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4724A - 取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04724A CN109304724A CN201710619316.2A CN201710619316A CN109304724A CN 109304724 A CN109304724 A CN 109304724A CN 201710619316 A CN201710619316 A CN 201710619316A CN 109304724 A CN109304724 A CN 1093047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tching device
- conduit
- hole
- support plate
- actu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6—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vacuum or magnetic holding means
- B25J15/0616—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vacuum or magnetic holding means with vacu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取放装置,用于取放工件,其包括固定机构及至少一个取放机构。每个取放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传动组件吸附件及弹性件。至少一个驱动件设置于固定机构上。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及连接管。连接管包括管体和接头。管体具有通气孔、收容孔、连接部及至少一个导槽,吸附件包括导管、至少一个导向件及吸嘴,导管的一端密封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内,导向件设置于导管上,每个导向件远离导管的一端滑动地穿设于相应的导槽内,吸嘴设置于导管的一端,弹性件设置于收容孔内,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收容孔的底面和导管的一端以使吸嘴在吸附工件时对工件进行弹性按压。上述取放装置不易对待取放的工件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放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一次取放多个工件的取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装置组装的过程中需将多个螺母放至壳体上相应的孔内,对螺母取放料位置精度要求高﹐且螺母较小而造成取料困难,人工取放螺母,效率低。同时,取放装置的吸嘴在按压吸附螺母或者放置螺母的过程中易对工件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取放效率高且取放准确的取放装置。
一种取放装置,用于取放工件,该取放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及至少一个取放机构,每个该取放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传动组件及吸附件,至少一个该驱动件设置于该固定机构上,该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及连接管,该传动件设置于至少一个该驱动件并在至少一个该驱动件的驱动下移动,该连接管包括管体和接头,该管体具有通气孔、收容孔、连接部及至少一个导槽,该通气孔和该收容孔沿该管体的轴线延伸,该收容孔靠近该管体的一端且与该通气孔相连通,该连接部位于该管体的另一端,该连接部转动地穿设于传动件上,至少一个该导槽开设于该管体的周壁上且与该收容孔相连通,该接头设置于该连接部的自由端以外接一个真空装置,该吸附件包括导管、至少一个导向件及吸嘴,该导管的一端密封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内,该导向件设置于该导管上,每个该导向件远离该导管的一端滑动地穿设于相应的该导槽内以对该导管的移动进行导向并防止该导管脱离该收容孔,该吸嘴设置于该导管远离该导向件的一端,该吸嘴通过该导管与该通气孔相连通,每个该取放机构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设置于该收容孔内,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该收容孔的底面和该导管的一端以使该吸嘴在吸附该工件时对该工件进行弹性按压。
上述取放装置通过在传动组件的连接管上开设收容孔,从而使该吸附件的导管一端密封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内,并在收容孔内收容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该收容孔的底面和该导管的一端以使该吸嘴在吸附工件时对工件进行弹性按压,从而避免了取放装置对取放工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取放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取放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取放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取放装置的局部IV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取放装置的连接管和吸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连接管和吸附件沿VI-VI线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使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使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装设于一三维移动滑台或者机械手臂(图未示)上的取放装置100。取放装置100能够对至少一个工件(图未示)进行取放。取放装置100包括固定机构10、至少一个取放机构20及转动机构30。固定机构10用于装设于三维移动滑台或者机械手臂上以使取放装置100在三维移动滑台或者机械手臂的驱动下移动。至少一个取放机构20设置于固定机构10上以吸取或者释放工件。转动机构30设置于固定机构10上以驱动至少一个取放机构20转动一定角度。本实施例中,取放机构20的数量为八个,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取放机构20的数量可以根据被一起取放的工件的数量决定。
请参阅图3,固定机构10包括固定架11、固定板12、支撑架13、第一支撑板14及第二支撑板15。固定架11用于装设于三维移动滑台或者机械手臂上。固定板12设置于固定架11的一侧。支撑架13、第一支撑板14及第二支撑板15依次间隔设置于固定板12上。第一支撑板14上贯穿开设有至少一个穿设孔141及至少一个导向孔142。第二支撑板15上贯穿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51。每个穿设孔141与每个通孔151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穿设孔141与导向孔142的数量相同且呈平行的两排分布。
请参阅图4和图6,每个取放机构20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21、传动组件22、吸附件23及弹性件24。至少一个驱动件21设置于固定板12上以驱动传动组件22移动。本实施例中,每个驱动件21具有齿轮211,齿轮211在驱动件21的驱动下转动,驱动件21为电机,驱动件21的数量为两个,但不限于此。
传动组件22包括传动件221、齿条222、第一导杆223、第二导杆224、连接管225、弹性件226及感应器227。传动件221大致呈L型,其包括本体2211和连接部2212。本体2211大致呈矩形块状。本体2211上贯穿开设有固定孔2213和导向孔2214。连接部2212垂直地设置于本体2211具有固定孔2213和导向孔2214的一侧且靠近本体2211的一端。齿条222设置于连接部2212上且与相应的驱动件21的齿轮211啮合。齿条222在相应的齿轮211的带动下移动以带动传动件221移动。第一导杆223设置于支撑架13和第一支撑板14之间且滑动地穿过本体2211的导向孔2214以对传动件221的移动进行导向。第二导杆224垂直地设置于本体2211远离连接部2212的一侧。第二导杆224滑动地穿过第一支撑板14的相应的导向孔142以对传动件221的移动进行导向。
请同时参阅图5和图6,连接管225大致呈杆状,包括管体2251和接头2252。管体2251滑动地穿过第一支撑板14上的相应的穿设孔141和第二支撑板15上的相应的通孔151。管体2251具有通气孔2253、收容孔2254、连接部2255及至少一个导槽2256。通气孔2253和收容孔2254沿管体2251的轴线延伸。收容孔2254靠近管体2251的一端且与通气孔2253相连通。收容孔2254的直径大于通气孔2253的直径。连接部2255位于管体2251的另一端。连接部2255转动地穿设于传动件221的固定孔2213内。至少一个导槽2256开设于管体2251的周壁上且与收容孔2254相连通。接头2252设置于连接部2255的自由端以外接一个真空装置(图未示)。本实施例中,导槽2256的数量为两个,但不限于此。
弹性件22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传动件221的本体2211的一端和支撑架13上以为传动件221的移动提供弹性回复力。感应器227设置于支撑架13上以检测传动件22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26为弹簧。
请参阅图6,吸附件23包括导管231、至少一个导向件232及吸嘴233。导管231大致为中空的圆柱状。导管231的一端密封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2254内。导向件232设置于导管231上。导向件232远离导管231的一端滑动地穿设于相应的导槽2256内以对导管231的移动进行导向并防止导管231脱离收容孔2254。吸嘴233设置于导管231远离导向件232的一端。吸嘴233通过导管231与连接管225的通气孔2253相连通。弹性件24设置于收容孔2254内。弹性件24的两端分别抵持收容孔2254的底面(未标示)和导管231的一端以使吸嘴233在吸附工件时对工件进行弹性按压,从而防止工件被按压损坏。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4为弹簧,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24也可以为一个弹片。
请再次参见图2,转动机构30包括转动驱动件31、至少一个主动带轮32、至少一个套筒33、至少一个从动带轮34及至少一个皮带35。转动驱动件31设置于固定架11上。至少一个主动带轮32设置于转动驱动件31上并在转动驱动件31的驱动下转动。每个套筒33套设于相应的连接管225的管体2251上。每个从动带轮34套设于相应的套筒33上。每个皮带35连接于相应的主动带轮32和相应的从动带轮34之间以使主动带轮32带动相应的从动带轮34转动,从而使从动带轮34带动连接管225转动以调整吸嘴233的角度。本实施例中,转动驱动件31为电机,主动带轮32的数量为两个,四个传动组件22的连接管225上套设有从动带轮34,每两个从动带轮34通过一个皮带35与相应的主动带轮32相连接,但不限于此。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6,组装时,将固定板12设置于固定架11的一侧,并将支撑架13、第一支撑板14及第二支撑板15依次间隔设置于固定板12上。将每个取放机构20的至少一个驱动件21设置于固定板12上,并将第一导杆223设置于支撑架13和第一支撑板14之间且滑动地穿过本体2211的导向孔2214。将第二导杆224垂直地设置于本体2211远离连接部2212的一侧并滑动地穿过第一支撑板14的相应的导向孔142,并将齿条222设置于传动件221的连接部2212上且与相应的驱动件21的齿轮211啮合。将连接管225的管体2251滑动地穿过第一支撑板14上的相应的穿设孔141和第二支撑板15上的相应的通孔151,并将连接管225的连接部2255转动地穿设于传动件221的固定孔2213内。将接头2252设置于连接部2255的自由端,并将传动组件22的弹性件22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传动件221的本体2211的一端和支撑架13上。将感应器227设置于支撑架13上,并将弹性件24设置于收容孔2254内。将导管231的一端密封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2254内,并将导向件232设置于导管231上且其远离导管231的一端滑动地穿设于相应的导槽2256内。将吸嘴233设置于导管231远离导向件232的一端,完成了对整个取放装置100的组装。
使用时,通过三维移动滑台或者机械手臂使取放装置100靠近至少一个工件,每个取放机构20的至少一个驱动件21驱动相应的齿条222移动。传动件221在齿条222的带动下沿第一导杆223和第二导杆224朝向工件移动。连接管225在传动件221的带动下沿第一支撑板14上的相应的穿设孔141和第二支撑板15上的相应的通孔151移动以带动吸附件23的吸嘴233靠近并贴附至工件上。在吸嘴233贴附至工件上的过程中,吸嘴233在导管231和至少一个导向件232导向作用下靠近连接管225,且导管231的一端抵推弹性件24,从而使吸嘴233对工件进行弹性按压贴附。吸嘴233在真空装置的作用下以吸取工件,完成了对工件的吸取。同时,需要调整吸嘴的角度时,转动驱动件31驱动至少一个主动带轮32转动,转动的主动带轮32通过皮带35带动至少一个从动带轮34转动,从而使从动带轮34带动连接管225转动以调整吸嘴233的角度而便于吸附工件。需释放工件时,对吸嘴233进行破真空即可使吸嘴233释放工件。
取放装置100包括固定机构10、至少一个取放机构20及转动机构30,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转动机构30可以去除,并不影响取放装置100取放工件。
传动组件22包括传动件221、齿条222、第一导杆223、第二导杆224、连接管225、弹性件226及感应器227,每个驱动件21为具有齿轮211的电机,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齿条222、第一导杆223、第二导杆224、弹性件226及感应器227可以去除,每个驱动件21为直线驱动器,传动件221直接设置于至少一个驱动件21上,并不影响至少一个驱动件21驱动传动件221的移动。
动机构30包括转动驱动件31、至少一个主动带轮32、至少一个套筒33、至少一个从动带轮34及至少一个皮带35,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套筒33可以去除,每个从动带轮34直接套设于相应的连接管225的管体2251上,并不影响从动带轮34带动连接管225转动以调整吸嘴233的角度。
取放装置100通过在传动组件22的连接管225上开设收容孔2254,从而使该吸附件23的导管231一端密封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2254内,并在收容孔2254内收容有弹性件24,弹性件24的两端分别抵持该收容孔2254的底面和该导管231的一端以使该吸嘴233在吸附工件时对工件进行弹性按压,从而避免了取放装置100对取放工件的损坏。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取放装置,用于取放工件,该取放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及至少一个取放机构,每个该取放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传动组件及吸附件,至少一个该驱动件设置于该固定机构上,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及连接管,该传动件设置于至少一个该驱动件上并在至少一个该驱动件的驱动下移动,该连接管包括管体和接头,该管体具有通气孔、收容孔、连接部及至少一个导槽,该通气孔和该收容孔沿该管体的轴线延伸,该收容孔靠近该管体的一端且与该通气孔相连通,该连接部位于该管体的另一端,该连接部转动地穿设于传动件上,至少一个该导槽开设于该管体的周壁上且与该收容孔相连通,该接头设置于该连接部的自由端以外接一个真空装置,该吸附件包括导管、至少一个导向件及吸嘴,该导管的一端密封滑动地收容于收容孔内,该导向件设置于该导管上,每个该导向件远离该导管的一端滑动地穿设于相应的该导槽内以对该导管的移动进行导向并防止该导管脱离该收容孔,该吸嘴设置于该导管远离该导向件的一端,该吸嘴通过该导管与该通气孔相连通,每个该取放机构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设置于该收容孔内,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该收容孔的底面和该导管的一端以使该吸嘴在吸附该工件时对该工件进行弹性按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板、支撑架、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该固定架用于装设于三维移动滑台或者机械手臂上,该固定板设置于该固定架的一侧,该支撑架、该第一支撑板及该第二支撑板依次间隔设置于该固定板上,该第一支撑板上贯穿开设有至少一个穿设孔及至少一个导向孔,该第二支撑板上贯穿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每个该穿设孔与每个该通孔一一对应,至少一个该驱动件设置于该固定板上,该管体滑动地穿过该第一支撑板上的相应的该穿设孔和该第二支撑板上的相应的该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该驱动件具有齿轮,该传动组件还包括齿条,该传动件包括本体和连接部,该本体上贯穿开设有固定孔,该连接部垂直地设置于该本体具有固定孔的一侧且靠近该本体的一端,该齿条设置该连接部上且与该齿轮啮合,该齿条在该齿轮的带动下移动以带动该传动件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该驱动件为电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还贯穿开设有导向孔,该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导杆及第二导杆,该第一导杆设置于该支撑架和该第一支撑板之间且滑动地穿过该本体的导向孔以对该传动件的移动进行导向,该第二导杆垂直地设置于该本体远离连接部的一侧,该第二导杆滑动地穿过该第一支撑板的相应的该导向孔以对该传动件的移动进行导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本体的一端和该支撑架上以为该传动件的移动提供弹性回复力。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件还包括感应器,该感应器设置于该支撑架上以检测该传动件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放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包括转动驱动件、至少一个主动带轮、至少一个从动带轮及至少一个皮带,该转动驱动件设置于该固定架上,至少一个该主动带轮设置于该转动驱动件上并在该转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每个该从动带轮套设于相应的该管体上,每个该皮带连接于相应的该主动带轮和相应的该从动带轮之间以使该主动带轮带动相应的该从动带轮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套筒,每个该套筒套设于相应的该管体上,每个该从动带轮套设于相应的该套筒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驱动件为电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19316.2A CN109304724A (zh) | 2017-07-26 | 2017-07-26 | 取放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19316.2A CN109304724A (zh) | 2017-07-26 | 2017-07-26 | 取放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04724A true CN109304724A (zh) | 2019-02-05 |
Family
ID=65202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19316.2A Withdrawn CN109304724A (zh) | 2017-07-26 | 2017-07-26 | 取放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0472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78852A (zh) * | 2020-10-02 | 2022-04-22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工业用机器人 |
CN115446855A (zh) * | 2022-09-16 | 2022-12-09 | 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取放料机构及机械手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34244A (en) * | 1991-03-16 | 1993-08-10 |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ist) | Bi-directional feeding gripper device |
CN101067962A (zh) * | 2006-12-29 | 2007-11-07 |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 硬盘保护盖取放装置 |
CN201950677U (zh) * | 2010-12-27 | 2011-08-31 | 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 | 插件机用头部气吸机构 |
CN202169593U (zh) * | 2011-07-06 | 2012-03-21 |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手 |
CN203545631U (zh) * | 2013-11-09 | 2014-04-16 | 军荣铝业(唐山曹妃甸)有限公司 | 药用铝瓶半自动封盖机 |
CN203637322U (zh) * | 2013-12-13 | 2014-06-11 | 深圳市网印巨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顶料机构及丝网印刷机 |
CN104176492A (zh) * | 2013-05-28 | 2014-12-0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多工位吸料装置 |
-
2017
- 2017-07-26 CN CN201710619316.2A patent/CN10930472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34244A (en) * | 1991-03-16 | 1993-08-10 |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ist) | Bi-directional feeding gripper device |
CN101067962A (zh) * | 2006-12-29 | 2007-11-07 |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 硬盘保护盖取放装置 |
CN201950677U (zh) * | 2010-12-27 | 2011-08-31 | 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 | 插件机用头部气吸机构 |
CN202169593U (zh) * | 2011-07-06 | 2012-03-21 |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手 |
CN104176492A (zh) * | 2013-05-28 | 2014-12-0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多工位吸料装置 |
CN203545631U (zh) * | 2013-11-09 | 2014-04-16 | 军荣铝业(唐山曹妃甸)有限公司 | 药用铝瓶半自动封盖机 |
CN203637322U (zh) * | 2013-12-13 | 2014-06-11 | 深圳市网印巨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顶料机构及丝网印刷机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78852A (zh) * | 2020-10-02 | 2022-04-22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工业用机器人 |
CN114378852B (zh) * | 2020-10-02 | 2023-06-16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工业用机器人 |
CN115446855A (zh) * | 2022-09-16 | 2022-12-09 | 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取放料机构及机械手 |
CN115446855B (zh) * | 2022-09-16 | 2025-03-25 | 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取放料机构及机械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62045A (zh) | 一种微型销钉自动压装机及其压装方法 | |
CN107617861B (zh) | 自动组装装置 | |
CN109304724A (zh) | 取放装置 | |
CN102431026A (zh) | 吸盘式机械手 | |
CN106863275A (zh) | 一种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组件 | |
CN105033075B (zh) | 全自动铆钉机 | |
CN104891224A (zh) | 集成电路自动取放装置 | |
CN207346757U (zh) | 夹持装置 | |
CN106328395B (zh) | 一种电容器保护套筒自动安装装置 | |
CN109319376A (zh) | 传送装置 | |
CN208960420U (zh)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太阳能单晶硅片检测系统 | |
KR102068082B1 (ko) | 링크식 반송 로봇 | |
CN107902367A (zh) | 一种导电插线输送装置 | |
CN208775791U (zh) | 一种高效的管状料加工装置 | |
CN102240994A (zh) | 元件取放治具 | |
CN204289618U (zh) | 镍针校正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电池盖帽压入设备 | |
CN107792624A (zh) | 压合机构及具有该压合机构的自动压合装置 | |
CN109817445A (zh) | 一种穿管漆包线的绕线机构 | |
CN204607142U (zh) | 集成电路自动取放装置 | |
CN106061130B (zh) | 一种通讯电路板芯片下压固定机构 | |
CN212100959U (zh) | 一种新型pcb板放板机吸盘结构 | |
CN208732103U (zh) | 取放装置 | |
CN205160940U (zh) | 一种用于电路板加工的高效贴片装置 | |
CN105282991B (zh) | 贴片机贴装角度调整方法及系统 | |
CN208938120U (zh) | 一种摄像头扫码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