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379837B - 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9837B
CN109379837B CN201811299445.9A CN201811299445A CN109379837B CN 109379837 B CN109379837 B CN 109379837B CN 201811299445 A CN201811299445 A CN 201811299445A CN 109379837 B CN109379837 B CN 109379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ut
circuit board
bending
board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94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79837A (zh
Inventor
林峰
吴�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ijue Tong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ijue Tong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ijue Tong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ijue Tong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94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98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9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9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79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9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78Rigid circuit boards or rigid supports of circuit boards locally made bendable, e.g. by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基板以及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所述第一电子元件贴装于所述固定区域中,在所述弯折区域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本发明能够让硬性电路板弯折以解决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并且在非弯折处的电路板基板保持为平面,便于贴装电子元件。

Description

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硬性电路板为硬度较高的电路板,在一些领域中是无法使用柔性电路板来取代的。硬性电路板一般包括基材以及附在基材上的铜箔组成,虽然硬性电路板的基材较硬,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而且铜箔也具有一定的拉伸性能,因此,电路板基板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弯曲的,但是,直接弯曲电路板基板,容易导致原本是平面的电路板基板整体变为弯曲平面,弯曲的平面则难以贴装电子元件。产品可能由于空间受限的原因,在现有技术中,是同时采用多块硬性电路板分别集成电子元件来解决安装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能够让硬性电路板弯折以解决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并且在非弯折处的电路板基板保持为平面,便于贴装电子元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基板以及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所述第一电子元件贴装于所述固定区域中,在所述弯折区域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断孔、第二截断孔以及第三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两端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同一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或者,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以及所述第三截断孔之间的电路板基板位置上贴装有第二电子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有连接的第一截断孔和第二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端部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侧边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进一步的,包括至少两个弯折区域,相间隔的两个所述固定区域相向弯折或者相背弯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电路板基板,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在所述固定区域中贴装有第一电子元件;
在所述弯折区域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
将所述电路板基板沿着所述弯折区域弯折,形成弯折结构的硬性电路板。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电路板基板弯折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断孔、第二截断孔以及第三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两端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同一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或者,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以及所述第三截断孔之间的电路板基板位置上贴装第二电子元件。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电路板基板弯折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连接的第一截断孔和第二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端部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侧边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还提供一种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电路板基板,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
在所述弯折区域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
将所述电路板基板沿着所述弯折区域弯折;
在所述固定区域中贴装第一电子元件,得到弯曲的硬性电路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硬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基板以及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所述第一电子元件贴装于所述固定区域中,在所述弯折区域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本发明能够让硬性电路板弯折以解决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并且在非弯折处的电路板基板保持为平面,便于贴装电子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硬性电路板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之一。
图4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之二。
图5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硬性电路板100,其包括电路板基板10以及第一电子元件20,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贴装于所述电路板基板上10,所述电路板基板10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11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11两侧的固定区域12,所述固定区域用于贴装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在所述电路板基板10上可形成有导电电路(未示出),第一电子元件20设于导电电路上。
在所述弯折区域11中开设有开孔111,所述开孔111可以是盲孔、通孔和埋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开孔111可以是条形孔、U形孔或者L形孔,或者其他结构类型的孔,在此不做限制。依据硬性电路板100所需弯曲的程度可以来设定开孔111的数量,当所需弯曲程度越大时,开孔111的数量越多,电路板支持的曲率越大,当所需弯曲程度越小时,开孔111的数量可以较少,电路板支持的曲率越小。多个开孔111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开孔111可以完全沿着弯折区域11的轴向延伸或者沿着偏离弯折区域11的轴向的一定角度方向延伸。导电电路可以从开孔111之间的基板上,以使两侧的固定区域电路导通。
电路板基板10沿着弯折区域11弯折,位于弯折区域11两侧的固定区域12形成一定的夹角,便于硬性电路板100的安装。由于在弯折区域11中开孔111,则可以让电路板基板10仅在弯折区域11处形成弯曲面,固定区域12仍保持为平面。由于开孔111基本上是沿着弯折区域11的轴向延伸的,在满足弯曲度的条件下,可以尽可能地少开孔,而且让弯折区域11的宽度更小,减小弯折区域11的面积,增大固定区域12的面积,尽可能地安装数量多的第一电子元件20。第一电子元件20可以是小型的电子元件,例如电容元件或者电阻元件等。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区域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依据实际的硬性电路板100的安装需求而设定,当具有多个弯折区域11时,弯折区域11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存在一定夹角的。当具有至少两个弯折区域11时,依据实际的硬性电路板100的安装需求,相间隔的两个所述固定区域12相向弯折,与之间的固定区域12形成类似于U形的结构,或者,相间隔的两个所述固定区域12相背弯折,与之间的固定区域12形成类似于Z形结构。
为了便于满足不同的产品需求,所述电路板基板10可以开有复合型的开槽。一种开槽的结构如上所述,另一种开槽可以为类U形槽或者类L形槽。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图4,所述类U形槽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断孔31、第二截断孔32以及第三截断孔33,所述第一截断孔31和所述第三截断孔33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32的两端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32的同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截断孔32与所述开孔111类似地,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截断孔31和所述第三截断孔3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域11上,或者,所述第二截断孔32位于所述弯折区域11上,如此,可以提高弯折区域11的弯曲程度。
当硬性电路板100在弯折时,第一截断孔31和第三截断孔33至少截断弯折区域11的部分,第一截断孔31、第二截断孔32以及第三截断孔33之间的电路板基板10是不会随着弯折区域11的弯折而弯折,仍然保持为平面,可以在这部分区域上安装第二电子元件40。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可40以是安装面积较大的电子元件,例如CPU控制器等。另外,也可以不在这部分区域上安装第二电子元件40,而使这部分区域形成一个插板结构,可以通过这个插板结构来将硬性电路板固定在产品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所述类L形槽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断孔41和第二截断孔42,所述第二截断孔42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41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42的端部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42的侧边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截断孔42位于所述弯折区域11上。类似地,在第一截断孔41和第二截断孔42之间的电路板基板可10以安装第三电子元件(未示出),或者,直接形成插板结构。
请参阅图6,本发明提供第一实施方式的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提供电路板基板,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在所述固定区域中贴装有第一电子元件。
可以先在电路板基板上贴装第一电子元件,而再进行弯折,便于贴装电子元件。
S12:在所述弯折区域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
S13:将所述电路板基板沿着所述弯折区域弯折,形成弯折结构的硬性电路板。
可以包括多个弯折区域,在弯折时,相间隔的两个所述固定区域相向弯折或者相背弯折。
可以理解的是,在弯折之前,可以先在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断孔、第二截断孔以及第三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两端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同一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或者,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在所述第一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以及所述第三截断孔之间的电路板基板位置上可以贴装第二电子元件。
可以理解的是,在弯折之前,还可以是先在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连接的第一截断孔和第二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端部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侧边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请参阅图7,本发明提供第二实施方式的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提供电路板基板,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
S22:在所述弯折区域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
S23:将所述电路板基板沿着所述弯折区域弯折。
可以包括多个弯折区域,在弯折时,相间隔的两个所述固定区域相向弯折或者相背弯折。
可以理解的是,在弯折之前,可以先在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断孔、第二截断孔以及第三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两端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同一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或者,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在所述第一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以及所述第三截断孔之间的电路板基板位置上可以贴装第二电子元件。
可以理解的是,在弯折之前,还可以是先在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连接的第一截断孔和第二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端部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侧边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S24:在所述固定区域中贴装第一电子元件,得到弯曲的硬性电路板。
本实施方式,先弯折再贴装电子元件,可防止在弯折时电子元件被损害。
可以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包含”和词语“具有/包括”及其变形,用于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值、步骤、部件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的一些特征,为阐述清晰,分别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结合于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相反,本发明的一些特征,为简要起见,仅在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单独或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硬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基板以及第一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所述第一电子元件贴装于所述固定区域中,在所述弯折区域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断孔、第二截断孔以及第三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两端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同一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或者,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以及所述第三截断孔之间的电路板基板位置上贴装有第二电子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有连接的第一截断孔和第二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端部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侧边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硬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弯折区域,相间隔的两个所述固定区域相向弯折或者相背弯折。
5.一种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电路板基板,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在所述固定区域中贴装有第一电子元件;
在所述弯折区域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
将所述电路板基板沿着所述弯折区域弯折,形成弯折结构的硬性电路板;
在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断孔、第二截断孔以及第三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两端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同一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或者,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以及所述第三截断孔之间的电路板基板位置上贴装第二电子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电路板基板弯折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连接的第一截断孔和第二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端部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侧边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8.一种硬性电路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电路板基板,所述电路板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固定区域;
在所述弯折区域开孔,所述开孔基本上沿着弯折区域的轴向延伸;
将所述电路板基板沿着所述弯折区域弯折;
在所述固定区域中贴装第一电子元件,得到弯曲的硬性电路板;
在所述电路板基板上开设依次连接的第一截断孔、第二截断孔以及第三截断孔,所述第二截断孔基本上沿着弯折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位于所述第二截断孔的两端并向所述第二截断孔的同一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截断孔和所述第三截断孔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或者,所述第二截断孔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上。
CN201811299445.9A 2018-11-02 2018-11-02 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93798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9445.9A CN109379837B (zh) 2018-11-02 2018-11-02 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9445.9A CN109379837B (zh) 2018-11-02 2018-11-02 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9837A CN109379837A (zh) 2019-02-22
CN109379837B true CN109379837B (zh) 2021-10-12

Family

ID=65397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9445.9A Active CN109379837B (zh) 2018-11-02 2018-11-02 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98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48772Y1 (ko) * 2009-11-02 2010-05-17 백성곤 휠 수 있는 엘이디 바
DE102010052020B4 (de) * 2010-11-19 2015-03-26 Fabio Tinagli Beleuchtungs- und/oder Anzeigenvorrichtung
KR101330770B1 (ko) * 2011-11-16 2013-11-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용 절곡 인쇄회로기판
KR102109752B1 (ko) * 2013-10-02 2020-05-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회로기판 및 상기 회로기판을 포함하는 조명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9837A (zh)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89900A1 (en) Flexible board
JP5249014B2 (ja) 電磁シールドカウンターポイズを有するパッチアンテナ
US9595752B2 (en) Vehicle antenna unit
US20060279904A1 (en) Decoupling capacitor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EP2800203A1 (en) Antenna arrangement
US20130115810A1 (en) Coaxial connector plug
CN106465542A (zh) 印刷电路板装置和用于将产品安装至主印刷电路板的方法
EP2284952A1 (en) High frequency module and wireless device
JP6330690B2 (ja) 基板ユニット
US8009109B2 (en) Internal antenna having surface-mounted receptacle
US20140159990A1 (en) Antenna mounted on a circuit board
US7310068B2 (en) Chip antenna mounting apparatus
JP2010093383A (ja) 電気回路部材、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気回路部材の製造方法
EP3323161B1 (en) Connector for power batteries, power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N109379837B (zh) 硬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48137B (zh) 电路基板连接用端子
JP2004260107A (ja) 回路基板組立体
SE528326C2 (sv) Matningsklämma
US20120295455A1 (en) Grounding unit for high-frequency connector and high-frequency connector module having the same
JP4454137B2 (ja) 基板実装用スプリング
JP6597810B2 (ja) 実装構造、構造部品、実装構造の製造方法
EP3526856B1 (en) Through-hole inverted sheet metal antenna
US2013017189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JP2008244541A (ja) コネクタ基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の入力端子の接続構造
JP2006066122A (ja) 電気接続箱の接続端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4-1, Block A, Zhongji Low orbit Satellite IoT Industrial Park, Keneng Road, Dongkeng Community,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IJUE TONG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Zone C, floor 2, building a, No. 30, Xiacun communit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Area,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EIJUE TONG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