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5181A - 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45181A CN109445181A CN201811532245.3A CN201811532245A CN109445181A CN 109445181 A CN109445181 A CN 109445181A CN 201811532245 A CN201811532245 A CN 201811532245A CN 109445181 A CN109445181 A CN 1094451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d light
- light bar
- colloid
- display module
- back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with,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该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背板点胶与LED灯条点胶并行;S2:将LED灯条固定于背板上;S3:将反射片固定于背板上。该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中,反射片和LED灯条均通过点胶的方式固定在背板上,有利于减少螺钉的数量,简化组装工艺步骤,提高组装效率;采用点胶的方式,当需要调整反射片或LED灯条的位置时,反射片或LED灯条容易被撕下,不会损伤反射片;固定LED灯条的胶涂布在LED灯条上,相比现有技术中将胶涂布在背板上,有利于兼容不同的LED灯条的摆放方式,提高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直下式LED液晶电视占据较大的市场比例,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生产中有以下问题:
1、传统的直下式显示模组,一般采用螺钉和双面胶固定LED灯条及反射片、当涉及大尺寸的显示模组时,需要的螺钉繁多,尤其是固定LED及反射片时,生产耗时;
2、传统的直下式显示模组中,反射片在模组内部都是通过螺钉或粘贴双面胶固定,整理固定时间长;且反射片在粘贴双面胶后,不易移动,若在组装中出现不良现象,需要调整位置则非常不便,容易造成反射片局部损伤,进而导致模组视效不良。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有利于减少螺钉使用数量,组装效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背板点胶与LED灯条点胶并行;
S2:将LED灯条固定于背板上;
S3:将反射片固定于背板上。
其中,步骤S1中背板点胶具体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指定区域内涂布第一胶体,其中,所述第一胶体用于粘接反射片。
其中,背板点胶之前还包括:
清洗所述背板并干燥。
其中,所述第一胶体为热熔型压敏胶。
其中,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环绕所述底板设置的折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LED灯条的多个条形固定区;
所述指定区域包括所述折边的边缘、所述底板的边缘以及所述底板上垂直于所述条形固定区的多个条形粘附区。
其中,当所述LED灯条固定于所述条形固定区时,所述条形粘附区位于相邻的两颗灯珠的对称轴线上。
其中,步骤S1中LED灯条点胶具体包括:
在所述LED灯条的底面涂布第二胶体,其中,所述第二胶体用于将所述LED灯条粘附在所述背板上。
其中,所述第二胶体为导热硅胶;
所述第二胶体以点状胶体的形式间隔分布在所述LED灯条的底面,所述LED灯条上每一个透镜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点状胶体,且所述点状胶体的中心与所述透镜的中心对齐。
其中,步骤S2具体包括:
将所述LED灯条贴合在所述背板上,并将所述LED灯条压紧于所述背板指定时间;
压紧贴合后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为0.1-0.2mm。
其中,步骤S3具体包括:
安装预定位支架;
将所述反射片贴合在所述背板上;
按压所述反射片,使所述反射片与所述背板贴合,并使所述LED灯条上的灯珠卡入所述反射片的卡孔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该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中,反射片和LED灯条均通过点胶的方式固定在背板上,有利于减少螺钉的数量,简化组装工艺步骤,提高组装效率;采用点胶的方式,当需要调整反射片或LED灯条的位置时,反射片或LED灯条容易被撕下,不会损伤反射片;固定LED灯条的胶涂布在LED灯条上,相比现有技术中将胶涂布在背板上,有利于兼容不同的LED灯条的摆放方式,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的流程图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的流程图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LED灯条与涂布有第一胶体的背板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底板;12、折边;2、LED灯条;21、灯珠;3、第一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可以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的组装过程,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
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安装于背光模组的正面,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供应充足亮度以及分布均匀的光源,以使显示面板上能够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反射片、中框、扩散板以及光学膜片。其中,光源可以为LED灯条,LED灯条包括基板以及沿基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颗灯珠。
反射片和光源均设置在背板上,且反射片上设置有多个卡孔,卡孔与LED灯条上的灯珠一一对应。灯珠通过对应的卡孔伸出反射片外。扩散板、光学膜片和中框依次叠放,并位于反射片的上方,扩散板、光学膜片和中框与背板固定。反射片与扩散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LED灯条位于反射片与扩散板之间,使得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经一定的扩散角度入射到扩散板上,在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的作用下形成高亮度且均匀的面光源,以便供显示面板使用。
现有技术中,LED灯条和反射片主要通过螺钉和双面胶与背板固定。由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光源的设置位置,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中需要使用的灯条根数较多,导致固定LED灯条和反射片使用的螺钉数量较多,拆卸效率低且成本高;使用双面胶时,反射片的位置不易调整,影响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LED灯条和反射片均采用点胶的方式固定在背板上,代替现有技术中通过螺钉或双面胶固定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且点胶的方式固定反射片,有利于在出现不良现象时调整反射片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组装显示模组时,首先通过点胶方式在背板和LED灯条上涂布胶体,其中,背板上涂布的为第一胶体,第一胶体用于固定反射片,LED灯条上涂布的胶体为第二胶体,第二胶体用于将LED灯条固定在背板上。为提高组装效率,背板点胶和LED灯条点胶并行,即背板点胶与LED灯条点胶同时进行。
由于背板需要支撑、固定反射片、扩散板以及光学膜片等组件,因此,背板包括底板以及环绕底板设置的折边,折边向上倾斜设置,即折边形成的开口外扩。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LED灯条的条形固定区,扩散板以及光学膜片的边缘与折边的上端固定。为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反射片的形状与背板形状相同,覆盖背板的底板以及折边。
具体地,背板点胶时,将第一胶体涂布在背板的指定区域内,指定区域的选取一方面要有利于提高反射片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还需要方便LED灯条上的灯珠与反射片上卡孔配合。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指定区域包括折边12的边缘、底板11的边缘以及底板11上垂直于条形固定区的多个条形粘附区。通过在折边12的边缘以及底板11的边缘涂布第一胶体3,可以保证反射片覆盖底板11和折边12,避免反射片的边缘翘起。通过设置多个条形粘附区,可以保证反射片与底板11部分贴合紧密,方便LED灯条2上的灯珠21与反射片上的卡孔配合。
本实施例中,条形粘附区可以与LED灯条2的延伸方向垂直,当LED灯条2固定于条形固定区后,LED灯条2上相邻的两颗灯珠21之间对应设置有一条形粘附区,且条形粘附区位于相邻的两颗灯珠21的对称轴线上。当LED灯条2固定到背板上后,LED灯条2上的灯珠21与反射片上的卡孔配合,有利于提高反射片与背板的贴合程度,保证灯珠21周围的反射片的平整。通过将条形粘附区设置在相邻的两颗灯珠21的对称轴线上,可以保证稍远离灯珠21位置处的反射片的平整程度,提高对反射片的固定效果。
为避免第一胶体3进入固定LED灯条2的条形固定区内,指定区域以及条形粘附区在经过条形固定区的部分均间断设置,使涂布的第一胶体3与条形固定区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LED灯条2固定时被第一胶体3的厚度顶起,影响LED灯条2的固定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指定区域也可以采用其他布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指定区域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胶体3的涂布时间可以控制在90s以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胶体3可以为热熔型压敏胶。热熔型压敏胶在常温下时固体。第一胶体3在涂布于背板之前,可以通过加热将热熔型压敏胶加热至162℃-196℃,使其熔化为流体,之后再由点胶设备喷出或挤压在背板上,恢复常温后(30-60s后)固化即变成压敏胶。热熔型压敏胶的内聚力大于与外部介质的粘结力,在反射片与背板粘结后,若反射片的位置需要调整,撕拉反射片即可将反射片与背板分离,而第一胶体3本身不会分离,从而避免第一胶体3在背板或反射片上残留,或是损伤反射片,有利于保证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热熔型压敏胶的最佳粘接时间为10-20min,期间若反射片的位置需要调整,可以返工重新固定。
此外,热熔型压敏胶的成本低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双面胶带。具体地,以43寸显示模组为例,需要使用的双面胶带为4条,每条双面胶带的价格为0.15元,则双面胶带的总成本为0.6元。而采用热熔型压敏胶时,需要使用的热熔型压敏胶为4克,每克热熔型压敏胶的成本为0.1元,则总成本为0.4元,相比现有技术节省了33.3%的成本。
且现有技术中双面胶带一般采用人工手帖,则每一显示模组的人工成本约为0.746元。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热熔型压敏胶后,使用设备进行自动喷胶,每个显示模组的设备操作维护成本约为0.1元,设备成本约为0.214元,相比现有技术节省了39.7%的成本。
背板点胶以及LED灯条点胶均可以通过自动点胶设备完成,每个显示模组可以减少2人以上的人力成本,有利于提高制程的稳定性及效率。
综上分析,以一年生产1000万台显示模组为例,可节省的成本约为400万元,同时每条生产线可节约2-4名工作人员,每年可以节省16万元左右的人工成本。
在涂布第一胶体3之前,还可以清洗背板并干燥。背板的清洗主要是为了去除背板上可能存在的油污或异物,以确保LED灯条2和反射片的固定效果。背板可以采用自动清洗,通过清洗机械手抓取背板,并将背板放置在自动清洗设备内,通过自动清洗设备内设置的喷淋头向背板喷洒清洗溶剂,从而冲洗背板。可选地,清洗溶剂可以为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例如酒精,正庚烷或丙酮溶剂。
清洗时,可以重点清洗背板上对应与LED灯条2和反射片粘结的区域,例如条形固定区和指定区域,有利于提高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为了提高清洗效果,自动清洗设备内可以设置多个喷淋头,且多个喷淋头对应背板的指定区域和条形固定区,以达到重点清洗需要贴覆的区域,节省作业时间的目的。以55寸的显示模组为例,清洗作业的时间可以为8-12s,例如8s、9s、10s、11s、12s。清洗完成后,还可以通过自动化风枪吹干背板。
LED灯条2点胶时,将第二胶体涂布在LED灯条2的底面,即LED灯条2的基板的底面,从而通过第二胶体将LED灯条2固定在背板的条形固定区内。LED灯条2的点胶过程可以采用自动化点胶,也可以采用人工点胶。为提高效率,本实施例中采用自动化点胶。LED灯条2可以通过机械手夹持后,翻转指定角度,使得LED灯条2的底面朝向点胶设备的涂布头,方便将第二胶体涂布在LED灯条2的底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胶体可以为导热硅胶。导热硅胶为常温固化的单组分室温固化硅橡胶,其为白色粘稠状流体,适用于各类工程塑料的相互粘接以及工程塑料与金属的粘接。
在对LED灯条2点胶之前,若发现LED灯条2的基板上有油污或异物,可以通过沾有酒精溶剂的防尘布擦拭基板,以确保贴合效果。
对LED灯条2点胶时,智能点胶机调整后使用的胶量,保证第二胶体连续、均匀,避免出现拉丝、断胶等现象。之后,将第二胶体涂布LED灯条2上。具体地,第二胶体可以以条状间隔的涂布在LED灯条2的底面,LED灯条2的每一个透镜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条状的胶体涂布区,且条状的胶体涂布区可以涂布在对应的透镜的正下方。其中,透镜罩设在LED灯条2的灯珠21外,且与灯珠21一一对应。
将第二胶体涂布在LED灯条2上与透镜对应的位置,一方面可以通过多个条状的胶体涂布区内的胶体固定LED灯条2,减少第二胶体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透镜与反射片上卡孔的配合效果,可以避免LED灯条2上的透镜将反射片撑起,从而保证反射片的平整性。可选地,条状的胶体涂布区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可以与对应的透镜的中心线对齐,二者的位置偏移量可以小于1.0mm,例如可以为0.9mm、0.8mm、0.7mm、0.6mm、0.5mm、0.4mm、0.3mm、0.2mm、0.1mm。条状的胶体涂布区的宽度可以为1-2.5mm,例如1mm、1.1mm、1.3mm、1.5mm、1.7mm、2mm、2.2mm、2。5mm。条形的胶体涂布区的长度可以为25-32mm,例如25mm、26mm、27mm、28mm、29mm、30mm、31mm、32mm。
本实施例中,每个透镜对应位置涂布的第二胶体的量可以为0.06g-0.08g,例如0.06g、0.0.7g、0.0.8g。第二胶体的长度可以为25-35mm,例如25mm、27mm、30mm、32mm、35mm。
LED灯条2点胶结束后,将LED灯条2固定在背板的条形固定区内。具体地,机械手抓取点胶后的LED灯条2,将LED灯条2贴合在背板的条形固定区内,并将LED灯条2压紧在条形固定区内指定时间,以完成保压。可选地,保压时间可以为2-4s,例如可以为2s、3s、4s;每颗灯珠21对应的保压力度可以为0.5-2Kgf,例如可以为0.5Kgf、1Kgf、1.5Kgf、2Kgf。通过机械手将LED灯条2按压到背板上,可以避免人工保压时触碰透镜,污染透镜表面,从而影响显示模组的光学效果。
由于LED灯条2在背板上的摆放位置有不同的需求,例如可以纵向排列LED灯条2,也可以横向排列LED灯条2,甚至还会有异形排列例如倾斜排列。本实施例中,固定LED灯条2的胶涂布在LED灯条2上,相比现有技术中将胶涂布在背板上,机械手在完成LED灯条2的点胶后,可以灵活旋转调整LED灯条2的角度,以使LED灯条2按照要求贴合在背板上,有利于兼容不同的LED灯条2的摆放方式,避免背板在兼容不同灯条的摆放方式时需要在流水线上旋转角度,从而节省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在LED灯条2上涂布第二胶体,还可以避免第一胶体3和第二胶体的涂布相互影响,第一胶体3和第二胶体可以同时涂布,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背板上涂布第一胶体3后再进行LED灯条2的固定,可以避免涂布第一胶体3时,喷出或挤出的第一胶体3飞溅到LED灯条2的透镜上,影响光线效果。
考虑到导热硅胶的特性以及LED灯条2的宽度,LED灯条2贴紧到背板上并保压一段时间后,第二胶体的厚度不宜过厚或过薄。当第二胶体的厚度过厚时,LED灯条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便通过背板散发,当第二胶体的厚度过薄时,LED灯条2和背板之间的粘结力过小,不利于LED灯条2的固定。可选地,第二胶体经保压后的厚度可以为0.1mm-0.2mm。例如可以为0.1mm、0.12mm、0.14mm、0.16mm、0.18mm、0.2mm。
通过限制每个透镜所在位置的第二胶体的厚度,可以限制相邻的两个透镜之间的基板到背板之间的距离,并可以使该距离控制在0.3mm以下,有利于提高LED灯条2的平整度,从而使得LED灯条2提供的光线更加均匀。
为保证LED灯条2的定位准确,背板上可以通过抽芽孔、凸包或刻线等方式作为LED灯条2的定位基准;将灯条放在背板上后,按压灯条使得第二胶体与LED灯条2粘结。为避免LED灯条2受力变形弯曲,放置LED灯条2时尽量保证平方,按压时对LED灯条2的基板均匀施力。放置后,检查是否存在翘起、倾斜或放置不到位等不良情况,以便尽快调整LED灯条2的位置,避免不良品进入下一工序。其中,重点检测LED灯条2上的透孔与背板上的凸包是否一一对应。
为保证背板与LED灯条2的粘结效果,在导热硅胶为固化时,可以采用胶带预固定LED灯条2。具体地,胶带垂直于灯条的长度方向,并与背板上的凸包位置对应,胶带的两端伸出LED灯条2的边缘固定在背板上。若灯条出现起翘,可以在灯条的起翘位置增加胶带。
由于导热硅胶在25℃及55%相对湿度条件下固化24小时,胶水的固化深度为2~4mm,且随时间延长,固化深度逐渐增加。为避免LED灯条2未贴合到背板之前,导热硅胶的表面已固化,本实施例中,导热硅胶表面固化的时间为3-10min,LED灯条2的点胶至保压完成可以在180s内完成。室温内,第二胶体的固化深度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LED灯条2与背板之间的粘结力随规划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固化时间越长,LED灯条2与背板的粘结效果就越好。
未用完的导热硅胶可以密封保存在点胶设备中,点胶设备的处胶口可以液封在硅油中保存。再次使用时,清除出胶口少量结皮即可,不影响正常使用。胶在贮存过程中,管口部也有可能出现少量的固化现象,将之清除后可正常使用,不影响产品性能。未开封胶存储在8-25℃阴凉干燥处贮存,贮存期为6个月。
LED灯条2与背板固定后,可以安装灯条连接线至灯条座子,并使用胶带将灯条连接线固定。具体地,可以在按压LED灯条2,避免LED灯条2移位的同时,接插灯条连接线。若在接插灯条连接线时出现LED灯条2偏移的情况,可以对LED灯条2位置进行修正。
LED灯条2以及灯条连接线固定完成后,安装预定位支撑架,以便初步安装反射片。
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扩散板通过支撑架支撑于反射片的上方,反射片上设置有通孔,支撑架的底端可以与背板或LED灯条2的基板固定,支撑架穿设于反射片的通孔内。
本实施例中,预定位支撑架即为上述支撑架。具体地,先安装部分支撑架,本实施例中为两个支撑架,该两个支撑架即为预定位支撑架,两个预定位支撑架位于背板相对的两端,方便对反射片进行预定位,从而方便反射片的精安装。
预定位支撑安装完成后,将反射片放置到背板上,并使预定位支撑架穿过对应的通孔,实现对反射片的初步安装。通孔的尺寸和形状与预定位支撑架的外围尺寸和形状基本一致,通孔的尺寸大于预定位支撑架外围尺寸0.1mm,方便预定位支撑架穿过通孔。反射片的初步安装可以避免反射片在与背板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窜动。此过程中,若发现反射片有安装不良的情况,由于第一胶体3具有内聚力大于与外部介质的粘结力的特性,在10min内可以将反射片轻松剥离,从而方便返工。
反射片初步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专用治具按压反射片,使得反射片与背板贴合紧密,且能够使LED灯条2上的灯珠21卡入反射片上的卡孔内,反射片整体平整过渡,确保屏体视效,从而完成反射片的精安装。
反射片安装完成后,可以安装剩余的支撑架,从而依次安装扩散板、光学膜片、中框、显示面板。具体地,支撑架可以通过双面胶、胶水或螺钉锁附在背板或LED灯条2的基板上,以便支撑扩散板,防止扩散板塌陷。
在安装扩散板以及光学膜片时,为防止扩散板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位移,引起擦伤或其他缺陷,可以在扩散板四边靠近LED灯条2的一侧设置双面胶,双面胶分别将扩散板、光学膜片与背板粘接,以固定扩散板和光学膜片。
当显示面板安装完成后,翻转显示模组,以便在背板的背面安装控制组件,其中,控制组件包括显示控制板和逻辑板,至此完成整个显示模组的组装。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背板点胶与LED灯条(2)点胶并行;
S2:将LED灯条(2)固定于背板上;
S3:将反射片固定于背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背板点胶具体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指定区域内涂布第一胶体(3),其中,所述第一胶体(3)用于粘接反射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背板点胶之前还包括:
清洗所述背板并干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体(3)为热熔型压敏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11)以及环绕所述底板(11)设置的折边(12),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LED灯条(2)的多个条形固定区;
所述指定区域包括所述折边(12)的边缘、所述底板(11)的边缘以及所述底板(11)上垂直于所述条形固定区的多个条形粘附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LED灯条(2)固定于所述条形固定区时,所述条形粘附区位于相邻的两颗灯珠(21)的对称轴线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LED灯条(2)点胶具体包括:
在所述LED灯条(2)的底面涂布第二胶体,其中,所述第二胶体用于将所述LED灯条(2)粘附在所述背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体为导热硅胶;
所述第二胶体以点状胶体的形式间隔分布在所述LED灯条(2)的底面,所述LED灯条(2)上每一个透镜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点状胶体,且所述点状胶体的中心与所述透镜的中心对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将所述LED灯条(2)贴合在所述背板上,并将所述LED灯条(2)压紧于所述背板指定时间;
压紧贴合后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为0.1-0.2mm。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安装预定位支架;
将所述反射片贴合在所述背板上;
按压所述反射片,使所述反射片与所述背板贴合,并使所述LED灯条(2)上的灯珠(21)卡入所述反射片的卡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32245.3A CN109445181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32245.3A CN109445181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45181A true CN109445181A (zh) | 2019-03-08 |
Family
ID=65559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32245.3A Pending CN109445181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4518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62294A (zh) * | 2019-03-29 | 2019-06-07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反射片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CN111867253A (zh) * | 2020-06-05 | 2020-10-30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软板miniLED背光源工艺 |
TWI719852B (zh) * | 2020-03-05 | 2021-02-21 |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裝置之加工系統及其加工方法 |
CN113031340A (zh) * | 2019-12-25 | 2021-06-25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15685604A (zh) * | 2021-07-22 | 2023-02-03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9833A (zh) * | 2013-08-21 | 2013-12-11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
CN203628454U (zh) * | 2013-12-31 | 2014-06-04 | 3M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 |
CN207216217U (zh) * | 2017-08-30 | 2018-04-10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螺钉背光模组及其电视机 |
CN107942583A (zh) * | 2017-11-30 | 2018-04-20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直下式液晶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
US20180210269A1 (en) * | 2016-12-19 | 2018-07-26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Fram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8594529A (zh) * | 2018-07-10 | 2018-09-28 | 佛山博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Notebook机型的节能液晶面板 |
CN207975514U (zh) * | 2018-03-23 | 2018-10-16 | 惠州东君光源科技有限公司 | 灯条 |
-
2018
- 2018-12-14 CN CN201811532245.3A patent/CN10944518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9833A (zh) * | 2013-08-21 | 2013-12-11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
CN203628454U (zh) * | 2013-12-31 | 2014-06-04 | 3M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 |
US20180210269A1 (en) * | 2016-12-19 | 2018-07-26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Fram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207216217U (zh) * | 2017-08-30 | 2018-04-10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螺钉背光模组及其电视机 |
CN107942583A (zh) * | 2017-11-30 | 2018-04-20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直下式液晶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
CN207975514U (zh) * | 2018-03-23 | 2018-10-16 | 惠州东君光源科技有限公司 | 灯条 |
CN108594529A (zh) * | 2018-07-10 | 2018-09-28 | 佛山博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Notebook机型的节能液晶面板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62294A (zh) * | 2019-03-29 | 2019-06-07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反射片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CN113031340A (zh) * | 2019-12-25 | 2021-06-25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TWI719852B (zh) * | 2020-03-05 | 2021-02-21 |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裝置之加工系統及其加工方法 |
CN111867253A (zh) * | 2020-06-05 | 2020-10-30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软板miniLED背光源工艺 |
CN115685604A (zh) * | 2021-07-22 | 2023-02-03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45181A (zh) | 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工艺 | |
CN107942583A (zh) | 一种直下式液晶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0498451C (zh) |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227269A (zh) | 一种中壳、电子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 |
WO2021017070A1 (zh) | 显示装置 | |
CN201097050Y (zh) | 背光模组 | |
WO2015035633A1 (zh) | 针头清洁装置及带该装置的框胶涂布机 | |
WO2022170692A1 (zh) | 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4100058U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4406002U (zh) | 液晶模组 | |
CN103801482A (zh) | 一种胶水涂布、贴合工艺 | |
CN109240542A (zh) | 触控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及触控显示屏 | |
WO2018176610A1 (zh) | 显示屏边框的封胶方法 | |
CN207216217U (zh) | 一种无螺钉背光模组及其电视机 | |
WO2018120531A1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程 | |
CN204477809U (zh) |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 |
CN207908835U (zh) | 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9080122A (zh) | 用于液晶屏幕的贴膜机构 | |
CN113820875B (zh) | 贴合方法及显示模组 | |
CN111290151B (zh) | 一种将平面lcd组装贴合成曲面显示的组装方法及一体屏 | |
US20210333585A1 (en) | Display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coating apparatus | |
CN109080121A (zh) | 提高效率的便捷式贴膜方法 | |
CN211554536U (zh) | 一种将平面lcd组装贴合成曲面显示的一体屏 | |
CN109633962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1153977A (zh) | 胆固醇液晶显示元件的制法及其制成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