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5466A - 涂布产品 - Google Patents
涂布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05466A CN109305466A CN201810813064.1A CN201810813064A CN109305466A CN 109305466 A CN109305466 A CN 109305466A CN 201810813064 A CN201810813064 A CN 201810813064A CN 109305466 A CN109305466 A CN 1093054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 section
- tubular container
- main body
- container main
- cr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20—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comprising hand-operated members for controlling discharge
- B65D47/2018—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comprising hand-operated members for controlling discharge comprising a valve or like element which is opened or closed by deformation of the container or closure
- B65D47/205—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comprising hand-operated members for controlling discharge comprising a valve or like element which is opened or closed by deformation of the container or closure the valve being formed by a tubular flexible sleeve surrounding a rod-like element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radial passageway which is normally closed by the slee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65D47/068—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with removable spouts which can be plugged in a discharging and in a closing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42—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with pads or like contents-apply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8—Arrangements of closures with protective outer cap-like covers or of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be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内装物的挤剩的抑制并且防止内装物的过于所需的流出的结构的涂布产品,该涂布产品具备在管容器主体内收纳涂布物的管容器、和配置成包围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外侧的外装容器。外装容器具备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用于利用施加于操作接受部的操作力按压管容器主体而使该管容器主体内的涂布物排出,所述操作机构具备:第一按压部,该第一按压部用于将所述操作力优先向所述管容器主体的特定区域传递;第二按压部,该第二按压部用于将所述操作力向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其他区域传递;以及操作力分配单元,该操作力分配单元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按压动作进行至中途的阶段起将所述第二按压部压靠于所述其他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涂布瞬间粘接剂等涂布物的涂布产品。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涂布产品,已知有如下涂布产品:通过对操作接受部进行按压操作而按压收纳在外装容器内的管容器,从而能够使该管容器内的涂布物通过喷嘴向外部挤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涂布产品由具有开口部的成对的对开体(日文:半割体)构成外装容器主体,并在所述各对开体的开口部配置了兼用作操作接受部的舌片。这些舌片以能够从两侧夹持管容器主体的姿势连续设置于所述开口部的后缘,以能够从外部进行按压操作的方式配置于外装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即,所述舌片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以从两侧夹持管容器的形成为平面状的后端部的方式对该后端部进行固定;以及按压板部,该按压板部形成操作接受部,所述操作接受部以从管容器的后端部侧朝向口部侧地扩开的方式相对地设置,所述舌片以所述按压板部能够从外部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面向外装容器主体的开口部。
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以沿着管容器主体整体的方式设定所述按压板部,所以即使稍微按压操作了这些按压板部,管容器主体的整体也会同时被压扁,而存在内装物有时会过于所需地持续流出这一问题。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再公表特许WO12/16477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着眼于以上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内装物的挤剩的抑制并且防止内装物的过于所需的流出的结构的涂布产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涂布产品是具备在管容器主体内收纳涂布物的管容器、和配置成包围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外侧的外装容器的涂布产品,所述外装容器具备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用于利用施加于操作接受部的操作力按压所述管容器主体而使该管容器主体内的涂布物排出,所述操作机构具备:第一按压部,该第一按压部用于将所述操作力优先向所述管容器主体的特定区域传递;第二按压部,该第二按压部用于将所述操作力向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其他区域传递;以及操作力分配单元,该操作力分配单元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按压动作进行至中途的阶段起将所述第二按压部压靠于所述其他区域。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涂布产品,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结构中,所述操作机构具备夹持体,所述夹持体夹着所述管容器主体并成对地配置在两侧,并且分别具有所述操作接受部、所述第一按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涂布产品,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结构中,所述夹持体在与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前端侧的区域对应的部位具备所述第一按压部,并且在与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后端侧的区域对应的部位具备所述第二按压部,所述操作力分配单元在所述各夹持体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按压部的中间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所述操作接受部,并且将所述两个夹持体的后端彼此以能够接触/分离的状态由弹性施力体连结。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涂布产品,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结构中,各夹持体由使其第一按压部的内表面与第二按压部的内表面连续的面形成,构成所述操作力分配单元的弹性施力体能够弹性变形直至所述两个夹持体中的第二按压部的内表面彼此互相抵接(日文:衝き当たる)。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涂布产品,在技术方案3或4记载的结构中,所述操作接受部、所述第一按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以它们成为一体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两个夹持体中的各夹持体,上述两个夹持体与构成所述操作力分配单元的弹性施力体一体地构成。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涂布产品,在技术方案3、4或5记载的结构中,所述弹性施力体形成为在一部分具有缺口的部分环状,且面向所述缺口的两端一体化于所述夹持体的后端。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的涂布产品,在技术方案1、2、3、4、5或6记载的结构中,所述外装容器具备用于使所述操作接受部向外部露出的窗。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内装物的挤剩的抑制并且防止内装物的过于所需的流出的构成的涂布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涂布产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涂布产品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涂布产品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涂布产品的左侧视图。
图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涂布产品的右侧视图。
图6是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3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从该实施方式的外装容器主体取下了盖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涂布产品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涂布产品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涂布产品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涂布产品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即将使该实施方式的盖的顶部与外装容器主体的后端部卡合之前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使该实施方式的盖的顶部与外装容器主体的后端部卡合了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4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该实施方式的盖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中的D向视图。
图20是沿着图18中的E-E线的剖视图。
图21是沿着图18中的F-F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涂布产品;
3…外装容器;
4…管容器;
35…操作机构;
51…操作接受部;
53…第一按压部;
55…第二按压部;
57…操作力分配单元;
61…夹持体;
63…弹性施力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用于涂布瞬间粘接剂A的涂布产品1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如图6~图12所示,该涂布产品1具备芯部2和外装容器3,所述芯部2用于涂布作为涂布物的瞬间粘接剂A,所述外装容器3是收纳所述芯部2的容器。
如图6、图7及图9~图12所示,所述芯部2具备内装了瞬间粘接剂A的管容器4、和安装于该管容器4的口部13的喷嘴5。
如图9~图12所示,所述管容器4具备收纳有瞬间粘接剂A的管容器主体11、和用于将该管容器主体11内部的瞬间粘接剂A导向外部的口部13,在所述口部13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由于该管容器4是公知的结构,所以省略进一步的说明。此外,所述瞬间粘接剂A是氰基丙烯酸酯系的粘接剂,并添加有接受特定的波长的紫外线的照射而发色并接受可见光的照射而消色的二芳基乙烯系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具体而言,管容器主体11内的瞬间粘接剂A例如发色为红色,在从喷嘴5排出而涂布于目标物之后,该红色消褪,变化为无色透明。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13-010052号公报中所示的瞬间粘接剂。
如图9~图12所示,所述喷嘴5具备喷嘴主体15和与该喷嘴主体15形成为分体的基端部件17,所述喷嘴主体15为在内部具有涂布物流通路的中空体状并具有透光性。使所述喷嘴主体15为具有透光性的部件是为了从外部视觉辨认红色的瞬间粘接剂A通过喷嘴5而被涂布的情形。
如图10~图12所示,所述喷嘴主体15在顶端具有用于适当地进行涂布作业的顶端切割部分19,并且在基端具有被压入于所述管容器4的口部13的基端切割部21,在所述喷嘴主体15的基端附近部外周形成有基端凸缘部分23。
如图10~图12所示,所述基端部件17是外嵌于所述喷嘴主体15的基端侧的筒状的部件,具有与所述喷嘴主体15的基端凸缘部分23大致相同的外径。在该基端部件17的基端外周形成有大径凸缘部分25,并且在基端侧内周形成有供所述管容器4的口部13螺纹接合的内螺纹27。
以上说明了的芯部2收纳在所述外装容器3内。如图1~图12所示,所述外装容器3具备外装容器主体6和盖7,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是收纳所述芯部2的主要部分的容器主体,所述盖7覆盖所述芯部2的露出端部且该盖7的基部7b螺纹接合于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的前端部6a。
如图6~图12所示,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具备躯干(英文:body)29、前端部件31、底壁部件33以及操作机构35,所述躯干29包围所述芯部2的主要部分,所述前端部件31安装于该躯干29的前端侧,所述底壁部件33盖装于所述躯干29的后端侧,所述操作机构35设置在所述躯干29内。
如图6~图12所示,所述躯干29是截面呈圆形的筒状部件,并以截面积随着从前端朝向后端而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为平缓的截头圆锥形状。在躯干29的前端侧设置有收纳所述喷嘴5的基端部件17的前端凸起部37,在躯干29的后端侧设置有底壁部件安装部39。在所述前端凸起部37的外周形成有用于供所述前端部件31螺纹接合的螺旋槽37a。在该躯干29的相对的中间部位形成有成对的窗41。另外,在躯干29内周中的所述窗41的后侧相邻地设置有向内开口的成对的引导筒部43,并且在上述各引导筒部43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底壁部件33的所述底壁部件安装部39。此外,该实施方式中的躯干29被分离断开为成对的对开躯干要素45,所述螺旋槽37a、底壁部件安装部39、窗41以及引导筒部43各一个地设置于上述各对开躯干要素45。
如图6~图12所示,所述前端部件31与所述躯干29的前端凸起部37的外周螺纹接合,在所述前端部件31的内周具有与所述螺旋槽37a螺纹接合的成对的未图示的螺纹接合突起,并且在所述前端部件31的外周形成有盖螺纹接合用的螺旋槽31a,在所述前端部件31的中心部形成有用于使所述喷嘴5贯通的贯通孔31b。即,该前端部件31构成外装容器主体6的前端部6a,在该前端部件31的外周螺纹接合有所述盖7的基部7b。并且,利用该前端部件31将所述喷嘴5相对于外装容器主体6定位固定,并且限制了构成所述躯干29的对开躯干要素45的前端侧分离开的情形。
如所述图6、图7及图9~图12所示,所述底壁部件33是在留有嵌合余量(日文:嵌合代)29a的状态下封闭该躯干29的后端附近部的圆盘状的部件,并在所述底壁部件33的内表面具备成对的弹性爪49,所述嵌合余量29a用于使后述的盖7的顶部7a嵌合于该外装容器主体6的后端部6b即所述躯干29的后端部。通过使这些弹性爪49与设置于所述躯干29的底壁部件安装部39弹性卡合,从而防止该底壁部件33从躯干29脱离,并且利用该底壁部件33限制了构成所述躯干29的对开躯干要素45的后端侧分离开。
所述操作机构35利用施加于操作接受部51的操作力按压所述管容器主体11而使该管容器主体11内的涂布物排出。更具体而言,如图7及图10~图12所示,该操作机构35具备:第一按压部53,该第一按压部53用于将所述操作力优先向所述管容器主体11的特定区域、具体而言前端侧的区域11a传递;第二按压部55,该第二按压部55用于将所述操作力向所述管容器主体11的其他区域、具体而言后端侧的区域11b传递;以及操作力分配单元57,该操作力分配单元57从所述第一按压部53的按压动作进行至中途的阶段起将所述第二按压部55压靠于所述其他区域即后端侧的区域11b。
另外,如图7及图10~图12所示,该操作机构35具备夹持体61,所述夹持体61夹着所述管容器主体11并成对地配置在两侧,并且分别具有所述操作接受部51、所述第一按压部53、所述第二按压部55以及引导突起59,所述操作接受部51、所述第一按压部53、所述第二按压部55以及引导突起59形成为一体。
如图10~图12所示,所述夹持体61在与所述管容器主体11的前端侧的区域11a对应的部位具备所述第一按压部53,并且在与所述管容器主体11的后端侧的区域11b对应的部位具备所述第二按压部55。另外,各夹持体61由使其第一按压部53的内表面与第二按压部55的内表面连续的面形成,使这些面与所述管容器主体11面对面。
如图1~图3、图7及图10~图12所示,所述操作接受部51经由所述外装容器3的窗41而向外部露出,并能够从外部用手指向内按压操作。
所述操作力分配单元57在所述各夹持体61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按压部53、55的中间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所述操作接受部51,并且将所述两个夹持体61的后端61a彼此以能够接触/分离的状态由弹性施力体63连结。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使设置于所述各夹持体61的基端部的所述引导突起59以能够突出没入且容许微小的倾斜运动的状态分别插入于对应的所述引导筒部43。
所述弹性施力体63能够弹性变形直至所述两个夹持体61中的第二按压部55的内表面彼此互相抵接,并形成为在一部分具有缺口的部分环状。另外,所述弹性施力体63与所述两个夹持体61一体地构成。更具体而言,该弹性施力体63的面向所述缺口的两端分别一体化于所述两个夹持体61的后端61a。
在此,参照图10~图12对以上说明了的操作机构35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0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在管容器4内充满瞬间粘接剂A,所述夹持体61的第一按压部53与管容器4抵接或接近,并且所述第二按压部55处于从所述管容器4离开了的状态。即,所述两个夹持体61不仅在将所述两个夹持体61的基端彼此连结的所述弹性施力体63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被向相互打开的方向施力,而且被向所述两个夹持体61的基端彼此分离的方向施力,设置于各夹持体61的基端部的引导突起59分别最大程度没入于对应的躯干29的引导筒部43内且所述第二按压部55被保持为从所述管容器4离开了的状态。在从该初始状态起按压两个操作接受部51时,由于两个夹持体61为悬臂状态,所以变得两个夹持体61的前端侧优先向管容器4方向转动,第一按压部53先被压靠于管容器4的前端侧的区域11a,管容器4内的瞬间粘接剂A被从喷嘴5向外部排出。图11示出了某种程度进行了这样的操作之后的中间状态,但在从该中间状态起进一步按压两个操作接受部51时,所述管容器4的前端侧的区域11a的压扁状态变大,从管容器4侧作用于夹持体61的第一按压部53的反作用力逐渐增加。在该状态下进一步继续操作时,可抑制负荷大的第一按压部53侧的移动,夹持体61的基端侧克服弹性施力体63的作用力而开始接近。结果,不仅第一按压部53,而且第二按压部55进一步被压靠于管容器4的基端侧的区域11b,最终如图12所示那样能够持续操作直至将所述管容器主体11大致压平,能够使瞬间粘接剂A残留在管容器4内的量比以往的情况少,能够效率良好地向外部挤出。此外,设置于夹持体61的基端部的引导突起59能够在从初始状态移向中间状态的阶段,在所述引导筒部43内微小地倾斜运动并容许两个夹持体61的转动。并且,在从所述中间状态到达最终阶段时,所述引导突起59在从所述引导筒部43内拔出的方向上滑动。
在以上说明了的外装容器主体6的前端侧能够装卸地螺纹接合有所述盖7。
所述盖7能够覆盖作为所述芯部2的露出端部的所述喷嘴5,在与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的前端侧螺纹接合了的状态下,如图1~图4所示,形成为截面积随着从所述盖7的顶部7a朝向外装容器3的后端部逐渐增加的形状。
另一方面,能够在所述盖7没有与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螺纹接合的状态下,如图13~图15所示,使该盖7的顶部7a与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的后端部6b卡合地连结。即,该盖7能够使其顶部7a与设定于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的后端部6b、换言之所述躯干29的后端部的嵌合余量29a的内周嵌合。
另外,该盖7的顶部7a为与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的后端部6b内接的截面多边形。更具体而言,如图1、图4、图9及图15所示,所述盖7的顶部7a为使其角变圆了的截面多边形,使这些角与躯干29的后端部的内周内接。此外,所述盖7的顶部7a的角的曲率半径设定得比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的后端部6b的内周面的半径小,所述盖7的各角与躯干29的内周面分别线接触。
另外,如图6~图8及图16~图21所示,该盖7形成为具备外盖体65和内盖体67的双重构造,所述外盖体65为随着从顶部7a朝向基部7b而其内、外周面均从截面多边形变化为截面圆形的形态,所述内盖体67安装于该外盖体65的内部。
如图6~图8及图16~图21所示,所述外盖体65具有随着从顶部7a朝向基部7b而其内、外周面均从截面多边形逐渐连续地变化为截面圆形的形态。更具体而言,所述外盖体65的顶部7a侧具有在带圆角的角部65a之间具备平缓地向外弯曲的平坦部65b的截面四边形。在该外盖体65的面对面的一对平坦部65b设置有键槽69。该键槽69形成在立起设置于所述平坦部65b的平行且成对的肋71之间。另外,在该外盖体65的面对面的另一对平坦部65b、即没有设置所述键槽69的平坦部65b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形成为台阶状的卡合部分73。并且,该外盖体65的颜色为白色或接近白色的颜色。
所述内盖体67用于覆盖作为所述芯部2的露出端部的喷嘴5而防止喷嘴5的顶端与空气接触并且遮挡可见光到达具有透光性的喷嘴5内的瞬间粘接剂A。该内盖体67的颜色为比所述外盖体65浓的颜色,更具体而言为黑色。如图6~图8及图16~图21所示,该内盖体67具备:筒状的顶端帽接(日文:帽着)部分75,该顶端帽接部分75由帽接于所述喷嘴5的顶端的顶部堵住;大径的螺纹接合部分77,该螺纹接合部分77位于基端侧并与所述外盖体65的基部内周嵌合并且与所述外装容器主体6螺纹接合;以及中间锥形部分79,该中间锥形部分79使上述顶端帽接部分75及螺纹接合部分77一体地连续。另外,在该中间锥形部分79的外周设置有:作为旋转传递部分的键81,该作为旋转传递部分的键81位于比所述螺纹接合部分77靠所述顶部侧即顶端帽接部分75侧的位置并用于向该内盖体67传递施加于所述外盖体65的旋转操作力;以及弹性爪83,该弹性爪83与所述外盖体65的卡合部分弹性卡合而防止该内盖体67从所述外盖体65拔出。所述键81及弹性爪83均与所述中间锥形部分79的外周一体地形成。
如图8及图16~图21所示,所述螺纹接合部分77具备外装于外装容器主体6的前端部件31的开口孔,在该开口孔的内周突出设置有与所述前端部件31的螺旋槽螺纹接合的成对的螺纹接合突起85。
如图8、图16~图18及图20所示,所述键81为与所述内盖体67的所述中间锥形部分79的外周一体地突出设置的肋状的部件。该键81与所述键槽69卡合,并承担向内盖体67传递施加于所述外盖体65的旋转操作力的作用。
如图8、图16~图18及图20所示,所述弹性爪83具备:臂87,该臂87与所述内盖体67的所述中间锥形部分79的外周一体地突出设置并朝向顶部7a侧延伸;以及爪主体89,该爪主体89配置于该臂87的顶端并与所述外盖体65的卡合部分卡合。
示出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的图1是将盖7安装于外装容器主体6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其主视图,图3是其俯视图,图4是其左侧视图,图5是其右侧视图。图6是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由于外装容器主体6的躯干29经由分断线而被分割为两个,所以原本的话剖面线不进入图6中的躯干29,但为了特别地使其他部件与躯干29的区别明确,而对躯干29也施加了剖面线。图7是沿着图3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从外装容器主体6取下了盖7的状态下的立体图,盖7的外盖体65局部剖开地示出了内部。图9是分解立体图。图10~图12是用于说明作用的说明图,示出了与图7对应的剖面。图13是示出即将使盖7的顶部7a与外装容器主体6的后端部6b卡合之前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使盖7的顶部7a与外装容器主体6的后端部6b卡合了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5是沿着图14中的C-C线的剖视图。图16是示出盖7的分解立体图,外盖体65局部剖开地示出了内部。图17是改变了视角的与图16相当的分解立体图,外盖体65剖开单半部分地示出了内部。图18是盖7的俯视图,外盖体65剖开跟前侧单半部分地示出了内部。图19是图18中的D向视图。图20是沿着图18中的E-E线的剖视图,图21是沿着图18中的F-F线的剖视图。在图19~图21中,不剖开外盖体65地示出了其整体。
若为这样的结构,则在如前述那样对操作接受部51进行按压操作时,不是一次性地压扁管容器4,而是首先第一按压部53被压靠于管容器主体11,然后也开始第二按压部55的按压,所以容易适当地调节从管容器主体11挤出的作为涂布物的瞬间粘接剂A的排出量。因此,能够抑制或防止在操作初期瞬间粘接剂A不必要地流出这样的不良情况。而且,在管容器4内的瞬间粘接剂A大部分流出了的最终阶段,能够用第一按压部53和第二按压部55双方紧密地压扁管容器主体11,所以也能够将残留在管容器4内的瞬间粘接剂A的量抑制为最小限度。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从外装容器主体6的前端部6a取下了的盖7的顶部7a与外装容器主体6的后端部6b卡合地连结,所以在进行涂布作业时也不需要将盖7放置于其他场所。因此,能够抑制或防止从外装容器主体6取下了的盖7遗失或从载置部位掉落而破损的情形。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螺纹接合部分77和外嵌于螺纹接合部分77的外盖体65的部位形成为截面圆形,而且,在所述螺纹接合部分77没有设置承担旋转传递的要素,所以能够使这些部分尽可能地薄。并且,由于在比该螺纹接合部分77靠顶部7a侧的位置设置有作为旋转传递部分的键81,所以能够将该键81配置于接近盖7的中心的部位。而且,由于将供该键81卡合的键槽69设置在外盖体65的平坦部65b内表面,所以能够减小所述键81的突出尺寸,并且能够将盖7整体顺畅地设为细长的部件。另外,由于将作为旋转传递部分的所述键81配置于与螺纹接合部分77不同的部位,所以能够将螺纹接合部分77的形状及旋转传递部分的形状适当地设计为最佳的形状。结果,设计的自由度提高,能够实现操作性良好的盖,并且也能够实现各部分的进一步的薄壁化而促进盖7整体的轻量化。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
即,当然涂布物不限于前述那样的接受可见光的照射而消色的瞬间粘接剂,只要是能够从管容器挤出并从喷嘴涂布于目标物的物质,则也可以是通常的瞬间粘接剂、木工用粘接剂、具有流动性的食品和/或化妆品等任意的物质。
当然操作接受部不限于前述那样的、与第一及第二按压部一体地设置于夹持体的外表面并通过接受按压操作而经由按压部传递用于压扁管容器的按压操作力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间接地使第一及第二按压部工作的部件。
当然操作机构不限于前述那样的具备如下夹持体的部件,所述夹持体夹着所述管容器主体并成对地配置在两侧并且分别具有所述操作接受部、所述第一按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按压部及所述第二按压部将管容器主体仅从单侧朝向固定壁压靠的部件。
另外,操作力分配单元只要是在操作力的作用下将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差动地或具有时间差地压靠于管容器那样的部件,则可以是任意结构的部件,但若如前述的实施方式那样、是具备具有第一及第二按压部以及操作接受部的夹持体、和对该夹持体弹性施力的弹性施力体的部件,则能够减少零件件数而实现构造的简化。尤其是,若弹性施力体是如前述那样将夹持体的基端部连结的部分环状的部件,则能够利用单一的零件实现操作前半区域中的夹持体的倾斜运动动作和操作后半区域中的夹持体基端区域的接触/分离动作。另外,若构成所述操作力分配单元的弹性施力体是能够弹性变形直至所述两个夹持体中的第二按压部的内表面彼此互相抵接的部件,则能够效率良好地压扁管容器的后端侧,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残留在管容器内的涂布物。
除此以外,可以在无损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7)
1.一种涂布产品,所述涂布产品具备在管容器主体内收纳涂布物的管容器、和配置成包围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外侧的外装容器,
所述外装容器具备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用于利用施加于操作接受部的操作力按压所述管容器主体而使该管容器主体内的涂布物排出,
所述操作机构具备:第一按压部,该第一按压部用于将所述操作力优先向所述管容器主体的特定区域传递;第二按压部,该第二按压部用于将所述操作力向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其他区域传递;以及操作力分配单元,该操作力分配单元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按压动作进行至中途的阶段起将所述第二按压部压靠于所述其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产品,
所述操作机构具备夹持体,所述夹持体夹着所述管容器主体并成对地配置在两侧,并且分别具有所述操作接受部、所述第一按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产品,
所述夹持体在与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前端侧的区域对应的部位具备所述第一按压部,并且在与所述管容器主体的后端侧的区域对应的部位具备所述第二按压部,
所述操作力分配单元在所述各夹持体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按压部的中间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所述操作接受部,并且将所述两个夹持体的后端彼此以能够接触/分离的状态由弹性施力体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产品,
各夹持体由使其第一按压部的内表面与第二按压部的内表面连续的面形成,
构成所述操作力分配单元的弹性施力体能够弹性变形直至所述两个夹持体中的第二按压部的内表面彼此互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产品,
所述操作接受部、所述第一按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以它们成为一体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两个夹持体中的各夹持体,所述两个夹持体与构成所述操作力分配单元的弹性施力体一体地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产品,
所述弹性施力体形成为在一部分具有缺口的部分环状,且面向所述缺口的两端一体化于所述夹持体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产品,
所述外装容器具备用于使所述操作接受部向外部露出的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46097 | 2017-07-28 | ||
JP2017146097A JP6922523B2 (ja) | 2017-07-28 | 2017-07-28 | 塗布製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05466A true CN109305466A (zh) | 2019-02-05 |
CN109305466B CN109305466B (zh) | 2021-11-02 |
Family
ID=65225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13064.1A Active CN109305466B (zh) | 2017-07-28 | 2018-07-23 | 涂布产品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22523B2 (zh) |
CN (1) | CN109305466B (zh)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47093A1 (fr) * | 1989-05-19 | 1990-11-23 | Oreal | Flacon melangeur |
WO1992015500A1 (en) * | 1991-02-27 | 1992-09-17 | Hugh Patrick Christie | Infusible pouch and cover |
JP2004217269A (ja) * | 2003-01-16 | 2004-08-05 | Ekoro:Kk | 飲料器用蓋 |
CN1615249A (zh) * | 2001-12-20 | 2005-05-11 | 瓦卢瓦有限合伙公司 | 流体产品分配器 |
CN1684880A (zh) * | 2002-09-24 | 2005-10-19 | J·布恩索 | 构成可用手动泵压完全排空的黏性产品的包装的装置 |
GB2426506A (en) * | 2005-05-23 | 2006-11-29 | John Halliday Taylor | Device for preventing oxidation of wine |
US20090266909A1 (en) * | 2008-04-25 | 2009-10-29 | Valois Sas | Fragrance dispenser |
US20100189528A1 (en) * | 2008-11-10 | 2010-07-29 | Tschantz Michell C | Dunnage bag with double seal reusable inflation valve |
CN201990061U (zh) * | 2011-03-07 | 2011-09-28 | 胡嘉彤 | 一种真空化妆品容器 |
CN102803093A (zh) * | 2009-06-26 | 2012-11-28 | 有限公司商场贩卖力开发 | 用于挠性小袋容器的托架 |
US20130284760A1 (en) * | 2012-01-19 | 2013-10-31 | Timothy E. Orr | Liquid Storage Dispensing Apparatus |
JP2013233954A (ja) * | 2012-05-08 | 2013-11-21 | Easlogic Kk | 袋収容容器 |
CN104768659A (zh) * | 2012-11-02 | 2015-07-08 | 国誉S&T株式会社 | 涂敷产品 |
CN104783479A (zh) * | 2014-01-21 | 2015-07-22 | 株式会社常盘 | 涂布材料压出式容器 |
CN105730799A (zh) * | 2014-12-10 | 2016-07-06 | 宁波百仕高联合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管装胶水的挤胶器 |
CN105992740A (zh) * | 2014-02-10 | 2016-10-05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可涂抹的墙壁修复化合物的多功能分配器 |
CN106061862A (zh) * | 2014-02-27 | 2016-10-26 | 格哈德·布鲁格 | 分配器 |
-
2017
- 2017-07-28 JP JP2017146097A patent/JP692252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23 CN CN201810813064.1A patent/CN1093054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47093A1 (fr) * | 1989-05-19 | 1990-11-23 | Oreal | Flacon melangeur |
WO1992015500A1 (en) * | 1991-02-27 | 1992-09-17 | Hugh Patrick Christie | Infusible pouch and cover |
CN1615249A (zh) * | 2001-12-20 | 2005-05-11 | 瓦卢瓦有限合伙公司 | 流体产品分配器 |
CN1684880A (zh) * | 2002-09-24 | 2005-10-19 | J·布恩索 | 构成可用手动泵压完全排空的黏性产品的包装的装置 |
JP2004217269A (ja) * | 2003-01-16 | 2004-08-05 | Ekoro:Kk | 飲料器用蓋 |
GB2426506A (en) * | 2005-05-23 | 2006-11-29 | John Halliday Taylor | Device for preventing oxidation of wine |
US20090266909A1 (en) * | 2008-04-25 | 2009-10-29 | Valois Sas | Fragrance dispenser |
US20100189528A1 (en) * | 2008-11-10 | 2010-07-29 | Tschantz Michell C | Dunnage bag with double seal reusable inflation valve |
CN102803093A (zh) * | 2009-06-26 | 2012-11-28 | 有限公司商场贩卖力开发 | 用于挠性小袋容器的托架 |
CN201990061U (zh) * | 2011-03-07 | 2011-09-28 | 胡嘉彤 | 一种真空化妆品容器 |
US20130284760A1 (en) * | 2012-01-19 | 2013-10-31 | Timothy E. Orr | Liquid Storage Dispensing Apparatus |
JP2013233954A (ja) * | 2012-05-08 | 2013-11-21 | Easlogic Kk | 袋収容容器 |
CN104768659A (zh) * | 2012-11-02 | 2015-07-08 | 国誉S&T株式会社 | 涂敷产品 |
CN104783479A (zh) * | 2014-01-21 | 2015-07-22 | 株式会社常盘 | 涂布材料压出式容器 |
CN105992740A (zh) * | 2014-02-10 | 2016-10-05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可涂抹的墙壁修复化合物的多功能分配器 |
CN106061862A (zh) * | 2014-02-27 | 2016-10-26 | 格哈德·布鲁格 | 分配器 |
CN105730799A (zh) * | 2014-12-10 | 2016-07-06 | 宁波百仕高联合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管装胶水的挤胶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922523B2 (ja) | 2021-08-18 |
CN109305466B (zh) | 2021-11-02 |
JP2019025399A (ja) | 2019-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74871B1 (en) | Discharge container | |
JP6352116B2 (ja) | 二重容器用キャップ | |
US10618075B2 (en) | Piston for dispensing a flowable component from a cartridge | |
ITBS20120116A1 (it) | Dispositivo di erogazione a grilletto | |
WO2015008950A1 (ko) | 자동충전 스포이드형 용기캡 | |
CN1642594A (zh) | 流体产品涂敷器 | |
CN109305466A (zh) | 涂布产品 | |
JP6585061B2 (ja) | スリットストッパを備える、流体を分注し保護するための装置 | |
KR200474796Y1 (ko) | 토출 조절수단이 결합된 스포이드 화장용기 | |
KR102125080B1 (ko) | 이중 토출수단을 구비한 화장품 용기 | |
CN107000907B (zh) | 具有杀菌和/或抑菌特性的用于分配流体的端件 | |
JP5296625B2 (ja) | 化粧料容器 | |
JP5001680B2 (ja) | チューブ容器用の加圧容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加圧式チューブ製品 | |
JP7376263B2 (ja) | 吐出器 | |
CN113727916B (zh) | 具有肩部一体型折叠顶盖的泡罩包装容器 | |
EP3290351A1 (en) | Liquid container sealing device | |
JP7245005B2 (ja) | 吐出容器 | |
JPH0451706Y2 (zh) | ||
US20110186174A1 (en) | Device for packaging and dispensing a fluid content | |
US20040245292A1 (en) | Container | |
JP2002337911A (ja) | スリットバルブ付きキャップ | |
US11787608B2 (en) | Discharge-type cap and bottle having the same | |
CN105314234B (zh) | 用于收容粉剂物的容器瓶盖装置 | |
KR102087550B1 (ko) | 화장품 용기 | |
KR20150044573A (ko) | 원형 복귀 가능한 튜브형 용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