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228970A -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8970A
CN109228970A CN201811223484.0A CN201811223484A CN109228970A CN 109228970 A CN109228970 A CN 109228970A CN 201811223484 A CN201811223484 A CN 201811223484A CN 109228970 A CN109228970 A CN 109228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piece
plate
lockhole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34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正坤
黄克乐
李红超
郝浩帅
庄文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angjia Magna Seat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angjia Magna Seat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angjia Magna Seat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234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289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4528 priority patent/WO20200777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228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8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其中,该座椅总成包括滑轨组件和操作杆,滑轨组件包括上轨和下轨,下轨固定于车辆的底板,下轨设置有若干沿轴向间隔的第一锁孔,上轨与座椅本体相连,上轨通过滑动件支撑于下轨;滑轨组件还包括锁定件、第一弹性件和解锁件;上轨设有第一安装孔,锁定件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并能够沿第一安装孔进行上下位移,锁定件的上端部伸出第一安装孔,锁定件的下端部设有第一锁齿,第一弹性件设于上轨内,并与锁定件相抵接,以在常态下推抵锁定件的第一锁齿卡入相应第一锁孔;解锁件的解锁片中部铰接,操作杆能够驱使解锁片绕铰接点转动,以与锁定件的上端部相撞,进而迫使锁定件向下位移,使得第一锁齿脱离第一锁孔。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座椅调节机构的结构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当前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座椅调节机构,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其中,该座椅调节机构的结构新颖,可实现座椅本体在车体内部纵向位置的调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调节机构,包括滑轨组件和操作杆,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上轨和下轨,所述下轨固定于车辆的底板,且所述下轨设置有若干沿轴向间隔的第一锁孔,所述上轨与座椅本体相连,所述上轨通过滑动件支撑于所述下轨;所述滑轨组件还包括锁定件、第一弹性件和解锁件;所述上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锁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能够沿所述第一安装孔进行上下位移,所述锁定件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锁定件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孔相匹配的第一锁齿,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上轨内,并与所述锁定件相抵接,以在常态下推抵所述锁定件的第一锁齿卡入相应所述第一锁孔,进而限制所述上轨相对所述下轨的轴向滑动;所述解锁件的解锁片中部铰接,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解锁片相连,并能够驱使所述解锁片绕铰接点转动,转动的解锁片能够与所述锁定件的上端部相撞,以迫使所述锁定件向下位移,并使得所述第一锁齿脱离相应所述第一锁孔。
本发明所提供座椅调节机构,其锁定件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于上轨,并能够沿第一安装孔相对上轨进行上下位移,且其上端部可以伸出第一安装孔,常态下,上轨内部的第一弹性件对该锁定件产生推抵力,使得锁定件的第一锁齿能够卡入下轨的第一锁孔,进而锁定上轨、下轨;解锁件的解锁片受到操作杆驱动时,能够与锁定件的上端部相撞,锁定件可以向下位移,第一锁齿可以脱离第一锁孔,以解除锁定。
可选地,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卡,所述锁卡呈L形,该L形的第一板自下而上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板设有沿横向延伸、并沿轴向间隔的所述第一锁齿和第二锁齿;所述上轨设有沿轴向间隔的过孔和与所述第二锁齿相匹配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一锁齿能够穿过所述过孔、并与所述第一锁孔沿轴向卡接,所述第二锁齿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孔沿轴向卡接。
可选地,上移或下移的所述锁定件,所述第一锁齿始终位于所述过孔中,所述第二锁齿始终位于所述第二锁孔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齿、所述第二锁齿中至少一者为T形齿,包括立部和平部;常态下,所述第一锁齿的平部能够卡入所述第一锁孔,并与所述上轨的外壁面沿横向相抵;或者,常态下,所述第一锁齿的立部能够穿过所述过孔、所述第一锁孔,并以其平部与所述第一锁孔的外端面沿横向相抵。
可选地,所述上轨还设有导向孔,所述锁卡的第二板还设置有导向齿,上移或下移的所述锁定件,所述导向齿始终位于所述导向孔中。
可选地,所述锁卡还设有标示结构,以表征所述第一锁齿和/或所述第二锁齿的相对位置,进而确定所述锁定件的安装方向。
可选地,所述上轨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向下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顶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锁孔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的下端部,并沿横向贯穿该侧壁;所述锁卡的第一板的一个板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相贴合,另一板面设有阻挡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两端固定,中部挂接于所述阻挡结构,以对所述锁定件产生推抵力,所述推抵力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锁齿卡入相应所述第一锁孔、以及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相贴紧。
可选地,所述锁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锁定件一一对应地贴合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两侧壁;所述下轨的上端面设有开口向上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壁远离其底壁的一端均具有向下翻折的内卷边,两所述内卷边均沿轴向间隔设有所述第一锁孔,两所述锁定件一一对应地与两所述内卷边的所述第一锁孔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开设有沿横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具有翻边,所述翻边为所述阻挡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防脱限位件,所述防脱限位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所述防脱限位件配合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能够限定所述第一板的横向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防脱限位件呈框形,其横向的侧部具有阶梯面,所述阶梯面包括沿横向逐级远离所述防脱限位件纵轴线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焊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板相抵,所述第一侧面用于避让所述阻挡结构。
可选地,所述下轨沿轴向间隔设有两限位块,随所述上轨同步位移的所述防脱限位件能够与一个所述限位块相抵,以限定所述上轨相对所述下轨沿轴向的极限滑动位置。
可选地,所述锁定件还包括消音帽,所述锁卡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第一安装孔的部分与所述消音帽相连,所述消音帽的下端面能够与所述上轨相撞击,以限制所述锁定件的下移距离。
可选地,所述消音帽的下端面与所述上轨相撞击时,所述锁定件的下端面悬空。
可选地,所述锁卡的上端部设有自上边沿向下延伸的缩口,所述消音帽的下端面设有卡槽,所述锁卡插入所述卡槽,并通过所述缩口与所述消音帽卡装;所述消音帽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观察孔,用于观察所述锁卡与所述消音帽的安装状态。
可选地,所述解锁件还包括呈U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罩设于所述锁定件的上方,所述解锁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操作杆相连,第二端位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上轨之间。
可选地,所述固定片的顶壁设有消音垫,回复至常态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消音垫相撞击。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解锁片相抵,作用于所述操作杆的外力消失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推动所述解锁片回复至常态。
可选地,所述滑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滑轨组件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操作杆呈U形,该U形的两个侧杆一一对应地与两所述滑轨组件的所述解锁片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座椅总成,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通过调节机构安装于车辆的底板,所述调节机构为上述的座椅调节机构。
由于上述的座椅调节机构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座体调节机构的座椅总成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座椅调节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图2的纵向截面图;
图5为锁定件、上轨、第一弹性件以及防脱限位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上轨的局部内视图;
图7为消音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锁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防脱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上轨、下轨、滑动件、锁定件、第一弹性件以及防脱限位件组装后的横向截面图;
图12为锁定状态下锁卡的各齿与上轨、下轨连接处的俯视图。
图1-1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滑轨组件;
11上轨、111第一安装孔、112过孔、113第二锁孔、114导向孔、115第一凹槽、116第二安装孔、117外卷边;
12下轨、121第二凹槽、122内卷边、122a第一锁孔、123限位块;
13滑动件;
14锁定件、141锁卡、141a第一锁齿、141b第二锁齿、141c导向齿、141d通孔、141e翻边、141f缩口、141g倒角、141h圆角、142消音帽、142a卡槽、142b观察孔;
15第一弹性件;
16解锁件、161解锁片、162固定片、163消音垫、164扭簧、165铆钉;
17防脱限位件、171第一侧面、172第二侧面、173第三侧面;
2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在本文中,以车辆的行驶方向为纵向,该纵向也为上轨、下轨的轴向(滑动方向);在与车辆底板相平行的基准面内,与该纵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垂直于基准面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远离车辆底板的方向为上,靠近车辆底板的方向为下。
请参考图1-1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座椅调节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滑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图,图4为图2的纵向截面图,图5为锁定件、上轨、第一弹性件以及防脱限位件的连接结构图,图6为上轨的局部内视图,图7为消音帽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锁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防脱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上轨、下轨、滑动件、锁定件、第一弹性件以及防脱限位件组装后的横向截面图,图12为锁定状态下锁卡的各齿与上轨、下轨连接处的俯视图。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调节机构,包括滑轨组件1和操作杆2,滑轨组件1包括上轨11和下轨12,下轨12固定于车辆的底板,且下轨12设置有若干沿轴向间隔的第一锁孔122a,上轨11与座椅本体相连,上轨11通过滑动件13支撑于下轨12,并能够通过该滑动件13沿下轨12进行滑动,以改变座椅本体在车体内的位置。
该滑轨组件1还包括锁定件14、第一弹性件15和解锁件16。上轨11设有第一安装孔111,锁定件14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11,并能够沿第一安装孔111进行上下位移,锁定件14的上端部能够伸出第一安装孔111,锁定件14的下端部设有与第一锁孔122a相匹配的第一锁齿141a,第一弹性件15设于上轨11内,并与锁定件14相抵接,以在常态下推抵锁定件14的第一锁齿141a卡入相应第一锁孔122a,进而限制上轨11相对下轨12的轴向滑动,此时,座椅本体处于锁定状态,座椅本体在车体内的位置确定。解锁件16包括解锁片161,该解锁片161中部铰接,操作杆2与解锁片161相连,并能够驱使解锁片161绕铰接点转动,转动的解锁片161能够与锁定件14的上端部相撞,以迫使锁定件14沿第一安装孔111向下位移,并使得第一锁齿141a与相应第一锁孔122a相脱离,进而解除上轨11、下轨12的锁定状态,此时,可通过操作杆2来带动上轨11(也即座椅本体)相对下轨12在车体内部进行纵向位置的调整。
在具体的方案中,参见图4-9,锁定件14可以包括锁卡141,锁卡141可以为板状,其截面可以呈L形,该L形是指大致为L形,其包括呈一定夹角相连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可以自下而上插接于第一安装孔111,这种插接配合使得第一板只能够相对上轨11进行上下位移,而不能够进行纵向的相对位移,也就是说,锁定件14与上轨11在纵向上可以保持同步位移,以保证锁定件14与下轨12在轴向相抵接时,即可以对上轨11的轴向位置进行锁定;第二板可以设有沿横向延伸、并沿轴向间隔的第一锁齿141a和第二锁齿141b。上轨11可以设有沿轴向间隔的过孔112和与第二锁齿141b相匹配的第二锁孔113。在锁定状态下,第一锁齿141a能够穿过过孔112、并与第一锁孔122a沿轴向卡接,第二锁齿141b能够沿轴向卡接于第二锁孔113。
采用这种结构,一方面,第二锁齿141b与第二锁孔113的轴向卡接配合,可以定位锁卡141下端部与上轨11的轴向相对位置,配合锁卡141上端部与第一安装孔111的插接配合,可将锁卡141的上下两端部均沿轴向固定于上轨11,更有利于保证锁卡141与上轨11轴向位移的同步性;另一方面,锁卡141的两个锁齿同时与上轨11、下轨12进行轴向的卡接配合,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上轨11与下轨12的可靠锁定。
锁定件14在锁定状态(即常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时,锁定件14可以进行上下位移,在这一过程中,第一锁齿141a可以始终位于过孔112中,第二锁齿141b可以始终位于第二锁孔113内。也就是说,设置于上轨11的过孔112、第二锁孔113还具有导向作用,以导引锁卡141的移动方向,可以较大程度地保证解锁后与第一锁孔122a相脱离的第一锁齿141a在需要重新进入锁定状态时,能够准确地卡入第一锁孔122a,以避免出现解锁后锁卡141的下端部沿纵向摆动,而导致第一锁齿141a与第一锁孔122a在轴向上错位、不能够准确卡入的情形。
需要指出,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的数量,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优选的方案中,如图8、图9所示,上述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均可以仅设置一个,以降低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的加工以及配合精度要求;可以理解,第一锁齿141a的数量为多个时,各第一锁齿141a的轴向间距必须足够精确,才能够保证各第一锁齿141a均卡入相应的第一锁孔122a,这对于锁卡141的加工精度以及第一锁齿141a与第一锁孔122a的配合精度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当然,这种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排除,其同样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方案。
基于第一锁齿141a以及第二锁齿141b都仅为一个的情形,为保证锁卡141的上下位移方向,还可以在上轨11上设置专门的导向孔114,锁卡141的第二板还可以设置对应的导向齿141c。在锁定件14上移锁定或下移解锁的过程中,导向齿141c可以始终位于导向孔114内,以对锁卡141的位移进行导向。同样地,上述导向齿141c、导向孔114的数量也不做限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导向孔114和导向齿141c的数量应当相同,并保持一一对应的配合关系。
进一步地,还可以对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导向齿141c的外形以及上述三种齿与相应孔的配合关系进行描述。
具体而言,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中可以至少有一者为T形齿,该T形齿可以包括立部和平部;可以理解,立部和平部的定义并不表示锁齿相应部分在实际应用中的状态,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锁齿的结构而将锁齿放置为T形时对锁齿两部分的区分命名。在本文中,“内”、“外”等方位词的描述,均是相对于滑轨组件1的纵轴线的而定义,参照图12,对于任一部件而言,其靠近滑轨组件1纵轴线的一端(端面)可称之为内端(内端面),远离滑轨组件1纵轴线的一端(端面)可称之为外端(外端面)。
若第一锁齿141a为T形齿,在一种方案中,第一锁齿141a的立部能够穿过过孔112、第一锁孔122a,其平部可以直接与第一锁孔122a的外端面沿横向相抵,也可以与第一锁孔122a的外端面沿横向呈小间隙配合,以在第一锁齿141a沿横向产生位移时再与第一锁孔122a的外端面相抵接,进而避免锁定状态下第一锁齿141a沿横向自第一锁孔122a脱出;在另一种方案中,如图12所示,第一锁齿141a的平部可以卡入第一锁孔122a,以在纵向锁死锁卡141、下轨12,且该平部可以直接与上轨11的外壁面沿横向相抵,也可以与上轨11外壁面呈小间隙配合,以在第一锁齿141a沿横向产生位移时再与上轨11的外壁面沿横向相抵,进而避免锁定状态下第一锁齿141a沿横向自第一锁孔122a脱出。
若第二锁齿141b为T形齿,第二锁齿141b的立部能够卡入第二锁孔113,以在纵向锁死锁卡141和上轨11,第二锁齿141b的平部也可以直接或在第二锁齿141b受驱沿横向位移时与上轨11的外壁面相抵,进而避免锁定状态下第二锁齿141b沿横向自第二锁孔113内脱出。
可以理解,上述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均是抵接于不同的锁孔,使得各锁齿与下轨12之间可以形成多道横向抵接结构,可更大程度地保证锁卡141与下轨12的可靠连接。
结合前述的内容,第一锁齿141a与第一锁孔122a相匹配,该匹配是指第一锁齿141a插入第一锁孔122a的部分(如为T形齿,该部分可以为T形齿的立部,也可以为平部)的纵向尺寸与第一锁孔122a相同,以保证第一锁齿141a卡入第一锁孔122a后,二者在纵向上无间隙,在实际中,第一锁孔122a、第二锁孔113(如图6)均可以为下部尺寸大、上部尺寸小的楔形,以在锁卡141上移时相应锁齿能够与相应锁孔沿垂向楔死;而第一锁齿141a与过孔112之间则无需采用上述的紧密配合结构,以降低加工的精度要求,也就是说,过孔112的纵向尺寸可以大于第一锁齿141a插入过孔112内的部分(T形齿的立部)的纵向尺寸。同样地,第二锁齿141b也要求与第二锁孔113相匹配,该匹配是指第二锁齿141b插入第二锁孔113的部分(如为T形齿,该部分为T形齿的立部)的纵向尺寸与第二锁孔113相同,以使得第二锁齿141b在卡入第二锁孔113后,二者之间在纵向上无间隙;而第二锁齿141b与第一锁孔122a之间也无需采用紧密配合结构,即第二锁齿141b插入第一锁孔122a内的部分(T形齿的平部)的纵向尺寸可以小于第一锁孔122a。
如此,即可得出一种实施方式(附图12所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第一锁孔122a、第二锁孔113以及过孔112等部件的纵向尺寸的大小关系:第一锁齿141a平部=第一锁孔122a>过孔112>第一锁齿141a立部、第一锁孔122a>第二锁齿141b平部>第二锁齿141b立部=第二锁孔113。采用这种大小关系进行设置,对于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而言,都只有一个孔与之在纵向上紧密配合,可以大幅降低加工以及配合精度要求,进而可降低制造难度、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上述关于第一锁齿141a的立部、第二锁齿141b的立部、过孔112、第一锁孔122a以及第二锁孔113等部件纵向尺寸的大小关系的描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描述,其并不能够作为对本发明所提供座椅调节机构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大小关系;例如,第一锁齿141a立部、第二锁齿141b立部、过孔112、第一锁孔122a以及第二锁孔113的纵向尺寸可以均相同,在锁定状态下,第一锁齿141a可以同时与过孔112、第一锁孔122a沿轴向卡紧,第二锁齿141b可以同时与第一锁孔122a、第二锁孔113沿轴向卡紧,以提高抵接强度,更有利于保证上轨11、下轨12在轴向上的可靠定位。
至于导向齿141c,由于其只需要提供导向作用,因此,其可以采用简单的直齿形式,以方便加工,当然,其也可以设置为T形或者其他各种形状。导向齿141c、导向孔114的纵向尺寸与前述的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等无直接联系,只要保证导向齿141c与导向孔114之间可以进行配合即可,具体来说,可将导向孔114的纵向尺寸设置为略大于或者等于导向齿141c;另外,如果导向齿141c也插接于第一锁孔122a,如图12所示,导向齿141c的纵向尺寸可以略小于第一锁孔122a。
锁卡141还可以设有标示结构,以表征第一锁齿141a和/或第二锁齿141b的相对位置,进而可以辅助工作人员确定锁定件14的安装方向。
详细而言,如图8、图9所示,该标示结构可以为设于锁卡141上端部的倒角141g和圆角141h,倒角141g和圆角141h中,一者可以与第一锁齿141a位于纵向同侧,另一者可以与第二锁齿141b位于纵向同侧,以方便工作人员确定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的位置,进而确定该锁卡141相对上轨11的安装方向。上述标示结构也可以仅为倒角141g、圆角141h中的一者,即仅采用其中一者与第一锁齿141a或第二锁齿141b的位置相对应,同样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明确该锁卡141的安装方向。
可以理解,标示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倒角141g和圆角141h的形式,也可以为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可以在锁卡141上设置三角形、矩形、梯形等形状的标示孔,通过该标示孔同样能够确定锁卡141相对上轨11的安装方向。
请再次参考图3,上轨11的下端面可以设有开口向下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115,第一凹槽115两侧壁的下端均可以设有向上翻折的外卷边117,上述第一安装孔111可以设于第一凹槽115的侧壁与顶壁的连接处,前述的过孔112、第二锁孔113以及导向孔114均可以设置于第一凹槽115的侧壁的下端部,并沿横向贯穿该侧壁。
安装时,如图4、图5所示,锁卡141的第一板的一个板面可以与第一凹槽115的侧壁相贴合,另一板面可以设有阻挡结构,第一弹性件15可以为弹力绳,弹力绳的两端固定,具体可以固定在设置于第一凹槽115侧壁的第二安装孔116中,弹力绳的中部可以挂接于阻挡结构,并对锁定件14产生推抵力;该推抵力可以朝上,并朝向锁卡141所贴合的第一凹槽115的侧壁,以使得锁卡141的第一锁齿141a能够卡入相应第一锁孔122a,且第一板可以与第一凹槽115的侧壁相贴紧,再配合前述的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所采用的T形齿结构,可以对锁卡141的横向位置进行确定。除弹力绳的形式外,上述的第一弹性件15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弹簧等形式的弹性元件,其一端可以固定,另一端可以与阻挡结构相抵,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可以开设有沿横向贯穿的通孔141d,通孔141d的孔壁可以具有翻边141e,该翻边141e即可以为前述的阻挡结构。如图9所示,该翻边141e可以位于通孔141d的上部孔壁,当然,其也可以位于通孔141d的下部孔壁或者侧部孔壁,而无论设于何种位置,都要保证安装完成后,翻边141e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二安装孔116,使得第一弹性件15挂接于该翻边141e后,能够对锁卡141产生如上的推抵力。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阻挡结构可以为设于第一板的另一板面的挡块等形式的阻挡件,安装完成后,该阻挡件的安装高度同样要低于第二安装孔116。
比较而言,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翻边141e的设计利用了第一板本身的材料,结构更为简单,加上该通孔141d的设置,有利于降低锁卡141的重量,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加工过程则较为简单,直接在第一板上焊接挡块即可;当然,这两种实施方式均可以实现与第一弹性件15相配合、进而对锁卡141产生如上推抵力的技术效果,在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上述锁定件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第一凹槽115两侧壁与顶壁的连接处均可以设有前述的第一安装孔111,两锁定件14可以一一对应地插接于两第一安装孔111内,并与第一凹槽115相应的侧壁相贴合。下轨12的上端面可以设有开口向上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121,第二凹槽121的两侧壁远离其底壁的一端均可以具有向下翻折的内卷边122,两内卷边122均可以沿轴向间隔设有前述的第一锁孔122a,两锁定件14的第一锁齿141a可以一一对应地与两内卷边122的相应第一锁孔122a相配合。
采用两个锁定件14的方案,相比于仅有一个锁定件14的情形,可为上轨11、下轨12之间提供更大的轴向抵紧力,以更大程度地保证上轨11在轴向上的锁定效果。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防脱限位件17,防脱限位件17固定于第一凹槽115的侧壁,防脱限位件17与第一板可以间隙配合,也可以直接相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间隙配合的方案,以避免防脱限位件17的设置影响锁卡141的上下位移。如图11所示,在锁卡141可能发生横向位移时,防脱限位件17配合第一凹槽115的侧壁以及第一弹性件15,可以更好地限定第一板(即锁卡141)的横向相对位置。
具体而言,可参考图10,并结合图5、图11,防脱限位件17可以整体为框形,以降低其重量,防脱限位件17横向的侧部可以具有阶梯面,该阶梯面包括沿横向逐级远离防脱限位件17纵轴线的第一侧面171、第二侧面172和第三侧面173。“逐级远离”是指三者远离防脱限位件17纵轴线的程度不同,第一侧面171最靠近防脱限位件17的纵轴线,第二侧面172相对第一侧面171远离防脱限位件17的纵轴线,第三侧面173相对第二侧面172远离防脱限位件17的纵轴线。
在安装时,可将第三侧面173焊接于第一凹槽115的侧壁(以下称之为焊接侧壁),第二侧面172可以与焊接侧壁相平行,且第二侧面172与焊接侧壁在横向的间隙可以大致与第一板的厚度相当,以通过第二侧面172对第一板进行抵接限位,第一侧面171相对第二侧面172更靠近防脱限位件17的纵轴线,可用于避让该阻挡结构。
整体而言,该防脱限位件17的同一侧部可以包括对称的两个阶梯面,两阶梯面的第一侧面171可以相接(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第一侧面171),两第二侧面172位于相接的第一侧面171相对的两端,两第三侧面173又位于两第二侧面172相对的两端,在实施时,该侧部可通过两第三侧面173与第一凹槽115的侧壁相连,两第二侧面172与锁卡141相抵。
该防脱限位件17的横向两侧部中,可以仅在其中的一者设置上述的阶梯面,也可以为两者均设置上述的阶梯面,具体与锁定件14的数量有关。如果锁定件14的数量为两个,则可在防脱限位件17的横向两侧部均设置阶梯面,以同时对两个锁定件14进行抵接限位。
需要说明,上述框形的、具有阶梯面的防脱限位件17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并不能够作为对本发明所提供座椅调节机构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该防脱限位件17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该防脱限位件17可以为实心的板状结构,并在其侧部设置阶梯面。
下轨12可以沿轴向间隔设有两限位块123,具体是设置在第二凹槽121的底壁上,前述的防脱限位件17可以与一个限位块123相抵,以限定上轨11相对下轨12沿轴向的极限滑动位置。
详细而言,为便于描述,可将两限位块123中靠近车头的一者称之为前限位、远离车头的一者称之为后限位,当防脱限位件17与前限位相抵时,可限定上轨11(座椅本体)的前移极限位置,而当防脱限位件17与后限位相抵时,又可限定上轨11(座椅本体)的后移极限位置。进一步地,还可以在防脱限位件17的轴向两端设置消音层(垫),该消音层具体可以采用橡胶等软质材料制备,以降低防脱限位件17与限位块123撞击时所产生的噪音。
采用上述结构,防脱限位件17可以同时具备与锁卡141相抵紧的防脱功能、与限位块123相抵的限位功能以及消音功能,将三个功能集成于同一个部件,可减少部件的使用数量,以简化本发明所提供座椅调节机构的结构,且有利于降低重量。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上轨11上单独设置限位凸块等形式的限位件,以通过该限位件与下轨12的限位块123相抵接,同样能够限定上轨11相对下轨12的极限滑动位置;或者,也可以通过锁卡141与限位块123的抵接,来对上轨11进行限位。
如图7所示,并结合图5,锁定件14还可以包括消音帽142,锁卡141的上端部伸出第一安装孔111的部分与消音帽142相连。该消音帽142具体可以采用橡胶、塑料等材料制备,在解锁时,转动的解锁片161可以与消音帽142相撞击,这一过程中,由于消音帽142的存在,可以大幅降低解锁片161与锁定件14撞击所产生的噪音;同时,锁定件14在被迫向下位移时,消音帽142的下端面又能够与上轨11相撞击,以限制锁定件14的下移距离。
而且,在消音帽142的下端面与上轨11相撞击时,锁定件14的下端面可以悬空,即处于解锁状态下的锁定件14的下端部没有与任何部件相撞,可以排除解锁时锁定件14下端发出噪音的可能性。
如图8所示,锁卡141的上端部设有自上边沿向下延伸的缩口141f,该缩口141f具体可以为槽口尺寸小、槽内尺寸大的缩口槽,例如,该缩口141f的截面可以为大于1/2圆的圆形、椭圆形或者腰圆形等。缩口141f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可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消音帽142的下端面可以设有卡槽142a,锁卡141可以插入卡槽142a,并通过缩口141f与消音帽142卡装;消音帽142的侧面可以设有一个或者多个与卡槽142a相连通的观察孔142b,用于观察锁卡141与消音帽142的安装状态,以确定消音帽142是否安装到位。
如上所述,锁定件14的下移距离可以通过消音帽142来限定,而其上移距离则可以通过第一锁齿141a、第二锁齿141b、导向齿141c与相应孔在上下方向的抵接进行限定。
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调节机构,以下本发明实施例还将对解锁件16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3、图4所示,解锁件16还可以包括呈U形的固定片162,固定片162的两侧板可以具有向外翻折的翼板,固定片162可以通过两翼板与上轨11相连,并罩设于锁定件14的上方,以对锁定件14进行防护,可较大程度地避免灰尘等杂质落入,而影响锁定件14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解锁片161的安装结构与固定片162有关,图3实施例中,固定片162一个翼板的横向侧边具有向下翻折的侧护板,解锁片161的中部可以通过铆钉165与该侧护板相连,且该铆钉165为台阶铆钉,可实现解锁片161与固定片162的相对转动,也就是说,解锁片161可以铰接于固定片162。如此,可以先对解锁件16进行组装,然后再将解锁件16整体安装于上轨11,如图2所示,安装完成后,侧护板、解锁片161与侧护板的铰接处都位于下轨12的外侧,可避免解锁片161的安装而对上轨11与下轨12相对滑动所造成的干涉。
除上述的方式外,解锁片161的中部也可以直接铰接于上轨11,此时,解锁片161与固定片162之间无直接的连接结构。
请继续参考图2,并结合图4,组装完成后,解锁片161的第一端可以与操作杆2相连,第二端可以位于固定片162与上轨11之间,通过驱动操作杆2,可以带动解锁片161进行转动。固定片162的底壁可以设有消音垫163,该消音垫163具体可以为橡胶材质,当解锁片161回复至常态时,其第二端可以与消音垫163相撞击,以避免重新恢复至锁定状态时解锁片161与固定片162相撞击所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与解锁片161相抵,当作用于操作杆2的外力消失时,第二弹性件能够推动解锁片161回复至常态。
具体而言,该第二弹性件可以为扭簧164,如图2所示,该扭簧164可以套接于铆钉165,其两个伸出端中,一者可以与解锁片161相抵,另一者可以与固定片162相抵,且扭簧164的两个伸出端均可以设置弯头,以在与解锁片161、固定片162抵接时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解锁时,操作杆2可以驱使解锁片161进行转动,进而驱使锁定件14向下位移,这一过程中,扭簧164可以积聚弹性力;当作用于操作杆2的外力消失,扭簧164的弹性力可以释放,以驱使解锁片161回复至原始位置。
参照图11,并结合图3,在安装时,可以先组装上轨11,具体而言,可以先将锁定件14、弹性件15安装到位,然后再安装防脱限位件17;在上轨11组装完成之后,可将上轨11通过滑动件13沿轴向过盈插装于下轨12中;解锁件16可以预先安装于上轨11,也可以等上轨11与下轨12对接完成后,再与上轨11进行安装。
上述滑轨组件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滑轨组件1可以沿横向间隔设置,以保证调节座椅本体沿纵向位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操作杆2可以呈U形,该U形的两个侧杆可以一一对应地与两滑轨组件1的解锁片161相连,以便通过该操作杆2同时对两个滑轨组件1进行操作。
综合上述内容,本发明所提供座椅调节机构的有益效果为:所使用部件较少,整体结构较为简单,重量较轻,有利于整车减重;尤其是锁定件14,其设计小巧,重量轻,单个锁定件14的质量仅为10g左右,相比于现有技术中20g左右的锁定件,重量获得大幅降低;消音帽142、消音垫163以及消音层等多种形式的消音设置,可大幅降低解锁或锁定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防脱限位件17的设置,将防脱、限位、消音等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体,可大幅简化锁定件14的定位机构以及上下轨的限位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座椅总成,包括座椅本体,该座椅本体通过调节机构安装于车辆的底板,以实现座椅本体在纵向上的位置调整,该调节机构即为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调节机构。
由于上述的座椅调节机构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座椅调节结构的座椅总成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座椅调节机构,包括滑轨组件(1)和操作杆(2),所述滑轨组件(1)包括上轨(11)和下轨(12),所述下轨(12)固定于车辆的底板,且所述下轨(12)设置有若干沿轴向间隔的第一锁孔(122a),所述上轨(11)与座椅本体相连,所述上轨(11)通过滑动件(13)支撑于所述下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1)还包括锁定件(14)、第一弹性件(15)和解锁件(16);
所述上轨(11)设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锁定件(14)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并能够沿所述第一安装孔(111)进行上下位移,所述锁定件(14)的上端部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安装孔(111),所述锁定件(14)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锁孔(122a)相匹配的第一锁齿(141a),所述第一弹性件(15)设于所述上轨(11)内,并与所述锁定件(14)相抵接,以在常态下推抵所述锁定件(14)的所述第一锁齿(141a)卡入相应所述第一锁孔(122a),进而限制所述上轨(11)相对所述下轨(12)的轴向滑动;
所述解锁件(16)的解锁片(161)中部铰接,所述操作杆(2)与所述解锁片(161)相连,并能够驱使所述解锁片(161)绕铰接点转动,转动的解锁片(161)能够与所述锁定件(14)的上端部相撞,以迫使所述锁定件(14)向下位移,并使得所述第一锁齿(141a)脱离相应所述第一锁孔(12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4)包括锁卡(141),所述锁卡(141)呈L形,该L形的第一板自下而上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第二板设有沿横向延伸、并沿轴向间隔的所述第一锁齿(141a)和第二锁齿(141b);
所述上轨(11)设有沿轴向间隔的过孔(112)和与所述第二锁齿(141b)相匹配的第二锁孔(113),所述第一锁齿(141a)能够穿过所述过孔(112)、并与所述第一锁孔(122a)沿轴向卡接,所述第二锁齿(141b)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孔(113)沿轴向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上移或下移的所述锁定件(14),所述第一锁齿(141a)始终位于所述过孔(112)中,所述第二锁齿(141b)始终位于所述第二锁孔(113)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齿(141a)、所述第二锁齿(141b)中至少一者为T形齿,包括立部和平部;
常态下,所述第一锁齿(141a)的平部能够卡入所述第一锁孔(122a),并能够与所述上轨(11)的外壁面沿横向相抵;或者,常态下,所述第一锁齿(141a)的立部能够穿过所述过孔(112)、所述第一锁孔(122a),并能够以其平部与所述第一锁孔(122a)的外端面沿横向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1)还设有导向孔(114),所述锁卡(141)的第二板还设置有导向齿(141c),上移或下移的所述锁定件(14),所述导向齿(141c)始终位于所述导向孔(114)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卡(141)还设有标示结构,以表征所述第一锁齿(141a)和/或所述第二锁齿(141b)的相对位置,进而确定所述锁定件(14)的安装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1)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向下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115),所述第一安装孔(111)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15)的侧壁与顶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锁孔(113)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15)的侧壁的下端部,并沿横向贯穿该侧壁;
所述锁卡(141)的第一板的一个板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5)的侧壁相贴合,另一板面设有阻挡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15)为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两端固定,中部挂接于所述阻挡结构,以对所述锁定件(14)产生推抵力,所述推抵力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锁齿(141a)卡入相应所述第一锁孔(122a)、以及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凹槽(115)的侧壁相贴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4)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锁定件(14)一一对应地贴合于所述第一凹槽(115)相对的两侧壁;
所述下轨(12)的上端面设有开口向上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二凹槽(121)的两侧壁远离其底壁的一端均具有向下翻折的内卷边(122),两所述内卷边(122)均沿轴向间隔设有所述第一锁孔(122a),两所述锁定件(14)一一对应地与两所述内卷边(122)的所述第一锁孔(122a)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开设有沿横向贯穿的通孔(141d),所述通孔(141d)的孔壁具有翻边(141e),所述翻边(141e)为所述阻挡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15)内的防脱限位件(17),所述防脱限位件(17)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115)的侧壁,所述防脱限位件(17)配合所述第一凹槽(115)的侧壁能够限定所述第一板的横向相对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限位件(17)呈框形,其横向的侧部具有阶梯面,所述阶梯面包括沿横向逐级远离所述防脱限位件(17)纵轴线的第一侧面(171)、第二侧面(172)和第三侧面(173);
所述第三侧面(173)焊接于所述第一凹槽(115)的侧壁,所述第二侧面(172)与所述第一板相抵,所述第一侧面(171)用于避让所述阻挡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12)沿轴向间隔设有两限位块(123),随所述上轨(11)同步位移的所述防脱限位件(17)能够与一个所述限位块(123)相抵,以限定所述上轨(11)相对所述下轨(12)沿轴向的极限滑动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2-12中任一项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4)还包括消音帽(142),所述锁卡(141)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第一安装孔(111)的部分与所述消音帽(142)相连,所述消音帽(142)的下端面能够与所述上轨(11)相撞击,以限制所述锁定件(14)的下移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帽(142)的下端面与所述上轨(11)相撞击时,所述锁定件(14)的下端面悬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卡(141)的上端部设有自上边沿向下延伸的缩口(141f),所述消音帽(142)的下端面设有卡槽(142a),所述锁卡(141)插入所述卡槽(142a),并通过所述缩口(141f)与所述消音帽(142)卡装;
所述消音帽(142)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卡槽(142a)连通的观察孔(142b),用于观察所述锁卡(141)与所述消音帽(142)的安装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16)还包括呈U形的固定片(162),所述固定片(162)罩设于所述锁定件(14)的上方,所述解锁片(161)的第一端与所述操作杆(2)相连,第二端位于所述固定片(162)与所述上轨(11)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62)的顶壁设有消音垫(163),回复至常态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消音垫(163)相撞击。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解锁片(161)相抵,作用于所述操作杆(2)的外力消失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推动所述解锁片(161)回复至常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1)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滑轨组件(1)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操作杆(2)呈U形,该U形的两个侧杆一一对应地与两所述滑轨组件(1)的所述解锁片(161)相连。
20.一种座椅总成,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通过调节机构安装于车辆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调节机构。
CN201811223484.0A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Pending CN109228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3484.0A CN109228970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PCT/CN2018/114528 WO2020077706A1 (zh) 2018-10-19 2018-11-08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3484.0A CN109228970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8970A true CN109228970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80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3484.0A Pending CN109228970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28970A (zh)
WO (1) WO2020077706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6228A (zh) * 2019-10-31 2019-12-31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及其滑轨解锁机构
CN110641322A (zh) * 2019-10-31 2020-01-03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滑轨
CN112224098A (zh) * 2020-10-19 2021-01-15 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增强刚性模量的滑轨
CN112622710A (zh) * 2021-01-18 2021-04-09 上海东尚机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用手动座椅长滑道系统
WO2021082490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
CN113968178A (zh) * 2020-07-24 2022-01-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底座、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CN116039463A (zh) * 2023-02-23 2023-05-02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锁止结构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27060Y1 (ko) * 2000-12-18 2001-06-15 대부기공주식회사 자동차 시트로킹시스템의 로크
US20030085330A1 (en) * 2001-11-08 2003-05-08 Lee Won Young Seat rail locking system for vehicle
JP2006273176A (ja) * 2005-03-30 2006-10-12 Fuji Kiko Co Ltd 車両の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955039A (zh) * 2005-10-24 2007-05-0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KR100789640B1 (ko) * 2007-03-22 2007-12-27 다이모스(주) 자동차용 시트트랙 로크장치
KR20090131069A (ko) * 2008-06-17 2009-12-28 다이모스(주) 차량용 시트의 트랙 락킹 장치
CN201423937Y (zh) * 2009-04-21 2010-03-17 佛吉亚(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手动滑轨机构
CN103754136A (zh) * 2014-01-17 2014-04-30 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边锁定的汽车座椅滑轨
CN203974599U (zh) * 2014-07-15 2014-12-03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
CN204020615U (zh) * 2014-07-18 2014-12-17 重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曲簧锁止结构
CN204055428U (zh) * 2014-07-18 2014-12-31 重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扭簧锁止结构
CN204383211U (zh) * 2014-12-31 2015-06-10 浙江俱进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锁止机构
CN104773095A (zh) * 2015-05-04 2015-07-15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
US20160221477A1 (en) * 2013-10-25 2016-08-04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ular seat slide device
CN106864314A (zh) * 2017-04-05 2017-06-20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锁止机构
CN206456269U (zh) * 2017-02-21 2017-09-01 湖北伟士通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滑轨锁止机构
CN107791900A (zh) * 2017-09-27 2018-03-13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及其滑轨锁卡机构
KR20180083453A (ko) * 2017-01-12 2018-07-23 대원산업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 슬라이딩 장치
CN108312903A (zh) * 2018-03-27 2018-07-24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双解锁式汽车座椅滑轨总成
CN207737153U (zh) * 2017-12-20 2018-08-17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的内锁型手动滑轨
US20180304778A1 (en) * 2015-11-02 2018-10-2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slide device for vehicles
CN208881632U (zh) * 2018-10-19 2019-05-21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45386B4 (de) * 2000-09-14 2005-09-15 Keiper Gmbh & Co. Kg Sitzlängsverstellung
US20090051208A1 (en) * 2006-02-27 2009-02-26 Szybisty Robert J Leaf Spring Track Latch
KR101042306B1 (ko) * 2008-09-10 2011-06-17 현대다이모스(주) 양 방향 락킹 타입 시트 트랙 락킹 장치
DE102017204884A1 (de) * 2017-03-23 2018-09-27 Lear Corporation Schieneneinstell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27060Y1 (ko) * 2000-12-18 2001-06-15 대부기공주식회사 자동차 시트로킹시스템의 로크
US20030085330A1 (en) * 2001-11-08 2003-05-08 Lee Won Young Seat rail locking system for vehicle
JP2006273176A (ja) * 2005-03-30 2006-10-12 Fuji Kiko Co Ltd 車両の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955039A (zh) * 2005-10-24 2007-05-0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KR100789640B1 (ko) * 2007-03-22 2007-12-27 다이모스(주) 자동차용 시트트랙 로크장치
KR20090131069A (ko) * 2008-06-17 2009-12-28 다이모스(주) 차량용 시트의 트랙 락킹 장치
CN201423937Y (zh) * 2009-04-21 2010-03-17 佛吉亚(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手动滑轨机构
US20160221477A1 (en) * 2013-10-25 2016-08-04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ular seat slide device
CN103754136A (zh) * 2014-01-17 2014-04-30 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边锁定的汽车座椅滑轨
CN203974599U (zh) * 2014-07-15 2014-12-03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
CN204055428U (zh) * 2014-07-18 2014-12-31 重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扭簧锁止结构
CN204020615U (zh) * 2014-07-18 2014-12-17 重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曲簧锁止结构
CN204383211U (zh) * 2014-12-31 2015-06-10 浙江俱进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锁止机构
CN104773095A (zh) * 2015-05-04 2015-07-15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
US20180304778A1 (en) * 2015-11-02 2018-10-2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slide device for vehicles
KR20180083453A (ko) * 2017-01-12 2018-07-23 대원산업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 슬라이딩 장치
CN206456269U (zh) * 2017-02-21 2017-09-01 湖北伟士通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滑轨锁止机构
CN106864314A (zh) * 2017-04-05 2017-06-20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锁止机构
CN107791900A (zh) * 2017-09-27 2018-03-13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及其滑轨锁卡机构
CN207737153U (zh) * 2017-12-20 2018-08-17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的内锁型手动滑轨
CN108312903A (zh) * 2018-03-27 2018-07-24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双解锁式汽车座椅滑轨总成
CN208881632U (zh) * 2018-10-19 2019-05-21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6228A (zh) * 2019-10-31 2019-12-31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及其滑轨解锁机构
CN110641322A (zh) * 2019-10-31 2020-01-03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滑轨
WO2021082490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
CN113968178A (zh) * 2020-07-24 2022-01-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底座、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CN112224098A (zh) * 2020-10-19 2021-01-15 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增强刚性模量的滑轨
CN112224098B (zh) * 2020-10-19 2022-05-27 恺博(常熟)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增强刚性模量的滑轨
CN112622710A (zh) * 2021-01-18 2021-04-09 上海东尚机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用手动座椅长滑道系统
CN116039463A (zh) * 2023-02-23 2023-05-02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锁止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77706A1 (zh) 2020-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81632U (zh)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CN109228970A (zh)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调节机构
RU251402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втягивания и выводная направляющая
DE112008004275B3 (de) Sitzverriegelung und Haltesystem
US7441848B2 (en) Automatic homing mechanism for a multi-sectional slide
US20140138510A1 (en) Seat slid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9604551B2 (en) Apparatus for locking seat-rail in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967583B2 (en) Manually longitudinally adjustable motor vehicle seat
EP3546281B1 (en) Seat slide device
RU2401628C2 (ru) Телескопическая направляющая для детали мебели, расположенной в корпусе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перемещения
DK1935718T3 (en) Apparat indbefattende et spejlaggregat.
DE102011014175A1 (de) Höhenversteller für einen Befestigungsbeschlag eines Sicherheitsgurt-Systems
PH12014000082A1 (en) Hatch cover apparatus for vessel
CN110011197A (zh) 具有对准部件的电力分配箱组件
CN107009924B (zh) 一种具有二级锁止功能的扶手装置
DE202008006395U1 (de) Gedämpfte Führungseinheit sowie tragbares Arbeitsgerät
US9789966B2 (en) Aircraft seat attachment system provided with a system for locking an activation lever and/or for maintaining a clamping force by friction
CN101368468B (zh) 一种玻璃导轨接头结构
CN111021863B (zh) 脱扣导向机构和平趟门装置
US6726275B2 (en)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two panel-shaped elements
JPH0640257A (ja) 組立式操作パネル
US10485342B2 (en) Pull-out guide for a movable furniture part
CN109225760A (zh) 自动点胶装置和点胶机
DE19721888A1 (de)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Scheinwerfer
DE102005015859B3 (de) Halteeinricht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0

Address after: 441000 No.8, zhuiri Road, Xiangyang hi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3 No.8, zhuiri Road,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BEI HAPM MAGNA SEATING SYSTEM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