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1548A - 具有接地的电缆线束的电缆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接地的电缆线束的电缆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01548A CN109301548A CN201810817210.8A CN201810817210A CN109301548A CN 109301548 A CN109301548 A CN 109301548A CN 201810817210 A CN201810817210 A CN 201810817210A CN 109301548 A CN109301548 A CN 1093015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assembly
- core
- housing
- lass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title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title 1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1 conductive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05 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UCDPMNSCCRBWIC-UHFFFAOYSA-N orthosulfamuron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OC)=NC(NC(=O)NS(=O)(=O)NC=2C(=CC=CC=2)C(=O)N(C)C)=N1 UCDPMNSCCRBWI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95—Particular features or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01R13/6593—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the shield being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20—Cables having a multiplicity of coaxial lin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电缆组件(100)包括组件壳体(104),组件壳体具有内部腔室(470)和提供接近内部腔室的装载通路(126)。组件壳体具有限定装载通路(126)的内部壳体表面(474)。电缆组件(100)包括电缆线束(125),电缆线束具有绝缘电线(244),其通过由屏蔽层(224)和导电屏蔽层(224)限定的电缆通路(242)而离开。电缆线束包括分立套圈(305),其具有由屏蔽层(224)围绕的外套圈表面(478)。内部壳体表面(474)和外套圈表面(478)沿着线束壳体接合缝彼此相接,线束壳体接合缝包括突起(404)和接收突起(404)的凹陷(338)。屏蔽层(224)被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内的突起(404)拉伸,并将电缆线束电接地到组件壳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电缆组件,其包括用于互连通信系统或装置的电缆线束。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例如路由器、服务器、开关、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不间断电源(UPS)、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超级计算机等,可能是大型复杂的系统,其具有通过不同类型的电缆组件彼此互连的多个部件。例如,电缆背板(或电缆中板)系统包括若干子卡组件,其通过电缆组件彼此互连。这样的系统的子卡组件也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电缆组件与远程部件或装置互连。这样的电路组件的示例包括可插拔的输入/输出(I/O)电缆组件。
电缆组件可以包括电缆线束(或多芯电缆)、一个或多个电连接器、以及保持(多个)电连接器并联接到电缆线束的组件壳体。电连接器可以位于组件壳体的内部腔室内,且具有呈现到组件壳体的外部的前端。电缆线束具有通过组件壳体的装载通路接收的多个单独的电缆。当完全构造电缆组件时,内部腔室存在于组件壳体内。单独的电缆延伸穿过内部腔室,并联接到电连接器的对应的触头,所述触头可以例如位于电连接器的后端。
通常期望减少电磁干扰(EMI)泄露,在电磁干扰(EMI)泄露中从内部腔室内产生的EMI逸出到组件壳体的外部。这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组件壳体通常具有彼此连接的若干部件,例如壳体壳部和电缆线束。严格的公差和顺应性的导电材料通常是必需的,以使得允许EMI泄露的接合缝(seam)最小化。然而,更加严格的公差和附加的屏蔽部件可能不是成本有效的,和/或不能提供减少EMI泄露的相同的有效性。
相应地,仍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电缆线束的电缆组件,使电缆线束可以可靠地接地到电缆组件的组件壳体。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种电缆组件包括组件壳体,所述组件壳体具有内部腔室和提供接近所述内部腔室的装载通路。所述组件壳体具有限定所述装载通路的内部壳体表面。所述电缆组件包括具有后端的电连接器,所述后端设置在所述内部腔室内且由所述组件壳体围绕。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前端,其配置为接合外部配合连接器。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具有绝缘电线和导电屏蔽层的电缆线束。所述绝缘电线延伸穿过由所述屏蔽层限定的电缆通路。所述电缆线束还包括分立套圈,其在所述电缆通路的端部处位于所述电缆通路内。所述分立套圈具有外套圈表面,其由所述屏蔽层围绕。所述内部壳体表面和所述外套圈表面沿着线束壳体接合缝彼此相接。所述线束壳体接合缝包括突起和接收所述突起的凹陷。所述屏蔽层被所述线束壳体接合缝内的突起拉伸,并将所述电缆线束电接地到所述组件壳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缆组件。
图2是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电缆线束的一部分的端部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电缆线束的截面图。
图4是可以形成图1的电缆组件的部分的套圈部分的单独视图。
图5是图4的套圈部分的平面图。
图6示出了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电缆线束的覆盖段。
图7示出了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壳体壳部的透视图。
图8是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电连接器的侧面透视图。
图9是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电连接器的前部透视图。
图10示出了电缆组件的一部分,其中电缆组件的电连接器准备置于一个壳体壳部的腔室内。
图11示出了固定到一个壳体壳部的电缆线束的覆盖段。
图12是图1的电缆组件的组件壳体的单独视图。
图13是电缆组件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其示出了线束壳体接合缝。
图14是可以形成图1的电缆组件的部件的套圈部分的单独视图。
图15是图14的套圈部分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包括电缆组件和电缆线束,其配置为抑制电磁干扰(EMI)。电缆组件包括保持一个或多个电连接器的组件壳体。电连接器配置为传输电力和/或数据信号。组件壳体包括内部腔室,电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内部腔室中。组件壳体具有一个或多个装载通路,其各自接收电缆线束的一部分。电缆线束包括绝缘电线和围绕绝缘电线的屏蔽层。电缆线束还包括分立套圈,其围绕电缆线束的覆盖段并接合组件壳体。线束壳体接合缝可以由电缆线束和组件壳体限定。多种实施例配置为减少或抑制通过线束壳体接合缝的EMI泄露。
绝缘电线端接到内部腔室内的(多个)电连接器的对应的电触头。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电线可以形成通信电缆,其中两个绝缘电线在彼此旁边延伸。例如,单个通信电缆可以包括绝缘电线的差分对,其由共用的外套或护套围绕。这样的通信电缆的示例包括平行对电缆或双绞线电缆。电缆线束可以包括多个通信电缆。
图1是电缆组件100的透视图,其具有第一通信装置102、第二通信装置103、以及电缆线束125,其在第一通信装置102和第二通信装置103之间延伸并且机械和电气地联接两者。在特定的实施例中,电缆线束125的长度在约半米至约十米之间,但是具有其他长度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如图所示,第一通信装置102和第二通信装置103是相同的装置。由此,对通信装置102、103中的一个的描述适用于另一个通信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是不同的。
电缆线束125配置为保持多个被绝缘电线244(如图3所示),以在第一通信装置102和第二通信装置103之间传输数据信号。多个绝缘电线244可以统称为组或束243。电缆线束125还可以称为电线线束、多芯电缆或多芯缆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缆线束125包括一束单独的电缆或具有护套的一束多个的电缆。电缆线束125电联接或接地到第一通信装置102的组件壳体104,且电缆线束125还电联接或接地到第二通信装置103的组件壳体104。
用于第一通信装置102和第二通信装置103中的每一个的组件壳体104配置为围绕相应的通信装置的电气部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组件壳体104围绕电连接器114和来自电缆线束125的绝缘电线244(图3)。在其他实施例中,组件壳体104可以包围多于一个的电连接器。例如,电连接器114可以并排设置或者具有包括其他类型的连接器的有序布置。
组件壳体104包括导电材料。例如,组件壳体104可以由具有导电原料或填料的介电材料成形。替代地,组件壳体104可以涂覆有导电材料。对于一些实施例,组件壳体104也可以称为装置壳体或后壳(backshell)。
用于每个通信装置102、103的组件壳体104具有配合侧或配合面106和装载侧或装载面10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侧106和装载侧108面向相反的方向。进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配合侧106和装载侧108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使得例如配合侧106和装载侧108面向垂直的方向。装载侧108包括装载通路126,电缆线束125穿过装载通路126。
通信装置102、103相对于互相垂直的轴线191、192、193取向,其包括配合轴线191、第一横向轴线192和第二横向轴线193。在配合操作期间,通信装置102、103中的每一个的配合侧106配置为沿着配合轴线191接合另一个通信装置(未示出)。通信装置102、103可以沿配合轴线191移动和/或另一个通信装置可以沿配合轴线191移动以接合通信装置102、103。对于一些应用,通信装置102、103可以安装到系统面板或壁以接收另一个通信装置。
对于一些应用,通信装置102、103可以面向相反的方向。在这样的应用中,为了避免混淆,通信装置102、103中的每一个可以相对于一组单独的轴线191、192、193取向。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组件壳体104包括第一壳体壳部110和第二壳体壳部112,其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组件壳体104。组件壳体104将相应的通信装置的电连接器114沿着配合侧106保持在指定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102和第二通信装置103的电连接器114彼此相同。然而,其他实施例可包括不同配置或类型的电连接器。举例来说,电连接器114可以是STRADA Whisper连接器,其可从TE Connectivity公司通过商业途径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14是高速差分对电连接器,其包括导体的多个差分对。电缆组件100可以能够传输至少约四(4)千兆位每秒(Gbps)、至少约10Gbps、至少约20Gbps或至少约40Gbps。
图2是电缆线束200的一端的示意图,其可以与电缆组件合并,例如电缆组件100(图1)。电缆线束125(图1)可以与电缆线束200类似或相同。例如,电缆线束200可包括多个通信电缆202、围绕通信电缆202的导电箔片204、以及围绕导电箔片204的导电编织物206。可选地,保护套208围绕导电编织物206。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箔片204和导电编织物206可以构成屏蔽层212,其配置为屏蔽通信电缆202免受来自相邻电缆线束(未示出)的电磁干扰。在其他实施例中,屏蔽层212可仅包括导电箔片204或仅包括导电编织物206。每个通信电缆202可以包括单个绝缘电线或多个绝缘电线,例如绝缘电线244(如图3所示)。
电缆线束200包括覆盖段210和外部段214。尽管未示出,但电缆线束200可以在电缆线束200的相反端包括另一个覆盖段。覆盖段210是电缆线束200的一部分,其将被组件壳体(未示出)围绕,例如组件壳体104(图1),并且被分立套圈(未示出)部分地围绕,例如分立套圈305(图10)。外部段214是电缆线束200的在覆盖段210之间延伸的部分。在许多应用中,外部段214占电缆线束200的大部分长度。外部段214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路由。
图3示出了电缆线束125的外部段160的截面。如上所述,电缆线束125可以与电缆线束200(图2)类似或相同。电缆线束125包括中心间隔体220,其具有穿过其延伸的电缆线束125的中心轴线130。电缆线束125还包括围绕中心间隔体220设置的多个绝缘电线244、围绕绝缘电线244的导电屏蔽层224、以及围绕屏蔽层224的保护套226。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224与绝缘电线244或电缆140之间存在径向空间或间隙。保护套具有外侧表面227,并且屏蔽层224具有外表面268。
如图所示,保护套226紧挨围绕屏蔽层224。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保护套226和屏蔽层224之间可以存在径向空间或间隙,和/或附加的保护套(未示出)可以围绕保护套226,并在两个护套之间具有径向空间。
在所述的实施例中,绝缘电线244是通信电缆140的元件,其中每个通信电缆140包括一对绝缘电线244。这一对绝缘电线244可以设计为用于差分信号传输。尽管图3示出了一定数量的绝缘电线244和通信电缆140,但是应该理解,可以基于电缆线束125的应用来选择绝缘电线244和/或通信电缆140的数量。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屏蔽层224包括围绕通信电缆140的导电箔片230和围绕导电箔片230的导电编织物232。在其他实施例中,屏蔽层224可仅包括导电箔片230或仅包括导电编织物232。屏蔽层224限定电缆通路242,绝缘电线244和/或通信电缆140延伸穿过该电缆通路242。电缆通路242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中心轴线130,使得中心轴线130沿着电缆通路242的几何中心延伸。电缆通路242沿着中心轴线130延伸。
如图所示,每个通信电缆140包括由电缆护套245围绕的一对绝缘电线244。尽管未示出,但通信电缆140还可以包括屏蔽层或箔片层,其围绕绝缘电线244并且被电缆护套245围绕。每个绝缘电线244包括信号导体246和围绕对应的信号导体246的绝缘层248。可选地,通信电缆140可包括沿着绝缘电线244延伸的排流线24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电缆140是具有两个绝缘电线244的双轴电缆。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电缆140可包括绝缘电线244的双绞线。信号导体246可以配置为传送差分信号。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电缆14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包括两个以上的绝缘电线。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些绝缘电线244是独立的,使得这些绝缘电线244不与其它绝缘电线配对。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电缆线束125配置为保持多个绝缘电线244和/或通信电缆140。例如,电缆线束125可以包括至少八(8)个绝缘电线244,或者更具体地,至少十二(12)个绝缘电线244。在特定的实施例中,电缆线束125可以包括至少二十四(24)个绝缘电线244,或者更具体地,至少四十八(48)个绝缘电线244。同样,电缆线束125可包括至少四(4)个通信电缆140,至少六(6)个通信电缆140,至少十二(12)个通信电缆140,或至少二十四(24)个通信电缆140。
图4是电缆线束125(图1)的套圈部分302的单独视图,而图5是套圈部分302的单独平面视图。套圈部分302配置成与另一套圈部分304(如图10所示)组合以形成分立套圈305(如图10所示),其部分地位于电缆通路242(图3)内。为了区分这些元件,套圈部分302可以被称为第一套圈部分302,套圈部分304可以被称为第二套圈部分30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套圈部分302和第二套圈部分304形状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套圈部分302和第二套圈部分304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或形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分立套圈305(图10)是单个工件,其成型为包括上述特征。套圈部分302、304(或分立套圈305)包括适合于将电缆线束125接地到组件壳体104的导电材料。
以下关于套圈部分302的描述也适用于套圈部分304(图1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套圈部分302配置为形成分立套圈305(图10)的大致一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套圈部分可以形成分立套圈的大部分和/或多于两个的套圈部分可以用于形成该分立套圈。套圈部分302相对于中心轴线310取向。套圈部分302可以包括凸缘部分306和管状部分308。凸缘部分306配置为接合组件壳体104(图1),且管状部分308配置为限定侧面敞开的套圈通道312。两个套圈部分302的套圈通道312组合以形成套圈通路492(如图13所示)。管状部分308配置为在电缆通路242的端部处位于电缆通路242(图3)内。
套圈部分302的管状部分308包括外部表面316和内部表面318。内部表面318面向中心轴线(例如,径向向外)并限定套圈通道312。外部表面316背向中线轴线310(例如,径向向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部表面316和内部表面318中的每一个具有弯曲的轮廓。在其他实施例中,内部表面318和/或外部表面316的至少部分是平面的。外部表面316和内部表面318不需要具有类似的形状。
管状部分308包括部分唇部320,其限定通向套圈通道312的开口322。部分唇部320可以倒角或成型为便于引导绝缘电线通过套圈。凸缘部分306也限定通向套圈通道312的开口324。凸缘部分306可以包括远离中心轴线310延伸的外壁326。
如图5所示,外壁326与垂直于中心轴线310的平面328重合。外壁326包括参考(或阻挡)表面330和参考(或阻挡)表面332。参考表面330、332沿着中心轴线310面向相反的方向。外壁326具有在参考表面330、332之间延伸的厚度33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部表面316成型为包括凹陷338,其向套圈部分302的外部空间敞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凹陷338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接收屏蔽层224(图3)和组件壳体104(图1)的突起482(图12)。在替代实施例中,外部表面316可以成形为形成突起,并且组件壳体104可以成型为形成接收突起的凹陷。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外部表面316可以成型为形成一个或多个突起和一个或多个凹陷,且组件壳体104可以成型为形成接收外部表面316的(多个)突起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凹陷和延伸到外部表面316的(多个)凹陷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突起。相应地,组件壳体和外套圈表面中的一个包括突起,并且组件壳体和外套圈表面中的另一个包括接收突起的凹陷。
还如图5所示,凸缘部分306和/或外壁326具有尺寸(例如,宽度)340,其垂直于中心轴线310和/或平行于平面328测得。管状部分308具有第一尺寸(例如,内部尺寸)342和第二尺寸(例如,外部尺寸)344。第一尺寸342是套圈通道312的尺寸,并且限定在内部表面318的相对部分之间。第二尺寸344是管状部分308的尺寸,并且限定在外部表面316的相背部分之间。如图所示,尺寸340大于管状部分308的第二尺寸344。第二尺寸344变化以形成凹陷338。图5示出了Δd,其表示第二尺寸344为了形成凹陷338的变化量。Δd的值也可以表示凹陷338的深度。Δd不需要在凹陷338的两侧相同。例如,第二尺寸344可以减少X,然后增加2X。
在图4和图5中,套圈部分302包括平台或壁架表面350。平台表面350配置为当套圈部分302、304组合以形成分立套圈305(图10)时,接合另一套圈部分304的平台表面。平台表面350沿着凸缘部分306和管状部分308延伸。
平台表面350可以包括凸脊352和凹孔354。凸脊352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能够接收其他套圈部分的凹孔,且凹孔354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能够接收其他套圈部分的凸脊。凸脊352和限定凹孔354的表面可以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将第一套圈部分302和第二套圈部分304彼此固定。作为形成过盈配合的替代或附加,屏蔽层224(图3)可以产生压缩力,其将第一套圈部分302和第二套圈部分304彼此保持。
图6示出了覆盖段360和电缆线束125的外部段的一部分,其在图6中被部分地剖切。第一套圈部分302的管状部分308位于电缆通路242的端部内且以虚线示出,且凸缘部分306设置在电缆通路242的外部。如图所示,屏蔽层224围绕管状部分308。分立套圈305(图10)配置为至少部分地位于电缆通路24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缆线束125包括围绕屏蔽层224的外固定构件362。外固定构件362可以生成压缩力,其压迫屏蔽层224抵靠第一套圈部分302和第二套圈部分304的外部表面316(图10)。外固定构件362可以例如是完全围绕分立套圈305(图10)延伸的带或套管。固定构件362可以例如是围绕屏蔽层224形成的弹性带或刚性套管。如图所示,凸缘部分306远离中心轴线310延伸,并越过屏蔽层224的外表面268。
屏蔽层224配置为将电缆线束125接地到组件壳体104(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224是螺旋地缠绕在通信电缆140(或绝缘电线244)上的导电带。在其他实施例中,屏蔽层224可以是使用导电热塑性塑料模制或挤出的。可选地,屏蔽层224可以包括沿着屏蔽层224的内部或外部延伸的箔片。
图7是第二壳体壳部112的透视图。第二壳体壳部112配置为联接到第一壳体壳部110(图1)以形成组件壳体104(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壳部110和第二壳体壳部112形状相同。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壳部110和第二壳体壳部112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或不同的特征。在其他实施例中,组件壳体104可以包括多于两个壳体壳部。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组件壳体104可以包括单个连续体,其成型(例如模制、或压铸、或3D打印)而形成基本上整个的组件壳体104。
以下描述或其部分也可以适用于壳体壳部110(图1)。然而,应当理解,对于一些实施例,壳体壳部110、112不需要是相同的。壳体壳部112限定壳体通道370,其可以称为腔部分。当壳体壳部110、112配合在一起时,壳体通道370组合以形成组件壳体104(图1)的内部腔室470(如图12所示)。
壳体壳部112限定配合通道开口372和装载通道开口37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通道开口372和装载通道开口374在壳体壳部112的相反的端部,且壳体通道370在其之间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电连接器114(图1)是直角连接器的实施例,配合通道开口372和装载通道开口374可以在垂直的方向上敞开。
壳体壳部112限定内壳部表面376、外壳体表面378和边界表面380。内壳部表面376限定壳体通道370。外壳体表面378表示壳体壳部112的外部。壳体通道370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接收电连接器114(图1)的至少一部分。配合通道开口372由壳体壳部112的外边缘382限定。当完全构造电缆组件100(图1)时,外边缘382围绕电连接器114。装载通道开口374的尺寸和形状相对于电缆线束125(图1)设定。装载通道开口374由壳体壳部112的内边缘384限定。
边界表面380配置为邻接或毗邻另一壳体壳部110的相对的边界表面380,以在其之间限定壳体对壳体接口386(图1)。边界表面380包括多个边界表面特征部,例如通孔、凹陷、通道、开口、柱、突起、凸脊、等等。边界表面特征设计为与另一壳体壳部110的互补的边界表面特征部配合。例如,边界表面380包括通孔390和柱392。通孔390配置为接收壳体壳部110的柱(未示出),且柱392配置为延伸到壳体壳部110的通孔(未示出)中。边界表面380还限定长形的通道394和长形的凸脊396。长形的通道394配置为接收壳体壳部110的长形的凸脊(未示出),且长形的凸脊396配置为延伸到壳体壳部110的长形的通道(未示出)中。
长形的凸脊396延伸以形成突起404,其围绕装载通道开口374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突起404不连接到长形的凸脊396。如图所示,突起404向内延伸并且围绕装载通道开口374。突起404可以相对于中心轴线(例如中心轴线130)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突起404是轮缘,其从壳体壳部112的一侧(例如,标识在点A)连续地延伸(例如,不改变形状)到壳体壳部112的另一侧(标识在点B)。点A和点B位于边界表面380上,并彼此相对。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存在由间隙或凹陷分开的多个突起。
壳体壳部112的内壳部表面376成型为包括多个腔部分。例如,内壳部表面376限定壳体通道370的凸缘接收部分398,其尺寸和形状设定为接收至少一个套圈部分的凸缘部分306(图4)。内壳部表面376还限定壳体通道370的凸耳接收部分400,其尺寸和形状设定为接收至少一个套圈部分的凸耳402(如图10所示)。内壳部表面376的限定凸缘接收部分398和凸耳接收部分400的部分配置为在其中接收分立套圈305和电连接器114,以便于固定分立套圈305和电连接器114的轴向位置。
图8和图9示出了电连接器414的不同透视图。电连接器414可以类似于电连接器114(图1),并在其他实施例中替代电连接器114。电连接器414联接到多个单独的通信电缆440。电连接器414具有后端441,其配置为由组件壳体围绕,例如组件壳体104(图1),并设置在内部腔室内,例如内部腔室470(图12)。电连接器414还具有前端445,其配置为接合外部配合连接器。在图8和图9中,前端445和后端441是相反的,但在替代实施例中不需要如此。
电连接器414包括连接器本体或壳体442,其保持位于前端445的触头组件420。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442保持多个触头模块444,其各自包括触头组件420的一部分。连接器本体442包括基部壁443和护罩壁446,护罩壁446从基部壁443延伸以在其之间限定配合腔或空间448。配合腔448配置为接收另一通信装置(未示出)的一部分。例如,电连接器414可以配置为接合对应的配合连接器(未示出)。护罩壁446可以引导配合连接器与电连接器414的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442具有从护罩壁446向外延伸的凸耳450。
触头组件420包括电触头421,其可以布置为形成多个触头子组件452。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组件420可以表征为电触头421的触头阵列。例如,每个触头模块444包括多个触头子组件452,以及保持对应的触头模块444的触头子组件452的支撑体454。每个触头子组件452的电触头421包括一对信号触头456(图9)和接地触头(或接地屏蔽件)458。每个信号触头456可以端接到对应的信号导体,例如单独的通信电缆440的信号导体246(如图3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触头458沿着信号触头456的长度在外周围绕信号触头456,以确保信号路径被电屏蔽以免受干扰。
支撑体454为触头子组件452提供支撑。通信电缆440延伸到对应的支撑体454中,使得支撑体454保持通信电缆440的一部分。支撑体454可以为通信电缆440提供应变消除。可选地,支撑体454可以由塑料材料制造。替代地,支撑体454可以由金属材料制造。支撑体454可以是金属化塑料材料,以为通信电缆440和触头子组件452提供附加的屏蔽。可选地,支撑体454可以包括金属板,该金属板电连接到每个接地触头458,以使每个接地触头458共电位。支撑体454还可以包括介电材料,该介电材料围绕通信电缆440和金属板的部分包覆模制,以支撑通信电缆440和触头子组件45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触头模块444可以装载到连接器本体442中。连接器本体442平行地保持触头模块444,使得触头子组件452以平行的列排列。取决于特定应用,连接器本体442可以保持任何数量的触头模块444。当触头模块444堆叠在连接器本体442中时,触头子组件452也可以成行排列。
然而,应该理解的是,上面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电连接器414仅是电连接器的一个示例,其可以结合到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中。在替代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2、103(图1)包括其他配置或类型的电连接器。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2、103包括多个电连接器。
图10示出了电缆组件100的一部分,其中,电连接器114固定到电缆线束125且准备置于壳体壳部112的壳体通道370内。如图所示,第一套圈部分302和第二套圈部分304的凸缘部分306组合以形成分立套圈305的外部凸缘406。套圈部分302、304的平台表面350沿着部分对部分的接口彼此接合。外部凸缘406对准从而由壳体壳部112的凸缘接收部分398接收。电连接器114的凸耳402对准从而由壳体壳部112的凸耳接收部分400接收。
图11示出了位于壳体壳部112的壳体通道370内的电缆线束125。外固定构件362围绕屏蔽层224和分立套圈305的管状部分308(图4)。外部凸缘406设置在壳体通道370内。在组装期间,当电连接器114(图10)定位在壳体通道370内时,突起404接合屏蔽层224并且允许将屏蔽层224拉伸到套圈部分302(图4)的凹陷338中。如箭头460所示,由突起404接合屏蔽层224引起的拉力可以拉动或拉伸沿着外部段214纵向延伸的屏蔽层224。沿着屏蔽层224的外部段214的松弛性(slack)和/或屏蔽层224的固有弹性可允许屏蔽层224移动到凹陷338中。
当电连接器114(图10)定位在壳体通道370内之后,壳体壳部110(图1)可以联接到壳体壳部112以在其之间限定内部腔室470(图12),电连接器11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内部腔室470中且电缆线束12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内部腔室470中。以类似的方式,当壳体壳部110联接到电缆组件100(图1)的其余部分时,壳体壳部110的突起404接合电缆线束125的屏蔽层224,并拉伸屏蔽层224进入套圈部分304(图10)的凹陷338中。当完全组装时,突起404可形成单个连续的突起或轮缘。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同的突起之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间隙。这样的间隙可以由组件壳体104(图1)的其他材料填充。
图12是组件壳体104的单独视图。电缆线束125(图1)以及电缆组件100(图1)的其他元件已被移除以示出组件壳体104的特征。组件壳体104具有内部腔室470和装载通路126,装载通路126提供接近内部腔室470。组件壳体104具有限定装载通路126的内部壳体表面474。内部壳体表面474由壳体壳部110、112的内壳部表面376形成。
如图所示,壳体壳部110、112的突起404在彼此内对齐以围绕几乎整个的装载通路126。突起404之间可以存在至少一个间隙486。间隙486可以提供额外的空间以容纳屏蔽层224的任何压紧或集中的部分。组合起来,突起404可以形成组件壳体404的突起482。间隙486是突起482内的间隙。
图13是完全构造的电缆组件100的一部分的截面。分立套圈305具有由屏蔽层224直接围绕的外套圈表面47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套圈表面478由第一套圈部分302和第二套圈部分304的外部表面316(图4)形成。
实施例包括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其限定在组件壳体104的内部壳体表面474与分立套圈305的外套圈表面478之间。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可以基本上完全地围绕中心轴线130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壳部110和第二壳体壳部112(图12)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形成线束壳体接合缝490的内部壳体表面474的一部分。
如图13所示,内部壳体表面474包括组件壳体104的突起482,并且外套圈表面478包括凹陷484。凹陷484由第一套圈部分302和第二套圈部分304的凹陷338(图4)限定。如本文所述,在其他实施例中,内部壳体表面474可以包括凹陷,并且外壳体表面378可包括突起。屏蔽层224由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内的突起482拉伸,并将电缆线束125电接地到组件壳体104。还示出了,外固定构件362压缩屏蔽层225抵靠分立套圈305。
外套圈表面478形成接地的外周479。接地外周479包括凹陷482并且围绕电缆线束100的中心轴线130延伸,其在图12中示出,其中电缆线束被移除。接地外周479与垂直于中心轴线130的平面365(为了说明目的在图6中示出)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外周479没有突起。例如,凹陷482可以完全围绕中心轴线130延伸并且与平面365重合。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外周479包括突起或凸脊。
图14是套圈部分502的单独视图,而图15是套圈部分502的平面图。套圈部分502可以包括与套圈部分302(图4)类似的特征。套圈部分502配置为与另一套圈部分(未示出)组合,以形成类似于分立套圈305的分立套圈(未示出)。
例如,套圈部分502可以包括凸缘部分506和管状部分508。套圈部分502的管状部分508包括外部表面516和内部表面518。内部表面518面向内(例如,径向向内)。外部表面516面向外(例如,径向向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部表面516和内部表面518中的每一个具有弯曲的轮廓。在其他实施例中,内部表面518和/或外部表面516的至少部分是平面的。外部表面516和内部表面518不需要具有类似的形状。
管状部分508包括部分唇部520,其限定通向侧面敞开的套圈通道512的开口522。部分唇部520可以倒角或成型为便于在组装期间引导绝缘电线。凸缘部分506还限定通向套圈通道512的开口52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部表面516成型为包括凹陷538,其向套圈部分502的外部空间敞开。在图14和图15中,套圈部分502包括平台或壁架表面550。平台表面550配置为在组合多个套圈部分时接合另一套圈部分的平台表面。平台表面550沿着凸缘部分506和管状部分508延伸。
平台表面550可以包括凸脊552和凹孔554。凸脊552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能够接收其他套圈部分的凹孔,且凹孔554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能够接收其他套圈部分的凸脊。凸脊552和限定凹槽554的表面可以形成过盈配合以将套圈部分固定在一起。
内部表面518限定套圈部分502的内径556。对于分立套圈的套圈部分相同的实施例,内部表面518表示具有相同内径556的内套圈表面。内径556包括第一内径556A和第二内径556B,第二内径556B大于第一内径556A。第一内径556A和第二内径556B的差异提供了渐缩的配置,其可以允许更容易地处理和保护绝缘电线。第二内径556B出现在更靠近对应的电缆线束的一端。
Claims (14)
1.一种电缆组件(100),包括:
组件壳体(104),具有内部腔室(470)和提供接近所述内部腔室(470)的装载通路(126),所述组件壳体(104)具有限定所述装载通路(126)的内部壳体表面(474);
电连接器(114),具有设置在所述内部腔室(470)内并且被所述组件壳体(104)围绕的后端(441),所述电连接器(114)具有配置为接合外部配合连接器的前端(445);以及
电缆线束(125),包括绝缘电线(244)和导电屏蔽层(224),所述绝缘电线(244)延伸穿过由所述屏蔽层(224)限定的电缆通路(242),所述电缆线束(125)还包括在所述电缆通路(242)的端部处位于所述电缆通路(242)内的分立套圈(305),所述分立套圈(305)具有由所述屏蔽层(224)围绕的外套圈表面(478);
其中,所述内部壳体表面(474)和所述外套圈表面(478)沿着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彼此相接,所述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包括突起(404)和接收所述突起(404)的凹陷(338),所述屏蔽层(224)被所述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内的突起(404)拉伸,并将所述电缆线束(125)电接地到所述组件壳体(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100),其中,所述分立套圈(305)具有设置在所述电缆通路(242)的外部并且在所述内部腔室(470)内的外部凸缘(406),所述外部凸缘(406)接合所述组件壳体(104)并将所述电缆线束(125)固定到所述组件壳体(1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100),其中,所述电缆线束(125)具有在所述电缆线束(125)的覆盖段处的外固定构件(362),所述固定构件(362)围绕所述屏蔽层(224)并将所述屏蔽层(224)保持到所述分立套圈(305),使得所述屏蔽层(224)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362)和所述分立套圈(305)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100),其中,所述外套圈表面(478)包括所述凹陷(338),且所述内部壳体表面(474)包括所述突起(4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100),其中,所述电缆通路(242)具有中心轴线(130),所述突起(404)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径向方向上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组件(100),其中,所述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基本上完全地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100),其中,所述线束壳体接合缝(490)具有大约等于所述屏蔽层(224)的厚度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100),其中,所述组件壳体(104)包括第一壳体壳部(110)和第二壳体壳部(112),所述第一壳体壳部(112)和第二壳体壳部(112)限定所述装载通路(126)的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壳部(110)和第二壳体壳部(112)中的每一个包括形成所述线束壳体接合缝(490)的内部壳体表面(474)的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100),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14)包括触头阵列(420),所述触头阵列包括多个触头子组件(452),每一个触头子组件包括一对信号触头和围绕该一对信号触头的接地触头,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14)配置为以至少10千兆位每秒的数据速率传输数据。
11.一种电缆线束(125),包括:
导电屏蔽层(224),限定沿着中心轴线(130)延伸的电缆通路(242);
一组绝缘电线(244),由所述屏蔽层(224)围绕并延伸穿过所述电缆通路(242);
分立套圈(305),在所述电缆通路(242)的端部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电缆通路(242)内,所述分立套圈(305)围绕所述一组绝缘电线(244),所述分立套圈(305)具有外套圈表面(478),所述屏蔽层(224)直接地围绕所述外套圈表面(478);
其中,所述外套圈表面(478)包括接地外周(479),所述接地外周(479)包括突起(404)或凹陷(338)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围绕所述中心轴线(130)延伸,所述接地外周(479)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平面重合,所述屏蔽层(224)在所述接地外周(479)之上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线束(125),其中,所述分立套圈(305)具有设置在所述电缆通路(242)的外部的外部凸缘(406)。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线束(125),还包括在所述电缆线束(125)的覆盖段处的外固定构件(362),所述固定构件(362)围绕所述屏蔽层(224)并将所述屏蔽层(224)保持到所述分立套圈(305),使得所述屏蔽层(224)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362)和所述分立套圈(305)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线束(125),其中,所述接地外周(479)没有突起(40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658,810 US10008812B1 (en) | 2017-07-25 | 2017-07-25 | Cable assembly having a grounded cable harness |
US15/658,810 | 2017-07-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01548A true CN109301548A (zh) | 2019-02-01 |
CN109301548B CN109301548B (zh) | 2021-12-14 |
Family
ID=62598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17210.8A Active CN109301548B (zh) | 2017-07-25 | 2018-07-24 | 具有接地的电缆线束的电缆组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08812B1 (zh) |
CN (1) | CN109301548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38840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泰连公司 | 屏蔽件接地电连接器 |
CN112164937A (zh) * | 2020-11-10 | 2021-01-01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地线固定结构及具有地线固定结构的传输装置 |
CN112490781A (zh) * | 2019-09-12 | 2021-03-12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 |
CN113574744A (zh) * | 2019-03-14 | 2021-10-29 | 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 | 将电线束连接至电气连接器的后部的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342006B1 (de) * | 2015-08-27 | 2022-08-03 |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 Elektrische kabelbaugruppe |
US11245231B2 (en) * | 2019-07-25 | 2022-02-08 |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 Ground spring for cable assembly |
US11823817B2 (en) * | 2020-02-04 | 2023-11-21 | Structured Home Wiring Direct, LLC | Composite hybrid cabl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ing the sam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74087B2 (en) * | 2004-11-12 | 2006-07-11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able connector system for shielded cable |
CN102388507A (zh) * | 2009-04-03 | 2012-03-21 | 科世达接触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连接到同轴线缆上的插接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38608A (en) | 1988-04-25 | 1990-07-03 | Daniel Espinosa | Double-section plastic produce bag |
US6036543A (en) * | 1996-04-04 | 2000-03-14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 Connector assembly |
GB9808141D0 (en) | 1998-04-17 | 1998-06-17 | Smiths Industries Plc | Electrical connection and connectors |
US7188415B2 (en) | 2004-04-29 | 2007-03-13 | Carlyle, Inc. | Cable harness breakout assembly method |
JP2006054102A (ja) | 2004-08-11 | 2006-02-23 | Jst Mfg Co Ltd | 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ブル保持部材 |
EP2037544A3 (en) | 2007-09-06 | 2010-08-25 | J.S.T. Mfg. Co., Ltd. |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kit and sheilded cable harness |
EP2045884B1 (en) * | 2007-10-04 | 2010-12-01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A shielding attachable to a connector in the field of telecommunications, a combination of a connector and at least one shielding and a method of shielding a connector |
DE102009049133A1 (de) | 2008-10-31 | 2010-05-12 | Belden Deutschland Gmbh | Geschirmter Steckverbinder unter Einsatz von leitfähigen Kunststoffen |
DE102009008506B3 (de) * | 2009-02-12 | 2010-08-26 |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 Kabelanschlussvorrichtung, damit versehene Leitungsdurchführung sowie Verwendung der selben |
US8888533B2 (en) | 2012-08-15 | 2014-11-18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able header connector |
-
2017
- 2017-07-25 US US15/658,810 patent/US10008812B1/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24 CN CN201810817210.8A patent/CN1093015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74087B2 (en) * | 2004-11-12 | 2006-07-11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able connector system for shielded cable |
CN102388507A (zh) * | 2009-04-03 | 2012-03-21 | 科世达接触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连接到同轴线缆上的插接连接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74744A (zh) * | 2019-03-14 | 2021-10-29 | 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 | 将电线束连接至电气连接器的后部的装置 |
CN112038840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泰连公司 | 屏蔽件接地电连接器 |
CN112038840B (zh) * | 2019-06-04 | 2024-05-28 | 泰连公司 | 屏蔽件接地电连接器 |
CN112490781A (zh) * | 2019-09-12 | 2021-03-12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 |
CN112164937A (zh) * | 2020-11-10 | 2021-01-01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地线固定结构及具有地线固定结构的传输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008812B1 (en) | 2018-06-26 |
CN109301548B (zh) | 2021-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01548A (zh) | 具有接地的电缆线束的电缆组件 | |
US10249411B2 (en) | Cable with stranded wire pairs | |
KR101837210B1 (ko) | 케이블 접합부 | |
US4272148A (en) | Shielded connector housing for use with a multiconductor shielded cable | |
US7445471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arrier | |
US10389062B2 (en) | Plug connector | |
US9672958B2 (en) | Electrical cable with shielded conductors | |
US8801461B2 (en) | Stepped termination block | |
US10522951B2 (en) | Cable connector | |
EP2942841B1 (en) | Connector | |
CN107800084B (zh) | 通信系统的接地电缆组件 | |
WO2007112771A1 (en) | Retention ferrule for cable connector | |
CN105390885B (zh) | 具有接地电缆束的电缆组件 | |
CN107799211A (zh) | 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和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 |
CA2999825C (en) | Fabricatable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 |
KR102008527B1 (ko) | 차폐 케이블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커넥터 하우징 어셈블리 | |
US10983292B1 (en) | QSFP-DD backshell | |
CN112838391A (zh) | 具有电介质分隔肋的阻抗控制连接器 | |
CN210667906U (zh) | 线缆结构、同轴连接线及移动终端 | |
CN107331467B (zh) | 一种计算机用屏蔽电缆 | |
CN108429034A (zh) | 电缆接头 | |
EP3526802A1 (en) | A twisted pair cable with a floating shield | |
US9082526B2 (en) | Shielded electrical signal cable | |
EP2011193A1 (en) | Retention ferrule for cable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