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管定位扫描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管自动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雷管自动识别机的雷管定位扫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公安部门规定雷管的使用必须明确登记造册,表明保管人、发放人、领用人、使用项目、使用地点、数量、类型,废品等,所有事项缺一不可,有严格的使用制度。
目前,使用雷管的单位基本上依照公安部门的要求在管理使用雷管,在发放雷管的手续上也大致相同,即“人工抄码、登记、计数、签字、发放、存档”。雷管用量小的单位采用人工发放,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雷管使用量较大的单位,如果要在短时间里大批量发放雷管,需要花很多的人力和更长的时间,这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根本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此外,人工发放雷管的缺陷还有:(1)不能高效、准确地完成生产中雷管发放所有登记领用手续;(2)存在人为因素很多,容易造成发放错误。
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雷管等危险品流通过程严格控制,要求实际生产中的雷管管理越来越细化到位,对雷管生产和使用要纳入计算机自动管理似乎近在眼前,所以雷管编码的快速、有效地识别应用于管理也越来越迫切。
而雷管编码自动识别技术中,首先要解决了雷管的定位扫描技术,使雷管在扫描编码过程中的雷管位置固定,保证了雷管在识别编码操作中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雷管定位扫描固定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雷管定位扫描固定装置,包括:
管套,用于容纳雷管,所述管套包括:非透明材料部分和透明部分;非透明材料部包括: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和第二非透明材料部分,所述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为具有一端开口的半封闭式结构,开口端有第一肩部,所述第二非透明材料部分两端均开口,其中一端有第三肩部,所述透明部分为两端都有开口,且两端有与所述第一肩部和所述第三肩部分别配合的第二肩部和第四肩部,非透明材料部分的内壁和所述透明部分的内壁齐平;所述透明部的长度与雷管的具有引线的一端的端点到雷管编码起始位的距离相匹配;扫描仪,所述扫描仪为环形结构,所述扫描仪套装在所述管套外。
根据本专利背景技术中对现有技术所述,由于雷管管理十分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坏人制造爆炸事件,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扰乱了社会治安,把雷管放入石英玻璃管的过程中时雷管难免会碰到石英玻璃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本新型公开的雷管定位机构,使用了非透明材料部分和透明部分以及相关的基座,大大的提高了在安装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由于采用了非透明材料部分安装在相关的基座上,避免了石英玻璃在安装于基座上时带来的爆裂的情况,非透明材料部分为金属或者塑料结构,同时,也降低了综合成本;采用的环形扫描仪,可以全方位的对雷管编码进行扫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相对设置,所述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的封闭端有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雷管定位机构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为光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所述孔安装在所述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的封闭端。
当雷管插入所述管套的预定位置处,所述光传感器可以感知到雷管的位置,从而进行示警,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的了解雷管在管套位置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管套的内径与所述雷管的外径相适应。
以便把所述雷管置放于所述管套内,又能很好的保障了雷管的安全性。
所述管套可以沿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轴线做有限距离运动,当插入雷管时,雷管与管套接触后并进一步向内运动,则雷管带动管套向内运动,当到达预定位置时,所述管套和雷管保持稳定并触发所述位置传感器,当拔出雷管时,所述管套回复原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非透明材料部分为金属结构或塑料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和所述第二非透明材料部分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
在安装或者维修管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碰,所述非透明材料部分安装在相关所述基座上,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石英玻璃部分和基座的直接接触,增强了雷管在安装维修等过程中的安全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明部分为石英玻璃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雷管定位扫描固定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管套一侧,所述扫描仪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雷管定位扫描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雷管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基座1、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2、第一肩部201、第二非透明材料部分3、第三肩部301,、雷管4、第二基座5、透明部分6、第二肩部601,第四肩部602、环形扫描仪7、支撑架8以及位置传感器9。
如图1所示,管套,用于容纳雷管4,所述管套包括:非透明材料部分3和透明部分6;非透明材料部份包括: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2和第二非透明材料部分3,所述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2为具有一端开口的半封闭式结构,开口端有第一肩部201,所述第二非透明材料部分3两端均开口,其中一端有第三肩部301,所述透明部分6为两端都有开口,且两端有与所述第一肩部201和所述第三肩部301分别配合的第二肩部601和第四肩部602,非透明材料部分的内壁和所述透明部分6的内壁齐平;所述透明部分6的长度与雷管4的具有引线的一端的端点到雷管编码起始位的距离相匹配;扫描仪7,所述扫描仪7为环形结构,所述扫描仪7套装在所述管套外。
根据本专利背景技术中对现有技术所述,由于雷管管理十分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坏人制造爆炸事件,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扰乱了社会治安,把雷管放入石英玻璃管的过程中时雷管难免会碰到石英玻璃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本新型公开的雷管定位机构,使用了非透明材料部分和透明部分以及相关的基座,大大的提高了在安装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由于采用了非透明材料部分安装在相关的基座上,避免了石英玻璃在安装于基座上时带来的爆裂的情况,非透明材料部分为金属或者塑料结构,同时,也降低了综合成本,采用的环形扫描仪,可以全方位的对雷管编码进行扫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5,所述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5相对设置,所述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5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2的封闭端有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雷管定位机构还包括位置传感器9,所述位置传感器9为光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7通过所述孔安装在所述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2的封闭端。
当雷管4插入所述管套的预定位置处,所述光传感器9可以感知到雷管的位置,从而进行示警,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的了解雷管在管套位置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套的内径与所述雷管4的外径相适应。
以便把所述雷管置放于所述管套内,又能很好的保障了雷管的安全性。
所述管套可以沿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5的轴线做有限距离运动,当插入雷管4时,雷管4与管套接触后并进一步向内运动,则雷管4带动管套向内运动,当到达预定位置时,所述管套和雷管保持稳定并触发所述位置传感器,当拔出雷管4时,所述管套4回复原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非透明材料部分为金属结构或塑料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非透明材料部分2和所述第二非透明材料部分3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5上。
在安装或者维修管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碰,所述非透明材料部分安装在相关所述基座上,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石英玻璃部分和基座的直接接触,增强了雷管在安装维修等过程中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明部分6为石英玻璃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扫描机构还包括: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固定安装在所述管套的一侧,且所述扫描仪7安装在所述支撑架8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由于采用了环形扫描仪7,扫描仪7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8上,当所述雷管4插入所述管套时,在插入的过程就能对所述雷管4上的编码进行扫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综合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项技术者,运用本发明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