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218930A - 面板底构件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板底构件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8930A
CN109218930A CN201810708041.4A CN201810708041A CN109218930A CN 109218930 A CN109218930 A CN 109218930A CN 201810708041 A CN201810708041 A CN 201810708041A CN 109218930 A CN109218930 A CN 109218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absorbing
display device
panel bottom
sound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80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8930B (zh
Inventor
安以埈
金圣哲
卢正训
宋根圭
秋惠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18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8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8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8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54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7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4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N30/04Treatments to modify a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roperty, e.g. polarisation characteristics,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r mode tun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2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6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1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面板底构件和一种包括该面板底构件的显示装置。该面板底构件包括:吸光构件;顶结合层,位于吸光构件的顶部处;第一振动声音元件,位于吸光构件下方并且结合到吸光构件;缓冲构件,位于吸光构件下方并且不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以及层间结合层,位于吸光构件与缓冲构件之间。

Description

面板底构件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7月6日提交的第10-2017-008591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面板底构件和一种包括该面板底构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向用户提供图像的诸如智能电话、数字照相机、笔记本电脑、导航系统和智能电视(“TV”)的电器通常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和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的面板底构件。面板底构件包括用于保护显示面板免受加热和外部冲击等的各种功能片。
显示装置仅具有显示图像的功能并且具有为了提供声音而在电器中需要单独的扬声器的缺点。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涉及一种振动声音元件所结合到的面板底构件。
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涉及一种振动声音元件所结合到的显示装置。
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涉及一种面板底构件。该面板底构件包括:吸光构件;顶结合层,位于吸光构件上;第一振动声音元件,位于吸光构件下方并且结合到吸光构件;缓冲构件,位于吸光构件下方并且不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以及层间结合层,位于吸光构件与缓冲构件之间。
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的面板底构件,其中,面板底构件包括:吸光构件;位于显示面板下方;顶结合层,位于吸光构件与显示面板之间并且附着到吸光构件的上表面和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第一振动声音元件,位于吸光构件下方并且结合到吸光构件;缓冲构件,位于吸光构件下方并且不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以及层间结合层,位于吸光构件与缓冲构件之间。
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图像的上表面和作为上表面的相对表面的下表面;吸光构件,结合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以及振动声音元件,结合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其中,振动声音元件与吸光构件叠置。
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例,通过下面的描述,上面未提及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明显的。
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将包括在发明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中。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示例性实施例和特征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支架底侧的透视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的透视图;
图4是沿图1的线X1-X2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部分Q1的放大的剖视图,更具体地,示出图4的显示面板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4的部分Q2的放大的剖视图,更具体地,示出图4的面板底构件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6的吸光构件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和图9是示出图7的修改的图;
图10是根据发明的面板底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图6的修改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0的修改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图6的另一修改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0的另一修改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图6的又一修改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0的又一修改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图6的还一修改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图10的还一修改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图6的还又一修改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图10的还又一修改的剖视图;
图21是用于描述振动声音元件的特性的示意图;
图22是用于描述由振动声音元件产生声音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23是用于描述振动声音元件的另一特性的示意图;以及
图24是用于描述根据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接近感测操作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下面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发明的特征及实现其的方法可以更容易地被理解。然而,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发明的构思,发明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贯穿说明书,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发明。如这里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所述)”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当用在本说明书中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或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将理解的是,虽然这里可以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在不脱离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可以在这里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在……上方”和“上”等的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绘制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含除了在绘制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绘制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被定位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装置可以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处),并且相应地解释在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考虑到测量问题以及与具体量的测量有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如这里使用的“大约”或“近似”包括陈述的值,并且意味着在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具体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之内。例如,“大约”可意味着在一个或更多个标准偏差内,或者在所陈述的值的±30%、±20%、±10%、±5%之内。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它们的意思一致的意思,而将不以理想的或者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解释,可以夸大或减小组件的尺寸。
贯穿说明书,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支架底侧的透视图,图3是图1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的透视图,图4是沿图1的线X1-X2截取的剖视图。
图1示出了作为应用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便携式终端。便携式终端可以包括平板个人计算机(“PC”)、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游戏机和手表型电子装置等。然而,发明不限于显示装置1的具体种类。在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可以用于除了诸如电视机或外部广告牌的大型电子装置之外的诸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导航设备和照相机等的小型电子装置。
参照图1,显示装置1可以具有平面矩形形状。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在一个方向x上延伸的两个短边和在另一方向y上延伸的两个长边。虽然显示装置1的长边和短边相遇的角部可以形成直角,但是可以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曲面。显示装置1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描述的形状并且可以应用为圆形形状或其它形状。
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与显示区域DA相邻的非显示区域NDA。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布置为围绕显示区域DA。
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设置有下面将描述的振动声音元件的元件区域SA1和SA2。振动声音元件是包括利用振动来实施扬声器功能或麦克风功能的元件的构思。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元件区域SA1和SA2可以包括第一元件区域SA1和第二元件区域SA2,第一元件区域SA1位于显示区域DA的一侧处,第二元件区域SA2面对第一元件区域SA1,并且显示区域DA置于第一元件区域SA1与第二元件区域SA2之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元件区域SA1和SA2的一部分可以是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例如,第一元件区域SA1的一部分可以是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第一元件区域SA1的其余部分可以是非显示区域NDA的一部分。在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元件区域SA2的一部分可以是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第二元件区域SA2的其余部分可以是非显示区域NDA的一部分。然而,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元件区域SA1和第二元件区域SA2两者可以包括在显示区域DA中。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元件区域SA1和第二元件区域SA2中的任何一个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包括在显示区域DA中,并且另一个可以包括在非显示区域NDA中。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元件区域SA1和SA2可以位于显示装置1的短边在显示装置1的长边方向上被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的线上。
在图1中,示出了元件区域SA1和SA2被分成第一元件区域SA1和第二元件区域SA2并且位于相对的边处,并使显示区域DA位于其间,但是它仅是一个示例。此外,可以对元件区域SA1和SA2的布置和数量进行各种改变。
参照图1至图4,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500和设置在显示面板500下方的面板底构件700。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500上的输入感测构件300和窗100。此外,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面板底构件700下方的支架900。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在说明书中,“上”、“顶部”和“上表面”意味着基于显示面板500的显示表面侧(即,z方向侧),“下”、“底部”和“下表面”意味着基于显示面板500的显示表面的相对侧(即,z方向的相对方向侧)。
窗100包括透射由显示面板500提供的图像的透光部100-DA和与透光部100-DA相邻的遮光部100-NDA。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窗100的遮光部100-NDA的内表面可以具有不透明的掩模层。
窗1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500上以保护显示面板500。窗100可以设置为与显示面板500叠置并且覆盖显示面板500的整个表面。窗100可以比显示面板500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窗100可以在显示装置1的两个短边处从显示面板500向外突出。即使在显示装置1的两个长边处,窗100也可以从显示面板500突出,但是突出距离可以大于两个短边的突出距离。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窗100可以包括玻璃、蓝宝石或塑料等。窗100可以是刚性的,但是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柔性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感测构件3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500与窗100之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输入感测构件300可以是刚性面板型、柔性面板型或膜型。输入感测构件300具有与显示面板500的尺寸基本相同的尺寸并且与显示面板500叠置,输入感测构件300的侧面和显示面板500的侧面可以对齐,但是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显示面板500与输入感测构件300以及输入感测构件300与窗100可以通过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的透明结合层分别彼此结合。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省略输入感测构件300。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500和窗100可以通过OCA或OCR彼此结合。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500也可以包括位于其中的触摸电极部分。
显示面板500包括显示部分500-DA和非显示部分500-NDA。显示部分500-DA是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并且与窗100的透光部100-DA叠置。作为不显示图像的区域的非显示部分500-NDA与显示部分500-DA相邻并且与窗100的遮光部100-NDA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显示面板500可以是包括自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显示面板500可以是包括其中发光层包括有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或其中发光层包括量子点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面板。然而,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显示面板500也可以由液晶显示(“LCD”)面板等实施。在下文中,将作为示例描述显示面板500是包括OLED的显示面板的情况。
面板底构件700设置在显示面板500下方并且可以结合到显示面板500。面板底构件700具有与显示面板500的尺寸基本相同的尺寸并且与显示面板500叠置,面板底构件700的侧面和显示面板500的侧面可以对齐,但是发明不限于此。面板底构件700可以执行散热功能、电磁波屏蔽功能、遮光功能或吸光功能、缓冲功能和数字化功能等。面板底构件700可以包括具有前述的功能中的至少一种的功能层。功能层可以以诸如层、隔膜、膜、片、板和面板的各种形式设置。
面板底构件700可以包括功能层部分701以及结合到功能层部分701的底部的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
功能层部分701是包括上述的一个功能层或多个功能层的部分,当功能层部分701包括多个功能层时,多个功能层可以堆叠为彼此叠置。一个功能层可以直接堆叠在另一功能层上或者通过结合层结合到另一功能层。
功能层部分701的位于元件区域SA1和SA2中的部分的厚度可以小于其它部分的厚度。
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是响应于作为与声音数据对应的电信号的声音信号而振动的元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可以包括例如磁体和围绕磁体并流动与声音信号对应的电流的线圈。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可以通过与线圈中流动的电流对应的电磁力而振动。此外,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可以通过包括振动材料层的压电元件来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材料层响应于声音信号而机械变形,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可以通过机械变形来振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振动材料层可以包括例如压电材料、压电膜(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电活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在下文中,将作为示例描述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包括振动材料层的情况。
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可以结合到功能层部分701的底部并且位于元件区域SA1和SA2中。当显示装置1包括作为元件区域SA1和SA2的第一元件区域SA1和第二元件区域SA2时,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元件区域SA1中的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位于第二元件区域SA2中的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
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显示区域DA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中所示,例如,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显示区域DA中,并且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显示区域DA中。然而,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两者可以位于显示区域DA中。此外,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中的任何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显示区域DA中,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中的另一个不位于显示区域DA中,但是可以位于非显示区域NDA中。
下面将描述面板底构件700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支架900可以位于面板底构件700的下侧处。支架900容纳窗100、输入感测构件300、显示面板500和面板底构件700。支架900可以包括底部和侧壁。支架900的底部面对面板底构件700的下表面,支架900的侧壁面对窗100、输入感测构件300、显示面板500和面板底构件700的侧面。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支架900可以包括合成树脂材料、金属材料或不同材料的组合。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架900的一部分可以暴露于显示装置1的侧面,以形成显示装置1的侧面外观。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壳(未示出)可以结合到支架900的底部。然而,这仅是示例,单独的构造结合到支架900的底部,支架900本身也可以应用于显示装置1的外壳。
为了确保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振动的空间,支架900可以不与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接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架900可以包括向下突起的突起901和902以在其中形成共振空间901a和902a。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当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包括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时,支架900可以包括第一突起901和第二突起902,第一突起901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叠置并且在其中限定第一共振空间901a,第二突起902与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叠置并且在其中限定第二共振空间902a。第一共振空间901a用作放大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提供的振动或声波的共振器,并且提供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可以向下振动的空间。此外,第二共振空间902a用作放大从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提供的振动或声波的共振器,并且提供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可以向下振动的空间。
然而,发明不限于此,当必要时,突起901和902可以修改为合适的数量。
虽然未示出,但是防水胶带可以设置在支架900的底部的边缘处。与长边相邻的防水胶带附着到面板底构件700的下表面,并且与短边相邻的防水胶带可以附着到窗100的下表面。
图5是示出图4的部分Q1的放大的剖视图,更具体地,示出图4的显示面板的放大的剖视图。
参照图5,显示面板500包括基体基底510、第一电极520、像素限定层530、发光层540、第二电极550和封装层570。
基体基底510可以位于面板底构件700上。基体基底510可以是绝缘基底。作为示例,基体基底510可以包括具有柔性的聚合物材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聚合物材料可以是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聚芳酯(“PAR”)、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烯丙基化物、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三乙酸纤维素(“TAC”)、乙酸丙酸纤维素(“CAP”)或它们的组合。
第一电极520可以位于基体基底510上。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第一电极520可以是阳极电极。
虽然未示出,但是基体基底510与第一电极520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构造。作为一个示例的所述多个构造可以包括缓冲层、多条导电布线、绝缘层和多个薄膜晶体管等。
像素限定层530可以位于第一电极520上。暴露第一电极520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限定在像素限定层530中。
发光层540可以位于第一电极520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发光层540可以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一种。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红光的波长可以是大约620纳米(nm)至大约750nm,绿光的波长可以是大约495nm至大约570nm。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蓝光的波长可以是大约450nm至大约495nm。
在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发光层540可以发射白光。当发光层540发射白光时,发光层540可以具有堆叠有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和蓝色发光层的形式。此外,还可以包括用于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单独的滤色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层540可以是有机发光层。在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发光层540也可以是量子点发光层。
第二电极550可以设置在发光层540和像素限定层530上。作为示例,第二电极550可以完全设置在发光层540和像素限定层530上。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第二电极550可以是阴极电极。
第一电极520、第二电极550和发光层540可以形成自发光元件EL。
封装层570可以位于自发光元件EL上。封装层570可以封装自发光元件EL并且防止湿气等从外部流入自发光元件EL。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封装层570可以包括薄膜封装件并且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有机膜和一个或更多个无机膜。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封装层570可以包括位于第二电极550上的第一无机膜571、位于第一无机膜571上的有机膜572和位于有机膜572上的第二无机膜573。
第一无机膜571可以防止湿气和氧等渗透到自发光元件EL。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第一无机膜571可以包括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铈和氮氧化硅(SiON)等。
有机膜572可以位于第一无机膜571上。有机膜572可以改善平坦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有机膜572可以包括液体有机材料并且可以包括例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和苝树脂。例如,这样的有机材料可以通过沉积、印刷和涂覆设置在基体基底510上并且可以经受固化工艺。
第二无机膜573可以位于有机膜572上。第二无机膜573可以具有与第一无机膜571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作用,并且可以包括与第一无机膜571的材料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材料。第二无机膜573可以完全覆盖有机膜57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无机膜573和第一无机膜571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彼此接触,以形成无机-无机结合。
然而,封装层570的结构不限于此,可以对封装层570的堆叠结构进行各种改变。在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封装层570可以包括玻璃基底等。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感测构件300可以设置在封装层570上。
图6是示出图4的部分Q2的放大的剖视图,更具体地,示出图4的面板底构件的放大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图6的吸光构件的结构的剖视图,图8和图9是示出图7的修改的图。
参照图4和图6至图9,面板底构件700的功能层部分701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500下方的吸光构件711、位于吸光构件711与显示面板500之间的顶结合层713、位于吸光构件711下方的第一层间结合层715以及设置在第一层间结合层715下方的缓冲构件721。面板底构件700的功能层部分70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缓冲构件721下方的第二层间结合层723和设置在第二层间结合层723下方的散热构件730。此外,面板底构件700的功能层部分701还可以包括位于散热构件730的下侧处的底结合构件781。
吸光构件711设置在显示面板500下方并且阻挡光的透射,以防止设置在吸光构件711的下侧处的构造从顶部被观察到。
吸光构件711可以具有各种结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如图7中所示,吸光构件711可以包括基底7111和设置在基底7111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吸光层7113。此外,顶结合层713可以设置在第一吸光层7113的上表面上,第一层间结合层715可以设置在基底7111的下表面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基底7111可以包括PET、PI、P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砜(“PS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乙酸纤维素(“TAC”)和环烯烃聚合物(“COP”)等。
第一吸光层7113设置在基底7111的上表面上。第一吸光层7113可以直接设置在基底7111的上表面上。第一吸光层7113可以设置为完全覆盖设置在其下方的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换言之,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可以与第一吸光层7113完全叠置。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吸光层7113可以设置为完全覆盖设置在其下方的功能层。第一吸光层7113可以设置在基底7111的整个上表面上。
第一吸光层7113阻挡光的透射,以防止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从顶部被观察到。第一吸光层7113可以包括诸如黑色颜料或染料的吸光材料。例如,第一吸光层7113可以包括黑墨水。例如,第一吸光层7113可以通过涂覆或印刷方法设置在基底7111的上表面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示了第一吸光层7113设置在基底7111的上表面上的情况,但是发明不限于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中所示,例如,吸光构件711a可以包括基底7111和设置在基底7111的下表面上的第二吸光层7115。此外,顶结合层713可以设置在基底7111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一层间结合层715可以设置在第二吸光层7115的下表面上。第二吸光层7115可以设置为完全覆盖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此外,第二吸光层7115的描述与第一吸光层7113的描述基本相同或相似并且将被省略。
在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9中所示,吸光构件711b可以包括基底7111、设置在基底7111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吸光层7113和设置在基底7111的下表面上的第二吸光层7115。此外,顶结合层713可以设置在第一吸光层7113的上表面上,第一层间结合层715可以设置在第二吸光层7115的下表面上。
顶结合层713设置在吸光构件711的上表面上。顶结合层713用于将面板底构件700附着到显示面板500的下表面。顶结合层713可以包括结合层、粘合剂层或树脂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顶结合层713可以包括被分类为硅树脂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具有硅树脂-聚氨酯混合结构的SU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异氰酸酯聚合物、聚乙烯醇聚合物、明胶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胶乳聚合物、聚酯聚合物或水基聚酯聚合物等的聚合物材料。
第一层间结合层715设置在吸光构件711的下表面上。第一层间结合层715使吸光构件711和缓冲构件721彼此结合。此外,第一层间结合层715设置为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叠置并且将吸光构件711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以及吸光构件711与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结合。
第一层间结合层715的材料可以包括上述的顶结合层713的示例性材料。
缓冲构件721吸收外部冲击,以防止显示面板500和窗100等被损坏。缓冲构件721可以由单层或多个层压膜组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缓冲构件721可以包括诸如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丙烯和聚乙烯的聚合物树脂,或者可以包括诸如橡胶和泡沫海绵的具有弹性的材料,泡沫海绵使聚氨酯类材料或丙烯酸材料发泡并成型。缓冲构件721可以是垫层。
缓冲构件721可以不与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叠置。如上所述,缓冲构件721可以包括具有弹性的材料。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响应于声音信号等而产生振动,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显示面板500以产生声音。即,显示面板500用作扬声器的膜片。因此,缓冲构件721可以不与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叠置,使得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中产生的振动在缓冲构件721中不被吸收,而是传递到显示面板500。
第二层间结合层723用于将另一构件结合到缓冲构件721并且可以包括例示为上述的顶结合层713的材料的材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层间结合层723可以将散热构件730结合到缓冲构件72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层间结合层723可以不与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叠置。
散热构件730可以位于第二层间结合层723下方。散热构件7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层。在附图中,示出了散热构件730包括两个散热层731和735以及结合层733的情况。
第一散热层731和第二散热层735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但是也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的散热特性的材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第一散热层731可以包括石墨或碳纳米管等。第二散热层735可以包括能够屏蔽电磁波并且具有优异的热导率的各种材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第二散热层735可以包括诸如铜、镍、铁氧体和银的金属薄膜。
第二散热层735可以设置在第一散热层731下方。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层731和第二散热层735设置为彼此叠置,第一散热层731比第二散热层735小,第一散热层731的侧边可以位于第二散热层735的侧边内部。
结合层733位于第一散热层731与第二散热层735之间。结合层733可以使第一散热层731和第二散热层735结合,并且完全覆盖第一散热层731。结合层733的材料可以包括上述的顶结合层713的示例性材料。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散热构件730可以不与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叠置。散热构件730将确保能够使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振动的空间。
底结合构件781可以位于散热构件730下方。底结合构件781用于将面板底构件700结合到支架90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底结合构件781可以不与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接触,以防止当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振动时产生干扰。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底结合构件781可以包括在两个表面上具有结合层的胶带,例如,双面结合胶带。
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设置在第一层间结合层715下方并且位于元件区域SA1和SA2中。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可以不与缓冲构件721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可以包括两个电极和位于其间的振动材料层。
当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被作为示例描述时,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层间结合层715下方的第一电极7021、位于第一电极7021下方的振动材料层7023和位于振动材料层7023下方的第二电极7022。第一电极7021可以与第一层间结合层715接触。
第一电极7021和第二电极7022可以向振动材料层7023提供电场。第一电极7021和第二电极7022包括导电材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导电材料可以是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透明金属、导电聚合物和碳纳米管(“CNT”)的透明导体。
振动材料层7023包括通过由第一电极7021和第二电极7022提供的电场振动的压电材料,振动材料层的示例可以是诸如锆钛酸铅陶瓷(“PZT”)的压电材料、PVDF膜和电活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1和图22描述振动声音元件的特性和从其产生声音的过程,并且将作为示例描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
图21是用于描述振动声音元件的特性的示意图,图22是用于描述由振动声音元件产生声音的过程的示意图。在图22中,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吸光构件711和显示面板500。
参照图21和图22,振动材料层7023通过在施加的电压的极性方向上受到第一力F1而收缩,或通过受到第二力F2而松弛或者扩展。因此,当分别向第一电极7021和第二电极7022施加AC电压时,振动材料层7023由于逆压电效应而重复收缩和松弛。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通过重复收缩和松弛而振动。
当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松弛时,显示面板500可以如虚线A1中所示地暂时向上变形。此外,当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收缩时,显示面板500可以如虚线A2中所示地暂时向下变形。显示面板500通过重复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的收缩和松弛来上下振动以输出声音。
即,显示面板500本身用作扬声器的膜片。
通常,随着扬声器的膜片的尺寸的增大,从膜片输出的声音的声压的强度增大并且低范围内的输出特性优异。因此,可以响应于显示面板500的面积来调节通过显示面板500输出的声音的声压的强度和低范围的输出特性。具体地,因为应用于普通显示装置的典型扬声器的膜片的尺寸与显示面板的面积相比太小,所以根据发明的利用显示面板500本身作为膜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从显示面板500输出的声音的声压的强度或低范围的输出特性与从普通扬声器输出的声音的声压的强度或低范围的输出特性相比是优异的。
此外,显示装置1利用显示面板500的一部分作为膜片而没有单独的扬声器,并且具有减小显示装置1的尺寸和简化结构的优点。此外,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并且存在可以增大显示区域DA的尺寸的优点。
此外,因为面板底构件700包括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所以显示装置1具有通过将面板底构件700附着到显示面板500而使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与显示面板500结合并且因此简化显示装置1的制造工艺的优点。
图10是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面板底构件的剖视图,更具体地,示出在图6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附着到显示面板之前的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10,面板底构件70包括设置在顶结合层7131的上表面上的第一离型膜761。第一离型膜761在面板底构件70附着到显示面板500之前覆盖并保护顶结合层7131的上表面并且当面板底构件70附着到显示面板500时剥离,以暴露顶结合层7131的变为结合表面的上表面。
第一离型膜761与顶结合层7131接触,但是不完全附着并且可以充分接触,以在随后的工艺中剥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第一离型膜761可以包括PET、PC、PI或纸等。为了增大第一离型膜761的剥离力,可以在膜的上表面上进行硅树脂溶液处理,或者可以提供包括硅树脂的离型涂覆层,但是发明不限于此。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离型膜761的下表面可以具有浮凸形状。第一离型膜761的下表面的浮凸形状被转印到与其相邻的顶结合层7131的上表面,结果,顶结合层7131的上表面可以具有与第一离型膜761的下表面形状互补的浮凸形状。当顶结合层7131在上表面上具有浮凸形状时,表面浮凸形状用作当面板底构件70附着到显示面板500的下表面时的空气通道,从而减少气泡。如图6中所示,当顶结合层7131完全附着到显示面板500的底部时,顶结合层7131的浮凸形状可以塌陷并平坦化。
面板底构件7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底结合构件781的下表面上的第二离型膜763。第二离型膜763可以保护底结合构件781的下表面。第二离型膜763可以与上述的第一离型膜761基本相同。虽然在附图中第二离型膜763的上表面不具有浮凸形状,但是第二离型膜763可以与第一离型膜761的下表面一样具有浮凸形状。
此外,面板底构件70的构造与图6的描述中描述的面板底构件700的每个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图11是示出图6的修改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图10的修改的剖视图。图11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0-1与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通过单独的结合构件716的媒介结合到吸光构件711。相似地,图12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1与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通过单独的结合构件716的媒介结合到吸光构件711。
具体地,第一层间结合层715和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可以不彼此叠置并且可以不彼此接触。换言之,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不通过第一层间结合层715的媒介结合到吸光构件711。
结合构件716可以设置在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与吸光构件711之间,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可以通过结合构件716的媒介结合到吸光构件711。
结合构件716可以与第一层间结合层715分隔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结合构件716可以包括具有双面结合性质的胶带。在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结合构件716也可以包括与第一层间结合层715的材料不同的材料。
图13是示出图6的另一修改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图10的另一修改的剖视图。与图6和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13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0-2和图14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2布置为与吸光构件711的下表面直接接触而没有单独的媒介。
具体地,第一层间结合层715和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可以不彼此叠置并且可以不彼此接触。
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的第一电极7021可以与吸光构件711的下表面直接接触,振动材料层7023位于第一电极7021下方,第二电极7022可以设置在振动材料层7023下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该结构可以通过以下工艺实施:通过在吸光构件711的下表面上沉积导电层并使导电层图案化来形成第一电极7021;通过在第一电极7021和吸光构件711的下表面上沉积振动材料并使振动材料图案化来形成振动材料层7023;以及通过在振动材料层7023和吸光构件711的下表面上沉积导电层并使导电层图案化来形成第二电极7022。然而,发明不限于此,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实施该结构。
图15是示出图6的又一修改的剖视图,图16是示出图10的又一修改的剖视图。与图6和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最大差异在于图15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0-3和图16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3还包括数字转换器740和第三层间结合层725,其它构造彼此基本相同或相似。
具体地,数字转换器740可以设置在缓冲构件721下方,数字转换器740可以位于缓冲构件721与散热构件730之间。
数字转换器740可以位于第二层间结合层723下方,以通过第二层间结合层723结合到缓冲构件721。
第三层间结合层725可以位于数字转换器740与散热构件730之间,散热构件730可以通过第三层间结合层725的媒介结合到数字转换器740。第三层间结合层725的材料可以包括上述的顶结合层713的示例性材料。
与诸如键盘或鼠标的输入装置不同,作为输入装置之一的数字转换器740接收由用户在屏幕上指定的位置信息。数字转换器740识别例如手写笔的运动并将该运动转换为数字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数字转换器740可以以膜或面板的形式设置。
数字转换器740可以包括布线图案743以及在顶部和底部处围绕布线图案743的绝缘层741和745。具体地,数字转换器740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74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741的上表面上的布线图案743和覆盖布线图案743的上表面的第二绝缘层745。布线图案743覆盖第一绝缘层74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暴露第一绝缘层741的上表面的另一部分。第二绝缘层745可以设置在暴露的第一绝缘层741的上表面以及每个布线图案743的上表面和侧面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线图案743可以包括诸如铜、银、镍和钨的金属材料。布线图案743可以包括单层或多个层压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线图案743可以是包括下铜膜和上铜膜的双膜。布线图案743可以包括浮置布线和浮置电极等以及传输信号的布线或电极。
第一绝缘层741和第二绝缘层745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无机绝缘材料、有机/无机绝缘材料或诸如粘合剂材料等的结合材料。
当布线图案743包括诸如金属的材料时,布线图案743由于高反射率而充分反射从顶部入射的光。当反射的光被发射到显示区域DA侧时,用户会识别布线图案743的形状,结果,显示装置1的图像质量会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因为布线图案743仅设置在第一绝缘层741的上表面的部分区域中,所以会在设置有布线图案743的部分与未设置布线图案743的部分之间设置台阶。这样的台阶形状甚至会部分地反映到上层。即,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描述,虽然第二绝缘层745的上表面被平坦地示出,但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二绝缘层745的上表面可以具有不平坦的形状,该形状通过一致地反映根据布线图案743的台阶形状而不是平坦的。这样的表面不平坦性也会影响设置在顶部上的其它层,使得会部分地设置表面不平坦性。通过改变反射率或入射光的反射角(反射光的发射方向),各个层的表面不平坦性会影响从显示屏侧识别特定图案。
吸光构件711防止这样反射的光发射到显示区域DA。即,吸光构件711与数字转换器740叠置以完全覆盖数字转换器740。
在附图中,示出了数字转换器740的第二绝缘层745与第二层间结合层723接触并且第一绝缘层741与第三层间结合层725接触,但是这仅是一个示例。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741可以与第二层间结合层723接触,第二绝缘层745也可以与第三层间结合层725接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振动的空间,数字转换器740可以不与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叠置并且可以与振动声音元件702和703分隔开。
图17是示出图6的还一修改的剖视图,图18是示出图10的还一修改的剖视图。与图6和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图17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0-4和图18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4还包括数字转换器740和第三层间结合层725并且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通过单独的结合构件716的媒介结合到吸光构件711,其它构造彼此基本相同或相似。
数字转换器740和第三层间结合层725的描述与上面在图15和图16的描述中的描述的那些相同,对于结合构件716的描述与上面在图11和图12的描述中的描述的那些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的描述。
图19是示出图6的还又一修改的剖视图,图20是示出图10的还又一修改的剖视图。与图6和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图19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0-5和图20中示出的面板底构件70-5还包括数字转换器740和第三层间结合层725并且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与吸光构件711的下表面直接接触,其它构造彼此基本相同或相似。
数字转换器740和第三层间结合层725的描述与上面在图15和图16的描述中描述的那些相同,对于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的描述与上面在图13和图14的描述中描述的那些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的描述。
图23是用于描述振动声音元件的另一特性的示意图。
当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被作为示例来描述时,振动材料层7023在通过电场振动的同时产生声音。然而,当振动材料层7023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通过外力F3等而振动时,通过压电效应从振动材料层7023产生电压。此外,产生的电压可以用于向显示装置1(参照图1)传输声音信息和位于显示装置1外部的物体的位置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当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是麦克风时,源自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声波可以引起显示面板500中的振动,并且振动被传递到振动材料层7023以产生电压。此外,产生的电压可以用于向显示装置1传输声音信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附加地设置能够感测从振动材料层7023产生的电压的传感器SED。
图24是用于描述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接近感测操作的图。
参照图24,当位于显示装置1的第一元件区域SA1中的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参照图4)产生不是可听频率的高频或低频声波WA1时,产生的声波WA1被诸如用户的显示装置1外部的物体OB反射。此外,被物体OB反射的声波WA2可以在显示面板500等中引起振动,引起的振动被传递到位于第二元件区域SA2中的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参照图4)。
此外,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参照图4)的振动材料层通过传递到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参照图4)的振动而振动,以产生电压。此外,可以通过利用产生的电压来感测是否靠近物体OB。
在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显示装置1包括单独的麦克风MIC时,可以通过利用麦克风MIC来感测被物体OB反射的声波WA2,并且也可以利用感测的声波来感测是否靠近物体OB。
即,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不仅可以实施扬声器功能,而且可以通过使用振动声音元件而不用单独的接近传感器实施接近感测功能,并且还实施诸如麦克风功能的各种功能。此外,不需要在用于代替接近传感器的显示面板500(参照图4)中形成单独的孔,并且具有简化显示装置1的制造工艺的优点。
此外,当显示装置1包括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参照图4)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参照图4)时,每个振动声音元件的操作可以根据显示装置1的操作变化。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当显示装置1执行呼叫操作时,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参照图4)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参照图4)中的任何一个具有用于产生声音的扬声器功能,另一个可以执行麦克风功能。
此外,当显示装置1执行图像再现操作或音频再现操作时,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参照图4)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参照图4)两者也可以执行扬声器功能。
此外,当显示装置1执行接收触摸输入的操作时,第一振动声音元件702(参照图4)和第二振动声音元件703(参照图4)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执行产生振动的功能,即,响应于触摸输入的触觉功能。
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声音功能的显示装置和用于具有声音功能的显示装置的面板底构件是可行的。
发明的效果不限于前述的效果,并且在说明书中包括各种其它效果。
在以上描述中,已经基于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发明,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用于说明,而不限制发明,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在以上描述中未例示的各种修改和应用。例如,可以修改和执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详细描述的每个组件。因此,应该认为与组合和修改相关的内容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面板底构件,所述面板底构件包括:
吸光构件;
顶结合层,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上;
第一振动声音元件,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下方并且结合到所述吸光构件;
缓冲构件,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下方并且不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以及
层间结合层,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与所述缓冲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底构件,
其中,所述层间结合层还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通过所述层间结合层的媒介结合到所述吸光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底构件,所述面板底构件还包括:
结合构件,位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与所述吸光构件之间并且与所述层间结合层分隔开,其中,所述层间结合层不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并且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通过所述结合构件的媒介结合到所述吸光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底构件,
其中,所述结合构件包括双面结合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底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振动材料层,并且
所述振动材料层包括压电材料、压电膜和电活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底构件,所述面板底构件还包括:
第二振动声音元件,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下方并且不与所述缓冲构件叠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底构件,
其中,所述吸光构件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的第一吸光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板底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吸光层包括黑墨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板底构件,
其中,所述吸光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的第二吸光层,所述第一吸光层设置在所述基底的所述上表面上,所述顶结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光层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吸光层设置在所述基底的所述下表面上,所述层间结合层和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吸光层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底构件,
其中,所述顶结合层的上表面具有浮凸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底构件,所述面板底构件还包括:
散热构件,位于所述缓冲构件下方,
其中,所述散热构件不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板底构件,
其中,所述散热构件包括:第一散热层,位于所述缓冲构件下方;第二散热层,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层下方;以及结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层与所述第二散热层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板底构件,所述面板底构件还包括:
数字转换器,位于所述缓冲构件与所述散热构件之间并且与所述吸光构件叠置,其中,所述数字转换器不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
14.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
面板底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
其中,所述面板底构件包括:吸光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顶结合层,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并且附着到所述吸光构件的上表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第一振动声音元件,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下方并且结合到所述吸光构件;缓冲构件,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下方并且不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以及层间结合层,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与所述缓冲构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膜片,响应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的振动而输出声音,其中,所述膜片是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面板底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缓冲构件下方并且不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的散热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散热构件包括:第一散热层,位于所述缓冲构件下方;第二散热层,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层下方;以及结合层,位于在所述第一散热层与所述第二散热层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面板底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缓冲构件与所述散热构件之间并且与所述吸光构件叠置的数字转换器,其中,所述数字转换器不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体基底、位于所述基体基底上的自发光元件以及位于所述自发光元件上的封装层,所述面板底构件位于所述基体基底下方。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基体基底包括具有柔性的聚合物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架,位于所述面板底构件下方,其中,所述支架不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向下突起、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并且形成第一共振空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底结合构件,位于所述面板底构件与所述支架之间,并且使所述面板底构件和所述支架结合,
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不与所述底结合构件接触。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面板底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吸光构件下方并且不与所述缓冲构件叠置的第二振动声音元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发射的具有除了可听频率之外的频率的声波被物体反射,所述第二振动声音元件感测由所述物体反射的所述声波以感测是否靠近所述物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架,设置在所述面板底构件下方并且包括向下突起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在其中形成第一共振空间,所述第二突起在其中形成第二共振空间,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一振动声音元件叠置,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二振动声音元件叠置。
28.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图像的上表面和作为所述上表面的相对表面的下表面;
吸光构件,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下表面;以及
振动声音元件,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下表面,
其中,所述振动声音元件与所述吸光构件叠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和除了所述显示区域之外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振动声音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膜片,响应于所述振动声音元件的振动而输出声音,其中,所述膜片是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部分。
CN201810708041.4A 2017-07-06 2018-07-02 面板底构件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218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85910 2017-07-06
KR1020170085910A KR102367975B1 (ko) 2017-07-06 2017-07-06 패널 하부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8930A true CN109218930A (zh) 2019-01-15
CN109218930B CN109218930B (zh) 2021-11-19

Family

ID=6490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8041.4A Active CN109218930B (zh) 2017-07-06 2018-07-02 面板底构件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4276B2 (zh)
KR (1) KR102367975B1 (zh)
CN (1) CN10921893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0779A (zh) * 2019-12-18 2020-05-26 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驻极体麦克风及电子装置
CN111508352A (zh) * 2019-01-30 2020-08-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669673A (zh) * 2020-06-08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754865A (zh) * 2019-03-26 2020-10-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12017529A (zh) * 2019-05-30 2020-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缓冲结构、显示屏模组、其制备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069866A (zh) * 2019-06-11 2020-12-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2449515A (zh) * 2019-08-27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15148130A (zh) * 2019-03-29 2022-10-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声音生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7286B (zh) * 2018-07-26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2555303B1 (ko) 2018-10-31 2023-07-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2637687B1 (ko) 2018-11-30 2024-0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589247B1 (ko) * 2018-12-20 2023-10-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887408A (zh) * 2019-02-28 2019-06-14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
KR102668405B1 (ko) * 2019-03-15 2024-05-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KR102757814B1 (ko) * 2019-03-29 2025-01-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709306B1 (ko) * 2019-07-10 2024-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89721B1 (ko) 2019-07-22 2024-07-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KR102689725B1 (ko) * 2019-07-22 2024-07-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KR102772245B1 (ko) * 2019-11-04 2025-0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799442B1 (ko) 2019-12-31 2025-04-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진동 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TWI768535B (zh) * 2020-03-17 2022-06-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US12284481B2 (en) * 2020-05-29 2025-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dio speaker and proximity sensor with piezoelectric polymer technology
KR20220039974A (ko) * 2020-09-22 2022-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963396B2 (en) * 2020-10-05 2024-04-1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heat dissipation pattern
KR102722549B1 (ko) * 2020-10-16 2024-10-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993059A1 (en) * 2020-10-27 2022-05-04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the same
CN114827318A (zh) * 2021-01-29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2557A1 (en) * 2010-12-31 2013-10-1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combined with a display unit
CN104122557A (zh) * 2013-04-23 2014-10-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手机进行超声波检测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40334078A1 (en) * 2013-05-07 2014-11-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4218057A (zh) * 2013-05-31 2014-12-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和包括该有机发光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
US20150016650A1 (en) * 2013-07-09 2015-01-15 Lg Electronics Inc. Audio extension module
CN104427443A (zh) * 2013-08-28 2015-03-18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扬声功能的触控装置
US20150131821A1 (en) * 2012-05-07 2015-05-14 Kyocera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element, and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ing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element
CN104751743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中的后框架
US20150255758A1 (en) * 2014-03-07 2015-09-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bonding display device
US20170115758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22009A1 (fr) * 1991-06-03 1992-12-1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Ecran de projection du type a reflection, procede et system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ecran
US8934228B2 (en) 2011-03-21 2015-01-13 Apple Inc. Display-based speaker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9954990B2 (en) 2013-05-30 2018-04-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Panel speaker ear location
KR102019994B1 (ko) 2013-07-04 2019-1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204384B1 (ko) 2013-09-16 2021-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50296B1 (ko) * 2015-04-16 2022-0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124048A (zh) * 2016-04-19 2020-05-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指纹验证的电子装置
US20180373913A1 (en) * 2017-06-26 2018-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sonic fingerprint sensor for under-display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2557A1 (en) * 2010-12-31 2013-10-1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combined with a display unit
US20150131821A1 (en) * 2012-05-07 2015-05-14 Kyocera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element, and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ing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element
CN104122557A (zh) * 2013-04-23 2014-10-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手机进行超声波检测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40334078A1 (en) * 2013-05-07 2014-11-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4218057A (zh) * 2013-05-31 2014-12-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和包括该有机发光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
US20150016650A1 (en) * 2013-07-09 2015-01-15 Lg Electronics Inc. Audio extension module
CN104427443A (zh) * 2013-08-28 2015-03-18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扬声功能的触控装置
CN104751743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中的后框架
US20150255758A1 (en) * 2014-03-07 2015-09-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bonding display device
US20170115758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78121B2 (en) 2019-01-30 2023-06-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1508352A (zh) * 2019-01-30 2020-08-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508352B (zh) * 2019-01-30 2023-12-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754865B (zh) * 2019-03-26 2025-02-1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11754865A (zh) * 2019-03-26 2020-10-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15148130A (zh) * 2019-03-29 2022-10-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声音生成装置
CN115148130B (zh) * 2019-03-29 2024-02-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声音生成装置
US11445278B2 (en) 2019-05-30 2022-09-13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buffering structure, display screen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0239091A1 (zh) * 2019-05-30 2020-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缓冲结构、显示屏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终端设备
CN112017529A (zh) * 2019-05-30 2020-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缓冲结构、显示屏模组、其制备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069866A (zh) * 2019-06-11 2020-12-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2449515A (zh) * 2019-08-27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00779A (zh) * 2019-12-18 2020-05-26 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驻极体麦克风及电子装置
CN111669673A (zh) * 2020-06-08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67975B1 (ko) 2022-02-25
US20190014402A1 (en) 2019-01-10
CN109218930B (zh) 2021-11-19
US11064276B2 (en) 2021-07-13
KR20190006113A (ko)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8930A (zh) 面板底构件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11284176B2 (en) Panel bottom member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35867B2 (en) Bottom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885631B (zh) 具可挠性电路模块的触控显示装置
US11079811B2 (en) Sound generator including an ultrasound uni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ound generator, an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US10990139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594035B1 (ko) 표시 장치
CN110881159B (zh) 显示装置
US1087758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996222B (zh) 显示装置
US10990181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vibrating element
KR102816203B1 (ko) 음향 발생 장치를 갖는 회로 보드와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825189B (zh) 顯示裝置
TW202242706A (zh) 觸控顯示模組及其螢幕下指紋辨識模組
KR20210008205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