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6646B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86646B CN109286646B CN201710602310.4A CN201710602310A CN109286646B CN 109286646 B CN109286646 B CN 109286646B CN 201710602310 A CN201710602310 A CN 201710602310A CN 109286646 B CN109286646 B CN 1092866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message
- information
- store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4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broadcast or multicast in a specific location, e.g. geocas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adapted to provide push services, e.g. data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用于保存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探测模块,用于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获得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探测模块探测到的硬件地址信息,查询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并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用于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扩大消息可触达的用户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息推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销售平台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销售平台模式,在该模式下,平台方可以部署线下门店,主要经营生鲜类商品,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应用程序(App)在线浏览门店中销售的商品,并进行下单购买,距离用户收货地址最近的门店,为其完成拣货及配送服务,以此实现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另外,用户还可以进入到线下门店中,对门店中的上品进行购买操作,在门店中,用户可以直接线下购买,或者,也可以利用App进行线上购买。
另一方面,Wi-Fi消息推送是目前Wi-Fi营销的主要方式,指移动网络运营商或企业(如餐饮,酒店,旅游、医院,地铁,机场,学校等)通过提供免费Wi-Fi向可接收Wi-Fi信号的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展示或推送信息,以达到宣传或者信息展示等目的。该技术是利用Wi-Fi热点地理位置可定位的特点来开展消息推送服务,发布者通过选择特定的地域和热点来推送消息,使其能够吸引最有可能对消息感兴趣的潜在用户。同时,发布者还可以针对不同地理区域制定相应的促销或优惠活动方案等等,使消息的投放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能将定制化的信息推送到Wi-Fi用户。例如,旅游服务类的发布者可针对机场Wi-Fi热点目标用户群,推送他们的信息,咖啡行业的发布者可以在咖啡吧等特定的Wi-Fi热点通过推送选项式消息去了解和发现目标用户群的习惯,等等。
基于上述Wi-Fi消息推送的特点,在前述销售模式下,也可以在门店内部署Wi-Fi热点,并向进入门店或者在门店附近的用户推送一些消息,以达到提高销量或者客流量等目的。
现有技术中,具体的实现方式是建立个性化Portal(一种WEB登陆页面),当用户主动连接Wi-Fi时录入个人信息,通过认证后成功连接无线网服务。之后,企业可以采集用户主动提供的数据,通过在Wi-Fi账号登录页面及登录后弹出的页面上放置商家个性化信息或市场调研选项等实现用户营销。
这种现有技术实现消息推送的前提是用户主动连接门店Wi-Fi并录入用户个人信息,因此,所触达的用户有限。另外,对于所投放消息的实际展示效果无法准确追踪和评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扩大消息可触达的用户数量。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包括:
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用于保存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探测模块,用于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获得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探测模块探测到的硬件地址信息,查询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并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用于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包括:
通过探测模块探测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其中,所述探测模块是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确定其硬件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硬件地址信息查询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将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及其对应的消息推送途径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一种推送消息配置方法,包括:
门店客户端提供推送消息配置界面,其中包括用于选择用户群体的第一操作选项,以及用于编辑消息内容的第二操作选项;
通过所述第一操作选项接收选定的用户群体,并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接收为该选定的用户群体录入的消息内容;
将门店标识、用户群体标识以及对应的消息内容提交到消息中心模块,以便在所述门店中部署的探测模块探测到目标终端设备,并根据探测到的硬件地址确定出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后,确定出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将对应门店为所述目标用户群体配置的消息内容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一种消息推送装置,包括:
硬件地址信息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探测模块探测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其中,所述探测模块是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确定其硬件地址信息;
用户身份标识信息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硬件地址信息查询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消息推送途径提供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及其对应的消息推送途径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一种推送消息配置装置,应用于门店客户端,包括:
配置界面提供单元,用于提供推送消息配置界面,其中包括用于选择用户群体的第一操作选项,以及用于编辑消息内容的第二操作选项;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操作选项接收选定的用户群体,并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接收为该选定的用户群体录入的消息内容;
消息内容提交单元,用于将门店标识、用户群体标识以及对应的消息内容提交到消息中心模块,以便在所述门店中部署的探测模块探测到目标终端设备,并根据探测到的硬件地址确定出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后,确定出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将对应门店为所述目标用户群体配置的消息内容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保存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获得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
根据探测到的硬件地址信息查询所述保存的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探测技术探测出位于门店附近的用户,并确定出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并根据预先保存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终端设备硬件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就包括至少一种消息推送途径下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进而,消息中心就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及其对应的消息推送途径,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由于探测技术不需要用户执行主动连接账号的操作,因此,可以扩大消息可触达的用户数量。
另外,由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中还可以保存用户在关联的网络销售系统中注册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因此,还可以据此统计出消息引导的交易情况进行统计,以便更全面的对消息推送效果进行跟踪及评价。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使用Wi-Fi探针技术来进行用户的识别。具体的,所谓Wi-Fi探针技术是指基于Wi-Fi探测技术来识别AP(无线访问接入点)附近已开启Wi-Fi的智能手机或者Wi-Fi终端(笔记本,平板电脑等),无需用户执行主动接入Wi-Fi的操作,Wi-Fi探针就能够识别用户的信息。也就是说,当一个用户携带终端设备走进Wi-Fi探针信号覆盖区域内且Wi-Fi设备打开,用户的终端设备就能被探针探测出来,并且还可以获取设备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等信息。也就是说,采用Wi-Fi探针技术,无需用户主动连接Wi-Fi,即可发现用户的存在。并且,还可以根据连接时长、信号强度等,确定出用户是否位于某门店内,等等。
其中,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它一定是全球唯一的。也就是说,通过MAC地址可以唯一定位到一台主机,包括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等,在出厂时都带有各自唯一的MAC地址。当然,如果需要向用户进行信息推送,仅仅获知设备的MAC地址是不够的,因为无法仅通过MAC地址将消息触达用户的终端设备。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服务端维护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所谓的身份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身份证信息,通讯方式信息(包括手机号,电子邮件地址等),在门店会员ID,在与门店具有绑定关系的第一销售系统(例如,盒马)中注册的账号信息,在与第一销售平台系统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销售系统(例如,淘宝)中注册的账号信息,在关联的支付平台系统(例如,支付宝平台)中注册的账号信息,等等。并且,可以将上述信息与终端设备的MAC地址之间建立映射关系,这样,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后,就可以获取到该用户的身份及账号等相关联的信息。其中,关于上述身份标识信息中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通讯方式信息等,可以是用户在注册时在所填写资料中留下的信息,系统可以进行保存。而关于在各个系统中注册的账号信息,可以在用户分别登录到各个系统时,获取到用户终端设备的MAC地址信息,这样,就可以分别建立起各个账号与终端设备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对于同一终端设备而言,由于MAC地址是相同的,因此,同一用户在不同系统中注册的账号信息,就可以根据这种MAC地址信息建立起关联关系。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下,假设门店绑定的应用程序是“盒马”,而“盒马”与“淘宝”、“支付宝”等具有关联关系,因此,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表1的形式进行保存:
表1
也就是说,通过预先保存的MAC地址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根据探测到的终端设备的MAC地址确定出用户的身份,并且,可以确定出具体的通讯方式,和/或在某系统中注册的账号等信息。这样,通讯方式以及账号信息,都可以作为将推送消息触达用户的具体途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1中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除了包括用于确定消息推送路径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之外,还可以具有与门店相关的网络销售系统中的第二身份信息,这种信息可以用于对推送消息的转化情况进行统计,后文中会有详细介绍。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二身份标识信息之间可能会存在部分重叠或者交叉,例如,用户在“盒马”系统中注册的身份标识信息,既可以作为消息推送途径,又可以用于对后续用户的在线操作行为进行检测,等等。另外,对于同一用户而言,与门店绑定的应用程序,以及与这种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其他应用程序,可能会采用将账号体系打通的情况,例如,用户在“淘宝”或者“支付宝”中的注册信息,可以直接用于登录到“盒马”系统,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记录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包括上述情况在内。
在探测出用户的MAC地址,并确定出关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讯方式信息、在某系统中注册的账号等信息后,就可以进入到向用户推送消息的流程。具体实现时,在推送消息之前,还可以对用户的特征进行识别,然后根据用户特征的不同,确定出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并针对这种所属的用户群体提供相应的推送方案。其中,各种推送方案之间可以是在消息内容等方面有所不同。
其中,关于用户群体,首先可以是根据用户与门店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关系方面的特征,确定出用户是属于进入店内的用户,还是位于店外的用户。具体的,对于Wi-Fi能够探测到的终端设备,说明该终端设备位于Wi-Fi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但是不一定代表用户在门店内。而对于门店内的用户,和尚未进入门店的用户,可以推送不同的消息。例如,对于进入门店内的用户,推送的消息可以是店内具体数据对象(包括商品对象等)的优惠信息等,而对于门店外的用户,则可以推送关于门店的介绍,包括品牌介绍,具体地理位置的介绍,等等。为了达到该目的,在Wi-Fi探测到某终端设备后,还可以根据连接时长、信号强度等信息,对用户相对于门店的位置关系进行确定,判断出用户是否位于门店内,以便进行相应的消息推送。
或者,另一种用户群体,可以是根据用户对门店相关交易的参与情况来进行划分。其中,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销售模式而言,一个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购买门店中的数据对象。例如,其中一种途径,可以是直接到门店内进行购买,在门店内购买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办理门店会员,这种会员通常会对应实体卡片,或者,也可以直接通过记录用户的手机号码等通讯方式信息,来标识用户的会员身份,等等。在具有会员身份的情况下,用户在购买门店内的数据对象时,可以具有享受优惠等资格。或者,另一种途径就是,用户可以在其终端设备上安装与门店具有绑定关系的应用程序(App),例如,可以是“盒马”等App,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在App中下单的方式来购买门店内的数据对象,在接收到订单后,可以直接从门店为用户指定的收货地址进行发货,等等。
对于一个实际的用户而言,通常有自己的购物习惯,例如,有的用户习惯于直接到门店进行选购,有的用户是经常通过关联的App进行在线下单,只是偶尔到门店进行选购,等等。因此,针对不同的用户,在进行推送消息时,可以在消息内容上有所区分,以达到不同的消息推送目的。例如,对于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可以通过推送消息的方式,建议其安装使用关联的App实现更便捷的购物等,并且可以推送App的安装地址等信息。而对于已经安装了App的用户,则不再推送关于App安装方面的消息,而是可以推送与具体数据对象的优惠活动等相关的消息,等等。
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与当前所在门店相关的统计信息,对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具体的,可以从多个维度上进行划分,例如,首先可以从是否为门店会员的维度,可以分为新用户和老用户。对于老用户,还可以进一步从最近一段时间内在门店内的交易次数或频度维度,确定是否为忠诚用户;从在一定时间长度内已流失的天数(未发生过与门店相关的交易行为,包括线上以及线下)等维度,确定是否为流失用户;从是否使用与门店具有绑定关系的应用程序(App)进行交易的记录维度,确定是否为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等等。总之,针对上述各种不同的人群,都可以分别给出不同的消息推送方案。
具体实现时,为了能够从上述角度,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还可以通过一个用户人群信息数据库,来维护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例如,记录的信息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用户而言,记录的与门店相关的统计信息可以有多个指标,为了能够确定出用户所属的人群,还可以预先对各种人群进行定义,并对各种人群的判定条件进行设置。其中,判定条件中可以包括所依据的指标,以及阈值等信息。例如,对于“忠诚用户”这一人群,在判定条件中可以定义出,所依据的指标是“最近一段时间内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或频度维度”,条件是,在该指标高于某阈值(例如,最近一年内,高于500次,等)时,即可认定为忠诚用户,基于该条件,上述表2中的第三条记录对应的用户,即可以认定为“忠诚用户”。或者,对于“流失用户”这一人群,在判定条件中可以定义出,所依据的指标是“在一定时间长度内的流失天数”,条件是,在该流失天数大于某阈值(例如,最近一年内流失天数大于200天)时,则认定为流失用户,基于该条件,上述表2中的第一条记录对应的用户,即可以认定为“流失用户”。对于“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这一人群,所依据的指标是“是否具有通过与门店绑定的App进行交易的记录”这一指标,条件是,如果没有记录,则认定为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基于该条件,上述表2中的第二条记录对应的用户,即可以认定为“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同一个用户,可能存在多项指标分别满足不同人群判定条件的情况,例如,某用户“最近一段时间内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或频度维度”大于某阈值,因此,满足“忠诚用户”的判定条件,同时,该用户并不具有通过与门店绑定的App进行交易的记录,也即,满足“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这一判定条件。此时,可以将该用户认定为另一类用户,也就是“仅到门店消费的忠诚用户”,可以为这类用户制定专门的消息推送方案,也就是说,可以多准备一套消息推送方案。或者,为了避免各种组合的情况出现过多,还可以预先设定各项指标的优先级,例如,预先设定对“是否具有通过与门店绑定的App进行交易的记录”这一指标优先判断,则可以直接在确定出该用户属于与“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后,不再对其他指标进行判断,并仅依据用户属于“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这一特征,向用户进行消息推送。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用户与门店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关系方面的特征,以及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这两方面的特征,确定出具体的消息推送方案。例如,可以分为:进入门店内的新用户,未进入门店的新用户,进入门店的老用户,未进入门店的老用户,其中,由于老用户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流失用户,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忠诚用户等,因此,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进入门店内的流失用户/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忠诚用户,以及未进入门店的流失用户/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忠诚用户,等等。可以分别为上述各类人群,准备对应的消息推送方案。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用户群体的数量可能会非常多,如果分别为各个群体都配置对应的推送方案,会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另外也显得没有必要。例如,对于老用户而言,如果其未进入店内,则可以不必总是向其推送信息,以免造成用户的反感,因此,对于老用户,可以仅在确定出去进入店内的情况下,再向其进行消息推送,具体推送的消息,再根据细分的用户群体,进行个性化的推送。这样,就可以将用户划分为:未入店的新用户,进入门店的新用户,进入门店的流失用户/仅到门店消费的用户/忠诚用户,这样五类用户群体,并分别为不同的用户群体配置对应的消息推送方案即可。
另外,在针对各类用户群体提供的消息推送方案时,其中部分消息推送方案中,会存在推送的数据对象推荐信息,例如,对于进入门店的忠诚用户,可以为其推荐具体的数据对象信息。其中,推荐的数据对象可以是门店内正在促销的数据对象,或者,还可以是当前用户感兴趣的数据对象,等等。其中,为了能够实现向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数据对象,还可以预先确定出各用户的偏好、用户标签(例如,上班族,学生等)等,并以此为依据为用户进行数据对象的推荐。具体的,为了获得用户的偏好或者用户标签等,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其中一种方式下,可以根据用户在门店内的历史消费记录等,确定用户的偏好信息,或者,为用户添加身份标签,等等。再者,由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中还可以记录关联的其他系统中的账号信息,因此,还可以根据用户在其他关联系统中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浏览记录、交易记录、收藏记录等等,对用户的偏好、身份标签等进行更详细更全面的刻画。
具体实现时,关于各种不同的消息推送方案,可以包括消息推送途径的不同,以及消息内容文案的不同。其中,关于消息推送途径,可以根据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能够获得的消息触达方式来确定,例如,某用户尚未安装绑定的App,但是能够获得该用户的通讯方式信息,例如手机号等,则可以通过发送短消息等方式触发用户。而对于已经安装了绑定的App的用户,则可以通过App推送的方式触达用户,等等。
对于消息内容文案的不同,可以是由消息中心预先制定适用于各种不同用户群体的消息内容文案模板,然后,根据各个门店的具体信息与模板进行合成,得到实际需要推送的消息内容文案。或者,为了避免用户收到的内容文案过于呆板或者前篇一律,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下,还可以为门店提供配置界面,由各个门店自行编辑对应于各类不同用户群体的消息内容文案,并提交到服务器中进行保存,这样,在某门店探测出某用户,并确定出该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之后,就可以利用该门店为该类用户群体制定的消息内容文案,向该用户进行消息推送。例如,对于尚未入店且历史未消费过的用户,认为其首次来到门店附近,对门店品牌尚不熟悉,定义为陌生新客,可以通过诸如超低价爆款引导形成首次购买。具体的消息内容可以是:“亲爱的朋友,欢迎光临XX商场。坐落于B层西出口旁边的XX会员店,于上月盛大开业,新鲜的波士顿龙虾、帝王蟹可随意挑选,在店内现杀现吃,还有15种盒饭快餐正在举行半价活动,肚子饿了的话,可以来看看”。对于已有过一两次购买行为的用户,如果发现其历史消费都是通过门店POS渠道,从未使用过门店自有APP,可以推荐APP专享优惠商品引导用户形成APP下载。具体的消息内容可以是:“亲爱的朋友,感谢您再次光临XX店。我们最新推出了品牌App,足不出户即可选购到最新鲜最优质的水果、海鲜,最快29分半即可送货上门,今天体验还可享受1分线特价商品,戳链接试试看:http://h5.hema.com”。
由于消息推送的最终目的,是引导消费或者引导会员的注册、应用程序的安装等,因此,在完成消息的推送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消息的引导转化情况进行统计。例如,具体可以包括消息被实际浏览的情况,消息引导的会员转化情况,消息引导的相关应用程序安装情况,和/或,消息引导的交易情况,等等。其中,关于消息引导的交易情况,具体可以包括在门店内的线下交易,或者,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中,还可以保存用户关联的网络销售系统中注册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因此,还可以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所述关联用户通过所述消息跳转到所述网络销售系统,并利用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况进行统计。这样,可以更准确的评估消息推送所获得的实际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下面分别从多个角度,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实施例一
首先,该实施例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参见图2,该系统可以包括:
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201,用于保存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包括至少一种消息推送途径下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
探测模块202,用于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获得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具体可以是Wi-Fi探测模块,并使用Wi-Fi探测技术执行识别操作。
控制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探测模块探测到的硬件地址信息,查询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并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204;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204,用于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具体实现时,探测模块202可以位于门店内部署的设备中,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201、控制模块203以及消息中心模块204可以是位于远程的服务器中。这样,这些位于服务器中的各个模块可以是为多个门店所共享,降低门店的成本。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将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201、控制模块203以及消息中心模块204也部署在各个门店内,分别由各个门店进行维护。
具体实现时,所述消息中心模块中可以保存有对应于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条待推送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相应的,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待推送的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探测模块与门店对应,所述用户群体可以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关系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此时,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探测模块探测到的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和/或连接时长信息,确定用户与门店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关系,如果位于门店内,则为第一用户群体,否则为第二用户群体。
或者,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此时,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用于保存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历史记录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历史记录信息为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
相应的,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查询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确定所述关联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记录信息,确定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
具体实现时,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关联用户相关的信息,则确定所述关联用户在对应门店内未进行会员注册,并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三用户群体,否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确定为第四用户群体。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已注册会员对应的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
具体的,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发生的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信息;在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关联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发生的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大于第一阈值,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五用户群体。
或者,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的流失情况信息;在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关联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的流失天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六用户群体。
再或者,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使用与门店具有绑定关系的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的历史记录信息;在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关联用户对应的使用所述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的历史记录信息,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七用户群体。
其中,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还可以保存用户的偏好信息和/或用户标签信息;此时,所述消息中心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关联用户的偏好信息和/或用户标签信息,从所述门店关联的数据对象中,选择与所述偏好信息和/或用户标签信息相关的目标数据对象,并据此生成所述待推送的消息。
另外,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接收各门店提交的待推送消息;
此时,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具体用于,保存所述各门店提交的待推送消息;
所述控制模块在将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时,还将所述Wi-Fi探测模块对应的门店标识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在将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具体用于:
将所述对应的门店提交的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具体实现时,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各门店分别为各种不同用户群体提交的待推送消息。
另外,所述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
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消息转化情况进行统计。
其中,所述转化情况包括:消息被实际浏览的情况,消息引导的会员转化情况,消息引导的相关应用程序安装情况,和/或,消息引导的交易情况。
具体实现时,由于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还可以包括用户在至少一种网络销售系统中注册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所以,所述控制模块在统计消息引导的交易情况时具体用于,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所述关联用户通过所述消息跳转到所述网络销售系统,并利用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况进行统计。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探测技术探测出位于门店附近的用户,并确定出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并根据预先保存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终端设备硬件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就包括至少一种消息推送途径下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进而,消息中心就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及其对应的消息推送途径,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由于探测技术不需要用户执行主动连接账号的操作,因此,可以扩大消息可触达的用户数量。
另外,由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中还可以保存用户在关联的网络销售系统中注册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因此,还可以据此统计出消息引导的交易情况进行统计,以便更全面的对消息推送效果进行跟踪及评价。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是从控制模块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参见图3,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301:通过探测模块探测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其中,所述探测模块是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确定其硬件地址信息;
其中,所谓的硬件地址可以是终端设备的MAC地址等。具体的探测技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已有技术中的介绍,这里不再详述。
S302:根据所述硬件地址信息查询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由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中保存有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在探测出某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后,就可以通过查询该数据库,获取到该硬件地址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具体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可以包括身份证号,手机号,在门店内的会员ID,在门店绑定的App中注册的ID,在关联的App中注册的ID,在支付系统中注册的ID,等等。其中的手机号,或者门店绑定的App中注册的ID等,都可以作为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用于向用户进行消息推送。
S303:将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及其对应的消息推送途径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具体实现时,所述消息中心模块中保存有对应于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条待推送消息;此时,还可以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将所述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待推送的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探测模块与门店对应,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关系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此时,可以根据所述探测模块探测到的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和/或连接时长信息,确定用户与门店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关系,如果位于门店内,则为第一用户群体,否则为第二用户群体。
另外,在所述探测模块与门店对应的情况下,所述用户群体也可以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此时,具体在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时,可以通过查询预置的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确定所述关联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根据所述历史记录信息,确定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
具体的,如果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关联用户相关的信息,则确定所述关联用户在对应门店内未进行会员注册,并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三用户群体;否则,可以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确定为第四用户群体。
另外,还可以根据已注册会员对应的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
其中,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发生的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信息;此时,具体在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时,可以是:如果所述关联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发生的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大于第一阈值,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五用户群体。
或者,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的流失情况信息;此时,在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时,可以是:如果所述关联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的流失天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六用户群体。
再者,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使用与门店具有绑定关系的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的历史记录信息;此时,在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时,可以是:如果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关联用户对应的使用所述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的历史记录信息,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七用户群体。
另外,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消息转化情况进行统计。具体的,所述转化情况包括:消息被实际浏览的情况,消息引导的会员转化情况,消息引导的相关应用程序安装情况,和/或,消息引导的交易情况。
具体实现时,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还可以包括用户在至少一种网络销售系统中注册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此时,在具体对消息转化情况进行统计时,可以是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所述关联用户通过所述消息跳转到所述网络销售系统,并利用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况进行统计。
实施例三
如前文所述,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由各个门店自行配置各种用户群体对应的消息内容,为此,还可以为门店提供客户端程序(可以是以网页或者独立应用等形式存在),以实现上述配置过程。该实施例三就是从该门店客户端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推送消息配置方法,参见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门店客户端提供推送消息配置界面,其中包括用于选择用户群体的第一操作选项,以及用于编辑消息内容的第二操作选项;
S402:通过所述第一操作选项接收选定的用户群体,并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接收为该选定的用户群体录入的消息内容;
S403:将门店标识、用户群体标识以及对应的消息内容提交到消息中心模块,以便在所述门店中部署的探测模块探测到目标终端设备,并根据探测到的硬件地址确定出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后,确定出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将对应门店为所述目标用户群体配置的消息内容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其中,关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未详述部分,可以参见本申请说明书中其他各部分中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与实施例二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息推送装置,参见图5,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硬件地址信息获得单元501,用于通过探测模块探测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其中,所述探测模块是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确定其硬件地址信息;
用户身份标识信息获得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硬件地址信息查询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消息推送途径提供单元503,用于将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及其对应的消息推送途径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其中,所述消息中心模块中保存有对应于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条待推送消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属用户群体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将所述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待推送的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探测模块与门店对应,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关系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所述所属用户群体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探测模块探测到的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和/或连接时长信息,确定用户与门店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对关系,如果位于门店内,则为第一用户群体,否则为第二用户群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所述探测模块与门店对应,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所述所属用户群体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查询预置的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确定所述关联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根据所述历史记录信息,确定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
更为具体的,所述所属用户群体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如果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关联用户相关的信息,则确定所述关联用户在对应门店内未进行会员注册,并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三用户群体;否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确定为第四用户群体。
另外,该所属用户群体确定单元具体还可以用于:
根据已注册会员对应的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
其中,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发生的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信息;
所述所属用户群体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如果所述关联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发生的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大于第一阈值,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五用户群体。
其中,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的流失情况信息;
所述所属用户群体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如果所述关联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的流失天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六用户群体。
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使用与门店具有绑定关系的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的历史记录信息;
所述所属用户群体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如果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关联用户对应的使用所述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的历史记录信息,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七用户群体。
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消息转化情况进行统计。
其中,所述转化情况包括:消息被实际浏览的情况,消息引导的会员转化情况,消息引导的相关应用程序安装情况,和/或,消息引导的交易情况。
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还包括用户在至少一种网络销售系统中注册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统计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所述关联用户通过所述消息跳转到所述网络销售系统,并利用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况进行统计。
与实施例三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推送消息配置装置,该装置应用于门店客户端,参见图6,该装置包括:
配置界面提供单元601,用于提供推送消息配置界面,其中包括用于选择用户群体的第一操作选项,以及用于编辑消息内容的第二操作选项;
接收单元602,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操作选项接收选定的用户群体,并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接收为该选定的用户群体录入的消息内容;
消息内容提交单元603,用于将门店标识、用户群体标识以及对应的消息内容提交到消息中心模块,以便在所述门店中部署的探测模块探测到目标终端设备,并根据探测到的硬件地址确定出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后,确定出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将对应门店为所述目标用户群体配置的消息内容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与实施例一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保存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获得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
根据探测到的硬件地址信息查询所述保存的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其中,图7示例性的展示出了计算机系统的架构,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710,视频显示适配器711,磁盘驱动器712,输入/输出接口713,网络接口714,以及存储器720。上述处理器710、视频显示适配器711、磁盘驱动器712、输入/输出接口713、网络接口714,与存储器720之间可以通过通信总线730进行通信连接。
其中,处理器7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7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720可以存储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700运行的操作系统721,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700的低级别操作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另外,还可以存储网页浏览器723,数据存储管理系统724,以及消息推送系统725等等。上述消息推送系统725就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实现前述各步骤操作的应用程序。总之,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720中,并由处理器7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713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网络接口714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73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710、视频显示适配器711、磁盘驱动器712、输入/输出接口713、网络接口714,与存储器720)之间传输信息。
另外,该计算机系统700还可以从虚拟资源对象领取条件信息数据库741中获得具体领取条件的信息,以用于进行条件判断,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710、视频显示适配器711、磁盘驱动器712、输入/输出接口713、网络接口714,存储器720,总线730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申请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用于保存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探测模块,用于基于探测技术,识别门店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获得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探测模块探测到的硬件地址信息,查询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并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用于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中保存有对应于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条待推送消息;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待推送的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与门店对应,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所述系统还包括:
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用于保存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历史记录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历史记录信息为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查询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确定所述关联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记录信息,确定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还用于保存用户的偏好信息和/或用户标签信息;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关联用户的偏好信息和/或用户标签信息,从所述门店关联的数据对象中,选择与所述偏好信息和/或用户标签信息相关的目标数据对象,并据此生成所述待推送的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接收各门店提交的待推送消息;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具体用于,保存所述各门店提交的待推送消息;
所述控制模块在将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时,还将所述探测模块对应的门店标识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在将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具体用于:
将所述对应的门店提交的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各门店分别为各种不同用户群体提交的待推送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消息转化情况进行统计。
7.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探测模块探测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其中,所述探测模块是基于探测技术识别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确定其硬件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硬件地址信息查询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将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及其对应的消息推送途径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中保存有对应于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条待推送消息;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将所述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待推送的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与门店对应,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包括:
通过查询预置的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确定所述关联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
根据所述历史记录信息,确定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记录信息,确定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包括:
如果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关联用户相关的信息,则确定所述关联用户在对应门店内未进行会员注册,并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三用户群体;
否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确定为第四用户群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已注册会员对应的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发生的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包括:
如果所述关联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发生的与该门店相关的交易次数大于第一阈值,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五用户群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的流失情况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包括:
如果所述关联用户在最近统计周期内的流失天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六用户群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已经在门店进行注册的用户,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还包括:使用与门店具有绑定关系的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的历史记录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四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群体划分,包括:
如果所述用户人群特征信息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关联用户对应的使用所述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的历史记录信息,则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属的用户群体确定为第七用户群体。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消息转化情况进行统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情况包括:消息被实际浏览的情况,消息引导的会员转化情况,消息引导的相关应用程序安装情况,和/或,消息引导的交易情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还包括用户在至少一种网络销售系统中注册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对消息转化情况进行统计,包括:
在将所述待推送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后,对所述关联用户通过所述消息跳转到所述网络销售系统,并利用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况进行统计。
17.一种推送消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店客户端提供推送消息配置界面,其中包括用于选择用户群体的第一操作选项,以及用于编辑消息内容的第二操作选项;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通过所述第一操作选项接收选定的用户群体,并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接收为该选定的用户群体录入的消息内容;
将门店标识、用户群体标识以及对应的消息内容提交到消息中心模块,以便在所述门店中部署的探测模块探测到目标终端设备,并根据探测到的硬件地址确定出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后,确定出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将对应门店为所述目标用户群体配置的消息内容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18.一种消息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硬件地址信息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探测模块探测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其中,所述探测模块是基于探测技术识别门店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确定其硬件地址信息;
用户身份标识信息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硬件地址信息查询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数据库,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消息推送途径提供单元,用于将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及其对应的消息推送途径提供给消息中心模块,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确定待推送消息,并向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中保存有对应于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条待推送消息;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所述消息推送途径提供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提供给所述消息中心模块;
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待推送的消息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19.一种推送消息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门店客户端,包括:
配置界面提供单元,用于提供推送消息配置界面,其中包括用于选择用户群体的第一操作选项,以及用于编辑消息内容的第二操作选项;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操作选项接收选定的用户群体,并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接收为该选定的用户群体录入的消息内容;
消息内容提交单元,用于将门店标识、用户群体标识以及对应的消息内容提交到消息中心模块,以便在所述门店中部署的探测模块探测到目标终端设备,并根据探测到的硬件地址确定出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后,确定出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并由所述消息中心模块将对应门店为所述目标用户群体配置的消息内容推送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20.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保存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与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保存对应于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条待推送消息;所述用户群体包括按照用户与门店相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划分的用户群体;
基于探测技术,识别门店接入点附近的目标终端设备,并获得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硬件地址信息;
根据探测到的硬件地址信息查询所述保存的信息,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关联的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待推送消息并向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推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02310.4A CN109286646B (zh) | 2017-07-21 | 2017-07-21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02310.4A CN109286646B (zh) | 2017-07-21 | 2017-07-21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86646A CN109286646A (zh) | 2019-01-29 |
CN109286646B true CN109286646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6518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02310.4A Active CN109286646B (zh) | 2017-07-21 | 2017-07-21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866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61755A (zh) * | 2019-01-21 | 2020-07-28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线下门店运营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225097B (zh) * | 2019-05-21 | 2022-03-15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036919A (zh) * | 2019-06-03 | 2020-12-04 |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2148833B (zh) * | 2019-06-27 | 2023-08-08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电子设备 |
CN110636119B (zh) * | 2019-09-05 | 2022-09-02 | 北京无限光场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声波识别的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1061691A (zh) * | 2019-12-25 | 2020-04-24 | 秒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固定成员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1200554B (zh) * | 2019-12-27 | 2022-05-10 |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ac地址桌面端待办提醒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368194A (zh) * | 2020-03-03 | 2020-07-03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酒店的信息推送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11953579B (zh) * | 2020-07-15 | 2022-01-11 |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生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4338788B (zh) * | 2020-09-24 | 2024-03-15 | 花瓣云科技有限公司 | 消息推送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095209B (zh) * | 2021-04-07 | 2024-05-31 | 深圳海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客流的人群识别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15002074B (zh) * | 2021-04-27 | 2023-08-15 |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742456A (zh) * | 2021-09-09 | 2021-12-03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消息触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314459A (zh) * | 2022-08-12 | 2022-11-08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推送的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46738A2 (en) * | 2010-05-19 | 2011-11-24 | Mediafriends, Inc. | Social messaging hub |
CN104918327A (zh) * | 2015-06-08 | 2015-09-16 |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时探测移动终端地理位置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050039A (zh) * | 2015-06-16 | 2015-11-11 |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线信号进行移动终端实时探测方法及系统 |
CN105991674A (zh) * | 2015-01-29 | 2016-10-0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
CN206271036U (zh) * | 2016-11-16 | 2017-06-20 | 杭州贤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广告投放系统 |
-
2017
- 2017-07-21 CN CN201710602310.4A patent/CN1092866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46738A2 (en) * | 2010-05-19 | 2011-11-24 | Mediafriends, Inc. | Social messaging hub |
CN105991674A (zh) * | 2015-01-29 | 2016-10-0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
CN104918327A (zh) * | 2015-06-08 | 2015-09-16 |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时探测移动终端地理位置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050039A (zh) * | 2015-06-16 | 2015-11-11 |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线信号进行移动终端实时探测方法及系统 |
CN206271036U (zh) * | 2016-11-16 | 2017-06-20 | 杭州贤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广告投放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86646A (zh) | 2019-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86646B (zh)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40211983A1 (en) | Wireless identifier device enabled interactive consumer experience | |
US9892424B2 (en) | Communication with shoppers in a retail environment | |
CN103238344A (zh) | 关于内容位置的射频指纹 | |
JP6231149B2 (ja) | ユーザカードに基づく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11523922B (zh) | 信息推送方法、系统、计算机装置及云服务器系统 | |
US20120095805A1 (en) | Acquiring customer insight in a retail environment | |
WO2020107868A1 (zh) | 购物分享返利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7483522B (zh) | 业务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05115843A (ja) |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バ、端末装置及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 |
CN104170519A (zh) | 智能设备辅助的商务 | |
KR20130139782A (ko) |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서버 장치 및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시스템과 그 광고 서비스 방법 | |
CN105279672A (zh) | 线索推荐 | |
CN109479229A (zh) | 使用自动驾驶运输工具提供无线互联网访问 | |
JP7026600B2 (ja) | 購買情報活用システム及び購買情報活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KR102199197B1 (ko) | 신상정보 기반 상품 추천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 |
US20140095310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vertising and Sale Promotion | |
KR20160129234A (ko) | 리타게팅 광고 상품 추천 사용자 장치와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그를 포함하는 광고 상품 추천 시스템, 그의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 |
JP6026682B1 (ja) | 購買活動管理装置、購買活動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KR101487596B1 (ko) | 중소시장 활성화를 위한 고객 맞춤형 정보 제공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10163094B2 (en) | Light-life system and application | |
US20140040021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SUBSIDIZING eBOOKS IN EXCHANGE FOR INCLUDING ADVERTISING FROM BRAND IDENTIFIED COMPANIES | |
US2020032057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by using digital recognition device | |
JP2017138955A (ja) | 購買活動管理装置、購買活動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KR20180058525A (ko) | 매장내 상품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3 Address after: Room 210, 2nd Floor, Juyang Building, No. 1200 Pu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HEMA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Box 847, four, Grand Cayman capital, Cayman Islands, UK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