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8245A - 为清除在不锈钢管道及构筑物焊接部位的剥落和铁锈而进行的酸洗及形成钝化膜的处理剂 - Google Patents
为清除在不锈钢管道及构筑物焊接部位的剥落和铁锈而进行的酸洗及形成钝化膜的处理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28245A CN109328245A CN201780003397.1A CN201780003397A CN109328245A CN 109328245 A CN109328245 A CN 109328245A CN 201780003397 A CN201780003397 A CN 201780003397A CN 109328245 A CN109328245 A CN 1093282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ight
- parts
- neutral preparations
- passivating film
- stainless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hemical Methods (AREA)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焊接部位和生锈部位进行酸洗处理并形成钝化膜的组合物,该焊接部位和生锈部位由于安装由不锈钢制成的管道、构造、设备等时形成。中和碱性水溶液至pH值达到6.9‑7.1,制成中性制剂,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对中性制剂进行曝气处理以增加溶解氧的含量,使氧化还原电位为170‑310 mV。这种制剂是使不锈钢金属表面发生钝化的中性制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大气的氧气环境中、潮湿、水溶液等环境条件下更不易生锈、腐蚀的不锈钢管道(与一般钢铁(steel)相比),更具体地,涉及对安装不锈钢管道、构造及成套设备时的焊接部位和生锈部位进行酸洗后形成钝化膜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造船厂及海洋成套设备上使用最多的不锈钢是STS304和STS316L,它们因为外部暴露而产生瑕疵,以及焊接时被氧化的表面层被污染或变形而出现锈蚀和腐蚀。
正常的不锈钢是以Fe为基础成分,主要由Cr和Ni以及少量Mo、Ti、Mn、Zr、Nb和N等构成。
目前,不锈钢通过冷轧、焊接、热处理、酸洗处理及钝化膜处理等方式被发货为钢板、线圈、钢管及其他产品。
另外,氧化的表面主要是由FeO、Fe3O4、Fe2O3、NiiO、Ni3O4、Ni2O3、CrO3和Cr2O3等形成。
像这样,当在氧化的表面上存在较多Cr2O3和Ni2O3的情况下,由于耐酸性、耐腐蚀性、耐氧化性很强而不易生锈。
另外,氧化铁的情况也是如此,在耐酸性、耐腐蚀性、耐氧化性上: Fe2O3>Fe3O4>FeO。
还有,现行大部分的酸洗及钝化处理剂用酸性气体或酸性溶液进行作业,其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配制中性溶液的原料时使用的一些酸性及碱性化学物质也被列为有害化学物质,因此,在使用这些物质制造产品时,务必要在物质信息栏中标记其为有害化学物质。
现在,化学物质管理法及产业安全保健法规定,在使用有害化学物质时,必须佩带化学安全保护装备,进行作业时还必须配备防护设施。
特别是在造船及成套设备产业中,在进行酸洗及钝化加工处理时,要对区域进行控制,不能同时进行其他作业。
另外,在建造船舶及海洋成套设备时,将不锈钢管道和构造设置在船舶或施工现场后,设置的管道和构造被污染或因焊接而产生腐蚀时一定要进行酸洗及钝化膜加工处理。
通常,用硝酸、硫酸、盐酸和氢氟酸混合而成的酸性溶液制剂作为酸洗及钝化的处理剂。此时,酸性溶液会流到地面表面,或者清洗作业时洗涤液会流下来,一般会使涂层的环氧树脂发生反应而导致变色或变形,这时通常要重新喷漆。
此外,使用强酸性制剂后,马上使用碱性制剂进行中和处理。最后,一定要用清水进行收尾水洗处理。因为使用了有害化学物质,必须严格控制现场,不能同时进行其他作业,还要配备化学物质安全保护装备和防护设施。
发明内容
解决的课题
作为用于酸洗及钝化的处理剂,由于是pH值为6.9~7.1的中性制剂,在制作工程上,无须用碱性制剂进行中和处理,可以马上进行水洗处理,以便缩短加工时间。
另外,由于是中性制剂,与树脂不发生反应,因此涂层部分不会发生变色或变形,因此使用更加方便。
此外,在产品规格的原料物质标记信息中不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因此不受化学物质管理法、危险物安全管理法和产业安全保健法的约束,从而更便于操作。
课题的解决方案
为此,本发明是为了清除不锈钢管道及构筑物焊接部位的剥落和铁锈而进行的酸洗及钝化膜加工处理。在加入2-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1-5重量份的葡萄糖酸纳,0.5-3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的碱性水溶液中,使该碱性水溶液与1.1-4.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发生反应,发生中和反应使pH值达到6.9-7.1。
用已去除掉二氧化碳的空气进行曝气处理,增加溶解氧,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为170-310 Mv的中性制剂。
发明的成效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清除不锈钢管道和构筑物焊接部位的剥落和铁锈而进行酸洗及钝化膜加工处理时,因使用了中性制剂的组合物,不仅可以解决使用有害化学物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与其他作业并行作业,而且因其为中性制剂,即使流到环氧树脂涂层的地板上,也不会发生变色和变形。
而且,在现有的加工过程中,要在涂抹酸性溶液后进行水洗,然后,涂抹碱性溶液,再次水洗,非常不便。如果使用中性制剂,则涂抹中性溶液后即可水洗,使加工更加简单,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不锈钢表面的钝化加工处理图及本发明的加工处理图。
图2为发生腐蚀现象的不锈钢表面的成分分析曲线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1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的成分分析曲线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1进行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的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
图5为根据对比例1进行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成分分析曲线图。
图6为根据对比例1进行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
图7为根据对比例2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成分分析曲线图。
图8为根据对比例2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
图9为根据实施例2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成分分析曲线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2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
图11为根据实施例3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成分分析曲线。
图12为根据实施例3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
图13为根据实施例4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成分分析曲线图。
图14为根据实施例4处理的不锈钢表面的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本发明的最佳形态,在水中滴入2-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1-5重量份的葡萄糖酸纳,0.5-3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制成碱性水溶液。
在上述碱性水溶液中加入1.1-4.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发生反应,使pH值达到6.9-7.1。发生中和反应后,用去除掉二氧化碳的空气进行曝气处理,增加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为170 mV-310 mV,至此形成了为清除不锈钢管道和构筑物焊接部位的剥落和铁锈而进行酸洗及形成钝化膜的处理剂。
实施发明的形式
本发明的特点是与现有的酸性制剂相比,使用中性制剂,加工程序相对简单,而且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比较环保。
特别是,如果将中性制剂涂在被腐蚀的部位后,由磷酸盐和葡萄糖酸盐等腐蚀后形成的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等发生反应,从而清除铁锈。铬合金、镍、铁与溶解氧发生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物层,从而形成钝化膜。
实施例1
在含有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3重量份的葡萄糖酸纳、1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和81.9重量份的水的碱性水溶液中,使该碱性水溶液与4.1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发生反应,制成中性制剂。
如上所述,制成的中性制剂的pH值为7.1,使用ORP测量仪(Oxidation ReductionPotential meter,氧化还原电位计)测定氧化还原电位的结果为-210 mV。将上述中性制剂涂抹在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一周后确认的结果显示,没有变色和变形。
这种性质在表1中得到证实。
为了了解如上所述的中性制剂的酸洗及形成钝化膜的程度,在船舶管道(STS304奥氏体不锈钢)中抽取因焊接而发生腐蚀的部分的一小部分作为测试样品,并进行SAM(Scanning Auger Microscope,扫描俄歇显微镜)分析,得出的结果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在表面上含有C(60%)、Fe(10%)、Ca(4%)和氧(26%),从表面上看,发现28nm内侧有Cr和Ni。
即,此管道形成了28nm的腐蚀层。
在上述管道上涂抹如上所制的中性制剂后,在表面上观察,发现管道的异物(氢氧化物、氧化物和油等)发生反应,经过水洗处理后,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状态,测定反应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需要约140分钟。
将洗好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抽取下来。进行SA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正如上述图3所示,表面上的C的含量为53%,Cr的含量为6%,Ni的含量为3%,Fe的含量为7%,Ca的含量为6.5%,氧的含量为24.5%。
即,C的含量越低,就越能看出因酸洗而发生的蚀刻程度越好。从C的含量为53%可以看出,发生的蚀刻很少,氧化层的厚度为80nm。
另外,由于金属的总含量为22.5%,与氧的含量为24.5%相比,比例约1:1,所以已经在表面形成了由FeO、CrO和NiO组成的钝化膜。
表1
为了了解上述测试样品(不锈钢)上的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进行JIS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80小时后可以确认产生铁锈,因此钝化膜为不良水平。
对比例1
将20重量份的磷酸、5重量份的葡萄糖酸纳和70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酸性制剂,对该酸性制剂进行确认性质后,结果显示pH值为1.2、氧化还原电位为120mV。将此酸性制剂涂在环氧树脂涂层的部位,1小时后发生变色,一周后发生变形。
因此,在施工现场使用酸性制剂对管道进行酸洗及形成钝化膜作业时,为了防止制剂流至地面,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这造成了不便并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这种性质如表1所示。
根据对比例1制成酸性制剂后,在发生腐蚀的管道上涂抹该酸性制剂,50分钟后,用水洗涤,然后使用2重量份的氢氧化钠和98重量份的水混合而成的碱性制剂重新涂抹在管道上,30分钟后用水冲洗,抽取一部分进行SAM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表面上的C的含量为45%,Cr的含量为5.5%,Ni的含量为3%,Fe的含量为10%,氧(O)的含量为29.5%,Ca的含量为7%。
C的含量为45%,比起测试样品(60%),蚀刻更多;金属的总含量为25.5%,与氧的含量为29.5%相比,氧气与金属比例为1.14。因此表面的氧化物中含有少量的Cr2O3、Ni2O3和Fe2O3,形成了主要成分为FeO、CrO和NiO的钝化膜。
氧化层所在的钝化膜的厚度约为8-18nm。
为了了解不锈钢的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进行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200小时后,可以确认产生少量的铁锈,钝化膜为普通水平。
对比例2
将5重量份的酒石酸、5重量份的硫代乳酸、10重量份的柠檬酸和60重量份的水混合制备成酸性制剂,向该酸性制剂中加入20重量份的氢氧化钾使其发生反应,制成中性制剂。
根据上述示例,确认制成的中性制剂的性质,结果为pH值为7.3、氧化还原电位为-190mV。将该中性制剂涂在涂层部位,一周后确认结果,涂层部位并未发生变形。
这类物质的特性在表1中体现,其缺点是原料中使用了有害化学物质氢氧化钾。
根据此对比例制成的中性制剂,在被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此中性制剂,110分钟后,用水冲洗。抽取管道的部分进行SAM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
从图7中可以确认,表面上C的含量为60%,不存在Cr,而Ni的含量不到1%,Fe的含量为8%,Ca的含量为7%,氧(O)的含量为24%。
即,表面上的C的含量为60%,可以看出酸洗后发生的蚀刻很少,不存在影响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的Cr,存在少量Ni,很容易产生铁锈。
为了了解测试样品里的钝化膜的耐腐蚀性强弱,进行了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如图8所示,50个小时后可确认产生铁锈,钝化膜为不良。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成中性制剂,并用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30分钟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6 mV的中性制剂。
空气中含有0.03-0.05%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相比,二氧化碳更易溶解于中性制剂中。为防止氧溶解的过程受到阻碍,先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再对中性制剂进行曝气处理。
去除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通过充满液态熟石灰的连续式反应器来去除。
在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进行曝气处理之前,应使用自动吸入式二氧化碳测量仪确定不含二氧化碳后再进行曝气处理。
将如上所制的中性制剂,涂在涂层环氧树脂的部位,一周后确认的结果显示并无变色和变形。
这种性质在表1中体现。
在发生腐蚀的管道中,用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后,表面的异物发生发应,经过水洗后,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的状态。检测出反应开始至反应结束大约消耗了100分钟的时间,比实施例1缩短了大约40分钟的时间。
抽取洗好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SAM分析,结果如图9所示。
从图9中可以看到,C含量为50%,Cr含量为5.5%,Ni的含量为3%,Fe含量为10%,Ca的含量为5%,O的含量为26.5%。
即,从表面上的C含量为50%可以确认,因酸洗发生了少许蚀刻。金属的总含量为23.5%,与氧气的含量为26.5%相比,氧气与金属的比例为1.13。在表面上,约20%以上的氧化物以M2O3的形态存在,即Cr2O3、Ni2O3和Fe2O3,并形成了大部分由FeO、CrO和NiO组成的钝化膜。
为了了解样品里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的强弱,进行了JIS H8502盐水喷雾试验,试验结果如图10所示,约150分钟后,产生了少量的铁锈,可断定钝化膜为普通水平。
实施例3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成中性制剂后,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100重量份中性制剂进行约2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90mV的中性制剂。
将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到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一周后确认的结果显示,该部位并无变色和变形。
这种性质在表1中可以看到。
在发生腐蚀的管道中涂抹根据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表面上的异物发生反应,进行水洗后,至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的状态为止共消耗约90分钟,比实施例1缩短了50分钟。
抽取洗好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SAM分析,结果如图11所示。
从图11可以看到,表面上的C的含量为34%,Cr的含量为7.5%,Ni的含量为3.5%,Fe的含量为12%,Ca的含量为7%,O的含量为36%。
即,从表面的C的含量为34%可以看出,因酸洗产生了很多的蚀刻,金属的总含量为30%,与氧的含量为36%相比,氧与金属的比例为1.2,约有40%的表面的氧化物为Cr2O3、Ni2O3和Fe2O3,一部分形成了FeO、CrO和NiO的钝化膜。
为了了解测试样品内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的强弱,进行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如图12所示。300小时后产生铁锈,形成的钝化膜为普通水平。
实施例4
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成中性制剂后,用已去除掉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约4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170mV的中性制剂。
将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在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一周后确认该部位并无变色及变形。
这种性质从表1中可以看到。
在发生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根据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表面上的异物发生发应,水洗后,到呈现干净状态为止消耗的时间约为70分钟,比实施例1缩短了70分钟。
抽取洗好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的SAM分析,结果为图13。
从图13中可以看出,表面上的C的含量为27%,Cr的含量为8%,Ni的含量为4%,Fe的含量为13.5%,Ca的含量为3.5%,O的含量为44%。
即,从表面上C的含量为27%可以看出,因酸洗发生了大量的蚀刻,金属的总含量为29%,与氧的含量为44%相比,氧与金属的比例为1.5,在表面上,形成了大部分氧化物由Cr2O3、Ni2O3和Fe2O3组成的钝化膜。
为了了解测试样品里的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进行了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试验结果如图14所示,300小时后,并未产生铁锈,钝化膜良好。
实施例5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成中性制剂后,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278mV的中性制剂。
将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在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一周后确认该部位无变色和变形。
这种性质在表1中体现。
在发生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表面上的异物发生反应,水洗后至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的状态需要约70分钟。
抽取冲洗后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SAM分析,分析结果与实施例4的形态和成分相似。为了了解钝化膜的耐腐蚀性强弱,进行了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试验结果与实施例4一致,300小时后,并未产生铁锈, 钝化膜良好。
实施例6
将1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3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1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和94.3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碱性水溶液,使该碱性水溶液与0.7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发生反应,制成pH值为6.9的中性制剂。
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293mv的中性制剂。
这种性质在表1中可以看到。
在发生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在表面上,确认异物发生发应的程度,结果显示10个小时后异物并未被清除,这种现象是因为磷酸盐成分过少而未能发生反应。
实施例7
将2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3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1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和92.9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碱性水溶液,加入1.1 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使其发生反应,制成pH值为7.0的中性制剂。
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约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283mV的中性制剂。
这种性质在表1中可以看到。
将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到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上,一周后确认结果显示,该部位没有变色和变形。
在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表面上的异物发生发应,经水洗后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的状态需要消耗约90分钟。
抽取冲洗后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SAM分析,结果出现了与实施例4相似的形态和成分。为了了解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的强弱,进行了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也与实施例4相似,经过300小时后,并未产生铁锈,钝化膜良好。
实施例8
将5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3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1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和88.8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碱性水溶液,加入2.2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使其发生反应,制成pH值为7.0的中性制剂。
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280 mV的中性制剂。
这种性质从表1可以看到。
将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到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上,一周后确认结果显示,该部位没有变色和变形。
在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表面上的异物发生发应,经水洗后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的状态需要消耗约70分钟。
抽取冲洗后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SAM分析,结果出现了与实施例4相似的形态和成分。为了了解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的强弱,进行了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也与实施例4一致,经过300小时后,并未产生铁锈,钝化膜良好。
实施例9
将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1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和85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碱性水溶液,放入4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使其发生反应,制成pH值为7.1的中性制剂。
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约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275 mV的中性制剂。
这种性质从表1可以看到。
在发生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在表面上,确认异物发生发应的程度,结果显示10个小时后,油成分的异物并未被清除。
这种现象是由于葡萄糖酸盐成分过少而未能发生反应。
实施例10
将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1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1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和83.8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碱性水溶液,加入4.1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使其发生反应,制成pH值为6.9的中性制剂。
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270 mV的中性制剂。
这种性质从表1中可以看到。
将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到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上,一周后确认结果显示,该部位没有变色和变形。
在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表面上的异物发生发应,经水洗后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的状态需要消耗约70分钟。
和实施例9相比,因含有1重量份的葡萄糖酸盐,油成分被清除掉。
抽取冲洗后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SAM分析,结果出现了与实施例4相似的形态和成分。为了了解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的强弱,进行了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也与实施例4一致,经过300小时后,并未产生铁锈,钝化膜良好。
实施例11
将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5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1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和79.8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碱性水溶液,加入4.2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使其发生反应,制成pH值为7.1的中性制剂。
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约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263mV的中性制剂。
这种性质在表1有体现。
将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到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上,一周后确认结果显示,该部位没有变色和变形。
在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表面上的异物发生发应,经水洗后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的状态需要消耗约70分钟。
抽取冲洗后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SAM分析,结果出现了与实施例4相似的形态和成分。为了了解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的强弱,进行了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也与实施例4一致,经过300小时后,并未产生铁锈,钝化膜良好。
实施例12
将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3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和83.1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碱性水溶液,加入3.9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使其发生反应,制成pH值为6.9的中性制剂。
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45 mV的中性制剂。
这种性质在表1中可以看到。
在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确认表面上的异物的反应程度,确认的结果显示,经过10个小时,并未清除异物。
这种现象是因为缺乏三聚磷酸钠成分,该三聚磷酸钠成分能够增加溶解氧的含量以及提高渗透性和反应性,所以不能引起反应。
实施例13
将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3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0.5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和82.5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碱性水溶液,使该碱性水溶液与4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发生反应,制成pH值为7.0的中性制剂。
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100 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220mV的中性制剂。
这种性质在表1有体现。
将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到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上,一周后确认结果显示,该部位没有变色和变形。
在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表面上的异物发生发应,经水洗后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的状态需要消耗约80分钟。
这种现象是因为与实施例12相比,本实施例存在0.5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提高了中性制剂的渗透性和反应性,以及及溶解氧含量,提升了氧化还原电位。
抽取冲洗后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SAM分析,结果出现了与实施例4相似的形态和成分。为了了解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的强弱,进行了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也与实施例4相似,经过300小时后,并未产生铁锈,钝化膜良好。
实施例14
将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3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3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和79.5重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碱性水溶液,使该碱性水溶液与4.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发生反应,制成pH值为7.0的中性制剂。
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以100ml/min的流速对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100 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约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制成氧化还原电位上升至310mV的中性制剂。
这种性质从表1可以看到。
将按照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涂抹到涂有环氧树脂的部位上,一周后确认结果显示,该部位没有变色和变形。
在腐蚀的管道上涂抹根据本实施例制成的中性制剂,表面上的异物发生发应,经水洗后管道表面呈现干净的状态需要消耗约60分钟。
抽取冲洗后的管道的部分作为测试样品,进行SAM分析,结果出现了与实施例4相似的形态和成分。为了了解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的强弱,进行了JIS H 8502规格的盐水喷雾试验,结果也与实施例4一致,经过300小时后,并未产生铁锈,钝化膜良好。
Claims (2)
1.在水中加入2-10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钠、1-5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和0.5-3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制成碱性水溶液;
在上述碱性水溶液中加入1.1-4.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钠发生反应,中和反应后pH值为6.9-7.1,使用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进行曝气处理,以增加溶解氧的含量,氧化还原电位调为170 mV-310 mV,制成用于清除不锈钢管道及构筑物焊接部位的剥落和铁锈而进行酸洗和形成钝化膜的处理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剂,该处理剂是用100 ml/min的已去除二氧化碳的空气对100重量份的中性制剂进行2-10个小时的曝气处理后得到的,专门用于清除不锈钢管道及构筑物焊接部位的剥落和铁锈而进行酸洗和形成钝化膜的处理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KR2017/005708 WO2017209524A1 (ko) | 2016-06-01 | 2017-05-31 | 스테인레스 스틸 배관과 구조물의 용접부위 스케일과 녹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산세와 부동태 피막 처리제 |
KRPCT/KR2017/005708 | 2017-05-31 | ||
PCT/KR2017/012787 WO2018221797A1 (ko) | 2016-06-01 | 2017-11-13 | 스테인레스 스틸 배관과 구조물의 용접부위 스케일과 녹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산세와 부동태 피막 처리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28245A true CN109328245A (zh) | 2019-02-12 |
Family
ID=64955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03397.1A Pending CN109328245A (zh) | 2017-05-31 | 2017-11-13 | 为清除在不锈钢管道及构筑物焊接部位的剥落和铁锈而进行的酸洗及形成钝化膜的处理剂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54776B2 (zh) |
CN (1) | CN109328245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6040B (zh) * | 2020-11-25 | 2022-10-11 | 安徽军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水泵泵壳用不锈钢材料处理工艺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18478B1 (ko) * | 2016-06-01 | 2017-03-21 | (주)천우테크 | 스테인레스 스틸 배관과 구조물의 용접부위 스케일과 녹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산세와 부동태 피막 처리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65368A (en) * | 1978-11-07 | 1980-05-16 | Toshiba Corp | Strengthening method for making passive state of stainless steel |
US4521332A (en) * | 1981-03-23 | 1985-06-04 | Pennwalt Corporation | Highly alkaline cleaning dispersion |
FR2587369B1 (fr) * | 1985-09-19 | 1993-01-29 | Ugine Gueugnon Sa | Procede de decapage acide de produits en acier inoxydable |
US4931102A (en) * | 1988-09-01 | 1990-06-05 | Eaton Corporation | Metal cleaning process |
JP2004143530A (ja) * | 2002-10-24 | 2004-05-20 | Ekusebun:Kk | 金属表面洗浄剤 |
JP5604244B2 (ja) * | 2010-09-24 | 2014-10-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ゴム−金属複合体の製造方法、ゴム−金属複合体、タイヤ、免震用のゴム支承体、工業用ベルト、及びクローラー |
CN103103549A (zh) * | 2012-11-13 | 2013-05-15 | 三达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舰艇专用铸铁·碳钢·不锈钢·铜·铝组合部件压力喷洗剂及制备方法 |
CN108315748B (zh) * | 2018-02-09 | 2020-01-07 | 东莞华拓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17
- 2017-11-13 CN CN201780003397.1A patent/CN109328245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5-30 JP JP2018104150A patent/JP665477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18478B1 (ko) * | 2016-06-01 | 2017-03-21 | (주)천우테크 | 스테인레스 스틸 배관과 구조물의 용접부위 스케일과 녹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산세와 부동태 피막 처리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8204107A (ja) | 2018-12-27 |
JP6654776B2 (ja) | 2020-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uan et al. |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aluminum alloy 2024-T3 by vanadate conversion coatings | |
AU2005204598A2 (en) | Chrome-free passivating solution | |
DE102015114481B4 (de) | Wässrig-neutrale derouging-, entrostungs-, passivierungs- und dekontaminierungslösung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verwendung | |
CN108998785B (zh) | 无铬不锈钢钝化剂及利用该无铬不锈钢钝化剂的钝化方法 | |
KR101718478B1 (ko) | 스테인레스 스틸 배관과 구조물의 용접부위 스케일과 녹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산세와 부동태 피막 처리제 | |
JPH02503600A (ja) | 表面の汚染除去方法 | |
CN109328245A (zh) | 为清除在不锈钢管道及构筑物焊接部位的剥落和铁锈而进行的酸洗及形成钝化膜的处理剂 | |
Kelly | Crevice corrosion | |
Jang et al. | Effects of copper on the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low-alloy steel in an acid-chloride environment | |
CN110257812B (zh) |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产品的钝化方法以及钝化工作间 | |
CN110699696A (zh) | 一种不锈钢管件酸洗钝化方法 | |
CN101191215A (zh) | 三价铬白色钝化液制作工艺 | |
CN104520473B (zh) | 用于制造奥氏体不锈钢冷轧钢板的高速酸洗方法 | |
US10590544B2 (en) | Pickling and passive film treating agent for removing scales and rusts on welding parts of stainless steel pipes and structures | |
JP2016108640A (ja) | ステンレス鋼部品の不動態化処理方法及びステンレス鋼部品用の不動態化処理液 | |
CN118086885A (zh) | 一种中性不锈钢拉伸件用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684159A (zh) | 一种不锈钢钝化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TWI224152B (en) | Selective deleading process for plumbing components made of a copper alloy | |
JPH10280163A (ja) | ステンレス鋼の表面不動態化処理方法 | |
CN101492818A (zh) | 一种用于磷化处理后的防锈剂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1319322A (zh) | 一种锅炉用环保型钝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88608A (zh) | 一种适于钢材精密零件的除锈剂及其除锈工艺 | |
JPH04215065A (ja) | 不動態検知方法及びメッキ検知方法 | |
Johnson | Detrimental Materials at the Steel/Paint Interface | |
US20100181203A1 (en) | Electrolytic passivating of tin plated steel surfa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