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353237A -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53237A
CN109353237A CN201811180039.0A CN201811180039A CN109353237A CN 109353237 A CN109353237 A CN 109353237A CN 201811180039 A CN201811180039 A CN 201811180039A CN 109353237 A CN109353237 A CN 109353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vehicle
new energy
electric motor
vi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00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罡
李昱
姜钧
汪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b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b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b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b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800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53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53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3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包括充电桩、智能机器人、视觉识别机构和服务器,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盘,安装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活动机构,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移动机构和活动机构信号连接,充电桩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充电桩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充电枪,多个充电枪至少包括交流充电枪和直流充电枪,活动机构上固定连接有与充电枪相对应的抓取机构;视觉识别机构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图像分析装置。该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车型,并对电动车自动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车市场的保有量正在逐年增长。随着电动车数量的增长,人们对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目前,电动车在充电时是先将电动车按照一定的方位停放,然后根据车型选择合适的充电枪,手动将充电枪取下并插入电动车的充电接口中,然后对电动车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对驾驶人的停车技术要求较高,且需要驾驶人了解与车型相匹配的充电枪的类型,整体操作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具备可以自动识别车型,并对电动车自动充电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电动车充电时,对驾驶人要求较高且操作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自动识别车型,并对电动车自动充电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包括充电桩、智能机器人、视觉识别机构和服务器,所述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移动机构和活动机构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充电桩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充电枪,多个所述充电枪至少包括交流充电枪和直流充电枪,所述活动机构上固定连接有与充电枪相对应的抓取机构;所述视觉识别机构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图像分析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安装在活动机构的顶部,所述图像分析装置安装在底座的内部,所述图像分析装置包括串口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图像分析装置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和图像采集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中设置有车型数据库和特征数据库,所述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图像分析装置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由多个首尾相连的模块化关节组成,所述模块化关节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流无刷电机和谐波减速器,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和第五传动机构,各传动机构分别配套设有伺服电机、减速器和转动臂,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抓取机构为真空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和串口总线,所述摄像头的内部集成有RK1608 Pre-ISP芯片,所述串口总线与串口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图像分析装置包括PixelVisual Core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和以太网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的充电方法,步骤如下:
S1.数据收集,建立车型数据库:收集市场上各类电动车的图片,将收集的数据按照车型进行分类,将以上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车型数据库;
S2.特征抽取,建立特征数据库:对车型数据库中的各类车型图像进行分析,将图像分割成若干图块,分析车辆的轮廓、车标和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将上述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特征数据库;
S3.依据S2步骤中的特征数据库通过深度卷积网络来训练车型分析模型;
S4.车辆图像获取:通过图像采集装置上的摄像头对车辆进行拍照,并通过串口总线,将信号传输至图像分析装置;
S5.车型分析:通过图像分析装置和车型分析模型,对图像采集装置得到的车辆图片进行分析,得出车辆停放位置、车型及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
S6.充电:依据S5步骤中得到的车型和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控制智能机器人选取合适的充电枪并移动至车辆旁,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中,对车辆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的图像分割采用LoG算子和闭操作,用于提取车辆上的特征点,包括车标、前车灯、尾灯、保险杠、进气格栅和充电接口的轮廓。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通过设置图像采集装置和图像分析装置,可以对停放的车辆进行拍照并分析其车型和充电接口的类型,然后由控制器控制智能机器人从充电桩上抓取对应的充电枪,并移动至车辆旁,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充电桩、2底座、3安装盘、4控制器、5充电枪、6抓取机构、7图像采集装置、8图像分析装置、9第一传动机构、10第二传动机构、11第三传动机构、12第四传动机构、13第五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包括充电桩1、智能机器人、视觉识别机构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2,底座2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底座2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盘3,安装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活动机构,底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控制器4分别与移动机构和活动机构信号连接,充电桩1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表面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充电桩1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充电枪5,多个充电枪5至少包括交流充电枪和直流充电枪,活动机构上固定连接有与充电枪5相对应的抓取机构6,抓取机构6为真空吸盘;视觉识别机构包括图像采集装置7和图像分析装置8,图像采集装置7安装在活动机构的顶部,图像分析装置8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图像分析装置8包括串口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图像分析装置8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4和图像采集装置7信号连接;服务器中设置有车型数据库和特征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图像分析装置8信号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和以太网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活动机构由多个首尾相连的模块化关节组成,模块化关节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直流无刷电机和谐波减速器,驱动装置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采用模块化关节的机器人一般被称为蛇形机器人,利用控制器4控制模块化关节中的直流无刷电机和谐波减速器进行转动,进而实现活动机构的弯曲变形,然后利用其上的抓取机构6对充电枪进行抓取。
一种基于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的充电方法,步骤如下
S1.数据收集,建立车型数据库:收集市场上各类电动车的图片,将收集的数据按照车型进行分类,将以上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车型数据库;
S2.特征抽取,建立特征数据库:对车型数据库中的各类车型图像进行分析,将图像分割成若干图块,图像分割采用LoG算子和闭操作,用于提取车辆上的特征点,包括车标、前车灯、尾灯、保险杠、进气格栅和充电接口的轮廓,当然也会对其他结构进行分析,如车窗和前挡风玻璃等,分析车辆的轮廓、车标和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将上述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特征数据库;
S3.训练车型分析模型:依据S2步骤中的特征数据库通过深度卷积网络来训练车型分析模型;
S4.车辆图像获取:通过图像采集装置上的摄像头对车辆进行拍照,并通过串口总线,将信号传输至图像分析装置;
S5.车型分析:通过图像分析装置和车型分析模型,对图像采集装置得到的车辆图片进行分析,得出车辆停放位置、车型及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
S6.充电:依据S5步骤中得到的车型和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控制智能机器人选取合适的充电枪并移动至车辆旁,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中,对车辆进行充电。
实施例2
参照图2,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包括充电桩1、智能机器人、视觉识别机构和服务器,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2,底座2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底座2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盘3,安装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活动机构,底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控制器4分别与移动机构和活动机构信号连接,充电桩1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表面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充电桩1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充电枪5,多个充电枪5至少包括交流充电枪和直流充电枪,活动机构上固定连接有与充电枪5相对应的抓取机构6,抓取机构6为真空吸盘;视觉识别机构包括图像采集装置7和图像分析装置8,图像采集装置7安装在活动机构的顶部,图像分析装置8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图像分析装置8包括串口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图像分析装置8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4和图像采集装置7信号连接;服务器中设置有车型数据库和特征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图像分析装置8信号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和以太网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活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9、第二传动机构10、第三传动机构11、第四传动机构12和第五传动机构13,各传动机构分别配套设有伺服电机、减速器和转动臂,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均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
一种基于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的充电方法,步骤如下:
S1.数据收集,建立车型数据库:收集市场上各类电动车的图片,将收集的数据按照车型进行分类,将以上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车型数据库;
S2.特征抽取,建立特征数据库:对车型数据库中的各类车型图像进行分析,将图像分割成若干图块,图像分割采用LoG算子和闭操作,用于提取车辆上的特征点,包括车标、前车灯、尾灯、保险杠、进气格栅和充电接口的轮廓,当然也会对其他结构进行分析,如车窗和前挡风玻璃等,分析车辆的轮廓、车标和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将上述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特征数据库;
S3.训练车型分析模型:依据S2步骤中的特征数据库通过深度卷积网络来训练车型分析模型;
S4.车辆图像获取:通过图像采集装置上的摄像头对车辆进行拍照,并通过串口总线,将信号传输至图像分析装置;
S5.车型分析:通过图像分析装置和车型分析模型,对图像采集装置得到的车辆图片进行分析,得出车辆停放位置、车型及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
S6.充电:依据S5步骤中得到的车型和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控制智能机器人选取合适的充电枪并移动至车辆旁,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中,对车辆进行充电。
实施例3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包括充电桩1、智能机器人、视觉识别机构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2,底座2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底座2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盘3,安装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活动机构,底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控制器4分别与移动机构和活动机构信号连接,充电桩1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表面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充电桩1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充电枪5,多个充电枪5至少包括交流充电枪和直流充电枪,活动机构上固定连接有与充电枪5相对应的抓取机构6,抓取机构6为真空吸盘;视觉识别机构包括图像采集装置7和图像分析装置8,图像采集装置7安装在活动机构的顶部,图像分析装置8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图像分析装置8包括串口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图像分析装置8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4和图像采集装置7信号连接;服务器中设置有车型数据库和特征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图像分析装置8信号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和以太网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图像采集装置7包括摄像头和串口总线,摄像头的内部集成有RK1608 Pre-ISP芯片,作为一种ISP芯片,RK1608 Pre-ISP芯片具有以下功能,AE(自动曝光)、AF(自动对焦)、AWB(自动白平衡)、去除图像噪声、LSC(Lens Shading Correction)、BPC(BadPixelCorrection),最后把Raw Data保存起来,串口总线与串口通信模块相连接,图像分析装置8包括Pixel Visual Core芯片,具有目标识别、跟踪、测量等视觉行动,结合Pre-ISP芯片,可以对车型进行分析。
一种基于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的充电方法,步骤如下:
S1.数据收集,建立车型数据库:收集市场上各类电动车的图片,将收集的数据按照车型进行分类,将以上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车型数据库;
S2.特征抽取,建立特征数据库:对车型数据库中的各类车型图像进行分析,将图像分割成若干图块,分析车辆的轮廓、车标和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将上述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特征数据库,其中图像分割所采用的的算法为LoG算子和闭操作,用于提取车辆上的特征点,可以提取车标、前车灯、尾灯、保险杠、进气格栅和充电接口的轮廓;
S3.训练车型分析模型:依据S2步骤中的特征数据库通过深度卷积网络来训练车型分析模型;
S4.车辆图像获取:通过图像采集装置7上的摄像头对车辆进行拍照,并通过串口总线,将信号传输至图像分析装置8;
S5.车型分析:通过图像分析装置8和车型分析模型,对图像采集装置7得到的车辆图片进行分析,得出车辆停放位置、车型及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
S6.充电:依据S5中得到的车型和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控制智能机器人选取合适的充电枪并移动至车辆旁,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中,对车辆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包括充电桩(1)、智能机器人、视觉识别机构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盘(3),所述安装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底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分别与移动机构和活动机构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1)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表面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充电桩(1)靠近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充电枪(5),多个所述充电枪(5)至少包括交流充电枪和直流充电枪,所述活动机构上固定连接有与充电枪(5)相对应的抓取机构(6);所述视觉识别机构包括图像采集装置(7)和图像分析装置(8),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安装在活动机构的顶部,所述图像分析装置(8)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所述图像分析装置(8)包括串口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图像分析装置(8)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4)和图像采集装置(7)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中设置有车型数据库和特征数据库,所述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图像分析装置(8)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由多个首尾相连的模块化关节组成,所述模块化关节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流无刷电机和谐波减速器,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9)、第二传动机构(10)、第三传动机构(11)、第四传动机构(12)和第五传动机构(13),各传动机构分别配套设有伺服电机、减速器和转动臂,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6)为真空吸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包括摄像头和串口总线,所述摄像头的内部集成有RK1608Pre-ISP芯片,所述串口总线与串口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图像分析装置(8)包括Pixel Visual Core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和以太网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7.一种基于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数据收集,建立车型数据库:收集市场上各类电动车的图片,将收集的数据按照车型进行分类,将以上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车型数据库;
S2.特征抽取,建立特征数据库:对车型数据库中的各类车型图像进行分析,将图像分割成若干图块,分析车辆的轮廓、车标和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将上述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并建立特征数据库;
S3.训练车型分析模型:依据S2步骤中的特征数据库通过深度卷积网络来训练车型分析模型;
S4.车辆图像获取:通过图像采集装置(7)上的摄像头对车辆进行拍照,并通过串口总线,将信号传输至图像分析装置(8);
S5.车型分析:通过图像分析装置(8)和车型分析模型,对图像采集装置(7)得到的车辆图片进行分析,得出车辆停放位置、车型及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
S6.充电:依据S5中得到的车型和相应车型的充电接口的位置与类型,控制智能机器人选取合适的充电枪并移动至车辆旁,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中,对车辆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图像分割采用LoG算子和闭操作,用于提取车辆上的特征点,包括车标、前车灯、尾灯、保险杠、进气格栅和充电接口的轮廓。
CN201811180039.0A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Pending CN109353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0039.0A CN109353237A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0039.0A CN109353237A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3237A true CN109353237A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48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0039.0A Pending CN109353237A (zh) 2018-10-10 2018-10-10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53237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6633A (zh) * 2019-03-08 2019-06-11 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96664A (zh) * 2019-10-25 2020-01-17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充电机器人
CN111038324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无锡道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门充电口充电枪智能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1071088A (zh) * 2019-12-30 2020-04-28 无锡道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1497674A (zh) * 2020-05-22 2020-08-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自动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网系统
CN112060950A (zh) * 2020-09-23 2020-12-11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550014A (zh) * 2020-11-20 2021-03-26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25139A (zh) * 2021-07-20 2021-10-22 浙江麦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识别无介入式充电桩及自动充电方法
CN114536318A (zh) * 2020-11-24 2022-05-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可移动操作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54084A (zh) * 2022-06-05 2022-08-30 何强辉 一种接驳机器人及接驳机器人与电动车同步的方法
CN115848206A (zh) * 2022-12-15 2023-03-28 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摄像头的防油车占位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6747A (zh) * 2017-01-22 2017-05-24 厦门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97678A (zh) * 2017-06-02 2017-08-29 深圳市中科利亨车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机器人及充电实现方法
CN107640055A (zh) * 2017-10-19 2018-01-30 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7719181A (zh) * 2017-11-28 2018-02-23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立体车库的智能充电桩及充电方法
CN108319907A (zh) * 2018-01-26 2018-07-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6747A (zh) * 2017-01-22 2017-05-24 厦门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97678A (zh) * 2017-06-02 2017-08-29 深圳市中科利亨车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机器人及充电实现方法
CN107640055A (zh) * 2017-10-19 2018-01-30 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7719181A (zh) * 2017-11-28 2018-02-23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立体车库的智能充电桩及充电方法
CN108319907A (zh) * 2018-01-26 2018-07-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6633A (zh) * 2019-03-08 2019-06-11 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96664A (zh) * 2019-10-25 2020-01-17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充电机器人
CN111071088B (zh) * 2019-12-30 2023-08-15 无锡道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1038324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无锡道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门充电口充电枪智能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1071088A (zh) * 2019-12-30 2020-04-28 无锡道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1038324B (zh) * 2019-12-30 2023-09-22 无锡道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门充电口充电枪智能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1497674A (zh) * 2020-05-22 2020-08-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自动充电方法、系统及车辆网系统
CN112060950A (zh) * 2020-09-23 2020-12-11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550014A (zh) * 2020-11-20 2021-03-26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536318A (zh) * 2020-11-24 2022-05-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可移动操作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25139B (zh) * 2021-07-20 2023-02-28 浙江麦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识别无介入式充电桩及自动充电方法
CN113525139A (zh) * 2021-07-20 2021-10-22 浙江麦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识别无介入式充电桩及自动充电方法
CN114954084A (zh) * 2022-06-05 2022-08-30 何强辉 一种接驳机器人及接驳机器人与电动车同步的方法
CN115848206A (zh) * 2022-12-15 2023-03-28 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摄像头的防油车占位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3237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视觉系统
CN105023459B (zh) 一种车位车牌移动式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CN105205785A (zh) 一种可定位的大型车辆运行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4882022A (zh) 一种反向寻车系统及寻车方法
CN104916162A (zh) 泊车位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7967804A (zh) 一种多旋翼载激光雷达的车型识别与车速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9637153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载移动违法抓拍系统
CN104662560A (zh) 一种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901688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化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8109414A (zh) 一种基于车辆辅助驾驶的道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1783071A (zh) 一种监测车辆违法行为的嵌入式系统
CN106652462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违章停车管理系统
CN111038324B (zh) 电动车充电门充电口充电枪智能识别方法和装置
CN210157262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智能出入口摄像机
CN111785066A (zh) 一种道路泊位巡查系统及方法
CN208069533U (zh) 自动泊车的设备、智能汽车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182206A (zh)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无人驾驶汽车视觉识别系统
CN204715795U (zh)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一体化票亭
CN203882441U (zh) 一种用于停车场的车辆识别系统
WO2019114731A1 (zh) 自动泊车的方法和设备、智能汽车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6764823U (zh) 机器人抓取定位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器人抓取系统
CN112509190B (zh) 基于屏蔽门客流计数的地铁车辆断面客流统计方法
CN205354128U (zh) 一种车辆收费管理系统
CN204596146U (zh) 潮汐车道逆行车辆智能抓拍系统
CN204010059U (zh) 一种车辆出入智能识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