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9750B - 一种腕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腕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49750B CN109349750B CN201811457634.4A CN201811457634A CN109349750B CN 109349750 B CN109349750 B CN 109349750B CN 201811457634 A CN201811457634 A CN 201811457634A CN 109349750 B CN109349750 B CN 1093497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rist
- wearing device
- wrist strap
- fixing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6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875 Eboni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8—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44C5/22—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closed strap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腕戴装置,包括腕戴装置主体和腕带;腕戴装置主体的外周沿周向设有至少四个固定部;腕带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固定部连接或分离的配合部,所有配合部沿腕带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以使腕带的端部通过配合部缠绕并固定于腕戴装置主体。本申请通过在腕戴装置主体外周设置固定部,在腕带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若干个配合部,通过调整固定部与配合部的连接个数,调整腕带的长短,以使腕带形成的佩戴空间能够得以增大或减小。不但实现了多处连接的稳定性,还实现了腕带与腕戴装置主体多档位调节,在结构上处腕戴装置主体和腕带以外没有其它多余的部件,使得结构上更加节约成本,同时安装和调节方式简便,能够提升佩戴和调节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腕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环等可穿戴产品技术不断成熟,用户对智能手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企业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由于不同用户的手腕粗细不同,所需要的腕带调节范围不同。通常用户佩戴手环时,需要根据自己手腕粗细调节腕带尺寸,现有技术中手环腕带调节扣多设计在手腕内侧,即相对于手环主体的另一侧,而依据佩戴习惯,手环主体通常被转至手腕的背侧,相对应的,调节扣也就被转至手腕的内侧,在行走或其他活动中,调节扣容易发生剐蹭,有松动甚至脱离的风险。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便于调节且佩戴稳定的腕戴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腕戴装置,该腕戴装置能够实现佩戴稳定以及方便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腕戴装置,包括腕戴装置主体和腕带;
所述腕戴装置主体的外周沿周向设有至少四个固定部;所述腕带设有若干个用于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或分离的配合部,所有所述配合部沿所述腕带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以使所述腕带的端部通过所述配合部缠绕并固定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
优选的,至少四个所述固定部相对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的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沿所述腕戴装置主体的外周均匀设置,所述腕带上的相邻的所述配合部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所有所述固定部的结构均相同,所有所述配合部的结构均相同,以使能够调整所述腕戴装置主体相对于手腕的佩戴角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配合部中的一者为凸起,另一者为用于使所述凸起插入以固定的卡接凹槽或卡接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为设置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的外周的凸起,所述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腕带上的卡接通孔;
所述腕戴装置主体的外周设有周向凹槽,用于容纳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连接的所述腕带,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周向凹槽中。
优选的,连接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的外周的所述腕带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的外周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卡接凹槽或卡接通孔设于所述腕带的主平面上,或者,所述卡接凹槽或所述卡接通孔设于所述腕带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腕戴装置主体的外周设有双圈所述固定部,位于上部的第一圈所述固定部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圈所述固定部分别对应缠绕连接所述腕带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腕戴装置主体包括功能集成件和转动的套设于所述功能集成件外部的旋转支架,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的外周。
本申请通过在腕戴装置主体外周设置固定部,在腕带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若干个配合部,通过调整固定部与配合部的连接个数,调整腕带的长短,以使腕带形成的佩戴空间能够得以增大或减小。另一方面,上述连接结构设置在腕戴装置主体一侧,避免了与使用者身体的剐蹭,保证了安装的稳定性。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多个固定部和配合部的连接,不但实现了多处连接的稳定性,还实现了腕带与腕戴装置主体多档位调节,在结构上处腕戴装置主体和腕带以外没有其它多余的部件,使得结构上更加节约成本,同时安装和调节方式简便,能够提升佩戴和调节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装置的佩戴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装置的小直径模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装置的大直径模式示意图。
图1-6中:
1为腕戴装置主体、11为固定部、2为腕带、21为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腕戴装置,该腕戴装置能够实现稳定佩戴以及方便调节。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至图6分别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装置的佩戴状态示意图、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以及腕戴装置的小直径模式示意图和大直径模式示意图。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腕戴装置,包括腕戴装置主体1和腕带2。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沿周向设有至少四个固定部11;腕带2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固定部11连接或分离的配合部21,所有配合部21沿腕带2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以使腕带2的端部通过配合部21缠绕并固定于腕戴装置主体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腕戴装置主体1即为腕戴装置的主要工作结构,在不同实际应用的场景中,腕戴装置主体1可以为表盘、腕带的中控部、腕戴心率监测设备的检测器件等,其具有壳体结构,且壳体具有周向边缘。在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设置有固定部11,腕带2上设有配合部21,配合部21可以与固定部11配合连接。
其中,每一个固定部11均用于固定腕带2,固定部11的个数至少为四个,配合部21沿腕带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固定部11和配合部21可选择的配合连接,腕带2上未连接腕戴装置主体1部分用于围成腕带2的空间,以便套设于用户的手腕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整配合部21与固定部11结合的数量,从而调整腕带2的长短。
本申请通过在腕戴装置主体1外周设置固定部11,在腕带2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若干个配合部21,通过调整固定部11与配合部21的连接个数,调整腕带2的长短,以使腕带2形成的佩戴空间能够得以增大或减小。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多个固定部11和配合部21的连接,不但实现了多处连接的稳定性,还实现了腕带2与腕戴装置主体1多档位调节,在结构上处腕戴装置主体1和腕带2以外没有其它多余的部件,使得结构上更加节约成本,同时安装和调节方式简便,能够提升佩戴和调节的效率。
可选的,上述固定部11的形状和配合方式均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进行调整,因此,本实施例并没有对其构造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针对腕带2连接于腕戴装置主体1上的部分可以称为连接段,而作为形成腕带2的部分称为腕带段,相对应的,由连接段至腕带段处的过渡部分为过渡段。过渡段也就是腕带2上连接腕戴装置2主体1的末端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为了方便腕戴装置主体1的安装,并保证安装后过渡段恰好位于腕戴装置主体1的两个端部,因此,可以设置至少四个固定部11相对于腕戴装置主体1的中心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称设置的固定部,因此至少有两个固定部11作为连接腕带2两端最后一个位置时,腕带2的两个过渡段也是对称设置的,因而,能够保证佩戴后的状态类似于现有技术的手表结构,以表盘为例,四个固定部11可以分别设置在3点、6点、9点和12点位置,因而腕带的两个过渡段可以分别位于对称设置的3点和9点,或者是6点和12点,因而,能够保证佩戴后过渡段对称设置,保证腕带2与腕戴装置主体1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上述以表盘为例的情况中,四个固定部11可以分别设置在11点、12点、5点和6点,仍能够保持着过渡段之间的对称性,保证佩戴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固定部11沿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均匀设置,腕带2上的相邻的配合部21的间距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间距相等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使得腕戴装置主体1上的任意位置均可以作为与腕带2端点位置连接的固定部。
可选的,上述均匀指的是周向上的均匀,若在轴向上具有一定的偏移也是可以的,但需要腕带2进行相应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若干个固定部11可以具有差异,或者为了实现方便制造的目的,若干个固定部11均可以为相同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有固定部11的结构均相同,所有配合部21的结构均相同,以使能够调整腕戴装置主体1相对于手腕的佩戴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在腕戴装置主体1的周向上设置结构相同的固定部11,并在腕带2上设置对应的配合部21,使得在安装过程中,腕带2可以随意选择安装的初始位置,并通过一定的转动缠绕,最终固定于腕戴装置主体1上。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固定部11和配合部21中的一者为凸起,另一者为用于使凸起插入以固定的卡接凹槽或卡接通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卡接通过凹槽和凸起完成,可以将凸起插入凹槽中,或者将凹槽贯穿形成通孔,以便和凸起连接。
上述选择凸起和凹槽实现卡接,可选的,也可以在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设置环向的齿啮合结构,相对应的腕带2上设置对应啮合的配合部21,通过啮合的方式实现连接,也就是说,固定部11和配合部2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以形成腕戴装置主体1与腕带2之间的可连接可拆除的结构。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固定部11为设置于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的凸起,配合部21为设置于腕带2上的卡接通孔,此处与上一个实施例的内容基本相同,以下是具有区别的技术内容。
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设有周向凹槽,用于容纳与腕戴装置主体1连接的腕带2,凸起设置于周向凹槽中。
需要强调的是,腕戴装置主体1外周用于设置腕带2的位置上,设置有周向凹槽,以使的腕带2上的配合部21安装在固定部11上时,腕带2能够内嵌到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面,避免在腕戴装置主体1外周形成多于的厚度或自由端。
凸起设置在周向凹槽中,当腕带2设置在周向凹槽中后,腕带2的外表面与腕戴装置主体1的最外圈表面应为齐平的状态,尤其是通过模具制造得到的腕戴装置主体1和腕带2的结合过程中,二者的外表面齐平能够带给使用者较佳的使用体验感。
上述腕戴装置主体1与腕带2的外周面齐平是优选的方案,可选的,当然,腕带2的端部安装于腕戴装置主体1外周后,若腕带2凹陷于上述周向凹槽也能够实现连接稳定等特征。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卡接凹槽或卡接通孔设于腕带2的主平面上,或者,卡接凹槽或卡接通孔设于腕带2的侧面。
请参考图3、5和6,由于腕带2需要缠绕在腕戴装置主体1,因此,缠绕在腕戴装置主体1外部的腕带2可以通过不同的接触面或者位置接触腕戴装置主体1,在本实施例中,腕带2可以在接触手腕的主接触面上或者主接触平面设置配合部21,例如图5所示的情况,腕带2需要在绕设在手腕的角度下转动九十度,以便主接触面上的配合部21能够朝向腕戴装置主体1的固定部。或者,配合部21设置在腕带2的侧面,以截面为矩形的腕带2为例,腕带2截面的底面若接触手腕,则在腕带2截面的侧面设置配合部21,这样,腕带2的过渡段则不需要进行角度的变化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腕带2均可以为软质结构,能够进行对腕戴装置主体1的绕制。
可选的,腕带也可以为包括硬质部和设置于所述硬质部两端的软胶部,软胶部用于连接腕戴装置主体1,硬胶用于佩戴在手部,硬质的腕带部分能够提升腕戴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设有双圈固定部11,位于上部的第一圈固定部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圈固定部分别对应缠绕连接腕带2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11沿腕戴装置主体1周向均匀设置,且同时具有上下设置的双层,分别用于连接腕带2的两端,也就是说,腕带2的一端可以连接腕戴装置主体1,并最多绕制在腕戴装置主体1上一圈,腕带2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于腕戴装置主体1,且同时也可以绕制一圈。相比起前述各个实施例中仅具有一圈固定部11的情况而言,本实施例能够使腕带2的两端均绕制连接于腕戴装置主体1,增加了腕带2的可调节范围。另外,本实施例可以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进行结合和叠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腕戴装置主体1包括功能集成件和转动的套设于功能集成件外部的旋转支架,固定部11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的外周。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集成件可以为表盘、传感器等腕戴装置主体1的核心部件,而在其外部设置旋转支架,且使二者可转动连接,主要可以在安装好腕带2后,能够通过转动功能集成件的方式,实现针对不同佩戴方位的使用便捷性。
可选的,上述旋转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功能集成件和旋转支架进行定位的定位件。
可选的,本申请中的腕带2的端部可以固定于腕戴装置主体1上,或者也为可拆卸的安装在腕戴装置主体1上。
本申请的腕带2端部设置于腕戴装置主体1上,腕带2上的配合部依次卡进腕戴装置主体1的配合部11。当需要调节腕带的长度时,手动水平旋转腕带主体1。逆时针旋转腕带主体,腕带2长度增长,顺时针转动变短。
利用腕带本身及腕戴装置主体1即可实现腕带长度的变化,实现了腕带的多档位尺寸调节及快速调整腕带尺寸的操作,提高了调节效率且节约成本。
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腕戴装置的主体结构,该腕戴装置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腕戴装置可以包括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腕戴心率监测设备、运动式手环、佩戴于手指上的穿戴设备、腕戴通话设备、以及体感设备的腕戴端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腕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腕戴装置主体(1)和腕带(2);
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沿周向设有至少四个固定部(11);所述腕带(2)设有若干个用于与所述固定部(11)连接或分离的配合部(21),所有所述配合部(21)沿所述腕带(2)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以使所述腕带(2)的端部通过所述配合部(21)缠绕并固定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
至少四个所述固定部(11)相对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的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固定部(11)沿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均匀设置,所述腕带(2)上的相邻的所述配合部(21)的间距相等;
固定部(11)为设置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的凸起,所述配合部(21)为设置于所述腕带(2)上的、用于使所述凸起插入以固定的卡接通孔;
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设有周向凹槽,用于容纳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连接的所述腕带(2),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周向凹槽中;
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设有双圈所述固定部(11),位于上部的第一圈所述固定部(11)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圈所述固定部(11)分别对应缠绕连接所述腕带(2)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固定部(11)的结构均相同,所有所述配合部(21)的结构均相同,以使能够调整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相对于手腕的佩戴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腕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的所述腕带(2)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的外周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戴装置主体(1)包括功能集成件和转动的套设于所述功能集成件外部的旋转支架,所述固定部(11)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的外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57634.4A CN109349750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腕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57634.4A CN109349750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腕戴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49750A CN109349750A (zh) | 2019-02-19 |
CN109349750B true CN109349750B (zh) | 2024-09-24 |
Family
ID=65330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57634.4A Active CN109349750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腕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497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7337B (zh) * | 2019-09-27 | 2021-06-0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组件和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穿戴设备 |
CN112386897B (zh) * | 2020-10-29 | 2022-01-04 | 南京浙溧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多功能运动监测装置 |
CN113439914B (zh) * | 2021-07-06 | 2023-05-23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腕带和腕戴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020360U1 (de) * | 2000-12-01 | 2001-10-11 | GABOTEX Vertrieb Import Providing GmbH, 58507 Lüdenscheid |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r Länge eines Armbandes |
CN209732776U (zh) * | 2018-11-30 | 2019-12-06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腕戴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360258B (de) * | 1978-06-16 | 1980-12-29 | Urban Sylvester | Dehnbares verschlussloses uhrarmband |
CH665327GA3 (en) * | 1986-11-17 | 1988-05-13 | Variable-length strap attachment for wrist-watch case - has loop around semi-cylindrical spacer between case and backplate in either direction for wrist or neck | |
EP1588640B1 (fr) * | 2004-04-23 | 2007-02-28 | The Swatch Group Management Services AG | Dispositif de réglage de la longueur d'une bande, notamment d'un bracelet de montre |
US9285776B1 (en) * | 2013-03-15 | 2016-03-15 | Vortic, Llc | Band tightening system |
US9364054B2 (en) * | 2014-04-09 | 2016-06-14 | Tristan S. Gittens | Accessory cinching device |
-
2018
- 2018-11-30 CN CN201811457634.4A patent/CN1093497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020360U1 (de) * | 2000-12-01 | 2001-10-11 | GABOTEX Vertrieb Import Providing GmbH, 58507 Lüdenscheid |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r Länge eines Armbandes |
CN209732776U (zh) * | 2018-11-30 | 2019-12-06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腕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49750A (zh) | 2019-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49750B (zh) | 一种腕戴装置 | |
US10064460B2 (en) | Frictional stabilization of band and securement mechanism | |
JP2009500125A (ja) | 衣類にアクセサリーを固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10918174B2 (en) | Connection structure connecting watchband to watchcase and watch using the same | |
CN211379892U (zh) | 一种表壳装置以及手表 | |
US12029540B2 (en) | Wearable measuring device that can be worn on a person's body | |
CN110840026A (zh) | 表带组件及穿戴设备 | |
CN209732776U (zh) | 一种腕戴装置 | |
CN211323317U (zh) | 手环 | |
CN110200361B (zh) | 表带调节结构和腕戴设备 | |
JP2018117903A (ja) | 携帯機器用腕装着具 | |
CN207457713U (zh) | 智能手表 | |
JP3245329U (ja) | 環状アクセサリー | |
JP2008167789A (ja) | 装身具 | |
CN207301659U (zh) | 具有一体式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 | |
CN214904294U (zh) | 一种佩戴稳定的智能手环 | |
CN206808806U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
CN213487315U (zh) | 一种钢带与皮带的创新结合腕表 | |
JP2004129838A (ja) | 帯状装身具 | |
CN112904696B (zh) |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 |
CN215737284U (zh) | 表带及智能穿戴设备 | |
US10117482B2 (en) |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2754589U (zh) | 一种首饰锁扣 | |
CN110074518A (zh) | 一种腕带及包含此腕带的可穿戴设备 | |
CN214047810U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