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233913A - 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33913A
CN109233913A CN201811237216.4A CN201811237216A CN109233913A CN 109233913 A CN109233913 A CN 109233913A CN 201811237216 A CN201811237216 A CN 201811237216A CN 109233913 A CN109233913 A CN 109233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rubbish
reaction
liquid fue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72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uada Sunny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uada Sunny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uada Sunny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uada Sunny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372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3391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2224 priority patent/WO20200823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233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33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46Gasification of granular or pulverulent flues in suspension
    • C10J3/54Gasification of granular or pulverulent fuels by the Winkler technique, i.e. by fluidisation
    • C10J3/56Apparatus;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of undefined composition from oxides of carbon
    • C10G2/3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of undefined composition from oxides of carbon from carbon monoxide with hydrogen
    • C10G2/32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of undefined composition from oxides of carbon from carbon monoxide with hydrogen with the use of catalysts
    • C10G2/34Apparatus, reactors
    • C10G2/341Apparatus, reactors with stationary catalyst b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KPURIFYING OR 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2Removal of contaminants
    • C10K1/003Removal of contaminants of acid contaminants, e.g. acid gas remov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KPURIFYING OR 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2Removal of contaminants
    • C10K1/003Removal of contaminants of acid contaminants, e.g. acid gas removal
    • C10K1/004Sulfur containing contaminants, e.g. hydrogen sulf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KPURIFYING OR 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0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1/08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by washing with liquids; Reviving the used wash liquors
    • C10K1/10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by washing with liquids; Reviving the used wash liquors with aqueous liquids
    • C10K1/12Purifying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by washing with liquids; Reviving the used wash liquors with aqueous liquids alkaline-reacting including the revival of the used wash liqu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KPURIFYING OR 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 C10K3/00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to produce an improved fuel, e.g. one of different calorific value, which may be free from carbon monoxide
    • C10K3/02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to produce an improved fuel, e.g. one of different calorific value, which may be free from carbon monoxide by catalytic treatment
    • C10K3/04Modif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to produce an improved fuel, e.g. one of different calorific value, which may be free from carbon monoxide by catalytic treatment reducing the carbon monoxide content, e.g. water-gas shift [W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09Details of the feed, e.g. feeding of spent catalyst, inert gas or halogens
    • C10J2300/0913Carbonaceous raw material
    • C10J2300/0946Waste, e.g. MSW, tires, glass, tar sand, peat, paper, lignite, oil sha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09Details of the feed, e.g. feeding of spent catalyst, inert gas or halogens
    • C10J2300/0983Additives
    • C10J2300/0986Cataly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垃圾首先发生催化热解气化反应,生成气体产物,分离出的固体残渣用作环保材料,再脱除气体中的氮、硫和氯,脱除的化合物用于制备化工产品,然后气体再经过水煤气变换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比例适宜的合成气,合成气再经过催化液化反应生成液态燃料,液态燃料被收集用于加工化工产品,气体产物则被循环利用或作为燃料气产品;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包括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水煤气变换单元,合成气催化液化单元和蒸汽单元。资源合理被利用,反应压力大幅降低,垃圾热解效率高,杂质脱除简便易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产品多样化。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 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垃圾产生和堆积,并且每年仍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主要城市年产生活垃圾2.0亿吨左右。预计到2030年将会达到4.09亿吨,到2050年将达到5.28亿吨。历年累积堆存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更是高达70亿吨。目前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正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这些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绝大部分呈现露天集中堆放状态,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市容,而且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大气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我国垃圾处理行业整体仍处于无害化处理的初级阶段。简单的垃圾焚烧处理不仅让垃圾中蕴藏的大量可利用的碳源白白浪费掉,而且将产生大量的铅,铬,砷,汞等重金属,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导致社会群体事件频发。同时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将直接导致臭氧层的破坏和酸雨的产生。垃圾的简易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增加了运输费用和处置负荷,还会导致渗滤液污染和甲烷释放等环境问题。随着国内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必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因此寻求有效地处理处置生活垃圾的技术和方法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堆肥、填埋及焚烧处理三种:
(1)堆肥技术: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的垃圾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但引进国外技术投资巨大,不适合我国国情。针对这一情况,我国一些研究单位和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填埋技术:填埋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近年来有的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建立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卫生填埋厂,较好地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但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包括规范的填埋、渗出液处理及甲烷收集利用等)高。最关键的是填埋厂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投资建设新的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
(3)焚烧技术: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都很高,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但对焚烧条件控制不当会存在烟气污染问题,且设备投资巨大。国外目前通过改进焚烧系统工艺及强化烟气处理等手段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尾气污染问题,但投资也相应增加。但是同常规的燃煤发电相比,垃圾焚烧电厂的发电装机容量都很小,而且由于腐蚀问题,目前垃圾焚烧发电的效率一般远低于燃煤发电的水平,电价无法同火电竞争,因此垃圾电厂的运行往往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补贴。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从总体上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尚无完整的综合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相对缺乏。难以满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要求。卫生填埋可实现少部分资源回收,但资源化水平仍很低;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沼气产生量大,控制其排放也增加了处理成本,占用了空间资源。因此限制进入填埋场的最低有机物含量是填埋法的发展趋势之一。堆肥产生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焚烧法具有减量化程度高,处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燃烧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等优点,但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需要更多的辅助燃料,成本高;废气中有二恶英、呋喃等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注重对焚烧废气排放控制及污染治理的研究,力争降低焚烧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是焚烧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及进一步改善环境的要求,寻求真正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和设备将逐渐成为垃圾处理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该工艺简单易于推广,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垃圾的催化热解、杂质脱除、最终利用热解得到的合成气制备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催化过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催化热解气化反应
在气化催化剂作用下,待处理垃圾在热解气氛下发生热解气化反应,生成气体产物,同时分离出固体残渣,固体残渣用作环保材料;
2)气体产物除杂
气体产物经降温冷凝除水处理后,用碱液或氧化物进行吸收,脱除气体产物中的氮、硫和氯,得到不含氮、硫和氯的合成气,同时脱除的含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用于制备化工产品;
3)水煤气变换催化反应
不含氮、硫和氯的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煤气变换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的合成气;
4)合成气催化液化反应
经过步骤3)水煤气变换反应得到的合成气经冷凝除水、干燥处理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液化反应,部分转化生成液态燃料;
5)液态燃料和未转化的合成气经冷凝除水后,再经气液分离,液态燃料被收集用于加工化工产品,未变成液态燃料的合成气作为燃料气产品或再次重复步骤1)~4)被循环利用。
优选地,催化热解气化反应在设置有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气化炉中进行,热解气氛采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热解气化反应温度为600~900℃,反应压力为0.1~1.0MPa。
优选地,步骤2)的具体操作如下:
气体产物首先经过冷凝除水后,依次进入脱氨反应器和脱硫脱氯反应器,经过碱液或氧化物吸收后,脱除气体产物中的氮、硫和氯,得到不含氮、硫和氯的合成气,同时脱除的含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用于制备化肥类化工产品。
优选地,步骤3)中,水煤气变换反应温度为250~400℃,反应压力为0.1~1.0MPa;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的合成气中,氢气与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2:1。
优选地,步骤4)中,合成气催化液化反应在含有双层固定床的费托反应器中进行,催化液化反应温度为300~450℃,反应压力为0.5~3MPa。
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上述的工艺的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包括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水煤气变换单元,合成气催化液化单元和蒸汽单元;
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包括气化炉、一号旋风分离器和二号旋风分离器,气化炉中设有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气化炉内设置有催化剂支撑筛板,气化炉的顶部出气口与一号旋风分离器的侧面进气口相连通,一号旋风分离器的下端口与气化炉的底部相连通,用于收集进入一号旋风分离器的催化剂和反应不充分的垃圾残渣,一号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出气口与二号旋风分离器的侧面进气口相连通,二号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置用于排出固体残渣的下端口;
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冷凝器、脱氨反应器和脱硫脱氯反应器,第一冷凝器的进气口与二号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相连通;
水煤气变换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煤气反应器、第二冷凝器和干燥塔,水煤气反应器的进气口和脱硫脱氯反应器的出气口相连通;
合成气催化液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增压泵、费托反应器、第三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和尾气处理装置;费托反应器中采用双层固定床;增压泵的进口端与干燥塔的气体出口相连通;
蒸汽单元包括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出口分别与水煤气反应器的侧壁以及气化炉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
优选地,尾气处理装置的出气口与外部收集装置连接,用于收集排出的气体。
优选地,尾气处理装置的出气口设有第三球阀,蒸汽发生器的出口与气化炉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的管道侧壁上设有第五球阀,第三球阀与第五球阀连通。
优选地,干燥塔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球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底端均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排水阀。
优选地,排水球阀和排水阀与蒸汽发生器的入水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工艺,垃圾首先发生催化热解气化反应,生成气体产物,分离出的固体残渣用作环保材料,再脱除气体中的氮硫氯,脱除的化合物用于制备化工产品,然后气体再经过水煤气变换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比例适宜的合成气,合成气然后再经过催化液化反应生成液态燃料,液态燃料被收集用于加工化工产品,气体产物则被循环利用或作为燃料气产品,资源合理被利用,反应压力大幅降低,垃圾热解效率高,杂质脱除简便易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产品多样化。
反应压力大幅降低:使用本发明描述的工艺路线可以实现垃圾的转化主要在较低温度和近常压的反应条件下实现,从而大幅降低了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以及对外界能量输入的需求,同时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垃圾热解效率高:将固体成分为主的垃圾,高效热解为气体组分,并将固体残渣除去,这一过程实现了难以处理的垃圾向易于转化的气体中间产品的转化,为后续处理、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化提供了可能。
杂质脱除简便易行:垃圾由固体转化为气体,将含有的氯、硫和氮元素分别转化为氯化氢、硫化氢和氨气,使得其中所含有的杂质的脱除可以经过气体同固体或液体的反应实现,实施步骤变得简便易行。
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在上述工艺中,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水煤气变换得到气体产物的组成,以及选用高选择性的气体催化液化合成催化剂,使得产物的碳链分布非常狭小,特定碳链长度的产品纯度就相当高。这样可大大的简化产物后期的分离纯化步骤,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产品多样化:通过改变催化剂的配方,可以根据具体市场需求,将垃圾热解得到的合成气转化为指定碳链长度的最终产物,实现产品收益的最大化。目前的方案中,目标液体产物不仅可以是液态燃料,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动,也可以转而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价值。
进一步,在气化炉中加设了循环流化床,使固体可以更好地被催化裂解。
进一步,除杂过程可以脱除气体产物中的氮、硫和氯,同时脱除的含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用于制备化肥类化工产品,中间产物得到合理利用。
进一步,在费托反应器中设置双层固定床,以便于实现合成气近常压液化。
进一步,垃圾处理过程中冷凝除水和干燥除水产生的水被循环使用,为水煤气变换反应和催化热解气化反应提供水蒸气。
进一步,通过实现中温气化和近常压液化,可大幅降低系统的固定和运行成本,从而利于其产业化应用。
本发明公开的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包括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水煤气变换单元,合成气催化液化单元和蒸汽单元;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以气化炉为核心,在气化炉中加设了循环流化床;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以脱氨反应器和脱硫脱氯反应器为主,可以脱除气体产物中氮、硫和氯;合成气催化液化单元以费托反应器为核心,费托反应器中采用双层固定床,可更好地使合成气发生液化反应。
进一步,尾气处理装置的出气口与外部收集装置连接,将收集到的气体可直接出售。
进一步,尾气处理装置出气口与气化炉连通,排出的气体进入到气化炉中,与垃圾一同再次被处理。
进一步,干燥塔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球阀,冷凝器底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排水阀,从排水球阀和排水阀排出的水可再次进入蒸汽发生器中被蒸发利用,为水煤气变换反应和催化热解气化反应提供水蒸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垃圾催化热解制备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垃圾催化热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合成气在催化液化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指标;
图中:101为电机,102为螺旋杆,103为第一加热装置,104为星形进料器,105为第二加热装置,106为第一气体均匀分布装置,107为气化炉,108为第一压力表,109为一号旋风分离器,110为二号旋风分离器,111为第一管道,112为法兰;201为第一冷凝器,202为脱氨反应器,203为第三加热装置,204为脱硫脱氯反应器,205为第四加热装置,206为第二管道,207为第二压力表,208为第一气体检测表,209为水煤气反应器,210为第二冷凝器,211为干燥塔,212为排水球阀;301为增压泵,302为第三压力表,303为第二气体检测表,304为第五加热装置,305为费托反应器,306为第二气体均匀分布装置,307为背压阀,308为冷凝器,309为气液分离器,310为第一球阀,311为第二球阀,312为尾气处理装置,313为第三球阀;401为蒸汽发生器,402为蒸汽阀门,403为第四球阀,404为流量计,405为第五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加图1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催化热解气化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垃圾在热解气氛下发生热解气化反应,生成气体产物,同时分离出固体残渣,固体残渣用作环保材料;热解气氛为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热解温度为600~900℃,反应压力为0.1~1.0MPa;
除去气体产物中的杂质:气体产物经降温冷凝除水后,再经过碱液或氧化物吸收后,脱除气体产物中的氮、硫和氯,得到不含上述杂质的合成气,同时脱除的含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用于制备包括硫酸铵、氯化铵等在内的化肥类化工产品;
水煤气变换催化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煤气变换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比例适宜的合成气,反应温度为250~400℃,反应压力为0.1~1.0MPa;
合成气的催化液化反应:经过水煤气变换反应得到的合成气经冷凝除水、干燥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液化反应,部分生成液态燃料,反应温度为300~450℃,反应压力为0.5~3MPa;
液态燃料和合成气经冷凝除水后,再经气液分离液态燃料被收集用于加工化工产品,未变成液态燃料的合成气作为燃料气产品,或再次重复步骤~被循环利用,产生的降温冷凝水可经加热气化后作为反应物通入气化炉或水煤转换器中,从而实现循环利用,直至垃圾处理完毕结束。
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反应通过循环流化床实现,合成气催化液化反应通过双层固定床实现。
参见图2,本发明的一种以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包括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水煤气变换单元,合成气催化液化单元和蒸汽单元。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包括气化炉107、一号旋风分离器109和二号旋风分离器110,气化炉107中设有循环流化床;气化炉107内设置有支撑催化剂,气化炉107的顶部出气口与一号旋风分离器109的侧面进气口相连通,一号旋风分离器109的下端口与气化炉107的底部相连通,用于收集进入一号旋风分离器109的催化剂和反应不充分的垃圾残渣,一号旋风分离器109的顶部出气口与二号旋风分离器110的侧面进气口相连通,二号旋风分离器110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置用于排出固体残渣的下端口;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冷凝器201、脱氨反应器202和脱硫脱氯反应器204,第一冷凝器201的进气口与二号旋风分离器110的出气口相连通;水煤气变换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煤气反应器209、第二冷凝器210和干燥塔211,水煤气反应器209的进气口和脱硫脱氯反应器204的出气口相连通;合成气催化液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增压泵301、费托反应器305、第三冷凝器308、气液分离器309和尾气处理装置312,费托反应器305中采用双层固定床,增压泵301的进口端与干燥塔211的气体出口相连通;蒸汽单元包括蒸汽发生器401,蒸汽发生器401的出口分别与水煤气反应器201的侧壁以及气化炉107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
费托反应器305的底端与第三冷凝器308的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背压阀307。蒸汽发生器401的出口与水煤气反应器209的侧壁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蒸汽阀门402,蒸汽发生器401的出口与气化炉107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404。
料仓的周向上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103,气化炉107的周向上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105,脱氨反应器202的周向上设置有第三加热装置203,脱硫脱氯反应器204的周向上设置有第四加热装置205,费托反应器305的周向上设置有第五加热装置304。
脱氨反应器202中主要放置纯水,主要用于吸收合成气中的NH3,同时有助于通过形成NH4Cl和NH4S,脱除一部分HCl和H2S;脱硫脱氯反应器204中可以放置稀碱液或氧化物,主要用于H2S和少量HCl的脱除。
气化炉107的底部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气体均匀分布装置106,费托反应器305的底端还设置有第二气体均匀分布装置306。
气化炉10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压力表108,水煤气反应器20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压力表207和第一气体检测表208,费托反应器305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压力表302和第二气体检测表303。
一号旋风分离器109的下端口通过第一管道111与气化炉107的底部相连通,汽发生器401的出口通过管道及管道上的法兰112与气化炉107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脱氨反应器202的顶端通过第二管道206与脱硫脱氯反应器204的底端相连通。
气液分离器309的气体出口处设置有第一球阀310,液体出口处设置有第二球阀311,尾气处理装置312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三球阀313,蒸汽发生器401的出口与气化炉107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四球阀403。蒸汽发生器401的出口与气化炉107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的管道侧壁上设有第五球阀405,第三球阀313与第五球阀405连通。
干燥塔211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球阀212。第一冷凝器201、第二冷凝器210和第三冷凝器308底端均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排水阀。从排水球阀212和排水阀排出的水可再次进入蒸汽发生器401中被蒸发利用。
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以包括循环流化床在内的气化炉107为核心装置,并配有电机101、螺旋杆102、第一加热装置103、星形进料器104等组成的进料装置,将经过预处理的尺寸和温度合适的原料在无氧条件下送入气化炉,第二加热装置105可以保持气化炉处于指定反应温度下。水蒸气经过第一气体均匀分布装置106从下方进入气化炉107。垃圾经过催化热解后剩余的固体残渣则经一号旋风分离器109和二号旋风分离器110被除去,成为制作环保材料的原料,一般用于制作建筑材料;产生的气体产物则经过旋风分离器的出口进入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
在合成气产物进入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前,会首先经过第一冷凝器201以除去产物中的水分,然后依次进入脱氨反应器202和脱硫脱氯反应器204,脱除气体产物中的氮、硫和氯,得到不含杂质的合成气,同时脱除的含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用于制备化肥类化工产品。脱氨反应器202所需的温度由第三加热装置203控制,脱硫脱氯反应器204所需的温度由第四加热装置205控制。
脱除杂质后的气体产物经水煤气反应器209后的气体压强和组成由第二压力表207和第一气体检测表208监测。根据气体检测器数据,通过蒸汽阀的开度调节水煤气反应器209中的反应。
为了使气体产物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比例达到催化液化所需的最优值,在水煤气反应器209中需要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水煤气变换反应,通过控制反应程度或通入水蒸气的流速以调整气体产物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比例。反应后的气体经过第二冷凝器210除去反应后剩余的水分、并经干燥塔211干燥。
所得气体产物经增压泵301将压强调整到催化液化所需的压强,并使用第三压力表302和第二气体检测表303监测其压强和组成。达到催化液化所需的要求的合成气被送入费托反应器305中发生液化反应,所得产物经第三冷凝器308实现温度下降、液体产物的析出。随后利用气液分离器309将液体分离和收集,液态燃料被收集用于加工其他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气体产物则经尾气处理装置312后送入循环流化床气化炉107中循环使用,或作为可燃气产品销售。
在垃圾催化热解和水煤气变换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水蒸气,通过蒸汽发生器401生成。水蒸气送入气化炉107的管路的开闭通过第四球阀403及流量计404控制,水蒸气送入水煤气变换反应器209的管路的开闭通过蒸汽阀门402控制。
依照专利号为ZL201620443464.4及ZL 201621458303.9的两篇专利设计制造了型号为华腾100、200的垃圾催化热解小试及中试装置。垃圾处理能力分别为30公斤/日和1吨/日。垃圾经过催化热解、除杂、水煤气变换等步骤后,生成的合成气组成为43.5%H2,36.0%CO,8.7%CO2和11.8%CH4。制备得到的合成气可在450℃和3个大气压,以及空速为1,200h-1的反应条件下连续制得液体产物。如图3所示,CO和H2的转化率在测试阶段内一直在不断增长,这可能意味着加载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被活化。与此同时,制得的液体油状产物的选择性一直维持在85%左右,而气体产物的选择性保持在10%以上。经在线气相色谱检测后认定,制得的气体产物主要为含C2~C5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经质谱分析后得知,制得的液体油状产物主要为组成是C8~C10的饱和液体烷烃,并没有收集到固体石蜡状产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催化热解气化反应
在气化催化剂作用下,待处理垃圾在热解气氛下发生热解气化反应,生成气体产物,同时分离出固体残渣,固体残渣用作环保材料;
2)气体产物除杂
气体产物经降温冷凝除水处理后,用碱液或氧化物进行吸收,脱除气体产物中的氮、硫和氯,得到不含氮、硫和氯的合成气,同时脱除的含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用于制备化工产品;
3)水煤气变换催化反应
不含氮、硫和氯的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煤气变换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的合成气;
4)合成气催化液化反应
经过步骤3)水煤气变换反应得到的合成气经冷凝除水、干燥处理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液化反应,部分转化生成液态燃料;
5)液态燃料和未转化的合成气经冷凝除水后,再经气液分离,液态燃料被收集用于加工化工产品,未变成液态燃料的合成气作为燃料气产品或再次重复步骤1)~4)被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热解气化反应在设置有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气化炉中进行,热解气氛采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热解气化反应温度为600~900℃,反应压力为0.1~1.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操作如下:
气体产物首先经过冷凝除水后,依次进入脱氨反应器和脱硫脱氯反应器,经过碱液或氧化物吸收后,脱除气体产物中的氮、硫和氯,得到不含氮、硫和氯的合成气,同时脱除的含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用于制备化肥类化工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煤气变换反应温度为250~400℃,反应压力为0.1~1.0MPa;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的合成气中,氢气与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合成气催化液化反应在含有双层固定床的费托反应器中进行,催化液化反应温度为300~450℃,反应压力为0.5~3MPa。
6.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艺的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水煤气变换单元,合成气催化液化单元和蒸汽单元;
垃圾催化热解气化单元包括气化炉(107)、一号旋风分离器(109)和二号旋风分离器(110),气化炉(107)中设有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气化炉(107)内设置有催化剂支撑筛板,气化炉(107)的顶部出气口与一号旋风分离器(109)的侧面进气口相连通,一号旋风分离器(109)的下端口与气化炉(107)的底部相连通,用于收集进入一号旋风分离器(109)的催化剂和反应不充分的垃圾残渣,一号旋风分离器(109)的顶部出气口与二号旋风分离器(110)的侧面进气口相连通,二号旋风分离器(110)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置用于排出固体残渣的下端口;
脱氯、脱硫和脱硝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冷凝器(201)、脱氨反应器(202)和脱硫脱氯反应器(204),第一冷凝器(201)的进气口与二号旋风分离器(110)的出气口相连通;
水煤气变换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煤气反应器(209)、第二冷凝器(210)和干燥塔(211),水煤气反应器(209)的进气口和脱硫脱氯反应器(204)的出气口相连通;
合成气催化液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增压泵(301)、费托反应器(305)、第三冷凝器(308)、气液分离器(309)和尾气处理装置(312);费托反应器(305)中采用双层固定床;增压泵(301)的进口端与干燥塔(211)的气体出口相连通;
蒸汽单元包括蒸汽发生器(401),蒸汽发生器(401)的出口分别与水煤气反应器(201)的侧壁以及气化炉(107)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尾气处理装置(312)的出气口与外部收集装置连接,用于收集排出的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尾气处理装置(312)的出气口设有第三球阀(313),蒸汽发生器(401)的出口与气化炉(107)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的管道侧壁上设有第五球阀(405),第三球阀(313)与第五球阀(405)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燥塔(211)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球阀(212);第一冷凝器(201)、第二冷凝器(210)和第三冷凝器(308)底端均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排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催化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水球阀(212)和排水阀与蒸汽发生器(401)的入水口连通。
CN201811237216.4A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 Pending CN1092339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7216.4A CN109233913A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
PCT/CN2018/112224 WO2020082377A1 (zh) 2018-10-23 2018-10-26 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7216.4A CN109233913A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33913A true CN109233913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81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7216.4A Pending CN109233913A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33913A (zh)
WO (1) WO202008237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3531A (zh) * 2020-11-09 2021-03-1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可实现多联产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13930291A (zh) * 2021-11-05 2022-01-14 安徽天祥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牛油渣的循环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0068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上海神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模垃圾气化处理及能源再利用系统
CN104628508A (zh) * 2015-01-30 2015-05-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经合成气制烯烃的系统及工艺
CN205628890U (zh) * 2016-05-16 2016-10-12 西安华大骄阳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备
CN206578123U (zh) * 2016-12-28 2017-10-24 广西华大骄阳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07221884U (zh) * 2017-07-31 2018-04-13 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双层固定床反应器的分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5629B (zh) * 2007-08-24 2013-01-23 周开根 垃圾生物质多联产处理的工艺、系统及设备
CN106221817A (zh) * 2016-08-09 2016-12-14 东南大学 基于双流化床生物质热解制备高热值煤气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0068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上海神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模垃圾气化处理及能源再利用系统
CN104628508A (zh) * 2015-01-30 2015-05-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经合成气制烯烃的系统及工艺
CN205628890U (zh) * 2016-05-16 2016-10-12 西安华大骄阳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备
CN206578123U (zh) * 2016-12-28 2017-10-24 广西华大骄阳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07221884U (zh) * 2017-07-31 2018-04-13 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双层固定床反应器的分布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鸿波: "《固体废弃物处理》", 31 July 2013, 吉林大学出版社 *
梁仁杰: "《化工工艺学》", 31 March 1998, 重庆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3531A (zh) * 2020-11-09 2021-03-1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可实现多联产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13930291A (zh) * 2021-11-05 2022-01-14 安徽天祥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牛油渣的循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30291B (zh) * 2021-11-05 2023-12-22 安徽天祥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牛油渣的循环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82377A1 (zh) 202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idi et al.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aste gasification followed by membrane filtration: a review
Hagen et al. Adding gas from biomass to the gas grid
CN201158629Y (zh) 垃圾生物质多联产处理系统及设备
CN101823073A (zh) 生活垃圾气化-液化处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201203127Y (zh) 烟气循环固定床气化炉
CN106398771A (zh) 减少二恶英排量的固体有机废弃物气化工艺
CN103666505A (zh) 一种生活垃圾或有机废弃物减量化和能源化的设备
KR101527931B1 (ko) 바이오매스를 이용한 가스화 열병합발전 시스템
Shareefdeen et al. Air emissions in waste to energy (W2E) plants
EP1198541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gasification of refuse
WO2022244659A1 (ja) 水素製造システム
CN109233913A (zh) 一种利用垃圾制备液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及垃圾催化热解系统
CN205774358U (zh) 一种含碳有机物连续热解提纯co燃料气的系统
Papamichael et al. Concept of waste-to-energy strategies
CN101850350A (zh) 一种新型城市固体垃圾富氧气化的处理方法
CN210122559U (zh) 一种火电厂热解制氢系统
CN207552243U (zh) 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系统
CN110510578A (zh) 一种城市污泥资源化高效制氢设备
CN213630429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耦合燃煤发电的装置
Ahmad et al. Gasification of Sewage Sludge
CN102002397B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的气化装置和方法
CN210176453U (zh) 一种火电厂热解制氢系统
Chegenizadeh et al.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waste to energy on decarbonization
Yan et al. Waste Biorefineries: Advanced Design Concepts for Integrated Waste to Energy Processes
CN104593023A (zh) 将从建筑垃圾回收的生物质进行气化能源转化的工艺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