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习惯通过网络来解决问题和知识学习,通过在知识讨论社区进行交流与沟通,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完善知识结构。在知识讨论社区或者知识讨论应用程序中回答问题的答题用户向提问用户提供答案,提问用户通过阅读答案获得知识内容。
目前的知识问答应用程序中,对答题用户的身份通常并不进行验证,仅少量应用程序会对身份证件进行简单的核查。但随着造假技术的出现以及身份证件真伪验证本身存在的困难,往往容易造成身份验证结果的不可靠。
即便针对答题用户进行了身份证件验证,也无法对其资质以及其他能力进行对应验证,造成用户提供的答题内容存在各种瑕疵以及错误指导,降低提问用户的满意度,甚至造成其对应的损害后果。
因此,如何更佳的对答题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可实现根据提问用户和答题用户的匹配关系推荐答题用户,避免获得无关答题用户的答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判断是否用户身份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如符合,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解析,判断其历史行为中是否存在示警行为;如存在,则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所述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证件验证模块,用于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判断是否用户身份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行为验证模块,用于如符合,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解析,判断其历史行为中是否存在示警行为;模拟验证模块,用于如存在,则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所述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通过证件验证后得用户进行历史行为数据是否存在示警行为的验证。如果存在示警行为,则进一步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则为验证通过用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答题用户进行多重验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对用户资格进行监控,当用户出现示警行为后进行模拟提问验证。本申请实施例避免因用户身份造成用户提供的答题内容存在各种瑕疵以及错误指导。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步骤S103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步骤S101的步骤流程图;
图3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步骤S102的一种实现的步骤流程图;
图3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步骤S102的另一种实现的步骤流程图;
图4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的证件验证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的证件验证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6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的行为验证模块的一种实现的结构框图;
图6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的行为验证模块的另一种实现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七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若干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素)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步骤S101至S103并不代表其执行的先后顺序。
本实施例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判断是否用户身份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
具体地,由于用户的证件是表征用户身份的最为直接与合法途径,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首先进行证件验证,通过所述证件验证判断用户身份是否存在瑕疵,即判断是否用户身份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
所述身份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是指用户提供的证件信息与其填写或者表明的身份信息一致,而身份不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则包括用户的身份造假或者其他与所提供的证件信息不符的情况。
步骤S102:如符合,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解析,判断其历史行为中是否存在示警行为。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现中,本申请所述用户历史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的历史问答数据,从而实现对用户问答数据的监控。当所述问答数据中出现示警行为,可进行后续的验证。
在本申请另一具体实现中,本申请所述用户历史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的位置、性别、时间、浏览记录、操控数据等各类行为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全面的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的监控。
所述示警行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预先设置后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更新。
所述示警行为可以由系统设置或者提问用户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设置,即满足提供用户设置的示警行为监控的答题用户才能够针对提问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
例如,提问用户将“支持吃狗肉”设置为示警行为,当答题用户在历史行为数据中对“支持吃狗肉”发表过观点,则为示警行为,需要对该答题用户进行进一步身份验证。
步骤S103:如存在,则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所述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方式,对出现示警行为的用户进行进一步验证,从而确定所述用户是否通过身份验证。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现中,参照图1b,所述步骤S103包括:
步骤S1031、如存在,则对用户进行涉及身份的模拟提问,判断用户给出的回答是否满足身份要求。
步骤S1032、如满足,则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如不满足,则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
所述模拟提问可以来自于本地或者互联网模拟提问库,即提问库中存储了针对进一步进行模拟提问的问题。
所述模拟提问可以来自于提问用户自己编辑,即提问用户选择对出现示警行为的答题用户进行一步身份验证所采用的问题,通过所述问题确定答题用户是否通过身份验证,可以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通过证件验证后得用户进行历史行为数据是否存在示警行为的验证。如果存在示警行为,则进一步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则为验证通过用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答题用户进行多重验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对用户资格进行监控,当用户出现示警行为后进行模拟提问验证。本申请实施例避免因用户身份造成用户提供的答题内容存在各种瑕疵以及错误指导。
本实施例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终端设备或者服务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包括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3。参见图2,所述步骤S101包括:
S1011、对用户的身份证件进行验证,身份证件与用户信息匹配的用户通过身份证件验证。
具体地,所述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驾驶证、护照以及港澳同行证等能够表征身份的证件。
S1012、对通过身份证件验证的用户进行表征能力的证件验证,表征能力的证件与用户提供信息匹配的用户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
具体地,所述表征能力的证件包括:学位证、律师证、会计师证、工牌等能够表征能力的证件。
本申请根据表征身份和表征能力的证件的验证,保证用户具备证件所述的身份和能力,从而保证其具有提供有效答案的身份。
所述证件验证可以采用人像识别比对技术、防伪验证技术等进行,本身其功能对上述证件验证技术并无限定,故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通过证件验证后得用户进行历史行为数据是否存在示警行为的验证。如果存在示警行为,则进一步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则为验证通过用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答题用户进行多重验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对用户资格进行监控,当用户出现示警行为后进行模拟提问验证。本申请实施例避免因用户身份造成用户提供的答题内容存在各种瑕疵以及错误指导。
本实施例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终端设备或者服务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包括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3。参见图3a,所述步骤S102包括:
步骤S1021、如符合,获得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并解析所述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中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
步骤S1022、所述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如存在和用户提供身份信息不符的情况,则确定用户历史行为中存在示警行为。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解析,得到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所述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即能够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的数据,因此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和用户进行认证的身份存在对应关系。
比如,用户以英语答题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其历史答题所使用语言为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认证的身份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解析与判断,如发现需要示警的行为,则进行后续的身份验证。本申请实施例可对任何用户认证的身份进行历史行为数据验证,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应用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具体实现中,参见图3b,所述步骤S102还包括:
步骤S1023、如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中包括敏感行为信息,则确定用户历史行为中存在示警行为。
由于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中常常会因为存在敏感行为信息而被服务器禁止显示或者删除,因此针对出现该示警行为的用户需要进行进一步身份验证,避免答案页面出现禁止显示或者删除的答案影响提问用户的用户体验。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通过证件验证后得用户进行历史行为数据是否存在示警行为的验证。如果存在示警行为,则进一步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则为验证通过用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答题用户进行多重验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对用户资格进行监控,当用户出现示警行为后进行模拟提问验证。本申请实施例避免因用户身份造成用户提供的答题内容存在各种瑕疵以及错误指导。
本实施例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终端设备或者服务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等。
实施例四
参照图4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一种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包括:
证件验证模块401,用于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判断是否用户身份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
行为验证模块402,用于如符合,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解析,判断其历史行为中是否存在示警行为。
模拟验证模块403,用于如存在,则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所述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具体地,由于用户的证件是表征用户身份的最为直接与合法途径,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首先进行证件验证,通过所述证件验证判断用户身份是否存在瑕疵,即判断是否用户身份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
所述身份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是指用户提供的证件信息与其填写或者表明的身份信息一致,而身份不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则包括用户的身份造假或者其他与所提供的证件信息不符的情况。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现中,本申请所述用户历史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的历史问答数据,从而实现对用户问答数据的监控。当所述问答数据中出现示警行为,可进行后续的验证。
在本申请另一具体实现中,本申请所述用户历史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的位置、性别、时间、浏览记录、操控数据等各类行为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全面的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的监控。
所述示警行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预先设置后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更新。
所述示警行为可以由系统设置或者提问用户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设置,即满足提供用户设置的示警行为监控的答题用户才能够针对提问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
例如,提问用户将“支持吃狗肉”设置为示警行为,当答题用户在历史行为数据中对“支持吃狗肉”发表过观点,则为示警行为,需要对该答题用户进行进一步身份验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方式,对出现示警行为的用户进行进一步验证,从而确定所述用户是否通过身份验证。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现中,参照图4b,所述模拟验证模块403包括:
模拟提问单元4031,用于如存在,则对用户进行涉及身份的模拟提问,判断用户给出的回答是否满足身份要求。
回答验证单元4032,用于如满足,则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如不满足,则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
所述模拟提问可以来自于本地或者互联网模拟提问库,即提问库中存储了针对进一步进行模拟提问的问题。
所述模拟提问可以来自于提问用户自己编辑,即提问用户选择对出现示警行为的答题用户进行一步身份验证所采用的问题,通过所述问题确定答题用户是否通过身份验证,可以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通过证件验证后得用户进行历史行为数据是否存在示警行为的验证。如果存在示警行为,则进一步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则为验证通过用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答题用户进行多重验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对用户资格进行监控,当用户出现示警行为后进行模拟提问验证。本申请实施例避免因用户身份造成用户提供的答题内容存在各种瑕疵以及错误指导。
本实施例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终端设备或者服务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等。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包括上述证件验证模块401、行为验证模块402、模拟验证模块403。参见图5,所述证件验证模块401包括:
第一验证单元4011,用于对用户的身份证件进行验证,身份证件与用户信息匹配的用户通过身份证件验证。
第二验证单元4012,用于对通过身份证件验证的用户进行表征能力的证件验证,表征能力的证件与用户提供信息匹配的用户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
具体地,所述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驾驶证、护照以及港澳同行证等能够表征身份的证件。
具体地,所述表征能力的证件包括:学位证、律师证、会计师证、工牌等能够表征能力的证件。
本申请根据表征身份和表征能力的证件的验证,保证用户具备证件所述的身份和能力,从而保证其具有提供有效答案的身份。
所述证件验证可以采用人像识别比对技术、防伪验证技术等进行,本身其功能对上述证件验证技术并无限定,故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通过证件验证后得用户进行历史行为数据是否存在示警行为的验证。如果存在示警行为,则进一步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则为验证通过用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答题用户进行多重验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对用户资格进行监控,当用户出现示警行为后进行模拟提问验证。本申请实施例避免因用户身份造成用户提供的答题内容存在各种瑕疵以及错误指导。
本实施例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终端设备或者服务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等。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包括上述证件验证模块401、行为验证模块402、模拟验证模块403。参见图6a,所述行为验证模块402包括:
数据解析单元4021,用于如符合,获得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并解析所述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中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
示警确定单元4022,用于令所述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如存在和用户提供身份信息不符的情况,则确定用户历史行为中存在示警行为。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解析,得到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所述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即能够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的数据,因此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和用户进行认证的身份存在对应关系。
比如,用户以英语答题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其历史答题所使用语言为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认证的身份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解析与判断,如发现需要示警的行为,则进行后续的身份验证。本申请实施例可对任何用户认证的身份进行历史行为数据验证,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应用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具体实现中,参见图6b,所述行为验证模块402还包括:
敏感筛查单元4023,用于如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中包括敏感行为信息,则确定用户历史行为中存在示警行为。
由于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中常常会因为存在敏感行为信息而被服务器禁止显示或者删除,因此针对出现该示警行为的用户需要进行进一步身份验证,避免答案页面出现禁止显示或者删除的答案影响提问用户的用户体验。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通过证件验证后得用户进行历史行为数据是否存在示警行为的验证。如果存在示警行为,则进一步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则为验证通过用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答题用户进行多重验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对用户资格进行监控,当用户出现示警行为后进行模拟提问验证。本申请实施例避免因用户身份造成用户提供的答题内容存在各种瑕疵以及错误指导。
本实施例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装置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终端设备或者服务端,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等。
实施例七
参照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七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终端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7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7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704、存储器(memory)706、以及通信总线708。
其中:
处理器702、通信接口704、以及存储器706通过通信总线7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7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其它终端或服务端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702,用于执行程序7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7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7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终端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706,用于存放程序710。存储器7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7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702执行以下操作: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判断是否用户身份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如符合,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解析,判断其历史行为中是否存在示警行为;如存在,则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所述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还用于对用户的身份证件进行验证,身份证件与用户信息匹配的用户通过身份证件验证;对通过身份证件验证的用户进行表征能力的证件验证,表征能力的证件与用户提供信息匹配的用户符合所述证件验证的要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还用于如符合,获得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并解析所述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中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所述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如存在和用户提供身份信息不符的情况,则确定用户历史行为中存在示警行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还用于如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中包括敏感行为信息,则确定用户历史行为中存在示警行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程序710还用于如存在,则对用户进行涉及身份的模拟提问,判断用户给出的回答是否满足身份要求;如满足,则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如不满足,则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身份进行与其身份匹配的证件验证,通过证件验证后得用户进行历史行为数据是否存在示警行为的验证。如果存在示警行为,则进一步对用户进行模拟提问验证,通过模拟提问验证的用户则为验证通过用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答题用户进行多重验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对用户资格进行监控,当用户出现示警行为后进行模拟提问验证。本申请实施例避免因用户身份造成用户提供的答题内容存在各种瑕疵以及错误指导。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部件/步骤拆分为更多部件/步骤,也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步骤或者部件/步骤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部件/步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上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存储在记录介质(诸如CD 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诸如ASIC或FPGA)的记录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在此描述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此外,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现在此示出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在此示出的知识问答中答题用户的身份验证方法的专用计算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范畴,本申请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