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22A - 消灭蟑螂的药物制剂 - Google Patents
消灭蟑螂的药物制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222A CN1093222A CN 94102185 CN94102185A CN1093222A CN 1093222 A CN1093222 A CN 1093222A CN 94102185 CN94102185 CN 94102185 CN 94102185 A CN94102185 A CN 94102185A CN 1093222 A CN1093222 A CN 10932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insecticide
- cockroach
- present
- total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灭绝蟑螂制剂,由杀虫剂、引诱剂和饵
料组成。其中杀虫剂成分中包括灭幼脲类药物。本
发明的制剂综合了多种杀虫作用,在害虫全部生活史
中各虫态发育过程中,具有一系列重要影响。经过几
个世代的连续防治,可使蟑螂种群降低到极低的水
平,甚至灭绝。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蟑螂等害虫具有特异生理作用、能够灭绝蟑螂的新型药物制剂。
科学研究表明,蜚蠊(俗称蟑螂)能够传播数十种病原物,从而导致人类发生多种疾病。此外,蟑螂对于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损失也是严重的。所以,多年来,各国都在积极开展对蟑螂的综合治理。其中化学防治仍占重要地位。美国常用的药物制剂主要为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恶虫威、残杀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等。日本主要采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或与有机磷杀虫剂配合来防治蟑螂。特别强调选用拟除虫菊酯的第一代品种,如胺菊酯等。我国以往市场上销售的各类灭蟑制剂,大多采用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等,均系拟除虫菊酯的二代品种。
采用上述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菊酯类药物主要是利用它们对蟑螂的触杀、胃毒作用。用药目的在于迅速击倒和杀死蟑螂。但是常规杀虫剂的使用,只能明显减轻当代虫口数量和危害程度,控制种群的增长速度,而没有对蟑螂的群体产生根本灭绝的作用。此外,近年来,蟑螂对多种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特别是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更强,不仅抗性增长速度快,而且存在交互抗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灭蟑药物制剂,这种药物制剂对于蟑螂种群能够具有灭绝作用。
根据本发明,在灭蟑药物制剂中主要含有杀虫剂,引诱剂和饵料。
其中杀虫剂成分中含有约占药物总组分重量的0.1~0.5%的灭幼脲类药物成分。
在本发明的药物制剂成分中还含有其它杀虫剂成分,如敌百虫、或乙酰甲胺磷,或硼酸,或残杀威。
本发明采用川芎粉作为引诱剂。其含量约占总组分重量的0.2~0.4%。
本发明的灭蟑药物制剂中采用蟑螂喜食的蔗糖、芝麻油以及小麦粉、玉米粉等作为饵料。但实际上可以选用其它任何适合的食物作为饵料。
本发明的灭蟑药物制剂中所含的几种杀虫剂,毒理机制各异,作用靶标不同,独立发挥作用,互不发生影响,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其中灭幼脲既是昆虫生长调节剂,又是昆虫化学不育剂,其靶标组织主要是昆虫体壁及气管系统等含几丁质组分的组织,其毒理机制主要是抑制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而敌百虫、乙酰甲胺磷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残杀威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它们的靶标组织都是神经组织,对乙酰胆碱酯酶产生抑制。由于不同靶标的药物在虫体内的不相关的联合作用,而提高了杀虫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具有多种杀虫作用。敌百虫、乙酰甲胺磷或残杀威的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可使若虫,成虫直接中毒死亡。灭幼脲由若虫取食,脱皮受阻死亡或者变态受阻形成畸形成虫而死。成虫食入则导致雌性产生的卵不能孵化。因此,在蟑螂全部生活史中各虫态各发育阶段均可受到控制,而且经过几个世代的连续施药防治,即可导致蟑螂种群的灭绝。
本发明的灭蟑制剂由于几种药物的合理复配,有助于延缓蟑螂抗
药性的产生。例如,乙酰甲胺磷可克服蟑螂对敌百虫的抗药性。
由于本发明的药物制剂中药效迟缓不同,它们的有机结合使杀虫威力更强。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除上述优点外,还具有安全性高、不污染环境的特点。药物制剂组分中所用几种原药,除残杀威属中等毒性外,其余均属低毒级。经载体稀释后各种成分均属无毒级,对人畜安全。而且上述几种药物,在高等动物体内易降解,在自然界中易分解,因而不污染环境。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采用了如下所列的配方Ⅰ。
配方Ⅰ(其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组分 | 药物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含量配比(%) |
杀虫剂 | 灭幼脲一号结晶(diflubenzuron)敌百虫结晶(trichlorphon)乙酰甲胺磷结晶(acephate) | >90>90>90 | 0.1~0.52~52~5 |
引诱剂 | 川芎粉(lignsticum wal-lichii Franch) | 0.2~0.4 | |
饵料 | 蔗糖芝麻油小麦粉玉米粉 | 10左右12左右35左右35左右 | |
合计 | 100 |
与以往的杀灭蟑螂制剂不同,本发明的制剂中包含了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灭幼脲一号。在表1-3中给出了表明灭幼脲一号对德国小蠊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相关实验数据。
表1.灭幼脲抑制德国小蠊若虫生长脱皮引起死亡的效果
表2.灭幼脲导致德国小蠊变态脱皮产生畸形致死的效果
表3.灭幼脲导致德国小蠊成虫不育的效果
从表1-3看出:灭幼脲经若虫食入后,对生长脱皮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引起死亡。其LC50仅略大于0.025%。当有效成分含量为0.1-0.2%时,即可造成100%死亡。末龄若虫食入含有0.2%灭幼脲的饵料后,变态脱皮受阻,形成畸形成虫,这些畸形成虫体壁变薄,足软难行,展翅不良,不能取食和交配,无生命力,随即死亡。效果达100%。成虫食入灭幼脲,交配后,产卵量虽然不低,但不能
孵化。其SC50仅略大于0.0125%,当有效成分为0.1-0.2%时,不育性效果可达100%。
在本发明的制剂配方Ⅰ中,将灭幼脲一号与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及乙酰甲胺磷按照合理的比例复配。其杀虫效果如表4所示。
表4.灭蟑制剂(配方Ⅰ)对德国小蠊的杀虫效果
从表4中看出:灭幼脲与敌百虫等混用不仅杀虫效果显著,而且作用迅速。15小时以内各虫态100%死亡。在实际应用中,敌百虫等的杀虫效果不能达到100%,却能较快地降低种群数量,在此基础上,灭幼脲的特异杀虫作用持续发挥,即可成功地把蟑螂种群数量减少到非常低的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约占制剂总组分重量的0.2-0.4%的川芎粉作为引诱剂。
表5.灭蟑制剂(配方Ⅰ)对德国小蠊成虫的引诱效力
从表5中看出:德国小蠊在同一时间内,对四种供试物质的趋向接触次数多少和时间顺序为:本发明制剂>小鼠饲料>馒头>饼干;取食次数多少和时间长短顺序为:本发明制剂>小鼠饲料>饼干>馒头。这表明本发明的灭蟑制剂对德国小蠊具有良好的引诱力,喜食程度也高。
为了检验本发明的消灭蟑螂制剂的效果,还在一些蟑螂泛滥的场所现场施用。
表6.灭蟑制剂(配方Ⅰ)的现场应用效果
注:防治区与非防治区具有较好的隔离条件。
从表6中看出:灭蟑制剂(配方Ⅰ)施药五天之内虫口数量迅速降低。残存成虫和若虫陆续死亡,新孵化的若虫也无法生存,新产下的卵不能孵化。至60天仍能彻底控制,效果显著。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采用了如下的配方Ⅱ和配方Ⅲ。
配方Ⅱ(其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组分 | 药物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含量配比(%) |
杀虫剂 | 灭幼脲一号结晶(diflubenzuron)残杀威结晶(propoxur) | >90>95 | 0.1~0.51~3 |
引诱剂 | 川芎粉(lignsticum wal-1ichii Franch) | 0.2~0.4 | |
饵料 | 蔗糖芝麻油小麦粉玉米粉 | 10左右12左右40左右35左右 | |
合计 | 100 |
配方Ⅲ(其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组分 | 药物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含量配比(%) |
杀虫剂 | 灭幼脲一号结晶(diflubenzuron)乙酰甲胺磷结晶(acephate)硼酸结晶(boricacid) | >90>95 | 0.1~0.53~55~10 |
引诱剂 | 川芎粉(lignsticum wal-1ichii Franch) | 0.2~0.4 | |
饵料 | 蔗糖芝麻油小麦粉玉米粉 | 10左右10左右32左右32左右 | |
合计 | 100 |
实验室测定和现场防治试验表明,本发明的灭蟑制剂能够迅速而又持久地直接杀死害虫。
Claims (6)
1、一种用于消灭蟑螂的药物制剂,由杀虫剂、引诱剂和饵料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杀虫剂成分中含有约占总组分重量0.1~0.5%的灭幼脲一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杀虫剂成分中还含有敌百虫,乙酰甲胺磷,它们分别占总组分重量的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杀虫剂成分中还含有占总组分重量1~3%的残杀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杀虫剂成分中还含有乙酰甲胺磷,硼酸,它们分别占总组分重量的3~5%和5~10%。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占总组分重量0.2~0.4%的川芎粉作为高效引诱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蔗糖、芝麻油、小麦粉和玉米粉作为饵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4102185 CN1093222A (zh) | 1994-03-08 | 1994-03-08 | 消灭蟑螂的药物制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4102185 CN1093222A (zh) | 1994-03-08 | 1994-03-08 | 消灭蟑螂的药物制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222A true CN1093222A (zh) | 1994-10-12 |
Family
ID=5030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4102185 Pending CN1093222A (zh) | 1994-03-08 | 1994-03-08 | 消灭蟑螂的药物制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222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9407A (zh) * | 2010-11-30 | 2011-04-06 | 南通新景华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灭蟑螂药丸 |
CN102696684A (zh) * | 2012-05-29 | 2012-10-03 | 佘延英 | 控制德国小蠊的毒饵 |
CN102715196A (zh) * | 2011-03-29 | 2012-10-10 | 广州市泰祥白蚁防治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蟑螂生物农药饵料 |
CN102870812A (zh) * | 2011-07-11 | 2013-01-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 | 新型缓释灭蟑胶饵 |
CN106857718A (zh) * | 2017-01-12 | 2017-06-20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一种植物源蟑螂引诱剂 |
CN108902172A (zh) * | 2018-07-24 | 2018-11-30 | 深圳市中大合顺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 一种引诱灭蟑螂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
1994
- 1994-03-08 CN CN 94102185 patent/CN109322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9407A (zh) * | 2010-11-30 | 2011-04-06 | 南通新景华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灭蟑螂药丸 |
CN102715196A (zh) * | 2011-03-29 | 2012-10-10 | 广州市泰祥白蚁防治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蟑螂生物农药饵料 |
CN102870812A (zh) * | 2011-07-11 | 2013-01-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 | 新型缓释灭蟑胶饵 |
CN102696684A (zh) * | 2012-05-29 | 2012-10-03 | 佘延英 | 控制德国小蠊的毒饵 |
CN106857718A (zh) * | 2017-01-12 | 2017-06-20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一种植物源蟑螂引诱剂 |
CN108902172A (zh) * | 2018-07-24 | 2018-11-30 | 深圳市中大合顺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 一种引诱灭蟑螂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626561B2 (en) | Terrestrial delivery compositions | |
Khater et al. | The acaricidal efficacy of peracetic acid and deltamethrin against the fowl tick, Argas persicus, infesting laying hens | |
CN100998344A (zh) | 一种诱杀蟑螂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637821B (zh) | 一种防治黏虫的新药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93222A (zh) | 消灭蟑螂的药物制剂 | |
CN113598184A (zh) | 一种能防治红火蚁的固体饵剂 | |
CN115768263A (zh) | 拟除虫菊酯和菌素的混合物及其用途 | |
KR101953984B1 (ko) | 비스트리플루론 및 인독사카브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해충 방제용 조성물 | |
ES2698379T3 (es) | Uso de ecdisona y 20-hidroxiecdisona para controlar termitas | |
CN111374148A (zh) | 一种含烯虫酯的杀虫组合物 | |
KR101918269B1 (ko) | 갈색날개매미충 방제용 조성물 | |
Fernandes et al. | Between-season attraction of cotton boll weevil, Anthonomus grandis Boh.(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adults by its aggregation pheromone | |
CN114631530B (zh) | 控制或防治昆虫的界面活性剂组成物及其使用方法 | |
Abdel-Hafeez et al. | Using boric acid as a safety insecticide for controlling peach fruit fly, Bactrocera zonata, Saunders (Diptera: Tephritidae) | |
Piovesan et al. | Lethal and sublethal effects of toxic bait formulations on Doryctobracon areolatus (Hymenoptera: Braconidae)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ed fruit fly management | |
Kowacich | Oviposition site-selection of Phlebotomus papatasi: the effects of conspecific stages | |
CN1251593C (zh) | 蟑螂绝育剂 | |
Zapata et al. |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natural pyrethrins, pymetrozine and triflumuron as alternatives to control Ceratitis capitata adults | |
CN107624761A (zh) | 一种防治双翅目地下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Abdelaziz et al. | Toxicity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 of Lemongrass Essential Oil Nano-capsules on the Greater Wax Moth Larvae Galleria mellonella L.(Lepidoptera: Pyralidae) | |
Heath et al. | Mite infestation (Acari: Laelapidae) of New Zealand short-tailed bats, Mystacina tuberculata, in captivity | |
CN1281644A (zh) | 杀虫单、吡虫啉在果树上的应用 | |
CN1288980C (zh) | 一种杀铃脲复配农药 | |
Vinson et al. | Chemical control | |
CN108849945A (zh) | 氟虫腈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化合物复配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