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8214B - 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18214B CN109318214B CN201811484408.5A CN201811484408A CN109318214B CN 109318214 B CN109318214 B CN 109318214B CN 201811484408 A CN201811484408 A CN 201811484408A CN 109318214 B CN109318214 B CN 1093182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ebral body
- shoulder
- ball pair
- cover plate
- center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006—Exoskeletons, i.e. resembling a human fig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包括肩部组件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并连接的第一椎体、第二椎体、第三椎体、第四椎体、第五椎体、第六椎体、第七椎体,肩部组件包括两个呈V字形的肩部弯曲板,两个肩部弯曲板分别与肩部横板固定连接,肩部横板与肩部V形板的两上端部固定连接,肩部V形板的底部与第一椎体相连,第七椎体与底部组件相连,弹性绳组件的弹性绳从底部组件、第七椎体、第六椎体、第五椎体、第四椎体、第三椎体、第二椎体及第一椎体左侧通孔穿过,并绕过第一椎体顶部后从其右侧通孔依次向下穿过,将底部组件及各椎体串联在一起,各个椎体均具有4个自由度,保证装置整体运动灵活性、用户的穿戴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骨骼机器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仿人体的生理构造、可穿戴,且协同穿戴者运动的同时辅助穿戴者的机械装置,通常由背部、髋关节、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足部七部分组成。
现有的外骨骼机器人的背部通常是一个刚性的框架,甚至是一根刚性杆,这样的设计使得穿戴者的背部舒适性严重下降,增加了人体的疲劳感,运动的灵活性较差,进而影响穿戴者的正常活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人体穿戴外骨骼后的舒适性,提高运动的灵活性,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性高、穿戴舒适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包括肩部组件1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并连接的第一椎体2、第二椎体3、第三椎体4、第四椎体5、第五椎体6、第六椎体7、第七椎体8,所述肩部组件1包括两个呈V字形的肩部弯曲板11,两个肩部弯曲板11分别与肩部横板12固定连接,肩部横板12与肩部V形板13的两上端部固定连接,肩部V形板13的底部与第一椎体2相连,所述第七椎体8与底部组件9相连,弹性绳组件10包括弹性绳35,弹性绳35从底部组件9、第七椎体8、第六椎体7、第五椎体6、第四椎体5、第三椎体4、第二椎体3及第一椎体2左侧通孔穿过,并绕过第一椎体2顶部后从其右侧通孔依次向下穿过,将底部组件9及各椎体串联在一起。
所述第一椎体2包括与肩部V形板13固定连接的支撑块15,凹槽轴承16通过插销与支撑块15铰接,弹性绳35贴合于凹槽轴承16的凹槽内,当弹性绳35运动时,会带动凹槽轴承16绕其轴线转动以适应弹性绳35松紧程度的变化。
所述支撑块15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椎体外壳前14和第一椎体外壳后17,第一椎体外壳前14与第一椎体外壳后17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椎体3包括一端与第一椎体2相连的椎体连接柱18,椎体连接柱18的另一端与球副上21固定连接,弹簧20的下端与球副上21接触,弹簧20的上端与上盖板19接触,弹簧20和球副上21均设置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内部,上盖板19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上端口处固定,球副下23的上端与球副上21球铰接,球副下23的下端与下盖板24铰接,下盖板24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的下端口处固定;
所述第三椎体4、第四椎体5、第五椎体6、第六椎体7、第七椎体8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椎体3的结构完全一样。
所述第二椎体中心块22外部设有第二椎体外壳前25和第二椎体外壳后26,第二椎体外壳前25和第二椎体外壳后26均与第二椎体中心块22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椎体5包括第四椎体中心块27,第四椎体中心块27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有肋板28,肋板28可用于连接绑带,辅助使用者穿戴。
所述底部组件9包括设置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内部的球副上21,弹簧20的下端与球副上21接触,弹簧20的上端与上盖板19接触,上盖板19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上端口处固定,底部球副下32的上端与球副上21球铰接,底部球副下32的下端与底部下盖板33连接,底部下盖板33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的下端口处固定,第二椎体中心块22的侧面分别固定有腰宽调节板31。
所述肩部弯曲板11与肩部横板12上均设有多个螺孔,二者之间通过螺栓调节相对位置。
所述底部下盖板33底部固结有能够增强支撑时强度的底部平板34。
所述弹性绳35的下端部设有能够调节器松紧程度的调节扣36。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第二椎体、第三椎体、第四椎体、第五椎体、第六椎体、第七椎体均具有4个自由度,分别是用户身高方向的伸缩、人体前后方向的弯曲、人体左右两个方向的侧弯、水平面内的旋转,这样就保证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整体的运动灵活性,进而保证用户的穿戴舒适性,用户穿戴后,可以向人体正前方最大弯曲90°,可以向人体正后方最大弯曲20°,可以向人体左右两个方向最大侧弯30°,与现有的外骨骼机器人刚性背部装置相比,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人体穿戴外骨骼后的舒适性,提高运动的灵活性,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性高、穿戴舒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肩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第一椎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第二椎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第四椎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底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底部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弹性绳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肩部组件;2第一椎体;3第二椎体;4第三椎体;5第四椎体;6第五椎体;7第六椎体;8第七椎体;9底部组件;10弹性绳组件;11肩部弯曲板;12肩部横板;13肩部V形板;14第一椎体外壳前;15支撑块;16凹槽轴承;17第一椎体外壳后;18椎体连接柱;19上盖板;20弹簧;21球副上;22第二椎体中心块;23球副下;24下盖板;25第二椎体外壳前;26第二椎体外壳后;27第四椎体中心块;28肋板;29第四椎体外壳前;30第四椎体外壳后;31腰宽调节板;32底部球副下;33底部下盖板;34底部平板;35弹性绳;36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包括肩部组件1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并连接的第一椎体2、第二椎体3、第三椎体4、第四椎体5、第五椎体6、第六椎体7、第七椎体8,所述第七椎体8与底部组件9相连。
参见图10,弹性绳组件10包括弹性绳35,弹性绳35从底部组件9、第七椎体8、第六椎体7、第五椎体6、第四椎体5、第三椎体4、第二椎体3及第一椎体2左侧的通孔穿过,并绕过第一椎体2顶部后从其右侧通孔依次向下穿过,将底部组件9及各椎体串联在一起。所述弹性绳35的下端部设有能够调节器松紧程度的调节扣36。所述弹性绳35具有一定弹性,以保证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随用户穿戴运动至站立时,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且保证人体穿戴的舒适性。
参见图4,所述肩部组件1包括两个呈V字形的肩部弯曲板11,以便适应人体颈部的生理结构,两个肩部弯曲板11分别与肩部横板1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肩部横板12与肩部V形板13的两上端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肩部V形板13的底部与第一椎体2相连,肩部弯曲板11上开有两列四行的孔,以便于调节肩部弯曲板11与人体肩部的位置关系,对应地,肩部横板12开有三行四列的孔,肩部弯曲板11与肩部横板12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使肩部横板12可以适应穿戴者的肩部。
参见图5,第一椎体2包括与肩部V形板13固定连接的支撑块15,凹槽轴承16通过插销与支撑块15铰接,弹性绳35贴合于凹槽轴承16的凹槽内,当弹性绳35运动时,会带动凹槽轴承16绕其轴线转动以适应弹性绳35松紧程度的变化。所述支撑块15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椎体外壳前14和第一椎体外壳后17,第一椎体外壳前14与第一椎体外壳后17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参见图6,第二椎体3包括一端与第一椎体2相连的椎体连接柱18,椎体连接柱18的另一端与球副上2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弹簧20的下端与球副上21接触,弹簧20的上端与上盖板19接触,弹簧20和球副上21均设置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内部,上盖板19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上端口处固定,球副下23的上端与球副上21球铰接,球副下23的下端与下盖板24铰接,二者可以相互转动,下盖板24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的下端口处固定。所述第二椎体中心块22外部设有第二椎体外壳前25和第二椎体外壳后26,第二椎体外壳前25和第二椎体外壳后26均与第二椎体中心块2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球副下23上有两个对称的凸台,下盖板24上有两个对称的矩形槽,二者配合工作时,可以限制球副下23围绕其轴线转动时的角度,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脊柱的运动。
所述的第三椎体4、第五椎体6、第六椎体7、第七椎体8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二椎体3的结构完全一样,第二椎体3、第三椎体4、第四椎体5、第五椎体6、第六椎体7、第七椎体8均具有4个自由度,分别是用户身高方向的伸缩、人体前后方向的弯曲、人体左右两个方向的侧弯、水平面内的旋转,这样就保证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的整体的运动灵活性,进而保证用户的穿戴舒适性。
参见图7,第四椎体5包括椎体连接柱18、上盖板19、弹簧20、球副上21、球副下23、下盖板24、第四椎体中心块27、肋板28、第四椎体外壳前29及第四椎体外壳后30。其中,第四椎体5包括与第三椎体4相连的椎体连接柱18,椎体连接柱18的另一端与球副上21固定连接,弹簧20的下端与球副上21接触,弹簧20的上端与上盖板19接触,弹簧20和球副上21均设置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内部,上盖板19盖在第四椎体中心块27上端口处固定,球副下23的上端与球副上21球铰接,球副下23的下端与下盖板24铰接,下盖板24盖在第四椎体中心块27的下端口处固定,所述第四椎体中心块27的外部设有第四椎体外壳前29和第四椎体外壳后30,第四椎体外壳前29和第四椎体外壳后30均与第四椎体中心块27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椎体5的第四椎体中心块27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有肋板28,可用于连接绑带,辅助使用者穿戴。
参见图8、图9,底部组件9包括设置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内部的球副上21,弹簧20的下端与球副上21接触,弹簧20的上端与上盖板19接触,上盖板19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上端口处固定,底部球副下32的上端与球副上21球铰接,底部球副下32的下端与底部下盖板33连接,二者将不能发生相对旋转,底部下盖板33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的下端口处固定,第二椎体中心块22的侧面分别固定有腰宽调节板31。所述底部下盖板33底部固结有底部平板34,因为底部受力较大,加上底部平板34主要是增强支撑时的强度。底部球副下32的下端为方形的凸台,相应地,底部下盖板33上开有方槽,进而可以限制住底部球副下32的转动自由度。
Claims (2)
1.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肩部组件(1)及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并连接的第一椎体(2)、第二椎体(3)、第三椎体(4)、第四椎体(5)、第五椎体(6)、第六椎体(7)、第七椎体(8),所述肩部组件(1)包括两个呈V字形的肩部弯曲板(11),两个肩部弯曲板(11)分别与肩部横板(12)固定连接,肩部横板(12)与肩部V形板(13)的两上端部固定连接,肩部V形板(13)的底部与第一椎体(2)相连,所述第七椎体(8)与底部组件(9)相连,弹性绳组件(10)包括弹性绳(35),弹性绳(35)从底部组件(9)、第七椎体(8)、第六椎体(7)、第五椎体(6)、第四椎体(5)、第三椎体(4)、第二椎体(3)及第一椎体(2)左侧通孔穿过,并绕过第一椎体(2)顶部后从其右侧通孔依次向下穿过,将底部组件(9)及各椎体串联在一起;
所述第一椎体(2)包括与肩部V形板(13)固定连接的支撑块(15),凹槽轴承(16)通过插销与支撑块(15)铰接,弹性绳(35)贴合于凹槽轴承(16)的凹槽内,当弹性绳(35)运动时,会带动凹槽轴承(16)绕其轴线转动以适应弹性绳(35)松紧程度的变化;
所述第二椎体(3)包括一端与第一椎体(2)相连的椎体连接柱(18),椎体连接柱(18)的另一端与球副上(21)固定连接,弹簧(20)的下端与球副上(21)接触,弹簧(20)的上端与上盖板(19)接触,弹簧(20)和球副上(21)均设置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内部,上盖板(19)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上端口处固定,球副下(23)的上端与球副上(21)球铰接,球副下(23)的下端与下盖板(24)铰接,下盖板(24)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的下端口处固定;
所述第三椎体(4)、第四椎体(5)、第五椎体(6)、第六椎体(7)、第七椎体(8)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椎体(3)的结构完全一样;
所述第四椎体(5)包括第四椎体中心块(27),第四椎体中心块(27)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有肋板(28),肋板(28)可用于连接绑带,辅助使用者穿戴;
所述底部组件(9)包括设置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内部的球副上(21),弹簧(20)的下端与球副上(21)接触,弹簧(20)的上端与上盖板(19)接触,上盖板(19)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上端口处固定,底部球副下(32)的上端与球副上(21)球铰接,底部球副下(32)的下端与底部下盖板(33)连接,底部下盖板(33)盖在第二椎体中心块(22)的下端口处固定,第二椎体中心块(22)的侧面分别固定有腰宽调节板(31);
所述肩部弯曲板(11)与肩部横板(12)上均设有多个螺孔,二者之间通过螺栓调节相对位置;
所述弹性绳(35)的下端部设有能够调节器松紧程度的调节扣(36);
所述支撑块(15)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椎体外壳前(14)和第一椎体外壳后(17),第一椎体外壳前(14)与第一椎体外壳后(17)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椎体中心块(22)外部设有第二椎体外壳前(25)和第二椎体外壳后(26),第二椎体外壳前(25)和第二椎体外壳后(26)均与第二椎体中心块(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下盖板(33)底部固结有能够增强支撑时强度的底部平板(3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84408.5A CN109318214B (zh) | 2018-12-06 | 2018-12-06 | 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84408.5A CN109318214B (zh) | 2018-12-06 | 2018-12-06 | 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18214A CN109318214A (zh) | 2019-02-12 |
CN109318214B true CN109318214B (zh) | 2022-05-06 |
Family
ID=65256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84408.5A Active CN109318214B (zh) | 2018-12-06 | 2018-12-06 | 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182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77804B (zh) * | 2019-02-19 | 2021-05-25 | 北京铁甲钢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外骨骼系统 |
CN110936356A (zh) * | 2019-12-09 | 2020-03-3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外骨骼机器人的腰部装置 |
CN111975754B (zh) * | 2020-08-27 | 2023-10-13 | 湖南省森晖能动智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外骨骼装置 |
CN112894768A (zh) * | 2021-01-19 | 2021-06-04 | 上海集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外骨骼 |
CN112757263B (zh) * | 2021-01-19 | 2022-08-30 | 上海集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机械外骨骼的脊椎结构及机械外骨骼 |
CN113305805B (zh) * | 2021-04-14 | 2022-11-22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被动式双框架仿生外骨骼背部装置 |
CN113715001B (zh) * | 2021-09-03 | 2022-06-03 | 武汉阿派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带冷却的可穿戴式外骨骼 |
CN114770477A (zh) * | 2022-05-18 | 2022-07-22 | 宁波天业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拼拆式多功能机械仿生外骨骼 |
WO2023230716A1 (en) * | 2022-05-31 | 2023-12-07 | Mawashi Science & Technologie Inc. | Upper body chassis |
CN118032538B (zh) * | 2024-04-09 | 2024-08-16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脊柱侧弯体外试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48330Y (zh) * | 2006-08-29 | 2007-09-19 | 约翰·勃兰特·威享 | 健腹椅的靠背装置 |
WO2008089128A2 (en) * | 2007-01-12 | 2008-07-24 | Emerald Touch, Inc. | Individual body support system |
RU2463997C2 (ru) * | 2009-12-28 | 2012-10-20 | Рамиль Равильевич Мусакаев |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нешней фиксации грудопоясничного отдела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
JP6678662B2 (ja) * | 2014-06-18 | 2020-04-08 | マワシ プロテクティブ クロージング インク. | 外装骨格体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
CN108326831B (zh) * | 2018-03-29 | 2023-06-06 | 河北工业大学 | 腰部助力外骨骼机构及其助力方法 |
-
2018
- 2018-12-06 CN CN201811484408.5A patent/CN109318214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双目视觉方法的可穿戴式导盲机器人研究;朱爱斌等;《机械设计与研究》;20161031;第32卷(第5期);第31-3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18214A (zh) | 2019-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18214B (zh) | 一种仿人体脊柱的外骨骼背部装置 | |
WO2021109205A1 (zh) | 刚柔混合外骨骼 | |
CN107260483B (zh) | 一种连杆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 |
US20200030177A1 (en) | Cable operated motion augmen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5643598B (zh) | 基于套索驱动的节能半被动下肢外骨骼 | |
CN103610568A (zh) | 一种拟人化的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 |
CN109318213B (zh) | 一种腿部支撑外骨骼 | |
CN106726353A (zh) | 一种基于自适应的并联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0936356A (zh) | 一种外骨骼机器人的腰部装置 | |
CN114366561A (zh) | 一种高性能冗余驱动并联踝关节康复机构 | |
CN108214457B (zh) | 一种用于下肢外骨骼的躯干被动省力装置 | |
CN113524143B (zh) | 一种变刚度膝关节及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 |
CN110787024A (zh) | 一种采用无动力补偿关节的肩关节康复外骨骼机构 | |
CN217572957U (zh) | 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被动踝关节 | |
CN113305805B (zh) | 一种被动式双框架仿生外骨骼背部装置 | |
CN111791216A (zh) | 可穿戴设备的组合结构 | |
CN104161610B (zh) | 外骨骼缓冲助力的踝关节 | |
CN210250477U (zh) | 穿戴式手部康复机器人 | |
CN207841310U (zh) |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 |
Han et al. | Design of a booster exoskeleton for lumbar spine protection of physical workers | |
CN107648012A (zh) | 一种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柔性关节 | |
CN207942400U (zh) |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 | |
CN209107975U (zh) | 一种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柔性关节 | |
CN112402181A (zh) | 基于反向滚动共轭面关节的手部康复外骨骼 | |
CN219538797U (zh) | 一种基于Stewart并联运动平台的颈部康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