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5577B - 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35577B CN109335577B CN201811170025.0A CN201811170025A CN109335577B CN 109335577 B CN109335577 B CN 109335577B CN 201811170025 A CN201811170025 A CN 201811170025A CN 109335577 B CN109335577 B CN 1093355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adsorption
- conveying
- turnover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餐具输送设备,公开了一种餐盘在线检测设备,包括输入机构、横向输送机构、翻转机构、输出机构,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机架、均设置在输入机架上的餐盘吸附装置、纵向输入装置,餐盘吸附装置包括升降气缸、与升降气缸连接的吸附架、与吸附架转动连接的吸附转轴、设置在吸附转轴上的吸附组件、与输入机架连接的翻转气缸,翻转气缸与吸附转轴连接;纵向输入装置包括第一O型皮带;横向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滚筒;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构上的翻转电机、与翻转电机连接的翻转板、设置在翻转板外围的承接条组,承接条组包括两条具有间隙的承接条;输出机构包括第二O型皮带。本发明实现自动化,效率更高,降低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具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餐盘表面质量的检测一般是通过人工检测,效率较低,随着市场的需要,需要研制一款可对餐盘表面质量进行自动检测的检测系统,涉及检测总成和输送总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盘在线检测设备,可将一堆堆的餐盘一个个输送到检测总成处进行检测,为实现自动检测提供了前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餐盘在线检测设备,包括输入机构、横向输送机构、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构上的翻转机构、输出机构,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机架、均设置在输入机架上的餐盘吸附装置、纵向输入装置,餐盘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输入机架上的升降气缸、与升降气缸连接的吸附架、与吸附架转动连接的吸附转轴、设置在吸附转轴上的吸附组件、与输入机架连接的翻转气缸,翻转气缸与吸附转轴连接驱动吸附转轴旋转带动吸附组件旋转;纵向输入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和输送吸附组件上的餐盘的第一O型皮带;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用于承接纵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滚筒;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构上的翻转电机、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与翻转电机连接的翻转板、设置在翻转板外围的承接条组,承接条组包括两条具有间隙的承接条;输出机构包括用于承接翻转机构上的餐盘的第二O型皮带。
作为优选,吸附转轴与吸附架转动连接,翻转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齿条,吸附转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作为优选,吸附组件包括设置在输入机架上的气泵、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的吸盘组,每组吸盘组包括至少两个吸盘,两个吸盘相向设置在同一安装杆上,形成一个朝上的吸盘和一个朝下的吸盘,安装杆与吸附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纵向输入装置包括复数根并排设置的第一O型皮带、用于顶起第一O型皮带的顶起组件、用于驱动第一O型皮带传动的第一电机,第一O型皮带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顶起组件包括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构上的顶起气缸、与顶起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杆框架,顶杆框架上设有与第一O型皮带相对应的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具有与第一O型皮带相配合的凹槽,第一O型皮带跨过凹槽。
作为优选,横向输送机构包括横向输送机架、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上远离输入机架的一端的隔板、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上的挡板装置,挡板装置包括与横向输送机架连接的挡板气缸、与挡板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的拉杆、与拉杆连接的连轴、设置在连轴上的挡板,连轴与横向输送机架铰接。
作为优选,承接条组至少一对,每对承接条组包括两条具有间隙的承接条,分别命名为上承接条和下承接条,下承接条用于承接输送滚筒,翻转180°后上承接条用于承接输出机构。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收集具有瑕疵的餐盘的第一堆叠机构、用于收集检测合格的餐盘的第二堆叠机构,第一堆叠机构、第二堆叠机构均包括设置在输出机构上的堆叠气缸、与堆叠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板、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方的收集组件,顶板上设有间隔设置的推杆。
作为优选,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架上的挡杆、与挡杆铰接的棘爪。
作为优选,棘爪内端设有导向面。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输入机构可将原本一堆堆的餐盘一排排的输送到横向输送机构上,横向输送机构再将餐盘一个个的输送到检测总成旁进行检测,翻转机构可实现将餐盘进行翻转,便于检测总成对餐盘的正反面进行检测,输出机构可将餐盘输送到第一堆叠机构、第二堆叠机构,并通过第一堆叠机构收集表面具有瑕疵的餐盘、通过第二堆叠机构收集表面质量合格的餐盘,实现分开收集的功能。实现自动化,效率更高,降低人工成本。本发明可将餐盘一个个输送到检测工位,方便检测装置或人工进行一个个检测,后再被分开收集。
餐盘包括杯、碗、盘、碟等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输入机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输入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输入机构省略了第一O型皮带轮机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餐盘吸附装置的侧视图(图中去掉了吸附架);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横向输送机构的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横向输送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顶起组件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顶起组件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翻转板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输出机构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输出机构的侧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堆叠机构或第二堆叠机构的主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堆叠机构或第二堆叠机构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输入机架、2—升降气缸、3—吸附架、4—吸附转轴、5—翻转气缸、6—导架、7—导柱、8—齿条、9—齿轮、10—吸盘、11—安装杆、12—连杆、13—第一O型皮带、14—第一O型皮带机架、15—第一电机、16—第一O型皮带轮、17—横向输送机架、18—输送滚筒、19—隔板、20—输送电机、21—挡板气缸、22—拉杆、23—连轴、24—挡板、25—顶起气缸、26—顶杆框架、27—支撑架、28—凹槽、29—张紧装置、30—翻转电机、31—翻转板、32—承接条、33—输出机架、34—第二电机、35—第二O型皮带、36—第二O型皮带轮、37—堆叠气缸、38—顶板、39—推杆、40—挡杆、41—棘爪、42—导向面、43—餐盘、44—容纳空间、45—连接杆、4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餐盘在线检测设备,如图1-16所示,包括输入机构、横向输送机构、翻转机构、输出机构、用于收集表面具有瑕疵的餐盘43的第一堆叠机构、用于收集表面质量合格的餐盘43的第二堆叠机构。输入机构可将原本一堆堆的餐盘43一排排的输送到横向输送机构上,横向输送机构再将餐盘43一个个的输送到检测总成旁进行检测,翻转机构可实现将餐盘43进行翻转,便于检测总成对餐盘43的正反面进行检测,输出机构可将餐盘43输送到第一堆叠机构、第二堆叠机构,并通过第一堆叠机构收集表面具有瑕疵的餐盘43、通过第二堆叠机构收集表面质量合格的餐盘43,实现分开收集的功能。餐盘43包括杯、碗、盘、碟等容器。
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机架1、设置在输入机架1上的餐盘吸附装置、设置在输入机架1上的纵向输入装置,餐盘吸附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输入机架1上的升降气缸2、与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连接的吸附架3、与吸附架3转动连接的吸附转轴4、设置在吸附转轴4上的吸附组件、与输入机架1连接的翻转气缸5,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气缸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输入机架1左右两端,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朝上,每个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均连接一吸附架3,输入机架1两端位于升降气缸2旁设有导架6,导架6上设有穿孔,吸附架3下端设有导柱7,导柱7穿入穿孔,在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伸缩时,导柱7的设置可确保吸附架3能够平稳的升降,提高工作稳定性。吸附转轴4两端均通过轴承、轴承座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吸附架3转动连接,翻转气缸5的缸体与输入机架1铰接,翻转气缸5的活塞杆铰接有齿条8,输入机架1上具有与齿条8配合的滑槽,齿条8嵌入滑槽内且可沿着滑槽滑动,吸附转轴4上通过键设有与齿条8啮合的齿轮9,齿条8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翻转气缸5的活塞杆伸缩,从而带动齿条8移动,进而带动吸附转轴4旋转,从而翻转设置在吸附转轴4上的吸附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吸附转轴4的旋转稳定性,翻转气缸5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吸附转轴4左右两部,两个翻转气缸5共同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组件为两组,每组吸附组件配备一个吸附转轴4。齿条8与两个齿轮9啮合。
吸附组件包括设置在输入机架1上的气泵、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的吸盘组,在本实施例中,每组的吸附组件的吸盘组具有四组,每组吸盘组包括四个吸盘10,每两个吸盘10相向固定设置在同一安装杆11上,安装杆11沿竖直方向设置,同一组的两个安装杆11之间通过连杆12连接,连杆12固定在吸附转轴4上。每组吸盘组均具有两个朝上的吸盘10和两个朝下的吸盘10,吸盘组中朝上的吸盘10在水平方向上对齐,吸盘组中朝下的吸盘10在水平方向上对齐。安装杆11上设有与吸盘10相通的支气管,支气管与气管相通。
纵向输入装置包括复数根并排设置的第一O型皮带13、设置在输入机架1前方的第一O型皮带机架14、用于顶起第一O型皮带13的顶起组件、用于驱动第一O型皮带13传动的第一电机15,输入机架1、第一O型皮带机架14上均设有用于牵引或导向第一O型皮带13的第一O型皮带轮16,第一电机15与其中一第一O型皮带轮16连接形成主动皮带轮,第一O型皮带13间隔设置,第一O型皮带13承接吸附组件至隔板19。
吸附转轴4旋转时带动吸盘组旋转180°后,原本朝上的吸盘10绕着吸附转轴4旋转180°至朝下,原本朝下的吸盘10绕着吸附转轴4旋转180°至朝上。餐盘43被输送到吸盘组的上方时,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吸盘组上移至朝上的吸盘10顶住餐盘43,气泵工作吸盘10吸附住餐盘43,翻转气缸5工作带动吸盘组翻转180°将餐盘43翻转下来,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缩回,吸盘10上的餐盘43位于纵向输入装置上端,气泵关闭,吸盘10释放餐盘43,餐盘43落到纵向输入装置上。每排吸盘组按一定时间将餐盘43输送到纵向输入装置上,使每排餐盘43具有一定的距离。
横向输送机构包括横向输送机架17、并排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17上的输送滚筒18、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17上远离输入机架1的一端的隔板19、用于驱动输送滚筒18滚动的输送电机20、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17上的挡板装置,输送滚筒18通过轴承、轴承座与横向输送机架17铰接。隔板19位于输送滚筒18上远离输入机架1的一端上。挡板装置包括与横向输送机架17连接的挡板气缸21、与挡板气缸21的活塞杆铰接的拉杆22、与拉杆22连接的连轴23、固定设置在连轴23上的挡板24,在本实施例中挡板气缸21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O型皮带13两侧,两个挡板气缸21的活塞杆均铰接有拉杆22,连轴23两端均分别与两根拉杆22相对固定连接,连轴23通过轴承、轴承座与横向输送机架17铰接,挡板气缸21的活塞杆伸缩旋转拉杆22,从而旋转连轴23,进而使挡板24下旋挡住餐盘43的移动或上旋供餐盘43走过。
在第一O型皮带13将一排餐盘43输送到输送滚筒18上方并抵着隔板19后(这个可经由光电感应器进行感应检测),挡板气缸21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拉杆22绕着连轴23下旋,从而使挡板24下旋至将输送滚筒18隔成两个部分,经第一O型皮带13输送的第二排餐盘43会被挡板24挡住而不会继续前移,确保每排餐盘43能够与后续的翻转板31对齐。
第一O型皮带13始起餐盘吸附装置下方,终至输送滚筒18一侧,第一O型皮带13穿插在输送滚筒18之间的空隙内,即第一O型皮带13的输送始端位于餐盘吸附装置下方,第一O型皮带13的输送终端跨过输送滚筒18,且每根第一O型皮带13均分别位于两根输送滚筒18之间的缝隙,第一O型皮带13与输送滚筒18交错设置。第一O型皮带13跨过横向输送机架17,顶起组件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17上,顶起组件包括固定在横向输送机架17上的顶起气缸25、与顶起气缸25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杆框架26,顶杆框架26上设有与第一O型皮带13相对应的支撑架27,支撑架27顶部具有与第一O型皮带13相配合的凹槽28,第一O型皮带13跨过凹槽28,顶杆框架26通过两根连接杆45安装在横向输送机架17上,两根连接杆45两端均分别与横向输送机架17、顶杆框架26铰接,在本实施例中,顶起气缸25的缸体与横向输送机架17铰接,顶起气缸25的活塞杆与其中一根连接杆45的中部铰接。顶起气缸2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连接杆45朝上旋转,从而将顶杆框架26上移,带动上面的第一O型皮带13上移,确保从吸盘组落到第一O型皮带13上的餐盘43的高度高于输送滚筒18,在第一O型皮带13将一排餐盘43纵向输送到输送滚筒18上方且顶住隔板19之后,此时第二排餐盘43也顶住挡板24,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17上的第一光电感应器、第二光电感应分别自动感应到相应餐盘43的到位,顶起气缸25的活塞杆缩回,带动连接杆45朝下旋转,顶杆框架26带动第一O型皮带13下降至输送滚筒18下,餐盘43落到输送滚筒18上。相邻两根输送滚筒18之间具有间隙,可供支撑架27、第一O型皮带13下降至输送滚筒18下方。输送滚筒18将两排的餐盘43一个个输送到翻转机构上。
横向输送机架17上设有与第一O型皮带13配合的张紧装置29,张紧装置29与顶起组件配合。
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架上的翻转电机30、与翻转电机30连接的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两块并排设置的翻转板31,两块翻转板31均通过转轴固定在一起,可随翻转电机30的工作而转动,两块翻转板31周面均向外延伸有至少一对与翻转板31一体式结构的承接条组,每对承接条组包括两条具有间隙的承接条32,分别命名为上承接条和下承接条,上承接条、下承接条形成一个可供餐盘43嵌入的容纳空间44,下承接条用于承接输送滚筒18,翻转180°后上承接条用于承接输出机构,翻转电机30的输出轴与两块翻转板31连接可带动翻转板3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板31上设有四对承接条组,因此翻转板31每翻转360°均可翻转四个餐盘43,与吸盘组的个数对应。四对承接条组沿着翻转板31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在翻转板31的周面上。每对承接条组上的两条承接条32之间的间隙大于餐盘43的高度。翻转板31上其中一对承接条组的下承接条位于输送滚筒18的输出端,用于承接餐盘43,输送滚筒18继续输送餐盘43完全滑入下承接条内,翻转电机30工作带动翻转板31翻转180°,承接了餐盘43的承接条组翻转至输出机构的输入端,在翻转板31翻转的过程中,餐盘43随重力慢慢翻转至被下上承接条承接,此时餐盘43被翻转180°。承接条组可穿插于输送滚筒18之间的间隙,避免影响输送滚筒18的工作,且可自下而上承接餐盘43。
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为两个,可同时对两排餐盘43进行检测,提高输送效率。
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机架33、设置在输出机架33上的第二电机34、复数根并排设置的第二O型皮带35,输出机架33上设有第二O型皮带轮36,第二O型皮带35牵引或导向第二O型皮带轮36,第二电机34与其中一第二O型皮带轮36连接形成主动皮带轮,第二O型皮带35间隔设置。第一堆叠机构和第二堆叠机构均设置在输出机架33上,第二O型皮带轮36将餐盘43输送到第一堆叠机构或第二堆叠机构上。每个翻转机构对应一个输出机构和对应一个第一堆叠机构、第二堆叠机构。
一检测人员可位于输送滚筒18旁一个个查看餐盘43正面是否有瑕疵,若有瑕疵,即可当场取下餐盘43进行人工堆叠,正面无瑕疵的餐盘43继续被输送到翻转机构,经翻转机构进行180°的翻转,到达第二O型皮带35时的餐盘43背面朝上,一检测人员可位于第二O型皮带35旁一个个查看餐盘43背面是否有瑕疵,若有瑕疵,即可当场取下餐盘43进行人工堆叠,背面无瑕疵的餐盘43继续被输送到第一堆叠机构或第二堆叠机构上进行堆叠收集。也可以是设置有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可为现有设备系统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改装),通过检测系统对餐盘43表面进行自动检测,检测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第一照相机、第二照相机,第一照相机、第二照相机均用于对餐盘43进行拍照,并将拍照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设备进行分析,判断是餐盘43表面是否有瑕疵,并传送指令至第一堆叠机构的堆叠气缸和第二堆叠机构的堆叠气缸,控制堆叠气缸的工作。第一照相机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17上位于输送滚筒18的输出端,第一照相机用于拍照餐盘43正面,在餐盘43被输送滚筒18输送到临近承接条组的位置时即可对餐盘43的正面进行拍照,可设置光电感应器监测餐盘43是否到达照相机的检测面,监测餐盘43到位了第一照相机即可对餐盘43进行拍照;第二照相机设置在输出机架33上位于第二O型皮带35的输入端,第二照相机用于拍照餐盘43背面,可设置光电感应器监测餐盘43是否到位,监测到位了第二照相机即可对餐盘43背面进行拍照。光电感应器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第一堆叠机构、第二堆叠机构均包括设置在输出机架33上的堆叠气缸37、与堆叠气缸37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板38、通过支架46设置在输送机架上方的收集组件,顶板38上设有间隔设置的推杆39,推杆39可穿过第二O型皮带35将餐盘43往上顶,顶入收集组件内。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架上的挡杆40、与挡杆40铰接的棘爪41,在本实施例中,挡杆40为四根,围绕在堆叠气缸37的周边,棘爪41内端设有导向面42,餐盘43被挤压到棘爪41的导向面42时,可顺势将棘爪41往上旋,餐盘43即可往上推,餐盘43上移到位后棘爪41在重力作用下下旋,餐盘43即可堆叠棘爪41上端,后一个餐盘43可继续顶着上面的餐盘43往上叠。需要收集餐盘43时,堆叠气缸37工作推动餐盘43上移至抵着棘爪41的导向面42,继续上推至餐盘43位于多个挡杆40所围成的收集空间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餐盘在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机构、横向输送机构、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构上的翻转机构、输出机构,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机架、均设置在输入机架上的餐盘吸附装置、纵向输入装置,餐盘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输入机架上的升降气缸、与升降气缸连接的吸附架、与吸附架转动连接的吸附转轴、设置在吸附转轴上的吸附组件、与输入机架连接的翻转气缸,翻转气缸与吸附转轴连接驱动吸附转轴旋转带动吸附组件旋转;纵向输入装置包括用于承接和输送吸附组件上的餐盘的第一O型皮带;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用于承接纵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滚筒;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构上的翻转电机、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与翻转电机连接的翻转板、设置在翻转板外围的承接条组,承接条组包括两条具有间隙的承接条;输出机构包括用于承接翻转机构上的餐盘的第二O型皮带;还包括用于收集具有瑕疵的餐盘的第一堆叠机构、用于收集检测合格的餐盘的第二堆叠机构,第一堆叠机构、第二堆叠机构均包括设置在输出机构上的堆叠气缸、与堆叠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板、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方的收集组件,顶板上设有间隔设置的推杆;餐盘在线检测设备通过检测系统对餐盘表面进行自动检测,检测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第一照相机、第二照相机,第一照相机、第二照相机均用于对餐盘进行拍照,并将拍照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设备进行分析,判断是餐盘表面是否有瑕疵,并传送指令至第一堆叠机构的堆叠气缸和第二堆叠机构的堆叠气缸,控制堆叠气缸的工作;纵向输入装置包括复数根并排设置的第一O型皮带、用于顶起第一O型皮带的顶起组件、用于驱动第一O型皮带传动的第一电机,第一O型皮带间隔设置;顶起组件包括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构上的顶起气缸、与顶起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杆框架,顶杆框架上设有与第一O型皮带相对应的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具有与第一O型皮带相配合的凹槽,第一O型皮带跨过凹槽;横向输送机构包括横向输送机架、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上远离输入机架的一端的隔板、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上的挡板装置,挡板装置包括与横向输送机架连接的挡板气缸、与挡板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的拉杆、与拉杆连接的连轴、设置在连轴上的挡板,连轴与横向输送机架铰接;承接条组至少一对,每对承接条组包括两条具有间隙的承接条,分别命名为上承接条和下承接条,下承接条用于承接输送滚筒,翻转180°后上承接条用于承接输出机构;第一O型皮带始起餐盘吸附装置下方,终至输送滚筒一侧,第一O型皮带穿插在输送滚筒之间的空隙内,即第一O型皮带的输送始端位于餐盘吸附装置下方,第一O型皮带的输送终端跨过输送滚筒,且每根第一O型皮带均分别位于两根输送滚筒之间的缝隙,第一O型皮带与输送滚筒交错设置;第一O型皮带跨过横向输送机架,顶起组件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上,顶起组件包括固定在横向输送机架上的顶起气缸、与顶起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杆框架,顶杆框架上设有与第一O型皮带相对应的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具有与第一O型皮带相配合的凹槽,第一O型皮带跨过凹槽,顶杆框架通过两根连接杆安装在横向输送机架上,两根连接杆两端均分别与横向输送机架、顶杆框架铰接,顶起气缸的缸体与横向输送机架铰接,顶起气缸的活塞杆与其中一根连接杆的中部铰接;顶起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连接杆朝上旋转,从而将顶杆框架上移,带动上面的第一O型皮带上移,确保从吸盘组落到第一O型皮带上的餐盘的高度高于输送滚筒,在第一O型皮带将一排餐盘纵向输送到输送滚筒上方且顶住隔板之后,此时第二排餐盘也顶住挡板,设置在横向输送机架上的第一光电感应器、第二光电感应分别自动感应到相应餐盘的到位,顶起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带动连接杆朝下旋转,顶杆框架带动第一O型皮带下降至输送滚筒下,餐盘落到输送滚筒上;相邻两根输送滚筒之间具有间隙,可供支撑架、第一O型皮带下降至输送滚筒下方;输送滚筒将两排的餐盘一个个输送到翻转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在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吸附转轴与吸附架转动连接,翻转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齿条,吸附转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在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吸附组件包括设置在输入机架上的气泵、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的吸盘组,每组吸盘组包括至少两个吸盘,两个吸盘相向设置在同一安装杆上,形成一个朝上的吸盘和一个朝下的吸盘,安装杆与吸附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在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架上的挡杆、与挡杆铰接的棘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盘在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棘爪内端设有导向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70025.0A CN109335577B (zh) | 2018-10-09 | 2018-10-09 | 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70025.0A CN109335577B (zh) | 2018-10-09 | 2018-10-09 | 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35577A CN109335577A (zh) | 2019-02-15 |
CN109335577B true CN109335577B (zh) | 2024-07-05 |
Family
ID=6530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70025.0A Active CN109335577B (zh) | 2018-10-09 | 2018-10-09 | 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355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27368B (zh) * | 2019-05-11 | 2022-05-13 | 浙江家得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机器视觉的一次性纸浆餐盘检测设备的上料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033459U (zh) * | 2012-12-31 | 2013-07-03 | 牛智勇 | 一体板成型系统用的码垛装置 |
CN106743708A (zh) * | 2017-01-20 | 2017-05-31 | 苏州润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板材挪移设备和方法 |
CN206782763U (zh) * | 2017-06-07 | 2017-12-22 | 湖北长丹红木业有限公司 | 用于生态板加工过程的翻板装置 |
CN209337527U (zh) * | 2018-10-09 | 2019-09-03 | 泉州市东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55413B2 (ja) * | 2008-11-28 | 2013-08-07 | 株式会社フジキカイ | 整列供給装置 |
JP5888808B2 (ja) * | 2011-11-15 | 2016-03-22 | 株式会社三信精機 | 皿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CN202837200U (zh) * | 2012-10-12 | 2013-03-27 |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 |
CN204873000U (zh) * | 2015-07-14 | 2015-12-16 | 杭州炫恩科技有限公司 | 翻转式吸盘输送机 |
CN205589880U (zh) * | 2016-03-16 | 2016-09-21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不锈钢餐盘的节能、全自动收集装置 |
-
2018
- 2018-10-09 CN CN201811170025.0A patent/CN1093355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033459U (zh) * | 2012-12-31 | 2013-07-03 | 牛智勇 | 一体板成型系统用的码垛装置 |
CN106743708A (zh) * | 2017-01-20 | 2017-05-31 | 苏州润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板材挪移设备和方法 |
CN206782763U (zh) * | 2017-06-07 | 2017-12-22 | 湖北长丹红木业有限公司 | 用于生态板加工过程的翻板装置 |
CN209337527U (zh) * | 2018-10-09 | 2019-09-03 | 泉州市东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35577A (zh) | 2019-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26745A (zh) | 一种面板检测装置 | |
CN108680113B (zh) | 全自动玻璃检测、理片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4113126A (zh) | 圆柱滚子全表面瑕疵检测装置 | |
CN115452848A (zh) | 一种人造板表面瑕疵自动检测设备 | |
CN109335577B (zh) | 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 |
CN108198912A (zh) | 太阳能电池自动分片设备 | |
CN117299595A (zh) | 光伏片材集成检测装置 | |
CN114904799A (zh) | 板材检测系统 | |
CN111874565B (zh) | 一种led框架产品抓取机构 | |
CN211359681U (zh) | 一种单面覆铜pcb板铜厚度检测装置 | |
CN209337527U (zh) | 一种餐盘在线检测设备 | |
CN215755262U (zh) | 一种多合一试剂板自动检测码垛收料装置 | |
CN110449374A (zh) | 一种卷芯长度自动测试机 | |
CN113083729B (zh) | 一种瓶体检验堆码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 |
CN119087706A (zh) | 一种液晶屏检测装置 | |
CN109499911B (zh) | 一种称重筛选机 | |
CN110211892B (zh) | 一种aoi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
CN208752062U (zh) | 一种疫苗种蛋自动检测设备 | |
CN217894415U (zh) | 一种玻璃分级下片装置 | |
CN111674611A (zh) | 一种冬枣一体化流水线设备 | |
CN213763617U (zh) | 一种全自动检测、筛选和冲压装置 | |
CN109230139A (zh) | 一种数字化玻璃库房 | |
CN210995376U (zh) | 一种具有高效收集装置的在线餐盘检测设备 | |
CN220574062U (zh) | 一种片状零件分选装置 | |
CN219928669U (zh) | 一种片状材料输送抽检取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62000 03A room 5, R & D building, Quanzhou Software Park, Feng Ze District, Quanzhou, Fujian, China, 5 Applicant after: Fujian Dong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03A room 5, R & D building, Quanzhou Software Park, Feng Ze District, Quanzhou, Fujian, China, 5 Applicant before: QUANZHOU DONGLIA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