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2842A -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12842A CN109412842A CN201811175791.6A CN201811175791A CN109412842A CN 109412842 A CN109412842 A CN 109412842A CN 201811175791 A CN201811175791 A CN 201811175791A CN 109412842 A CN109412842 A CN 1094128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service
- node
- data service
- p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56 bina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27—Filtering policies
- H04L63/0236—Filtering by address, protocol, port number or service, e.g. IP-address or UR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涉及大数据领域,本发明通过计算机网络把运算过程从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Request Node)传递到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Service Node),在检测过程中是自动检测而非传统的人工检测,因此提升了传输效率;同时,本发明的网络中传输的是数据服务过程控制信息和结果数据而非数据源信息,有效避免数据泄露并保护数据提供方的利益。在数据服务发起节点和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之间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策略,强化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总之,本发明可以把数据源和数据结果进行物理上隔绝,并利用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的数据安全策略来执行控制,这种数据交互模式可以减小数据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总量,提升数据网络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数据量的爆发性增长,数据的交互方法也衍生出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和架构,而且也直接推动了存储、网络以及计算技术的发展。随着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分析数据来源的多样化,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要。
现有的数据交互方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是大量的数据内容,这和前期网络访问以内容服务为主的交互方法是相适应的,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访问以结果获取为主的交互方法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因此,计算机网络中以结果获取为主的数据交互方法需要新的方式来提升网络传输的效率,适应网络访问的用户行为方法。
二是数据需求方和提供方日益关注的数据权限和数据安全问题,在数据涉及自然人和法人隐私的时候,大多数据数据提供方并不希望直接提供数据内容给数据需求方,同时,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传输的数据始终面临传输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挑战。因此,设计一种安全的数据交互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传输效率低以及容易数据泄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Request Node)初始化配置参数,配置参数需要确保在设定环境下服务提供节点SN(Service Node)能够执行数据服务;
S102: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按照S101中的配置参数要求与自身参数进行能力检测,如果能力检测通过,则作出表示可以接收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的数据服务请求的响应;反之,则回复接收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拒绝服务,并提供拒绝原因代码;
S103: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向通过检测的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发起数据服务请求,并携带数据服务执行内容;
S104: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执行数据服务,并在执行数据服务的过程中保留过程控制信息,将数据服务内容和控制信息封装成相应的数据包;数据包的封装方式可采用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或其它约定的码字进行编码;数据包封装的具体过程为:
封装控制信息作为数据包的协议头,包括必选参数和可选参数,必选参数包括封装协议版本号、数据包的序列号、响应请求的序列号、状态码、原因码,可选参数根据实际数据交互的需求在封装协议中进行约定;将数据服务内容作为数据负荷按照对应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超过编码长度的数据服务内容需要分包处理,以保证整合后的数据包符合网络协议的长度要求;然后将协议头和数据负荷进行整合形成数据包;整合后的数据包作为上层协议的数据负荷,由上层协议进一步封装和传输;
S105: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接收数据包,完成数据校验后向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作出相应,终止数据服会话;
S106:数据服务提供根节点SN同意终止数据服务会话,会话连接物理断开。
具体地,所述S103中,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向通过检测的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同时携带数据安全请求,所述S105-S106替换为如下步骤:
S105: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根据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请求的数据安全请求执行数据安全策略,通过数据安全审核的数据作为数据服务结果封装成计算机网络相应的网络协议包;
S106: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接收网络协议包,完成数据校验后向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作出相应,终止数据服会话;
S107:数据服务提供根节点SN同意终止数据服务会话,会话连接物理断开。
所述S101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网络环境参数、硬件环境参数、软件环境参数、数据服务参数、数据安全策略参数和服务质量参数;数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获取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运算服务、数据治理服务、数据分发服务。
具体地,所述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和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的数据请求服务可以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的任意模式。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计算机网络把运算过程从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传递到数据服务提供节点,在检测过程中是自动检测而非传统的人工检测,因此提升了传输效率。
(2)网络中传输的是数据服务过程控制信息和结果数据而非数据源信息,有效避免数据泄露并保护数据提供方的利益。在数据服务发起节点和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之间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策略,强化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总之,本发明可以把数据源和数据结果进行物理上隔绝,并利用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的数据安全策略来执行控制,这种数据交互模式可以减小数据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总量,提升数据网络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数据交互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初始化配置参数,配置参数需要确保在设定环境下能够执行数据服务;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网络环境参数、硬件环境参数、软件环境参数、数据服务参数、数据安全策略参数和服务质量参数;数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获取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运算服务、数据治理服务、数据分发服务。
S102: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按照S101中的配置参数要求与自身参数进行能力检测,如果能力检测通过,则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作出表示可以接收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的数据服务请求的响应;反之,则回复接收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拒绝服务,并提供拒绝原因代码;数据服务能力检测的发起方式和路径根据网络的技术参数和架构的不同而不同;参数的能力检测方式和响应方式根据技术方案的不同而不同。
S103: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向通过检测的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发起数据服务请求,并携带数据服务执行内容;请求的方式和数据服务执行内容根据技术方案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约定;所述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和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的数据请求服务可以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的任意模式。
S104: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执行数据服务,并在执行数据服务的过程中保留过程控制信息,将数据服务内容和控制信息封装成相应的数据包;数据包的封装方式可采用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或其它约定的码字进行编码;数据包封装的具体过程为:
封装控制信息作为数据包的协议头,包括必选参数和可选参数,必选参数包括封装协议版本号、数据包的序列号、响应请求的序列号、状态码、原因码,可选参数根据实际数据交互的需求在封装协议中进行约定;将数据服务内容作为数据负荷按照对应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超过编码长度的数据服务内容需要分包处理,以保证整合后的数据包符合网络协议的长度要求;然后将协议头和数据负荷进行整合形成数据包;整合后的数据包作为上层协议的数据负荷,由上层协议进一步封装和传输;
S105: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接收数据包,完成数据校验后向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作出相应,终止数据服会话;
S106:数据服务提供根节点SN同意终止数据服务会话,会话连接物理断开。
S105: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接收数据包,完成数据校验后向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作出相应,终止数据服会话。
S106:数据服务提供根节点SN同意终止数据服务会话,会话连接物理断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S103中,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向通过检测的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同时发起了数据安全请求,并且将S105-S106替换为如下步骤:
S105: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根据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请求的数据安全请求执行数据安全策略,通过数据安全审核的数据作为数据服务结果封装成计算机网络相应的数据包;数据安全策略需要根据实际的技术方案来约定,数据安全策略必须是RN与SN双方的数据安全约定。
S106: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接收数据包,完成数据校验后向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作出相应,终止数据服会话;数据服务会话的终止需要根据实际的技术方案来约定。
S107:数据服务提供根节点SN同意终止数据服务会话,会话连接物理断开。
实施例3
S101: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初始化配置参数,配置参数需要确保在设定环境下能够执行数据服务;所述配置参数具体包括:
网络环境参数:网络类型=以太网,网络协议=TCP/IP;
硬件环境参数:处理器=Intel Core i5-750(主频2.66GHz)及以上,内存容量=64GB及以上,硬盘容量=1TB及以上,网卡=百兆网卡及以上;
软件环境参数: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个部分,系统软件配置如表1所示,应用软件配置如表2所示;
表1
表2
数据服务参数:
运算过程参数:select XS.学号,XS.姓名,XS.所在系,XX.课程号,KC.课程名fromXS join XX on XS.学号=XX.学号join KC on KC.课程号=XX.课程号
group by XS.学号,XS.姓名,XS.所在系,XX.课程号,KC.课程名
oRNer by XX.课程号
结果参数:
Result.txt
数据服务参数可以是在当前环境下可执行的任何形式的运算,它只对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透明,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只是根据需求开启请求的资源,并不能获取数据服务的参数。
数据安全策略参数:OpenSSL执行加密过程
服务质量参数:一般(Normal)。
数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获取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运算服务、数据治理服务、数据分发服务。
S102: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按照S101中的配置参数要求与自身参数进行能力检测,检测通过,满足运行条件,同时存在数据服务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XS表、KC表、XX表,分别如表3、表4和表5所示;
表3
ID | 学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所在系 |
1 | 1001 | 刘德华 | 男 | 40 | 计算机 |
2 | 1002 | 周杰伦 | 男 | 30 | 中文 |
3 | 1003 | 章子怡 | 女 | 28 | 数学 |
4 | 1004 | 林心如 | 女 | 25 | 中文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表4
表5
ID | 学号 | 课程号 | 成绩 |
1 | 1001 | 1 | 92 |
2 | 1002 | 2 | 85 |
3 | 1003 | 3 | 88 |
4 | 1004 | 2 | 90 |
5 | 1005 | 3 | 92 |
6 | 1006 | 4 | 80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S103: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向通过检测的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发起数据服务请求,选择一对一模式下则直接执行SQL查询语句,选择一对多模式下则直接执行Spark SQL查询语句。
S104: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执行数据服务,得到数据结果,如表6所示,并将结果数据转成结果数据包:Result.txt;
表6
课程号 | 平均成绩 | 人数 |
1 | 92 | 1 |
2 | 87 | 2 |
3 | 86 | 3 |
S105: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根据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请求的数据安全请求执行数据安全策略,OpenSSL执行加密过程。
S106: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接收服务结果Result.txt并通过校验,发起终止数据服务会话请求。
S107:数据服务提供根节点SN同意终止数据服务会话,会话连接物理断开。
Claims (4)
1.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初始化配置参数,配置参数需要确保在设定环境下服务提供节点SN能够执行数据服务;
S102: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按照S101中的配置参数要求与自身参数进行能力检测,如果能力检测通过,则作出表示可以接收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的数据服务请求的响应;反之,则回复接收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拒绝服务,并提供拒绝原因代码;
S103: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向通过检测的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发起数据服务请求,并携带数据服务执行内容;
S104: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执行数据服务,并在执行数据服务的过程中保留过程控制信息,将数据服务内容和控制信息封装成相应的数据包;数据包的封装方式可采用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或其它约定的码字进行编码;数据包封装的具体过程为:
封装控制信息作为数据包的协议头,包括必选参数和可选参数,必选参数包括封装协议版本号、数据包的序列号、响应请求的序列号、状态码、原因码,可选参数根据实际数据交互的需求在封装协议中进行约定;将数据服务内容作为数据负荷按照对应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超过编码长度的数据服务内容需要分包处理,以保证整合后的数据包符合网络协议的长度要求;然后将协议头和数据负荷进行整合形成数据包;整合后的数据包作为上层协议的数据负荷,由上层协议进一步封装和传输;
S105: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接收数据包,完成数据校验后向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作出相应,终止数据服会话;
S106:数据服务提供根节点SN同意终止数据服务会话,会话连接物理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中,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向通过检测的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同时携带数据安全请求,所述S105-S106替换为如下步骤:
S105: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根据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请求的数据安全请求执行数据安全策略,通过数据安全审核的数据作为数据服务结果封装成计算机网络相应的网络协议包;
S106: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接收网络协议包,完成数据校验后向数据服务提供节点作出相应,终止数据服会话;
S107:数据服务提供根节点SN同意终止数据服务会话,会话连接物理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网络环境参数、硬件环境参数、软件环境参数、数据服务参数、数据安全策略参数和服务质量参数;数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获取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运算服务、数据治理服务、数据分发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服务发起节点RN和数据服务提供节点SN的数据请求服务可以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的任意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75791.6A CN109412842A (zh) | 2018-10-10 | 2018-10-10 |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75791.6A CN109412842A (zh) | 2018-10-10 | 2018-10-10 |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12842A true CN109412842A (zh) | 2019-03-01 |
Family
ID=6546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75791.6A Pending CN109412842A (zh) | 2018-10-10 | 2018-10-10 |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12842A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9494A (zh) * | 1998-01-29 | 2001-03-28 | 艾普动力公司 | 在网络上用域名路由选择发送数据到目的端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686241A (zh) * | 2008-09-26 | 2010-03-31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条件的uri选择服务器能力信息提供方法及装置 |
CN107656972A (zh) * | 2017-09-02 | 2018-02-02 | 复旦大学 | 一种保持数据稀缺性的开放数据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 |
-
2018
- 2018-10-10 CN CN201811175791.6A patent/CN1094128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9494A (zh) * | 1998-01-29 | 2001-03-28 | 艾普动力公司 | 在网络上用域名路由选择发送数据到目的端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686241A (zh) * | 2008-09-26 | 2010-03-31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条件的uri选择服务器能力信息提供方法及装置 |
CN107656972A (zh) * | 2017-09-02 | 2018-02-02 | 复旦大学 | 一种保持数据稀缺性的开放数据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25240B (zh) | 一种信息外网、信息内网及内外网数据交互系统和方法 | |
CN104135460B (zh) | 一种推送通道保活方法和推送服务器 | |
CN104967644B (zh)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331329B (zh) | 支持域管理的移动办公安全系统及方法 | |
CN105007272A (zh) | 一种具有安全隔离的信息交换系统 | |
US20200007385A1 (en) | Compromised network node detection system | |
US20150039676A1 (en) | Messaging api over http protocol to establish context for data exchange | |
US10146919B1 (en) | Multicomputer system for user data authentication and processing | |
CN103618667A (zh) | 信息传送方法、接入网关和系统 | |
CN109391635A (zh) | 基于双向网闸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3747076B (zh) | 云平台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 |
US11968238B2 (en) | Policy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authorization information via distributed data store | |
CN105592141B (zh) | 一种连接数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20200021573A1 (en) | Access token management for state preservation and reuse | |
CN110097330A (zh) | 一种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721509B (zh) | 一种服务器系统 | |
CN103595611B (zh) | 即时通信应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与设备 | |
US9100366B2 (en) | Early policy evaluation of multiphase attributes in high-performance firewalls | |
CN102098300A (zh) | 知识信息交互服务方法、平台及站点 | |
CN109412842A (zh) |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互方法 | |
CN109286688A (zh) | 一种数据下载方法及装置 | |
CN107465669A (zh) | 一种多用户的设备安全隔离方法及装置 | |
CN106506520B (zh) | 一种基于单点登录的认证方法及装置 | |
CN112351030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 |
CN104394128A (zh) | 一种终端访问服务器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