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4603B - 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74603B CN109274603B CN201811009771.1A CN201811009771A CN109274603B CN 109274603 B CN109274603 B CN 109274603B CN 201811009771 A CN201811009771 A CN 201811009771A CN 109274603 B CN109274603 B CN 1092746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ocol
- port
- network node
- software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5—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ing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60—Software-defined switches
- H04L49/602—Multilayer or multiprotocol switching, e.g. IP swi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63—Intermediate storage in different physical parts of a node o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与可软件定义的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将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通过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如果需要,则将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并发送给目的端口,不需要外置桥接设备,通过该软件定义的网络交换设备就可以支持多种异构协议之间的数据互连,从而简化了网络部署,便于管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边缘计算和视频监控等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中通常存在异构协议数据之间的互连需求,如Ethernet、FC、PCIE、RapidIO等协议数据之间,普遍采用刚性的协议桥接技术。为了完成不同协议之间的数据通信,互连系统通常包括如下部分:协议A交换设备、协议B交换设备、协议C交换设备、协议AB桥接设备、协议AC桥接设备和协议BC桥接设备,假设该系统包括三种异构协议,即A协议、B协议和C协议。其中,协议A交换设备用于进行N1(N1≥2)个不同设备(网络节点设备)之间进行互连互通的交换设备;协议C交换设备用于进行N3(N3≥2)个不同设备(网络节点设备)之间进行互连互通的交换设备;协议AB桥接设备用于进行协议A与协议B之间的协议转换;协议AC桥接设备用于进行协议A与协议C之间的协议转换;协议BC桥接设备用于进行协议B与协议C之间的协议转换;三种异构协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需要单一协议交换机和协议转换桥接设备。
在异构协议之间进行数据互连互通时,由于交换设备支持的协议类型固定,要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数据交互,需要采用特定的桥接设备进行协议格式翻译和语义转换,桥接设备通常只能实现特定两种协议之间的转换,多种异构协议间的桥接导致设备种类繁多,给网络的部署带来了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异构协议数据的互连方法和装置,不需要外置桥接设备,通过软件定义的网络交换设备就可以支持多种异构协议之间的数据互连,从而简化了网络部署,便于管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应用于网络交换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所述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
将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所述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
通过所述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所述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
如果需要,则将所述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所述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并发送给所述目的端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包括:
如果不需要,则将所述数据包直接发送给所述目的端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交换设备所连接的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的数量及类型确定交换规模和交换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交换设备的端口数量确定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的最大连接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包括存储设备、处理设备和/或交换设备;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定义为单一协议交换机或者混合协议交换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装置,包括端口模块组、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和协议无关交换模块,所述端口模块组包括多个端口模块,所述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包括多个协议解析转换模块,所述端口模块、所述协议解析转换模块和所述协议无关交换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端口模块,用于确定与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将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所述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所述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如果需要,则将所述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所述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
所述协议无关交换模块,用于将封装成所述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端口。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协议无关交换模块,还用于在需要进行协议转换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包直接发送给所述目的端口。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端口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交换设备所连接的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的数量及类型确定交换规模和交换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端口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交换设备的端口数量确定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的最大连接数量。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配置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端口模块组、所述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和所述协议无关交换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与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将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通过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如果需要,则将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并发送给目的端口,不需要外置桥接设备,通过网络节点就可以支持多种异构协议之间的数据互连,从而简化了网络部署,便于管理。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组网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多种组网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混合协议组网系统示意图。
图标:
10-网络交换设备;20-配置管理模块;30-端口模块组;31-端口模块;40-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41-协议解析转换模块;50-协议无关交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1,应用于网络交换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与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
这里,此处的端口可以作为源端口,也可以作为目的端口。
步骤S102,将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
具体地,根据各网络节点设备的协议类型及组网需求,通过配置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及其各端口协议类型和交换模式,使各端口与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的协议类型相同,并满足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的组网需求。
网络交换设备根据连接的网络节点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各个端口数据的传输速率、绑定模式的软件定义等,以使各端口与其所连接的网络节点设备正常建立连接。
步骤S103,通过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步骤S104,根据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如果需要,则执行步骤S105;如果不需要,则执行步骤S106;
步骤S105,将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并发送给目的端口;
这里,数据包封装成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后,发送给目的端口,从而进入目的设备,完成后续处理。
步骤S106,将数据包直接发送给目的端口。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根据网络交换设备所连接的网络节点设备的数量及类型确定交换规模和交换模式。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根据网络交换设备的端口数量确定网络节点设备的最大连接数量。
进一步的,网络节点设备包括存储设备、处理设备和/或交换设备;网络交换设备定义为单一协议交换机或者混合协议交换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包括:确定与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将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通过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如果需要,则将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并发送给目的端口,不需要外置桥接设备,通过软件定义的网络交换设备就可以支持多种异构协议之间的数据互连,从而简化了网络部署,便于管理。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装置示意图。
参照图2,该装置包括网络交换设备10,网络交换设备10包括端口模块组30、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40和协议无关交换模块50,端口模块组30包括多个端口模块31,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40包括多个协议解析转换模块41,端口模块31、协议解析转换模块41和协议无关交换模块50依次连接;
这里,网络交换设备10可以为软件定义互连装置,本申请在物理层实现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可编程可配置,通过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可重构配置通道对软件定义互连装置进行初始化配置以及内部混合粒度可编程单元进行重构,从而实现交互模式的软件定义、各个端口的协议类型、传输速率和端口绑定模式等的软件定义,从而使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各个端口与其互连的网络节点设备的协议类型一致,从而进行正常数据通信。
端口模块31,用于确定与网络交换设备10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将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
协议解析转换模块41,用于通过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如果需要,则将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
协议无关交换模块50,用于将封装成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的数据包发送给目的端口。即用于各端口之间的数据交换。
进一步的,协议无关交换模块50还用于在需要进行协议转换的情况下,将数据包直接发送给目的端口。
进一步的,端口模块31还用于根据网络交换设备所连接的网络节点设备的数量及类型确定交换规模和交换模式。
进一步的,端口模块31还用于根据网络交换设备的端口数量确定网络节点设备的最大连接数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配置管理模块20用于将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发送到端口模块组30、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40和协议无关交换模块5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装置,包括:确定与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将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通过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如果需要,则将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并发送给目的端口,不需要外置桥接设备,通过软件定义的网络交换设备就可以支持多种异构协议之间的数据互连,从而简化了网络部署,便于管理。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组网系统示意图。
参照图3,与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相连的Ax、Bx和Cx协议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A1、B1和C3协议类型均为PCIe,其他协议类型均为FC,或者A1为FC,其他为RapidIO,或者所有协议均为FC、PCIe或者RapidIO;此处并不限于上述协议,还可以包括其他协议。其中,设备即为网络节点设备。
网络节点设备包括存储设备、处理设备和/或交换设备;网络交换设备为软件定义互连装置。
配置设备用于管理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管理平台,内置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初始化程序和配置程序等。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多种组网系统示意图。
参照图4,软件定义互连装置可以为单一协议互连设备,其所连接的各网络节点设备协议类型相同,实现对任意协议的单独组网。其中,网络节点设备的数量根据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端口数量确定。在图(a)中,软件定义互连装置与多个网络节点设备—交换机,以及多个网络节点设备相连接,它们的协议类型均为A。
在图(b)中,软件定义互连装置与多个网络节点设备—交换机,以及多个网络节点设备相连接,它们的协议类型均为B。
在图(c)中,软件定义互连装置与多个网络节点设备—交换机,以及多个网络节点设备相连接,它们的协议类型均为C。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混合协议组网系统示意图。
参照图5,混合协议组网系统包括无协议转换组网和有协议转换组网,图(a)为无协议转换组网,软件定义互连装置可连接N(N≥2)种协议类型的网络节点设备或者网络节点设备—交换机,在同一个软件定义互连装置中实现N(N≥2)种不同协议类型的设备或网络节点设备—交换机的单独通信,一个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相当于N个固定协议交换设备。
图(b)为有协议转换组网,N(N≥2)个网络节点设备或者网络节点设备—交换机的协议类型不完全相同,为了实现异构协议类型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需在软件定义互连装置内实现N个异构协议两两之间的协议转换。
例如,某系统内需要支持4种不同协议的N(N≥2,N=ΣNi)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其中PCIe协议设备数量为N1、RapidIO协议设备数量为N2、FC协议设备数量为N3、Ethernet协议设备数量为N4。
在有协议转换的情况下,首先对各个端口进行软件定义,根据端口连接的设备协议类型分别对N个端口进行配置,该软件定义互连装置共支持四种异构协议;每个通道的速率根据所连接设备的需求进行配置,可配置成四种协议所支持的典型频率1.25Gbps\2.125Gbps\3.125Gbps\4.25Gbps\5Gbps\6.25Gbps\8.5Gbps\10.3125Gbps\12.5Gbps,同步对每个端口的通道绑定模式进行定义,支持1x\2x\4x\8x\16x等多种协议要求的通道绑定模式;在软件定义互连装置内支持4种协议之间的互连互通(即支持12种协议转换方式),根据每个通道的需求定义其协议转换方式;根据端口数量定义互连装置内交换规模同时定义交换模式,以满足各端口之间数据传输的需求;在完成协议转换之后,数据通过协议无关交换模块进入相应的端口,到达指定的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
在无协议转换的情况下,将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看做实现了四个单一协议的交换机,不同协议类型设备之间不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其具体的过程如下:在软件定义互连装置内,首先对各个端口进行软件定义,根据端口连接的设备协议类型分别对N个端口进行配置,该互连装置共支持四种异构协议;每个通道的速率根据所连接设备的需求进行配置,可配置成四种协议所支持的典型频率1.25Gbps\2.125Gbps\3.125Gbps\4.25Gbps\5Gbps\6.25Gbps\8.5Gbps\10.3125Gbps\12.5Gbps,同步对每个端口的通道绑定模式进行定义,支持1x\2x\4x\8x\16x等多种协议要求的通道绑定模式;在判断不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后,可以直接进入协议无关交换模块,到达目的设备,实现单协议数据的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的形式共同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和配置信息用以使得软件定义互连装置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交换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所述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
将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所述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
通过所述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所述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
如果需要,则将所述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所述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并发送给所述目的端口;
所述网络交换设备为软件定义互连装置,在物理层实现所述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可编程可配置,通过所述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可重构配置通道对所述软件定义互连装置进行初始化配置以及内部混合粒度可编程单元进行重构,实现交互模式的软件定义,实现各个所述端口的协议类型、传输速率和端口绑定模式的软件定义,从而使所述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各个所述端口与各个所述端口互连的网络节点设备的协议类型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包括:
如果不需要,则将所述数据包直接发送给所述目的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交换设备所连接的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的数量及类型确定交换规模和交换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交换设备的端口数量确定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的最大连接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包括存储设备、处理设备和/或交换设备;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定义为单一协议交换机或者混合协议交换机。
6.一种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网络交换设备,所述网络交换设备包括端口模块组、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和协议无关交换模块,所述端口模块组包括多个端口模块,所述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包括多个协议解析转换模块,所述端口模块、所述协议解析转换模块和所述协议无关交换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端口模块,用于确定与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的多个网络节点设备分别对应的端口;将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每个端口根据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配置,得到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网络节点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对所述端口的端口速率进行配置,得到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每个端口接收所连接网络节点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所述数据包的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如果需要,则将所述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封装成所述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
所述协议无关交换模块,用于将封装成所述目的端口的协议类型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端口;
所述网络交换设备为软件定义互连装置,在物理层实现所述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可编程可配置,通过所述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可重构配置通道对所述软件定义互连装置进行初始化配置以及内部混合粒度可编程单元进行重构,实现交互模式的软件定义,实现各个所述端口的协议类型、传输速率和端口绑定模式的软件定义,从而使所述软件定义互连装置的各个所述端口与各个所述端口互连的网络节点设备的协议类型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无关交换模块,还用于在需要进行协议转换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包直接发送给所述目的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交换设备所连接的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的数量及类型确定交换规模和交换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交换设备的端口数量确定所述网络节点设备的最大连接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端口模块组、所述协议解析转换模块组和所述协议无关交换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9771.1A CN109274603B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 |
US16/402,968 US20200076925A1 (en) | 2018-08-29 | 2019-05-03 | Software-defined Inter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terogeneous Protocol Data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9771.1A CN109274603B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74603A CN109274603A (zh) | 2019-01-25 |
CN109274603B true CN109274603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65154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09771.1A Active CN109274603B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076925A1 (zh) |
CN (1) | CN1092746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77612B (zh) * | 2020-05-08 | 2020-08-07 | 常州楠菲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报文处理策略生成方法、系统及介质 |
CN111654454B (zh) * | 2020-06-23 | 2022-04-19 |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Crossbar的双模混合交换装置和方法 |
CN112395233A (zh) * | 2020-11-30 | 2021-02-23 |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 基于cpu和sdi芯片的软件定义交换系统及方法 |
CN112765915B (zh) * | 2020-12-21 | 2023-06-23 | 上海逸集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端口的连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WO2022147792A1 (zh) * | 2021-01-08 | 2022-07-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换系统、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
CN113242248B (zh) * | 2021-05-10 | 2022-03-25 | 重庆邮电大学 | 工业异构网络高速协议转换装置及并行处理单元 |
CN115442451A (zh) * | 2022-09-02 | 2022-12-06 | 苏州工业园区慧鱼科技有限公司 | 图像信号传输方法、显示装置测试设备 |
CN119276814A (zh) * | 2023-07-04 | 2025-0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换机、交换机柜和数据交换方法 |
CN116846517B (zh) * | 2023-08-31 | 2024-01-02 | 之江实验室 | 一种网络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7566A (zh) * | 2012-09-06 | 2013-01-02 |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 一种可软件定制的物联网智能网关 |
CN107666483A (zh) * | 2017-09-19 | 2018-02-06 | 安徽三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种接口的多协议的转换装置 |
CN107980215A (zh) * | 2016-08-31 | 2018-05-01 |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协议转换器及协议转换方法 |
CN108055290A (zh) * | 2018-02-07 | 2018-05-18 |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 异构协议网络系统及其数据交换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94550B1 (en) * | 2001-08-30 | 2007-03-20 | Sanera Systems, Inc. | Providing a single hop communication path between a storage device and a network switch |
DE10241197A1 (de) * | 2002-09-05 | 2004-03-25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m Weiterleiten von Signalisierungsnachrichten und zugehörige Komponenten |
CN1816003A (zh) * | 2005-02-06 | 2006-08-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异种链路协议的通信方法及其设备 |
US9571610B2 (en) * | 2013-03-15 | 2017-02-1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ynamic port type detection |
-
2018
- 2018-08-29 CN CN201811009771.1A patent/CN109274603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03 US US16/402,968 patent/US2020007692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7566A (zh) * | 2012-09-06 | 2013-01-02 |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 一种可软件定制的物联网智能网关 |
CN107980215A (zh) * | 2016-08-31 | 2018-05-01 |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协议转换器及协议转换方法 |
CN107666483A (zh) * | 2017-09-19 | 2018-02-06 | 安徽三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种接口的多协议的转换装置 |
CN108055290A (zh) * | 2018-02-07 | 2018-05-18 |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 异构协议网络系统及其数据交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076925A1 (en) | 2020-03-05 |
CN109274603A (zh) | 2019-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74603B (zh) | 异构协议数据之间基于软件定义的互连方法和装置 | |
CN104823417B (zh) | 由OpenFlow交换机和其它可编程交换机组成的混合网络的变换和统一控制 | |
CN105072513B (zh) | 支持多种传输交换模式的光网络控制方法 | |
TWI848291B (zh) | 算力資源調度的方法以及相關裝置 | |
CN110366276B (zh) | 服务化架构基站 | |
CN103401786A (zh) | 网络拓扑建立、路径控制、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系统 | |
EP2608459A2 (en) | Router, virtual cluster router system and establishion method thereof | |
WO2021189994A1 (zh) | 基于FlexE传输业务流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9314667A (zh) | Sdn接口设备 | |
CN104798352A (zh) | 用于不同的独立交换域的集中式控制与管理平面 | |
Tang et al. | 5G‐based smart healthcare system designing and field trial in hospitals | |
CN115348637A (zh) | 网络拓扑结构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
CN110535788B (zh) | 多协议控制器和多协议交换芯片 | |
CN104092684A (zh) | 一种OpenFlow协议支持VPN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3271653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843291A (zh)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程序 | |
Tao et al. | Reconfigurable optical crosshaul architecture for 6G radio access networks | |
CN106604359A (zh) | 手机与多个车载WiFi的组网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WiFi设备 | |
EP3107231B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765801B (zh) | 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
CN105681151A (zh) | 实现QinQ的方法、系统、OLT设备及电子设备 | |
JP7486597B2 (ja) | ダイアルアップ・パケット処理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要素、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
CN116193299A (zh) | 业务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4697217A (zh) | 一种实现容器跨子网通信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
CN112840623B (zh) | 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及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