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0478B - 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80478B CN109280478B CN201811090760.0A CN201811090760A CN109280478B CN 109280478 B CN109280478 B CN 109280478B CN 201811090760 A CN201811090760 A CN 201811090760A CN 109280478 B CN109280478 B CN 1092804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weight
- acrylic resin
- coating
- polyurethane acryl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20—Diluents or solv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属于涂料制备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将UV涂料、UV涂料固化剂、UV涂料稀释剂按重量比5∶1∶(2‑3)均匀混合调配,喷涂于底材或底漆层上,常温流平干燥5‑10min,然后在60℃‑80℃环境中保持5‑15min;具体在本实施例中UV涂料、UV涂料固化剂、UV涂料稀释剂的重量比为5∶1∶2,常温流平干燥5min,60℃环境中保持10min;S2、进行UV固化,UV曝光能量为1200‑1800MJ/cm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UV曝光能量为1200MJ/cm2。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件需要两次喷涂、生产效率较低的不足,其对于ABS、PC、ABS+PC及已涂漆的塑胶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所形成的漆膜具有耐溶剂、耐水性等性能,能够改善目前的二次喷涂效果,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高分子科学的发展,要求使用环保涂料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内各家企业为寻找竞争优势都在逐步收紧涂料VOC含量的指标,开发和应用环保型涂料。UV油漆属于环保型涂料,具有固化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所以汽车内饰UV光油系列油漆的研发是顺应市场趋势,汽车内饰UV光油系列油漆在汽车内饰件的应用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特别在高端汽车内饰件要求越来越高,改善以前黑色底漆+UV漆的2次喷涂,从而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经检索,关于UV涂料的研究已有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8902661,申请日:2017年9月2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汽车内饰件抗指纹UV涂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抗指纹UV涂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原料为:9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5-30份;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20份;抗指纹丙烯酸树脂15-20份;紫外光引发剂184 2-3份;紫外光引发剂TPO 1-2份;流平剂0.3-0.5份;抗指纹流平剂0.3-0.5份;醋酸乙酯10-30份;醋酸丁酯10-1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内饰用UV涂料性能优良,涂层可以达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而且,喷涂时分散性好,流平性适中,触变性适中,涂层均匀、无明显桔皮、无针眼气泡,无杂质点存在。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3207661,申请日:2017年5月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申请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5-20份;环氧树脂20-3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醋15-20份;紫外光引发剂3-5份;流平剂0.3-0.8份;醋酸乙醋10-25份;醋酸丁酯10-25份。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内饰用UV涂料性能优良,涂层可以达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而且,喷涂时分散性好,流平性适中,触变性适中,涂层均匀、无明显桔皮、无针眼气泡,无杂质点存在。综上所述,以上申请案均涉及UV涂料的研制及应用,但并不涉及对现有涂料双层喷涂问题的改进,产品性能仍值得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件需要两次喷涂、生产效率较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其对于ABS、PC、ABS+PC及已涂漆的塑胶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所形成的漆膜具有耐溶剂、耐水性等性能,能够改善目前的二次喷涂效果,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UV涂料、UV固化剂与UV涂料稀释剂按重量比5∶1∶(2-3)均匀调配,喷涂于素材层上,常温流平干燥5-10min,然后在60℃-80℃环境中保持5-15min;
S2、进行UV固化,UV曝光能量为1200-1800MJ/cm2。
更进一步地,上述UV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更进一步地,上述UV涂料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醋酸乙酯40-60份;醋酸丁酯40-6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40-60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40-60的醋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10-20分钟后即可。
更进一步地,上述UV涂料固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Desmodur N3390 72-78份;醋酸丁酯22-28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22-28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72-78的科思创的Desmodur N3390混合搅拌均匀10-20分钟后即可。
更进一步地,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齐聚物;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均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含有羟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齐聚物;TMPTA单体为三官丙烯酸低聚物。
更进一步地,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 8-15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 8-15份。
更进一步地,紫外光引发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紫外光引发剂184 1-3份;
紫外光引发剂TPO 1-3份;
紫外光引发剂907 1-3份。
更进一步地,黑色浆为高色素碳黑研磨的色浆,其中碳黑的含量不高于10%。
更进一步地,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步骤一、在避光条件下,按配方比例将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TMPTA单体在搅拌条件下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A;
步骤二、将5-10重量份的醋酸丁酯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3-9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并均匀搅拌,得到混合料B;
步骤三、将混合料B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到混合混合料A中,再加入0.5-1重量份流平剂,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C;
步骤四、将3-5重量份黑色浆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混合料C中,并均匀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D;
步骤五、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料D中加入5-20重量份的醋酸乙酯和5-10重量份的醋酸丁酯,均匀搅拌并调节粘度至20-30S(25℃,NK-2),过滤即得。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改善目前常规黑色底漆+UV漆的两次喷涂方式,从而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且本发明的涂料涂层形成的漆膜可以实现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且喷涂时分散性好,流平性适中,触变性适中,使涂层均匀,无明显桔皮、无针眼气泡、无杂质点存在,漆面流平丰满,光泽度好,满足生产需求标准。
(2)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固化后的交联密度大大高于热烘型涂料,涂层在硬度、耐磨、耐酸碱、耐盐雾、耐汽油等有机溶剂各方面的性能指标均很高,特别是其漆膜丰满、光泽、表面爽滑性、UV漆固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UV涂料、UV涂料固化剂、UV涂料稀释剂按重量比5∶1∶(2-3)均匀混合调配,喷涂于底材或底漆层上,常温流平干燥5-10min,然后在60℃-80℃环境中保持5-15min;具体在本实施例中UV涂料、UV涂料固化剂、UV涂料稀释剂的重量比为5∶1∶2,常温流平干燥5min,60℃环境中保持10min
S2、进行UV固化,UV曝光能量为1200-1800MJ/cm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UV曝光能量为1200MJ/cm2。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UV涂料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醋酸乙酯40-60份;醋酸丁酯40-6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40-60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40-60的醋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10-20分钟后即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UV涂料稀释剂包括醋酸乙酯40份和醋酸丁酯40份,制备时混合搅拌均匀10分钟。
本实施例中的UV涂料固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的Desmodur N3390 72-78份;醋酸丁酯22-28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22-28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72-78的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的Desmodur N3390混合搅拌均匀10-20分钟后即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UV涂料固化剂包括DesmodurN339072份;醋酸丁酯22份,制备时混合搅拌均匀10分钟。
本实施例中的UV涂料为黑色有色、双重固化UV涂料,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8份;
其中该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9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和9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
其中该紫外光引发剂包括2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A、1.5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B和2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C;
本实施例中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齐聚物;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均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含有羟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齐聚物;TMPTA单体为三官丙烯酸低聚物。
本实施例中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可选用湛新树脂(上海)有限公司的型号EB8210产品,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选用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的型号CN8000产品,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选用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的型号CN8007产品,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有助于增强对底材的附着力,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有助于增强柔韧性,两者复配实现产品的性能平衡;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选用广州市九维商贸有限公司的型号UV-787产品,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选用深圳市冠达鑫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GD-400产品,TMPTA单体选用长兴材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型号EM231产品。
本实施例中流平剂为BYK-333型流平剂;BYK-333为有机硅流平剂,让整体体系的流平性更好、更滑爽。黑色浆为高色素碳黑研磨的色浆,其中碳黑的含量(重量)为10%,碳黑的含量高低会影响涂料固化程度,本实施例采用低碳黑含量的黑色浆,使得涂料更易固化,性能更好。
本实施例中紫外光引发剂A为BASF IRGACURE 184光引发剂,紫外光引发剂B为BASF IRGACURE TPO光引发剂,紫外光引发剂C为BASF IRGACURE 907光引发剂。BASFIRGACURE 907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型固体光引发剂,主要与单或多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和齐聚物共同用于不饱和预聚物(如:丙烯酸脂)的UV固化,尤其适用于有色UV固化体系中。本实施例将三种光引发剂合用,可以吸收紫外光区不同波段的紫外线,使得UV涂料的固化更为彻底,从而为漆膜提供更好的表面性能。本实施例为满足带色漆膜的固化问题采用不同的紫外光引发剂进行搭配,同时为满足不同光照度的问题采用双重固化树脂(带羟基的UV树脂)与单固化UV树脂(不带羟基的UV树脂)搭配使产品达到较佳性能,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紫外光容易照射到的地方,UV的光引发剂引发聚合和固化剂与羟基树脂的两重反应,从而保证大平面的性能;而在紫外光不容易照射到的地方,通过固化剂与双重固化树脂的羟基的反应可以有效弥补光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偏少,保证此处的干燥性,从而使产品达到较佳性能。
本实施例中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不小于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重量份之和的一半;且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与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之比为1∶(1-1.5),本实施例中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用来提供基体的附着力及表面流平性,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提供漆膜柔韧性,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提供漆膜反应固化速度与漆膜硬度,黑色浆赋予漆膜颜色效果,紫外光引发剂用来引发单体及聚酯的聚合,流平剂提供漆膜的流平性,醋酸乙酯与醋酸丁酯为溶剂,赋于油漆较好的流动性与溶剂释放性,通过上述各组分之间的良好配合实现涂料的良好稳定固化效果,保障实现一涂加色,改善传统的两次喷涂工艺。
本实施例的涂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步骤一、在避光条件下,按上述配方比例将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TMPTA单体在600-8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使粘度大的树脂均匀混合,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A,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条件为6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0min;
步骤二、将5-10重量份(具体在本实施例为8.5重量份,即配方中醋酸丁酯的一半重量份)的醋酸丁酯搅拌,在300-7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加入3-9重量份(具体在本实施例为5.5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并均匀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B;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条件为300转/分钟,防止低粘度的引发剂被打飞掉;搅拌时间为15min;其中步骤一和步骤二无先后顺序要求;
步骤三、将混合料B在300-7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加入到混合混合料A中,再加入0.5-1重量份(具体在本实施例为0.5重量份)流平剂,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C;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条件为3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5min;
步骤四、将3-5重量份(具体在本实施例为3重量份)黑色浆在300-7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加入混合料C中,并均匀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D;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条件为3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5min;
步骤五、在300-7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料D中加入5-20重量份(具体在本实施例为5重量份)的醋酸乙酯和5-10重量份的醋酸丁酯(具体在本实施例为8.5重量份,即配方中醋酸丁酯剩余的另一半重量份),均匀搅拌并调节粘度至20-30S(25℃,NK-2),采用400-500目滤网过滤即得,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条件为300转/分钟;滤网为400目。
本实施例制备时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可以充分提高紫外光吸收剂的作用效率,以防止其在涂料的制备过程中吸收紫外光而致使制备体系在半成品状态下发生固化交联影响UV涂料的质量及漆膜的成膜性能;紫外光引发剂必须先经醋酸丁酯溶解之后再加入到反应体系当中,以保证其在体系中分散均匀。
行业内目前对于汽车内饰件的涂漆常规操作是先刷一层黑色底漆再加一层高光面漆,呈现高光黑漆的效果,本实施例则只需要一层高光黑漆即可,常规工艺手段难以克服黑色UV固化程度差、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而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有色双重固化UV漆膜,采用本实施例的涂料形成,综合UV与双组份PU的优势,达到汽车内饰件特殊形状涂装的目的,对于产品性能及外观装饰均有了极大的提高,本实施例的UV涂料一涂加色效果,改善目前常规黑色底漆+UV漆的两次喷涂方式,从而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且本实施例的涂料涂层形成的漆膜可以实现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且喷涂时分散性好,流平性适中,触变性适中,使涂层均匀,无明显桔皮、无针眼气泡、无杂质点存在,漆面流平丰满,光泽度好,满足生产需求标准;本实施例有效利用双重固化树脂提高漆膜的固化效果,同时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引发剂分别引发漆膜表层、中层和底层的固化,使漆膜的固化效果大幅度改善,能够实现一涂加色。
采用本实施例的配方和方法制备出的涂料及其漆膜具有具有良好的耐水性,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配合使用在保证了各原料的溶解性的同时又提高了施工的干燥性。
本实施例的UV涂料在固化后的交联密度大大高于热烘型涂料,涂层在硬度、耐磨、耐酸碱、耐盐雾、耐汽油等有机溶剂各方面的性能指标均很高,特别是其漆膜丰满、光泽、表面爽滑性、UV漆固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固化机理属一种自由基的链式反应,交联固化在瞬间完成,节省能源。
目前市场上大众的VW TL226是汽车内饰件行业最为严格的标准,现在大多数汽车内饰件厂商均等同采用VW TL226的标准来对油漆的性能进行检测,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内饰件有色双重固化UV涂料经过多项性能测试,可以完全满足VW TL226标准的要求。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能够适用于对ABS或PC或ABS+PC基材的美化和保护,赋予漆膜表面钢琴黑高光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5.9份;
其中该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10.9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和15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
其中该紫外光引发剂包括1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A、2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B和2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C;
本实施例的涂料制备方法中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步骤一中搅拌条件为8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5min;其余步骤中搅拌条件为7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0min,步骤五中使用滤网为500目;本实施例中黑色浆为高色素碳黑研磨的色浆,其中碳黑的含量(重量)为8%。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如下:
S1、将UV涂料、UV涂料固化剂、UV涂料稀释剂按重量比5∶1∶3均匀混合调配,喷涂于底材或底漆层上,常温流平干燥10min,然后在80℃环境中保持15min;
S2、进行UV固化,UV曝光能量为1800MJ/cm2。
本实施例中的UV涂料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醋酸乙酯60份;醋酸丁酯6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60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60的醋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20分钟后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UV涂料固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的Desmodur N3390 78份;醋酸丁酯28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28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78的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的Desmodur N3390混合搅拌均匀20分钟后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5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份;
其中该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12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和8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
其中该紫外光引发剂包括2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A、1.3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B和1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C;
本实施例的涂料制备方法中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步骤一中搅拌条件为7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2min;其余步骤中搅拌条件为7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20min,步骤五中使用滤网为450目;本实施例中黑色浆为高色素碳黑研磨的色浆,其中碳黑的含量(重量)为5%。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如下:
S1、将UV涂料、UV涂料固化剂、UV涂料稀释剂按重量比5∶1∶2.5均匀混合调配,喷涂于底材或底漆层上,常温流平干燥8min,然后在70℃环境中保持10min;
S2、进行UV固化,UV曝光能量为1500MJ/cm2。
本实施例中的UV涂料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醋酸乙酯50份;醋酸丁酯5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50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50的醋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15分钟后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UV涂料固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的Desmodur N3390 75份;醋酸丁酯25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25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75的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的Desmodur N3390混合搅拌均匀15分钟后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6份;
其中该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8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和8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
其中该紫外光引发剂包括1.5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A、1.2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B和1.5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C;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5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6份;
其中该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8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和8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
其中该紫外光引发剂包括1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A、1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B和1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C;
本实施例中黑色浆为高色素碳黑研磨的色浆,其中碳黑的含量(重量)为3%。
如下表1为上述实施例中涂料的原料组成。
表1实施例涂料的原料组成
如下表2为对比案例的涂料原料组成,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
表2对比例涂料原料组成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得到的涂料进行使用,对形成的漆膜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漆膜性能检测结果
上述漆膜的性能检测中外观为评价成膜有无起泡、橘皮、缩孔、波纹、痱子等表面瑕疵;储存期为评价油漆在保质期内是否出现增稠、分层、起胶、变色、返粗等异常情况;对于以上漆膜各性能的测试标准参见大众的VW TL226标准。从上述表3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制得的汽车内饰件有色双重固化UV涂料可以完全符合大众的VW TL226标准。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0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0份;
其中该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15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和15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
其中该紫外光引发剂包括3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A、3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B和3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C;
本实施例中黑色浆为高色素碳黑研磨的色浆,其中碳黑的含量(重量)为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5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份;
其中该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10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和10重量份的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
其中该紫外光引发剂包括2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A、2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B和2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C;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UV涂料、UV固化剂与UV涂料稀释剂按重量比5:1:(2-3)均匀调配,喷涂于素材层上,常温流平干燥5-10min,然后在60℃-80℃环境中保持5-15min;
S2、进行UV固化,UV曝光能量为1200-1800mJ/cm2;上述UV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30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6-30份;
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8-12份;
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0-15份;
TMPTA 单体 10-15份;
紫外光引发剂 3-9份;
流平剂 0.5-1份;
黑色浆 3-5份;
醋酸乙酯 5-20份;
醋酸丁酯 10-20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 8-15份;
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 8-15份;
其中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选用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的型号CN8000产品,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选用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的型号CN8007产品;
紫外光引发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紫外光引发剂 184 1-3份;
紫外光引发剂 TPO 1-3份;
紫外光引发剂 907 1-3份;
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不小于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重量份之和的一半;且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与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之比为1:(1-1.5);黑色浆为高色素碳黑研磨的色浆,其中碳黑的重量含量不高于10%;
上述UV涂料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醋酸乙酯40-60份;醋酸丁酯40-6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40-60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40-60的醋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10-20分钟后即可;
上述UV涂料固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Desmodur N3390 72-78份;醋酸丁酯22-28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重量份22-28的醋酸丁酯与重量份72-78的科思创的Desmodur N3390混合搅拌均匀10-20分钟后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齐聚物;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均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含有羟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齐聚物;TMPTA单体为三官丙烯酸低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UV涂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步骤一、在避光条件下,按配方比例将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TMPTA 单体在搅拌条件下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A;
步骤二、将5-10重量份的醋酸丁酯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3-9重量份的紫外光引发剂并均匀搅拌,得到混合料B;
步骤三、将混合料B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到混合混合料A中,再加入0.5- 1重量份流平剂,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C;
步骤四、将3-5重量份黑色浆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混合料C中,并均匀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D;
步骤五、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料D中加入5-20重量份的醋酸乙酯和5-10重量份的醋酸丁酯,均匀搅拌并在25℃,NK-2条件下调节粘度至20-30S,过滤即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90760.0A CN109280478B (zh) | 2018-09-18 | 2018-09-18 | 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90760.0A CN109280478B (zh) | 2018-09-18 | 2018-09-18 | 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80478A CN109280478A (zh) | 2019-01-29 |
CN109280478B true CN109280478B (zh) | 2020-12-22 |
Family
ID=6518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90760.0A Active CN109280478B (zh) | 2018-09-18 | 2018-09-18 | 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804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78583A (zh) * | 2020-08-18 | 2020-11-24 | 李英敏 | 汽车内饰塑胶件及其双重固化uv涂层组合物 |
CN114806393A (zh) * | 2022-05-27 | 2022-07-29 | 湖南宏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汽车内饰用一涂加色高光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6785A (zh) * | 2011-04-19 | 2012-10-2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固化涂料组合物及其固化方法 |
CN104987828A (zh) * | 2015-06-09 | 2015-10-21 | 广州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有色uv固化塑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66901A (zh) * | 2016-08-27 | 2017-02-01 | 彩城(惠州)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固化着色uv纳米涂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0077987A (ko) * | 2003-03-03 | 2004-09-08 | 주식회사 금강고려화학 | 2액형 자동차용 투명 도료 조성물 |
-
2018
- 2018-09-18 CN CN201811090760.0A patent/CN1092804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6785A (zh) * | 2011-04-19 | 2012-10-2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固化涂料组合物及其固化方法 |
CN104987828A (zh) * | 2015-06-09 | 2015-10-21 | 广州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有色uv固化塑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66901A (zh) * | 2016-08-27 | 2017-02-01 | 彩城(惠州)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固化着色uv纳米涂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80478A (zh) | 2019-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97925B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有色双重固化uv涂料 | |
CN109280477B (zh) | 一种有色双重固化uv涂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1073427B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形成的漆膜 | |
CN102153899B (zh) | 紫外线可固化水性有色涂料组合物 | |
CN1935917B (zh) | 一种底层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多层涂层 | |
CN107083150B (zh) | 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467647B (zh) | 高耐水高耐醇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 |
CN106634555B (zh) | 一种uv双固化汽车修补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80478B (zh) | 一种汽车内饰用uv涂料的使用方法 | |
CN104987828A (zh) | 有色uv固化塑胶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149727A (zh) | 一种木门用全uv涂装体系及制备方法与涂装工艺 | |
CN110964415A (zh) | 聚酯清面漆 | |
CN113845834A (zh) | 一种真空镀膜涂层及其涂装方法 | |
CN101314684A (zh) | 一种单组分氟碳银粉烤漆及其制备方法、专用稀释剂和使用方法 | |
CN101735675A (zh) | 用于办公家具的紫外光喷涂哑光清漆 | |
CN108384419B (zh) | 高附着力低温修补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082944B (zh) | 一种超高耐水煮性能的双重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616034B (zh) | 一种汽车外饰件车灯抗雾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形成的漆膜 | |
CN108276886A (zh) | 一种低voc的超固化修补清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35475B (zh) | 一种uv光固化塑料漆 | |
CN107641455B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抗指纹uv涂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1410881A (zh) | 一种塑料件一体化涂装油漆及其制备方法和涂装方法 | |
CN114316783B (zh) | 一种真空溅镀不锈钢的uv光固化涂料 | |
CN115572527A (zh) | 一种易重涂丙烯酸改性uv罩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300685A (zh) | 一种气雾型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