。例如,可以在高MCS中添加附加RS,这取决于多普勒加强,延迟扩展变得糟糕或者根据MCS水平。
作为改变DMRS的密度的方法,它可以具有可变性,可以根据需要向用户发送更多RS或更少RS,从而允许根据接收端的能力来改变密度。例如,如果接收端能够执行模拟波束成形,则可以要求接收端响应于假设全向接收的RS传输而根据需要传输较少的RS。
当寻呼时,在信道上传输随机接入响应、系统信息等,RS的密度在信道上是固定的。当将信息传输到信道上的特定UE时,RS密度可变性可以应用于信道。
能够根据许可消息限定RS密度控制信息以用于信道解码。特别地,当前传输的信道中所使用的关于RS密度的信息(使用默认密度、密度增加、密度减小)可以以下面所描述的形式提供。
-关于将在信道中使用的RS密度的信息(默认密度、密度增加/减小)
-附加DMRS水平信息
-关于附加DMRS类型的信息
-触发用于报告信道改变量的消息
当UE执行短期测量(CSI-RS)时,UE不仅可以报告CSI,而且还可以报告信道改变的量(时间和频率)。关于信道改变量的报告可以变成指示是否改变RS密度的指示符。而且,UE可以报告RS密度可变性请求消息。
当UE报告CSI(RI/PMI/CQI)时,能够对UE进行配置以报告关于UE所优选的附加DMRS水平的信息。优选的附加DMRS水平对应于当UE接收对应于CQI的MCS的PDSCH时能够获得优化吞吐量的附加DMRS水平。当UE计算CSI时,能够对UE进行配置以反映根据附加DMRS的水平添加的DMRS RE开销。
如果传输层增加,则可以向传统RS添加附加RS。
优选的是在公共控制信道中或由公共控制消息所指示的数据区域基本上使用基本DMRS和附加DMRS。
当数据由UE特定控制信道或UE特定控制消息指示时,DMRS密度在子帧中可变地管理。为此目的,能够在控制消息中对DMRS相关的指示符进行配置。针对PDSCH和PUSCH指示DMRS密度(例如,DCI、根据格式、RRC)。
执行模拟Rx波束成形的UE可以要求改变DMRS密度。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解释控制DMRS传输密度的方法。
具体地,图5是用于解释用于传输DL数据的DMRS传输结构的图解,而图6是用于解释用于传输DL数据的DMRS传输结构的图解。
如图5和图6中所示,根据开销将第2种类型的附加DMRS分类成水平0和水平1,并且根据水平使用DMRS。在当前实例中,根据第2种类型的附加DMRS的水平,UL传输区域的DMRS位置与DL传输区域的DMRS位置匹配。特别地,传输附加DMRS的位置是相同的,不论DL/UL数据传输怎样。特别地,优选的是在相同的位置传输基本/附加DMRS,不论DL/UL数据传输怎样。
因为与水平0相比,水平1增加了开销,所以当执行较高秩传输或较低秩传输时,水平1可以应用于增强信道估计的目的。水平0针对具有低RS开销的较低秩传输。
举不同的示例来说,在图5和图6中,当执行较低秩的传输时,A.水平1(较高秩)被用于增强信道估计性能的目的,而B.水平1(较低秩)可以用作针对较高秩的模式。
图5和图6中所示出的结构是示例性帧结构。在当前实例中,已经假设了在DL控制区域中使用两个OFDM符号的情况。能够通过DL数据传输时间或保护时间,在DL控制区域以外的区域中传输DL数据。
指定能够执行插值法以提高信道估计性能的水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假设有关由多水平传输的DMRS的QCL条件。例如,如果在单个子帧中传输的多个DMRS中假设QCL,则可以利用从多个DMRS中的每个估计的信道用于插值。如果在多个子帧中假设QCL条件,则能够使用多子帧水平执行插值。当在子帧中限定了微子帧并且根据微子帧传输了DMRS时,如果假设了微子帧水平的QCL,则能够在微子帧之间执行插值。
QCL条件可以指示能够使用诸如子帧组或多子帧组等表达来执行插值的时域资源单元。
用于测量信道状态改变的参考信号结构
类似于传统LTE,在使用以规定的OFDM符号间隔周期性地传输的CRS或者以子帧为单位周期性地传输的CSI-RS的情况下,能够测量信道的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相反,在NR中,没有限定作为以几个OFDM符号为单位传输的CRS这种单波束成形(不存在以时间和频率为单位的波束变化)的RS。
因为NR针对能够以OFDM符号为单位和以子帧为单位动态地改变DL/UL和传输波束的帧结构,所以难以以子帧为单位传输周期性CSI-RS。因此,难以使用周期性CSI-RS。而且,难以使用单发传输执行多普勒测量。
虽然引入了用于测量周期性地传输的波束的RS,但是如果用非常短的周期传输了RS,则难以使用用于测量波束的RS来测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的变化量。
因此,有必要设计NR的信道测量参考信号(例如,CSI-RS、SRS等),以适合于测量信道随时间改变的状态改变。
下面描述了测量信道状态的改变量的信号结构。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发测量RS的概念的图解。
可以如图7中所示传输不包括波束成形改变的多发CSI-RS(multi-shot CSI-RS)或多发SRS(multi-shot SRS)。可以在子帧中通过多发传输(以相邻子帧为单位或以几个子帧为单位多发传输)来传输多发CSI-RS或多发SRS。其可以在波束成形系数不存在改变的假定下限定消息(例如,N个子帧的群组)。而且,可以考虑在单个OFDM符号中重复传输的结构。
当传输非周期CSI-RS、测量CSI、或经由DCI触发CSI报告时,基站指示CSI-RS是否对应于单发CSI-RS(single shot CSI-RS)或多发CSI-RS。如果基站传输多发CSI-RS,则UE报告信道改变量或优选的附加DMRS水平。
当经由DCI触发了非周期SRS传输时,基站指示SRS是否对应于单发SRS或多发SRS。或者,基站指示用相同的预编码机制连续传输SRS的数量。
另外,为了有效地测量干扰,对应于用于指定干扰的资源的CSI-IM(干扰测量)资源被配置成多发资源。可以以与CSI-RS资源一对一匹配的方式对多发CSI-IM资源进行限定。特别地,基站可以经由DCI指定CSI-RS资源和CSI-IM资源出现的次数。另一方面,基站可以能够使用经由DCI单独地指定CSI-RS资源出现几次以及CSI-IM资源出现几次的机制。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作为提供可变RS结构的方法,解释了一种通过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共享RS的方法。
通过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共享RS的方法
如前述描述中所提及,NR系统考虑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下行链路/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上执行TDM。基本上,分别限定了用于对控制信道进行解调的RS,并且可以限定用于对数据信道进行解调的DMRS。如果针对信道中的每个限定RS,则RS开销可能会大大增加。
为了减少RS开销,可以考虑在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中共享控制信道RS或数据DMRS的方法。然而,有必要注意的是,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RS共享不是始终有利的。例如,控制信道RS限定有限数量的天线端口。如果有限数量的天线端口被应用于数据信道,则可以对数据信道的最大传输秩设置极限。因此,有限数量的天线端口可以变成约束容量的要素。而且,控制信道的RS可以对应于UE特定RS或非UE特定RS。如果使控制信道的RS作为非UE特定RS传输,则因为这难以对特定用户执行波束成形,所以难以预期波束增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仅当满足规定的条件时才可以容许上面提及的RS共享。例如,
1.用户传输要求非高数据率的信息,
2.当未获得UE特定空间信道信息时或者当获得的空间信道信息无效时,
3.用户偏好开路传输,诸如快速移动环境,
上面提及的条件可以包括在规定的条件中。
特别地,本实施例提出数据信道共享在控制信道中限定的R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假设控制信道的RS对应于UE群组特定RS。在这种情况下,如前述描述中所提及,数据传输层的数量可以受到控制信道的RS约束。而且,可能难以预期UE特定波束成形。
在共享控制信道的RS的情况下,可能无法使用DMRS区域的RS。DMRS可以被用于传输附加的数据。举不同的实施例来说,可以能够将附加的RS指配到数据区域,所述数据区域中共享了控制信道的RS。
在使用附加的RS的情况下,可能具有的优点在于,能够使用基本传输(或回退(fall back)机制),而与单个OFDM符号DMRS相比不会很大增加RS开销。该机制可以被考虑成与前面提及的基本DMRS/附加DMRS机制类似。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对信息和数据进行控制以共享RS的方法的图解。
在图8中,RB 810对应于执行前面提及的RS共享的RB,且RB 820和RB 830对应于不使用RS共享的正常RB。
当用户或用户群组共享控制信道的RS时,优选的是附加地在用户或用户群组的数据信道区段中传输与控制信道的RS类似或相同的RS。特别地,图8示出模式与控制信道的RS相同的RS被传输的情况。
上面提及的结构可以以所指示的方式操作。为此目的,可以限定控制信号的内容中的指示符。
或者,当用户或用户群组在数据信道中共享控制信道的RS时,能够将控制信道RS配置成始终在UE或UE群组的数据信道区段中另外传输。
优选的是让基站向UE指示将使用的RS。例如,基站可以向UE指示控制信道中限定的RS和DMRS区域中限定的RS。
或者,可以根据传输给UE的共享信道属性来确定使用中的RS。例如,能够在由RNTI检测到的DCI所指示的数据信道中共享控制信道的RS。在这种情况下,RNTI可以与DCI的传输系统信息或随机接入响应的RNTI相关联。
基于前面提及的描述,下面详细解释了NR DMRS的传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NR DMRS分配资源以使得将在单个OFDM符号中传输最大N(=8)数量的天线端口(AP)。在这种情况下,AP之间的复用可以使用FDM-CDM机制来执行。在单位资源块中,每个AP可以具有2个或3个RE。每个RB可以具有最大2N(=16)个RE或3N(=24)个RE。可以根据层的数量以不同方式确定每个AP的有效RE数量。
设计准则
NR系统所需要的最大频谱效率是30bps/Hz(DL)和15bps/Hz(UL)。最大频谱效率与3GPP LTE-A的频谱效率相同。LTE-A已经实现64QAM的调制,8(DL)和4(UL)的层数量,以及30bps/Hz(DL)和15bps/Hz(UL)的要求。类似地,优选的是NR系统在将频谱效率要求纳入考虑的情况下实现8(DL)和4(UL)的最大层数量。能够根据基站天线的增加而增加天线端口的数量。假设能够由基站传输的最大层数量对应于16。而且,假设能够由UL中的基站接收的最大层数量也对应于16。
*假设点到点传输层的数量
-SU传输:最大8(DL),最大4(DL)
-MU传输:最大4(DL),最大4(DL)
*假设能够由基站传输的最大层数量
-最大16(DL),8(UL)
在当前设计中,在下面所描述的假设下设计NR DMRS。
-根据UE支持最大8个天线端口
-支持同时能够传输最大16个天线端口
-对资源进行配置以使得在一个OFDM符号中将确定最大8个AP
-天线端口(AP)具有至少2个RE能量或3个RE能量
如果为8个AP使用了16个RE,则为一个AP使用2个RE。如果使用了24个RE,则为一个AP使用3个RE。在当前设计中,假设资源块是用对应于8的倍数的16个RE或24个RE进行配置的。
用单个OFDM符号执行复用的方法
当用单个OFDM符号复用多个AP时,可以使用FDM方法,从而为AP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以及使用CDM方法,从而为相同的资源单独地使用码资源。
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CDM机制将DMRS传播到N数量的RE的方法和使用8个正交码传输DMRS的方法的图解。
特别地,举为N数量的RE使用正交码的示例来说,所有AP共享长度N的加扰序列(例如,PN序列、CAZAC等),并且将8个正交序列(例如,DFT、Hadamard)分配给AP,所述正交序列中的每个具有长度N。
图10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经由FDM和CDM的组合使用FDM和CDM的方法的图解。
图10还示出为N数量的RE使用频率资源和正交码的示例。N数量的RE被划分成偶数编号的RE和奇数编号的RE,并且正交码被用于识别每个群组中的4个AP。分配的频带中所使用的具有长度N的加扰序列(例如,PN序列、CAZAC等)使用包括偶数编号的索引和奇数编号的索引的两个子集序列,并且子集序列中的每个被AP所共享。4个正交序列(例如,DFT、Hadamard)被分配给AP,所述4个正交序列中的每个具有长度N/2。
在两个频率资源中以相同方式使用分配的频带中所使用的长度N/2的加扰序列,并且4个正交序列被分配给AP,所述4个正交序列中的每个具有长度N/2。
图1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经由FDM和OCC的组合使用FDM和OCC的方法的图解。
特别地,举为N数量的RE使用频率资源和正交码的示例来说,4个连续频率资源被分组,并且4个正交码资源被分配给频率资源的群组中的4个AP。在相邻的4个RE中生成了另一组频率资源,并且4个正交码资源被分配给另外4个AP。当RB使用4个RE时,生成了具有4个连续频率的总计N/4数量的资源组,并且4个AP使用彼此隔开4个RE的间隔的资源组。N/4数量的频率组中的每个中使用了在对应RB中限定的长度为N/4的加扰序列。
图12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经由FDM和CDM的组合使用FDM和CDM的方法的图解。
通过对频率资源进行分组来生成总计4组频率资源,所述频率资源中的每个具有4个RE的间隔。在4组频率资源中的每个中,使用正交资源将2个AP彼此区分开。
在对应的RB中限定的具有长度N的加扰序列被映射到每个RE,并且可以在频率资源的群组之间映射不同的加扰序列。可以使用OCC-2([+1+1],[+1-1])作为两个正交资源。
在对应的RB中限定的具有长度N/4的加扰序列被映射到属于一组频率资源的RE,并且频率资源的各组可以使用相同的加扰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可以在各组之间引入特殊偏移序列。可以使用OCC-2([+1+1],[+1-1])作为两个正交资源。
图13和图14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经由FDM和OCC的组合使用FDM和OCC的方法的图解。
参考图13,通过对频率资源进行分组来生成总计4组频率资源,所述频率资源中的每个具有4个RE的间隔。在4组频率资源中的每个中,使用正交资源将2个AP彼此区分开。
参考图14,两个连续的RE被用作OCC应用单元,并且在8个RE中生成总计4个OCC群组。在对应RB中限定的具有N/2长度的加扰序列被映射到OCC群组中的每个。
图15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使用FDM的方法和配置每个AP有8个RE的间隔的方法的图解。
在不考虑层数量的情况下,每个端口的RE数量可以是固定的(例如,N-RE/最大AP数量)。同时,每个端口的RE数量可以根据层数量而变化。(例如,单层:每个端口24个RE;两层:每个端口12个RE;三层:每个端口8个RE;四层:每个端口6个RE;六层:每个端口4个RE;八层:每个端口3个RE)
如果有5层,则6层的DMRS模式使用5个端口。如果有7层,则8层的DMRS模式可以使用7个端口。
在前述描述中,已经解释了为最大8个AP分配DMRS资源的方法。然而,所述方法还可以被用作为具有较小范围的AP分配资源的方法。例如,如果有4个AP,则可以使用方法的子集。在扩展天线AP的数量(例如,最大8个)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再多一个OFDM符号。例如,能够通过为两个OFDM符号应用OCC-2来识别AP。下面的表1假设LTE-A:8个端口,24个RE
[表1]
用于CDM的序列
在传统LTE UL DMRS的情况下,ZC序列被用作基本序列,并且具有12(exp(j*2*pi*n*k/12))那么大间隔的DFT矢量被使用来应用时域循环移位。在12个正交矢量中,使用了8个矢量,并且以12个RE为单位重复应用矢量。
在新系统中,当8个正交DMRS天线端口(AP)与一个OFDM符号复用时,可以考虑在频率轴中应用CDM或OCC的方法。
(1)在应用时域循环移位的情况下,具有8(exp(j*2*pi*n*k/8))那么大的间隔的 DFT矢量被使用。该方法具有的优点在于,8层中的每个的无线电信道的脉冲响应在时域中布置有最大间隔。
特别地,该方法可以应用于CDM使用8个正交DMRS天线端口的模式。
作为正交序列,可以应用Hadamard-8。
在这种情况下,当12个RE被限定为1RB时,如果具有8的长度的矢量被布置给12个RE,则其可以具有以下形式:1个循环的矢量被映射到矢量的一部分。例如,当长度8的矢量对应于[Sn(0)Sn(1)Sn(2)Sn(3)Sn(4)Sn(5)Sn(6)Sn(7)]时,矢量可以按照下面所描述的顺序映射到12个RE。
12RE映射:[Sn(0)Sn(1)Sn(2)Sn(3)Sn(4)Sn(5)Sn(6)Sn(7)Sn(0)Sn(1)Sn(2)Sn(3)]
为了使序列映射到具有连续相位的多个RB,能够根据RB编号配置映射关系。
[表2]
(2)在应用时域循环移位的情况下,使用了具有4(exp(j*2*pi*n*k/4))那么大的 间隔的DFT矢量。该方法具有的优点在于,4层中的每个的无线电信道的脉冲响应在时域中布置有最大间隔。
特别地,该方法可以应用于CDM使用4个正交DMRS天线端口的模式。
作为正交序列,可以应用Hadamard-4。
当使用FDM和CDM限定了正交DMRS AP时,如果12个RE被限定为1RB,则以6个RE为单位应用CDM,以识别4个DMRS AP,并且可以通过将CDM应用于另外6个RE,可以限定另外4个DMRS AP。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具有4的长度的矢量被布置到6个RE,则与前面提及的映射类似,其可以具有以下形式:1个循环的矢量被映射的该循环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如前述描述中所提及,为了使映射到多个RB的序列具有连续相位,能够根据RB编号配置映射关系。
[表3]
应用FDM和CDM的方法
如果12个RE被限定为1RB,则以6个RE为单位应用CDM以识别4个天线端口,并且可以通过将CDM应用于另外6个RE,可以限定另外4个天线端口。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用FDM和CDM的方法的图解。
具体地,图16(A)示出2个连续RE被分组并且各组以2个RE为间隔布置的情况。同时,图16(B)示出具有2个RE的间隔的RE被分组的情况。
能够识别2个组(G1、G2)中的每个中的4个天线端口。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针对每个组应用前面提及的CDM码。
当用DL传输执行多用户传输时,基站可以在FDM组和CDM组内分配DMRS端口,以支持多个用户来执行信道估计。基站可以指示将被每个用户使用的DMRS端口。基本上来说,基站指定单独的用户所使用的DMRS端口。当DMRS天线端口被指配给多个用户时,如果UE知晓关于其他用户所使用的DMRS端口的信息,则很有可能改善信道估计性能。
例如,当两个DMRS端口被指配给UE并且从CDM选择了两个序列时,UE可以通过以2个RE为单位执行求平均而识别两个DMRS端口。因为可能从CDM为不同的UE选择剩余两个序列,所以UE以4个RE为单位执行求平均,以识别两个DMRS天线端口。
优选的是在考虑无线电信道的频率选择性的情况下,尽可能近地对RE执行求平均。当对两个RE而不是4个RE执行了求平均时,可以能够预期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如果基站向UE通知多用户复用相关信息或关于多用户传输中的CDM长度的信息,则当UE估计信道时,UE能够调整执行求平均的单位。例如,能够为UE配置指示符,其指示CDM-2(使用具有2的长度的正交资源)或CDM-4(使用具有4的长度的正交资源)。
图17是用于解释用于执行上面提及的操作的装置的图解。
在图17中,无线装置800对应于前述描述中的特定UE,并且无线装置850可以对应于基站或eNB。
UE可以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和收发器830,并且eNB 850可以包括处理器860、存储器870和收发器880。收发器830/880传输/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可以在物理层中执行。处理器810/860在物理层和/或MAC层中执行,并且与收发器830/880连接。处理器810/860可以执行传输前面提及的SS块的程序。
处理器810/860和/或收发器830/880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不同的芯片集、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器。存储器820/870可以包括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存储器卡、存储介质和/或不同的存储单元。当由软件执行一个实施例时,前面提及的方法可以由执行前面提及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功能)执行。模块可以存储在存储器820/870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810/860执行。存储器820/870可以被部署到处理器810/860的内侧或外侧,并且可以通过众所周知的介质与处理器810/860连接。
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允许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和实践本发明。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NR系统,而且可以应用于存在各种要求的不同无线系统。
Claims (15)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调制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包括:
经由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以及
根据依据传输环境确定的水平在所述规定的子帧中传输附加DMRS,
其中,经由所述规定的子帧的所述数据传输区域内的所述第一OFDM符号传输所述基本DMRS,不论传输链路、子帧结构、和传输环境怎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公共数据传输区域内的所述第一OFDM符号来传输所述基本DMRS,所述公共数据传输区域共用于所述规定的子帧的所述数据传输区域以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区域开始的情况以及所述规定的子帧的所述数据传输区域以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区域开始的情况二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规定的子帧经由所述第一OFDM符号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经由最后OFDM符号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具有在传输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与传输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之间传输数据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DMRS包含:第一类型的DMRS,所述第一类型的DMRS使用单个OFDM符号的整个RE(资源元素);以及第二类型的DMRS,所述第二类型的DMRS在特定时间区域中使用部分R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依据所述传输环境确定的所述水平在所述规定的子帧中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DMRS的传输计数,并且其中,相同数量的OFDM符号存在于与所确定的传输计数一样多的所述第一类型的DMRS与所述基本DMRS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在传输所述基本DMRS的OFDM符号之后出现的OFDM符号来传输所述第一类型的DMRS。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以相等频率间隔在规定的OFDM符号中传输所述第二类型的DMR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传输环境确定的所述水平由RS密度信息发信号通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随着多普勒效应越来越加剧,延迟扩散越来越糟糕,且MCS水平越来越高,所述RS密度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重复地传输RS以便估计所述规定的子帧中的信道改变。
1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调制参考信号(DMRS)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经由规定的子帧的数据传输区域内的第一OFDM符号传输基本DMRS,并且根据依据传输环境确定的水平在所述规定的子帧中传输附加DMRS;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收发器来传输所述基本DMRS和所述附加DMRS,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收发器经由所述规定的子帧的所述数据传输区域内的所述第一OFDM符号传输所述基本DMRS,不论传输链路、子帧结构、和传输环境怎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DMRS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基本DMRS经由公共数据传输区域内的所述第一OFDM符号被传输,所述公共数据传输区域共用于所述规定的子帧的所述数据传输区域以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区域开始的情况以及所述规定的子帧的所述数据传输区域以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区域开始的情况二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DMRS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规定的子帧经由所述第一OFDM符号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经由最后OFDM符号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具有在传输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与传输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区域之间传输数据的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DMRS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附加DMRS包含:第一类型的DMRS,所述第一类型的DMRS使用单个OFDM符号的整个RE(资源元素);以及第二类型的DMRS,所述第二类型的DMRS在特定时间区域中使用部分RE。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DMRS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根据依据所述传输环境确定的所述水平在所述规定的子帧中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DMRS的传输计数,并且控制相同数量的OFDM符号存在于与所确定的传输计数一样多的所述第一类型的DMRS与所述基本DMRS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371865P | 2016-08-08 | 2016-08-08 | |
US62/371,865 | 2016-08-08 | ||
US201662405254P | 2016-10-07 | 2016-10-07 | |
US62/405,254 | 2016-10-07 | ||
PCT/KR2017/008081 WO2018030678A1 (ko) | 2016-08-08 | 2017-07-27 | 가변 구조 참조신호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78970A true CN109478970A (zh) | 2019-03-15 |
CN109478970B CN109478970B (zh) | 2021-06-08 |
Family
ID=6116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3187.5A Active CN109478970B (zh) | 2016-08-08 | 2017-07-27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dmrs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10771212B2 (zh) |
EP (1) | EP3471313A4 (zh) |
JP (1) | JP6788099B2 (zh) |
KR (1) | KR101989899B1 (zh) |
CN (1) | CN109478970B (zh) |
WO (1) | WO2018030678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86569A (zh) * | 2019-04-03 | 2019-08-02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车联网可变帧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
WO2021087739A1 (zh) * | 2019-11-05 | 2021-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4124625A (zh) * | 2021-11-25 | 2022-03-0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771212B2 (en) * | 2016-08-08 | 2020-09-08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erence signal having variable structure |
KR102311523B1 (ko) * | 2016-08-11 | 2021-10-13 | 프라운호퍼 게젤샤프트 쭈르 푀르데룽 데어 안겐반텐 포르슝 에. 베. | 기준 심볼을 이용한 데이터 통신 장치,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JP6816819B2 (ja) * | 2016-08-12 | 2021-01-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復調参照信号の多重化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2020017779A (ja) * | 2016-11-02 | 2020-01-3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及び信号受信方法 |
WO2018132044A1 (en) * | 2017-01-12 | 2018-07-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in for reporting signal quality measurements |
CN112865942B (zh) | 2017-12-11 | 2023-05-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MX2020007478A (es) | 2018-01-12 | 2020-09-1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odo,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para transmitir canales. |
US11464007B2 (en) * | 2018-07-17 | 2022-10-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BS in NR V2X |
EP4156588A3 (en) * | 2021-09-07 | 2023-07-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3615A (zh) * | 2009-04-27 | 2010-10-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下行链路接收功率检测方法 |
US20150230211A1 (en) * | 2012-09-25 | 2015-08-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
CN105144817A (zh) * | 2013-03-28 | 2015-12-09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497154B1 (ko) * | 2008-06-26 | 2015-03-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Sc-fdma 시스템에서 전송 다이버시티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
JP2011077647A (ja) | 2009-09-29 | 2011-04-14 | Sharp Corp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KR101789326B1 (ko) | 2009-10-21 | 2017-10-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중계국을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JP5108035B2 (ja) * | 2010-01-06 | 2012-12-2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制御情報送信方法 |
EP3447984B1 (en) * | 2011-08-12 | 2023-03-22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for extension carriers and carrier segments |
TW201728104A (zh) | 2011-08-12 | 2017-08-01 |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多書入多輸出操作方法及裝置 |
US9084238B2 (en) | 2011-09-12 | 2015-07-14 | Blackberry Limited | Searching space and operation for enhanced PDCCH in LTE systems |
JP6376757B2 (ja) * | 2014-01-14 | 2018-08-2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KR20160055095A (ko) | 2014-11-07 | 2016-05-1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채널 추정을 위한 기준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1005628B2 (en) * | 2015-08-04 | 2021-05-1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wideband LTE single OFDM symbol uplink transmission |
US10756869B2 (en) * | 2015-08-12 | 2020-08-25 | Apple Inc. | Demodu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0313168B2 (en) | 2015-12-11 | 2019-06-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hannel |
JP6954841B2 (ja) * | 2015-12-25 | 2021-10-2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
AU2016391189A1 (en) * | 2016-02-02 | 2018-08-16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461979B2 (en) * | 2016-05-19 | 2019-10-2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ubframe structure f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OFDM) waveforms |
US10420088B2 (en) * | 2016-06-06 | 2019-09-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wnlink slot structure, channel placement, and processing timeline options |
US10771212B2 (en) | 2016-08-08 | 2020-09-08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erence signal having variable structure |
-
2017
- 2017-07-27 US US16/065,113 patent/US1077121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7-27 JP JP2019507110A patent/JP6788099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7-27 EP EP17839696.6A patent/EP3471313A4/en active Pending
- 2017-07-27 WO PCT/KR2017/008081 patent/WO2018030678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7-27 CN CN201780043187.5A patent/CN109478970B/zh active Active
- 2017-07-27 KR KR1020187018796A patent/KR101989899B1/ko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7-10 US US16/926,030 patent/US11258562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1-11 US US17/573,140 patent/US11539562B2/en active Active
- 2022-11-02 US US17/979,527 patent/US1177027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3615A (zh) * | 2009-04-27 | 2010-10-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下行链路接收功率检测方法 |
US20150230211A1 (en) * | 2012-09-25 | 2015-08-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
CN105144817A (zh) * | 2013-03-28 | 2015-12-09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HUAWEI: "Discussion on frame structure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5,R1-164032》 * |
LG ELECTRONICS: "Discussion on DMRS density and structure to handle high Doppler cas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3,R1-156894》 * |
ZTE CORPORATION: "Discussion on Design of Reference Signals for NR MIMO",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5,R1-165037》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86569A (zh) * | 2019-04-03 | 2019-08-02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车联网可变帧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10086569B (zh) * | 2019-04-03 | 2022-04-15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车联网可变帧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
WO2021087739A1 (zh) * | 2019-11-05 | 2021-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4124625A (zh) * | 2021-11-25 | 2022-03-0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
CN114124625B (zh) * | 2021-11-25 | 2024-02-27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131671A1 (en) | 2022-04-28 |
WO2018030678A1 (ko) | 2018-02-15 |
US10771212B2 (en) | 2020-09-08 |
US20230046109A1 (en) | 2023-02-16 |
EP3471313A1 (en) | 2019-04-17 |
US20190036661A1 (en) | 2019-01-31 |
CN109478970B (zh) | 2021-06-08 |
KR20180083001A (ko) | 2018-07-19 |
US11539562B2 (en) | 2022-12-27 |
JP6788099B2 (ja) | 2020-11-18 |
US11770278B2 (en) | 2023-09-26 |
JP2019531626A (ja) | 2019-10-31 |
US11258562B2 (en) | 2022-02-22 |
US20200344024A1 (en) | 2020-10-29 |
EP3471313A4 (en) | 2020-02-19 |
KR101989899B1 (ko) | 2019-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78970A (zh) | 具有可变结构的参考信号 | |
RU2717840C1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того | |
CN107567695B (zh) | 大规模天线系统中的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 | |
US10608794B2 (en) |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numerology | |
Nam et al. | Evolut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for LTE-advanced systems | |
CN103687042B (zh) |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US8792584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using plural antennas | |
CN106059740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0169002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0418380B (zh) | 资源分配方法、测量方法、频域资源的确定方法、传输方法及相应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5991222B (zh) | 配置信息通知方法、获取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
CN109274472A (zh)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08141336A (zh) | 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基站 | |
WO2017193994A1 (en) |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laa | |
KR20100138261A (ko)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신호의 할당방법 및 그 장치, 그 장치를 이용한 송수신장치 | |
CN110034807A (zh) |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
US10805137B2 (en) | Reference signal having flexible structure | |
WO2017142466A1 (en) | Mu-mimo with mixed orthogonal cover code length | |
US20160262175A1 (en) |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cheduling | |
CN102123014A (zh) | 正交覆盖码配置和跳频配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