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36537B - 爆震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爆震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36537B CN109236537B CN201811415756.7A CN201811415756A CN109236537B CN 109236537 B CN109236537 B CN 109236537B CN 201811415756 A CN201811415756 A CN 201811415756A CN 109236537 B CN109236537 B CN 1092365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vance angle
- engine
- ignition advance
- offset value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74 det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5/00—Advancing or retarding ignition; Control therefor
- F02P5/04—Advancing or retarding ignition; Control therefor automatically, as a function of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engine or vehicle or of the atmospheric conditions
- F02P5/145—Advancing or retarding ignition; Control therefor automatically, as a function of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engine or vehicle or of the atmospheric conditions using electrical means
- F02P5/15—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F02P5/152—Digital data processing dependent on pink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5/00—Electrical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D41/00 - F02D4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Ignition Tim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震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采用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所述发动机的点火;周期性地获取所述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爆震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发动机吸入燃气混合物后,在压缩行程还未到达设计的点火位置,燃气混合物却点火燃烧。此时,燃烧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与活塞运动的方向相反,引起发动机震动,这种现象称为爆震。
爆震对于发动机来说是非常有害的现象,主要的害处是: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噪音加大、汽车舒适性变差、排放恶化,最为严重的时候会引起敲缸、发动机熄火以及发动机机械部件破坏,给车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发动机的爆震通常是在售前进行规避。具体地,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 Unit,ECU))采集样机(发动机)或样车(整车)搭载的爆震传感器的信号,依据爆震传感器信号辨识当前燃烧循环是否出现了因点火提前角设定的不合理所引发的爆震情况,并基于是否发生爆震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节。
但是,由于生产制造公差的不可避免性、燃油品质特性的差异以及ECU标定数据覆盖性不足,同时,也考虑到发动机的长期使用,使得燃烧室内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发动机本体硬件磨损老化等不利因素效应对燃烧的影响,难以避免在汽车售后发动机仍有爆震问题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爆震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汽车售后发动机的爆震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爆震控制方法,所述爆震控制方法包括:
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采用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所述发动机的点火;
周期性地获取所述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
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查找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从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选出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包括:
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当前是否发生爆震,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按照步长值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以修改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所述发动机的点火;
再次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发生爆震;
当判断结果与上一次判断结果不同时,停止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停止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后,且所述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将调节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替换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原有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爆震控制装置,所述爆震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修正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所述发动机的点火;
获取模块,用于周期性地获取所述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查找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从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选出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当前是否发生爆震,得到判断结果;
调节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按照步长值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所述修正模块,还用于以修改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所述发动机的点火;
所述判断子模块,还用于再次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发生爆震;
所述调节子模块,还用于当判断结果与上一次判断结果不同时,停止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停止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后,且所述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将调节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替换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原有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爆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如前所述任一所述的爆震控制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爆震控制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爆震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如前所述任一所述的爆震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的初始值,然后周期性地获取所述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并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从而使得发动机不再发生爆震。该方案属于动态调整过程,不但可以解决发动机的爆震问题,而且不受生产制造公差、燃油品质特性的差异、ECU标定数据覆盖性不足、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发动机本体硬件磨损老化等不利因素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爆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爆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调节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爆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爆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爆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爆震控制方法可以由汽车内的ECU执行。参见图1,该爆震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ECU通过获取发动机的转速、进气歧管压力、充气效率、负荷等数据,来判断发动机是否平稳运行。例如,ECU通过判断转速和负荷是否匹配来确定发动机是否平稳运行;当转速和负荷匹配时,判断发动机平稳运行,当转速和负荷不匹配时,判断发动机非平稳运行。其中,ECU中预设有转速和负荷的匹配关系,ECU根据该匹配关系判断转速和负荷是否匹配。如转速为2000rpm,负荷为85%,此时ECU根据转速和负荷的匹配关系判断转速和负荷匹配,进而判断发动机运行平稳。
当然,以上仅为举例,还可以同时采用多个参数来判断发动机工作是否平稳。这里的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步骤102:采用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点火提前角进行发动机的点火。
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因此,设定点火提前角也即设定了点火的时刻。
步骤103:周期性地获取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
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中间,以四缸机为例,爆震传感器可以安装在2缸和3缸之间。爆震传感器的作用是用来测定发动机抖动度,当发动机产生爆震时,将发动机抖动度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给ECU。
ECU周期性地采集该爆震传感器信号,例如每1秒采集一次爆震传感器信号。
步骤104: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
这里,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可以是指:当爆震传感器信号指示发生爆震时,按照步长减小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当爆震传感器信号指示未发生爆震时,按照步长增大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重复执行该步骤,直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这里爆震临界值是指,使得发动机不发生爆震,且如果继续减小或增大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又会重新发生爆震的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的初始值,然后周期性地获取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并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从而使得发动机不再发生爆震。该方案属于动态调整过程,不但可以解决发动机的爆震问题,而且不受生产制造公差、燃油品质特性的差异、ECU标定数据覆盖性不足、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发动机本体硬件磨损老化等不利因素影响。
另外,该方法仅在ECU中增加自适应控制策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的调节可在用户使用车辆的过程中自动完成,无需对当前的硬件进行变更,能够有效控制产品成本。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爆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该爆震控制方法可以由汽车内的ECU执行,该爆震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0:获取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
爆震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中间,以四缸机为例,爆震传感器可以安装在2缸和3缸之间。爆震传感器的作用是用来测定发动机抖动度,当发动机产生爆震时,发动机会发生抖动,爆震传感器将发动机抖动度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给ECU。
步骤201:判断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是否正常。
当爆震传感器信号正常时,执行步骤202;当获取爆震传感器信号不正常时,结束流程。
当爆震传感器信号不正常时,可以输出信号报警,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对爆震传感器信号进行检修。
爆震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有一个数值范围,根据上述数值范围,ECU可以判断爆震传感器信号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由于在出现短路、断路等情况时,爆震传感器信号的范围也是已知的,因此,当ECU判断出爆震传感器信号不正常时,可以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是否在短路、断路等信号范围内,来确定爆震传感器是否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进而根据确定出的故障类型输出对应的报警信号,如短路或者短路报警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应确保爆震传感器工作状态正常,如果爆震传感器出现异常,对爆震判断反馈的信号失去参考价值,会对ECU爆震自适应控制产生错误导向,故在此情况下,爆震自适应调节不予进行,待检查维修后,确保该爆震传感器信号合理后,再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202:判断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ECU通过获取发动机的转速、进气歧管压力、充气效率、负荷等数据,来判断发动机是否平稳运行。例如,ECU通过判断转速和负荷是否匹配来确定发动机是否平稳运行;当转速和负荷匹配时,判断发动机平稳运行,当转速和负荷不匹配时,判断发动机非平稳运行。其中,ECU中预设有转速和负荷的匹配关系,ECU根据该匹配关系判断转速和负荷是否匹配。如转速为2000rpm,负荷为85%,此时ECU根据转速和负荷的匹配关系判断转速和负荷匹配,进而判断发动机运行平稳。并且,通过周期性地判断,可以确定出当前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阈值,例如,连续多次判断均为发动机平稳运行,且这多次判断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阈值,则说明当前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当然,以上仅为举例,还可以同时采用多个参数来判断发动机工作是否平稳。这里的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步骤203: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可以包括:
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查找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从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选出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例如,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均分为多个区间,如下表1、表2所示。根据表1和表2可以设计如表3所示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定义了任意转速区间和任意负荷区间的组合所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只需要确定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所在的区间,即可从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查找出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表1(最高转速以6000rpm为例)
其中,转速分为12个区间,其中第0区间为0-1000rpm,第1区间为1000-1500rpm,……第11区间为大于6000rpm。
表2(最高负荷以100%为例)
负荷(%)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序号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其中,负荷分为11个区间,其中第0区间为0-10%,第1区间为10%-20%,……第10区间为100%。
表3
区域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0 | ||||||||||||
1 | ||||||||||||
2 | ||||||||||||
3 | ||||||||||||
4 | ΔCrk<sub>54</sub>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表3中第一行序号表示转速所在区间,第一列序号表示负荷所在区间。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的划分基于转速区间和负荷区间两个特征参数,共计132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初始值均可以设为0,单位为曲轴转角。各个区间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的取值分别为ΔCrki,i=1,2,…132,ΔCrki的可调节范围值在[-Δ,Δ]之间。
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可以确定转速和负荷各自所在的区间;根据转速和负荷各自所在的区间查表,得到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例如,转速所在区间为第5区间,负荷所在区间为第4区间,则查表3得到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为ΔCrk54。
在判断出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ECU关闭发动机的闭环反馈功能,避免与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适配方案冲突。其中,闭环反馈功能也是由ECU控制实现的,在该功能中ECU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发生爆震,并在发生爆震时,快速减小点火提前角,在未发生爆震时,缓慢增大点火提前角。这种方式需要不断调节,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本申请的方案在确定出各个转速区间和负荷区间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后,只需要进行微调,节省了后续调整的时间,使得发动机运行更稳定。
当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不大于第一阈值时,则不执行步骤203,等待下一次判断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的结果。
步骤204:采用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点火提前角进行发动机的点火。
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因此,设定点火提前角也即设定了点火的时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点火提前角为一基准值,该基准值保存在ECU中,在爆震控制过程中ECU可以直接使用该点火提前角。其中,点火提前角可以提前通过试验获得。
步骤205:周期性地获取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
ECU周期性地采集该爆震传感器信号,例如每1秒采集一次爆震传感器信号。每次采集爆震传感器信号后,按照步骤206的方式进行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调节。
其中,爆震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步骤206: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
这里,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可以是指:当爆震传感器信号指示发生爆震时,按照步长减小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当爆震传感器信号指示未发生爆震时,按照步长增大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重复执行该步骤,直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这里爆震临界值是指,使得发动机不发生爆震,且如果继续减小或增大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又会重新发生爆震的值。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调节方法流程图。参见图3,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可以包括:
步骤S1、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当前是否发生爆震,得到判断结果;当判断结果为发生爆震时,执行步骤S2;当判断结果为未发生爆震时,执行步骤S3。
其中,爆震传感器将发动机内的震动转化为电压值,ECU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的电压值高低,即可确定当前是否发生爆震。
步骤S2、将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减小一个步长值。
步骤S3、将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增加一个步长值。
其中,步骤S2和步骤S3中的步长值相同。步长值可与ECU采用的闭环反馈功能的步长相同,便于ECU设计。
步骤S4、以修改后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点火提前角进行发动机的点火。
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每一次燃烧循环都包括点火冲程,在点火冲程执行上述发动机的点火动作。
步骤S5、再次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发生爆震。
ECU周期性地采集爆震传感器信号,并判断发动机内是否发生爆震。这里爆震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周期大于或者等于一个燃烧循环的时间,从而保证两次判断是否发生爆震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一个燃烧循环的时间。
步骤S6、当判断结果与上一次判断结果不同时,停止调节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例如,在步骤S1中,判断结果为发生爆震,步骤S6中判断结果为不再发生爆震,则停止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以此时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作为后续该爆震传感器信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步骤S1中,判断结果为未发生爆震,步骤S6中判断结果为发生爆震,则停止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以上一个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当前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调节前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作为后续该爆震传感器信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进一步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存在一个范围值,该范围值与点火提前角的范围相关。因此,在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的过程中,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调节后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是否超出该范围值,如果调节后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超出该范围值,则停止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以此时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作为后续该爆震传感器信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如果调节后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未超出该范围值,则继续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进一步地,该范围值可以应参照发动机各个运行工况,依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来设计,例如不同的发动机转速区间和负荷区间对应不同的范围值。也可以所有的转速区间和负荷区间对应同一个范围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ECU获取爆震传感器信号,对当前发动机缸内燃烧予以评估判断,实施对点火提前角的适配调节,从而实现各种工作模式下的爆震自适应控制。
步骤207:在停止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后,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将调节后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替换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原有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将调节后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替换掉表3中原来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使得下次调节周期变得更短。
如果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不大于第二阈值,则不将调节后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保存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ECU丢弃当前适配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不对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进行替换,避免稳定燃烧持续期过短产生的偶发因素导致不合理的适配结果。
例如,在停止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ΔCrk54后,如果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不大于第二阈值,则不更改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ΔCrk54。
其中,第二阈值的时间应能覆盖当前工况下若干个燃烧循环,以便更好的评估燃烧状态,保证在若干个燃烧循环中爆震倾向未增大时,才采用该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的初始值,然后周期性地获取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并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从而使得发动机不再发生爆震。该方案属于动态调整过程,不但可以解决发动机的爆震问题,而且不受生产制造公差、燃油品质特性的差异、ECU标定数据覆盖性不足、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发动机本体硬件磨损老化等不利因素影响。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爆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爆震控制装置包括:确定模块301、修正模块302、获取模块303和调节模块304。
其中,确定模块301,用于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修正模块302,用于采用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点火提前角进行发动机的点火;
获取模块303,用于周期性地获取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
调节模块304,用于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301,用于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查找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从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选出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调节模块304,包括:
判断子模块341,用于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当前是否发生爆震,得到判断结果;
调节子模块342,用于根据判断结果,按照步长值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修正模块302,还用于以修改后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点火提前角进行发动机的点火;
判断子模块341,还用于再次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发生爆震;
调节子模块342,还用于当判断结果与上一次判断结果不同时,停止调节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305,用于在停止调节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后,且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将调节后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替换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原有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306,用于判断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是否正常;
当获取爆震传感器信号正常时,判断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爆震控制装置在进行爆震控制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爆震控制装置与爆震控制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爆震控制装置400的结构框图。该终端400可以是车载终端,包括前述ECU。
示例性地,终端40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4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4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4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4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爆震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4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4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4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404、触摸显示屏405、摄像头406、音频电路407、定位组件408和电源409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4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4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4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4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4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4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4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4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4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4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4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4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4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4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为一个,设置终端4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终端4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终端4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4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405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4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4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
音频电路4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4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4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终端4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401或射频电路4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4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408用于定位终端4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4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俄罗斯的格雷纳斯系统或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409用于为终端4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4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4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40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10。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10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411、陀螺仪传感器412、压力传感器413、指纹传感器414、光学传感器414以及接近传感器41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4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爆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震控制方法包括:
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其中,在判断出所述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关闭发动机的闭环反馈功能;
采用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所述发动机的点火;
周期性地获取所述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
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其中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包括:
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当前是否发生爆震,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按照步长值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其中,所述判断结果为发生爆震时,将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减小一个步长值;所述判断结果为未发生爆震时,将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增加一个步长值;
以修改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所述发动机的点火;
再次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发生爆震;
当判断结果与上一次判断结果不同时,停止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其中,如果判断结果为未发生爆震,则以此时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作为后续该爆震传感器信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发生爆震,则以上一个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作为后续该爆震传感器信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查找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从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选出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停止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后,且所述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将调节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替换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原有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4.一种爆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震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其中,在判断出所述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关闭发动机的闭环反馈功能;
修正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所述发动机的点火;
获取模块,用于周期性地获取所述发动机中的爆震传感器信号;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直到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达到爆震临界值,其中,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当前是否发生爆震,得到判断结果;
调节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按照步长值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其中,所述判断结果为发生爆震时,将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减小一个步长值;所述判断结果为未发生爆震时,将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增加一个步长值;
所述修正模块,还用于以修改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进行所述发动机的点火;
所述判断子模块,还用于再次根据所述爆震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发生爆震;
所述调节子模块,还用于当判断结果与上一次判断结果不同时,停止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其中,如果判断结果为未发生爆震,则以此时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作为后续该爆震传感器信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发生爆震,则以上一个点火提前角偏移值作为后续该爆震传感器信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查找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从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选出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停止调节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后,且所述发动机平稳运行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将调节后的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替换所述点火提前角偏移值对照表中原有的点火提前角偏移值。
7.一种爆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爆震控制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爆震控制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爆震控制装置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爆震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15756.7A CN109236537B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爆震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15756.7A CN109236537B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爆震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36537A CN109236537A (zh) | 2019-01-18 |
CN109236537B true CN109236537B (zh) | 2020-08-04 |
Family
ID=65074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15756.7A Active CN109236537B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爆震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365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82241B (zh) * | 2020-12-29 | 2022-10-04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发动机点火正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982806B (zh) * | 2021-10-22 | 2022-10-21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263557A (zh) * | 2021-12-24 | 2022-04-01 | 重庆美沣秦安汽车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混动汽车发动机点火提前角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
CN116305969B (zh) * | 2023-03-23 | 2024-10-18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的燃烧参数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31565A (en) * | 1979-03-30 | 1980-10-13 | Yamaha Motor Co Ltd | Control method of ignition advance angl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S5759056A (en) * | 1980-09-25 | 1982-04-09 | Toyota Motor Corp | Ignition timing control method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FR2511435B1 (fr) * | 1981-08-11 | 1986-06-06 | Marchal Equip Auto | Procede de modification de l'angle de decalage d'allumage pour eviter le cliquetis dans 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et dispositif correspondant |
JPH07101027B2 (ja) * | 1986-12-26 | 1995-11-01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点火時期制御装置 |
GB8721688D0 (en) * | 1987-09-15 | 1987-10-21 | Lucas Ind Plc |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
DE10043693A1 (de) * | 2000-09-04 | 2002-03-14 | Bosch Gmbh Robert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nd entsprechende Vorrichtung |
JP4301993B2 (ja) * | 2004-04-27 | 2009-07-22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ガスエンジン及び点火時期制御・記憶装置 |
-
2018
- 2018-11-26 CN CN201811415756.7A patent/CN10923653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36537A (zh) | 2019-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36537B (zh) | 爆震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00128617A1 (en) | Two Stage Role Switch For Fully Wireless Earbuds | |
US20220264282A1 (en) | Nan-based cluster mer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 |
CN113738555B (zh) | 点火角修正方法及装置 | |
CN110381410B (zh) | 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蓝牙耳机及存储介质 | |
KR20190124534A (ko) | Wi-Fi 통신 및 모바일 핫스팟 통신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 |
US11487497B2 (en) | Audio out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speed of audio data thereof | |
CN114826463A (zh) |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车载设备 | |
CN113982806B (zh) | 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1134178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uning assistance for a motorcycle | |
KR102383262B1 (ko) | 크랭크 센서의 노이즈 보상 방법 | |
CN115102457A (zh) | 力矩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CN112104384B (zh) | 用于优化天线的性能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及其方法 | |
KR20210128118A (ko) | 거리 측정과 관련된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
CN106231470A (zh) | 一种缩短主动降噪耳机开发周期的方法及主动降噪耳机 | |
CN113407076A (zh) | 启动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A3117711A1 (en) | Turbo-boost control system | |
CN116753082A (zh) | 发动机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8354204B (zh) | 对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5827973A (zh) | 一种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12167191B2 (en) |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
US20240080407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imag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CN109873950B (zh) | 一种图像修正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102785619B1 (ko) | 무선 통신 채널을 통한 주기적인 측위 통신을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118604586B (zh) | 芯片测试电路、方法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