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3198A - 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73198A CN109373198A CN201811530661.XA CN201811530661A CN109373198A CN 109373198 A CN109373198 A CN 109373198A CN 201811530661 A CN201811530661 A CN 201811530661A CN 109373198 A CN109373198 A CN 1093731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id
- outer layer
- layer fluid
- integrated
-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3—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several different products following one another in the same conduit, e.g. for switching from one receiving tank to an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包括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以及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连接于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的一端,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连接于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的另一端,并且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与外层落体转接盒组件的内部连通;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穿过集成段外层流体粗管路以及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的内部空间,与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两类流体介质集成,仅仅内层的燃油为传输流动的状态,其空气腔为热防护用的空气夹层,仅在低温环境出口处开小孔防止死腔,未实现两类流体介质非掺混的集成传输及分流的应用需求;现有含空气夹层燃油喷嘴杆为高度精密机械加工或增材制造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包括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以及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所述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连接于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的一端,所述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连接于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的另一端,并且所述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与所述外层落体转接盒组件的内部连通;所述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穿过所述集成段外层流体粗管路以及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螺母、第一内锥接头、内层流体转接座、第一外锥接头以及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内锥接头套设于所述内层流体转接座的一端,所述第一外锥接头套接于所述内层流体转接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内锥接头上,所述第二锁紧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外锥接头上。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包括第二外锥接头和与所述第二外锥接头固定连接的内层流体细管路,所述第二外锥接头与所述第一内锥接头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包括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以及分流接头,所述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和所述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扣接在一起,所述分流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上并与所述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和所述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流接头上设置有第三外锥接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布局合理,加工便利,装配和分解过程无干涉,结构可靠性高,实用性更高,能够反复使用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流体介质分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流体介质分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的剖面图。
其中:
10、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1、第一锁紧螺母;12、第一内锥接头;13、内层流体转接座;14、第一外锥接头;15、第二锁紧螺母;20、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1、第二外锥接头;22、内层流体细管路;30、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1、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2、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33、分流接头;34、第三外锥接头;40、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流体介质分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包括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以及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
其中,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连接于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的一端,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连接于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的另一端,并且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与外层落体转接盒组件30的内部连通。
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穿过集成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以及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的内部空间,与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连接。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包括第一锁紧螺母11、第一内锥接头12、内层流体转接座13、第一外锥接头14以及第二锁紧螺母15。
其中,第一内锥接头12套设于内层流体转接座13的一端,第一外锥接头14套接于内层流体转接座13的另一端,第一锁紧螺母11设置于第一内锥接头12上,第二锁紧螺母15设置于第一外锥接头14上。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包括第二外锥接头21和与第二外锥接头21固定连接的内层流体细管路22,第二外锥接头21与第一内锥接头12通过第一锁紧螺母11固定连接。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流体介质分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包括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1、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32以及分流接头33,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1和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32扣接在一起,分流接头33设置于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1上并与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1和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32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分流接头33上设置有第三外锥接头34。
需要说明的是,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和内层流体细管路22之间流通着外层流体介质,经含分流接头33的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1流出或流入。
集成传输段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内部流通着内层流体介质,经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流出或流入。
外层流体介质在集成传输段完全包裹集成传输段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进而从物理上将内层流体介质与外层流体介质外部的苛刻高温环境物理隔离开。
本申请中两类流体介质在集成传输段和分流段均未掺混在一起,分流结构装配性好,且两类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均可按航空发动机具体功能需求去确定,无需规定必须同向或异向流动,而且流体介质可为气体、油液甚至油气混合物。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以及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
所述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连接于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的一端,所述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连接于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的另一端,并且所述集成传输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与所述外层落体转接盒组件(30)的内部连通;
所述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穿过所述集成段外层流体粗管路(40)以及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流体分流转接座组件(10)包括第一锁紧螺母(11)、第一内锥接头(12)、内层流体转接座(13)、第一外锥接头(14)以及第二锁紧螺母(15);
所述第一内锥接头(12)套设于所述内层流体转接座(13)的一端,所述第一外锥接头(14)套接于所述内层流体转接座(1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锁紧螺母(11)设置于所述第一内锥接头(12)上,所述第二锁紧螺母(15)设置于所述第一外锥接头(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传输内层流体细管路组件(20)包括第二外锥接头(21)和与所述第二外锥接头(21)固定连接的内层流体细管路(22),所述第二外锥接头(21)与所述第一内锥接头(12)通过第一锁紧螺母(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流体转接盒组件(30)包括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1)、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32)以及分流接头(33),所述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1)和所述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32)扣接在一起,所述分流接头(33)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1)上并与所述第一外层流体转接盒(31)和所述第二外层流体转接盒(32)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接头(33)上设置有第三外锥接头(3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30661.XA CN109373198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30661.XA CN109373198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73198A true CN109373198A (zh) | 2019-02-22 |
Family
ID=6537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30661.XA Pending CN109373198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73198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96314A1 (en) * | 2004-11-09 | 2006-05-11 | Denso Corporation | Double-wall pipe and refrigerant cyc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05992927A (zh) * | 2014-02-03 | 2016-10-05 | 杜尔西普兰有限公司 | 流动装置及用于引导流体流的方法 |
CN106437546A (zh) * | 2016-11-04 | 2017-02-22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用于刮管冲砂工艺的液压可控式分流接头 |
CN207094033U (zh) * | 2017-07-21 | 2018-03-13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报警装置的保温输酸管道 |
CN207246795U (zh) * | 2017-09-15 | 2018-04-17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界面与流速调节器 |
CN207538815U (zh) * | 2017-11-24 | 2018-06-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流密封装置 |
CN108856961A (zh) * | 2018-09-20 | 2018-11-23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分流机构 |
-
2018
- 2018-12-14 CN CN201811530661.XA patent/CN1093731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96314A1 (en) * | 2004-11-09 | 2006-05-11 | Denso Corporation | Double-wall pipe and refrigerant cyc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05992927A (zh) * | 2014-02-03 | 2016-10-05 | 杜尔西普兰有限公司 | 流动装置及用于引导流体流的方法 |
CN106437546A (zh) * | 2016-11-04 | 2017-02-22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用于刮管冲砂工艺的液压可控式分流接头 |
CN207094033U (zh) * | 2017-07-21 | 2018-03-13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报警装置的保温输酸管道 |
CN207246795U (zh) * | 2017-09-15 | 2018-04-17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界面与流速调节器 |
CN207538815U (zh) * | 2017-11-24 | 2018-06-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流密封装置 |
CN108856961A (zh) * | 2018-09-20 | 2018-11-23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分流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89480B2 (en) | Counter-flow heat exchanger with helical passages | |
CN102449422B (zh) | 热交换器单元 | |
CN105793532B (zh) | 用于计量AdBlue的计量模块 | |
US10883765B2 (en) | Heat exchanger with heilical flights and tubes | |
US9248901B2 (en) | Airframe structural element | |
US10612414B2 (en) | Panel based heat exchanger | |
JPH08504141A (ja) | 高粘性流体の均質化装置 | |
US8215678B2 (en) | Connector for a pipe and bonding means for use therein | |
CN103454126A (zh) | 一种可调式液滴发生装置 | |
WO2014124534A1 (en) | Heat exchanger with self-aligning fittings | |
CN106247840A (zh) | 用于热交换器组件的支架,热交换器组件和组装热交换器组件的方法 | |
CN106871670A (zh) | 热交换器 | |
GB2547540A (en) | Strainers | |
CN109373198A (zh) | 两流体介质非掺混集成传输分流结构 | |
US6565127B2 (en) | Pipe coupling device and assembly | |
CN109630270A (zh) | 航空发动机用油气混合物热防护结构 | |
CN104412058B (zh) | 吹气元件和相关的气体输送管路 | |
CN102803885A (zh) | 用于液体的板式冷却器 | |
CN113153513A (zh) | 一种发动机的缓速器水路集成装置 | |
CN106969656B (zh) | 热交换器的冷却剂连接件、连接杆部、壳体部段和进气歧管 | |
US20160121710A1 (en) | Mounting structure for in-tank oil cooler and radiator | |
US6880492B2 (en) | Device for introducing hot gas into a heating surface pipe of a waste heat boiler | |
CN215333096U (zh) | 一种发动机的缓速器水路集成装置 | |
SE538362C2 (sv) | Kylararrangemang i ett motorfordon | |
KR20010090810A (ko) | 주 유닛 및 적어도 하나의 부가 기능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조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